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拓展+反思+建議+整體規劃+教學論文(吳老師)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版生物七下《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視頻實錄+課件+教案+練習+拓展+反思+建議+整體規劃+教學論文(吳老師)

資源簡介

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教 學 論 文 評 選
論文題目:淺談初中生物實驗課的組織教學
工作單位:民 眾 中 學
作者姓名: 吳羅軍
聯系電話:
淺談初中生物實驗課的組織教學
[摘要]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一門自然科學,它也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探究為基本研究方法的實驗科學。生命現象、生命活動規律及大部分的生物學理論都是人們通過實驗總結出來的,而且生物實驗既是幫助學生獲取生物知識、認識生物現象、理解生物概念和規律的基礎,也是開發學生非智力因素、主動獲取知識、加強素質教育的有效方式。它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生物實驗課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占著非常重要的地位。
[關鍵詞] 實驗科學 生物實驗課 組織教學
學生在上實驗課時要動手操作、觀察,要和同組的同學討論,在實驗過程中也會發生困難,也有的學生出于對實驗室里各種儀器設備及實驗材料的好奇心等等,所以生物實驗課堂常見的問題有:①課堂節奏難于把握,時間消耗大,課堂教學超時;②課堂紀律難于駕弩;③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對探索過程盲目,主動性不夠;④常出現很多意外的、難以預測的事情而打亂教學計劃;⑤學生的水平不一,難于兼顧各種層次的學生;⑥學生動手能力不強、創新意識缺乏,對實驗設計、方法、步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教師要重視做好實驗課的組織教學,這對于保證學生實驗的效果是有重要意義的,下面就針對生物實驗課的組織教學,筆者簡單談幾點:
1、做好實驗前的準備,每次實驗課前都必須根據教學大綱和課本的要求,結合本地、本校實際條件,明確實驗的目的、要求和內容,確定實驗課的教學進程,認真寫好實驗課教案。而且,實驗課教案的設計盡可能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便于學生理解,如在探究《饅頭在口腔的消化》實驗中,可根據學生已有飯團或饅頭在口腔中越咀嚼越“甜”的經驗,提出變“甜”與口腔中的牙齒、舌以及唾液哪一因素有關的問題,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同學們產生聯想,活躍實驗課的氣氛,增強實驗的教學效果。除此以外,還應做好實驗器材及材料的準備,有的必須預先采集(如蚯蚓、鼠婦等),有的需要經過一定時間的培養(如草履蟲),所以在制定學年或學期實驗教學計劃時,必須要對全學年或學期教學中需要的實驗材料,有一個全盤的計劃和安排。
2、“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學生進入中學進行第一次生物學實驗時,就必須說明實驗室守則和實驗規則,要求每位學生都嚴格遵守。對違反紀律的學生要嚴肅批評教育,對違反操作規程而損壞儀器設備的,要令其檢討和賠償。雖然現在很多教育專家都在批判這一做法,認為實驗課中要學生嚴格遵守紀律束縛扼殺了學生的嘗試欲望,使學生只會按步就班地進行實驗操作,缺乏創新意識。但我認為目前國內大部分學校都是大班教學,一個班五六十人在一起做實驗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實驗的順利開展,要學生嚴格遵守實驗課紀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
3、學校應變實驗大班上課為小班。實驗課實行小班上課是優化教學模式、提高實驗教學質量的基本保證,人數少可確保每個學生都能獨立地參與實驗,也使教師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指導更多的學生。學校還應逐步完善生物實驗室、生物園的建設,完善儀器設備和用具的配置,保證實驗教學經費的投入。生物教師也應創造條件,就地取材、因陋就簡地開設好生物實驗。而且實驗設計應該多樣化,例如:可以采用比較規范的實驗儀器設備設計實驗,也可以設計低成本實驗;可以采用生物材料設計實驗,也可以設計模擬性實驗;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適當引入多媒體技術進行虛擬實驗。很多時候生物老師還要做好預試,根據實驗課教案和準備好的器材、藥品、材料進行預備實驗。教師再根據預試的突發情況,對實驗課具體操作加以必要的修改和調整,以提高實驗課的質量。如:“觀察葉片下表皮”實驗,用葉片較厚的植物(如景天科)最好,最容易將下表皮撕下來;“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時,如果用稀碘液染色不明顯的話,改用紅墨水染色效果會更好。
4、優化實驗教學模式,鼓勵學生自己嘗試不同的實驗方法或實驗材料,如“觀察葉片的結構”實驗,除了教材介紹的用菠菜做實驗材料外,可讓學生帶其他葉片做實驗。當然,學生自己的嘗試可能得到不正確的結果,但靠自己獲得“為什么”的道理要比接受現成的“是什么”更有意義,其實這也就是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于“漁”。成功的實驗不一定是得到了正確結果,更重要的是參與和體驗了探究過程。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實驗中來,變被動為主動,甚至可以讓學生參與實驗的準備(如帶學生去野外收集實驗材料)、實驗課的管理(如培養實驗小組長,讓組長直接參與實驗課的管理及指導工作)、實驗計劃的制定。這樣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實驗過程的了解、實驗作用的理解,使學生變要我做實驗為我要做實驗,同時,在一系列參與過程中,學生的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5、教師在講解或示范操作方法時,要教育學生安全使用實驗器具(如顯微鏡、解剖器具、玻璃器皿、酒精燈等)和實驗藥品(酒精、酸、堿等),必須指出哪種方法是正確的,哪些方法是不正確的,以及實驗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問題,正確的實驗結果等。如在練習使用顯微鏡時,因為顯微鏡的使用是很多生物實驗的基礎,所以就要特別強調其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領:順時針調節粗準焦螺旋時,使鏡筒緩慢向下,這時頭應向左側偏下,眼要特別注意物鏡下降的位置,當物鏡靠近裝片時停止。這時用左眼從目鏡觀察,同時右眼也要睜開,用右手逆時針方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升,直到對準焦點,看清物像為止。再轉動細準焦螺旋,來回調節,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千萬不能違反操作規程,下降鏡筒時,一定要從旁注視物鏡,防止物鏡碰到蓋玻上,損壞玻片標本和物鏡。
6、采用各種激勵措施,讓每位學生都進行實驗操作。改變做不做實驗都一樣、做不好還不如不做的怪現象。教師在實驗中或實驗后提出一些與實驗過程有關的問題讓學生思考,從而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一種動手實驗的快樂。同時,應獎“勤”罰“懶”,褒獎“做”的、批評“看”的,形成一種“做”比“看”好,能獨立地做、創新地做。
7、學生實驗結束后,要安排一定時間整理實驗材料和儀器設備,經小組長檢查,并把檢查結果報告教師后,才有秩序離開實驗室。同時在實驗過程中還要注意教育學生愛護儀器、節約實驗材料,如擦鏡紙、吸水紙、蓋玻片和各種試劑等要節約使用,并嚴禁將教學器具如鑷子、放大鏡、剪子、顯微鏡鏡頭等帶出實驗室。確保實驗用品、材料、儀器不丟失。
總之,生物實驗教學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有著其它教學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只有善于發掘生物實驗組織教學中適于培養學生能力的因素,才能真正把生物實驗課培養學生能力的任務落到實處。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2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學習目標:
1、酸雨及其成因、危害、控制措施。
2、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重點)
3、認識廢電池的危害及其控制措施。4、溫室效應及其產生原因與控制措施?
5、臭氧層破壞的原因、危害于預防措施?
酸雨毀壞的樹木
酸雨破壞的森林
閱讀課本P114-115“模擬探究”部分,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形成原因、過程及成分
一、什么是酸雨?
簡單地說: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的PH則小于5.6。
酸堿度(PH值)
(0~14)
〈7 酸性
=7 中性
〉7 堿性
〈5.6 酸雨
二、酸雨的形成
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質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 。
1.原因
工廠燃燒含硫量高的煤
機動車排放的尾氣
2.過程:
3.成分:
水、硫酸、硝酸
探究酸雨對種子發芽率或植物生長的影響
合作與交流(請展示你的才華)
1、提出問題:
2、作出假設:
3、設計對照實驗:
本實驗的變量是:
實驗組處理:
對照組處理:
結合課本P115的提示回答下列問題:
4、預期實驗結果及推論:
酸雨對生物有不利的影響。在實驗室條件下怎樣模擬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呢?根據下面的提示、你能設計一個探究方案嗎?有了方案,再嘗試完成它。
提 示
可以用食醋和清水配置供實驗用的模擬酸雨,把pH控制在4。
可以測定酸雨條件下種子的發芽率或植物的生長情況。
是否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如果需要的話,應當怎樣設計?
本實驗需要進行數量統計嗎?
只做一組實驗,實驗的結果可靠嗎?你認為怎樣做,實驗結果才可靠?
設計一個表格,記錄觀察和實驗的結果。
繼續
實驗步驟參考答案
采用PH=4的酸雨進行實驗,設置清水作為對照
在甲、乙兩個花盆中栽培同樣數量的同種植物
在相同適宜的環境中培養,每天兩次向甲盆中噴灑定量的配制的酸雨,每天兩次向乙盆中噴灑定量的清水,每天觀察記錄一次
一周后,分別統計兩個實驗裝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長高度
預期實驗結果與分析:
1、如果兩個裝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長沒有差異,說明
2、如果用酸雨培養的植物幼苗的生長情況比較好,說明
3、如果用清水培養的植物幼苗的生長情況比較好,說明
酸雨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沒有影響
酸雨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
酸雨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有抑制作用
P115 討論
模擬的酸雨和真實的酸雨有什么差別?查查資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
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嗎?
酸雨和模擬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擬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
不一定是。這是因為酸雨是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時產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在大氣中與水結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隨大氣流動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越地域、跨國界的危害。
參考答案
進一步探究
收集當地的雨水,用pH試紙測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嗎?
閱讀課本P116第一、二段,回答下列問題:
1、廢電池中含有哪些有毒物質?
2、廢電池對生物有哪些危害和
影響?
請同學們根據課本P116-117的提示,設計一個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的方案,有了方案,再嘗試完成它。
為了探究廢電池對水體的污染,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
(1)將一節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
(2)在4只魚缸上分別貼上標簽A、B、C、D;
(3)在4只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清潔無污染的河水;
(4)在四只魚缸中分別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廢電池浸出液;
(5)再向各魚缸中分別放入三條金魚,定時喂養同種飼料,觀察并記錄情況。結果見下表:
A B C D
所加浸出液的體積/毫升 50 100 200 400
金魚成活時間/天 15 12 7 1
根據以上設計,回答下列問題:
(1)該同學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實驗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魚必須是__________________。
(3)通過實驗,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_________。該如何設置?
(1)廢電池浸出液對金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
(2)種類、大小、健康狀況相同。
(3)廢電池浸出液對金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且浸出液濃度越大,影響越大。
(4)需要設置對照組。增加一只魚缸,里面放同樣大小的三條金魚,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廢電池浸出液,定期喂養同種飼料。
參考答案
自學課本P117最后兩段,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
1、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2、廢電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日本水俁病
當地居民長期食用富含汞的魚蝦造成的。
患者手腳麻木、運動失靈,甚至呈瘋癲狀態。
日本的水俁病患者
日本曾經發生的痛痛病
患者長期食用含鎘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
患者的胃和腎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害,全身疼痛難忍。
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除了酸雨以外,還包括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溫室效應:
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的現象。
危害:
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漸上升,一些地區的臺風更加頻繁,
2、一些地區則更加干旱,最終造成世界各地農作物的減產和多種生物的滅絕。
南極上空出現的臭氧層空洞
地球上的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氣的上層,構成了薄薄的一層臭氧層。臭氧層能夠有效地濾去太陽輻射中對生物有強烈破壞作用的紫外線。
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
自然原因:
人為原因:
太陽活動異常等原因
氟利昂和含氮廢氣的排出
危害:
大量紫外線輻射到地面,從而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例如,人類的皮膚癌和白內障等疾病因此而明顯增多。
防治:
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減少含氮廢氣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層破壞的關鍵。
達標檢測:
1、我國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大量燃燒煤氣
B、大量燃燒含錳量很高的煤
C、大量燃燒含硫量很高的煤
D、大量燃燒沼氣
2、在下列實例中,通過食物鏈而引起生態危機的是( )

A、酸雨 B、汞、鎘等有毒物質的積累和濃縮
C、溫室效應 D、臭氧減少,臭氧層出現空洞
C
B
3、酸雨被稱為“ 空中死神”,對生物有極大危害。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酸雨可使河流、湖泊酸化,酸化的水源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影響人們的飲用
B. 酸化的水源影響魚蝦等水生生物的生長和發育
C. 酸雨直接危害芽和葉,使出現酸雨的地區植物全部死亡
D. 酸雨使土壤中的養分發生變化,從而不能被植物吸收
4.下列哪項不利于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 )
A.大力植樹造林
B.退耕還林還草
C.使用健康環保的筷子
D.長期使用農藥、化肥
5. 1955年日本富山市發現一種使人痛不欲生的“痛痛病”是由于( )造成的。
A.鎘中毒 B.汞中毒
C.鉛中毒 D.碘中毒
C
D
A
6.人類大量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調等,可導致( )
A.噪聲污染 B.酸雨
C.臭氧層破壞 D.溫室效應
7.下列污染物中,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的是:( )
A. 沙塵暴 B. 二氧化硫
C. 汞.鎘等有毒物質 D. 氟利昂
8.白色污染是指( )
A.工業煙囪排放出的白色煙塵
B.白色涂料
C.塑料垃圾
D.以上都不對
D
C
C
9.住宅剛裝修完畢時,室內空氣中含有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氣體,除去這些有害氣體的根本方法是( )
A.關閉門窗,噴灑消毒劑
B.關閉門窗,灑大量的醋
C.噴空氣清新劑
D.打開門窗,通風透氣
10.目前我國環境質量下降,生態系統穩定性降低的根本原因是:( )
A. 長年的水旱災害  B. 臭氧層空洞
C. 人口過度增長   D. 野生動植物死亡
11.下列哪種情況可能與臭氧層破壞有關( )?
