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第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 全科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區第二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 全科10份

資源簡介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則 ( )
A. B.
C. D.
(2)樣本中共有五個個體,其值分別為,若該樣本的平均值為,則為( )
A. B. C. D.
(3)840和1764的最大公約數是(  )
A.84 B.12 C.168 D.252
(4)已知命題,則的( )
A.充分不必要條件 B.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C.充要條件 D.必要不充分條件
(5)右圖是2012年在某大學自主招生考試的面試中,七位評委為某考生打出的分數的莖葉統計圖,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所剩數據的平均數和方差分別為 ( )
A. B.
C. D.
(6)把89化為五進制數是 ( )
A. B. C. D.
(7)下表是某工廠1~4月份用電量(單位:萬度)的一組數據:
月份 1 2 3 4
用電量 4.5 4 3 2.5
由散點圖可知,用電量與月份間有較好的線性相關關系,其線性回歸直線方程是,則( )
A.10.5 B.5.25 C.5.2 D.5.15
(8)已知集合,從中任取兩個元素分別作為點的橫坐標與縱坐標,則點恰好落入圓內的概率是( )
A. B. C. D.
(9)過橢圓()的左焦點作軸的垂線交橢圓于點,為右焦點,若,則橢圓的離心率為( )
A. B. C. D.
(10)在區間上任取兩個實數,則滿足不等式的概率為 ( )
A. B. C. D.
(11)設是橢圓上的一點,、為焦點,,則的面積為(  )
A.    B. C. D.
(12)將一枚骰子先后拋擲兩次,若第一次朝上一面的點數為,第二次朝上一面的點數為,則函數上為減函數的概率是 ( )
A. B. C. 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90分)
注意事項:
本試卷共2頁,10小題,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答數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將答案填在橫線上)
(13)命題:“若,則”的逆否命題是
(14)執行如右圖所示的程序框圖,若輸入的值是,則輸出的值是
(15)為了了解高三學生的身體狀況.抽取了部分男生的體重,將所得的數據整理后,畫出了頻率分布直方圖(如下圖),已知圖中從左到右的前3個小組的頻率之比為1︰2︰3,第2小組的頻數為12,則抽取的男生人數是______________
(16)已知:;:,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則實數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7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10分)某種產品的廣告費用支出與銷售額之間有如下的對應數據:
2 4 5 6 8
30 40 50 60 70
(1)求對的回歸直線方程;
(2)據此估計廣告費用為10銷售收入的值.
參考公式:
(18)(本小題12分)命題:關于的不等式對于一切恒成立,命題:函數是增函數,若為真,為假,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19)(本小題12分)甲、乙兩位學生參加數學競賽培訓,在培訓期間,他們參加的5項預賽成績記錄如下:
甲 82 82 79 95 87
乙 95 75 80 90 85
(1)從甲、乙兩人的成績中各隨機抽取一個,求甲的成績比乙高的概率;
(2)現要從中選派一人參加數學競賽,從統計學的角度考慮,你認為選派哪位學生參加合適?說明理由.
(20)(本小題12分)在甲、乙兩個盒子中分別裝有標號為的三個大小相同的球,現從甲、乙兩個盒子中各取出個球,每個球被取出的可能性相等.
(1)求取出的兩個球上標號為相同數字的概率;
(2)求取出的兩個球上標號之和不小于的概率.
(21)(本小題12分)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直線經過點與橢圓交于兩點。
(1)求的周長;
(2)若的傾斜角為,求的面積。
(22)(本小題12分)離心率為的橢圓:的左、右焦點分別為、,是坐標原點.
