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9月月考試題(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第一高級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9月月考試題(全科)

資源簡介

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72分)
1、下面是某學校高一年級同學對分封制、宗法制的認識,請你對此判斷正誤①分封制是把包括鎬京、洛邑在內的廣大地區的土地和人民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 ②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這一現象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反映了分封制的瓦解 ③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④在周王室中周王正妻所生之子一定能夠成為大宗
A、①②正確 B、 ①③正確 C、②③正確 D、 ①④正確
2、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
A、山東、山西 B、河南、河北 C、湖南、湖北 D、廣東、廣西
3、你看過電視連續劇《封神榜》或神話小說《封神演義》嗎?姜子牙(即姜尚)被封到齊國當國君,并享有很高的地位,因為他
A、是周王的近親 B、立下了赫赫戰功
C、幫助周武王滅紂 D、是先代貴族的后裔
4、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
A、郡縣制 B、宗法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
5、清代學者萬斯大說:“古之時,諸侯之嫡長子為世子,嗣為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類繁多,懼其散而無統也,因制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說明了:
A、大、小宗都有血緣關系 B、宗法關系是維系政權的紐帶
C、各級政權被一家一姓所控制 D、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權力
6、2011年清明節之際,第二屆“在臺湘籍后裔湖南行”活動在湖南舉行。活動以“湘湖子弟﹒清明祭祖”為主題,共邀請了寶島各界190余名在臺湘籍人士及后裔回鄉省親,祭祀祖先。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與這種珍惜親情的形成有密切關系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內外朝制度 D、禮樂制度
7、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寫道:嚴格說來,秦漢時中國歷史上正式有統一政府;秦以前的中國,只可說是一種封建的統一;只有到秦漢,中央方面才有一個更像樣的統一政府,而其所管轄的各地方,也已經不是封建性的諸侯列國并存,而是緊密隸屬于中央的郡縣制度的行政區分了。這從本質上意味著:
A、分封制使得國家結構松散 B、皇帝制度保障了國家的統一
C、郡縣制更有利于中央集權 D、軍功爵制削弱了貴族勢力
8、秦始皇建立的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與分封制相比,主要特點是:
①確立皇權的至高無上 ②爵位世襲制
③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機構 ④三公九卿和郡縣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依據才能政績任免官吏
C、制度法令的統一 D、更有利于皇帝集權
10、秦始皇被稱為“千古一帝”。賈誼在《過秦論》中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余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周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他為能夠有效地“制六合”而采取的措施是
A、以郡縣制代替分封制 B、統一文字
C、統一貨幣 D、統一度量衡
11、《禮記·禮運》把禹作為“天下為家”的小康之世的開端,以區別于禹以前“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據應是:
A、建立武裝       B、禹死后啟繼位
C、設置官職       D、制定刑法
12、天干地支是中國選民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歷法知識。商代君主多以天干為名,如太甲、盤庚等,這體現了商朝:
A、天干地支知識已經在群眾中普及 B、經濟繁榮、文化發達
C、君主掌握國家的最高領導權 D、王權的自我神化
13、據《通志》載:“曹氏,叔振鐸,文王子而武王弟也,武王克商,封之於陶丘,為宋景公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由此可見導致曹姓形成的制度應該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世襲制 D、郡縣制
14、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故天子諸侯之傳世也,繼法統之立子與立嫡也……立賢之利過于立嫡,人才之用優于資格,而終不以此易彼者,蓋懼夫名之可藉,而爭之易生,其弊將不可勝窮。”王國維這段話的主要含義是:
A、指出嫡長子繼承制的弱點
B、嫡長子繼承制的出現具有歷史必然性
C、嫡長短子繼承制不符合歷史發展規律
D、沒有比嫡長子繼承制更好的權力交接制度了
15、分封制在周初鞏固了周的統治,發展了周的疆域;在后期則造成分裂割據,瓦解了周朝的統治。導致這種不同結果的根本因素是:
A、生產關系的變革 B、生產力的發展
C、諸侯爭權奪利 D、宗法制形同虛設
16、在閩南地區王氏宗祠“世饗堂”的兩塊牌匾上分別書寫著“敦宗睦祖”和“弘揚祖德”
①體現聚族而居的宗法觀念 ②具有激勵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強調尊宗敬祖的文化認同 ④反映重利輕義的價值取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史載周公制禮作樂,以宗法維系封建制度的運作。有百世不遷的大宗,有五世則遷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魯國,魯國內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國為例。以下有關封建與宗法關系的說明,何者最為恰當
A、周天子為一族,魯伯禽另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無關系
B、周天子是包括魯國在內各封國的大宗,魯國國君則是魯國內部諸國的大宗
C、周天子為魯國大宗,魯國內部再分封諸國也以周天子為大宗
D、魯國國君是魯國內部諸國的大宗,周天子則為其小宗
18、秦能夠統一六國的條件有:①秦國實力的強大 ②人民渴望統一 ③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④各民族的初步融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9、據《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載:“元元黎民,得免以戰國,逢明天子,人人自以為更生。”此段文字表明司馬遷認為秦朝統一的意義是:
A、為我國長期統一奠定了基礎 B、使人民脫離了諸侯國的統治
D、使民安居樂業,符合民愿 D、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0、“陛下”本是對他人的尊稱。“陛”是臺階,稱人“陛下”表示謙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臺階下和你說話。但秦以后,“陛下”一詞只能專稱皇帝。這體現了皇帝制度的特點是:
A、家天下 B、皇帝獨尊 C、皇位世襲 D、君權神授
21、秦統一后將廣闊的國土分成若干區域,每一區域都配備一批由中央政府認命、并對中央政府負責的官員。這些官員
A、擁有世襲權 B、定期朝覲皇帝 C、監察百官 D、負責地方行政
22、柏楊在《中國史綱》中寫道:“這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和最駭人聽聞的政治結構,沒有封國封爵,沒有公侯伯子男。當時沒有一個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兒子們竟會跟平民一樣”。“劃時代的突破”指的是
A、分封制的實行 B、皇帝制的創立
C、郡縣制的推行 D、宗法制的實行
23、錢穆曾說:“王家與士庶人家在政治制度上是不相懸異的”,好就是說“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此評價是針對
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三公九卿制 D、王位世襲制
24、易中天在《帝國的終結》中說“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政治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是指
A、統一度量衡、貨幣 B、開創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 D、建立統一國家和中央集權制
材料問答題:28分
25、材料一 《禮記﹒王制篇》載,王者之制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之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又《孟子﹒王制篇載:“天子適諸侯曰巡狩,諸侯朝與天子曰述職。不朝則貶其爵;再不朝則削其地;三不朝則六師移之。”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時期的哪種制度?依據材料,指出周王先“貶其爵”后“削其地”的原因。(8分)
材料二 中國古代的中央集權制度,從其產生之日起,其組織機構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統的性質,其職能就有維護、推動、發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統國家的歷史任務。如果這一制度被削弱,此國家準出問題。傳統農業對水利有著更多的依賴,從大禹治水到清代多次治理黃河,無不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這是靠一家一戶的小農無法實現的……秦憑借從中央到地方較為完善的統治機構,做到了“書同文”。文字統一對形成共同的文化認同和民族認同,對中國的民族融合、國家統一、疆域拓展、歷史延續,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鳳凰網〉
(2)根據材料二,概括這一制度對推動中華民族發展的作用。(10分)
材料三 據〈禮記﹒王制〉記述,春秋時期“中國(中原華夏)、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改變)。……言語不通,嗜欲不同”。而至東漢初年,據〈續漢書﹒祭祀志〉記載,光武帝稱其時已然“車同軌、書同文、人同倫”。
(3)根據材料三,概括從春秋時期到秦漢中國文化發生的變化趨勢。結合時代背景和所就知識,分析促成這一變化的原因。(10分)第一部分(33分)
一、本大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沒有錯誤的一項是 ( )
A.為虎作倀(chāng) 盡快(jìn) 曾孫(zēng) 悄然(qiāo)
B.無恥讕言(lán) 說服(shuì) 橫財(hèng) 番禺(fān)
C.偃旗息鼓(yǎn) 下載(zài) 彷徨(páng) 地殼(qiào)
D.百舸爭流(gě) 模樣 (mó) 泥古 (nì) 長篙(gāo)
2、下列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 崢嶸歲月 神采飛揚 輾轉 蕭條
B. 蒼芒大地 封侯之賞 修茸 分泌
C. 杞人憂天 滿目瘡痍 瞻養 惆悵
D.書生意氣 揠苗助長 喧響 漫朔
3、下面有關文化和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史著作,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訂的魯史《春秋》編次,所以又名為《春秋左氏傳》。
B.《戰國策》是一部繼《國語》之后記載戰國時期諸國歷史的國別體歷史著作。它記載了戰國時期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有關的謀議和辭說。《荊軻刺秦王》選自其中。
C.《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是一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偉大著作。全書包括本紀、世家、列傳、書和表,共130篇。魯迅先生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D.“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秋毫無犯”“勞苦功高”“圖窮匕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五個成語都出自《史記》。
4、下列對加點字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焉用亡鄭以陪鄰  陪:增加 B.朝濟而夕設版焉 濟:救濟
C.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 偏袒:袒露一只臂膀 D.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懼怕。
5、下列加點文言實詞的意義正確的一組是( )
A.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唯:唯獨)
B.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謝:感謝)
C.群臣驚愕,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意:意料)
D.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 (如:好像)
6、下列加點文言虛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而秦武陽奉地圖匣,以次進。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
B.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良曰:“長于臣。”
C.頃之未發,太子遲之,疑其有改悔。
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
D.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臣左手把其袖,右手揕其胸。
7、下列特殊句式的類型不相同的一組是( )
A.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B.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C.沛公軍霸上。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欲與俱。
D.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夫晉,何厭之有?