A.森林被大量破壞
B.大量使用化學燃料
C.大量使用氯氟烴類制冷劑
D.大量使用農藥
D
D
C
12、被譽為“地球生命活動的保護傘”的大氣成分是( )
A、水汽 B、氮氣 C、臭氧 D、二氧化碳
C
13.在做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實驗中,要將對照組和實驗組放在 的環境中培養,而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種子數量要 。

14.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 和 ,嚴重時造成植物死亡。
相同
一樣


為了我們的生存;
為了地球的生存;
讓我們珍惜環境吧!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及其保護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1年9月-10月
調查人員:鄭曉文、黃穎佩、吳嘉穎、麥文欣、霍梓健、羅以頌
指導老師:周鳳英
調查形式:觀察、訪問、實驗、上網、研究討論
[前言] 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源五大類。民眾鎮素有“中山谷倉”美稱,但近年來,我們發現:民眾鎮的水質越來越差,生活在河道沿岸的居民直接把廢水倒入河里;工廠直接把廢水排到河涌里,導致河涌生物大量減少,河水被污染,許多垃圾沉淀在水底,使得河床變得越來越臟;農業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大,土地被大量征用,逐年無序減少,生態環境被人為破環;工業項目規劃不夠完善,企業分布廣,污染源分散,不利于管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有矛盾; 一些人經常開汽車像空氣排放了許多廢氣……,昔日的河水是多么美麗,孩子們在上面嬉戲,人們在捉魚,但隨著環境污染,這些都變成了過去,心里難免留下心酸與憤怒。
[關鍵詞] 環境污染 環境保護 合理開發 謀求發展
1、 我們的調查
(一)在人類幾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我們調查發現,造成我們身邊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筑廢料,塑料袋,動物的尸體,糞便,一次性飯盒,木板和水果,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
A、為此我們作了隨機抽樣調查
在街道隨機抽查20人作為調查對象:1、請問你注意環境嗎?回答會的有8人,占40%。回答不會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占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視啊! 2、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2人,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做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關心。3、關于環境污染情況,你的看法?認為優的有5人,占25%,良好的有12人,占60%,差的有3人,占15%。
B、我們采用五點采集法測算
我們測算了空氣中民眾文化廣場的塵埃粒子,結果:(25+26+27+24+23)*20/100 =25(粒)良好。
C 、上網查詢有關我鎮污染資料,
結果:看到了許多經人類改造過的地方,如一些河流有清澈見底.水面波光粼粼。而現在卻滿河垃圾,河水渾濁不清,發現民眾鎮原來有許多地方已經受到污染,如空氣、河流等,但空氣指數還算良好,污染程度不算高。
(二)關于水污染的小調查:
A、水污染小實驗
1、 去到某座橋下的河涌,用透明的膠杯舀一杯水;
2、 觀察水,發現水烏黑渾濁,還有許多小蟲子;。
3、 聞水,聞到一股惡心的臭味;
4、 將幾滴水滴到玻璃片上,用蠟燭在玻璃片下燃燒,玻璃片上留下很多污跡;
5、 發現沿河居民將生活污水排入河內,河面漂浮著一些塑料袋;
6、 判斷此河已被污染,且污染嚴重;
B、去農村的一些河涌里調查
1、觀察:河上有許多大大小小得垃圾隨著水流一直飄,沒有人來清理,反而還有人把垃圾往河里扔。
2、訪問一下河涌岸邊的居民,進行對河涌的了解。
結果:岸邊的居民非常討厭河里那種臭味,只要一到退潮,岸邊就會聞到陣陣的臭味,水也變黑了,這些河一到這個時候就會被人們討厭。岸上的居民幾乎每天都有垃圾往河里扔,還有大多數住在岸邊的居民們都把廁所的糞便直排向河里。
3、抽樣過路人對環境保護的看法;人們隨手往河里扔垃圾、電池……河涌很臟;河涌兩岸的民眾還有很多家庭的廁所建在河涌岸邊,糞便直排式……河涌真的很臟。
C、關于鎮內環境問題的調查
1、通過調查,發現以下問題:
①大氣污染。部分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了藍天,都是為了利益不顧一切亂排放污水、廢氣,熏得整條街上空都又臭又黑;汽車排放的尾氣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健康,影響了民眾的空氣質量;
②水污染。民眾被譽為“嶺南水鄉”,水資源豐富,但人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不強。工廠排放的廢水徑直流入河涌;夏天,天氣炎熱,降水量多,由于下水道處理不好,常常一場大雨后就“水浸街”,過往行人、司機都很不方便。
2、詢問群眾:
① 一些人對汽車排放有很大異議,尤其是大貨車,“泥頭車”搞得路面沙塵滾滾
② 一些人對沒樹的地方比較反感
許多人知道了把許多的廢電池亂扔,不把廢電池回收,造成了環境污染
許多人燒塑料等有害物質,也對空氣在成嚴重污染,環境大大變壞
二、與同學討論、總結污染環境的因素
結果顯示,我鎮污染環境主要是:
1、人們亂丟垃圾污染;
2、廢電池污染;
3、工廠排放有毒物質污染;
4、水葫蘆大面積入侵的污染;
5、農藥等有害物質無意排放到河水里;
6、自然災害對環境的破壞;
7、汽車尾氣的排放;
8、地面揚塵污染;
9、垃圾、秸稈的焚燒
三、我們的心得與體會
1、環境污染大多數來自人們,是因為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過弱,認為保護環境不是他們的責任。
2、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各種環境破壞行為,令我觸目驚心,若不采取保護措施,生態會被破壞,人類也面臨災難。
3、許多的居民都很配合,幫助了活動,使我感到開心。
4、我覺得河涌里有大量的垃圾,極少人會自覺地把垃圾不扔向河里,還有人向河里排污水,早兩年還有孩子在水里游泳,但是現在,因為現在河里的水質太差了,再也沒有人敢這樣了。居民們保護河里的水質意識太差了。
5、覺得自己在為了地球、人類、自己做了件好事,從中也看得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加以宣傳,應該能帶動多一些人去做好環保的事。
6、從點滴的小事做起,齊心協力改善民眾的環境,使自己生活的家園——民眾鎮,成為碧水藍天的真正意義上的“嶺南水鄉”!
7、我發現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類增多,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通過這次調查,人類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8、民眾的環境問題有待改善。
四、我們的環保建議或計劃
作為公民的我們應該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積極配合環境保護工作,從身邊的每一點一滴做起:
1、加強對工廠的管理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如:禁止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廢水,違者當罰;印制環保宣傳單等方式教育人民。
2、做好廢物回收工作,紙張、木具等應回收利用,電池等應回收由環保局做特殊處理
3、保護水資源,在河流周圍多種植樹木,既美觀,又使空氣清新、水土涵養
4、應該有專門收集垃圾的地方,有專門的人員去清理,要管制人們不許向河里扔垃圾,如有違反者,進行嚴重地教育、指導。要有人員定時地到河里清理垃圾。
5、要加強對居民們的教育,要有意識地保護河里的水質,互相督促,也可以互相舉報!
6、要求政府把河里的淤泥、垃圾徹底地清理一次。
7、在河水流入的地方建一些網,把外面飄進來的垃圾隔開,不讓它們流進來。
8、提倡步行,騎自行車;
9、不燃放煙花、爆竹,不焚燒垃圾
10、發展生態農業,提倡少用化肥。
11、宣傳環保、低碳生活,普及環保、低碳知識。
12、進行舊紙再造等活動,并在學校等小范圍推廣。
13、廢電池應收集起來交給有關部門安全處理,不向河水里排放有毒物質
14、相關部門和人們合力合理的清理水葫蘆
計劃不是只靠一個人去實行,靠的是全體人民群眾,希望通過人們的努力,河水污染問題能迎刃而解;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才使我們的民眾、我們的家園變的更加美好!
五、我們預期:“嶺南水鄉”民眾鎮會變成怎樣?
河水變得清澈見底,魚兒變多了,小魚和小蝦在水里高興的嬉戲,空氣也更加清新,氣候不再那么炎熱;昔日的伊人桃花情景重現,人約黃昏,漫步岸邊,輕風吹拂,舒服極致;高樓林立,不乏參天大樹;工業一路發展,卻一直綠色安全……。
民眾鎮是一個美麗的鄉鎮,“嶺南水鄉”是我們民眾鎮的驕傲,美麗的水鄉有待我們去建設,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為保護環境做此有益的事情,那么我們明天的環境一定會更好!
附:我們的一些取證的相片
河水靜靜流淌,某個角落也被遺忘了?!
這樣混濁的河塘,小蝦小魚能生存嗎?!
垃圾桶不明白:“難道我是多余的嗎?!”
水葫蘆、水草瘋長,小河我真無奈?!
公路兩旁,枯枝爛葉堆放在那里沒人理!
我是美麗的簕杜鵑,成堆的垃圾在我旁邊,是在襯托我的美麗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的教學建議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的教學建議
1、本節課很少涉及具體的知識,可設計成開放性的課,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通過學生對資料的搜集、分析、交流,產生巨大的環境因為人類的活動而遭受嚴重的破壞的共鳴。當然,開放性的課往往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同時這種課也是最難控制的,科任老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課堂調控及引導學生的能力要很強。
2、在搜集資料方面,要引導學生從所處的周圍環境受破壞的實例入手,讓學生身臨其境、親眼目睹才會感受深切,才會有所震撼,才會讓學生產生要愛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的教學建議
1、學生對酸雨的了解不多,更不知什么叫PH值,所以任課老師要向學生說明PH值、酸性的界定等,讓學生明白什么才是酸雨。
2、在上這節課前,可讓學生動手做兩個探究實驗:模擬酸雨對植物的影響和電池浸出液對植物的影響,讓學生直接參與,從中體會到它們這些有害物質對生物及周圍環境的危害。這比老師紙上談兵要強得多,從而也讓學生產生要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良好意識。
3、探究實驗可分組進行,各組只做一個,上課時,再讓他們交流,相互學習,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也能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4、讓學生從身邊的環境調查,了解周圍環境的狀況,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讓知識從生活中來,與將知識回歸生活。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人的教學建議
1、安排學生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使學生在認識得到提高的基礎上,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親自參加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去。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因為實驗周期比較長;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完整的探究實驗并實施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不是每個學生都順利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給予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我認為本節的重點是如何安排學生去開展調查活動,通過調查,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中去,教師要站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高度,積極引導。而不是要學生做多少題目或只是進行簡單的理論灌輸。通過生物興趣組同學所做的調查及探究,帶動、提升全班乃至全級同學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從而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經過試驗,這種方法在民眾中學的生物教學中效果非常不錯,我們熱切地希望,這種做法及模塊里的資料能為同行們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及其保護的調查報告
調查時間:2011年9月-10月
調查人員:鄭曉文、黃穎佩、吳嘉穎、麥文欣、霍梓健、羅以頌
指導老師:周鳳英
調查形式:觀察、訪問、實驗、上網、研究討論
[前言] 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源五大類。民眾鎮素有“中山谷倉”美稱,但近年來,我們發現:民眾鎮的水質越來越差,生活在河道沿岸的居民直接把廢水倒入河里;工廠直接把廢水排到河涌里,導致河涌生物大量減少,河水被污染,許多垃圾沉淀在水底,使得河床變得越來越臟;農業環境污染也越來越大,土地被大量征用,逐年無序減少,生態環境被人為破環;工業項目規劃不夠完善,企業分布廣,污染源分散,不利于管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有矛盾; 一些人經常開汽車像空氣排放了許多廢氣……,昔日的河水是多么美麗,孩子們在上面嬉戲,人們在捉魚,但隨著環境污染,這些都變成了過去,心里難免留下心酸與憤怒。
[關鍵詞] 環境污染 環境保護 合理開發 謀求發展
1、 我們的調查
(一)在人類幾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我們調查發現,造成我們身邊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筑廢料,塑料袋,動物的尸體,糞便,一次性飯盒,木板和水果,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
A、為此我們作了隨機抽樣調查
在街道隨機抽查20人作為調查對象:1、請問你注意環境嗎?回答會的有8人,占40%。回答不會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時會,有時不會的有9人,占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視啊! 2、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2人,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做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關心。3、關于環境污染情況,你的看法?認為優的有5人,占25%,良好的有12人,占60%,差的有3人,占15%。
B、我們采用五點采集法測算
我們測算了空氣中民眾文化廣場的塵埃粒子,結果:(25+26+27+24+23)*20/100 =25(粒)良好。
C 、上網查詢有關我鎮污染資料,
結果:看到了許多經人類改造過的地方,如一些河流有清澈見底.水面波光粼粼。而現在卻滿河垃圾,河水渾濁不清,發現民眾鎮原來有許多地方已經受到污染,如空氣、河流等,但空氣指數還算良好,污染程度不算高。
(二)關于水污染的小調查:
A、水污染小實驗
1、 去到某座橋下的河涌,用透明的膠杯舀一杯水;
2、 觀察水,發現水烏黑渾濁,還有許多小蟲子;。
3、 聞水,聞到一股惡心的臭味;
4、 將幾滴水滴到玻璃片上,用蠟燭在玻璃片下燃燒,玻璃片上留下很多污跡;
5、 發現沿河居民將生活污水排入河內,河面漂浮著一些塑料袋;
6、 判斷此河已被污染,且污染嚴重;
B、去農村的一些河涌里調查
1、觀察:河上有許多大大小小得垃圾隨著水流一直飄,沒有人來清理,反而還有人把垃圾往河里扔。
2、訪問一下河涌岸邊的居民,進行對河涌的了解。
結果:岸邊的居民非常討厭河里那種臭味,只要一到退潮,岸邊就會聞到陣陣的臭味,水也變黑了,這些河一到這個時候就會被人們討厭。岸上的居民幾乎每天都有垃圾往河里扔,還有大多數住在岸邊的居民們都把廁所的糞便直排向河里。
3、抽樣過路人對環境保護的看法;人們隨手往河里扔垃圾、電池……河涌很臟;河涌兩岸的民眾還有很多家庭的廁所建在河涌岸邊,糞便直排式……河涌真的很臟。
C、關于鎮內環境問題的調查
1、通過調查,發現以下問題:
①大氣污染。部分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了藍天,都是為了利益不顧一切亂排放污水、廢氣,熏得整條街上空都又臭又黑;汽車排放的尾氣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健康,影響了民眾的空氣質量;
②水污染。民眾被譽為“嶺南水鄉”,水資源豐富,但人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不強。工廠排放的廢水徑直流入河涌;夏天,天氣炎熱,降水量多,由于下水道處理不好,常常一場大雨后就“水浸街”,過往行人、司機都很不方便。
2、詢問群眾:
① 一些人對汽車排放有很大異議,尤其是大貨車,“泥頭車”搞得路面沙塵滾滾
② 一些人對沒樹的地方比較反感
許多人知道了把許多的廢電池亂扔,不把廢電池回收,造成了環境污染
許多人燒塑料等有害物質,也對空氣在成嚴重污染,環境大大變壞
二、與同學討論、總結污染環境的因素
結果顯示,我鎮污染環境主要是:
1、人們亂丟垃圾污染;
2、廢電池污染;
3、工廠排放有毒物質污染;
4、水葫蘆大面積入侵的污染;
5、農藥等有害物質無意排放到河水里;
6、自然災害對環境的破壞;
7、汽車尾氣的排放;
8、地面揚塵污染;
9、垃圾、秸稈的焚燒
三、我們的心得與體會
1、環境污染大多數來自人們,是因為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過弱,認為保護環境不是他們的責任。
2、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各種環境破壞行為,令我觸目驚心,若不采取保護措施,生態會被破壞,人類也面臨災難。
3、許多的居民都很配合,幫助了活動,使我感到開心。
4、我覺得河涌里有大量的垃圾,極少人會自覺地把垃圾不扔向河里,還有人向河里排污水,早兩年還有孩子在水里游泳,但是現在,因為現在河里的水質太差了,再也沒有人敢這樣了。居民們保護河里的水質意識太差了。
5、覺得自己在為了地球、人類、自己做了件好事,從中也看得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加以宣傳,應該能帶動多一些人去做好環保的事。
6、從點滴的小事做起,齊心協力改善民眾的環境,使自己生活的家園——民眾鎮,成為碧水藍天的真正意義上的“嶺南水鄉”!
