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試題(9科9份,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試題(9科9份,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英語試題
說明:
1.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2.將卷Ⅰ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答題紙上。
卷Ⅰ(選擇題 共70分)
I.單項選擇: (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
1. You have changed so much that I hardly _______ you when I met you in the street.
A. imagined B. recognized C. realized D. understood
2. Jason said he _______ born on April 25, 1987 in a small village.
A. has been B. was C. had been D. is
3. Please ________ the numbers and I’m sure they will ________ more than 1,000.
A. add up; add B. add up to; add up C. add up; add up to D. add; add up
4. They ______ Miss Smith, their English teacher, with a bunch of flowers.
A. gave B. sent C. bought D. presented
5. The meeting was concerned ________ reforms and everyone present was concerned ________ their own interests.
A. with; about B. about; for C. for; about D. about; with
6. The place was flooded ________ it had been raining for several weeks.
A. because B. because of C. ever since D. as a result of
7. The number of people invited ________ fifty, but a number of them ________ absent for different reasons.
A. were; was B. was; was C. was; were D. were; were
8. Ladies and gentlemen, please fasten your seat belts. The plane _________.
A. takes off B. took off
C. has taken off D. is taking off
9. After seeing the smoke in the office, he commanded that we ________ at once.
A. left B. leave C. leaving D. to leave
10. His father insisted ________ him, but he insisted he _______ nothing to do with the matter.
A. on punishing; should have B. he punished; had
C. on punishing; had D. he punish; should have
11. We planted all kinds of fruits on the hill, ______ beaches, pears, apples and so on.
A. for example B. as C. as if D. such as
12. It was indeed an accident, but you make it sound as if I did it______!
A. on my own B. by accident C. on purpose D. by hand
13. It was _____ who telephoned me yesterday.
A. him B. his C. himself D. he
14. Sarah wondered what ______ her 70-year-old grandpa would make of the new computer.
A. role B. part C. use D. fun
15. It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Tim ______ a lie. He was scared.
A. told B. has told C. would tell D. had told
II.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列短文,掌握其大意, 然后從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 選出最佳選項。
As she waited at the edge of the ice for her music to start, Peggy took a quick look at her father standing nearby with a group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He smiled at her. Then she 16 out at the audience, 17 to see her mother. These two, Alvert and Doris Fleming, had 18 all the way from California more than 2,000 miles away, to see their 19 compete in this sports meet in Cleveland, Ohio.
The music 20 and Peggy moved onto the ice, letting the music 21 her along into her turns, and she began skating with much 22 in herself. The cold fear she always had in the
23 seconds before skating onto the ice was 24 . She was feeling the movement of the 25 and letting it carry her. She skated easily, 26 did some jumps, a final turn and her performance was 27 .
The crowd loved it and cheered 28 she skated off the ice. “Nice job,” said one of the other 29 . It was the remark(話語) that 30 came after a free-skating performance. But what should the 31 say Standing beside her father, Peggy 32 for the scoring(打分) to be finished. On all sides were other young skaters, some waiting 33 alone, others with a parent. Shortly before 10 o’clock the results were 34 . The new United States Women’s Figure Skating Champion was Peggy Fleming of Passdena, 35 .
16. A. looked B. watched C. found D. stepped
17. A. failing B. looking forward C. having D. hoping
18. A. bicycled B. driven C. run D. walked
19. A. friend B. children C. son D. daughter
20. A. started B. played C. developed D. sang
21. A. allow B. set out C. carry D. support
22. A. thought B. belief C. success D. design
23. A. following B. last C. recent D. past
24. A. lost B. present C. strong D. gone
25. A. music B. fear C. ice D. audience
26. A. so B. or C. before D. then
27. A. satisfied B. unsatisfactory C. finished D. welcome
28. A. because B. until C. before D. as
29. A. skaters B. friends C. judges D. parents
30. A. always B. seldom C. again D. hardly
31. A. players B. audience C. judges D. parents
32. A. waited B. looked C. wished D. asked
33. A. comfortably B. hurriedly C. happily D. anxiously
34. A. spoken B. explained C. announced D. unknown
35. A. England B. Cleveland C. Ohio D. California
III.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兩節(jié), 滿分35分)
第一節(jié): (共15小題:每小題2分, 滿分3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Trees are useful to man in three important ways: they give him wood and other useful things, they give him cool places, and they help to stop drought and flood.
Unluckily,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man has not found that the third of these points is the most important. Man wants to make money from trees, so he has cut them down in large numbers, only to find that without them he has lost the best friends he had. And also, he is usually too careless to plant and look after new trees. So the forests slowly disappear.
This does not only mean that man will have fewer trees. The results are even worse: for where there are trees, their roots break up soil, make the rain in, and also bind the soil, thus stopping it from being washed away easily; but where there are no trees, the rain falls on hard ground and flows away, causing floods and carrying away the rich top-soil. When all the top-soil is gone, nothing is left but useless desert.
36. The most important points of trees to man is that ________.
A. they help him to make money B. they give him cool
C. they give him wood and other things D. they help him to stop drought and floods
37. In many places forests slowly disappear because ________.
A. many trees have been cut down by man
B. new trees are not well looked after
C. man ha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planting trees
D. all the above
38. Land becomes desert after all trees are cut down because ________.
A. roots of trees break up the soil B. there are too many rainfalls to make it
C. strong winds bring a lot of sand D. no tree keeps the rain and protects the top-soil.
39. Which title best fits the passage
A. Trees and Man B. The Function of Tree Wood
C. What do People do with Trees D. The Usage of Tree Roots
B
1. American and British people use different greetings. In the USA the commonest greeting is “Hi”. In Britain it is “Hello!” or “How are you ”. “Hi!” is creeping(不知不覺地進入) into British, too. When they are introduced to someone, the Americans say, “Glad to know you.” The British say, “How do you do ” or “Pleased to meet you.” When Americans say “Good-bye”, they nearly always add, “Have a good day.” or “Have a good trip.” to friends and strangers alike. Britons are already beginning to use “Have a good day.”
2. The British usually use “got” in the sense of “have”. The Americans hardly ever do.
Am. E: Do you have a car, room, etc. Yes, I do.
Br. E: Have you got a car, room, etc. Yes, I have.
3. There are a number of differences between American and British English in the spelling of words, e.g. check(USA) / cheque (UK). Many American words ending in “or”, e.g. honor, labor are spelt in British English with an “our,” e.g. honour, labour. Many verbs in American English with “ize” or “izing” forms, e.g. organize, realizing are spelt in Br. E with “ise” or “ising”, e.g. organise, realising. In American English, “practice” is used both for the verb and noun. In Br. E, the verb is spelt “practise”, and the noun “practice.” In American English, one writes “traveler,” while in British English, one writes “traveller”.
4. It was once predicted that Brit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would become separate languages finally. But the opposite has happened. The links(聯(lián)系)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are so strong that linguistically(語言上地), and probably culturally(文化上地) too, they are closer together than ever.
40. The Americans hardly say “_____”
A. Good-bye. Have a good day! B. Glad to know you! C. Hi! D. Have you got a car
41. What does the third paragraph talk about
There are lots of differences in spelling between Am. E and Br. E.
Why do the Americans and the British use different spellings
There are few differences in spelling between Am. E and Br. E.
D. The different usages of words in Am. E and Br. E.
4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two languages will become separate languages.
B. American English will be used more and more.
C. The two languages will be closer and closer.
D. British English will be used more and more.
43. The underlined word “predicted” means ______.
A. explained B. foretold C. considered D. proved
C
When I was about 12, I had an enemy, a girl who liked to point out my shortcomings. Week by week her list grew: I was very thin, I was not a good student, I talked too much, I was too proud, and so on. I tried to bear all this as long as I could. At last, I became very angry. I ran to my father with tears in my eyes.
He listened to me quietly, and then he asked. “Are the things she says true or not Janet, didn’t you ever wonder what you’re really like Well, you now have that girl’s opinion. Go and make a list of everything she said and mark the points that are true.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other things she said.”
I did as he told me. To my great surprise, I discovered that about half the things were true. Some of them I couldn’t change (like being very thin), but a good number I could—and suddenly I wanted to change. For the first time I went to a fairly clear picture of myself.
I brought the list back to Daddy. He refused to take it. “That’s just for you,” he said. “You know better than anyone else the truth about yourself. But you have to learn to listen, not just close your ears in anger and feeling hurt. When something said about you is true, you’ll find it will be of help to you. Our world is full of people who think they know your duty. Don’t shut your ears. Listen to them all, but hear the truth and do what you know is the right thing to do.”
Daddy’s advice has returned to me at many important moments. In my life, I’ve never had a better piece of advice.
44. What did the father do after he had heard his daughter’s complaint(抱怨)
A. He told her not to pay any attention to what her “enemy” had said and just do what she want to do.
B. He criticized (批評) her and told her to overcome her shortcomings.
C. He told her to write down all her “enemy” had said and pay attention only to the things that were true.
D. He refused to take the list and want to have a look at it.
45. What does “Week by week her list grew” mean
A. She made a list of my shortcomings and kept on adding new ones so it was growing longer and longer.
B. Week by week she discovered more shortcomings of mine and pointed them out to me.
C. I was having more and more shortcomings as time went on.
D. Week by week, my shortcomings grew more serious.
46. Why did her father listen to her quietly
A. Because he believed that what her daughter’s “enemy” said was mostly true.
B. Because he had been so angry with her daughter and wanted to keep silent. .
C. Because he knew that his daughter would not listen to him at that moment.
D. Because he was not quite sure which girl was telling the truths.
47. Which do you think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passage
A. Not an Enemy, but the Best Friend B. The Best Advice I’ve Ever Had
C. My Father D. My Childhood
D
You never played the video dance game Now such games are used to help lose weight!
Like many other teenage boys, Jones loves sports. But at 5 feet, 175 pounds, he found his weight in trouble. His doctor wanted him to lose 50 pounds so that he may be a good football game player by the end of the summer.
Jones chose the popular Dance Revolution video game at home to increase his activity. He had lost about 10 pounds by changing his diet. Now, after two weeks’ playing the game, he has lost another 10!
A health study is being done by an insurance company. The company hopes that the game will lead to better health and lower costs. “Obesity claims (肥胖索賠) last year cost us $ 77 million. We have to cut those costs,” said a member of the insurance group. The company provides a game console (游戲主機), a dance mat and software for the six-month, $ 60,000 study.
The study is more than a commercial thing of an insurance company. It is widely supported by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professionals.
In West Virginia, 43% of the nearly 6,000 children examined for heart disease risk were considered over-weighted; more than 25% were too fat. “We are in a crisis of childhood obesity not only in West Virginia but in America,” said a researcher.
Researchers are now looking at the potential for improving effects by using the game. A teacher in West Virginia has been using the video games in her classes since last fall. She reported that the game does improve heart health as well as eye-hand coordination (協(xié)調能力), and her students take the video game as a great alternative to jumping rope or ball games.