8、下列加點詞的含義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今者出,未辭也 ②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B.①軻既取圖奉之,發圖 ②頃之未發,太子遲之
C.①顧計不知所出耳 ②荊軻顧笑武陽
D.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二、本大題3小題,每題3分,共9分。
吳明徹,字通昭,秦郡人也。明徹幼孤,性至孝,年十四,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乃勤力耕種。時天下亢旱,苗稼焦枯,明徹哀憤,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秋而大獲,足充葬用。及侯景寇京師,天下大亂,明徹有粟麥三千余斛,而鄰里饑餒,乃白諸兄曰:當今草竊人不圖久奈何有此而不與鄉家共之于是計口平分同其豐儉群盜聞而避焉賴以存者甚眾。
及高祖鎮京口,深相要結。明徹乃詣高祖,高祖為之降階,執手即席,與論當世之務。明徹亦微涉書史經傳,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太建四年,征為侍中、鎮前將軍,會朝議北伐,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總統眾軍十三余萬,發自京師,進逼壽陽,齊遣大將軍皮景和率兵數十萬來援,去壽陽三十里,頓軍不進。諸將咸曰:“堅城未拔,大援在近,不審明公計將安出?”明徹曰:“兵貴在速,而彼結營不進,自挫其鋒,吾知其不敢戰明矣。”于是躬擐甲胄,四面疾攻,城中震恐,一鼓而克,景和惶懼遁走,盡收其駝馬輜重。
會周氏滅齊,九年,詔明徹進軍北伐,明徹軍至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率眾拒戰,明徹頻破之,因退兵守城,不復敢出。周遣上大將軍王軌將兵救之。諸將聞之,甚惶恐,議欲拔軍。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知事不濟,遂從之,及至清口,眾軍皆潰,明徹窮蹙,乃就執。尋以憂憤遘疾,卒于長安,時年六十七。
(節選自《陳書·列傳第三》)
9.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適會明徹苦背疾甚篤 篤:忠厚,誠實
B.每之田中,號泣 之:到,去
C.頗以英雄自許,高祖深奇之 許:夸耀,自夸
D.感墳塋未備,家貧無以取給 給:衣食充足,豐裕
10.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吳明徹英雄本色的一項是(  )
①每之田中,號泣,仰天自訴
②公卿互有異同,明徹決策請行
③尋以憂憤遘疾,卒于長安
④躬擐甲胄,四面疾攻
⑤兵貴在速,……吾知其不敢戰明矣
⑥知事不濟,遂從之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⑥
11.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
A.吳明徹幼年成為孤兒,為盡孝心和解決家用不足,十四歲就勤力耕種,于秋天獲得大豐收,最終“足充葬用”。
B.后高祖與吳明徹誠懇相交,推心置腹,縱論天下大勢,高祖認為吳明徹精通兵法,博覽群書,堪稱英雄。
C.太建四年,吳明徹被任命為侍中、鎮前將軍,率軍十三余萬北伐,在壽陽大敗齊將皮景和,奪得輜重無數。
D.太建九年,吳明徹奉命北伐,并多次擊潰敵軍,后因軍潰被俘。不久因憂憤生病,死在長安,享年六十七歲。
第二部分(117分)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28分。
12、將下邊句子停頓處用斜線隔開。(3分)
乃白諸兄曰:當今草竊人不圖久奈何有此而不與鄉家共之于是計口平分同其豐儉群盜聞而避焉賴以存者甚眾。
13、閱讀下面的文言短文,翻譯劃線句子。
鄭人有且買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歸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問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
(1)鄭人有且買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4分)
(2)人問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3分)
14、翻譯教材中的句子.
(1)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3分)
(2)臣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4分)
15、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完成下列題目。(6分)
【正宮】塞鴻秋
潯陽即景 
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
  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①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請各舉一例賞析這首散曲運用的兩種修辭方法。 (4分)
(2)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來又構成了一幅色彩絢麗的潯陽山水圖。請從動靜的角度對這首散曲作簡要賞析。 (2分)
16、默寫題,請從下邊七個小題中任選五個來作答,共5分。
(1)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
(2)荊軻和而歌, 。
(3) ,發盡上指冠。
(4) ,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5)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
(6) ,不亦君子乎
(7)親賢臣,遠小人, 。
四、本大題4小題,共19分
偷 父
劉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臨近午夜,進門后按亮廳里的燈,立刻感覺到不對勁兒,難道……我快步走到各處,一一按亮燈盞,各屋的窗戶都好好地關閉著啊。但是,當我到衛生間再仔細檢查時,一仰頭,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氣窗被撬開了!再一低頭,浴盆里有明顯的鞋印。有賊!我忙從衣兜掏出手機,準備撥110報警,這時又忽然聽見聲響,循聲過去,便發現臥室床下有異常,我把手機倒換到左手,右手操起窗簾叉子,朝床下喊:“出來!放下手里的東西,只要你不傷人,咱們好商量!”
一個人從床底下爬出來了,那是一個瘦小的少年,剃著光頭,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圓領T恤。我用那窗簾叉指向他:“你偷了些什么?”他把兩手伸進褲兜,麻利地將兜翻掏出來,又把手攤開說“啥也沒拿啊!”。
那副“久經沙場”、處變不驚的模樣,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檢查了一下我放置錢財的地方,似乎還沒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簾叉的姿勢,倒退著,命令他跟著我指揮來到門廳里,開始訊問。“您為什么還不報警?”他問我。
我把手指挪到手機按鍵上,問他:“警察來了,你知道會是怎么個處境嗎?”他嘆了口氣:“嗨,慣了,訓一頓,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陣唄。”他那無所謂,甚至還帶些演完戲卸完裝可以大松一口氣的表情,令我驚奇。
他今年14歲。家鄉在離我們這個城市很遠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一年前開始流浪。現在就靠結伙偷竊為生。
我望著被燈光照得瘦骨嶙峋、滿臉大汗的少年,問他:“餓嗎?”他瞇眼看我,仿佛我是個怪物。我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決心放他回去,對他說:“我的話你未必肯聽,但是我還要跟你說,不要再干這種違法的事,你應該走正路。”他點頭。
我給他開門時,他居然說:“我還不想走。”
我大吃一驚,問他:“為什么?”
他回答的聲音很小,我聽來卻像一聲驚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來還有個大活人在我床底下!我慌忙將窗簾叉拿到手里,準備撥110。這工夫那少年已經轉身進了臥室,而且麻利地爬進床底下,我驚魂未定,他卻又從床底下爬了出來,回到門廳。我這才看清,他手里捧著一幅油畫。我正想嚷,他對我說:“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畫,是我臨摹的凡高的自畫像,這幅自畫像里,人物顯得特別憔悴,眼神飽含憂郁,胡子拉碴的,看去不像個西方人倒像個東方農民。
我細問他:“你爸現在在哪兒呢?你媽媽呢?”
他執拗地告訴我,他沒有媽。他媽在他還不記事的時候,就嫌他爸窮,跟別人跑了。他記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碴兒,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煙味加酒味……
他們那個村子,不記得在哪一天,忽然說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來。他爸爸也去挖。去年的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鬧嚷起來,跟著有嗚哇嗚哇的汽車警笛聲,他揉著眼睛出了屋……簡單地說,村外的小煤窯出事故了,他爸,還有別的許多孩子的爸,給埋井底下了……
少年說,他負責踩點的時候,從我家窗外看見了這幅畫,一看就覺得是他爸。他說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時候,就那么個模樣。今天,他好不容易鉆了進來,取下這幅畫,偏巧我回來了……
少年說這些事情的時候,眼里沒有一點淚光。我聽這孩子講他爸的遇難,也就是鼻子酸了酸,這種事太多了。但是,當我聽清這孩子今天鉆進我的屋子,為的只是偷這幅他自以為是他父親的畫像時,我的眼淚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畫送給了他。他不懂得道謝,我把門打開,他閃了出去。
關上門以后,我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鐘,我一溜煙兒跑下樓梯,氣喘吁吁地踏出樓門,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經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只有樹影在月光下朦朧地閃動。
我讓自己平靜下來。當一派寂靜籠罩著我時,我問自己:“你追出來,是想跟他說什么?”
是的,我沖出來,是想追上他補充一句叮囑:“孩子,你以后可以來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來!”