7、我發現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類增多,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通過這次調查,人類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8、民眾的環境問題有待改善。
四、我們的環保建議或計劃
作為公民的我們應該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積極配合環境保護工作,從身邊的每一點一滴做起:
1、加強對工廠的管理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如:禁止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廢水,違者當罰;印制環保宣傳單等方式教育人民。
2、做好廢物回收工作,紙張、木具等應回收利用,電池等應回收由環保局做特殊處理
3、保護水資源,在河流周圍多種植樹木,既美觀,又使空氣清新、水土涵養
4、應該有專門收集垃圾的地方,有專門的人員去清理,要管制人們不許向河里扔垃圾,如有違反者,進行嚴重地教育、指導。要有人員定時地到河里清理垃圾。
5、要加強對居民們的教育,要有意識地保護河里的水質,互相督促,也可以互相舉報!
6、要求政府把河里的淤泥、垃圾徹底地清理一次。
7、在河水流入的地方建一些網,把外面飄進來的垃圾隔開,不讓它們流進來。
8、提倡步行,騎自行車;
9、不燃放煙花、爆竹,不焚燒垃圾
10、發展生態農業,提倡少用化肥。
11、宣傳環保、低碳生活,普及環保、低碳知識。
12、進行舊紙再造等活動,并在學校等小范圍推廣。
13、廢電池應收集起來交給有關部門安全處理,不向河水里排放有毒物質
14、相關部門和人們合力合理的清理水葫蘆
計劃不是只靠一個人去實行,靠的是全體人民群眾,希望通過人們的努力,河水污染問題能迎刃而解;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才使我們的民眾、我們的家園變的更加美好!
五、我們預期:“嶺南水鄉”民眾鎮會變成怎樣?
河水變得清澈見底,魚兒變多了,小魚和小蝦在水里高興的嬉戲,空氣也更加清新,氣候不再那么炎熱;昔日的伊人桃花情景重現,人約黃昏,漫步岸邊,輕風吹拂,舒服極致;高樓林立,不乏參天大樹;工業一路發展,卻一直綠色安全……。
民眾鎮是一個美麗的鄉鎮,“嶺南水鄉”是我們民眾鎮的驕傲,美麗的水鄉有待我們去建設,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為保護環境做此有益的事情,那么我們明天的環境一定會更好!
附:我們的一些取證的相片
河水靜靜流淌,某個角落也被遺忘了?!
這樣混濁的河塘,小蝦小魚能生存嗎?!
垃圾桶不明白:“難道我是多余的嗎?!”
水葫蘆、水草瘋長,小河我真無奈?!
公路兩旁,枯枝爛葉堆放在那里沒人理!
我是美麗的簕杜鵑,成堆的垃圾在我旁邊,是在襯托我的美麗嗎?!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論文題目: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作者單位: 民 眾 中 學
作者姓名: 張 松 富
聯系電話:
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現代教育思想已愈來愈多的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和挖掘。那么什么叫創新思維呢?創新思維就是不受現成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不要受什么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的解答,這樣的思維過程,我們叫創新思維。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在生物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國內外許多研究資料表明,引導并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學習是中學生學習生物學的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有助于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而實驗在中學生物學教學的體現就是為驗證或探究某種生命現象的活動規律而展開的教學活動,中學新課程明確提出“科學探究”的內涵,并進一步提出發展學生創新能力的要求。那么在初中生物的生物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提起學生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奇是創造行為的開始,是學生探索心理的推動力,在創造性思維中具有觸發催化的作用,從而成為學生行為的內在動力之一。在人類認識史上,正是個別人對事物或某種現象產生了好奇感、驚奇感,從而導致了重大的發明創造。瓦特對蒸汽沖動壺蓋好奇發明了蒸汽機,巴甫洛夫對司空見慣的狗流唾液的現象感到好奇,通過探索,終于創造了高級神經活動心理學。 所以在生物實驗課堂中提起學生的好奇心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關鍵。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要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放開學生的手、腳,不要牽著學生一步一步地走,讓學生去模仿,教師要相信學生都能成功的完成實驗,允許學生實驗失敗,鼓勵他們從失敗中找原因,直至實驗成功,要讓學生從實驗中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但在放手實驗時,首先要讓學生帶著明確的目的去實驗、去探究,把知識從實驗中體會出來,然后引導學生總結實驗結論,這樣既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積極性。
二、在實驗教學中寬容引導,促進學生形成創新思維
曾經在一次的聽評課活動中我碰到過這樣的情況:在生物實驗課上一名初一學生完成了規定的實驗,就自作主張地在顯微鏡下觀察帶來的鉛筆、橡皮、小木片等,實際上這位學生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清。但上課的老師認為這是違紀行為,應予以警告,并宣布以后再犯就停止其實驗資格。對此,我的看法有所不同,在我的課堂上這種情況也是經常發生的,我認為學生這樣做雖有不妥之處,但探求科學的積極性卻應加以保護和正確引導。所以我每次并沒有嚴厲的指責學生,而是鼓勵引導他,有些時候學生經過一番探索能提出很有建設性的建議。同樣,在科學探究過程中,有些學生所設計的實驗方案可能是錯誤的、不完善的,甚至可能在教師看是可笑的,但這時候絕不能冷嘲熱諷,或者不予理睬,應給予充分的肯定,尊重他們的創意和做法,然后再用商榷的語氣指出設計中的不足,幫助他們進一步改正、完善。可以說鼓勵在一定意義上促進了創新能力的形成,而且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不斷進步中充分發揮創新思維。
三、變驗證式實驗為過程式實驗,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意識的基本表現是預期性和參與性。表現在學習上是有目的的學習,有選擇性的學習,能獨立的學習,并在學習上進行的自我調控。
長期以來,初中生物實驗都是在課堂上講理論,再到實驗室里有目的去驗證理論,即為驗證式實驗。做實驗前,實驗的結果以及實驗過程中出現的現象,學生都已很清楚地知道,不能充分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對此,為了在初中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和創新意識。我們可以將驗證式實驗變為過程式實驗,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實驗方案,提出相關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進行實驗,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從而得出科學的結論,比如可以將演示實驗《光合作用產生氧》改為學生實驗,明確實驗目的,提供材料用具,實驗裝置及步驟,由小組討論完成,并要求做好實驗記錄。
在完成實驗前組織學生討論:①你準備采用什么樣的實驗裝置?②本實驗陰雨天是否能成功?③用什么樣的水草效果最明顯?此實驗材料的采集、用具的準備在課外進行。集中實驗則利用生物課堂的時間進行。學生的實驗求證欲望相當強烈。實驗結果是,兩組效果明顯,兩組效果不明顯。他們的實驗裝置都有創新之處,有的用透明玻璃酒瓶代替玻璃杯,用細玻璃管代替漏斗,用點燃的衛生香代替了火柴梗。所采集的水草則是多種多樣,效果明顯的兩組主要是采集的水草是易于放氧的水草。教師讓實驗效果明顯的其中一組匯報實驗所使用的材料用具及觀察到的現象。讓其他組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并分析效果不明顯的原因。學生在這種過程式的實驗中,在老師的啟發下,都各自萌生了不同程度的創新意識。
四、做好實驗過程的輔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創新精神是指學生具有濃厚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有堅強的意志和探究心理指向,能把握機遇,有不唯書、不唯上的膽略。在初中生物實驗中,做好實驗過程的輔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度過難關,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觀察葉片的結構》的實驗中,徒手切片只是要求練習,不管成功與否以觀察永久切片為主,要是每個學生都能觀察到自己親自做成的切片,那效果肯定是不一樣了。如果讓學生按照課本中徒手切片的方法來進行操作,方法是比較簡單,但成功率較低。在做此實驗前,教師先有目的的發兩份有關徒手切片的其它方法的資料,讓他們進行練習,并進行比較,明確要求必須要用自己所選定的方法做成效果明顯的葉的橫切片。學生在課前經過了若干次的試驗,最終的結果是所有的學生將三種方法都試驗過了,在實驗課上很多同學都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做成功了效果明顯的葉的橫切面切片。
在教師的輔導下,讓學生自己經過努力去找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法。自己去攻克難關,從而有效地培養了他們的探索和創新精神。
五、加強實驗設計訓練,初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主要包含敏銳的觀察力、感受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優良的思維品質和聯想、重組能力。設計性實驗是要求學生根據已掌握的知識進行的開拓意識的創造性勞動。它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靈活應用知識的方法,引導他們進行創造性思維和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學習了《植物的生殖》一節以后,布置了以下一個設計實驗課題:怎樣繁殖蜜桃和月季?怎樣提高其成活率?繁殖的方法、時間、材料、用具、步驟等全由學生自己設計,自己操作,自己設計記錄表,將其完整地記錄下來。不容置疑,所有的學生采用的方法都是蜜桃采用嫁接、月季采用扦插,在怎樣提高成活率方面學生都進行了自己的探索,有效地激發了學生自我創新的能力。
總之,創新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要培養創新能力,必須從各方面入手,充分調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那種填鴨式、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難以滿足現代教學的需要。所以我們生物教師可充分利用現有條件,想方設法地創造條件,除了利用好每一節的實驗課堂外,還應積極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努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教學設計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一)教材分析:
本章書作為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 的最后一章,就是要明確地告知學生: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后,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已經涉及到整個生物圈了。其中許多負面影響已經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迫使人們不得不高度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問題。
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的影響,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課內外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在科學探究中發展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二)教學目標:
1、了解并說出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多方面的影響。
2、利用報刊、書籍、互聯網等媒體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多方面的影響。
3、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強烈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教學重難點:
認識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形成環境保護意識。
(四)教學準備:
1、布置調查任務,指導學生分組查找資料及分配學習任務;
2、課前指導學生制定調查計劃——調查民眾鎮的生物入侵情況、查找資料及制作調查結果匯報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學習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課外收集資料 課外分組查找資料:①我國森林資源面臨的危害及帶來的嚴重后果;②我國水資源的現狀,污染程度及帶來的嚴重后果;③我國生物資源的現狀,生物種類和數量的穩定對整個生態系統的意義;④民眾鎮的生物入侵情況。 幫助學生確立查找目標,提供查找線索,鼓勵學生以組為單位,分工協作,互相幫助,互相信任,共同完成任務。這一過程有利于學生養成遇到問題后通過分析努力及借助資料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2、課堂交流 將課外查找到的資料,在課堂上同其他同學共同分享,互相交流。組內可以分工,每人交流一個方面,其他同學給予補充,讓學生意識到自己在小組中的位置,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指導各組學生在課堂上交流,有利于獲取更全面的信息,達到資源共享;有助于學生意識到團體的力量,增強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信心及決心。
3、分析課本111-112的圖片及資料,進行討論 觀看一幅幅觸目驚心的圖片,思考討論問題 展示課內外的圖片,討論思考課本112頁4個問題
4、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觀看民眾鎮外來入侵生物的圖片認識什么是“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展示生物興趣組同學的調查圖片——民眾鎮的外來入侵生物引導學生理解生物入侵及其危害
5、我為環保獻一策 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大膽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經同學和教師共同討論后,總結出幾條可行性建議,送交有關部門。 鼓勵學生大膽想像,積極地參與到環保的活動中,鼓勵學生朝著自己的目標加倍努力,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課文中安排了“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和“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兩個實驗,為學生有選擇地進行自主探究提供了空間。教師首先運用多媒體畫面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考慮到兩個探究實驗的過程及結果具有類同性,教師安排各小組成員根據本組的探究興趣,確定其中一個探究主題進行實驗,并從教師提供的多種供選用的材料用具中,自主選擇本組所需的材料用具,同時對本小組感興趣的探究主題初步制定探究計劃,通過教師的探究提示,各組可以將探究計劃補充和完善;最后對探究計劃進行初步的實施。
(二)教學目標:
能獨立地正確完成探究實驗的設計和實驗過程,通過探究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清楚地認識到環境污染對生物能造成不良影響。
(三)教學重難點:
獨立、正確完成對探究實驗“廢電池或酸雨對生物的影響”的設計和實驗過程。
(四)教學準備:
實驗室:pH試紙,配制好的pH為4的鹽酸模擬酸雨,廢電池的浸出液,鹽酸,醋酸,廢電池,清水,燒杯,大培養皿,菜豆,玉米,標簽紙,教師提醒學生在準備過程中應注意的安全事項。
學生:初步設計科學合理的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影響的探究實驗方案,并做好實驗記錄。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導入 通過大投影幕展示圖片:枯死的樹木、森林等思考:什么原因引起的呢?播放視頻材料:《酸雨對樹木的危害》 學生在第一節調查過程中有涉及這個內容,大部分學生能回答出是酸雨造成的 通過場景設計,引入課文內容,并激發學生做實驗進行探究的的興趣。
實驗:1.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2.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1、認識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原因、過程。2、教師通過如下提示,引導學生設計及實施實驗:A、復習開展探究實驗的步驟B、如何設計對照組和實驗組:探究實驗最重要的是設對照實驗,本實驗要探究的是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實驗組:酸雨或廢電池浸出液,對照組:提示學生可以用等量的清水或正常雨水做對照。 C、配置模擬酸雨或廢電池浸出液:實驗室提供配好的模擬酸雨(鹽酸 酸酸雨)和廢電池浸出液提供有關原料,有興趣的同學也可現場配置。D、如何選擇實驗材料: 實驗材料宜選用常見的、發芽率較快的植物的種子。如菜豆、玉米等種子,為了便于計算,最好用50粒種子。E、如何減少實驗誤差:設置重復實驗,是減少實驗誤差的有效途徑。重復的次數越多,實驗越有說服力。因此要多收集其他組的實驗結果,再做整體分析.F、如何進行實驗的管理和觀察工作:每天要給種子澆水,但實驗組一定要用酸雨或廢電池浸出液澆,對照組用清水澆。大約5-7天后,統計各容器中種子的萌發數,再計算發芽率。 G、如何進行數據的統計整理:為了方便記錄實驗數據及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建議學生設計一個表格來記錄觀察結果。此外還要收集其他相同實驗組的數據。H、如何分析實驗結果,得出結論:建議學生把獲得的實驗組和對照組種子發芽率的平均值,作成柱狀統計圖,再利用圖表進行分析比較,就很容易得出結論。I、小結和反思:在這個探究實驗中,你有哪些需要總結和反思的。3、交實驗報告:表格設計簡潔明了,數據翔實,還要有實驗分析、小結和反思,有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也可提出來討論。 提示問題由學生思考后回答。學生依據所做實驗挑選相關材料一周內每天都觀察實驗中種子的發芽狀況及植物的生長情況,如實填寫。設計實驗報告并填寫:依據探究實驗的六個步驟,結合實驗的具體情況,設計實驗報告,除本組數據外,還要收集其他相同實驗組的數據,將數據分析后要得出結論,并反思在這個實驗中的收獲或疑問等。 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內容,教師通過給予探究提示的方式,有效的點出探究實驗的關鍵所在,又留有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空間。
實驗結果展出視頻材料播放 教師展示生物興趣小組同學所作實驗的實驗結果。播放視頻材料《臭氧層的破壞及其危害》、《全球變暖-什么是溫室效應》、《紫外線與臭氧層》。 觀看實驗成果展出及視頻材料,學習生物興趣組同學的經驗,獲得交流的機會 以生物興趣組同學的實驗結果展出作為交流的平臺,從實驗結果及視頻材料中也可以看出酸雨或廢電池浸出液的危害。達到本探究實驗的最終目的。
課堂練習 PPT展示練習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思考、回答 對所學知識點加以鞏固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著重體現從生物圈的高度認識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本著人和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引導組織學生開展調查,擬定保護民眾本地生態環境的計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養成主動探究,勤于思考的習慣,進一步培養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參與社會管理的能力。通過親身體驗,感受到人類行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意識到人類對生物圈所應承擔的責任及應當履行的義務,增強環保意識。
(二)教學目標:
1、嘗試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和有關的分析討論。
2、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3、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學重難點:
1、課外調查并完成調查報告。
2、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四)教學準備:
組織學生調查自己所居住地方的生態環境狀況,擬定保護民眾生態環境的計劃。
教學設計:
教師:指導學生對民眾鎮的大氣污染、水污染、植被面積減少或生物入侵等問題,選取一個進行調查,要有具體的數據或實例。
學生:學生分小組選擇調查方向,分工合作,實地調查,可通過圖書館、報刊雜志、電視臺、互連網等收集資料。寫調查報告,小組成員依據調查結果,進行討論,擬訂有關方面的保護計劃
設計意圖:通過親自調查了解自己身邊的生態環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環保意識。
堂上匯報
教師:
1、安排學生匯報順序
2、組織學生討論:哪些組調查的內容豐富且翔實?歸納小結切實可行的保護計劃,使全體同學對保護民眾的生態環境有一個共識。
學生:
1、小組派代表將調查的結果在課上交流,通過交流更全面地認識自己生活的環境有那些問題,并及時提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制定保護環境的計劃。
2、積極參與討論達成共識
