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6課北宋的政治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6課北宋的政治 教案

資源簡介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知道北宋建立的基本史實。
了解和歸納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
過程與方法
在教師的指導下,學會利用教科書,提取教科書和其他資料中的有效歷史信息,培養分析問題和提煉觀點的能力。
通過閱讀教材和其他教學資料,獨立思考,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與分析,學會感知、體會歷史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北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
認識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維護了國家統一、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但也給北宋種下了積貧極弱的禍根。
認識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的利弊。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是七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中的第一課。在內容編排上,教材簡單介紹了北宋建立以及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局面的史實,著重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四個方面介紹了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影響,其中特別側重于介紹“重文輕武”的國策。北宋吸取五代十國以來藩鎮割據導致政權更迭頻繁、天下動蕩不安的歷史教訓,采取了一系列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遏制了割據分裂的因素,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但有些措施卻矯枉過正,導致積貧積弱的嚴重后果。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重文輕武的國策。
教學難點:理解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當時社會的影響。
教學對象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通過影視作品、文學作品以及民間傳說等多種途徑,對北宋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于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措施比較陌生。七年級的學生好奇心強,教師教學中要注重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其好奇心,使他們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經過一學期的歷史學習,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了整理、分析歷史資料的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利用教學資源,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歷史背景資料,使他們通過圖片、音像等制造濃厚的歷史氛圍,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對學習內容的記憶。
教法學法
教法: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教學,注重情境創設、歸納總結,啟發式教學法為主,輔之討論法、閱讀指導法等。
學法: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學習歷史探究方法,提高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教師課件展示“惠州西湖蘇東坡雕像”。
2.問題激趣:
(1)同學們知道他是哪個朝代的人嗎?
(2)你們還知道哪些宋朝的文學家?
(3)如果讓你選擇,你會穿越到中國古代哪個朝代?
3.引出課題:
教師講述: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曾說:“如果讓我選擇,我愿意活在中國的宋朝。”宋朝不僅是“文人的天堂”,而且被很多人認為是中國古代“最美好的時代”。如此美好的時代是如何建造的呢?讓我們通過學習“第7課 強化中央集權的北宋政治”來尋找答案。
一、披上一件黃袍——得天下
1.北宋建立
(1)教師課件展示“五代十國形勢圖”。
設計意圖:簡單介紹唐末以來的分裂割據情況。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宋朝建立的大背景。
(2)教師課件播放有關“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視頻。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加深對史實的了解。
(3)教師課件展示北宋建立的知識表格。
北宋的建立簡表
時 間 建立者 主要事件 都 城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進行知識梳理,知道北宋建立的基本史實。
2.結束分裂
(1)教師課件展示北宋逐漸結束分裂割據局面的動態地圖。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直觀了解北宋立國之初的形勢,強調北宋統一了中原大部分地區和南方,結束了五代十國以來的分裂割據局面,符合歷史發展的趨勢,符合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北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國統一,而是與周邊少數民族政權(如遼、吐蕃、大理、西夏)并立。
(2)教師設問:俗話說:“馬上打天下,不能馬上治天下。”武夫出身的宋太祖將會如何治天下呢?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自然過渡到下一教學內容的學習。
二、扛起一座江山——治天下
1.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
(1)教師課件展示“太祖特煩惱”的材料:
太祖問趙普:“從唐末以來的數十年里,帝王已經換了十個姓氏了,戰爭頻繁不休,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結束天下的戰爭,使國家長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
原文:天下自唐季(唐朝末期)以來,數十年間,帝王凡易八姓,戰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為國家長久計,其道何如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太祖建隆二年》,49頁,北京:中華書局,1995
教師設問:太祖煩惱什么?
(2)教師課件展示“趙普開‘藥方’”的材料:
“……此非他故,方鎮(藩鎮割據)太重,君弱臣強而已。今所以治之,亦無他奇巧,惟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太祖建隆二年》,49頁,北京:中華書局,1995
教師設問:趙普認為唐末以來政局動蕩的原因是什么?他提出了哪些解決措施?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知道宋太祖為何要強化中央集權以及打算如何強化中央集權。
(3)以表格的方式整理歸納:
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簡表
措 施
軍事
經濟
政治
文化
設計意圖:提示學生閱讀教材,分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四個學習小組歸納北宋加強中央集權的主要措施,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請小組派代表展示歸納的措施,其他小組糾錯,教師適當點撥,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4)補充材料,突破重點:重文輕武政策。
五代十國時候,地方割據殘暴不仁,百姓深受他們的禍害,我(宋太祖)現今挑選文臣能人一百多人,分別去治理地方,即使他們都貪污受賄,也比不過一名武將的禍害。
原文:五代方鎮殘虐,民受其禍,朕令選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縱皆貪濁,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李燾撰:《續資治通鑒長編卷十三·太祖開寶五年》,293頁,北京:中華書局,1995
教師設問:材料中宋太祖重文輕武的原因是什么?你認同他的觀點(文官的貪污受賄比不過武將的禍害)嗎?