17、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4分)
A.小說前文寫“我”發現放置錢財的地方沒有受到侵犯,為下文寫少年偷“父”埋下了伏筆。
B.少年執拗地說他沒有媽媽,可見他對媽媽的憤恨之深。
C.少年說他父母的事情的時候,眼里沒有淚光,說明他在不斷地偷竊中逐漸變得冷漠,對任何人都沒有感情。
D. “我”三次想報警而沒有報,是因為我想要給這個少年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E.少年走后,“我”若有若失,表明我后悔沒有把他交給警察。。
18、為什么“我” “聽這孩子講他爸的遇難,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了解到少年偷畫像的原委之后,“眼淚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4分)
19、小說中的少年是個什么樣的人?請分條概括。(4分)
20、小說結尾,“我”想追上他并叮囑他:“孩子,你以后可以來按我的門鈴,從正門進來!”這樣寫,有人認為合情合理,也有人認為有些不合實際。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6分)
五、語言表達,本大題有3小題,共10分。
21、下面是《做人》這首小詩的前兩節,請順著詩意續寫一節。(3分)
做花一樣的人, 做樹一樣的人, 續寫: ,
不一定艷麗嬌媚, 不一定枝繁葉茂, ,
但必須芬芳四溢。 但務必挺拔秀頎。 。
22、《荊軻刺秦王》《鴻門宴》等經典篇章將許多古人寫得栩栩如生。請仿照下列事例,從上述兩篇文章中任選一個人物,分別概括其事跡并做出簡要點評(50字左右)(4分)
事例:燭之武雖有被埋沒的幽怨,但一旦被召便不顧老邁之軀毅然赴難,其愛國之心實在可貴。
23、閱讀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小分子功能飲水對人體健康的三點主要作用,每點不超過10個字。(3分)
小分子功能飲水是指普通飲水經適當的化學或物理方法處理,使水的性質和功能發生改變,從而使人體的生命活動和生理功能得到調節。功能水之所以能全面促進人體健康,其奧秘就在于它的水分子團小(5-7個水分子),重氫含量少,并含有多種有益于生命的元素及其含水絡合離子群。在普通飲水中,重氫含量多,水分子團大(10-13個);而功能水重氫含量少、水分子團小,其活性大、滲透力強、溶解性好,有利于各種營養素的吸收、運送和利用。功能水中含有的多種元素及其含水絡合離子群,在人體生化反應過程中起催化激活作用,有的直接成為生物酶的活化中心,有的影響DNA的合成、復制。
六、作文(60分)
24、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學校的勤雜工叫什么名字?可能許多人回答不上來,盡管每天使用人家打掃的操場,走過他們掃過的潔凈的樓道。也許我們該記住他的名字。人生如旅,你會遇到許許多多的人,或許每個人都是重要的,都值得你去注意、關心,哪怕是回報上一個微笑。
(2)是不是常常忽略身邊的人和事,總以為大家都在按部就班的生活,彼此間或親密,或疏離。但有時讓人心里一驚:哦,原來形形色色身邊人,還有林林總總身邊事,卻值得我們記住、珍藏。
要求:根據以上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經歷寫一篇記敘文,寫出真情實感。題目自擬,800字左右。第Ⅰ卷(54分)
一.選擇題(以下每一小題各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小題3分)
1.下列實驗操作錯誤的是(  )
2.有下列儀器:①燒杯;②蒸發皿;③平底燒瓶;④試管;⑤坩堝;⑥錐形瓶。其中可以用酒精燈直接加熱的儀器是(  )
A.①②④⑤⑥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④⑥
3.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為了使過濾的速率加快,可用玻璃棒在過濾器中輕輕攪拌,加速液體流動
B.用酒精燈給試管加熱,為了充分利用熱量,火焰盡量多地接觸試管,將試管盡量下移,使試管底部靠近燈芯
C.為了加速固體物質的溶解,可采作粉碎、振蕩、攪拌、加熱等方法
D.為了增大氣體物質的溶解度,常用采用攪拌、加熱等到措施
4.下列有關的詞語屬于基本物理量的是( )
A.摩爾 B.物質的量 C.摩爾質量 D.氣體摩爾體積
5.選擇萃取劑將碘水中的碘萃取出來,這種萃取劑應具備的性質是( )
A.不溶于水,且必須易與碘發生化學反應 B.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
C.不溶于水,且必須比水密度大 D.不溶于水,且必須比水密度小
6.在盛放濃硫酸的試劑瓶的標簽上應印有下列警示標記中的( )
7.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用剩的藥品不要亂丟,要放回原試劑瓶里
B.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的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2/3
C.試管和燒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熱
D.加熱后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 mol H2O的質量為18g/mol B.CH4的摩爾質量為16g
C.3.01×1023個SO2分子的質量為32g D.標準狀況下1 mol任何物質體積均為22.4L
9.在粗鹽提純的實驗中,蒸發時正確的操作是(  )
A.把渾濁的液體倒入蒸發皿內加熱
B.開始析出晶體后用玻璃棒攪拌
C.待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熱
D.蒸發皿中發現大量固體時即停止加熱
10.某學生使用托盤天平稱食鹽時,錯誤的將食鹽放在右托盤,而把砝碼放在左托盤,稱得食鹽的質量為15.5g(1g以下只能使用游碼)。如果按正確的放法,食鹽的質量應為( )
A.15.5g B.15.0g C.14.5g D.14.0g
11.下列物質中所含分子物質的量最多的是( )
A.4℃時2.7mL 水 B.4.9g 磷酸
C.6.02×1022個氯化氫分子 D.2.24L一氧化碳(標準狀況下)
12.設NA為阿佛加德羅常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標準狀況下,0.5NA個氯分子所占的體積約是11.2L。
B.在20℃,1.01×105Pa時,11.2L 氧氣所含的原子數為NA。
C.在標準狀況下,22.4L氯氣中含有的氯原子數目為NA。
D.在標準狀況下,11.2L氬氣中含有的氬原子數目為NA。
13.下列離子檢驗的方法正確的是( )
A.某溶液,加入硝酸銀溶液,生產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加入氯化鋇溶液,生產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SO42-
C.某溶液,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生產藍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加入稀硫酸,生成無色氣體,說明原溶液中有CO32-
14.某實驗小組只領取下列儀器或用品(導管與橡皮塞略):鐵架臺、鐵圈、三角架、石棉網、燒杯、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冷凝管、牛角管、圓底燒瓶、火柴。只應用上述儀器或用品,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
A.蒸發 B.萃取   C.過濾   D.蒸餾
1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32gO2占有的體積約為22.4L。
B.22.4L N2含有阿佛加德羅常數個氮分子。
C.在標準狀況下,22.4L 水的質量約為18g。
D.22g二氧化碳與標準狀況下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數。
16.在實驗中,為防止下列情況發生,采取的措施錯誤的是(  )
A.制取蒸餾水時,為防止燒瓶內產生暴沸現象,應先向燒瓶中加入幾片碎瓷片
B.在用系列實驗裝置制取和檢驗的實驗中,尾氣污染空氣,一定要用水吸收尾氣
C.用加熱KMnO4的方法制得的氧氣中常帶有紫色,應在靠近試管口處放一團棉花
D.在點燃甲烷氣體前,為防止爆炸,應先驗純
17.下列各物質中所含原子個數由多到少的順序正確的是( )
①0.5mol的氮氣 ②標準狀況下22.4L氫氣 ③4℃時9mL的水 ④0.2mol的磷酸
A.①④③② B.④③②① C.②④③① D.①④②③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標準狀況下44.8L的HCl氣體通入1L水中,則此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2mol/L。
B.從2升1mol/L的NaCl溶液中取出1升,則此1升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0.5mol/L。
C.1mol/L 的Al2(SO4)3溶液中含有1mol Al2(SO4)3。
D.1L1mol/L 的NaCl溶液中,所含溶質的物質的量為1mol。
第Ⅱ卷(46分)
二.填空題(分析、判斷、簡答、計算)
19.(2分)1998年諾貝爾化學獎被授予美國的科恩和英國的波普爾,以表彰他們在理論化學領域作出的重大貢獻。他們的工作使實驗和理論能夠共同協力探討分子體系的性質,使整個化學領域經歷了一場革命性的變化。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化學不做實驗,就什么都不知道 B.化學不再需要實驗
C.化學不再是純實驗科學 D.未來化學的方向是經驗化
E.實驗是化學獨有的研究方法
20.(1)(2分)某實驗小組只領取下列儀器或用品(導管與橡皮塞略):鐵架臺、鐵圈、三角架、燒杯、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冷凝管、牛角管、溫度計、火柴。
現要進行蒸餾,還缺少的玻璃儀器有 。
(2)(2分)將汽油與碘水混和后振蕩,靜置,分層后,上層液體的顏色是 ,分液時,應該 。
21.(1)(2分)除去NaCl固體中混有的少量KNO3,所進行的實驗操作依次為 、蒸發、結晶、 。
(2)(4分)怎樣準確確定一種溶液中一定有SO42-離子:

(3)(8分)如下圖所示a、b、c、d分別是幾種常見漏斗的上部,A、B、C、D是實際操作中各漏斗的下部插入容器中的示意圖,請指出A、B、C、D分別與a、b、c、d相匹配的組合及其組合后裝置在實驗中的應用,例如:C和a組合,用于制取氣體。
① A與 組合,用于 ,
② B與 組合,用于 ,
③ B與 組合,用于 ,
④ D與 組合,用于 。
22.(6分)現有mg某氣體,它由雙原子分子構成,它的摩爾質量為Mg/mol。若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用NA表示,則:
(1)該氣體的物質的量為 mol;
(2)該氣體所含量原子的總數為 個;
(3)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L。
23.(6分)在標準狀況下,CO與CO2的混合氣體共39.2L,質量為61g。則兩種氣體的物質的量之和為 mol,其中CO的體積分數是 ,CO2的質量分數是 。
24.(14分)粗食鹽中除含有鈣離子、鎂離子、硫酸根離子等可溶性雜質外,還含有泥砂等不溶性雜質。我們食用的精鹽是用粗食鹽提純而得到的。通過教材中“粗鹽的提純”及你做過的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進行NaCl溶液蒸發時,一般有以下操作過程 ①放置酒精燈 ;②固定鐵圈位置 ;③放上蒸發皿(蒸發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熱攪拌; ⑤停止加熱。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
(2)工業上在使用NaCl進行其它物質的制備時,需要將工業食鹽進行精制,工業食鹽中含有CaCl2、MgSO4等雜質,在將其溶解后要除去Ca2+、Mg2+、SO42-,需要加入①NaOH溶液;②Na2CO3溶液。③BaCl2溶液;④HCl溶液。
(A)加入試劑的正確順序是 ;
(B)加入試劑的用量怎樣控制? ;
(C)是否每加入一次試劑都要過濾一次? 。
(3)實驗室里將粗鹽制成精鹽的過程中,在溶解、過濾、蒸發三個步驟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別說明在這三種情況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時: 。過濾時: 。 蒸發時: 。
長陽一中2012年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學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3分,共7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屬于商品的選項是( )
A.信用卡 B.超市里買一送一的贈品
C.朋友送的生日禮物 D.紙幣
2.關于商品、貨幣和一般等價物三者之間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
A.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商品 B.貨幣是唯一能夠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C.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 D.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
3.貨幣能夠與一切商品相交換,但是并不意味著流通著的貨幣量越多越好,貨幣的數量與( )有關。
①商品的數量 ②商品的價格水平 ③貨幣的流通次數 ④國家政策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4. 在“商品—貨幣—商品”的流通過程中,“商品—貨幣”階段的變化“是商品的驚險的跳躍。” 這個跳躍如果不成功,摔壞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這說明 ( )
A.商品生產者需要生產適銷對路、質量上乘的商品。
B.商品生產者生產的商品就是失去了使用價值和價值
C.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必須是觀念上的貨幣
D.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在物物交換中起決定作用
5.在河北曹妃甸的礦石碼頭,鐵礦石運輸輪一靠岸,運輸帶就直接將鐵礦石運往新首鋼加工車問。經過若干道工序后,鐵礦石變成鋼材,又從成品碼頭重新裝船銷往世界各地。這種緊湊的“前港后廠”生產經營模式,縮短了流通時間,給新首鋼帶來了巨大的效益。這一效益的取得在于( )
①流通環節能夠產生更大的利潤 ②“前港后廠”模式節省運輸成本
③流通時間的縮短加快了資金的周轉 ④“前港后廠”模式提高了社會勞動生產率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居民收入也在增加。去年,小張的工資從5 000元漲到了6 000元,其中2 000元用于付房租,1 500元用于購買一款原價為2 500元的手機。在這里6 000元、2 000元、1 500元、2 500元分別體現了貨幣的( )
A.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價值尺度
B.支付手段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
C.貯藏手段 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
D.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 支付手段 流通手段
現在報刊上經常看到CPI,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7、該指數過高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的原因是( )
①發生物價不斷上漲,造成經濟不穩定 ②央行增加貨幣發行,造成貨幣供應緊張
③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 ④生活成本降低,手中金錢價值便隨之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企業之間的經濟收支往來最常用的結算方式為( )
A.個人支票 B.轉賬支票 C.信用卡 D.現金
9.今天,人們已經習慣于使用各種銀行信用卡。使用銀行信用卡有利于( )
①減少現金的使用,簡化收款手續 ②方便購物消費
③增加消費安全 ④提前消費,花今天的錢圓明天的夢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2010年7月,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 = 6.78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的人民幣匯率中間價為1美元 = 6.85元人民幣。人民幣幣值的這種變化可能會( )
