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追求智慧的學問一、教材分析本框是《哲學與文化》教材的第一課第一框,是全書的開篇,主要闡明哲學的起源、內涵和作用,厘清哲學思維與日常思維、哲學與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的差異和聯系。哲學是一門高度抽象的學問,它不只是一套系統化的知識體系,也是人類從總體上把握世界的一種獨特思維和智慧。本框共三目,建議1-2課時。二、教學目標通過引用習近平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內容,引出哲學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作用,從身邊的大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哲學的興趣與好奇心。通過觀看分析周國平哲學課、泰勒斯故事等視頻片段,概述哲學的本義、產生與起源,了解哲學與世界觀的區別與聯系。通過對《周易》、亞里士多德、恩格斯等名言名句的分析,探究哲學與具體科學之間的辯證關系。初步了解哲學與日常思維的差異,樹立用哲學思維思考問題的意識,增強科學精神。三、教學重難點重點:哲學的產生與起源、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難點:哲學的本質涵義、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閱讀習近平給《文史哲》編輯部全體編輯人員回信。習近平在回信中指出,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讓世界更好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需要深入理解中華文明,從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角度深入闡釋如何更好堅持中國道路、弘揚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回答好這一重大課題,需要廣大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高品質的學術期刊就是要堅守初心、引領創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優秀學術人才成長,促進中外學術交流。希望你們再接再厲,把刊物辦得更好。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哲學社會科學工作。他曾強調,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哲學社會科學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思考什么是哲學?習總書記為什么如此重視哲學的發展?(二)新課教學議題一:哲學的本義與起源議題情境一:1.觀看“周國平哲學課片段:哲學是什么”。議學任務:結合視頻,查閱資料,總結哲學的本質涵義。議學提示:哲學是一門熱愛智慧、追求智慧的學問,它致力于從整體上把握人與世界的關系。議題情境一:2.觀看“泰勒斯事跡”短視頻。泰勒斯,是古希臘時期的思想家、科學家、哲學家,創建了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是希臘最早的哲學學派——米利都學派的創始人。古希臘七賢之一,被稱為“科學和哲學之祖”。議學任務:結合泰勒斯的事跡,談談哲學的產生與起源。議學提示:(1)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起源于人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宇宙、人生的追問和思考。議題二:哲學與世界觀、方法論議題情境二:1.觀看“周國平哲學課片段:哲學始于仰望星空”。議學任務:結合視頻,思考泰勒斯被稱為“歷史上第一位哲學家”的原因。議學提示:哲學尋求的是“變背后的不變,多背后的一”,也可以說是現象背后的本質。泰勒斯提出“世界的本源是水”,體悟到了世界背后的統一,萬物歸于一。(1)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議題情境二:2.閱讀下列“悲觀與樂觀主義者”等圖文材料。人總是按照自己對周圍世界和人生的理解來做事做人。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逆境時,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指望得到上天的恩賜;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進,不屈不撓。有人熱愛自然,熱愛社會,熱愛生活,具有崇高理想和遠大志向,積極進取樂于奉獻;有人自以為看破紅塵完全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對他人冷漠無情,毫無愛心,無所作為。議學任務:結合實例,說說人的思想觀念與行為方式方法之間的關系。議學提示:(2)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方法論。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議題三:哲學與具體科學知識議題情境三:1.閱讀下列兩組名人名言觀點。《周易》中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是超越經驗領域,從而到達了最高本體和終極原因的領域的一門學問。議學任務:從具體的 “器”中概括出“道”,從具體的經驗領域中抽象出具有普遍意義的“最高本體”。這是一種什么思維方式?議學提示:“器”與“道”相對,“器”是具體的特殊事物,“道”是抽象的普遍概念;具體的經驗領域對應的是“特殊”和“多”,“最高本體”對應的是“一般”和“一”。從具體的 “器”中概括出“道”,從“特殊”中抽象出“一般”,從“多”中升華出“一”,反映的是一種獨特的哲學思維。哲學是對具體知識的一般抽象和升華。(1)人類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具體知識。具體科學揭示的是自然、社會和思維某一具體領域的規律。哲學則對其進行概括和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議題情境三:2.閱讀恩格斯的兩組觀點。恩格斯說:“推動哲學家前進的,絕不像他們所想象的那樣,只是純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動他們前進的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日益迅猛的進步。隨著自然科學領域中每一個劃時代的發展,唯物主義也必然要改變自己的形式。”恩格斯說:“自然研究家盡管可以采取他們所愿意采取的態度,他們還得受哲學的支配。問題在于:他們是愿意受某種蹩腳的時髦哲學的支配,還是愿意受某種以認識思維的歷史及其成就為基礎的思維形式的支配。議學任務:閱讀材料,結合實踐發展,說明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議學提示:①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②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五、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