設計意圖:使學生初步了解宋太祖實行重文輕武政策的原因。教師結合當前的反腐形勢,引導學生認識到文官的貪污腐敗同樣會禍國殃民。
(5)展示唐宋錄取進士名額表。
時 代 統治時間(年) 錄取進士總人數(人) 年平均錄取進士人數
唐朝 290 7448 26
宋太祖 17 188 12
宋太宗 21 1487 71
宋真宗 25 1760 71
宋仁宗 41 4561 112
教師設問:從表格信息和《宋代科舉圖》中,同學們知道宋代科舉制度有什么新發展嗎?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圖片和表格材料中獲取、分析信息與歸納知識的能力,大力發展科舉制度是宋朝重文輕武政策的主要措施。
(6)觀察課本“宋太祖”圖片中人物所戴的的帽子——“長翅帽”,請學生猜猜:宋太祖設計長翅帽的用意是什么?
設計意圖:既可以讓學生認識到“長翅帽”是宋朝強化皇權的證據,又可以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氣氛。
2.北宋加強中央集權措施起到的作用
(1)教師課件展示看“療效”的材料:
太祖、太宗平一海內,懲累朝藩鎮跋扈,盡收天下精兵……是以天下晏然(安寧),逾百年而無犬吠之驚(內亂),此制兵得其道也。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一百五十二·兵四》(全二冊),
1327頁,北京:中華書書,1986
教師設問:請結合材料和所學的知識,說說宋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設計意圖:通過對材料的閱讀和分析,學生很容易認識到北宋這一系列加強中央集權、遏制割據分裂因素的舉措,有利于維護統一和安定,促進社會經濟發展。
(2)教師小結:由此可見趙普的“藥方”的確很有效果,可這藥用得有點猛了,以至于埋下了一些禍根。
設計意圖:自然引出下一部分的內容。
三、埋下一些禍根——危天下
1.合作探究
同學們想一想,哪些政策出了問題?出了什么問題?
學生分為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四個小組進行討論,各組組長負責整理成員的討論結果。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北宋強化中央集權措施的弊端。
補充材料:
材料一:本朝鑒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北宋滅亡),虜騎所過,莫不潰散。
——(南宋)朱熹撰、龍文玲等編著:
《朱子語類卷一百二十八·本朝二》(下),
625頁,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1998
材料二:到北宋中期,各級官僚達到17000多人。這比實際所需人數多出兩倍。龐大的官僚機構中,有時三五個人擔任同一項官職,互相推卸責任,不干實事,行政效率很低。
材料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宋)汪洙:《神童詩》
2.展示探究結果
各小組派代表利用黑板展示本小組的探究結果,各小組間互相評價,教師視情況適當補充點評。
設計意圖:還課堂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增加生生互動、小組互動和師生互動的機會。
3.連連看
請學生把相關的措施與對應的弊端連起來:
①設轉運使管理地方財權
②分割宰相的權力
③禁軍定期換防
④將調兵權和統兵權分離
⑤增設通判監督知州
⑥重文輕武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加深認識積北宋強化中央集權的一系列措施帶來的弊端,并導致貧積弱的嚴重后果。
4.拓展思維
宋代汪洙說:“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你認可他的觀點嗎?如果回到宋朝,你會選擇過何種生活?(文人?軍人?還是其他?)結合所學的知識,說說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學會從多角度看問題。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補充材料:
材料一: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余秋雨
材料二:上一個千年的中國(宋朝),是世界超級大國,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美]耶魯大學教授喬納森
課堂小結
利用幻燈片展示本課的知識要點,引導學生一起梳理本課的知識點。
板書設計
第6課 北宋的政治
一、宋太祖強化中央集權
加強中央集權
二、重文輕武的政策
科舉制度迅速發展
惠州西湖蘇東坡像
地方財政困難
政府機構重疊, 效率低下,財政開支龐大。
軍隊指揮作戰不靈,戰斗力下降。
軍事:控制軍權
經濟:集中財權
政治:強化皇權
文化:重文輕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清镇市| 开化县| 江油市| 讷河市| 额敏县| 郴州市| 绥江县| 子洲县| 玉环县| 公主岭市| 长垣县| 砀山县| 伊通| 进贤县| 萝北县| 玉林市| 无为县| 盐源县| 西城区| 佛山市| 洛川县| 亳州市| 理塘县| 扶风县| 普陀区| 察雅县| 遵化市| 宁都县| 黄石市| 安丘市| 华蓥市| 田阳县| 加查县| 诸城市| 漳浦县| 苏尼特左旗| 金门县| 潢川县| 白水县| 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