①引發出國留學、旅游的熱潮   ②吸引外國游客來國內觀光、投資、生活
③造成我國對外貿易逆差 ④增強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
⑤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可以兌換的美元增加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⑤ D.①④⑤
11.小明看中了一款加拿大RIM公司推出的黑莓手機,其國際標價為149美元,當時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8.08元人民幣,一個月后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為1美元=8元人民幣。一個月前購買需要多付( )
A.10元 B.11.92元 C.15元 D.13.4元
12.沿海某工廠2010年生產某商品5萬件,價值總量90萬元,如果2011年從事此商品生產的勞動者數量增加10%,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20%,其他條件不變,則2011年此商品的單位價值量和價值總量分別是 ( )
A.15元和108萬元 B.14.54元和108萬元
C.15元和99萬元 D.14.54元和99萬元
13.影響商品價格的因素包括( )
① 政府政策 ② 市場上紙幣發行量的多少 ③ 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④ 商品的供求關系變化 ⑤生產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
A.①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14.“金融9·11”正在改變著美國人的生活,在年末假日的購物高峰期,消費者的購物方面的開支僅比平時增加1.9%。曾備受美國人青睞的美國本土品牌福特降價幅度超過50%,連續多年占據北美市場銷售榜首的豐田品牌也在靠降價、零利息貸款計劃來吸引消費者。可見( )
A.商品的價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歸根結底通過改變供求關系來實現
B.生產商品的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
C.商品的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D.美國經濟正處于賣方市場的階段
15.商品的價格是由其價值決定的,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就越高。而商品的價值量又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所以生產者想要多贏利就應該( )
A.提高生產者的勞動強度 B.提高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生產率
C.盡量延長生產該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 D.提高商品的價值量從而提高價格
16、目前,智能品牌手機由于技術和工藝更為復雜,因此在市場上主打中高端市場。同為手機,“山寨手機”的價格普遍比智能品牌手機低,甚至是智能品牌手機價格的十分之一。造成這種價格差距的決定因素是( )
A、智能品牌手機品牌號召力強 B、智能品牌手機的質量信譽高
C、智能品牌手機的材料更貴 D、智能品牌手機的價值量更大
17.在數碼產品市場上多種品牌激烈競爭的時候,蘋果公司憑著獨有的操作系統、獨具特色的產品一直引領潮流,在市場上占有一定的份額,而其他企業緊隨其后。這給我們的啟示是( )
①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降低商品的價值量 ②生產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③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利用品牌效應占領市場 ④提高商品的使用價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8.如果兩種商品具有相同的功能,可以滿足消費者同一需要,它們就互為替代品;如果兩種商品必須組合在一起才能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它們就是互補商品。商品A是商品B的替代品,商品B與商品C是互補品的關系,當商品B價格上升時,商品A與C的需求會發生的變化為( )
A.商品A的需求量增加,商品C的需求量減少
B.商品A的需求量減少,商品C的需求量增加
C.商品A的需求量增加,商品C的需求量增加
D.商品A的需求量減少,商品C的需求量減少
19.下邊的函數圖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某年下半年的價格走勢。下列選項中對該圖理解錯誤的是( )
A.生產者可能會擴大該商品的生產規模
B.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增加
C.該商品的互補商品需求量有可能降低
D.該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會有所降低,互補商品需求量有可能增加
20.小趙是一家公司的職員,屬于“最愛咖啡”族。 早晨一上班,小趙就上網給同事發了一個“重要提示”:“每天與咖啡親密相伴的同事們要注意了,因國際供應短缺,咖啡價格恐怕要暴漲了。”這是他認真研究市場行情后得出的結論。下面是同事們的反映,其中符合經濟學道理的有( )
①可以改喝茶,茶與咖啡對我來說互為替代品 ②假如收入足夠高,就不用理會咖啡漲價了
③咖啡漲價是市場信號,可能有人要從中尋找商機了
④只要市場充分調節,任何時候咖啡都不會供求失衡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是:( )
①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
②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③、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 ④調節生產規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價值規律表明“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等價交換是指( )
A.每次商品交換中價值量與價格都是一致的 B.絕大多數情況下價值量和價格都是一致的
C.等價交換存在于交換的平均數中 D.價格變化的曲線與價值的交點
23.受到國際金融市場的影響,國內金價開始大幅度下挫。黃金價格下降可能會導致( )
①銀行存款利率上調 ②消費者對黃金需求量增加
③其他投資方式受到人們大力追捧 ④加工黃金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
24.一段時間以來,世界各地的糧食價格大幅度上漲,小麥、玉米價格達到了近幾年的最高價位,而大米的價格漲幅更超過了30%,但是市場上糧食的需求量并沒有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 )
A.同一商品的需求量在不同的階段有所變化 B.糧食作為生活必需品,需求彈性較大
C.以糧食為原料的生物燃料需求上升,是推動糧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D.價格變動對生活必需品的影響較小
25.某年下半年全國房價可能持續走低,多數消費者持幣觀望,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 )
①建材市場商品價格的上漲 ②租房業務的火爆
③政府加大對公積金貸款的支持力度 ④提高住房交易稅稅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長陽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九月月考
高一政治答題卷
二、非選擇題( 25分 )
26.材料一 1970年,原油價格每桶還不到兩美元,到2003年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前,油價為每桶37美元左右,2008年6月,油價直逼每桶140美元。盡管近期油價有所回落,但是全世界已經告別了“輕松石油”的時代,踏上了“艱難石油”的路程。
材料二 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受油價上漲的影響最大,因為我們的技術低、消耗大、需求多、油價低、補貼多,如何應對高油價是中國21世紀面對的重要課題之一。
(1)請你結合材料一,運用經濟學原理分析石油價格上漲的原因。(13分 )
(2)結合材料二,請你為中國面對高油價提出應對之策。( 12分 )
長陽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九月月考答案
月份
價格一、單項選擇題(將正確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80分)
1.“嫦娥二號”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下圖為“嫦娥二號”月球探測衛星運行示意圖,比下圖中所示天體系統高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
A.總星系 B.銀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陽系
任何天體在宇宙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各種天體之間相互吸引、相互繞轉,形成天體系統。據此完成2~3題。
2.晴朗的夜晚,我們用肉眼觀察下列各種天體的感覺,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星光閃爍的是恒星  ②在星空中有明顯移動的是行星 
③一閃即逝的是彗星  ④輪廓模糊的是流星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3.在各種天體系統中,銀河系是(  )
①最高一級天體系統  ②與河外星系是同一級別的天體系統 
③比太陽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  ④比地月系高兩級的天體系統
A. ①② B.②④ C. ③④ D.①③
2008年6月20日,國際天文聯合會宣布批準將中山大學學生葉泉志發現的161715號小行星命名為“汶川星”,以此悼念在汶川大地震中的罹難者。讀“太陽系成員示意圖”,完成4~5題。
4.“汶川星”應位于(  )
A. ①和②之間 B.②和③之間 C. ③和④之間 D.④和⑤之間
5.以下不是八顆行星繞日公轉運動共同特點的是(  )
A.共面性 B.同向性 C.近圓性 D.類地性
6.下列關于金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金星繞日公轉的方向是自東向西 B.金星的左鄰右舍分別是水星和火星
C.金星屬于類地行星 D.金星屬于巨行星
7.新華社巴黎2009年1月20日電:一個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日前發現火星北極區域存在的大量水冰,純度很高,這說明了(  )
A.人類很快就能移居火星 B.火星上有存在生命的可能
C.火星的質量和體積適中,有利于水的形成 D.火星大氣中一定有氧氣存在
8.下圖中能正確表示河外星系、太陽系、火星三者關系的是(  )
2008年12月1日傍晚,天空出現了“雙星伴月”天象奇觀,金星、木星這對夜空中最明亮的星星與一彎細細的娥眉月相依相偎,遠看猶如一張“笑臉”。讀圖,回答9~10題。
9.關于組成“笑臉”的天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金星、木星是月球的衛星 B.金星、木星是太陽的衛星
C.金星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D.金星、木星體積比月球小
10.下列天體系統中,不包含組成“笑臉”的天體的是(  )
A.總星系 B.太陽系 C.銀河系 D.河外星系
11.2007年4月,歐洲天文學家首次發現一顆有生命跡象的太陽系外行星。該行星可能適宜生命存在的主要依據是(  )
A.行星上有巖石 B.行星上有液態水與適宜的溫度
C.行星的表面比較平坦 D.行星接受來自恒星的輻射能量
當前各國新一輪空間競爭正向深空拓展,被稱為“袖珍地球”的火星正成為新一輪空間競爭的焦點。由于各國在空間探測中一般遵循“誰先占有,誰先開發,誰先受益”的原則,多位專家預言,在未來幾個世紀內,各個發達國家將在火星開發中掀起一場新的“圈地運動”。分析下表,完成12~14題。
質量(地球為1) 體積(地球為1) 大氣密度(地球為1) 大氣主要成分 表面平均溫度(℃) 自轉周期 公轉周期
地球 1.00 1.00 1.00 N2、O2 22 23 h 56 min 1年
火星 0.11 0.15 0.01 CO2 -23 24 h 37 min 1.9年
12.人類太空探測對火星情有獨鐘的原因是(  )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C.有晝夜交替 D.是八顆行星中與地球自然環境最相近的行星
13.火星表面溫度比地球表面低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日遠,獲得的太陽輻射能少 B.沒有液態水
C.大氣太稀薄 D.晝夜交替周期長
14.液態水的存在是地球生命起源和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下列敘述中與地球“液態水存在”有密切關系的是(  )
①地球的質量和體積適中  ②地球上晝夜更替的周期比較適中 
③地球上大氣層對地面有保溫效應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比較適中
A.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太陽輻射能量巨大,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不可估量。據此完成15~17題。
15.太陽的主要成分是(  )
A.氧和氫 B.氮和氧 C.氧和氦 D.氫和氦
16.太陽能量來源于(  )
A.氫原子核的聚變反應 B.氫原子核的裂變反應
C.氦原子核的聚變反應 D.鈾等元素裂變的連鎖反應
17.下列有關太陽輻射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太陽輻射能只有二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卻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源泉
B.太陽輻射能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C.太陽輻射對地理環境的形成和變化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D.我們日常生產、生活所利用的煤、石油、天然氣是礦物燃料,與太陽輻射能無關
2008年3月3日晚,在位于78°N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由于受到來自太陽的高能帶電粒子流的影響,出現了極光現象,結合下圖,回答18~20題。
18.這次到達地球的帶電粒子流來自圖中的 位置(  )
A.甲處 B.乙處 C.丙處 D.丁處
19.除挪威外,下列國家中最有可能欣賞到極光的一組是(  )
A.英國、墨西哥 B.加拿大、美國
C.意大利、西班牙 D.印度、巴基斯坦
20.太陽耀斑強烈爆發,對地球產生的直接影響是(  )
A.干擾某些人造衛星的正常工作和電網的正常輸電
B.產生“磁暴”,導致全球變暖
C.人們的網上沖浪會受到嚴重影響
D.北京地區可以在夜晚看到極光
21.下列各選項中,不屬于太陽輻射對地球影響的是(  )
A.為生物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光熱
B.使地球上出現風、云、雨、雪等天氣現象
C.為人類提供生產、生活能源
D.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災害
下圖是“a、b、c三地太陽輻射強度(輻射強度指單位面積上獲得的能量)變化示意圖”,到達地表的太陽輻射強度從太陽直射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據此回答22~24題。
22.a地可能在(  )
A.赤道附近 B.回歸線附近 C.極圈附近 D.極點附近
23.b地可能在 (  )
A.冰島 B.澳大利亞 C.美國 D.日本
24.c地可能在(  )
A.南極 B.澳大利亞 C.墨西哥 D.阿根廷
讀“太陽及其大氣結構示意圖”,回答25~26題。
25.圖中太陽大氣層①、②、③的名稱分別是(  )
A.光球層 色球層 日冕層 B.色球層 日冕層 光球層
C.光球層 日冕層 色球層 D.色球層 光球層 日冕層
26.太陽黑子和耀斑(  )
A.都發生在①層 B.分別發生在①層和②層
C.都發生在②層 D.分別發生在②層和③層
人民網2009年1月14日電:據國外媒體報道,2012年太陽將進入新一輪活動高潮期,美國科學家擔心,人類對將可能發生的太陽風暴準備不足。據此完成27~29題。
27.太陽活動是(  )