設計意圖: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引導學生認識到日常的一些無意識的小活動,可能都會影響甚至破壞環境,喚起學生從身邊小事做起的保護環境的意識。
課堂的延伸:
1、PPT展示“發展清潔能源”、“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及“發展生態農業”的圖片,用圖片再一次沖擊學生的眼球,并讓學生對比:我們民眾有沒有這些保護環境的實例,以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布置作業:以下題目學生任選一題,可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一人獨自完成,七天之后交。
(1)、制作一份面向學校師生或社區群眾的宣傳環保的手抄報
要求:
①、參照正規報刊,編制一份體現小組環保理念的手抄報。
②、紙張規格:4開紙
③、報名自擬,報頭設計體現綠色、環保。
④、欄目設置:至少5個以上的欄目。規定欄目有:創刊詞(即環保宣言); 環保漫畫;環保散文;一篇有關當地環境問題的調查報告;一份保護當地環境的計劃。
⑤、版面要規范、活潑、圖文并茂,標題要有震撼力。
(2)、撰寫環保小論文或調查報告或倡議書等
設計意圖:
學生在學習這章的過程中,通過報刊、雜志、上網等,接觸了大量的有關生態、環保的內容,自身受到了深刻的環保教育,籍手抄報、小論文、調查報告等形式,可讓學生將環保意識轉化為行動,不僅提升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還將生物課堂延伸至課外,使更多的人受到環保教育,使環保意識更加深入人心。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生物論文
題目:小改動,大效果
——初中生物實驗的幾點改進建議
單位:中山市民眾中學
作者:梁玉嬋
聯系電話:
小改動,大效果
——初中生物實驗的幾點改進建議
摘要:本文結合實際教學,因地制宜;切合實際,優化實驗方法。根據教學實踐和教學體會,提出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點滴改進,達到作小小的改進,就能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即使采用了同一教材,但不同的老師,不同的學生,不同的方法,往往使教學效果完全不一樣,為此,要想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對教材和學生進行深刻的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而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實驗教學是讓學生探究學習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實現新課改的有效途徑。對于培養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加深理解生物實驗基本知識或直接獲得生物學知識,掌握生物實驗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由于實驗材料選擇不當,操作手段不嚴密,會導致實驗現象與預期結果不符等現象,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產生了偏差。如何保證實驗效果,調動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興趣和積極性,我針對初中學生的實際,從實驗材料、實驗用具、實驗方法步驟三個方面著手,改進實驗器材和實驗方法,采用多種手段創造條件,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來提高生物實驗課的質量和效率。根據多年的教學體會,本人就人教版生物學教材中的實驗教學中實驗材料、實驗用具、教學方法提出幾點改進意見。
一、因地制宜,選材恰當,
教材中每個實驗都列舉了實驗材料,教師在選取材料時要因地制宜,取材恬當,才能使實驗簡便又有效。下面我列舉自己在實驗教學中對實驗材料進行改進的幾個例子。
(1)對于觀察花的結構這一實驗,教材提供的材料是桃花,而我們在上這節課的時候,還不是桃花盛開的季節,還難找到相關材料,而我們選用了體積比較大的百合花作示范,效果很好,而且對于雌雄蕊、花粉的觀察都易如反掌,效果顯著。
(2)在做觀察葉片的結構、觀察葉的下表皮的氣孔這兩個實驗時,我們因地制宜,選取了在我市的農村隨處可見的藤菜。對于鎮區的學校,這材料可讓農村的學生直接在野外或地里摘回來即可,如果沒有,到菜市場買也是非常便宜。而更重要的是藤菜的葉很肥厚,無論是撕取葉的下表皮,還是對于切葉的橫切面都很容易,尤其是切葉的橫切面這一實驗,若選取葉片比較薄的材料,對于笨手笨腳的90后的中學生來說,實驗效果很差。而實踐證明,這兩個實驗稍對材料作改動,效果則相當不錯。
(3)在觀察血液的分層現象時,將教材中的材料“人血”改為家禽(如雞、鴨)的血,去市場殺雞、鴨的檔口就很容易拿到你想要的材料,方便又新鮮。
二、“找對方法,對癥下藥”。
初中生物實驗課較少,且對于懷著強烈好奇心的初中學生來說,進入實驗室意味著新奇好玩,注意力分散在實驗儀器及用品上,不注意聽講、看老師的示范,在實驗過程中不認真操作,觀察實驗現象不認真,甚至只顧自行討論,根本對老師的示范、講解置之度外,導致大大降低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對于這種情況,簡單的講紀律,不能持久,效果不明顯。為此,我們要致力改善,做到找對方法,對癥下藥,使實驗課達到理想的效果,下面是我改進后的兩個實驗:
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練習顯微鏡的使用》時,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學生第一次接觸顯微鏡興奮得只顧自行搗弄,課堂效果不佳。因此,我在上這節課前,先讓學生預習顯微鏡的結構及使用,并完成顯微鏡的填圖。要想讓學生快速高效地掌握顯微鏡的使用,關鍵是學生是否認真觀察了老師的示范,然后自己努力去操作、實踐。因此,我想了一個吸引學生看老師示范的辦法:“同學們,注意了,等下我們來一個比賽”。一聽到比賽,同學的注意力馬上集中過來。“比什么呢?第一:比顯微鏡的組裝,對光。第二:比尋找物像。看誰又快又好。當然,先看老師示范,掌握要領,才能一步到位。”就這樣,這節課在緊張,緊湊、愉快的氣氛中結束,學生既達到了這節課的預期目標,又輕松愉快。
又如,對于某些實驗,我們可增設對照組加強理解,通過兩組實驗的對照有利于學生得出正確的結論。例如在做觀察葉的下表皮時,我們除了依照教材上的實驗方法做了葉的下表皮臨時裝片,還做了葉的上表皮臨時裝片,并對這組實驗進行觀察和總結,不僅能更讓學生得出實驗的結論,同時也能為學生形象地了解到上下表皮氣孔數目的不一致性,從而產生疑問,對于解決為什么陸生植物下表皮的氣孔比上表皮多的知識點有較大的幫助。
三、用對器材,事半功倍。
充分利用已有器材,簡化實驗。在觀察葉片的結構這一實驗時,徒手切葉的環節,教材是把新鮮的葉片放在木板上切,我將木板這一實驗器材改為培養皿,只要將培養皿倒扣,利用培養皿底面作平臺切葉,既簡化了實驗用具,又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句話對于我們實驗教學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改進、改良再適合不過了。只要我們大膽的去嘗試,在嘗試中尋找合適的實驗材料,實驗用具和簡單有效的實驗方法,實現小改動,大效果,那我們的實驗將更受學生歡迎,實驗效果將更好,這才能真正發揮實驗的作用,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素質。你也來試試吧,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1-5-13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5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1張PPT)
民眾鎮鎮郊的薇甘菊
民眾河涌里隨處可見的水葫蘆
調查進行中
又是水葫蘆
民眾大道旁的非洲菊
橫行霸道的空心蓮子草

的南
電池浸出液
酸雨
清水
酸雨及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酸雨及電地浸出液對植物的影響
生物興趣組的部分同學
生物頭趣組的部分同學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整體規劃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一、教材分析
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以后,其生存和發展一直與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緊緊相依。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不僅僅局限于自身的生命活動,還包括生產活動和社會生活,并且以后二者的相互影響更大,據調查,有些影響已經涉及到整個生物圈了。人類對生物圈的影響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其中許多負面影響已經對人類自身的生存和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迫使人們不得不高度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問題。本章作為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的最后一章,就是要明確地向學生傳遞這些信息。
本章在編寫上并不是向學生介紹多少環境保護知識,而是特別注重體現技能方面的目標,以及體現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的目標。全章以三個明確的、系統的學生活動為主線貫穿:首先,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分析相關的事例,來了解人類活動對生物圈正、反兩個方面的影響;通過閱讀“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材料,引發深層次的思考。然后,請學生親自動手去探究并確認人類活動造成的污染對生物真的有影響。這既培養了學生探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增強了學生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再次,安排學生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使學生在認識得到提高的基礎上,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親身參加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去。
二、學情分析
學生已有了將近一年的生物知識的學習,具備一定的學習基礎及生物學素養,如:已經懂得了如何開展調查,如何設計調查報告表及撰寫調查報告;已經懂得了如何進行科學探究,知道了進行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加上本章學習內容與我們的生活環境及環境保護息息相關,學生有較強的好奇心理,學習興趣較濃。但由于本章在探究活動的要求上較前面生物學上的探究都有了提高:一方面是因為有關酸雨、廢電池對生物產生影響的實驗本身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的理解能力、分組實驗及主動的探究能力相對較弱,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做好引導工作,并給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幫助;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完整的探究實驗并實施,而且實施的時間周期比較長(最少要一周時間才能看到實驗現象,得到實驗結果),很難讓全班的同學都進行探究,所以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分組實驗或學生自己在家里進行實驗,本校的做法是:安排生物興趣組的同學(全級各班都有)進行調查或探究,然后將調查報告及探究結果全班展示。
三、教學目標
1、認同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認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形成并提高環境保護意識。
2、設計并完成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影響的探究實驗。
3、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通過調查或各種媒體提供的信息進行分析,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多方面的影響。
2、設計并完成酸雨或廢電池對生物影響的探究實驗。
3、認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提高環保意識。
教學難點:提升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五、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節《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利用教科書及教師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保護環境和破壞環境的圖片引入課題,并在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這方面的資料,課堂上分析這些資料,引起學生的震撼和共鳴。在引導學生分析資料時,結合教科書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和討論。第二步將學生分組,讓學生列舉自己周圍的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然后,組織學生充分交流,以達成如下共識: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有正、反兩方面的影響,其中的負面影響必須引起人們高度的重視;必須要下大力氣保護環境;必須采取措施,停止破壞環境,并加大保護和治理的力度;人類在環境保護方面不是無能為力的,等等。
有關“生物入侵及其危害”這個內容,我的做法是這樣的:組織生物興趣組的同學調查民眾鎮的外來生物,并拍下照片,然后將對本鎮危害較大的圖片放入PPT中,同學們看到自己身邊熟悉的圖片,個個都具有很高的學習積極性,最后形成下列共識:保護野生生物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一個重要環節。但是,一些野生生物對生態環境以及對人類也具有多方面的影響,因此,應當注意辯證地、全面地看問題。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本節教學我主要圍繞學生的探究活動及引導學生深入認識環境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來進行。課前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例如:1、收集人類活動造成的環境污染及其危害的資料;2、準備學生探究活動所需的用具(如培養皿、燒杯等)和材料(如植物及種子等);3、布置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探究活動的準備(如設計探究計劃、配制模擬酸雨、制備廢電池浸出液等)。這兩個探究實驗一般來說最少要一周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所以我沒有安排全班同學都做這兩個探究,只是提前一周安排生物興趣組的同學做這兩個探究;課堂上,我便將興趣組的同學的實驗結果拿給全班同學看,以此來代替組織開展探究活動,最后輔以相應的探究題目供學生鞏固。關于“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的課外閱讀材料,我布置學生課下閱讀并收集了相應的視頻材料供學生觀看,然后作為環境污染造成惡果的典型事例進行介紹。
第三節《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我先引導學生回顧這兩節課所講的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及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學生各抒已見: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護我們生活的家園。接下來我再用PPT展示“發展清潔能源”、“退耕還林還草、植樹造林”及“發展生態農業”的圖片,用圖片再一次沖擊學生的眼球,并讓學生對比:我們民眾有沒有這些保護環境的實例,這樣能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后我詳細講解擬定計劃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注意事項等。并安排學生分組調查我們生活的家園——民眾鎮的環境狀況并完成調查報告。
六、活動剪影: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附件:
論文報送清單
民眾中學 學校
序號 論文名稱 作者 作者所在單位 科組初評結果
1  教材理論·實踐探究 周鳳英  民眾中學  
2 拓展實驗思維培養學生生物技能 吳美霞   民眾中學  
3 小改動,大效果 梁玉嬋   民眾中學  
4 如何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 張松富   民眾中學  
5 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何仁杰   民眾中學  
6 淺談初中生物實驗課的組織教學 吳羅軍   民眾中學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的配套練習
姓名: 班別:____________________
1、上世紀末,我國北方沙塵暴十分嚴重,造成這一后果與下列哪一人類活動密切相關( )
A、濫砍濫伐 B、濫捕亂殺 C、引進外來物種 D、加速城市建設
2、下列不屬于環境污染的是( )
A、大氣污染 B、水污染 C、噪聲污染 D、食品變質
3、我國是土地沙漠化較嚴重的國家之一,造成的城市沙塵暴日益嚴重。入春以來,我國北方多次受到沙塵暴的侵襲。下面哪一項不是造成沙塵暴的主要原因( )
A、濫砍濫伐,使森林面積減少 B、草原過度墾殖、放牧,植被遭到破壞
C、工業生產所產生的大量粉塵 D、工業污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
4、關于使用農藥和化肥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會造成水質污染B、會造成土壤污染C、會造成大氣污染D、有利于保護生物圈
5、下列污染中,不屬于全球性大氣污染造成的是( )
A、酸雨 B、溫室效應 C、草原沙化 D、臭氧層破壞
6、下列不是酸雨成因的是( )
A、人為的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
B、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原煤
C、各種機動車輛排放尾氣
D、人們大量種植酸性物質較多的農作物
7、臭氧層能夠有效的濾去太陽輻射中對生物有強烈破壞作用的( )
A、紅外線 B、紫外線 C、超聲波 D、次聲波
8、廣東沿海地區近年常有赤潮發生,給養殖業造成巨大的損矢,從生態學的角度分析,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 )
A、水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大所致
B、環境污染,藻類植物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所致
C、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所致
D、水中氧氣含量過多所致
9、從前的黃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無邊的草原,而今卻成了荒山禿嶺,水土流失嚴重,其主要原因是( )
A、地球上的溫室效應造成 B、氣候變得干燥造成的
C、人類濫砍亂伐致使生態平衡失調所致 D、地殼變遷造成的
10、下列不屬于生物入侵現象的是( )
A、微甘菊侵占 B、地中海實蠅入侵 C、水葫蘆侵占 D、雜交水稻占地
11、被譽為“綠色萬里長城建筑工程”的是( )
A、“三北”防護林工程 B、西部大開發 C、沙漠化治理 D、沙塵暴治理
12、下列污染物中,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的是( )
A、 沙塵暴 B、二氧化硫 C、汞、鎘等有毒物質 D、氟利昂
13、形成酸雨的最主要的污染物是( )
A 、二氧化碳 B、硫化氫 C、二氧化硫 D、甲烷
14、下列不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的是( )A、醋酸 B、硫酸 C、硝酸 D、水
15、你估計一個湖泊里的氧濃度什么時候(白天或晚上)和什么樣的水中(污染的或未污染的)最高 ( )
A、夜間、污染 B、夜間、未污染 C、白天、污染的 D、白天、未污染的
16、廢舊電池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 )
A、重金屬污染 B 、大氣污染 C、水體污染 D、造成臭氧層破壞
17、1983年,我國政府宣布把環境保護列為一項( )
A、基本國策 B、重要內容 C、可持續發展 D、以上都不對
18、為了盡量減少農田污染,應試( )
A、多施用化肥 B、盡可能施用農家肥 C、不施任何肥料 D、適當使用農藥
19、世界氣候大會 2009年12月7日~18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召開。會議上,為了應對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氣候變暖”問題,各國首腦就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進行磋商,并簽訂“減排”協議。導致“全球氣候變暖”的“溫室氣體”主要是指( )
A、氧氣 B、硫化氫等有毒氣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20、保護地球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做法對人類的生存環境會造成危害的是( )
A、回收處理廢舊電池 B、使用無磷洗衣粉
C、冰箱、空調使用含氯氟烴的制冷劑 D、工業廢水經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21、下列解決環境問題的措施中不科學的是( )
A、實施退耕還林還草 B、廣泛應用科學的耕作技術
C、大量引進害蟲的天敵 D、發展垃圾處理的新技術
22、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據報道,我國現在有三分之二的城市被垃圾包圍,農村地下水資源50%不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下列所述情況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②農業生產中農藥化肥使用不當③日本福島核電站將處理受損核反應堆的冷卻水直接排入大海里 ④工業生產中廢液、廢渣、廢氣的任意排放
A、只有①③ B、只有①④ C、只有②④ D、①②③④
23、為保護環境而提倡的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盡量減少,從而減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各項屬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①騎自行車或者步行上學②農田秸稈焚燒處理③少開空調、少吹風扇④電腦始終處于開機狀態