The US Education Department is putting the game in 20 schools to control childhood obesity. Well, are you going to try such to dance away your extra weight
48. The underlined part is trying to tell us _____.
A. the study involves many insurance companies
B. the study is only an insurance company’s business
C. the study is less important than the insurance company’s money
D. it’s not only the insurance company that is concerned about the study
49. It can be inferred that _____.
A. the government thinks highly of the dance game
B. in West Virginia, more than 25 % of the adults were too fat
C. a teacher is a failure in using the video game in her classes
D. the US Education Department isn’t interested in the game
50.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of the passage is _____.
A. Dance Away Your Weight B. Play the Video Dance Game
C. Solve the Problem of Obesity D. Cut the Cost of Obesity Claims
第二節(jié):(共5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5分)
根據(jù)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注意:此題答案涂在答題卡上。1、如果所選擇的答案為A、B、C或D,直接涂該題所對應的位置;2、如果所選擇的答案為E,請在該題所對應的答題卡上涂兩個字母A和B; 3、如果所選擇的答案為F,請在該題所對應的答題卡上涂兩個字母B和C; 4、如果所選擇的答案為G,請在該題所對應的答題卡上涂兩個字母C和D。)
Do you know how to be street smart Being street smart means knowing how to keep yourself safe from strangers when you’re alone or with other kids. 51
Most strangers aren’t dangerous and wouldn’t do anything to hurt kids. Unfortunately, though, some strangers can be dangerous, and it’s impossible to tell who’s OK and who’s not. 52
That’s why it’s important to follow these safety rules all the time:
Make your whereabouts(在哪里)known.
The adults who’s taking care of you needs to know where you are and when you’ll be coming home.
53
It’s more fun and safer to do things with friends. Traveling with a friend whenever you can is a good idea, and traveling with a group of kids is even better.
54
Safe spots are places where you can stop if you need help. Like the houses of kids you know, the houses of your parents’ friends, police stations, libraries, and fire departments. When you’re walking or riding your bike, make a mental note of the safe spots along your route. That way, you’ll know where they are in case you ever need one.
55
You’re probably been told lots of times that you should not yell and keep quiet. But when you think you might be in danger, it’s the perfect time to be noisy! If a stranger approaches you, follows you or tries to grab you, yell as loudly as you can and try to get away. People in the area will hear what’s going on and help you, so make plenty of noise.
Stick with a friend.
Pick out safe spots.
It helps you stay safe.
Shout “help” when necessary.
Go to school with your friends.
Make a lot of noise if you are scared.
A dangerous person doesn’t necessarily look scary.
卷II (非選擇題 共30分)
IV.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根據(jù)下列句子及所給漢語注釋,將空缺處各單詞的正確形式寫在答題紙的橫線上。(每空只寫一詞,只能使用第一、二、三單元單詞表中單詞。請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
1. She may forget—she is not very ______(可靠的).
2. You know I’d be ______ (感激的) if you could dance with me.
3. The man didn’t expect his wallet could be ______ (重新獲得).
4. I tried to tell her but she ______ (不理睬) me.
5. The ten most ______ (頻繁地) asked the questions are listed below.
6. Sometimes there are storms with thunder and ______ (閃電).
7. The ______ (官方的) languages of Canada are English and French.
8. Jerry ______ (畢業(yè)) from Harvard last year.
9. You will be ______ (運送) to the museum by bus.
10. She’s studying how ______ (態(tài)度) towards death change from culture to culture.
V.單句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此題在答題紙上作答)
下列各句中每句有一處錯。每處錯誤僅涉及一個單詞的增加、刪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字符號(∧),并在其下面寫出該加的詞。
刪除: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
VI.課文句子填空(共10個空;每空0.5分,滿分5分)
按照所學課文填出下列句中缺少的詞匯,每空一詞。(請寫在答題紙指定位置)
1. I 1 if it’s because I haven’t been able to be outdoors for so long that I’ve grown so crazy 2 everything to do with nature.
2. So 3 the 1600’s Shakespeare was able to make use of a wider vocabulary than 4 before.
3. It was based 5 on German than the English we speak at 6 .
4. 7 she didn’t know the best way of getting to places, she insisted that she 8 the trip properly.
5. I am fond of my sister but she has one serious 9 . She 10 be really stubborn.
VII. 書法展示(共5分)
請抄寫下面的文章,注意本題是按照書法的好壞評分的,格式要求與原文一致。請把下面的文章抄寫在答題紙上。
建議:先在草稿紙上練習,找找手感,再答卷。
When I was young, my family lived overseas. I lived in Indonesia for a few years. And my mother, she didn't have the money to send me where all the American kids went to school, but she thought it was important for me to keep up with an American education. So she decided to teach me extra lessons herself, Monday through Friday. But because she had to go to work, the only time she could do it was at 4:30 in the morning.
唐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高一年級第一次月考
英語試卷 答案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
說明:
1.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2.將卷Ⅰ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試卷上。3.Ⅱ卷卷頭和答題卡均填涂本次考試的考號,不要誤填學號,答題卡填后5位。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He:4 C:12 N:14 O:16 P:31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u:64 K:39 Ca:40 Mn:55 Fe:56
卷Ⅰ(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物質屬于電解質的是( )
A.鹽酸 B.石墨 C.酒精 D.硫酸鋇
2.在互聯(lián)網上用百度搜索“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時,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
B.用工業(yè)石蠟等給瓜子“美容”
C.用墨汁浸泡劣質木耳制作“黑”木耳
D.用硫磺燃燒法熏蒸中藥材
3.下列各物質的分類、名稱(或俗名)、化學式都正確的是( )
A.堿性氧化物 氧化鐵 FeO B.酸性氧化物 碳酸氣 CO
C.酸 硫酸 H2SO3 D.鹽 純堿 Na2CO3
4.懸濁液、乳濁液、溶液和膠體都是( )
A.穩(wěn)定的液體 B.透明的液體 C.混合物 D.化合物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 )
A.摩爾是七個基本物理量之一
B.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就是6.02×1023 mol-1
C.1mol氫的質量是2 g
D.1mol甲烷的質量與NA個甲烷分子的質量之和相等
6.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含有NA個氦原子的氦氣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約為11.2L
B.25oC,101kPa,64g SO2中含有的原子數(shù)為3NA
C.在常溫常壓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D.標準狀況下,11.2L H2O含有的分子數(shù)為0.5NA
7.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蒸發(fā)操作時,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熱
B.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C.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
8.相同物質的量的固體或液體體積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
A.微粒大小不同 B.微粒間距離不同
C.微粒數(shù)量不同 D.微粒質量不同
9.下列電離或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Na3PO4=Na++3PO43-
B.CaCO3+2HNO3=Ca(NO3)2+H2O+CO2↑
C.2Fe+6HCl=2FeCl3+3H2↑
D.CH3COOH= CH3COO- +H+
10.下列分散系不能發(fā)生丁達爾效應的是( )
A.石灰水 B.含有塵埃的空氣 C.霧 D.氫氧化鐵膠體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0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該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多選為0分;若該小題有兩個正確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的為1分,選兩個且正確為3分,但只要錯選一個即為0分。)
11.相同狀況下,下列氣體所占體積最大的是( )
A.3g H2 B.16g O2 C.32g H2S D.64g SO2
12.今有下列儀器:鐵架臺、鐵圈、三腳架、燒杯、圓底燒瓶、漏斗、分液漏斗、濾紙、石棉網、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fā)皿、冷凝管、火柴。從缺乏必要的儀器和用品的角度考慮,不能進行的分離操作是( )
A.過濾 B.蒸餾 C.萃取 D.蒸發(fā)
13.對于標準狀況下由N2、CO和C2H4組成的混合氣體14g,下列說法可能錯誤的是( )
A.體積是11.2L
B.分子數(shù)為0.5NA(其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
C.密度為1.25g·L-1
D.V(N2):V(CO):V(C2H4)=1:1:1
14.同溫同壓下,具有相同體積的任何氣體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相同。在一定溫度和壓強下,10體積氣體A2跟30體積氣體B2化合生成20體積某氣體C,則氣體C的化學式為( )
A.AB B.A2B C.AB3 D.AB2
15.下列各組物質中,原子數(shù)相同的是( )
A.2 L CO和2 L O2
B.標準狀況下2 mol CO2和44.8 L水
C.0.2 mol H2和4.48 L HCl
D.同溫同壓下,2L氧氣和2L氯氣與氯化氫的混合氣
1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液態(tài)氯化氫、固體氯化鉀均不導電,故HCl和KCl均為非電解質
B.NH3、SO3水溶液都能導電,故二者均為電解質
C.銅和石墨均能導電,所以它們都是電解質
D.蔗糖、乙醇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tài)下都不導電,所以它們是非電解質
17.下列不屬于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但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Fe+CuSO4=FeSO4+Cu B.2KMnO4=K2MnO4+MnO2+O2↑
C.CO+CuO=Cu+CO2 D.MnO2+4HCl(濃)=MnCl2+Cl2↑+2H2O
18.常溫常壓下,某容器真空時質量為201.0 g,當它盛滿甲烷(CH4)時質量為203.4 g,而盛滿某氣體Y時質量為205.5 g,則Y氣體可能是( )
A.O2 B.NO C.C2H6 D.CO2
19.科學家已發(fā)現(xiàn)一種新型氫分子,其化學式為H3,在相同條件下,等質量的H2和H3,具有相同的( )
A.分子數(shù) B.原子數(shù) C.體積 D.物質的量
20.有一種不純的鐵,已知它含有銅、鋁、鈣或鎂中的一種或幾種,將5.6克樣品跟足量稀H2SO4完全反應生成0.2克氫氣,則此樣品中一定含有( )
A.Cu B.Al C.Ca D.Mg
卷Ⅱ(非選擇題 共40分)
三、填空題
