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教學目標】1.知道七七事變、第二次國共合作、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等史實。2.以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等罪行為例,認識日本軍國主義兇惡殘暴的侵略本質。【教學重難點】重點:七七事變、淞滬會戰、南京大屠殺。難點:第二次國共合作【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出示:同胞們,同志們,朋友們: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崇高愿望,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的堅定立場。——習近平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上的講話提問: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活動是為了紀念哪個歷史事件?今天學習《第19課 七七事變與全民族抗戰》二、自主學習(一)自學要求:閱讀課本P91-96,并在課本圈劃出問題答案,時間 7分鐘。(二)自學問題:1、七七事變的時間、地點、借口、影響?2、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背景、表現、開始標志、意義 3、淞滬會戰的爆發的借口、時間、經過、結果及影響?4、南京大屠殺時間、日軍罪行、啟示?三、師生互動(教師點撥、學生成果展示與合作探究)(一)七七事變1.概況教師提問:七七事變的時間、地點、發動者、簡單經過、影響?學生:【時間】1937年7月7日【地點】盧溝橋【發動者】日本【簡單經過】日軍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的拒絕,遂向中國守軍開火,中國守軍奮起抗戰。【影響】標志著中國全民族抗戰的開始。2.日本發動盧溝橋事變是蓄意的嗎?教師出示:材料 那時候,在東京政界的消息靈通人士之間,私下盛傳著這樣的謠言:“七夕的晚上,華北將重演柳條溝一樣的事件?!睂Υ舜蟪砸惑@的軍部和政府的一部分消息靈通人士,似乎就不約而同地秘密派出了各自的視察人員。—[日]今井武夫著《今井武夫回憶錄》學生:充分說明七七事變是日本方面有預謀的武力侵華事件,是日本發動全面侵略戰爭的開端。3.日本全面侵華為什么在盧溝橋爆發?教師:盧溝橋背靠宛平城,扼平漢鐵路,是北平通往南方等地的唯一通道,中日軍事上的必爭之地。4.中國軍隊的英勇抵抗教師:盧溝橋即爾等之墳墓,應與橋共存亡,不得后退。——第29軍司令部立即命令前線官兵在平津戰役中,第29軍副軍長佟麟閣,第132師師長趙登禹以身殉國。提問:以上材料表現中國軍人的什么精神?學生: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第二次國共合作背景教師: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侵華后,國共分別發表聲明。材料一:“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共中央《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1937.7.8)材料二:“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br/>——蔣介石7月17日廬山談話提問:國共分別表達什么意思?學生:都呼吁全民族抗戰。教師:國共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步伐。2.表現教師:第二次國共合作的表現是什么?學生: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南方八省游擊隊改編新四軍。3.開始標志教師:第二次國共合作的開始標志是什么?學生:1937年9月,國民黨發表中共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意義教師:第二次國共合作的意義是什么?學生:以國共合作為主體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團結御侮,全民族抗戰局面開始形成。(三)淞滬會戰教師提問:淞滬會戰的時間、地點、經過、結果、意義?學生:【時間】1937年8月13日【地點】上海【經過】寶山保衛戰(姚子青)、四行倉庫戰斗(謝晉元)中國空軍首次參戰。【結果】上海失陷【意義】打破了日本3個月滅亡中國的迷夢,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斗志。(四)南京大屠殺教師提問:南京大屠殺的時間、地點、日軍罪行?學生:【時間】1937年12月13日【地點】南京【經過】刺殺、活埋、焚燒、殺人比賽等屠殺中國300000以上。教師:一位歷史學家曾經估算,如果所有南京大屠殺的罹難者手牽手站在一起,這一隊伍可以從南京綿延到杭州,總距離長達200英里左右。他們身上的血液總重量可達1200噸,他們的尸體則可以裝滿2500節火車車廂。—張純如《南京大屠殺》提問:以上材料說明什么?學生:南京大屠殺充分暴露了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窮兇極惡、殘暴野蠻的侵略本性。教師: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合作探究:南京大屠殺給我們留下了怎樣的思考?①銘記歷史,以史為鑒,居安思危,樹立憂患意識;②勿忘國恥,振興中華,③反對戰爭,珍愛和平。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