⑤少看電視,多做戶外運動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
24、近年來頻發的生態災難對生物圈中的生物造成嚴重危害,以下生態災難中不是人為因素造成的是( )
A、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對海洋生物造成嚴重危害
B、溫室氣體大量排向大氣層,造成全球氣溫升高,引發次生災害
C、冰島火山灰對歐洲航空、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影響
D、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發生核泄漏,對周圍生物和人造成嚴重傷害
25、下列關于酸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酸雨主要是人為向大氣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質造成的
B、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
C、酸雨對植物有極大的危害,對人和動物沒有危害
D、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減少煤、石油等燃料中污染物的排放,并回收和利用
26、環境污染已成為人類面臨的重大威脅,各種污染數不勝數,下列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是()
①酸雨②潮汐③赤潮④水俁病 ⑤地方性甲狀腺腫⑥地震⑦疼痛病⑧溫室效應⑨臭氧層破壞
A、①③④⑦⑧⑨ B、②④⑥⑧ C、②⑤⑥ D、 ①③⑤⑦⑨
27、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應對溫室效應帶來的不利影響,是人類的共同責任。下列工程無助于降低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 )
A、大力實施退耕還林工程
B、鋪設城市單車綠道,鼓勵大家外出多騎單車
C、大力發展風力發電工程
D、大力發展火力發電工程(必須大量燃燒礦物質)
28、下列關于對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措施中,不正確的是( )
A、將廢舊電池深埋地下
B、防止汽車尾氣污染,鼓勵多乘公交車
C、杜絕污染物的隨意排放
D、對自然資源要合理開發,重視新能源開發
29、以下不是由于大氣污染引起的是( )
A、酸雨 B、溫室效應 C、臭氧層破壞 D、水俁病
30、以下不屬于外來生物入侵現象的是( )
A、微甘菊破壞當地植被 B、地中海實蠅危害水果和蔬菜
C、蝗蟲危害農作物 D、水葫蘆危害水生生物
31、某河流原來有水生植物和多種魚蝦等水生動物,后來,河流附近辦了幾家小型造紙廠,常把污水排放到河流中,結果河流水質惡化,河流中水生植物和動物相繼死亡。請分析:
(1)該河流生態系統中生產者是 ;
(2)該河流生態系統被破壞是由于 污染引起的;
(3)該河流水生植物和魚蝦死亡,分解者的數量會 ;
(4)這一河流生態系統被破壞的事實說明了 。
32、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未來的某一天,由于連續好幾個世紀全球氣溫的不斷升高,南極和北極的冰雪融化了。水面不斷升高,原先的大陸和島嶼被汪洋大海所淹沒,陸地上的生物幾乎完全消失了。
(1) 此材料提示的是大氣中的__________濃度增加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它與烴、臭氧等氣體共同構成“溫室氣體”,阻擋紅外線輻射,造成地球表面外流受阻,從而產生_________效應,導致_________。
(2) 我們應采取的措施是:1、盡量采用______、_____、水能等清潔能源,以減少________的排放。2、從生物學角度來看,人類首先應該停止對_____的破壞,還應采取_________等措施以擴大植被,逐漸恢復生態平衡。
33、閱讀以下資料,回答問題。
我國西遼河沖積平原上的科爾沁沙地,以前你曾盛長森林和草原。20世紀以來,人們大面積毀林,開墾草原,使植被遭到了嚴重破壞,土質瘠薄,經過干旱風沙活動,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爾沁沙地稱為“人造沙漠”。沙漠是喪失了生產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僅惡化了環境,而且破壞了許多動物棲息的場所,更為嚴重的是,如果任其發展,就難以自行恢復為草原、森林生態系統。
(1)、科爾沁從一個“盛長森林和草原”的生態系統演變為沙地,這與哪些人類活動有關?
(2)、科爾沁草原的沙漠化會影響人類的生活嗎?有哪些影響?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6 姓名: 吳濤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通過調查,發現以下問題:①大氣污染。部分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了藍天,汽車排放的尾氣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健康,影響了民眾的空氣質量②水污染。民眾被譽為“嶺南水鄉”,水資源豐富,但人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不強。工廠排放的廢水徑直流入河涌;人們隨手往河里扔垃圾、電池……河涌很臟。現在是夏天,天氣炎熱,降水量多,由于下水道處理不好,常常一場大雨后就“水浸街”,過往行人、司機都很不方便。
心得體會 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各種環境破壞行為,令我觸目驚心。若不采取保護措施,民眾鎮“嶺南水鄉”會變成怎樣?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1、加強對工廠的管理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如:禁止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廢水,違者當罰;印制環保宣傳單等方式教育人民。2、做好廢物回收工作,紙張、木具等應回收利用,電池等應回收由環保局做特殊處理。3、保護水資源,在河流周圍多種植樹木,既美觀,又使空氣清新、水土涵養。以上幾點是對環保局的建議,作為公民的我們應該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積極配合環境保護工作,從身邊的每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齊心協力改善民眾的環境,使自己生活的家園——民眾鎮,成為碧水藍天的真正意義上的“嶺南水鄉”!
預期效果 民眾鎮的環境將得到改善,空氣質量將得到提高,天變藍水變綠,水鄉人將生活得健康、舒適!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 林家豪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我們身邊的污染物
調查過程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筑廢料,塑料袋,動物的尸體,糞便,一次性飯盒,木板和水果,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在人類幾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為此我作了調查: 在街道隨機抽查20人作為調查對象:一、請問你注意環境嗎?回答會的有8人,占40%。回答不會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時會,有是不會的有9人,占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視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2人,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做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關心。
心得體會 看來人們還不是很注意保護環境,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才使我們的家園——地球變的更加美好!
內容二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源五大類。 保護計劃:應該從節水、節電做起。1、提倡步行,騎自行車。 2、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餐盒。 3、不燃放煙花、爆竹。 4、雙面使用紙張 。 5、節約糧食 6、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7、隨手關閉水龍頭。 8、一水多用 9、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0、拒絕用塑料袋。 11、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12、不焚燒垃圾
預期效果 河水變得清澈見底,小魚和小蝦在水里高興的嬉戲,空氣也更加清新,氣溫、氣候不再那么炎熱。輕風吹過來,舒服極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為保護環境做此有益的事情,那么我們明天的環境一定會更好!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2 姓名: 吳嘉穎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去到某座橋下的河涌,用透明的膠杯舀一杯水。觀察水,發現水烏黑渾濁,還有許多小蟲子。聞水,聞到一股惡心的臭味。將幾滴水滴到玻璃片上,用蠟燭在玻璃片下燃燒,玻璃片上留下痕跡。發現沿河居民將生活污水排入河內,河面漂浮著一些塑料袋。判斷此河已被污染,且污染嚴重。
心得體會 民眾的環境問題有待改善。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用廢舊紙張制作再生紙。退耕還林換草。發展清潔能源。發展生態農業,提倡少用化肥。宣傳環保、低碳生活,普及環保、低碳知識。提倡垃圾分類。禁止工廠偷排污水。
預期效果 人們環保意識提高,積極建設生態環境。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4 姓名: 霍子健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民眾鎮環境污染調查
調查過程 一、訪問居民關于環境污染情況的看法結果:認為優的有8人,良好的有15人,差的有4人,認為有待改善的有2人二、采用五點采集法測算空氣中民塵埃粒子結果:(25+26+27+24+23)*20/100 =625(粒)三、上網查詢有關我鎮污染資料結果:良好,污染程度不算高四、與同學討論存在污染環境的因素結果:污染環境主要途徑是:政府對生活垃圾收集投入經費不夠,人們亂丟垃圾。汽車尾氣打 放,工業 氣,地面揚塵,秸稈焚燒……
心得體會 我鎮環境污染程度還不算高,但要加強保護環境,使生存環境更美好,提高空氣質量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一、有條件的向媒體請求宣傳環境的重要性。二、向有關部門申請立標牌,內容關于減少排放廢氣、減少工業廢氣等問題。三、提倡對廢氣進行處理在排放。四、動員植樹造林,維護生態環境。五、進行舊紙再造等活動,并在學校等小范圍推廣。
預期效果 大力減少尾氣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等,使森林面積擴大。保護環境,使環境更美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4 姓名:盧浩權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民眾鎮環境污染調查
調查過程 我先了解家附近的居民對民眾鎮環境污染的看法,也向他們調查了污染的種類和源頭,發現民眾鎮的河水污染較為嚴重,污染的種類主要有:1垃圾污染2廢電池污染3有毒物質污染4水葫蘆的污染其中垃圾污染最為嚴重污染的源頭主要有:1人們隨意亂扔垃圾2為了方便將廢電池扔到河水中3農藥等有害物質無意排放到河水里4自然環境其中大多數來自人們,是因為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過弱
心得體會 許多的居民都很配合,幫助了活動,使我感到開心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在居民的提議下,我得出了以下計劃來保護環境:1垃圾分類,禁止將垃圾亂扔,應放在指定位置或垃圾站2廢電池應收集起來交給有關部門安全處理3不向河水里排放有毒物質4相關部門和人們合力合理的清理水葫蘆5提倡環保,人人做起。
預期效果 計劃不是只靠一個人去實行,靠的是全體人民群眾,希望通過人們的努力,河水污染問題能迎刃而解。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民眾鎮的河水將會變得更干凈、清澈。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初一(12)班 姓名: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一:去農村的一些河涌里觀察。結果:河上有許多大大小小得垃圾隨著水流一直飄,沒有人來清理,反而還有人把垃圾往河里扔。 二:訪問一下河涌岸邊的居民,進行對河涌的了解。結果:岸邊的居民非常討厭河里那種臭味,只要一到退潮,岸邊就會聞到陣陣的臭味,水也變黑了,這些河一到這個時候就會被人們討厭。岸上的居民幾乎每天都有垃圾往河里扔,還有大多數住在岸邊的居民們都把廁所排向河里。
心得體會 我覺的河涌里有大量的垃圾,極少人會自覺地把垃圾不扔向河里,還有人向河里排污水,早兩年還有孩子在水里游泳,但是現在,因為現在河里的水質太差了,再也沒有人敢這樣了。居民們保護河里的水質意識太差了。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一:應該有專門收集垃圾的地方,有專門的人員去清理,要管制人們不許向河里扔垃圾,如有違反者,進行嚴重地教育、指導。要有人員定時地到河里清理垃圾。二:要加強對居民們的教育,要有意識地保護河里的水質,互相督促,也可以互相舉報!三:要求政府把河里的淤泥、垃圾徹底地清理一次。四:在河水流入的地方建一些網,把外面飄進來的垃圾隔開,不讓它們流進來。
預期效果 應該沒有那么多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水質也會變好,沒有以前那種糟糕,令人感到討厭的感覺。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4)班 姓名: 馮潔怡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1抽樣過路人對環境保護的看法;2去污染較嚴重的工廠調查污水排放,結果:都是為了利益不顧一切亂排放污水、廢氣,熏得整條街上空都又臭又黑。3詢問群眾① 一些人對汽車排放有很大異議,說搞的沙塵滾滾② 一些人對沒樹的地方比較反感4最后呼吁大家要共同保護環境,宣傳并認識保護環境的意識和重要性。
心得體會 覺得自己在為了地球、人類、自己做了件好事,從中也看得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① 大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東西② 多植樹③ 垃圾分類、電池回收、不亂扔垃圾④ 工廠控制污水、廢氣排放⑤ 保護野生動物⑥ 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預期效果 應該能帶動一些人去做的。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胡德欣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1在網上尋找關于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發現民眾鎮原來有許多地方已經受到污染,如空氣.河流等);2瀏覽了民眾鎮的一些地方。看到了許多經人類改造過的地方,如一些河流有清澈見底.水面波光粼粼。而現在卻滿河垃圾,河水渾濁不清;3詢問了當地居民對現在環境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環境變差了,有些人認為沒什么兩樣;4得出結論:人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淡薄,以為保護環境沒有他們的責任。
心得體會 在本次調查中,我發現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類增多,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通過這次調查,人類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宣傳環境保護意識2、從自己做起,不隨地吐痰3、不亂砍樹木,多種植樹木4、呼吁人少用汽車,提倡低碳生活5、不往河里亂丟垃圾6、節約用水,節約水資源7、用完電池不亂丟 8、不浪費紙張9、保護動物10、不排放污水
預期效果 民眾鎮將會變得更美麗,環境污染減少,人們的素質提高。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 吳梓珊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1選定調查地點:河涌2在各處進行抽樣3結果:樣本中的河涌的水明顯呈棕色又含有一些綠色。且水中含有許多不明物體和漂浮物,且味道不怎么好聞,還發現一些工廠在非法排污,大量化學物質與水交融,使水發出刺鼻難聞的氣味,河涌上還有許多垃圾漂浮
心得體會 昔日的河水是多么美麗,孩子們在上面嬉戲,人民在捉魚,但隨著環境污染,這些都變成了過去,心里難免留下心酸與憤怒。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加強對人民的環保教育2、禁止居民在河上投放垃圾和有害物質3、安排工作人員定期清理4、居民不能向水中排放糞便5、加大懲罰力度。
預期效果 1、河涌恢復原來清澈2、魚兒變多了3、昔日的伊人情景重現4、居民生活素質變高5、水質變好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劉敏玲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近年來,民眾鎮的水質越來越差,導致原因:1、生活在河道沿岸的居民直接把廢水倒入河里;2、工廠直接把廢水排到河涌里,導致生物大量減少,河水被污染,許多垃圾沉淀在水底,使得河床變得越來越臟。
心得體會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大自然已被我們污染的不行了,保護河涌的行動勢在必行。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當地政府加大整治力度,多種植樹木2)停止亂砍濫伐行為,沿河一帶禁止建工廠3)停止垃圾扔往河涌,教育居民或貼出告示牌
預期效果 1、空氣質量有所改善、植樹面積增加 2、河涌垃圾減少,水質有所改善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 古雄杰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1、調查民眾鎮社區、各村苔蘚植物的數量2、并做好相應的記錄3、去民眾鎮各大餐館,調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數量以及廢水的排放渠道4、并做好相應的記錄5、最后,去民眾鎮各大垃圾場了解垃圾的處置方法。
心得體會 通過以上調查,我發現苔蘚植物數量較多,說明民眾鎮的空氣質量良好,但是,我發現民眾鎮的大小餐館、飯店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筷子,他們的污水以及廢水都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上,使得水質較差。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多種植綠色樹木,改善空氣質量2、提倡低碳生活3、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4、將垃圾以及廢物循環利用5、減少一次性筷子,盡量杜絕6、將污水進行處理后才排放出去7、不亂扔垃圾
預期效果 按這個計劃進行,民眾鎮空氣質量以及水質情況可以得到改善。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何淑萍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1、民眾鎮素有“中山谷倉”美稱2、民眾鎮存在的問題:1)農業環境污染越來越大,土地被大量征用,逐年無序減少,生態環境被人為破環2)工業項目規劃不夠完善,企業分布廣,污染源分散,不利于管理3)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有矛盾3、建議:治理河涌支持經濟發展全力宣傳環境教育大力發展綠色旅游業
心得體會 民眾鎮是一個美麗的鄉鎮,香蕉是我們民眾鎮的驕傲,美麗的水鄉有待我們去建設,為了將來建設更好的水鄉,我們好好保護她吧。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發展經濟的前提要保護環境2)以可持續發展為綱要3)科學認識正確利用自然規律4)增強全鎮市民環境保護意識5)多種樹木6)提倡將垃圾分類7)發展特色水果8)將少大氣污染
預期效果 提高了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河水變清澈了,環境保護達成計劃。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12 姓名:劉鈺君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過程:走訪民眾鎮各大綠化帶的綠化情況了解工業區附近的污染情況專門調查河涌的污染情況結果:鎮里的綠化帶面積不夠廣,很多只是公路兩旁的綠化帶。但是民眾公園的綠化工作做得最好,綠化面積較廣工廠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好,大多數的“三廢”都能經處理排放,然而,還是有工廠會直接將廢氣排出,損害居民健康,這點做得不好。河涌的污染比較嚴重,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扔在里面,河岸上宰牲畜所產生的廢水也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河水污染嚴重。
心得體會 總體來說民眾鎮的環境保護工作還是有所欠缺,作為民眾鎮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相關部門也應該嚴格執法,為保護環境而不斷努力!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針對民眾鎮保護環境工作的情況,做出以下計劃:不斷增加綠化面積,對綠化帶做出相應的保護工作。如:任何人、單位不得破壞綠化,安排綠化工人進行養護等工作......環保部門加大力度,查處工廠私自排放污水、廢氣,接受居民的投訴并能夠做到有回復、有處理;另外對于私自排污的工廠應加大懲罰力度,嚴懲之下,想必這樣“頂風作案”的工廠會少很多河涌是重點的整治對象,安排護河人員定期到河涌打撈垃圾,對河岸居民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嚴禁亂扔垃圾等污水,污染河涌。
預期效果 隨著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鎮里的空氣更加清新;各工廠做好了環保工作,四周的居民也過上了舒暢的日子;河涌恢復往日的清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10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民眾鎮鎮郊的薇甘菊
民眾河涌里隨處可見的水葫蘆
調查進行中
又是水葫蘆
民眾大道旁的非洲菊
橫行霸道的空心蓮子草
廣21世紀數痘
27世紀數育
www.