21.(4分)在標準狀況下,0.50molNH3的體積是__________,這些NH3中所含原子數(shù)目與______________molH3PO4分子所含原子數(shù)目相等。
22.(4分)人造空氣(氧氣和氦氣的混合氣)可用于減輕某些疾病或供深水潛水員使用。在標準狀況下,11.2L“人造空氣”的質量是4.8g,其中氧氣和氦氣的分子數(shù)之比是 ,氧氣的質量是 。
23.(4分)已知Na與H2O發(fā)生反應:2Na +2H2O =2NaOH +H2↑,則4.6gNa溶于______ ___ g H2O中才能使溶液中Na+與H2O個數(shù)之比為1:10。
24.(8分) 實驗室里需要純凈的氯化鈉溶液,但手邊只有混有硫酸鈉、碳酸氫銨的氯化鈉。某學生設計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確,那么:
(1)操作①中碳酸氫銨受熱(100℃以上)可分解生成氨氣、水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該混合氣的平均摩爾質量為 。(數(shù)值保留到小數(shù)點后一位)
(2)操作②為什么不能改為加硝酸鋇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化學方程式回答)。
(4)操作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6分)下列物質:①銅絲 ②碳酸 ③氯化氫氣體 ④稀硝酸 ⑤二氧化硫氣體 ⑥氨水 ⑦蔗糖晶體 ⑧熔融氯化鈉 ⑨氧化鈉固體 ⑩硫酸銅晶體(用相應序號填空)
⑴上述物質可導電的是_________________⑵屬于電解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屬于強電解質的是
26.(6分)A、B、C、D、E 5瓶透明溶液,分別是HCl 、BaCl2、NaHSO4 、Na2CO3 、AgNO3溶液中的一種。
①A 與B反應有氣體生成 ② B與C反應有沉淀生成 ③C與D反應有沉淀生成 ④D與E反應有沉淀生成 ⑤A與E反應有氣體生成
⑥在②和③的反應中生成的沉淀是同一種物質
B是 ________ _____ D是 ____________ (均填化學式)
四、計算題
27.(8分) 實驗室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若收集到標準狀況下3.36 L氧氣,至少需要多少克氯酸鉀?生成氯化鉀的物質的量為多少?(要求寫計算步驟)
唐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級化學試卷 答案
第一卷(共60分)
第二卷(共40分)


△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說明:1、本試卷分卷Ⅰ和卷Ⅱ兩部分,卷Ⅰ為選擇題,卷Ⅱ為非選擇題,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
2、將卷Ⅰ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答題紙上。
卷Ⅰ(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從甲骨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豐年和降雨的卜辭但奇怪的是他們不是直接向他們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請求而是托祖先轉達。據(jù)此我們可以斷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觀念已經形成
C.王權具有神秘色彩 D.國家大事完全通過占卜來決定
2. “中國人總是作為他家庭中忠誠的成員生活著,非常關心親族關系,對于輩分、男女性別和身分的區(qū)別很是敏感,從古代起,女兒都是嫁到別家去,兒子則將媳婦娶進自己家里。”對上述材料理解最準確的是
A.體現(xiàn)了宗法制等級森嚴及與分封制互為表里的特點
B.宗法制最大的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有利于權力的分配
C.宗法制的形成有利于宗族的團結及內部的穩(wěn)定
D.體現(xiàn)了大宗和小宗的關系小宗必須服從大宗
3. 《荀子·儒效篇》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
A.周天子對地方進行垂直統(tǒng)治 B.主要按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力
C.周公開創(chuàng)了分封制 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個諸侯王
4. 《漢書·地理志》載“秦遂并兼四海,以為周制微弱,終為諸侯所喪,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為郡縣。”材料中的“周制”是指
A.郡縣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襲制 D.行省制
5.某地城隍廟的廟門上鐫刻著一副楹聯(lián):
女無不愛 媳無不憎 勸天下家婆 減三分愛女之心而愛媳
妻何以順 親何以逆 愿世上人子 將一點順妻之意以順親
這副楹聯(lián)實質上說明了
A.忠恕孝悌是鞏固家庭和睦的前提 B.宗法觀念是維護家庭和睦的基礎
C.血緣關系是維系家庭和睦的紐帶 D.維護家庭和睦是重大的社會責任
6. 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樣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后。”從上述中國人重視姓氏這一現(xiàn)象中可以看出
A.男尊女卑思想嚴重 B.家族宗法觀念濃厚
C.個人名利色彩鮮明 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
7. “陛下”本意是對他人的尊稱。但秦以后,“陛下”一詞只能專稱皇帝。這體現(xiàn)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點   
A.皇帝獨尊   B.皇位世襲  C.君權神授  D.家天下 
8. 秦朝“九卿”中的治粟內史,主管
A.國家財政  B.禮儀教育 C.皇室財政   D.宮廷修建 
9. 《漢書 百官公卿表》記載某一官職:“………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該官職應當是
A.丞相 B.太尉 C.廷尉 D.御史大夫
10. 漢武帝時設置十三州(部)刺史,刺史的職責是
A.掌丞天子,助理萬機  B.掌武事 C.監(jiān)察地方官員  D.掌管地方行政
11. 秦統(tǒng)一全國后,“將廣闊的國土劃分為若干行政區(qū),每一行政區(qū)都配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這些官員
A.定期朝覲皇帝 B.監(jiān)督監(jiān)察百官  C.負責地方行政  D.擁有世襲權
12.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xiàn)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 
C.依據(jù)才干政績任免官吏  D.制度法令的統(tǒng)一
13. “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則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則稱揚德澤,褒美功業(yè),覆奏而請施行,小事則署而頒之。”具有此種行政審核功能的機構是
A.漢朝的中朝 B.唐朝中書省 C.唐朝門下省 D.明朝的內閣
14. 隋文帝以“典吏久居其職,肆情為奸”,下令“諸州縣佐吏,三年一代,繼任者不得重居之”。隋文帝采取這一措施的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減輕人民負擔 C.分割宰相權力 D.防止吏治腐敗
15. 唐高宗時,弘文館直學士劉之、著作郎元萬頃等翰林院待詔(官名),入禁中撰書,時奉詔草制,密令參決,參預機要;因常于皇宮北門進殿,故時稱北門學士。由此可見,北門學士實際上
A.掌握中書省的最高職權 B.屬于門下省的最高長官
C.成為尚書省的最高官員 D.分割了三省長官的權力
16. 恩格斯指出:國家是一種“特殊的公共權力,構成這種權力的,不僅有武裝的人,而且還有物質的附屬物,如監(jiān)獄和各種強制機關”。中國古代社會“特殊公共權力”的特征是
A.外儒內法 B.皇權加強、相權削弱
C.對地方的監(jiān)督不斷加強 D.實行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7. “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云合。”這是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下列哪一制度的評價?
A.推恩令 B.科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察舉制
18. 《元史》載:“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下列選項中符合“大新制作”的是
A.“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 B.“詔知府公事并須長吏、通判簽議連書”
C.“有行省,統(tǒng)郡縣,鎮(zhèn)邊鄙” D.“以中書令、侍中、尚書令共議國政”
19. 明史專家吳晗在《朱元璋》一書中曾這樣描述我國古代君臣關系: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論道的說法……到宋朝便不然了。從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無坐處,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許坐,站著都不行,得跪著說話了。”君臣關系從坐而站而跪,說明中國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變的重要特點是
A.內閣制度日漸成熟 B.君臣地位發(fā)生變化
C.中央的權力日益向皇帝集中 D.中央對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強
20. 史料記載,明太祖有一天問大臣:“天下誰人最快活?”有人答:“金榜題名時”有人說:“功成名就者”當聽到萬鋼說“畏法度者”時,贊賞地點點頭,隨后委以重任。明太祖贊賞萬鋼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萬鋼的回答強調了對專制統(tǒng)治的服從
C.萬鋼的回答揭示了快樂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離了主題
21. 明初中央“設五府、六部、都察院……等衙門,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意:不相上下),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wěn)當”。這一做法的實質是
A.罷設丞相,緩和君臣矛盾 B.各機構平等,避免權力集中
C.各機構相互制約強化君主專制 D.各部權力分明,提高效力
22. 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罷丞相始也”。據(jù)此,可以作出合理的史論推斷的是
A.明以前政府權力完全被丞相掌控
B.明以前實行皇帝與丞相分權制度
C.中國古代有把宰相制度看成是“賢人政治”體現(xiàn)的傳統(tǒng)政治觀念
D.宰相制度的廢除是明朝中后期政治黑暗的根源
23. 孟德斯ww w.ks 5u.c om鳩(1689—1755年)說:“中國是一個專制的國家,它的原則是恐怖的。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專制精神也許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況卻正好相反。”下列最能佐證引文中“今天的情況卻正好相反”的史實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廢除丞相制度 D.清朝設置軍機處
24. 清代有一位大臣用一首詩來形容自己的行事模式:“依樣畫葫蘆不難,葫蘆變化有千端。畫成依樣舊葫蘆,要把葫蘆仔細看。”依據(jù)你的判斷他應該在哪一機構中任職
A.中書省 B.內閣  C.錦衣衛(wèi) D.軍機處
25. 現(xiàn)代外交家凌青有詩作:“粵海銷煙揚我威 但悲港島易英徽 前仇舊恨今盡雪 只緣華夏已騰飛 ”詩中沒有涉及的歷史事件是
A.林則徐虎門銷煙 B.簽訂《南京條約》 C.簽訂《馬關條約》 D.香港回歸
26. 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我國喪失的大片領土主要位于
A.東南沿海 B.西南地區(qū) C.西北地區(qū) D.東北地區(qū)
27. 美國公使承認:“我們的國旗曾經用來庇護在中國的所有無賴。”外國政府能在近代歷史上“庇護”在華的外國“無賴”所依據(jù)的是
A.片面最惠國待遇  B.領事裁判權 C.協(xié)定關稅權  D.永久居住權
28. “銀燭鏖(áo)詩罷,牙旗校獵還。不知成異域,夜夜夢臺灣”——(臺灣)丘逢甲《往事》,詩人“夜夜夢臺灣”的不平等條約指
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
29. 一名意大利人在北京駐華使館就職,專門居住在北京東交民巷,并由外國軍隊保護,這一現(xiàn)象最早可能出現(xiàn)于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30. 史學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指出:“這場戰(zhàn)爭,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國起,是他們積325年窺探之后的一逞。對于中國人來說,這場戰(zhàn)爭是一塊界碑。它銘刻著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趕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zhàn)爭是指
A.鴉片戰(zhàn)爭 B.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
C.甲午中日戰(zhàn)爭 D.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
卷Ⅱ(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答題紙上。此卷不交,只交答題紙。
31. (20分)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漢初的任官和軍功、任子、貲選等緊密相關。任子制是享二千石(郡太守等)以上官員,任滿三年,可以保舉其子弟中的一人做官的制度。貲選制是憑資產資格做官的制度。漢高祖11年2月詔是察舉制的先聲,以后逐漸成形、發(fā)展,察舉的科目漸多,至漢武帝時經董仲舒建議,察舉開始制度化,察舉的科目以孝廉、秀才為主。由州、郡長官推薦孝廉、秀才的人選,而州郡的察舉又是基于縣、鄉(xiāng)、里的推薦,即人們所說的 “鄉(xiāng)舉里選”。東漢以后,察舉的對象還要經過考試,并有年齡限制。這種自下而上,以舉薦為主、考試為輔的選官制度,與世卿世祿、任子與貲選相比,是歷史的進步。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榮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奪天朝之權勢。愛憎絕于心,情偽由于己……所欲與者,獲虛以成譽;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強弱,是非由愛憎。隨世興衰,不顧才實,衰者削下,興者扶上,一人之身,旬日異狀。或以貨賂自通,或以計協(xié)登進;附托者必達,守道者困悴。無報于身,必見割奪;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愚臣以為罷中正,除九品,棄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
——《晉書》卷45《劉毅傳》
(1)根據(jù)材料一,漢代任官的主要依據(jù)有哪些?(8分)察舉制的主要特點是什么?(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觀點。(4分)根據(jù)上述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你對人才問題的看法。(4分)
32. (20分)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孟子,名軻,鄒人,是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他認為人生來就有仁、義、禮、智四端,即對他人苦難的同情,對不義之事的羞辱,辭讓的心情及辨別是非的能力。他把孔子的“仁”發(fā)展為“仁政”,特別強調“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即主張民貴君輕;又說“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君正莫不正”,認為社會上一切不仁不義不正行為的根源在于君主。這種帶有民主色彩的見解,為后世儒家所不及,也為我們留下了珍貴的思想遺產。
(1)文中哪些屬于史料?文中哪些屬于史料解釋?文中哪些屬于歷史評價?﹙11分﹚
材料二