A.有規律可循的,但尚無法預報 B.發生在太陽的內部
C.與地球上旱澇災害有一定相關性 D.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可忽略
28.如果2011~2012年是太陽活動強烈的時段,那么上一個活動強烈時段約是(  )
A.2000~2001年 B.2022~2023年
C.2006~2007年 D.2087~2088年
29.本次太陽活動所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到達地球后,對地球可能造成的影響有(  )
①地球各地出現極光現象  ②地球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③無線電短波通信將受到干擾  ④我國北方會出現極晝現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2010年美國宇航局最新公布的照片顯示,太陽表面噴射出巨大的弧狀太陽耀斑,這個“火環”的溫度可達到數千萬攝氏度,據此回答30~31題。
30.此次太陽耀斑對地球帶來的影響可能包括( )
A.全球出現大面積停電 B.許多地區的無線電短波通信中斷
C.我國北京地區上空出現極光 D.全球許多國家出現強烈地震
31.上題所述影響最強的時刻可能出現在當地( )
A.黎明 B.中午 C.傍晚 D.午夜
下圖是“地球表面自轉線速度等值線分布圖”。讀圖回答32~33題。
32.圖示區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緯度 B.北半球低緯度 C.南半球中緯度 D.南半球低緯度
33.圖中a、b兩點緯度相同,但地球自轉的線速度明顯不同,原因是(  )
A.a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 B.b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
C.a點地勢低,自轉線速度大 D.b點地勢高,自轉線速度大
下圖是地球公轉的軌道示意圖,圖中甲、乙、丙、丁四點將軌道均勻分成四等份,讀圖回答34~35題。
34.地球在公轉軌道上運動所用時間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35.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始時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點最近的是(  )
A.甲點 B.乙點 C.丙點 D.丁點
36.有關地球自轉速度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華盛頓、倫敦、北京三地點地球自轉的角速度相同
B.香港、廣州、北京、哈爾濱地球自轉的角速度依次減少
C.南北緯30°處,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約為赤道處的一半
D.南北極點無線速度,角速度為15°/小時
37.下面四幅圖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
38.有關地球自轉、公轉關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自轉和公轉的方向不同 B.赤道平面同黃道平面的交角為66°34′
C.地球自轉的同時又圍繞太陽公轉 D.太陽既是地球自轉的中心,又是地球公轉的中心
2011年3月,有甲、乙、丙、丁四架飛機以同樣的速度沿所在緯線自西向東飛行(如下圖),據此回答39~40題。
39.四架飛機運動角速度最慢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0.在乙飛機上空俯視地球繪制的地球運動的投影圖正確的是 ( )
二、綜合題(共20分)
41.讀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0分)
(1)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行星名稱:g ,h 。
(2)寫出代表與地球相鄰的兩顆行星的字母:  、 。
(3)行星f與地球相比,不能產生生命物質條件最主要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讀“黃赤交角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每空2分,共10分)
(1)圖中①和②中,表示黃道平面的是 。
(2)由于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在 (緯線度數)和 (緯線度數)之間作周期性往返運動。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種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The future. B. The choice of course. C. The vacation.
  2.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hotel. B. In a post office. C. In a bank.
  3. What does the man suggest the woman do
   A. She should go to see a doctor.
B. She should visit her parents.
C. She should write home more letters.
  4. What will the woman do on Sunday
   A. Go hiking. B. Take an exam. C. Study at home.
  5. What kind of English is the man learning
   A. American English. B. British English. C. Australian English.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
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題。
  6. Why does the woman come to that school
   A. To learn Chinese culture.
B. To learn English.
C. To learn Language’s differences.
  7. Where does the man probably come from
   A. New Zealand. B. England. C. The US.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How long does the man need to fly to London
   A. 50 minutes. B. 110 minutes. C. Nearly 4 hours.
  9. What will the man do in the evening
   A. Go to a meeting at a factory.
B. Meet Jane and Porter.
C. Have a meeting with Peter.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en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At the end of February. B. On March 1. C. On March 3.
  11. Why does the woman like Beijing best
   A. It is the capital of China.
B. It has places of interests.
C. It has a best night life.
  12.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Shanghai
   A. Best shopping there makes people excited.
B. Expensive stores there attract more tourists.
C. People there spend more money than before.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the woman
A. She has lost her way.
B. She has no place to live in.
C. She can’t find the subway station.
14. What direction does New York Hotel face
   A. To the south. B. To the north. C. To the west.
15. Why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go to Central Park by subway
   A. It’s faster than a taxi.
B. It’s more comfortable.
C. It’s cheaper though(盡管)far.
  16. What can we get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man is familiar with the city.
B. The woman finds New York Hotel uneasily.
C. Central Park is far away from 59th Street.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at does the speaker mainly talk about
A. Paris. B. Washington. C. Citi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18. What differences do the two cities have
 A. Age and population. B. History. C. Influences(影響).
19. How many similarities do the two cities have
 A. 3. B. 4. C. 5.
2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peaker’s talk
 A . The two cities have nothing in common.
B. The two cities are similar in all ways.
C. Many tourists visit the two cities every year.
第二部分:英語語言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多項選擇(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Though he was angry with the naughty boy’s rudeness, he ______himself and talked to him with patience.
A. persuaded B. upset C. hid D. calmed
22. It will take many years to ______ from the death of a loved one.
A. suffer B. pack C. recover D. conquer
23. In order to know how heavy the elephant was, he wrote down the weight of each stone and then ______ all the weights.
A. packed up B. added up C. went through D. set down
24.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would be unwise to ______ the growing anti-Japanese(反日的) feelings from Chinese people about Diaoyu Islands.
A. concern B. forgive C. ignore D. discuss
25. Some interesting suggestions ______ when we discussed the question how we could make our vacation meaningful.
A. came over B. came to C. came up D. came in
26.Not having seen each other for such a long time, I could hardly ______ her at the first sight when meeting at the airport.
A. know B. remember C. realize D. recognize
27. Tony hasn’t been seen for four days and there is growing ______ for his safety.
A. power B. disagreement C. concern D. dislike
28. -----Will you attend tomorrow’s meeting
-----No, ______ I am invited, I will not go there.
A. even if B. if C. unless D. because
29. The director chose Judy to play the role without a second thought not only for her good skills in acting but also for her excellent ______ of English.
A. command B. usage C. spelling D. identity
30. As a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 I lived and studied together with my classmates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so we ______ came to know each other well and made many good friends.
A. actually B. gradually C. entirely D. frequently
第二節: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所給各題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year ago I paid no attention to English idioms, 31_my teacher said again and again that it was important. One day, I happened to 32 an Englishman, on the road, and soon we began to 33 . As I was talking about how I was studying English, the foreigner shook his head, saying, “You don’t say! You don’t say!” I was 34 , I thought, perhaps this is not a 35 topic. Well, I’d 36 change the topic. So I said to him, “Well, shall we talk about the Great Wall 37 _ the way, have you ever 38 there ” “Certainly, everyone back home will 39 me if I leave China without seeing 40 . It was great.” I said, “The Great Wall is one of the wonders in the world. It is a place of 41 .” Soon I was interrupted again by his words, “ 42 !” I couldn’t 43 asking, “Why do you ask me not to talk about it ” “Well, I didn’t ask you to do 44 ”, he answered, gently surprised. I said, “Didn’t you say ‘You don’t say’ ” Hearing this, the Englishman 45 to tears. He began to 46 , “‘You don’t say’ actually means ‘really ’. It is an 47 of surprise. Perhaps you don’t pay attention 48 English idioms.” Then I knew I had made fool of 49 . Since then I have been more 50 with idioms.