生物興趣組的部分同學
生物頭趣組的部分同學
的南
電池浸出液
酸雨
清水
酸雨及電池浸出液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酸雨及電地浸出液對植物的影響(共27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教學目標:
1、嘗試完成對當地生態環境現狀的調查。
2、擬訂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3、認同作為地球的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
對人類來說,每一個典型的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都是一聲振聾發聵的警鐘。為了自己和子孫后代的健康,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每個人都要行動起來,積極保護生態環境。
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1、發展清潔能源
風力發電
太陽能發電
鋰電池新型概念車
氫燃料車
2、退耕還林還草
退耕還林還草
退耕還林還草
植樹造林
3、發展生態農業
生態茶園
桑基魚塘
速生林
同學們自己去調查一下我們生活的家園——民眾鎮的環境狀況并完成調查報告、和同學交流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行動計劃。
擬定計劃的目的要求、材料用具、方法步驟、注意事項如下:
擬定計劃
目的要求
1.通過調查當地生態環境現狀和分析討論,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
2.認識到每一位公民在保護生態環境方面應盡的責任。
材料用具
筆記本、筆。
方法步驟
1.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6~8人,調查校園周圍或家庭所在社區的生態環境狀況。可以進行實地調查,或到當地環境保護部門咨詢,也可以通過圖書館、報刊雜志社、電視臺或互聯網站收集資料。
2.每組至少選擇一個當地存在的問題(如森林面積減少、水土流失,或大氣污染、水污染等),性喜寫出具體的實例和近些年來采取的措施(最好包括有關的數據)。進一步收集和學習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科學知識,以便加深理解、進行評價并寫出調查報告。
3.結合當地近年來人口數量變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和經濟發展狀況等,分析在生態環境方面出現問題的原因,指出有關部門和公民在保護當地生態環境方面應當如何做,并寫出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要抓住關鍵問題,并力求切實可行)。
4.每個小組推選兩名代表,分別向全班同學匯報本組的調查報告和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評價全班哪些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最準確,哪些行動計劃切實可行。最后,經全班討論,決定是否將全班匯總后的報告和計劃向當地有關部門匯報。
注意事項
實地調查時要注意安全。調查時全組同學要集體行動,做到分工明確、團級合作。
習題精選
1.世界環境日是:( )
A. 6月5日 B. 5月31日 C.3月12日 D.8月15日
2. 綠色食品是指( )
A. 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無污染、安全、優質的食品
B. 絕對不使用化肥和農藥的產品
C. 含葉綠素比較多的綠色蔬菜
D. 獲得國家環保AA級認證的食品
      
A
A
3.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經濟發展過程中環境污染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應該停止工業的發展
  B. 經濟比較落后的時候,應該采取“先發展,后治理”的措施
  C. 必須采取一定的環保措施,以避免和解決發展過程中的環境污染問題
  D. 隨著科學的進步,環境污染的問題自然會解決
C
 4.探究:科學與歷史
   個人能改變公眾的思想方式嗎 在科學的歷史上,很多先驅者曾對公眾關于環境問題的思考,產生重大的影響。例如:
   1949年,美國自然主義者奧爾多·利奧波德出版了《一個沙郡年鑒》,這本著作是討論野生動植物保護的經典著作。
   1962年美國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寫了著名的《寂靜的春天》描述了殺蟲劑對環境的有害影響。該書喚醒了人們關于人類行為對環境影響的關注。
   英國女科學家珍妮·古德爾致力于黑猩猩的保護和研究,歷時十三年和黑猩猩朝夕相處,揭示了黑猩猩行為生態的很多秘密,世界聞名。
  
我國生物學家,北京大學潘文石教授被稱作“大熊貓之父”,他書寫的《繼續生存的機會》是研究大熊貓的權威著作。
  ……
你還知道哪些著名的環境保護的先驅者?查閱其中一個重要人物的更多信息,為他寫一篇簡單的生活傳記,以說明他如何關注環境問題。這些人在實現目標時克服了哪些困難和障礙?
作業布置:下面兩個題目任選一題,可以小組為單位,也可一人獨自完成,七天之后交。
(1)、制作一份面向學校師生或社區群眾的宣傳環保的手抄報;
(2)、撰寫環保小論文或調查報告或倡議書等。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教材理論·實踐探究
——關于生物教學中理論與實踐的幾點探討
摘要:初中生物新課程于2001年9月在全國38個實驗區改革實施以來,至今剛好走過了十個年頭,相信廣大的生物教師在多年新課程的實踐中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昔日新舊交替之間,筆者有幸成為生物新課改試驗的第一批教師而走在課程改革的前沿。在這么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尤其是對比舊課程,生物新課程的新理念、新內容、新資源、新的教學方式以及新的評價體系,使我感到了現代生物教育的面貌煥然一新,使我收獲了許多成功的喜悅,同時又使我面臨不斷更新的挑戰。但隨著新課改實踐的縱深推進,一些教材理論和實踐層面之間的問題、矛盾時常在我腦中碰撞、激蕩,使我心生困惑,使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探討。
關鍵詞:初中生物課程 理論與實踐 科學探究活動
生物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教材理論和實踐層面之間的問題、矛盾時常在我腦中顯現,積累已久,使我困惑、反思。今天,愿就教材中理論、實踐及活動探究的問題與同行們再探討一、二。
一、我們非常贊同贊賞新課程特色
馬克思提出了檢驗真理的標準問題:“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并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這就非常清楚地告訴我們,一個理論,是否正確反映了客觀實際,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會實踐來檢驗。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一個基本原理。
相信新課程編著者深諳這一基本原理并加以運用其中。新教材強調從生活中的生物講起,同時又強調把所學的生物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注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七年級上冊,通過種子萌發,小雞破殼而出等現象入手,讓學生認識生物的特征,使學生通俗易懂。如七年級上冊,‘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舉例七星瓢蟲捕食蚜蟲并插入栩栩如生的彩圖,使學生在有充滿生活情趣的氛圍中學習生物的基礎知識 ( http: / / www." \t "_blank ),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
生物新課程中,增加了很多實驗,實驗大多是改“驗證型”為“探究型”。實驗注重觀察和思考,動手操作,并強調實驗結論的形成和實驗過程的探究。如七年級上冊P20,植物對空氣空氣濕度的影響,首先思考、提出問題,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最后小組討論,學生在實際動手中證明:茂密的灌叢中空氣的濕度最大——植物對空氣的濕度是影響的。全書共有22個這樣的實驗探究,打破了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模式,這樣更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教材中的技能訓練、小制作以及課外實踐,70% 都是要學生親自動手實踐,這些都充分體現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如七年級下冊P52,測量肺的容積;如八年級上冊P19,飼養家兔;如八年級上冊P64,制作孢子印。
總之,新教材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有利于促進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更有利于學生適應迅速發展的社會。
二、實驗探究教學中的一些困惑或是矛盾
1、實驗探究與生活實際存在差距
例如,七年級上冊P15,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書中開始是這樣引導‘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動,這就是鼠婦,又叫潮蟲。當你搬開花盆或石塊,鼠婦很快就爬走了。’大約十年、八年以前我講授這一內容時,我用掛圖(那時我們沒有多媒體)顯示出鼠婦,我們絕大部分學生都會說“老師,我知道!我家花盆下有很多!”。今天,我同樣講授這一內容時,我用多媒體并配以動畫及環境顯示出鼠婦,我們絕大部分學生會說“那究竟是一種什么的小動物?!沒見過。”。那是因為,十年、八年前,大多數的農村家庭,包括鎮區的家庭,并不太富裕但都會有獨立的平房、庭院,很多家庭都會在高墻邊、矮墻上、過道旁種上幾盆花草,不多打理也不多清潔,只為生活增添一些情趣。也因如此,很多孩子們能夠‘如果你翻動花園、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塊,常常會看到身體略扁、長橢圓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動物在爬動……。’可是今天,這一情境很難再現,很多家庭都住進了花園、小區,即使是農村家庭為了孩子讀書、工作也會住到鎮上的小區來,自然高墻邊、矮墻上、過道旁種上幾盆花草也就不見了,偶見陽臺上幾盆花草,也是打理得干干凈凈的,哪里允許這花盆底下的泥巴以及這一些“不雅”小潮蟲的存在?!……。所以,現在來說,很多學生認識的鼠婦,僅僅是書上的鼠婦或者是多媒體屏幕上的鼠婦而已,生活中的鼠婦恐怕已經離他們很遠了。
2、實驗探究與實際操作時間上的矛盾
學生動手實踐的探究活動過多,難以在規定課時內完成;部分探究活動需要時間長,不能在課堂上完成;由于生物科目前來說在很多學校還談不上是‘主科’,課下活動難以保證。筆者認為,生物課課時的設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生物基礎課課時量偏少,結合生物實驗課課時量就更少。以初一上冊生物為例。初中生物每周的課時為2節,初一上學期共有19周,共有生物課為38節。而初一生物上冊的基礎理論課時需要30節,分組實驗課時至少10節,課外制作、調查8個,演示實驗8個。課外制作、調查可利用周六、日的時間或布置學生小組家庭作業,演示實驗則可合并到基礎課程中去,但分組實驗是必須且由獨立的課堂去完成的。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多余的練習課訓練,也沒有多余的實驗課實踐,按照教學大綱要求課程基本完成授課任務,就馬上到了期末的時間了。
沒有開展或沒辦法開展生物課外科技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生物實驗的開展和發展。大多數學校是有開設科技綜合課,但這些科技綜合活動很少涉及生物實驗,大多都朝“高端”發展,如電子制作、機器人設計等,以吸引學生迎合社會,且在注重升學率的當下,綜合科技課形同虛設。而筆者在上世紀90年代所遇到的各種各樣的讓學生興奮的學校第二課堂,恐怕現在已經沒有了。老師想利用一下學生的周六、周日帶領他們進行生物調查或是開展一些生物課外活動,也是很難為,因為現在的孩子都在周六、日參加書法、作文、奧數、舞蹈等培訓班,忙不過來。
3、有關實驗探究活動可行性的思考
有的探究活動難度不大,但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與偏差,如八年級上冊P5,魚鰭在游泳中的作用,用氣球來模仿魚體,即使有其他器材輔助,魚的頭部以及魚體的平衡方面都沒能達到很好的效果;有的實驗活動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才能達到效果,如七年級下冊P30,饅頭在口腔中的變化,如何取唾液?時間?溫度?尤其是加入碘液后,變化如何?顏色如何判斷?(實驗出來的顏色與理論是有偏差的。)
三、理論與實踐的一些建議
1、調整、更新和完善一些知識結構。有的探究活動已經離學生生活較遠,難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例如,是否應該把鼠婦改為現代一點的小動物或是在學生身邊經常出現的小動物;及時增添新的閱讀及動手動腦的內容或生物科學的新進展新成就;考慮增添有關的新知識、新技能等。
2、調整和完善生物教學時間與內容,給學生讓出多一些的空間。適當調整生物教學課時和教材內容,使學生多一些時間實地調查并記錄相關數據,使他們有時間去收集并掌握報刊、電視和網絡等多種媒體途徑的相關資料,積累經驗,從而開展一些有意義的生物課外活動以促進生物課堂的學習;在課時相對寬松以及教學任務不繁重的情況下,我們生物教師還可以帶動學生進行其他的生物學習活動,如當生物小老師讓學生把握生物課堂、開展生物小論文活動、生物小制作等等。這些活動能有效地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信息收集處理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
3、就目前對學生生物學習的評價方式還是值得商確。現在,我們看似是采取綜合評價的方式,即將形成性評價、實驗操作能力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但最終還是最后考試分數作定局。在實際教學中,綜合性評價遇到了很多新的問題使我們不能很好地從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對學生進行有效評價,這是我們要考慮的。
……
走過十個年頭的新課改是成功的,我們幾乎都能肯定的,但我們還需要發展和完善,還需要在以后前進的實踐中汲取更多的經驗,得到更多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義務教育課程七、八年級生物學教科書
2、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生物課程標準解讀
3、 《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2011、5、15
論文題目:教材理論·實踐探究
單 位:中山市民眾鎮民眾中學
作 者:周鳳英
電 話: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7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的影響的教學反思及建議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第一節 分析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的教學反思及建議
一、教學反思:
1、 “深幽的原始叢林為底,襯托著在樹樁禿地中哭泣的老婦;碧草青天的大草原,襯托著滾滾的沙塵暴……。”書中圖片創設的問題情境,只是輕描淡寫嗎?不是,它的對比引起學生對環境破壞的進一步認識,感受到環保責任的重大。同時,我們也應趁此鍛煉學生對調查資料的處理以及靈活的應用能力。
2、在本節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采用了自主式探究討論、開放式、啟發式等靈活多變的教法,帶領生物興趣組的學生到民眾的村、社區去調查生物入侵情況,并拍下相片整合到PPT中讓學生觀看,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老師應做好學生探究的舵手,為不同層次,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創設出適合他們的問題情境,使每一次探究活動都成為每一個學生發展的殿堂,感受到成功的樂趣。
二、教學建議
1、本節課很少涉及具體的知識,可設計成開放性的課,讓學生成為真正的主體,通過學生對資料的搜集、分析、交流,產生巨大的環境因為人類的活動而遭受嚴重的破壞的共鳴。當然,開放性的課往往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獲,但同時這種課也是最難控制的,科任老師必須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是課堂調控及引導學生的能力要很強。
2、在搜集資料方面,要引導學生從所處的周圍環境受破壞的實例入手,讓學生身臨其境、親眼目睹才會感受深切,才會有所震撼,才會讓學生產生要愛護環境的強烈愿望。
第二節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的教學反思及建議
一、教學反思:
