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技術的價值學案一、閱讀課本后回答:1.技術與人的關系:2. 技術與社會的關系:3.技術與自然的關系:二、鞏固練習1.通用技術在本課程中是指 ( )A.信息技術 B.體現信息性和專業性的技術 C.體現基礎性和通用性的技術 D.專業技術2.技術對人的解放作用表現為人依靠技術解放或延長了自己的手、腳等身體器官,拓展了活動空間,提高勞動效率。下列技術的發展解放了人的體力的是( )A.B超技術 B.攝像技術 C.電視技術 D.蒸汽動力3.1912年,在電燈發明50周年的時候,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500多名社會名流在華盛頓隆重集會慶祝。愛迪生在經久不息的掌聲中出場,他激動的說“倘若我做的工作給這個社會哪怕只帶來一絲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更加滿足了……”這說明( ) A.技術解放人 B.技術具有兩面性 C.技術活動能實現自我價值 D.技術改變世界4.海口萬綠園是海口市政府利用填海造綠地的方式,將一片泥濘的海灘建造成一個園林式的供海口市民工作之余游玩休息的好去處。這一龐大工程體現了技術對下邊哪方面有影響作用( ) A.對人 B.對社會 C.對自然 D.以上都有5.技術的發展,尤其是能源技術的發展,應以什么為目標。( ) A.可持續發展 B.快速發展 C.穩步發展 D.緩慢發展6.技術的產生和發展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它的作用體現在( ) A保護人 解放人 滿足人 B發展人 解放人 保護人 C幸福人 解放人 滿足人 D保護人 優化人 滿足人7.人類生活中,需要進食以補充能量,于是便有( )產生 A 農耕技術 B 食品加工技術 C 紡織縫制技術 D 通信郵電技術8.請分別舉出一例說明技術具有保護人、解放人、發展人的作用。答: 9.三門峽水庫是黃河上第一個大型水利樞紐工程。水庫建成后,雖然給黃河下游防洪和灌溉、發電等方面帶來了巨大效益,但在建造的當時由于沒有充分考慮排沙,泥沙淤積日益突顯。請從技術與自然的關系,對本案例進行分析。一、選擇題 1. C2. D3. C4. D5. A6. B 7.A9答:人類依靠技術得以利用和改造自然。技術的發展使得我國的三門峽水電工程的建造成為可能,為黃河下游防洪和灌溉、發電等方面帶來了巨大效益。同時人類在利用技術開發和改造自然時,應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對自然的保護,要保證自然不受破壞的前提下,合理地實現自然為人所用的目的,不能忽視自然對技術的制約因素和技術對自然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