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變是圍繞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而進行的。漢初,實行分封制,由于諸侯國勢力的發(fā)展威脅了中央集權,從漢景帝到漢武帝逐步削弱諸侯國的勢力,解除諸侯王軍政大權。西漢后期,以道作為監(jiān)察區(qū),監(jiān)察諸侯和地方高官。北宋由文臣做地方官,地方軍政、財政、司法、市場等權被分散。元朝通過宣政院加強對地方尤其是邊疆的有效管轄,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
(2) 上面有三處是錯誤的,請指出并給予更正。﹙9分﹚
高一月考歷史答案
客觀題
32.(20分)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生物試題
本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全卷滿分100分。考試時間6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用0.5mm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卷卷頭相應位置填寫班級、姓名、考場、考號;在答題卡相應欄內填寫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并用2B鉛筆將考試科目、準考證號涂寫在答題卡上。
2.II卷內容須用0.5mm黑色簽字筆寫在答題卷相應空格或區(qū)域內。
3.考試結束,將答題卡和答題卷一并交回。
第Ⅰ卷(選擇題,共64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32小題,每題2分,共6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形態(tài)的單細胞生物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D.細胞是由英國科學家列文虎克發(fā)現(xiàn)并命名的
2.2009年12月11日山東省政府召開新聞發(fā)布會,全省患甲型H1N1流感確診病例2 972例,死亡病例22例。下列有關甲型流感的病原體說法正確的是
A.能引發(fā)傳染病,但無細胞結構,不是生物
B.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活
C.可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機物的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D.能夠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3.下列關于HIV、幽門螺桿菌、人體腫瘤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具有增殖能力
C.都屬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體
4.酸奶中的一個乳酸菌屬于生命系統(tǒng)中的哪個層次
A.細胞 B.器官
C.種群 D.生態(tài)系統(tǒng)
5.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不包括下列內容中的
A.縮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細胞為結構基礎
B.生物與環(huán)境的物質和能量交換以細胞代謝為基礎
C.遺傳和變異以細胞內基因的傳遞和變化為基礎
D.龜?shù)膯蝹€細胞也能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6.下列對“系統(tǒng)”的認識,正確的是
A.生命系統(tǒng)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tǒng)”,能完整表現(xiàn)生命活動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統(tǒng)”是細胞
B.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為“系統(tǒng)”,也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層次
C.“生態(tài)系統(tǒng)”是生命系統(tǒng)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相互有直接或間接聯(lián)系的所有生物
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器官”聯(lián)合組成的“系統(tǒng)”層次,是每種生物個體都具備的
7.農貿市場上新鮮的白菜、蘿卜、菠菜、活雞、豬以及附在上面的細菌等微生物,它們共同組成一個  
A.種群 B.群落
C.生態(tài)系統(tǒng)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各項中屬于大量元素的一組是
A. C H N P Mn B. C Fe S N Mg
C. N P K H O D. B Cu Zn Mn Mo
9.下列4種生物中,哪一種生物的細胞結構與其他3種生物的細胞有明顯區(qū)別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10.在“細胞學說”最初創(chuàng)立時,下列關于其主要內容的敘述中不準確的一項是
A.一切動物和植物都由細胞發(fā)育而來,并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
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有機體,具有自己的生命
C.細胞對與其他細胞共同構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D.從老細胞核中長出一個新細胞,或者是在細胞質中像結晶那樣產生新細胞
11.細胞的統(tǒng)一性體現(xiàn)在
①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和細胞質等 ②真核細胞細胞核內染色體中含有DNA,原核細胞擬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細胞多種多樣,原核細胞多種多樣,而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又不一樣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12.用測微尺測量某個洋蔥表皮細胞的長度時,下列目鏡和物鏡的組合中,視野內目鏡測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最小的是
①目鏡10×  ②物鏡10×  ③目鏡16×  ④物鏡40×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下列各項中,都是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A.枯草桿菌、放線菌、藍藻 B.發(fā)菜、菠菜、韭菜
C.酵母菌、念珠藻、藍藻 D.顫藻、水綿、放線菌
14.下列有關細胞的認識中,正確的是
A.細胞是一切生物的結構和功能單位
B.一只草履蟲就是一個細胞
C.精子不具有細胞的結構,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D.SARS病毒不具有細胞的結構,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15.下面為某人體內幾類細胞的模式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些細胞最初來源于同一個受精卵細胞
B.a的結構已發(fā)生很大變化,但仍屬于真核細胞
C.這些細胞在結構上具有統(tǒng)一性
D.這些細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
16.在光照明亮的實驗室里,在使用植物的表皮觀察細胞質流動時,視野應調暗些。選擇下列哪一項能將視野調暗
A.改用凹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B.改用凹面反光鏡,縮小光圈
C.改用平面反光鏡,縮小光圈 D.改用平面反光鏡,放大光圈
17.與烏龜?shù)男呐K所屬的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相同的是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纖維
C.人的肱二頭肌 D.人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
18.如圖分別表示形態(tài)、功能都不相同的兩種細胞,但它們都有相似的結構,其統(tǒng)一性表現(xiàn)在
A.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B.都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
C.都有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
D.都有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擬核
19.藍藻和衣藻這兩種生物都是藻類,都能進行光合作用,有關二者的敘述,錯誤的是
 
A.都具有葉綠體 B.都具有細胞壁
C.都具有核糖體 D.都具有細胞膜
20.觀察右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如果該圖為組成細胞的化合物,則A中含有的元素為H、O。
B.如果該圖表示的是組成細胞的各種化學元素,則A應該是C
元素。
C.如果該圖是已經完全脫水后的細胞,則A是蛋白質。
D.如果該圖表示的是組成細胞的各種化學元素,則其中微量元素的總量不超過3%
21.下圖是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番茄果肉細胞簡圖,要將圖(1)轉換為圖(2),使用顯微鏡的正確操作順序應是: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 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jié)光圈   ④向右上方移動裝片 ⑤轉動轉換器  ⑥ 向左下方移動裝片
A.④ ⑤ ③ ② B.⑥ ⑤ ③ ②
C.⑤ ④ ③ ② D.④ ⑤ ③ ①
22. 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視野中被相連的128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物鏡轉換為40×后,則在視野中可檢測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shù)為
A、2個 B、4個 C、8個 D、16個
23.科學家在利用無土栽培法培養(yǎng)一些名貴花卉時,培養(yǎng)液中添加了多種必需元素。其配方如下:其中,根細胞吸收最少的離子是:
A. Zn2+   B. Ca2+  C. H2PO4—  D. SO42—
24.下面不能作為肽鍵的表示式的是
25. 用一般光學顯微鏡觀察生物的細胞與組織,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用10倍物鏡觀察水綿玻片時,玻片與物鏡的距離為0.5 cm,若改用30倍物鏡觀察時,則玻片與物鏡的距離應調整在1.5 cm左右
B.若載玻片上有d字母,則視野下呈現(xiàn)p字母
C.觀察向日葵葉片的保衛(wèi)細胞時,若將玻片標本向右方移動,則視野下保衛(wèi)細胞向左方移動
D.視野下觀察到眼蟲游向右上方,則應將玻片向右上方移動以便追蹤
26.下列關于細胞學說及其建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學說主要是由施萊登和施旺提出的
B.細胞學說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動物和植物都是由細胞發(fā)育而來的
C.細胞學說認為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
D.細胞學說闡明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和生物體結構的統(tǒng)一性
27.下列名稱中,屬于活細胞的是
A.植物的導管 B.木纖維 C.花粉 D.抗體
28.細胞學說證明了
A.生物與非生物具有統(tǒng)一性 B. 生物進化
C.只有細胞才有生命現(xiàn)象 D.生物彼此之間存在著親緣關系
29. 下列實例中,屬于一個種群的是
A.亞馬遜河谷的熱帶雨林
B.大興安嶺的紅松林
C.無菌培養(yǎng)基污染后長出的共生菌落
D.無菌培養(yǎng)基上接種后長出的大腸桿菌菌落
30. 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該氨基酸的R基是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31. 由一分子丙氨酸、一分子甘氨酸、一分子精氨酸,可以組成多少種三肽
A. 6種 B. 9種 C.12種 D.27種
32.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含細胞壁結構的細胞必定為植物細胞
②能進行自養(yǎng)的生物不一定是綠色植物
③真核細胞都具有細胞核
④池塘中的水、陽光等環(huán)境因素屬于生命系統(tǒng)
⑤一片森林中的所有樹木構成群落
⑥所有的細胞都只能由細胞分裂而來
⑦在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O
⑧所有的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一以下的元素都是微量元素
A. 1種 B. 2種 C. 3種 D. 4種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36分)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34分)
33.將下列生物按要求填入表格(只填序號)
①顫藻  ②酵母菌  ③變形蟲  ④小球藻   ⑤水綿 ⑥HIV 
⑦大腸桿菌 ⑧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⑨肺炎雙球菌
34.某科研小組分離出完整的葉肉細胞,一部分放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能通過光合作用產生淀粉;另一部分攪碎后放在同樣條件下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沒有產生淀粉。
(1)此科研小組研究的內容是生命系統(tǒng)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2)此實驗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系統(tǒng)中最大的層次是_________________,最微小的層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35.請根據(jù)下列化合物的結構式分析回答:
⑴該化合物由 個氨基酸組成,它們的R基序號依次是 。
⑵該化合物中屬于肽鍵的序號是 ,此化合物準確稱為 。
⑶該化合物形成后比原來的氨基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總和減少了 。
⑷蛋白質的結構比該類化合物的結構更復雜,主要表現(xiàn)在 方面。
36.某學生在實驗時,先用一塊潔凈紗布揩拭鏡頭,再在一干凈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人一小塊植物組織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顯微鏡載物臺正中央,并用彈簧夾片壓住,然后在雙眼側視下,將物鏡降至距玻片標本約1~2cm處停止。用左眼朝目鏡里觀察,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緩緩上升鏡筒,直至看清物像。若該生選用6倍目鏡和5倍物鏡觀察一個直徑為1 mm的小圓點,則視野內所看到的小圓點的面積應為30mm2
請指出該生操作和計算中不正確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唐山一中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級生物試題答案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數(shù)學試題
說明:
1. 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2. 將卷Ⅰ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答題紙上。
3. Ⅱ卷卷頭和答題卡均填涂本次考試的考號,不要誤填學號。
卷Ⅰ(選擇題 共40分)
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1.下列哪組中的函數(shù)與相等( )
A., B.,
C., D.,
2.已知集合,,則集合( )
A. B. C. D.
3.下列函數(shù)中,在區(qū)間上為增函數(shù)的是( )
A. B. C. D.
4.已知函數(shù)f(x)=的定義域是一切實數(shù),則m的取值范圍是( )
A.05.已知函數(shù)f(n)= ,其中n∈N,則f(8)等于( )
A.2      B.4      C.6      D.7
6.已知A、B兩地相距150千米,某人開汽車以60千米/小時的速度從A地到達B地,在B地停留1小時后再以50千米/小時的速度返回A地,把汽車離開A地的距離表示為時間t(小時)的函數(shù)表達式是( ) A. B.