31. A. though B. when C. if D. as
32. A. look B. meet C. pick up D. find out
33. A. walk B. talk C. play D. go
34. A. pleased B. angry C. afraid D. surprised
35. A. proper B. strange C. safe D. polite
36. A. to B. better C. not D. like
37. A. On B. In C. All D. By
38. A. gone B. visited C. seen D. been
39. A. look at B. think of C. send for D. laugh at
40. A. it B. them C. anything D. something
41. A. fun B. interest C. business D. mountain
42. A. Really B. Good C. You don’ t say D. You are right
43. A. be B. help C. think D. do
44. A. this B. so C. anything D. me a favor
45. A. laughed B. cried C. moved D. came
46. A. explain B. shout C. prove D. say
47. A. experience B. expression C. explanation D. example
48. A. for B. to C. at D. in
49. A. me B. myself C. him D. somebody
50. A. helpful B. popular C. careful D. satisfied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篇短文后所給各題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A
Christian Eijkman, a Dutch doctor, left the Netherlands for the island of Java. Many people on the island had a disease called beri-beri. He was going there to try and find a cure.
At first, Eijkman thought some kind of germ (細菌) caused beri-beri. He raised some chickens. He didn’t eat them, but made experiments on them. The local people were quite surprised at that. One day he noticed that his chickens became sick when they were fed the food most Javanese ate — refined white rice (精煉米). When he fed them with unrefined rice, also known as brown rice, they recovered. Eijkman realized that he had made an important discovery — that some things in food could prevent disease. These things were named vitamins (維生素). The Javanese were not getting enough vitamins because they had actually removed the part that contains vitamins. Later, other diseases were also found to be caused by the lack of vitamins in a person’s food.
Today many people know the importance of vitamins and they make sure they have enough vitamins from the food they eat. If they don’t, they can also take vitamin pills.
51. The underlined word “cure” in Paragragh 1 probably means ______.
A. a medical treatment B. a kind of vitamin
C. a kind of germ D. a kind of rice
52. Christian Eijkman went to the island of Java to ______.
A. spend his holiday
B. find ways to grow better crops
C. do some research about the island
D. help the Javanese with their illness
53. If a person doesn’t get enough vitamins in his diet, he’d better ______.
A. eat more rice B. eat more meat C. eat some chicken D. eat vitamin pills
54.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A. beri-beri was caused by chickens
B. the Javanese didn’t like vitamins
C. Christian Eijkman’s experiment was successful
D. the Javanese’s disease was caused by a kind of germ
B
America is a mobile society.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an be close and real, yet disappear soon if situations change. Neither side feels hurt by this. Both may exchange Christmas greetings for a year or two, perhaps a few letters for a while — then no more. If the same two people meet again by chance, even years later, they pick up the friendship. This can be quite difficul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because friendships between us flower more slowly but then may become lifelong feelings, extending (延伸) sometimes deeply into both families.
Americans are ready to receive us foreigners at their homes, share their holidays, and their home life. They will enjoy welcoming us and be pleased if we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好客) easily.
Another difficult point for us Chinese to understand Americans is that although they include us warmly in their personal everyday lives, they don’t show their politeness to us if it requires a great deal of time. This is usually the opposite of the practice in our country where we may be generous with our time. Sometimes, we, as hosts, will appear at airports even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to meet a friend. We may take days off to act as guides to our foreign friends. The Americans, however, express their welcome usually at homes, but truly can not manage the time to do a great deal with a visitor outside their daily routine. They will probably expect us to get ourselves from the airport to our own hotel by bus. And they expect that we will phone them from there. Once we arrive at their homes, the welcome will be full, warm and real. We will find ourselves treated hospitably.
For the Americans, it is often considered more friendly to invite a friend to their homes than to go to restaurants, except for purely business matters. So accept their hospitality at home!
55. The writer of this passage must be ______.
A. an American B. a Chinese C. a professor D. a student
5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extend deeply into their families.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usually last for all their lives.
C. Americans always show their warmth even if they are very busy.
D. Americans will continue their friendships again even after a long break.
57. The underlined words “generous with our time” in Paragraph 3 probably mean ______.
A. strict with time B. serious with time
C. careful with time D. willing to spend time
58. A suitable title for this passage would probably be “______”.
A. Friendships between Chinese
B. Friendships between Americans
C. Americans’ hospitality(好客)
D. Americans’ and Chinese’s views of friendships
C
Adults usually do not remember most of the things that are taught by their teachers at school. But this story is one such lesson that I will never forget. Every time I drift off course, I think of this story.
It was a normal Monday morning, and my teacher was teaching us on important things in life and about devoting ourselves to what is important to us. This is how the story went:
An old man lived in a certain part of London, and he would wake up every morning and go to the sub-way. He would get onto the train right to Central London, and then sit at the street corner(角落) and beg. He would do this every single day of his life. He sat at the same street corner and begged for almost 20 years.
His house was dirty, and a stench (惡臭) came out of the house and it smelled terrible. The neighbors could not stand the smell any more, so they called for the police officers to clear the place. The officers knocked down the door and cleaned the house. There were small bags of money all over the house that he had collected over the years.
The police counted the money, and they soon realized that the old man was a millionaire (百萬富翁). They waited outside his house expecting to share the good news with him. When the old man arrived home that evening, one of the officers told him that there was no need for him to beg any more as he was a rich man now, a millionaire.
But the old man said nothing at all; he went into his house and locked the door. The next morning he woke up as usual, went to the subway, sat at the street corner and continued to beg.
Clearly, this old man had no great plans, dreams or anything significant (有意義的) for his life. We learn nothing from this story but staying focused on the things we enjoy doing.
59. The underlined part in the first paragraph may mean ______.
A. I get tired of learning my subjects
B. I fail to listen to lessons attentively
C. I go in the wrong direction of life
D. I wouldn’t like to go to school
60. The neighbor called the police because ______.
A. the old man kept begging money from them every day
B. there was something dangerous in the old man’s house
C. the old man wouldn’t buy tickets for the train
D. they couldn’t bear the smell from the old man’s house
61. When the old man knew he was a millionaire, he ______.
A. remained calm B. became excited C. felt worried D. became nervous
62. What lesson do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A. Make great plans for your life.
B. Keep on doing what you like.
C. Do something that is good to society.
D. Depend on yourself rather than others.
D
Learn English through SMS!
The pace of life today is so wild and fast that it leaves one no time to read books. For today’s mobile generation, all information has to be short, correct and digestible (可消化的) in 30 seconds!
Easy English with Dimda is a special SMS (short message store) that allows a person with a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to improve his or her skills gradually throughout the year.
The SMS has changed the world. News, advertisements, jokes, contests and the latest football scores are all available (可獲得的) at your fingertips. So why not use the same technology to learn something new
Topics
1. Avoid Common Errors Spellings Meanings Grammar Sentence Construction2. Improve Vocabulary A Word a Day Proverbs (格言) Same & Opposite Words3. Use Correctly Use it Right Spell it Right Spot the Mistake4. Understand BetterOne Word Many Meanings Spot the Difference!Just One Word!
Main Features
● A variety of topics ● Only through SMS ● One SMS a day ● Easy and affordable (支付得起的)● Suitable for all ● No Computer ● No email / No Download● No Internet browsing(瀏覽) ● Receive it anywhere ● Read it anytime ● Learn it on the move
Subscription (訂閱) prices
Period Within America Outside America
One month $9 Subscription rates are different from country to country.
Three months $22.5
Six months $40
One year $70
63. Through Easy English with Dimda, you can ______.
A. watch football games
B. improve your English
C. save time to read books
D. learn new technology
64. When you want to read Easy English with Dimda, you can ______.
A. receive it through emails
B. download it into the computer
C. receive it anywhere and anytime
D. learn it from the Internet
65. The phrase “at your fingertips” may mean ______.
A. you are able to find information quickly
B. it is small enough for you to carry easily
C. you are always aware of what you need
D. it is easy to operate with your fingertips
66.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__.
A. tell you the advantage(優勢)of SMS
B. introduce an online English lesson program
C. advertise a new kind of mobile phone
D. persuade you to subscribe Easy English with Dimda.
E
Simply put, language is what people and animals use to communicate their thoughts, ideas and feelings. Of course, animal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differently from humans, and each type of animal communicates differently. For example, a bee uses a dance to tell the rest of the bees in the hive (蜂窩) where there is food, while whales communicate through the use of pleasant-sounding sounds. One could say then, that animals use different languages.
Like animals, people also use different languages. Each culture has its own words and symbols(符號)that are used by people within that cultur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he same culture. For example, a person living in Japan will use the Japanese languag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 Japanese. Unlike animals though, some cultures use more than one language. People within these cultures are said to be either bilingual (雙語的) or multilingual (多語的). One such place is Canada. It is very likely that a person living in Canada may speak both French and English. Likewise, a person living in Switzerland may speak Italian, German and French.
Not only do people use different languages to communicate, but languages also have different dialects. A dialect is a difference of a language which uses words and grammar somewhat differently from the standard form of the same language. For example, people who live in Manchester, England speak a dialect that is a little different from people who live in London, England; however, people in both cities speak English.
There are also some people who don’t use a spoken language at all. These people use their hands to communicate. This type of language is called sign language and is most commonly used by people who are deaf.
