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觀察的學問》山亭區馮卯鎮歐峪小學 李濤一、教學目標:1、讓學生了解觀察是一種很重要的方法,知道什么是觀察,并學會怎樣觀察的方法。2、通過演示和指導,學會用不同的方法觀察世界,讓學生初步了解觀察中要注意的問題。3、激發興趣,初步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4、體驗到探究觀察的樂趣,培養愿意與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團體合作,共同提高的精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了解觀察的意義,學會觀察的方法。難點::觀察體驗活動,觀察法的運用。三、教學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2、準備觀察的材料:餅干3、引導學生前置性學習四、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導語:同學們,我們先來做個游戲請甲同學先到門外去。(轉身問)你們有誰知道甲同學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長褲,什么鞋子嗎?(指一學生回答)?;卮鹫_時,問你怎么知道這么清楚?(觀察了一下)若回答不正確,問你們怎么沒有注意呢?(沒有仔細觀察)師小結:其實在生活中許多事物只有通過我們的觀察,才會有所了解,才會有所發現。今天,這節綜合實踐活動課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怎樣進行觀察?(板:觀察的學問)(二)研究討論1、平時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頭、手等)2、現在,瞪大你的眼睛去觀察一下你們的教室,你觀察到了哪些同類事物?(有生命的、無生命;木質、陶瓷、發光、電器等)3、導語:剛才大家觀察的非常仔細,發現了教室里有這么多同類的事物。因此只有通過觀察才會有所發現,而且觀察是綜合實踐活動中一種重要的方法。師小結:什么是觀察呢?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有目的、較持久的認識活動,也是用人類的多種感官去認識客觀事物現象的一種活動。觀是看,察是想。4、怎樣對事物進行觀察呢?下面我請一位同學來觀察一下這塊餅干。(讓學生通過看,發現這塊餅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著讓學生用鼻子聞一聞,覺得餅干很香;然后讓學生嘗一嘗餅干的味道,很脆又有點甜,吃起來香噴噴的。)5導語:剛才這位同學運用自己的多種感官進行觀察,發現了餅干的一些特點。如果我們平時能對事物進行觀察,就會發現許多你所不知的一些秘密。當然,在觀察中要注意一些問題,那么,在觀察中要注意些什么呢?6、四人小組討論后,反饋,并進行小結:(課件出示)(1)觀察要有序;師點撥:觀察的順序有哪些?(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里到外等)(2)觀察要有目的;(3)觀察要進行比較;(4)觀察要啟發想象。(5)觀察要抓住特點。(三)實踐操作(1)在這幅畫里你看到了什么?在這幅圖片中你找到了各種魚的什么特點?小組交流,因為金魚的種類很相似,所以要適時引導學生抓住特點來描述。師總結:觀察力也不是天生的,而是通過培養和訓練,在實踐活動中逐漸行成和發展起來的。(提高觀察能力的首要,還是要從我們身邊作起。在看一個事物時,除了仔細的去看之外,還要從多個角度去思考,為什么這個事物是這么回事,不要忽視任何一件小事,往往小事的背后隱藏著很大的秘密,如果我們不仔細的觀察,也許就將這個秘密永遠的隱藏了。)(四)課堂總結與延伸1、師生總結。師:請大家再來回顧一下觀察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2、課外延伸:希望在今后的生活中每位同學都能養成觀察的好習慣,做個社會的有心人。(五)作業課后觀察螞蟻,并寫一份觀察記錄。五、板書設計觀察的學問什么是觀察?觀是看,察是想如何觀察? 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抓住特點。 觀察,是需要堅持的,需要長期的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