C. D.
7.已知偶函數(shù)在區(qū)間單調遞增,則滿足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8.函數(shù),則函數(shù)的值域是( )
A.     B.    C.    D.
9.方程的解的個數(shù)是( )
A.1       B.2       C.3      D.4
10.若一系列函數(shù)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義域不同,則稱這些函數(shù)為“孿生函數(shù)”,那么解析式為,值域為{1,7}的“孿生函數(shù)”的所有函數(shù)值的和等于( )
A.32 B.64 C.72 D. 96
Ⅱ卷(非選擇題共60分)
二. 填空題 (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1. 的單調減區(qū)間是________________.
12.已知的定義域為,則的定義域為_________________.
13. 已知集合,,若BCuA=,則________。
14. 若函數(shù)為偶函數(shù),則________。
三. 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15.已知集合,
(1)當時,求;
(2)若,求實數(shù)的取值范圍。
16. 已知在上的最小值為,求的值。
17.已知,函數(shù)
(1)判斷函數(shù)在區(qū)間上的單調性,并用定義證明你的結論;
(2)求函數(shù)在上的最值。
18.已知:函數(shù)對一切實數(shù)都有 成立,且.
(1)求的值。
(2)求的解析式。
(3)已知,設P:當時,不等式恒成立;Q:當時,是單調函數(shù)。如果滿足P成立的的集合記為,滿足Q成立的的集合記為,求∩。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試題
說明:1.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2.將卷Ⅰ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試卷上.Ⅱ卷卷頭和答題卡均填涂本次考試的考號,不要誤填學號。
卷Ⅰ(選擇題 共48分)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計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A.位移、時間、速度、加速度
B.質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時間、加速度
2.關于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速度變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速度變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為零,加速度一定為零
3.在下面所說的物體運動情況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是
A.物體在某時刻運動速度很大,而加速度為零
B.物體在某時刻運動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運動的物體在某時刻速度為零,而其加速度不為零
D.作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加速度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當物體加速度減小時,它的速度也減小
4.甲、乙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運動的x-t圖象如圖所示,以甲的出發(fā)點為原點,出發(fā)時刻為計時起點,則從圖象可以看出
A.甲、乙同時出發(fā)
B.乙比甲先出發(fā)
C.甲開始運動時,乙在甲前面x0處
D.甲在中途停了一會兒,但最后還是追上了乙
5.坐在行駛的列車里的乘客,看到鐵軌兩旁的樹木迅速后退,“行駛著的列車”和“樹木迅速后退”的參考系分別為
A.地面、地面    B.地面、列車 C.列車、列車 D.列車、地面
6.關于自由落體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是豎直向下,v0=0,a =g的勻加速直線運動
B.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內通過的位移之比是1: 4: 9
C.在開始連續(xù)的三個1s末的速度大小之比是1:2:3
D.從開始運動起下落4.9m、9.8m、14.7m,所經歷的時間之比為
7.一質點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某一段位移內平均速度為v,且已知前一半位移內平均速度為v1,則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v2為
A. B. C. D.
8. 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加速度恒定,在第7s內的初速度是2.6m/s,則物體的加速度是
A. 0.4m/s2 B. 0.37m/s2 C. 2.6m/s2 D. 0.43m/s2
9.如圖所示為一質點作直線運動的v-t圖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整個過程中,CD段和DE段的加速度數(shù)值最大
B.整個過程中,BC段的加速度最大
C.整個過程中,C點所表示的狀態(tài),離出發(fā)點最遠
D.BC段所表示的運動通過的路程是34m
10.一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在某時刻前的t1時間內位移大 小為x1,在該時刻后的t2時間內位移大小為x2,則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
A. B. C. D.
11.從高為20m的屋檐下每隔0.2s落下一個小水滴,把這些小水滴的運動都看成是自由落體運動,則當?shù)谝粋€水滴恰好落地時,第3滴和第4滴水之間相距為(取g=10m/s2)
A.6m B.5m C.4m D.3m
12.從同一地點同時開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兩個物體Ⅰ、Ⅱ的v-t圖象如圖所示。在0~t0時間內,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Ⅰ、Ⅱ兩個物體的加速度都在不斷減小
B.Ⅰ物體的加速度不斷增大,Ⅱ物體的加速度不斷減小
C.Ⅰ物體的位移不斷增大,Ⅱ物體的位移不斷減小
D.Ⅰ、Ⅱ兩個物體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卷Ⅱ(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填空題(共4小題,每小題6分,計24分)
13.一輛以12m/s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行駛的汽車,在關閉油門后剎車過程中以3m/s2的加速度做勻減速運動,那么汽車關閉油門后5s內的位移是_________m。
14.在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 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取下一段紙帶研究,如圖所示。設0點為記數(shù)點的起點,相鄰兩記數(shù)點間還有四個點,則第一個記數(shù)點與起始點間的距離x1=_______cm,物體的加速度a = m/s2,物體經第2個記數(shù)點的瞬時速度為v = m/s。
15.在空中某固定點懸一根均勻的繩子,現(xiàn)從懸點釋放繩子讓其自由下落,若此繩通過懸點正下方20m處某點A共用了時間1s,則該繩全長為_______m(g取10m/s2)。
16.一列火車由靜止從車站出發(fā)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一位觀察者站在這列火車第一節(jié)車廂的前端,經過2s,第一節(jié)車廂全部通過觀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車廂從他身邊通過歷時6s.設各節(jié)車廂長度相等,且不計車廂間距離,則這列火車共有 節(jié)車廂;最后2s內從他身邊通過的車廂有 節(jié);最后一節(jié)車廂通過觀察者需要的時間是 s。
四.計算題(共2小題,計28分)
17.(12分)物體在斜面頂端由靜止勻加速下滑,最初4s內經過的路程為x1, 最后4s內經過的路程為x2,且x2-x1=8m,x1:x2=1:2,求斜面的全長。
18.(16分)一隧道限速36km/h。一列火車長100m,以72km/h的速度行駛,駛至距隧道口50m處開始做勻減速運動,以不高于限速的速度勻速通過隧道,若隧道長200m。求:
⑴火車做勻減速運動的最小加速度;
⑵火車以限速全部通過隧道所用的時間。
⑶畫出火車從開始減速到駛出隧道過程的v-t圖象(將相關數(shù)據(jù)標注在圖中)。
v1
v2
O
t0
t


v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
說明: 1.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2.將卷Ⅰ的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寫在答題紙上。3.Ⅱ卷卷頭和答題卡均填涂本次考試的考號,不要誤填學號,答題卡填涂后5位。
卷Ⅰ(選擇題 共70分)
一、選擇題(35小題,每小題2分,共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目要求)
讀圖1,回答1-2題。
若該圖表示的是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圓圈越大,級別越高),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為太陽系,b為銀河系,c為總星系
B.a為銀河系,b為河外星系,c為太陽系
C.a為銀河系,b為太陽系,c為地月系
D.a為總星系,b為河外星系,c為太陽系
若該圖表示的是太陽外部大氣層結構, 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a層為光球層,有黑子現(xiàn)象
B.a層為日冕層,典型的太陽活動為耀斑
C.c層為光球層,太陽風是其中的太陽活動
D.太陽活動周期約為11年
讀太陽系示意圖(圖2),回答3-8題。
圖中天體M、N分別為
①水星 ②火星 ③天王星 ④金星 ⑤木星 ⑥土星 ⑦海王星
A.⑥⑦ B.⑤⑦ C.⑥⑤ D.⑤⑥
2008年1月31日,太陽系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王選星”以紀念王選院士在發(fā)明漢字激光照排系統(tǒng)中作出的巨大貢獻。擁有眾多類似王選星的小行星帶主要分布在
A.金星軌道和地球軌道之間 B.地球軌道和火星軌道之間
C.木星軌道和土星軌道之間 D.火星軌道和木星軌道之間
金星在中國古代被稱為太白,黎明前出現(xiàn)在東方天空,被稱為“啟明”;黃昏后出現(xiàn)在西方天空,則被稱為“長庚”。與地球不同的是,金星自轉方向為自東向西,那么在金星上看太陽升落是
A.東升西落 B.西升東落 C.南升北落 D.北升南落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的行星,主要體現(xiàn)在
A.是太陽系中體積,質量最大的行星 B.具有大氣層
C.既有自轉運動,又有公轉運動 D.是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假設在宇宙中發(fā)現(xiàn)一顆有與地球人類一樣的生命存在,則該行星可能沒有
A.大氣層 B.液態(tài)水
C.像太陽一樣的恒星照射 D.像月球一樣的衛(wèi)星繞行
與地球具有生命存在的溫度條件無關的是
A.日地距離適中
B.地球自轉周期適宜,晝夜溫差較小
C.各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
D.日照條件穩(wěn)定,不斷供應地球能量
讀“火星、木星、天王星數(shù)據(jù)比較表(以地球數(shù)據(jù)為1)”,回答9-11題。
質量 體積 公轉周期 自轉周期
火星 0.11 0.15 1.9 1
木星 317.94 1316.00 11.8 0.4
天王星 14.63 65.20 84.0 0.7
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四行星中密度最大的是
A.地球 B.火星 C.木星 D.天王星
火星與地球最相似的是
A.質量 B.體積
C.自轉周期 D.公轉周期
人類尋找地外生命對火星情有獨鐘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晝夜交替現(xiàn)象
D.與地球自然環(huán)境最相近
讀中國太陽年輻射量分布圖(圖3),完成12-13題。
太陽輻射能集中的波段為
A.可見光 B.紫外光
C.紅外光 D.X光
下列城市最不便于利用太陽能的是
A.北京 B.烏魯木齊 C.拉薩 D.重慶
關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維持地表溫度的唯一熱源 ②煤、石油等是歷史上生物固定的太陽輻射能 ③目前人類生產和生活所用的大部分能源直接或間接都來自于太陽輻射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關于圖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890年黑子相對數(shù)為波谷時,降水量為波峰50mm
B.1905年黑子相對數(shù)為波峰時,降水量為波谷200mm
C.黑子相對數(shù)與平均降水量有時正相關,有時負相關
D.年平均降水量從多到少,呈現(xiàn)出約11年的周期
有關太陽活動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使地球上降水增多
B.使地球上指南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C.使地球上傳輸?shù)亩滩ㄐ盘柤訌?br/>D.使唐山上空出現(xiàn)極光現(xiàn)象
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說的一天是指
A.地球自轉的周期 B.一個恒星日
C.一個太陽日 D.23小時56分4秒
下圖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有關地球自轉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地球自轉軸北端指向北極星方向 B.地球自轉是指地球圍繞地心的運動
C.地球自轉圍繞的中心是地軸 D.地球自轉是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之一
下列現(xiàn)象由地球自轉產生的是
①地球被分為晝半球和夜半球 ②晝夜交替 ③不同經度地方時不同
④不同緯度地方時不同 ⑤水平運動的物體產生偏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⑤