1、教材安排了“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和“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兩個探究活動,還介紹了與環境污染相關的水俁病及痛痛病等環境污染對生物影響的材料。探究很豐富,材料很充實,我們再為學生提供《臭氧層的破壞及其危害》、《紫外線與臭氧層》、《全球變暖—什么是溫室效應》、《酸雨對樹木的危害》等幾個視頻材料,也就使課堂足夠豐富足夠靈活。
2、我們還讓生物興趣組的學生探究了“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和“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然后將實驗結果全班展示,讓學生親眼看到了酸雨及廢電池對生物造成的傷害,更激發了學生保護環境的強烈責任感。不足夠的是,不能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部分同學缺少了動手的機會。
3、我們欣喜地看到,在民主的氛圍中,學生積極發言,各抒己見,都熱切地表示從自身做起,倡導同學及家人都立即樹立環境保護的緊迫感和和責任感。但部分同學仍處于“等”的狀態,不能將自己投入到學習中,而是處于被動的狀態,這需要我們在全面關注學生的方面仍需要努力,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都有所收獲。
二、教學建議
1、學生對酸雨的了解不多,更不知什么叫PH值,所以任課老師要向學生說明PH值、酸性的界定等,讓學生明白什么才是酸雨。
2、在上這節課前,可讓學生動手做兩個探究實驗:模擬酸雨對植物的影響和電池浸出液對植物的影響,讓學生直接參與,從中體會到它們這些有害物質對生物及周圍環境的危害。這比老師紙上談兵要強得多,從而也讓學生產生要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良好意識。
3、探究實驗可分組進行,各組只做一個,上課時,再讓他們交流,相互學習,分析成功與失敗的原因,也能加強同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幫助。
4、讓學生從身邊的環境調查,了解周圍環境的狀況,將知識與實際相結合,讓知識從生活中來,與將知識回歸生活。
第三節 擬定保護生態環境的計劃
一、教學反思:
1、“學生的能量是巨大的”。在本章節的教學中,我們體會到了這一點。經過上網查找資料、課堂多媒體的引導等,學生在環保教育中投入的熱情是很讓人鼓舞的。每一個學生都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都能侃侃而談,講出很多環境保護的故事和措施來。這使得這一節課堂的討論很活躍。
2、所以,我們進一步鼓勵學生利用校園網絡資料在網上發布以“保護環境,拯救自己”為題的倡議書。
3、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轉變人們的思想是環保的關鍵。為了使環境保護的觀念深入人心,我們需要爭取學校的支持:一是要形成全校的宣傳輿論,二是可以提供必要的硬件設施(如環保共約宣傳欄),三是可以為學生創造參與環保行動的機會。
二、教學建議
1、安排學生在前兩節課的基礎上擬定保護當地生態環境的計劃,使學生在認識得到提高的基礎上,積極行動起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親自參加到保護生態環境的行列中去。
2、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因為實驗周期比較長;另一方面是要求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完整的探究實驗并實施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不是每個學生都順利完成。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學過程中做好引導,給予學生以必要的指導和幫助。我認為本節的重點是如何安排學生去開展調查活動,通過調查,認識到保護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并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環境保護活動中去,教師要站在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高度,積極引導。而不是要學生做多少題目或只是進行簡單的理論灌輸。通過生物興趣組同學所做的調查及探究,帶動、提升全班乃至全級同學的學習興趣及積極性,從而達到了以點帶面的效果。經過試驗,這種方法在民眾中學的生物教學中效果非常不錯,我們熱切地希望,這種做法及模塊里的資料能為同行們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6 姓名: 吳濤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通過調查,發現以下問題:①大氣污染。部分工廠排放的廢氣污染了藍天,汽車排放的尾氣影響了人們的呼吸道健康,影響了民眾的空氣質量②水污染。民眾被譽為“嶺南水鄉”,水資源豐富,但人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不強。工廠排放的廢水徑直流入河涌;人們隨手往河里扔垃圾、電池……河涌很臟。現在是夏天,天氣炎熱,降水量多,由于下水道處理不好,常常一場大雨后就“水浸街”,過往行人、司機都很不方便。
心得體會 不調查不知道,一調查嚇一跳。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各種環境破壞行為,令我觸目驚心。若不采取保護措施,民眾鎮“嶺南水鄉”會變成怎樣?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1、加強對工廠的管理及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如:禁止工廠排放未經處理的廢氣廢水,違者當罰;印制環保宣傳單等方式教育人民。2、做好廢物回收工作,紙張、木具等應回收利用,電池等應回收由環保局做特殊處理。3、保護水資源,在河流周圍多種植樹木,既美觀,又使空氣清新、水土涵養。以上幾點是對環保局的建議,作為公民的我們應該明白環境保護的重要,積極配合環境保護工作,從身邊的每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齊心協力改善民眾的環境,使自己生活的家園——民眾鎮,成為碧水藍天的真正意義上的“嶺南水鄉”!
預期效果 民眾鎮的環境將得到改善,空氣質量將得到提高,天變藍水變綠,水鄉人將生活得健康、舒適!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 林家豪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我們身邊的污染物
調查過程 我們身邊造成污染的污染物是:建筑廢料,塑料袋,動物的尸體,糞便,一次性飯盒,木板和水果,還有工廠排放的廢氣,廢水。在人類幾百年的歷史進程中,環境對開創人類文明和進步發展發揮著巨大作用。大氣,水源,土地,草原都是讓人類得以生存的物質基礎,但是,人類在開發利用的同時,也對自己的生存環境產生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為此我作了調查: 在街道隨機抽查20人作為調查對象:一、請問你注意環境嗎?回答會的有8人,占40%。回答不會的有3人,占15%,回答有時會,有是不會的有9人,占45%,看來,大家還是對環境問題不太重視啊! 二、你會主動義務幫助保護環境嗎? 回答會的有2人,都是小學生。還有一些回答不會去做的有13人,占65%。大家都把這些工作當作別人的事情,不關心。
心得體會 看來人們還不是很注意保護環境,環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保護環境衛生從我做起,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才使我們的家園——地球變的更加美好!
內容二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問題是由于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噪聲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源五大類。 保護計劃:應該從節水、節電做起。1、提倡步行,騎自行車。 2、不使用非降解塑料袋、餐盒。 3、不燃放煙花、爆竹。 4、雙面使用紙張 。 5、節約糧食 6、拒絕使用一次性用品7、隨手關閉水龍頭。 8、一水多用 9、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10、拒絕用塑料袋。 11、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 12、不焚燒垃圾
預期效果 河水變得清澈見底,小魚和小蝦在水里高興的嬉戲,空氣也更加清新,氣溫、氣候不再那么炎熱。輕風吹過來,舒服極了。我相信只要大家都能為保護環境做此有益的事情,那么我們明天的環境一定會更好!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2 姓名: 吳嘉穎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去到某座橋下的河涌,用透明的膠杯舀一杯水。觀察水,發現水烏黑渾濁,還有許多小蟲子。聞水,聞到一股惡心的臭味。將幾滴水滴到玻璃片上,用蠟燭在玻璃片下燃燒,玻璃片上留下痕跡。發現沿河居民將生活污水排入河內,河面漂浮著一些塑料袋。判斷此河已被污染,且污染嚴重。
心得體會 民眾的環境問題有待改善。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用廢舊紙張制作再生紙。退耕還林換草。發展清潔能源。發展生態農業,提倡少用化肥。宣傳環保、低碳生活,普及環保、低碳知識。提倡垃圾分類。禁止工廠偷排污水。
預期效果 人們環保意識提高,積極建設生態環境。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4 姓名: 霍子健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民眾鎮環境污染調查
調查過程 一、訪問居民關于環境污染情況的看法結果:認為優的有8人,良好的有15人,差的有4人,認為有待改善的有2人二、采用五點采集法測算空氣中民塵埃粒子結果:(25+26+27+24+23)*20/100 =625(粒)三、上網查詢有關我鎮污染資料結果:良好,污染程度不算高四、與同學討論存在污染環境的因素結果:污染環境主要途徑是:政府對生活垃圾收集投入經費不夠,人們亂丟垃圾。汽車尾氣打 放,工業 氣,地面揚塵,秸稈焚燒……
心得體會 我鎮環境污染程度還不算高,但要加強保護環境,使生存環境更美好,提高空氣質量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一、有條件的向媒體請求宣傳環境的重要性。二、向有關部門申請立標牌,內容關于減少排放廢氣、減少工業廢氣等問題。三、提倡對廢氣進行處理在排放。四、動員植樹造林,維護生態環境。五、進行舊紙再造等活動,并在學校等小范圍推廣。
預期效果 大力減少尾氣排放、工業廢氣排放等,使森林面積擴大。保護環境,使環境更美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4 姓名:盧浩權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民眾鎮環境污染調查
調查過程 我先了解家附近的居民對民眾鎮環境污染的看法,也向他們調查了污染的種類和源頭,發現民眾鎮的河水污染較為嚴重,污染的種類主要有:1垃圾污染2廢電池污染3有毒物質污染4水葫蘆的污染其中垃圾污染最為嚴重污染的源頭主要有:1人們隨意亂扔垃圾2為了方便將廢電池扔到河水中3農藥等有害物質無意排放到河水里4自然環境其中大多數來自人們,是因為人們的環境保護意識過弱
心得體會 許多的居民都很配合,幫助了活動,使我感到開心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在居民的提議下,我得出了以下計劃來保護環境:1垃圾分類,禁止將垃圾亂扔,應放在指定位置或垃圾站2廢電池應收集起來交給有關部門安全處理3不向河水里排放有毒物質4相關部門和人們合力合理的清理水葫蘆5提倡環保,人人做起。
預期效果 計劃不是只靠一個人去實行,靠的是全體人民群眾,希望通過人們的努力,河水污染問題能迎刃而解。我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民眾鎮的河水將會變得更干凈、清澈。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初一(12)班 姓名: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一:去農村的一些河涌里觀察。結果:河上有許多大大小小得垃圾隨著水流一直飄,沒有人來清理,反而還有人把垃圾往河里扔。 二:訪問一下河涌岸邊的居民,進行對河涌的了解。結果:岸邊的居民非常討厭河里那種臭味,只要一到退潮,岸邊就會聞到陣陣的臭味,水也變黑了,這些河一到這個時候就會被人們討厭。岸上的居民幾乎每天都有垃圾往河里扔,還有大多數住在岸邊的居民們都把廁所排向河里。
心得體會 我覺的河涌里有大量的垃圾,極少人會自覺地把垃圾不扔向河里,還有人向河里排污水,早兩年還有孩子在水里游泳,但是現在,因為現在河里的水質太差了,再也沒有人敢這樣了。居民們保護河里的水質意識太差了。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一:應該有專門收集垃圾的地方,有專門的人員去清理,要管制人們不許向河里扔垃圾,如有違反者,進行嚴重地教育、指導。要有人員定時地到河里清理垃圾。二:要加強對居民們的教育,要有意識地保護河里的水質,互相督促,也可以互相舉報!三:要求政府把河里的淤泥、垃圾徹底地清理一次。四:在河水流入的地方建一些網,把外面飄進來的垃圾隔開,不讓它們流進來。
預期效果 應該沒有那么多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水質也會變好,沒有以前那種糟糕,令人感到討厭的感覺。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4)班 姓名: 馮潔怡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1抽樣過路人對環境保護的看法;2去污染較嚴重的工廠調查污水排放,結果:都是為了利益不顧一切亂排放污水、廢氣,熏得整條街上空都又臭又黑。3詢問群眾① 一些人對汽車排放有很大異議,說搞的沙塵滾滾② 一些人對沒樹的地方比較反感4最后呼吁大家要共同保護環境,宣傳并認識保護環境的意識和重要性。
心得體會 覺得自己在為了地球、人類、自己做了件好事,從中也看得出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重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① 大家少用或不用一次性東西② 多植樹③ 垃圾分類、電池回收、不亂扔垃圾④ 工廠控制污水、廢氣排放⑤ 保護野生動物⑥ 以身作則,從我做起
預期效果 應該能帶動一些人去做的。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胡德欣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1在網上尋找關于環境污染的相關資料(發現民眾鎮原來有許多地方已經受到污染,如空氣.河流等);2瀏覽了民眾鎮的一些地方。看到了許多經人類改造過的地方,如一些河流有清澈見底.水面波光粼粼。而現在卻滿河垃圾,河水渾濁不清;3詢問了當地居民對現在環境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環境變差了,有些人認為沒什么兩樣;4得出結論:人們對保護環境的意識淡薄,以為保護環境沒有他們的責任。
心得體會 在本次調查中,我發現了隨著時代的改變,人類增多,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通過這次調查,人類保護環境刻不容緩。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宣傳環境保護意識2、從自己做起,不隨地吐痰3、不亂砍樹木,多種植樹木4、呼吁人少用汽車,提倡低碳生活5、不往河里亂丟垃圾6、節約用水,節約水資源7、用完電池不亂丟 8、不浪費紙張9、保護動物10、不排放污水
預期效果 民眾鎮將會變得更美麗,環境污染減少,人們的素質提高。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 吳梓珊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1選定調查地點:河涌2在各處進行抽樣3結果:樣本中的河涌的水明顯呈棕色又含有一些綠色。且水中含有許多不明物體和漂浮物,且味道不怎么好聞,還發現一些工廠在非法排污,大量化學物質與水交融,使水發出刺鼻難聞的氣味,河涌上還有許多垃圾漂浮
心得體會 昔日的河水是多么美麗,孩子們在上面嬉戲,人民在捉魚,但隨著環境污染,這些都變成了過去,心里難免留下心酸與憤怒。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加強對人民的環保教育2、禁止居民在河上投放垃圾和有害物質3、安排工作人員定期清理4、居民不能向水中排放糞便5、加大懲罰力度。
預期效果 1、河涌恢復原來清澈2、魚兒變多了3、昔日的伊人情景重現4、居民生活素質變高5、水質變好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劉敏玲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近年來,民眾鎮的水質越來越差,導致原因:1、生活在河道沿岸的居民直接把廢水倒入河里;2、工廠直接把廢水排到河涌里,導致生物大量減少,河水被污染,許多垃圾沉淀在水底,使得河床變得越來越臟。
心得體會 在這次調查中,我發現大自然已被我們污染的不行了,保護河涌的行動勢在必行。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當地政府加大整治力度,多種植樹木2)停止亂砍濫伐行為,沿河一帶禁止建工廠3)停止垃圾扔往河涌,教育居民或貼出告示牌