Now that we know how people communicate, we are faced with a question. Are we part of a certain culture because of the language we speak, or do we speak a particular language because we are part of that culture To put it more simply, is a Chinese person Chinese because he speaks Chinese, or does he speak Chinese because he was born in China What part does language play in the definition (定義) of culture
67. The examples of bees and whales are used to show ______.
A. animal languages are simple to learn
B. people can understand animal languages
C. different animals use different languages
D. animals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68. The main idea of the second paragraph is that ______.
A.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those in the same culture
B. there can be different languages in the same culture
C. a culture can be expressed in several languages
D. the symbol of a culture is the language spoken by its people
69. To judge whether a person speaks a dialect, you can depend on ______.
A. what words and grammar he uses
B. whether he uses sign language
C. where he lives
D. who he communicates with
7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The culture of different countries
B. The language in different cultures
C. The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D. The meaning of the language
第四部分:書面表達(共兩節,滿分50分)
第一節 完成句子(共1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20分)
71. He asked m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or the mobile phone.(pay)
他問我買手機花了多少錢。
72. John asked his classmat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er pen. (borrow)
約翰問他的同學可不可以借她的鋼筆。
73. She and her family hid away for nearly twenty-five months ___________________. (discover)
她和她的家人藏了將近25個月才被發現。
74. The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written by Noah Webster _______________
to American English spelling. (identity)
諾厄·韋伯斯特編纂的《美國英語詞典》使美國英語拼寫體現出不同的特色。
75. Since Li Ming settled here, 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is neighbors. (get)
自從在這兒住下來,李明和他的鄰居相處得很好。
76. It was the first time in a year and a half that 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ace to face. (see)
這是我一年半以來第一次目睹夜晚。
77. I can well remember tha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 hated to go to school. (there)
我清楚地記得有一段時間我討厭上學。
78. She sai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 was that day. (fine)
她說那天天氣真好。
79. Believe it or no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s standard English. (be)
信不信由你,根本就沒有標準英語。
80. She didn’t attend the par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e was ill then.(reason)
她沒有參加晚會,因為那時她生病了
第二節 短文寫作(30分)
假設你叫李華,你的美國筆友Mike不善與人交談,常感到拘謹,寫郵件尋求你的幫助,請你給他回封郵件,從使用身體語言的角度給他一些建議。要點如下:
1. 保持微笑;2. 說話時要看著對方;3. 聆聽時要點頭; 4. 站立時要挺直、抬頭、放松。
注意:
1.信的開頭和結尾已寫好,不計入總詞數:
2.可適當增加細節,以使行文連貫。
3.詞數:120 左右。
Dear Mike,
I’m sorry to know that you are having trouble with communication. You should start from improving your body language. ......
……
I hope these tips will be helpful to you.
Yours sincerely,
Li Hua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有些小題有多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
A.位移、時間、速度、加速度 B.質量、路程、速度、平均速度
C.速度、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 D.位移、路程、時間、加速度
2. 2008年9月25日晚21點10分,我國在九泉衛星發射中心將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7號”宇宙飛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飛船繞地球飛行一圈時間為90分鐘.則(  )
A.“21點10分”和“90分鐘”前者表示“時刻”后者表示“時間”
B.衛星繞地球飛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為0
C.衛星繞地球飛行一圈平均速度為0,但它在每一時刻的瞬時速度都不為0
D.地面衛星控制中心在對飛船進行飛行姿態調整時可以將飛船看作質點
3.兩個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時從圓形軌道的A點出發,分別沿ABC和ADC行走,如圖所示,當他們相遇時不相同的物理量是 (  )
A.速度   B.位移   C.路程   D.速率
4.如圖所示,由于風的緣故,河岸上的旗幟向右飄,
在河面上的兩條船上的旗幟分別向右和向左飄,兩條船運動狀態是( )
A.A船肯定是向左運動的
B.A船肯定是靜止的
C.B船肯定是向右運動的
D.B船可能是靜止
5、物體作單向直線運動,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9m/s,則下面結論正確的是 ( )
  A.物體的初速度是 3m/s B物體的加速度是 3 m/s2 
C.任何1s內速度的變化量都是3m/s D.以上說法都不對
6.下列關于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平均速度,當無限小時,該式可表示t時刻的瞬時速度
B.勻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等于任意時刻的瞬時速度
C.瞬時速度是標量,平均速度是矢量
D.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7.下列關于物體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加速度不為零,其速度也一定不為零
B.物體具有加速度時,它的速度不一定會改變
C.物體的加速度變小,速度可能隨之變大
D.物體加速度方向改變時,速度方向可以保持不變
8.下表是四種交通工具的速度改變情況,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初始速度(m/s) 經過時間(s) 末速度(m/s)
① 2 3 11
② 0 3 6
③ 0 20 6
④ 0 100 20
A. ①的速度變化最大,加速度最大
B.②的速度變化最慢
C.③的速度變化最快
D.④的末速度最大,但加速度最小
9.兩個質點甲和乙,同時由同一地點向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它們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質點乙靜止,質點甲的初速度為零 B.質點乙做勻速運動
C.前2s質點乙的位移大 D.在2s時刻,甲乙在同一位置
10.某人爬山,從山腳爬上山頂,然后又從原路返回到山腳,上山的平均速率為v1,下山的平均速率為v2,則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
A.,      B.,
C.0, D.0,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60分)
二、填空題(共3小題,11、12每小題6分,13小題12分,共24分)
11.目前實驗室用的打點計時器有電磁計時器和電火花計時器兩種,它們所接電源均為頻率為50Hz的交變電流,所以都是每隔________s打一個點.后者所接交流電壓為________V.,且________計時器的誤差較小。
12. (1)使用打點計時器來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的實驗中,
有如下基本步驟:
A、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好紙帶
C、松開紙帶讓物體帶著紙帶運動 D、接通低壓交流電源
E、取下紙帶 F、斷開開關
這些步驟正確的排列順序為_____ __。
(2)用打點計時器記錄了被小車拖動的紙帶的運動情況,頻率為50HZ,在紙帶上確定出A、B、C、D、E、F、G共7個計數點。相鄰點距離如圖所示,每兩個相鄰的計數點之間還有4個打印點未畫出,試根據紙帶上各個計數點間的距離,計算出打下B點時的瞬時速度VB=___________m/s,打下F點時的瞬時速度VF=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數字)
13.在研究直線運動的實驗中,如圖所示為某次記錄小車運動情況的紙帶,圖中A、B、C、D、E為相鄰的計數點,相鄰的計數點間的時間間隔為0.1s。
(1)根據紙帶上所給出的數據計算各點的瞬時速度,得vB= m/s,vC= m/s,vD=_________m/s。
(2)假設物體加速度恒定,在如圖所示的坐標系中,以打A點時為計時起點,作出小車的v-t圖線,并根據圖線求出a= m/s2 ,紙帶上A點的速度vA= m/s。
三、計算題(本題共4小題,共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4.(9分) 計算下列物體的加速度或者速度:
(1)一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運動,緊急剎車后經2s停下來.求加速度
(2)高速列車過橋后以0.4m/s2的加速度沿平直鐵路勻加速行駛,初速度是36km/h,經100s時的速度
(3)沿光滑水平地面以10m/s的速度運動的小球,撞墻后以8m/s的速度反彈,與墻壁接觸時間為0.1s. 求加速度
15.(8分)如圖所示,是某質點在0~22秒內運動的v-t圖象,D點對應的時刻為22秒回答:
(1)質點在圖中各段的過程中做什么性質的運動?(分OA、AB、BC、CD四段回答)
(2)在0~5s內、14~18s內、18~22s內質點加速度各是多大?
16.(7分)獵豹是目前世界上在陸地奔跑速度最快的動物,時速可達110多公里,但不能維持長時間高速奔跑,否則會因身體過熱而危及生命.獵豹在一次追擊獵物時(如圖),經4s速度由靜止達到最大,然后勻速運動保持了4s仍沒追上獵物,為保護自己它放棄了這次行動,以3m/s2的加速度減速,經10s停下,設此次追捕獵豹始終沿直線運動,求:
(1)獵豹加速時的平均加速度多大?(2)獵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達多少km/h
17.(12分) 一輛汽車從原點O由靜止出發沿x軸做直線運動,
為研究汽車的運動而記下它的各時刻的位置和速度見下表:
時刻t/s 0 1 2 3 4 5 6 7
位置坐標x/m 0 0.5 2 4.5 8 12 16 20
瞬時速度v/(m·s-1) 1 2 3 4 4 4 4 4
(1)汽車在第2秒末的瞬時速度為多大?
(2)汽車在前3秒內的加速度為多大?
(3)汽車在第4秒內的平均速度為多大?