圖5中,虛線箭頭表示水平運動物體的初始運動方向,實線箭頭表示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后實際的運動方向,圖中所示四種情況,正確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造成平直河道兩岸沖刷與堆積的差異(陰影部分為沉積物),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則圖示正確的是
讀圖6,A、B、D、E三點在晨昏線上,據(jù)此完成23-25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下一刻D點將進入白晝
B.C在晝半球
C.D、E兩點的自轉速度相同
D.AB是昏線
關于晨昏線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晝夜半球的分界線
B.晨昏線上的各地太陽高度均為0°
C.晨昏線在任何時候都等分赤道
D.晨昏線在任何時候都與經線圈重合
此時,地方時為0∶00的經線是
A.120°E   B.100°W   C.20°W    D.60°E
下列關于地方時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把當?shù)靥柹阶罡邥r的時間定為正午12點
B.同一條緯線上地方時相同
C.東經數(shù)值越大的地方,地方時的值越大
D.經度每相差1°,地方時相差4分鐘
我國統(tǒng)一采用的北京時間是
①北京所在經線的地方時 ②120°E的地方時 ③東八區(qū)的地方時 ④東八區(qū)的區(qū)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某地正午時,北京時間為12時16分,則該地經度為
A.116°E B.124°E C.120°E D.104°E
2011年11月3日~14日,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完成兩次空間交會對接任務,于11月17日19時36分在內蒙古安全降落。圖7為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交會對接任務測控網示意圖。讀圖完成29-30題。
北京時間11月14日20:00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第二次交會對接成功。此時,區(qū)時為4:00的測控點為
A.奧塞蓋爾 B.遠望六號 C.阿爾坎特拉 D.凱爾蓋朗
“神舟八號”降落返回地面時,紐約時間(西五區(qū))為
A.11 月17 日2 時36 分 B.11 月17 日6 時36 分
C.11 月16 日6 時36 分 D.11 月17 日18 時36 分
讀圖8,回答31-33題。
①②兩地的時差為
A.10小時 B.22小時
C.24小時 D.18小時
如果②地時間為6月21日9點,則①地為
A.6月22日7點 B.6月20日11點
C.6月20日9點 D.6月21日9點
下列關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日界線的東側是東十二區(qū),西側是西十二區(qū)
B.東側是東經度,西側是西經度
C.東側時區(qū)的日期比西側時區(qū)的日期早一天
D.東側時區(qū)的日期比西側時區(qū)的日期晚一天
讀南半球某區(qū)域經緯網圖(圖9),回答34-35題。
①地的地理坐標是
A.20°S,20°E B.20°S,20°W
C.20°S,60°E D.20°N,40°E
關于圖中各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②兩地的地方時相差1小時
B.③地位于⑤地的東北方
C.③、④兩地的地方時相差80分鐘
D.①②兩點間距離等于②③兩點間距離
卷Ⅱ(綜合題 共30分)
(共15分,每空3分)讀某時刻光照圖(圖10),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有關問題。
(1)A點角速度 B點,A點線速度 B點(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此時晨昏圈與某一經線重合,其中昏線的經度是 ,晨線上的地方時為 時。
(3)此時A點的地方時為 時。
(15分)圖11中,甲圖是一幅以極點為中心的光照圖,陰影部分為黑夜,虛線表示回歸線和極圈。完成下列問題。
(1)甲圖為 半球(填南或北)。(3分)
(2)甲圖中EDC是晨昏線,其中晨線為 段。(3分)
(3)此時,A點的地方時是 時,C點位于 半球(填東或者西)。(6分)
(4)在乙圖中畫出此時另一個半球的黑夜范圍(涂成陰影)。(3分)。
唐山一中2010-2011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月考
高一年級地理試卷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卷Ⅰ(選擇題 共70分)
卷Ⅱ(綜合題 共30分)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政治試題
說明:
1.考試時間50分鐘,滿分100分。2.將卷Ⅰ答案用2B鉛筆涂在答題卡上,卷Ⅱ用藍黑鋼筆或圓珠筆答在答題紙上。3.Ⅱ卷卷頭和答題卡均填涂本次考試的考號,不要誤填學號,答題卡占后5位。
卷Ⅰ(選擇題 共70分)
一.單項選擇題(共35小題,每小題2分,計7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1.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下列屬于商品的是 ( )
①原始森林 ②自產自用的蔬菜 ③商店里賣的衣服 ④贈送給同學的生日禮物 ⑤國家向地震災區(qū)緊急調撥的救災物資 ⑥家庭用的電、自來水
A.①② B.③④⑤ C.③⑥ D.②④⑤⑥
2.從本質上說,貨幣就是 ( )
A.金銀 B.紙幣 C.一般等價物 D.商品
3.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之一,在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時,貨幣必須是( )
A.價值不變的特殊商品 B.現(xiàn)實的貨幣
C.想象的貨幣 D.一種價值符號
4. “商品—貨幣—商品”,這個公式說明 ( )
①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②買和賣兩種行為在同一時間和空間中進行
③貨幣具有流通手段的職能
④貨幣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
A.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5.上海世博會的門票分為平日普通票價格為160元人民幣,指定日普通票價格為200元人民幣,指定日優(yōu)惠票價格為120元人民幣,平日優(yōu)惠票價格為100元人民幣,夜間票價格為90元人民幣等不同檔次。貨幣在門票定價中 (  )
①執(zhí)行價值尺度職能 ②是觀念中的貨幣 ③執(zhí)行流通手段職能 ④是現(xiàn)實的貨幣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6.“手拉手迎接精彩世博,肩并肩保護知識產權”這一主題彰顯了中國政府萬眾一心攜手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會、眾志成城并肩協(xié)作保護知識產權的堅定決心。下列對知識產權認識正確的是(  )
A.不是商品,因為它沒有價值
B.是商品,因為它有使用價值而沒有價值
C.是商品,因為它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tǒng)一
D.不是商品,因為它看不見、摸不著
7. 紙幣由國家發(fā)行,其發(fā)行量必須 ( )
A.以國家經濟發(fā)展水平為限度 B.以滿足人民的需要為限度
C.與待售商品的總價格相一致 D.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8.支票的使用大大方便了商品交換與人們的生活,要使用支票,就必須在商業(yè)銀行開設 ( )
A.個人活期賬戶 B.定期儲蓄賬戶
C.活期存款賬戶 D.定期存款賬戶
隨看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銀行卡的使用范圍在迅速擴大,使用速度不斷加快,銀行卡的使用越來越具有普遍性。從基本使用中的工資卡,到能夠透支的信用卡;從單純的存儲業(yè)務,發(fā)展到通過一張卡就能夠買賣外匯、基金。甚至到日常生活中煤水電氣費用的繳納。據(jù)此回答9—10題。
9.信用卡和貨幣 ( )
A.都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的 B.都能用于國際交易
C.都能在任何一個交易場所使用 D.都是商品交換的媒介
10.上述材料表明 ( )
①銀行卡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經濟生活
②銀行卡具有方便快捷的特點
③銀行卡能夠確保消費安全,避免經濟損失
④使用銀行卡目的是減少現(xiàn)金的使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中國人民銀行發(fā)行第五版人民幣。第五版人民幣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5角、1角八個券種,由此表明 ( )
①紙幣是由國家發(fā)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 ②紙幣的面值是由國家決定的
③紙幣的市場購買力是由國家決定的 ④紙幣是惟一的商品流通媒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2.在社會主義社會,貨幣仍然是財富的一般代表。與人生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我們對待貨幣的正確態(tài)度應該是 ( )
A.以獲得金錢為人生的最終目的
B.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C.金錢是個寶,誰都離不了,手段且不論,只要能得到
D.社會發(fā)展了,人應該追求物質生活的富足
13.外匯是指 ( )
A.用本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貯藏手段
B.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流通手段
C.用本幣表示的用于地區(qū)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D.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
14.匯率又稱匯價,是兩種貨幣之間的 (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兌換差額 D.兌換比率
15.2010年4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外匯牌價是698.36,2012年9月18日人民幣對美元的外匯牌價是675.20.這說明 ( )
A.外幣對人民幣的匯率沒變 B.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升高
C.外幣對人民幣匯率升高 D.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跌落
16.我國改革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后,人民幣對美元有所升值。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民幣升值會使 ( )
A.出口商品的獲益增加 B.同樣數(shù)量人民幣能進口的商品更多
C.來華購物的外國游客增多 D.同樣數(shù)量人民幣可以兌換的美元更少
17.生產同樣的商品,不同的生產者有的賺錢有的賠錢,其根本原因是 ( )
A.所耗費的個別勞動時間不同 B.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不同
C.供求關系不同 D. 出售產品的價格不同
18.石頭花享有“有生命的石頭”的美稱。陳設案頭,令人嘆為觀止。石頭花屬于稀有花卉,培育要求又高,一棵價值上百美元。石頭花的價格如此之高,主要是因為(  )
①栽培石頭花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多 ②石頭花在市場上供應量比較少 
③石頭花與其他花卉相比對人們來說更有用 ④石頭花的欣賞價值高于其他花卉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9.商品價值量 ( )
①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正比 ②與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成反比
③與社會勞動生產率反比 ④與社會勞動生產率正比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唐詩中有“心憂炭賤愿天寒”的句子,這是希望通過天氣的變化(  )
A.決定商品的價格 B.改變商品的價值
C.改變炭的供求關系,從而提高價格 D.提高炭的使用價值
21.假設某企業(yè)2008年的生產條件屬于社會平均水平,生產一件甲種商品的勞動耗費為6元,產量為10萬件。2009年該企業(yè)的勞動生產率提高50%,其他條件不變,那么,甲種商品的價值量和該企業(yè)2009年創(chuàng)造的價值總量分別為 (  )
A. 4元、60萬元 B. 8元、90萬元
C. 6元、90萬元 D. 6元、120萬元
22.福州至廈門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動車)開通后,福州的張先生和李先生在“乘坐動車還是汽車前往廈門”的討論中,張先生說,我會選擇動車,雖然它的價格高一些,但速度快,用時少。李先生說,我會選擇汽車,雖然它的速度沒有動車快,但價格低。由此可見(  )
A.商品價格的高低受供求關系影響
B.商品價格的高低反映商品質量的優(yōu)劣
C.人們選擇商品關注的是商品的有用性
D.人們選擇商品關注的是使用價值與價值的統(tǒng)一
23.據(jù)商務部網站報道:原油價格的上漲也使得以玉米為原料的乙醇產量逐步增加,玉米需求量也隨之增多,推動了玉米價格的上漲。由此可知,原油和以玉米為原料的燃料乙醇屬于 ( )
A.互補商品 B.互為替代品 C.沒有區(qū)別的商品 D.沒有聯(lián)系的商品
24.下列圖像中X軸表示個別勞動生產率,Y軸表示商品的價值總量,其中正確反映兩者關系的是(  )
25. 讀下表,你認為LED燈比白熾燈貴的根本原因是(  )
名稱 白熾燈 節(jié)能燈 LED燈
單個生產成本 1元 13元 33.6元
平均壽命 1 000小時 6 000小時 50 000小時
5萬小時費用 2 250元 1 107元 171.1元
A.社會勞動生產率高 B.社會勞動生產率低
C.個別勞動生產率高 D.個別勞動生產率低
26.近年來,我國新的消費熱點持續(xù)升溫,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汽車、通信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費熱點升溫。居民消費結構不斷升級的根本原因是 ( )
A.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 B.近年來物價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國家實行刺激居民消費的政策
27.目前在許多大城市提倡營建“綠色屋頂”和“綠色陽臺”,這種營建支出體現(xiàn)( )
①生存資料、享受資料的消費 ②恩格爾系數(shù)的提高