預期效果 1、空氣質量有所改善、植樹面積增加 2、河涌垃圾減少,水質有所改善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 古雄杰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調查過程:1、調查民眾鎮社區、各村苔蘚植物的數量2、并做好相應的記錄3、去民眾鎮各大餐館,調查一次性筷子的使用數量以及廢水的排放渠道4、并做好相應的記錄5、最后,去民眾鎮各大垃圾場了解垃圾的處置方法。
心得體會 通過以上調查,我發現苔蘚植物數量較多,說明民眾鎮的空氣質量良好,但是,我發現民眾鎮的大小餐館、飯店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一次性筷子,他們的污水以及廢水都是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道上,使得水質較差。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多種植綠色樹木,改善空氣質量2、提倡低碳生活3、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4、將垃圾以及廢物循環利用5、減少一次性筷子,盡量杜絕6、將污水進行處理后才排放出去7、不亂扔垃圾
預期效果 按這個計劃進行,民眾鎮空氣質量以及水質情況可以得到改善。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5 姓名:何淑萍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1、民眾鎮素有“中山谷倉”美稱2、民眾鎮存在的問題:1)農業環境污染越來越大,土地被大量征用,逐年無序減少,生態環境被人為破環2)工業項目規劃不夠完善,企業分布廣,污染源分散,不利于管理3)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有矛盾3、建議:治理河涌支持經濟發展全力宣傳環境教育大力發展綠色旅游業
心得體會 民眾鎮是一個美麗的鄉鎮,香蕉是我們民眾鎮的驕傲,美麗的水鄉有待我們去建設,為了將來建設更好的水鄉,我們好好保護她吧。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1)發展經濟的前提要保護環境2)以可持續發展為綱要3)科學認識正確利用自然規律4)增強全鎮市民環境保護意識5)多種樹木6)提倡將垃圾分類7)發展特色水果8)將少大氣污染
預期效果 提高了居民環境保護意識,河水變清澈了,環境保護達成計劃。
調查報告及保護環境計劃
班別: 一12 姓名:劉鈺君
內容一:調查報告—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內容二:擬定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內容一 關于民眾鎮環境污染的調查
調查過程 過程:走訪民眾鎮各大綠化帶的綠化情況了解工業區附近的污染情況專門調查河涌的污染情況結果:鎮里的綠化帶面積不夠廣,很多只是公路兩旁的綠化帶。但是民眾公園的綠化工作做得最好,綠化面積較廣工廠區的環境保護工作做得比較好,大多數的“三廢”都能經處理排放,然而,還是有工廠會直接將廢氣排出,損害居民健康,這點做得不好。河涌的污染比較嚴重,附近居民的生活垃圾直接扔在里面,河岸上宰牲畜所產生的廢水也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河水污染嚴重。
心得體會 總體來說民眾鎮的環境保護工作還是有所欠缺,作為民眾鎮的一分子我們都應該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相關部門也應該嚴格執法,為保護環境而不斷努力!
內容二 保護民眾鎮生態環境的計劃
環境保護計劃 針對民眾鎮保護環境工作的情況,做出以下計劃:不斷增加綠化面積,對綠化帶做出相應的保護工作。如:任何人、單位不得破壞綠化,安排綠化工人進行養護等工作......環保部門加大力度,查處工廠私自排放污水、廢氣,接受居民的投訴并能夠做到有回復、有處理;另外對于私自排污的工廠應加大懲罰力度,嚴懲之下,想必這樣“頂風作案”的工廠會少很多河涌是重點的整治對象,安排護河人員定期到河涌打撈垃圾,對河岸居民進行宣傳、教育工作;嚴禁亂扔垃圾等污水,污染河涌。
預期效果 隨著綠化面積的不斷擴大,鎮里的空氣更加清新;各工廠做好了環保工作,四周的居民也過上了舒暢的日子;河涌恢復往日的清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共32張PPT)
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
民眾中學 生物科組
教學目標:
1、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多方面的影響;
2、讓學生意識到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產生強烈的環保意識。
“三北”防護林
亂砍濫伐
1、森林遭到嚴重的濫伐后,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會發生哪些變化?植物的生活將受到什么影響?
沙塵暴
2、分析一下沙塵暴的起因中哪些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這將產生怎樣的后果?
殘害鳥類
亂捕濫殺
3、除了用網捕殺外,有些人還用哪些手段殘害鳥類?如果鳥類日益減少,自然環境交會發生哪些變化?這些人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4、請你分析一下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哪些?假如你是當地的一名負責人你將采取哪些措施還太湖以清澈秀美的貌?
生物入侵
地中海實蠅
薇甘菊
生物入侵:生物隨著商品貿易和人員往來遷移到新的生態環境中,并對新的生態環境造成危害的現象。
下面是對我們民眾鎮危害比較大的幾種外來植物(請欣賞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的調查結果)
民眾鎮鎮郊的薇甘菊
民眾河涌里隨處可見水葫蘆
非洲菊
三葉鬼針草
調查進行中
又是水葫蘆
橫行霸道的空心蓮子草
想一想、議一議:
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是無能為力還是有所作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公民,應該對自己提出怎樣的要求呢?
請同學們欣賞下面的精彩圖片
布達拉宮
習題精選
 選擇題:
  1. 下列行為都是人們為了解決某些環境問題采取的措施,哪一項措施最容易導致相反的效果?( )
  A. 制造效力更大的殺蟲劑和農藥
  B. 尋求更好的控制人口的辦法
  C. 利用秸稈生產沼氣,解決農村燃料短缺問題
  D. 建設核電站,減少燃煤發電
  2. 下列哪一項舉措不利于森林的可持續發展( )
  A. 利用天敵消滅害蟲 B. 絕對禁止砍伐
  C.建設配套水利工程
D. 必要的地區可以營造炭薪林,解決燒柴問題
 
      
A
B
3. 下列哪些不屬于砍伐森林造成的危害 ( )
  A. 水土流失 B. 沙塵暴
C.水體富營養化 D. 生物多樣性破壞
4. 下列哪一項不是沙塵暴肆虐的危害( )
  A.容易發生水俁病
B.容易引發呼吸道疾病
C.容易發生抑郁等心理疾病  
D.容易發生交通事故
C
A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引進善于吃蟲子的鳥,對本地環境肯定有好處

B.對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有利于可持續發展

C.治理太湖水污染就應該停止太湖周邊一切產生污水的生產活動
D. 生態系統總是可以自行消化各種污染物,人類不應該干預。
  
B
6.水體富營養化會造成 (  )
  A.水草增多 B.魚蝦大量死亡
C. 魚蝦食物豐富 D. 水質清澈
7.很多樹木對大氣粉塵有很好的阻滯、過濾作用,其原因是 (  )
①森林枝葉茂密,能減緩風速。②有些樹木葉面上有茸毛或能分泌油性、粘性的物質。③能吸收各種有毒氣體。④能分泌抗生素。⑤蒙塵的樹葉經過雨水沖刷后,能很快恢復以阻滯塵埃。
A. ①③⑤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①②⑤
B
D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
民眾中學 何仁杰
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生物科學是自然科學中發展最為迅速的科學之一,因為生物科學與人類生存和健康、社會發展密切相關,這意味著人類將進入生物科學技術的新時代。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激烈,人際關系的錯綜復雜,人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面臨嚴峻的考驗,心理健康教育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所以,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預防和解決學生心理問題,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有效手段,在現代教育中是一項不可忽視的基礎性工作。
關鍵詞:生物教學 心理健康教育
2011年4月1日,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23歲的赴日留學生汪某因學費問題與母親發生爭執,向母親連刺了9刀。藥家鑫,這個昔日西安音樂學院鋼琴系的學生,因為開車撞人并連刺受害人張妙8刀致死。一樁樁學生的極端犯罪案例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感嘆和悲傷。一個正常的孩子不會突然走向人格障礙,心靈的扭曲是一點點形成的。反過來說,一個成年人犯罪,都可以追溯到青少年時期的心理健康缺失。因此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值得我們關注。那么,我們生物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在生物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師全面了解學生,掌握學生智力和非智力水平,根據學生實際接受程度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內容,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融洽的師生互動關系,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緒、情感等心理素質。下面談談我在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教學中滲透珍愛生命的教育。
在媒體上經常看到有關青少年自殺或殺死親生父母的報道,不由得使人心頭一陣陣發顫。青少年為何要用如此過激的手段應對人生的苦惱和挫折,為何他們會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對自己的生命如此輕率,甚至輕視他(她)人的生命呢?令人困惑。一些人受種種現實的困擾,產生消極的生命意識,往往在一念之間,選擇了結束自己的生命或做出一些極端行為。因此,增強珍愛生命教育則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珍愛生命教育抵制那種游戲人生、危害生命的觀念和行為,使學生樹立起健康的積極的生命價值觀念。生物學是一門研究生命現象和規律的科學,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利用生命科學的豐富資源,結合學生實際展開珍愛生命的教育是非常有意義的。生物教材中有大量的生物生長、發育的內容,可以利用這些知識讓學生體會到生物頑強的生命力、生命來之不易,進而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關愛生命的情感。如講授人類的生殖和發育時,讓學生認識到我們每個人都是由父親提供的數以萬計的精子去爭奪母親提供的一個卵細胞,只有最為勇猛的一個才能與卵子結合,生命這時才開始孕育。因此,每個生命都是最優秀的組合。在認識DNA的結構時,讓學生了解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特異的組成從而自豪地意識到自己是世界上的唯一。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的生產者,它養育著包括人在內的地球上的其他生物。地球上沒有綠色植物也就沒有其他生命,也就沒有了人類,人應該學會敬重大自然中的一切生靈,同時也珍惜自己的人生,生命與生命之間是相連的。人的生命有限,但精彩無限。人生要有追求,生活中要學會堅強。每個人都要善待自己,喜歡自己,珍愛自己。
二、構建良好的課堂環境,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
生物教學涉及的人際關系因素對學習者的情感和學習效果有一定的影響,這種人際關系是指學習者之間和學習者與教師之間的關系。為了了解學生的情感態度,幫助他們培養積極的情感,克服消極情感,教師首先必須與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轉變其社會角色,變成與學生完全平等的朋友和知己,尊重、關心和接納學生的表現和行為。教學過程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認知、情感、意志等方面的互動過程。教師應該營造民主平等、積極合作的課堂心理氛圍。教師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的良好教態,教師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都給予同樣的關懷、愛護,這有助于形成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態勢以及師生情感的互動。例如:在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在人格上給學生以平等地位。要經常使用“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研究好嗎?”“我相信你以后比老師想得更好”“這個問題你能解答,你能行,不妨試試”等平等和激勵性語言,而絕不用“你怎么這么笨!”“這樣簡單都不會”等對學生的歧視性語言。
三、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信、不怕挫折、勇于進取的心理品質。
自信是獲得成功的巨大動力,一個不敢正視挫折,不積極進取,不善于合作的人肯定是不自信的人。因此,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極為重要。正如知心姐姐盧勤所說:要讓我們的孩子具有“我能行!”“我真棒!”的意識。尤其是對學習上有一定困難、信心不足的學生,應盡量創設條件,使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成功。使這部分學生也認識到自己是一個有價值、有能力、與眾不同的人。如在課堂提問時,我盡量給他們提一些較簡單的問題,若回答不上來,我會適當做一些提示,使他們最終能夠說出正確答案,體會成功的樂趣;還要通過語調、表情、目光、動作等方式向學生傳遞信任和期待,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另外還通過及時給予學生鼓勵,肯定學生的進步,為學生創造體驗成功的機會,從而樹立學習的自信心。生物教學中滲透不怕挫折、勇于進取、善于合作心理品質也是極為必要的。在生物教材中有許多生物學家的生平和科學的發現都體現了科學家不怕挫折、勇于進取和善于合作的精神,教學中可以通過這些事例滲透對學生進行心理品質的培養。生物教學中,強調生物的適應性,也會使學生受到啟發和教育。自然界的花草樹木,不管身居何處,不管生長的環境如何,都盡情舒展著生命的綠色,追求著太陽的光芒;各種動物也表現出驚人的適應性,雖然它們沒有思想,但它們對生命都保持一種積極的態度。在人的一生中也會經歷各種磨難、痛苦、失意和挫折,也會面對各方面的阻力和壓力。因此,通過對生物的適應性學習和了解,使學生懂得接受痛苦和壓力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對人生是有積極意義的。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人在這個發展過程中,需要智力、能力、情感、態度等諸多因素相互配合、相互促進才能持久健康發展。在教育過程中,我們時刻關注學生的情感、情緒、心理、態度的健康發展,正是新課程改革中以人為本理念的體現。“少年強,則國強。”家庭、學校和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和氛圍幫助青少年構建道德人格,使其擁有社會責任感,無憂無懼、不卑不亢、自強不息的個人修養。同時青少年自身也要與時俱進,增強適應社會的能力。明確學無止境,終身修養的認識,不斷完善自我,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與未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6 頁 (共 6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西| 澄城县| 交口县| 镶黄旗| 吉隆县| 贵南县| 五常市| 房山区| 图木舒克市| 即墨市| 丹棱县| 宁乡县| 东海县| 凤城市| 清远市| 呼图壁县| 德兴市| 波密县| 鄂尔多斯市| 顺平县| 潍坊市| 遂平县| 革吉县| 沐川县| 重庆市| 玉溪市| 湟源县| 普格县| 广宁县| 思南县| 鹿邑县| 克什克腾旗| 广河县| 嘉兴市| 临泉县| 宝清县| 雷州市| 平陆县| 南漳县| 邢台县|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