B
A一、選擇題(共40小題,每小題2分 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在我們和父母之間充當遺傳物質“橋梁”的細胞是( )
A.淋巴細胞 B.神經細胞 C.血細胞 D.生殖細胞
2.生物學家認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A.它是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的 B.它能夠侵染其他生物
C.它能夠在寄主體內復制并產生后代 D.它具有細胞結構
3.一株楊樹的結構層次為( )
A.細胞→器官→組織→系統→個體 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C.細胞→組織→器官→個體 D.細胞→器官→系統→個體
4.用帶測微尺目鏡測量某個洋蔥表皮細胞的長度時,下列目鏡的組合中,視野目鏡測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實際長度最小的是( )
①目鏡10× ②物鏡10× ③目鏡16× ④物鏡40×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下列有關生命系統各種結構之間相互關系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生命系統結構層次中不包括生命與無機環境之間的聯系
B.個體水平以上層次和以下的層次之間沒有關系
C.各層次間層層相依又各有特定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D.生命系統各層次間是不能演變和進化的
6.各種生物體生命活動離不開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統是 ( )
A.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等) B.細胞
C.生態系統 D. 生物圈
7.使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裝片時,如果將高倍物鏡轉換成低倍物鏡,看到的情況是( )
A.細胞數目多,視野變亮 B.細胞數目少,視野變暗
C.細胞數目多,視野變暗 D.細胞數目少,視野變亮
8.某一理想的圖像位于視野的右下方,若想將其移至視野的中央,應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 ( )
A.左上 B.右上 C.左下 D.右下
9.與真核細胞相比,原核細胞最主要的特點是( )
A.沒有DNA B.沒有核糖體
C.沒有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 D.沒有由核膜包圍的成形細胞核
10.盡管人體都是從受精卵 (一個細胞)發育而來,根據形態結構和功能上的差異區分,人體的細胞有多達600多種的不同類型,其原因是( )
A.細胞分裂的結果 B.細胞生長的結果
C.細胞分化的結果 D.細胞內遺傳物質不同
11.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人的各種反射活動都需要多個細胞參與,不可能由一個細胞獨立完成,因此細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
B.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包括從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個層次
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養生物,又有異養生物
D.構成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的主要化合物是有機物,水和無機鹽在活細胞中并不重要
12. 下面四種情況,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分析,屬于種群層次的是( )
A.一個大腸桿菌
B.培養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
C.培養基被污染后,除大腸桿菌外,又滋生了別的細菌和菌落
D.大腸桿菌細胞質中的核糖體
13.關于“人工合成脊髓灰質炎病毒是否意味著人工制造了生命”存在爭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生命的最基本系統是病毒 B.脊髓灰質炎病毒具有核膜和核仁
C.脊髓灰質炎病毒不具有一定結構 D.脊髓灰質炎病毒在脊髓灰質細胞中生活
14.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一切生物體的生命活動都是在細胞內或在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B.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SARS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也能獨立完成生命活動
D.多細胞生物依賴各種分化的細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復雜的生命活動
15.用同一個目鏡分別與4個不同倍數的物鏡組合來觀察血細胞涂片。當成像清晰時,每一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如圖所示。如果載玻片位置不變,用哪一物鏡在一個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最少( )
16.哺乳動物或人的成熟紅細胞與一般高等生物的細胞比較差別是( )
A. 無細胞壁 B.無細胞質  C.無細胞核 D. 無蛋白質
17.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來分析,下列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A.池塘中的一群魚 B.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C.池塘里的所有鯉魚 D.池塘里的所有生物和無機環境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的結構是細胞膜
B.原核生物藍藻容易在污染的富營養化淡水中大量繁殖,引起水華
C.組成細胞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沒有無機物
D.細胞中微量元素可以有也可沒有
19.關于綠色開花植物體的器官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由某一種細胞構成 B.由多種細胞形成的不同組織構成器官
C.根并不是植物體的器官 D.綠色植物由光合作用系統完成光合作用,是自養生物
20.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這個事實不能說明的是( )
A.生物體結構的統一性 B.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C.各種生物之間有一定的親緣關系 D.細胞是生物體結構的基本單位
21.用低倍鏡觀察菠菜葉的下表皮細胞時,發現視野中有一異物,移動裝片異物不動,轉動轉換器換另一高倍鏡后異物仍在,異物可能在( )
A.物鏡上 B. 反光鏡上 C. 目鏡上 D. 材料中
22.下列生物細胞結構最相似的是 ( )
A. 桃、卷柏 B. 變形蟲、水綿 C. 酵母菌、白細胞 D.細菌、小麥
23.下列各項組合中,能體現生命系統由簡單到復雜的正確順序的是( )
①一個大西瓜 ②血液 ③白細胞 ④變形蟲 ⑤血紅蛋白 ⑥SARS病毒
⑦同一片草原上所有綿羊⑧一片森森中所有鳥 ⑨一片桃園 ⑩一個池塘中所有生物
A.⑥⑤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⑧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⑩⑨ D.②①④⑦⑩⑨
24.生物實驗中常用普通光學顯微鏡,物體放大50倍,這里“放大50倍”是指放大該物體的( )
A.長度或寬度 B.表面積 C.像的面積 D. 體積
25.下列關于藍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藍藻細胞有細胞壁 B.藍藻含有核糖體
C.藍藻細胞中沒有細胞核 D.藍藻細胞含有染色體,且能進行光合作用
26.下列哪項不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 )
A. 一切動植物由細胞及其產物構成 B. 細胞有細胞質、細胞核、細胞膜三部分
C.細胞是相對獨立的單位 D.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27.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是下面哪位科學家的觀點( )
A.施萊登 B.魏爾肖 C.威爾遜 D.馬爾比基
28.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中最基本的元素是( )
A.O B.C C.H D.Si
29. 占細胞干重最多的有機成分是 ( )?
A. 蛋白質 B. 脂肪 C. 糖類 D.核酸?
30.下列物質中屬于有機化合物的是( )
A.NaOH、食鹽、糖 、蛋白質 B.鹽酸、CO2、脂質、核酸
C.甲烷、葡萄糖、蛋白質、DNA D.CuSO4、脂質、蛋白質、核酸
31. 牛通過吃草獲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體內的各種化學元素( )
A.種類差異很大,含量大體相同 B.種類和含量差異都很大
C.種類大體相同,含量差異很大 D.種類和含量都是大體相同的
32.一般來說,生物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無機物和有機物分別是( )
A.無機鹽和脂質 B.水和核酸 C.水和糖類 D.水和蛋白質
33.對下表中所列物質的檢測,所選用的試劑及預期結果都正確的是( )
待測物質 檢測試劑 預期顯色結果
① 葡萄糖 斐林試劑 藍綠色
② 脂肪 蘇丹Ⅲ 橘黃色
③ 淀粉 碘液 橙紅色
④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4.各組元素中,在生物體內含量極少,但對維持生物體正常生命活動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
A.Fe、Mn、Zn、Mg B. Zn、Cu、B、Mn
C. Mg、Mn、Cu、Mo D. Zn、Cu、Mn、Ca
35.生物體內有七十多種酶的活性與Zn2+ 有關,缺乏Zn2+ 的生物不能正常生活,說明Zn元素( )
A.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B.除Zn2+外,其他無機鹽大多不重要
C.是大量元素,要多服用藍瓶“葡萄糖酸鋅”補充 D.是細胞最基本元素
36.蛋白質鑒定時,事先留出一些黃豆組織樣液的目的是 ( )?
A.失敗后重做 B.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用 C.與反應后溶液顏色做對比 D.下次使用
37.用高倍顯微鏡觀察真菌和細菌,可以用來鑒別兩者差異的主要結構是 ( )?
A. 核膜 B.細胞膜 C.細胞質 D. 細胞壁
38. 使用顯微鏡由低倍鏡轉為高倍鏡觀察時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 )?
①移動裝片 ②調節光圈和反光鏡 ③轉動轉換器
④轉動細準焦螺旋 ⑤轉動粗準焦螺旋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 C.④③①⑤ D.③②①④
39.科學家在研究生物體化學成分時,發現組成生物體的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這一事實說明:
A.生物與非生物沒有區別 B.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
C.生物來源于非生物 D.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差異性
40.下列有關糖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糖類有還原糖和非還原糖
B.糖類用蘇丹試劑鑒定,用碘液不能鑒定
C.糖類是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
D.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實驗室常常用花生種子勻漿
長陽一中2012-2013學年度第一學期九月月考
高一生物答題卷
二、簡答題(共20分,每空2分)
41. (10分 每空2分)下圖表示動植物細胞二合一亞顯微結構模式圖.
(1)圖示細胞為 (填“原核”/“真核”)細胞,判斷依據是
(2)在細胞質中與細菌細胞都具有的一種結構名稱是
(3)若A圖為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一部分,則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4)藍藻細胞與圖B細胞存在較大差異,但細胞內含有 ,可進行光合作用。
42. (10分 每空2分)實驗方法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和蛋白質常常采用與特定
試劑出現顏色反應來完成。請完成以下內容:
(1)葡萄糖與 試劑混合加熱會出現
(2)蛋白質樣液試管中加入雙縮脲試劑正確的方法是
(3)常將花生子葉切片用 試劑染色,高倍鏡下視野中被染成橘黃色的 顆
粒清晰可見。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
1.圖中陰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A. A∩(CUB) B(CUA)∩B
C.CU(A∩B) D. CU(A∪B)
2..已知集合,那么集合為( )
A、 B、 C、 D、
3、若函數的值域為集合,則下列元素中不屬于的是 ( )
A. B. C. D。
4.化簡等于( )
A、 B、 C、 D、
5.如果奇函數在區間 上是增函數且最大值為,那么在區間上是( )
A.增函數且最小值是 B.增函數且最大值是
C.減函數且最大值是 D.減函數且最小值是
6.已知,若,則的值是( )
A. B.或 C.,或 D.
7.下列各組函數是同一函數的是( )
①與; ②與;
③與; ④與
A. ① ② B. ① ③ C. ③ ④ D. ① ④
8.設集合A={1,2}, B={0,1},定義運算A※B={z|z=,則集合A※B的子集
個數為( )
A.2 B.3 C.4 D.8
9.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函數是奇函數 B.函數是偶函數
C.函數是非奇非偶函數 D.函數既是奇函數又是偶函數
10.設是奇函數,且在內是增函數,又,則的解集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
11.設集合U={ 1,2,3,4,5,6,7}, A={2,4,5,7},B={3,4,5}
則(CUA)∪(CUB)=
12若函數是偶函數,則的遞減區間是
13.設集合A=, B=, 函數=若, 且A,則的取值范圍是 .
14. 已知函數的定義域為,且同時滿足下列條件:
(1)是奇函數;(2)在定義域上單調遞減;(3)
則的取值范圍 。
15.下列四個命題
(1)有意義;
(2)函數是其定義域到值域的映射;
(3)函數的圖象是一直線;
(4)函數的圖象是拋物線。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
16.(本小題滿分12分)分別畫出下列函數的圖象,并寫出下列函數的值域:
(1)
(2)
17.(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求的取值范圍。
18.(本小題滿分12分)如圖,用長為1的鐵絲彎成下部為矩形,上部為半圓形的框架,若半圓
半徑為x,求此框架圍成的面積y與x的函數式y=f (x),并寫出它的定義域.
19.(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函數是奇函數,且.
(1)求函數的解析式;
(2)判斷函數在上的單調性,并加以證明.
20.(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二次函數滿足條件,及.
(1)求函數的解析式;
(2)在區間[-1,1]上,的圖像恒在的圖像上方,試確定實數m的取值范圍;
21.(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
(1)求實數的取值范圍,使在區間上是單調函數。
(2)若為任意實數,求函數的最小值。
(3)對于函數y=,若存在實數使得成立,求的值及相應的值。
U
A
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浦县| 武宁县| 循化| 司法| 孟连| 罗田县| 木里| 临沂市| 百色市| 汝阳县| 延寿县| 广元市| 盱眙县| 四子王旗| 阜宁县| 宣威市| 绥滨县| 崇义县| 横山县| 栖霞市| 临朐县| 平塘县| 务川| 鸡泽县| 房产| 安吉县| 新巴尔虎左旗| 长汀县| 红桥区| 陈巴尔虎旗| 金溪县| 龙岩市| 临澧县| 沅陵县| 原平市| 湘阴县| 营山县| 宜兰县| 北辰区| 高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