③恩格爾系數(shù)的降低 ④保護環(huán)境,綠色消費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8.“花明天的錢,圓今天的夢”,形容的是 ( )
A.錢貨兩清的消費 B.貸款消費
C.租賃消費 D.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29.以下消費,哪些不具有合理性 ( )
①從眾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②求異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③攀比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④求實心理引發(fā)的消費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30.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假日旅游越來越火爆。這種消費屬于:( )
A.生存資料消費 B.發(fā)展資料消費
C.享受資料消費 D.錢貨兩清的消費
31.近年來,我國居民消費恩格爾系數(shù)大幅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A.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B.我國經濟快速健康發(fā)展
C.城鎮(zhèn)居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D.居民日用消費品的價格持續(xù)下降
32.2011年3月16日、17日,廣東、浙江、安徽、江西等多地發(fā)生市民搶購碘鹽。搶購者擔心日本核電站泄漏對人體有影響,食用碘鹽可預防核輻射,有的則擔心海水被放射性物質污染,沒法再提煉鹽,市民的哄搶直接導致食鹽脫銷。這一現(xiàn)象表明(  )
①商品的質量、性能會影響消費者對該商品的需求
②消費者應當樹立科學的消費觀,避免盲從,理性消費 
③生產決定消費的質量、水平 
④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需求增加將擴大食鹽生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3.不考慮其他因素,下圖中匯率變化產生的影響是(  )
2002~2009年人民幣對歐元的年平均匯率(人民幣元/100歐元)
①2002年至2004年,中國出口到法國的紡織品更具競爭力了 
②2002至2004年,德國出口到中國的機械設備變得便宜了 
③2008至2009年,中國企業(yè)赴歐元區(qū)國家投資設廠更有利 
④2008至2009年,法國學生來中國留學需要的費用減少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4.讀漫畫《新對策》,完成下題。
面對金融危機,主人公采取“生活要像擠牙膏”的對策是因為(  )
①收入是消費的基礎和前提 
②居民消費水平不僅取決于當前的收入,而且受未來收入預期的影響
③社會總體消費水平的高低與人們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關系 
④物價的變動影響人們的購買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5.個性店的概念最早起源于美國,流行于日本,意為風格獨特、更具專業(yè)化、創(chuàng)意鮮明的店鋪。在現(xiàn)有國內市場上,個性化概念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商品個性化,主要是抓住時下消費者求變求新、標榜另類和時尚的特性,提供獨一無二的個性化商品;另一種是店鋪個性化,從文化理念入手以博得消費者的認同感。個性店的個性化概念對創(chuàng)業(yè)的經濟學啟示是(  )
A.只要抓住消費者的求新求異心理,創(chuàng)業(yè)者就能成功
B.創(chuàng)業(yè)者在商海中搏擊必須要有高深的文化修養(yǎng)
C.創(chuàng)辦個性店是創(chuàng)業(yè)的唯一選擇
D.創(chuàng)業(yè)必須抓住消費者的消費心理,獲得消費者的認同
卷Ⅱ(非選擇題 共30分)
二.簡答題(共5小題,計30分)
36.(15分)去年白菜創(chuàng)出了每斤超出1元錢的價格,讓很多菜農坐不住了,大面積跟風種植,沒想到,今年豐收卻面臨價格大跌。許多地方大白菜跌至2分錢一斤。
(1)上述材料反映什么經濟學道理 (8分)
(2)價格是市場經濟的“晴雨表”,根據(jù)今年大白菜的這一價格變化,請你談談會對菜農下一步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哪些影響 (7分)
37. 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促使內地消費者對奢侈品購買能力不斷提升。《世界奢侈品協(xié)會2011官方報告藍皮書》顯示,從2010年至2011年3月底,中國內地奢侈品市場消費總額達107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
有專家認為,奢侈品消費大國的地位與我國作為發(fā)展中國家的地位很不相稱。
請回答:你認為,影響居民消費的因素有哪些?我們應如何成為一個理智的消費者?(15分)
唐山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月考
高一年級政治試卷參考答案唐山市第一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第一次月考語文試題(100分)
一、(每小題3分,共30分)
1、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沁(xīn)園春 百舸(gě) 崢嶸(zhēngróng)
B、瞋(chēn) 以遺(wěi)陛下 陛(bì)
C、頹圮(qǐ) 方遒(qiú) 歲月稠(cóu)
D、青荇 (xìng) 浪遏(è) 濡(rú)縷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惆悵 玉決 蒼茫 激揚
B、寥闊 食邑 彳亍 寂寞
C、蕩漾 倉淬 膽怯 耀眼
D、火缽 熏黑 戮力 參乘
3、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且貳于楚也 貳:兩次
B、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陪伴
C、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微:略微
D、大行不顧細謹 行:作為
4、下列加點詞語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
A、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B、行李之往來
C、恐懼不敢自陳 D、沛公居山東時
5、下列各項中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 )
A、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B、晉軍函陵
C、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D道芷陽間行
6、下列有關常識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國別史,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按魯史《春秋》順序編寫的,因此又稱《左氏春秋》。
B、《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著,為司馬遷所寫,全書共130篇。
C、《戰(zhàn)國策》是西漢劉向編著的,是一部以記載戰(zhàn)國時各諸侯國一些謀臣策士言論的歷史著作。
D、徐志摩,現(xiàn)代著名詩人,他是新月詩派的主要成員之一。他的主要詩集有《志摩的詩》《猛虎集》等,代表作有《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等。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太陽隊近來的表現(xiàn)不能令人滿意,糟糕的防守問題一直沒有改善,比賽連連失利,甚至在與弱旅勇士隊比賽時,也飲恨敗北。
B.目前,北大、清華等高校國防生的培養(yǎng),初步形成了科學文化學習與軍政訓練并重、院校教育培養(yǎng)與軍人實踐鍛煉結合的格局。
C.“錦”是一種絲織品,在古代,由于珍貴的原材料、繁瑣的生產工藝,使得織品數(shù)量有限,是達官貴人才能享用的時尚奢侈品。
D.為了更好地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我們一定要做好考核教師的教學成績,對于貢獻突出和甘于奉獻的教師要給予適當?shù)奈镔|獎勵。
8.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  )
A.看到果農家里汗牛充棟的黃燦燦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為這說明我們開發(fā)的新品種產量高,品質好。
B.有些人取得一點成績,便自命不凡,洋洋自得,尾巴都翹到天上去了,這樣的人終究不會有大的作為。
C.對那些少不更事的年輕人,我們不僅要多加指導,還要給他們更多的鍛煉機會,使他們盡快地成熟起來。
D.開發(fā)商們對商品房面積的計算方式一直諱莫如深,由此導致的開發(fā)商與業(yè)主之間的經濟糾紛經常發(fā)生。
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這位油畫家的高原風貌主題油畫雖然很受歡迎,但是他不輕易創(chuàng)作,因此,他掛在畫廊墻上待價而沽的作品并不多。
B.他兒子正值豆蔻年華,理應專注于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沒想到卻整天沉迷于網絡游戲,現(xiàn)在連初中都讀不下去。
C.奶奶去世已經十年了,但她生前對我的疼愛之情我卻一直銘記在心,耿耿于懷,這份情和愛我任何時候都不會忘記。
D.近期的一場大火使我們損失慘重,連回家的路費都沒有了,懇請各位高抬貴手,接濟我們一點,以便我們渡過難關。
10.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 )
汽車駛入黃山腳下,已經凌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黃山之行開始了。
①從北門左側小徑直下松谷景區(qū),竹林蒼翠挺拔,山路潮濕,映著青苔
②不時能聽到鳥的啁啾聲,從林子的深處清幽傳來
③山中是寂靜的,涼颼颼的風在窗外夾雜著草香、木香,在夜色中隨著閃亮的燈光彌漫著
④行走在谷中,邊走邊用竹拐敲著石階,嗒嗒聲和著流水潺潺聲
⑤不時可以看到黑色、灰色的峭壁的身影,遠處的山的輪廓
⑥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久已沉寂的心終于興奮起來
A.①③⑤②④⑥   B.③⑤①②④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③②①⑤④⑥
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題目。(每小題3分,共9分)
做人要講“君子人格”
沈棲
記得英國作家威爾遜曾對“貴族”下過這么一些標準:虔誠的、道德服從的、紳士的、樂于助人的、敢講真話的,如面對災難,是敢于自我犧牲的;倘若只有錢而沒有社會責任,只能叫暴發(fā)戶或土財主。在西方,稱得上是貴族,那他首先得有財富,有地位,生活在社會底層者,再有道德,再有操守,再有自我犧牲精神,他與貴族也是絕緣的。我國歷代倡導的君子則不然,無論財富多寡、身份貴賤、地位高低、年齡長幼,只要有君子人格,都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堂堂君子。
“君子”一詞最早出現(xiàn)《易經》,經儒家學派的不斷演繹、詮釋而得以完善,成為中國人的道德典范。雖說隨著時代的進化和文明的進步,“君子人格”已被賦予現(xiàn)代的色彩和內容,但是,這些積淀在文明最底部的是非善惡觀念以及由此而推導的善良行為規(guī)范,則構成了當代中國文明的基石。儒家文化對中國最大的貢獻,便是把中華及周圍民族帶出了野蠻,帶進了文明,并崇重“禮”和“法”作為言行規(guī)則。儒家素來力倡“五常”,視之為“君子人格”的底蘊。倘若我們摒棄“仁義禮智信”中的等級制內涵,不無合理成分,它對于平等的民主社會仍是一種可資的優(yōu)良的精神資源:“仁”與博愛大體相似;“義”相通于某種普世性原則的政治預設;“禮”有著尊重和維護他人并進而維護自身尊嚴的含義;“智”自是一種為人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慧識;“信”乃是誠信、共識,社會成員相處和合作的前提。盡管儒家文化充斥著大量的封建主義毒素,但散見于儒家典籍中的有關“君子人格”的信條則是穿越時空、超越階級的,它并沒有過時,也決計不會過時。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所提供的一份在線調查,為我的這一斷言作了佐證。這份在線調查顯示:85.7%的受訪者肯定當下需要“君子人格”(值得注意的是,其中70后和80后的受訪者超過6成);針對“當代君子人格’的核心是什么?”的問題,排在前三的依次是 “仁”(73.6%)、“信”(71.7%)、“義”(65.5%);受訪者最為推崇的中國儒家文化中關于“君子人格”的論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排在首位(54.5%),次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52.7%),再次為“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42.7%);89%的受訪者直言當下社會“君子少見”,36%認為“幾乎沒有”,僅9.9%的人認為“君子常見”。——這些調查的數(shù)據(jù)雖然存有隨意性和簡約化的不足,但它也昭示了這么一個社會態(tài)勢:當下社會健康發(fā)展亟需輩出君子,亟需倡導“君子人格”。
在當今的社會轉型期,利益的分化與侵蝕、觀念的多元與錯位、社會的發(fā)展與陣痛,使得“君子”的挺立與“君子人格”的生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塵暴”,整個社會的價值坐標亟待重新確立。當然,我們不能把人性庸俗化,覺得人生在世只圖名利,也不能把人性理想化,覺得人人可以成為純粹的天使,靠譜的假設是:“人之初”不論是“性本善”還是“性本惡”,人性總是充滿著弱點,需要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信條的制約,人的行為一旦服從于這樣的規(guī)范和制約,善良的人性便會蔚然成風,骯臟的人性也會向善良的人性低頭,久而久之,外在的道德壓力內化于人心,被迫也就演化為自覺,從而“道德生態(tài)”得以呵護,“君子人格”得以崇尚,中國才能日臻名副其實的“君子國”——現(xiàn)代文明國度的愿景。
中國文化最講究“知行合一”,要達到“君子人格”的境界,關鍵不在于了解多少關于“君子”的格言,而在于“知行合一”,在具體的生活實踐中體現(xiàn)出“君子人格”。但丁說得好:“人不能像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知識不能只寫在書本上,美德不能光停留在口頭上,唯賢唯德,從我做起,做人都講“君子人格”,和諧社會還會是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么?
11.下列關于“君子人格”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無論財富多寡、身份貴賤、年齡長幼,只有具備君子人格,才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堂堂君子。
B.君子人格經儒家學派的不斷演繹、詮釋而得以完善,成為中國人的道德典范。
C.君子人格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它會被賦予新的內容。
D.君子人格是一種不可或缺的良知和智慧,是社會成員相處和合作的前提。
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僅9.9%的人認為“君子常見”,昭示出“君子人格”是當下社會健康發(fā)展的迫切需要。
B.當代中國人最為推崇的關于“君子人格”的論述,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當今的社會正處在轉型期,它是“君子人格”的生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道德沙塵暴”的根本原因。
D.“君子人格”的終極目標,是使和諧社會不至于淪為可望不可即的海市蜃樓,使中國日臻名副其實的“君子國”。
13.對本文的理解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有關“君子人格”的信條盡管散見于儒家典籍中,但依然適用于現(xiàn)代社會,且永遠不會過時。
B.戰(zhàn)勝人性的弱點,需要我們的行為服從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信條的制約,需要骯臟的人性向善良的人性低頭,需要被迫而非自覺。
C.覺得人生在世只圖名利的人性庸俗化,覺得人人可以成為純粹的天使的人性理想化,都是不靠譜的假設。
D.一個人算不算得上君子,不能只看他的口頭,而要看他能否“知行合一”,有沒有在生活中踐行“君子人格”。
三、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題(每小題3分,共9分)
王翦者,頻陽東鄉(xiāng)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滅三晉,走燕王,而數(shù)破荊師。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shù)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為賢勇。于是始皇問李信:“吾欲攻取荊,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李信曰:不過用二十萬人。”始皇問王翦,王翦曰: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王將軍老矣,何怯也!李將軍果勢壯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將二十萬南伐荊。王翦言不用,因謝病,歸老于頻陽。李信攻平與,蒙恬攻寢,大破荊軍。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與蒙恬會城父。荊人因隨之,三日三夜不頓舍,大破李信軍,入兩壁,殺七都尉,秦軍走。
始皇聞之,大怒,自馳如頻陽,見謝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將軍計,李信果辱秦軍。今聞荊兵日進而西,將軍雖病,獨忍棄寡人乎!”王翦謝曰:“老臣罷病悖亂,唯大王更擇賢將。”始皇謝曰:“已矣,將軍勿復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始皇曰:“為聽將軍計耳。”于是王翦將兵六十萬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請美田宅園池甚眾。始皇曰:“將軍行矣,何憂貧乎?”王翦曰:“為大王將,有功終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時以請園池為子孫業(yè)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關,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或曰:“將軍之乞貸,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我不多請?zhí)镎瑸樽訉O業(yè)以自堅,顧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擊荊。荊聞王翦益軍而來,乃悉國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堅壁而守之,不肯戰(zhàn)。荊兵數(shù)出挑戰(zhàn),終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飲食撫循之,親與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問軍中戲乎?對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荊數(shù)挑戰(zhàn)而秦不出,乃引而東。翦因舉兵追之,令壯士擊,大破荊軍。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荊兵遂敗走。秦因乘勝略定荊地城邑。歲余,虜荊王負芻,竟平荊地為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賁,與李信破定燕、齊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盡并天下,王氏、蒙氏功為多,名施於后世。
(節(jié)選自《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注)1超距:跳躍。古代的一種游戲,用于習武。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于是引兵而西 引:率領。 B王翦謝曰 謝:推謝
C、老臣罷病悖亂 罷:通“疲”D.翦因舉兵追之 舉:發(fā)動
15、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直接說明王翦足智多謀的一組是( )
①非六十萬人不可
②唯大王更擇賢將
③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
④今空秦國甲士而專委于我
⑤堅壁而守之,不肯戰(zhàn)
⑥親與士卒同食
A.①②⑥ B.③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⑤
1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李信年輕壯勇,曾大敗燕軍,擒獲太子丹,秦王對他評價很高,但他過于輕敵,導致征荊失敗。
B、面對李信的失敗,始皇幡然悔悟,及時向王翦道歉并重新起用王翦,滿足了王翦對兵力的要求,為后來大敗荊軍奠定了基調。
C、出征前,王翦向始皇多多地討要良田園林宅院,是為了妥善地安置自己的子孫,使自己領兵征戰(zhàn)無后顧之憂。
D、王翦堅守不戰(zhàn),是為了激發(fā)士氣,避敵銳氣,以便尋找最合適的作戰(zhàn)時機,最后終于大敗荊軍。
四(12分)
17、把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⑴、于將軍度用幾何人而足?(3分)
⑵、使使還請善田者五輩。(3分)
18、補寫下列名篇句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但我不能放歌,( ),(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⑵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 ),( )。
⑶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至易水上,( ),取道。
五、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后面的題目(10分)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
19. 三四兩句的藝術手法是什么 簡要分析。(5分)
20.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什么思想內容 (5分)
六、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李叔同的傳奇人生
張露
如果說有一種人生華麗而不刺眼,鉛華洗盡,返璞歸真,歷盡世間的奢華百態(tài)仍清澈如水,那么這種人生非李叔同大師莫屬。少年時,他是上海灘有名的翩翩公子,風流儒雅,氣度不凡,“二十文章驚海內”;留學日本,李叔同以敏銳的藝術靈感創(chuàng)造了很多中國藝術史上的第一;學成歸來,先后在天津、上海、浙江教書。在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教授圖畫音樂課期間,他以其高尚的品格、精湛的藝術、淵博的學識和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開啟了中國近代藝術教育的新局面。
他的學生,著名畫家豐子愷,曾形象地稱“文藝的園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大師在留學日本期間創(chuàng)辦了我國第一部音樂刊物《音樂小雜志》。他竭力提倡音樂“琢磨道德,促社會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會教育功能。一首《送別》意蘊無限,最后傳唱于大江南北,家喻戶曉,那含意深邃、意境悠遠的歌詞,那恬靜典雅、抒情流暢的曲調,傳唱了一個世紀,潤澤了幾代人的心靈。淡雅的笛音吹出了離愁,凄美的歌詞寫出了別緒。
在近現(xiàn)代美術史上,大師也是一個舉足輕重的人。執(zhí)教一師期間,為了改革中國美術課歷來只授臨摹畫帖的狀況,他開設了室內室外寫生課,以訓練學生繪畫基本功。1914年他在教課時采用了男性裸體模特寫生,具有歷史性的開創(chuàng)意義。
提到中國近代戲劇史的發(fā)展,人們也不會忘記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留學日本期間,他在東京組織成立了藝術團體“春柳社”。1907年該劇社演出了法國小仲馬編劇的《茶花女》第三幕,李叔同飾演女主人公。日本有一位老戲劇家松居,他對李叔同的演技極為欣賞。他說看了這個戲,他想起在法國蒙馬得爾小劇場那個女優(yōu)杜菲列所演的茶花女……
李叔同年輕時,即以才華橫溢而矚目文壇。出家前夕,他將清光緒二十六至三十三年(1900~1907)間的20多首詩詞編成書卷。其中就有《留別祖國并呈同學諸子》《哀國民之心死》等不少值得稱道的佳作,表現(xiàn)了他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出家前的五六年間,他還有30余首歌詞問世。詞家寇夢碧在《讀李叔同先生詩詞》中說:“叔同先生詞,則兼婉約豪放之長,而題材之博大,內容之深廣,實為突起異軍,超越鄉(xiāng)賢。”
李先生嚴謹而不拘束,夏丏尊先生曾經指出李叔同先生做人的一個特點,他說:“做一樣,像一樣。”執(zhí)教一師,他脫下西裝,穿上黑馬褂、布鞋,戴上金絲邊框眼鏡,為人師表,他一絲不茍。
他的藝術成就為古老而禁錮的中國藝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從此中國藝術融入了世界文化,他嚴謹而美學化的教育精神為這個浮華的社會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氣。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2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 )(5分)
A.李叔同少年時,是上海灘有名的風流公子,因此在之后的歲月里,他努力追求鉛華洗盡、返璞歸真的人生,事實證明他做到了。
B.在中國音樂史上,李叔同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的《送別》意蘊無限,充分體現(xiàn)出他的“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音樂主張。
C.李叔同為古老而禁錮的中國藝術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了改革中國美術課歷來只授臨摹畫帖的狀況,他在教課時采用了男性裸體模特寫生,具有歷史性的開創(chuàng)意義。
D.由于對國家命運和民生疾苦的深切關注,加上自身無力改變這樣的現(xiàn)實,李叔同終于選擇了出家,這種思想在他后來的詩詞創(chuàng)作中可以看出來。
E.在作者看來,李叔同是個多才多藝,在許多藝術領域都有建樹的藝術家。他嚴謹?shù)⒉痪心啵瑢Υ耍髡叩脑u價是“做一樣,像一樣”。
22.文中夏丏尊先生說李叔同“做一樣,像一樣”。哪些地方能體現(xiàn)出這個特點?請簡要概括。(6分)
答:
23.文末說:“先生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作者這樣說的原因是什么?這句話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答: 24.作者認為“李先生嚴謹而不拘束”,你是否贊同這一觀點?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
答:
七、語言表達題
25.請從“知識”“興趣”中任選一個為內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寫兩個句子。要求每個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辭方法,兩個句子之間在語意上形成對比。(5分)
時間,是海綿里的水,只要你勤奮地擠,總會有所收獲;
時間,是掌縫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會全都漏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潘县| 门头沟区| 红原县| 南涧| 抚州市| 新龙县| 彭阳县| 铁岭市| 栖霞市| 衡东县| 安泽县| 康马县| 马边| 蕲春县| 长武县| 莎车县| 华安县| 郎溪县| 宝鸡市| 南部县| 佳木斯市| 花莲县| 密山市| 梨树县| 龙泉市| 农安县| 包头市| 桃江县| 霍林郭勒市| 中阳县| 如皋市| 兴安县| 扎赉特旗| 大名县| 十堰市| 安陆市| 苍山县| 久治县| 文成县| 麦盖提县|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