(1)求橢圓的方程;
(2)若直線與交于相異兩點、,且,求.(其中是坐標原點)
昆明市官渡二中2014屆高二9月份教學質量檢測
數學試卷參考答案
(2)時,預報的值為。
答:廣告費用為10銷售收入的值大約85。……………10分
18.(本小題12分)
解:設
由于關于的不等式對于一切恒成立
所以函數的圖象開口向上且與軸沒有交點,
故,∴.-------------- 2分
函數是增函數,則有,即. -------4分
由于p或q為真,p且q為假,可知p、q一真一假. ---------------5分
若p真q假,則 ∴;-------------------8分
若p假q真,則 ∴;-----------------11分
綜上可知,所求實數的取值范圍是{或}.------12分
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數是m=12. 4分
所以P(A)==. 6分
(2)派甲參賽比較合適.理由如下:
甲=85,乙=85, 8分
=31.6,=50. 10分
∵甲=乙,<,
∴甲的成績較穩定,派甲參賽比較合適. 12分
20.(本小題12分)
解:設從甲、乙兩個盒子中各取1個球,其數字分別為,
用表示抽取結果,則所有可能的結果有9種,即
,,, ,,,,
,,. …………………………………………………4分
答:取出的兩個球上標號之積能被3整除的概率為. ………………12分
21.(本小題12分)
22.(本小題12分)
解:(1)依題意得
3分
解得,故橢圓的方程為 6分
(Ⅱ)由 7分
設,則 8分
10分
,從而。------------------------------------------------------------------------ 12分
開始
輸入k
S=0,i=1
i=i+1
輸出S
結束


體重
50 55 60 65 70 75
0.0375
0.0125一、選擇題(共60分,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
1.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CO2、甲烷都屬于溫室氣體
B.用甘蔗生產的乙醇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利用乙醇燃料不會產生溫室氣體
C.太陽能、風能和生物能源屬于新能源
D.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直接轉化為電能
2.下列反應中,其放出熱量的是
①NaOH溶液中加入鹽酸 ②由乙醇制C2H4 ③鋁熱反應 ④由氯酸鉀制O2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已知:H2(g)+F2(g) === 2HF(g) ΔH =-270 kJ·mol-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2 L氟化氫氣體分解成1 L氫氣與1 L氟氣吸收270 kJ熱量
B.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反應生成2 mol液態氟化氫放出的熱量小于270 kJ
C.在相同條件下,1 mol氫氣與1 mol氟氣的能量總和大于2 mol氟化氫氣體的能量
D.1個氫氣分子與1個氟氣分子反應生成2個氟化氫氣體分子放出270 kJ熱量
4. 25℃、101 kPa時,強酸與強堿的稀溶液發生中和反應的中和熱為57.3 kJ·mol-1,辛烷的燃燒熱為
5518 kJ·mol-1。下列熱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2H+(aq)+SO(aq)+Ba2+(aq)+2OH-(aq)===BaSO4(s)+2H2O(l) ΔH=-57.3 kJ·mol-1
B.KOH(aq)+H2SO4(aq)===K2SO4(aq)+H2O(l) ΔH=-57.3 kJ·mol-1
C.C8H18(l)+O2(g)===8CO2(g)+9H2O(g) ΔH=-5518 kJ·mol-1
D.2C8H18(g)+25O2(g)===16CO2(g)+18H2O(l) ΔH=-5518 kJ·mol-1
5.S(單斜)和S(正交)是硫的兩種同素異形體。
已知:①S(單斜,s)+O2(g)===SO2(g) ΔH1=-297.16 kJ·mol-1
②S(正交,s)+O2(g)===SO2(g) ΔH2=-296.83 kJ·mol-1
③S(單斜,s)===S(正交,s) ΔH3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ΔH3=+0.33 kJ·mol-1 B.單斜硫轉化為正交硫的反應是吸熱反應
C.S(單斜,s)===S(正交,s) ΔH3<0,正交硫比單斜硫穩定
D.S(單斜,s)===S(正交,s) ΔH3>0,單斜硫比正交硫穩定
6.已知1 g氫氣完全燃燒生成水蒸氣時放出熱量121 kJ,且氧氣中1 mol O===O鍵完全斷裂時吸收熱量
496 kJ,水蒸氣中1 mol H—O鍵形成時放出熱量463 kJ,則氫氣中1 mol H—H鍵斷裂時吸收熱量為
A.920 kJ B.557 kJ C.436 kJ D.188 kJ
7.已知 (1) ===H2O(g) △H1=a kJ·
(2) ===2H2O(g) △H2=b kJ·
(3) ===H2O(l) △H3=c kJ·
(4) ===2H2O(l) △H4=d kJ·
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a<c <0 B.b>d>0 C.2a=b<0 D.2c=d>0
8. 已知:①2C(s)+O2(g)===2CO(g)  ΔH1 
②2CO(g)+O2(g)===2CO2(g) ΔH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碳的燃燒熱ΔH為0.5ΔH1 kJ·mol-1 B.②能表示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C.碳的燃燒熱ΔH=0.5(ΔH1+ΔH2) D.碳的燃燒熱小于CO的燃燒熱
9.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Zn(s)+O2(g)===ZnO(s) ΔH1 ;Hg(l)+O2(g)===HgO(s) ΔH2
則Zn(s)+HgO(s)===Hg(l)+ZnO(s) ΔH3,ΔH3的值為
A.2ΔH2-ΔH1 B.2ΔH1-ΔH2
C.ΔH1-ΔH2 D.ΔH2-ΔH1
10.一定條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 ΔH=-574 kJ·mol-1
②CH4(g)+4NO(g)===2N2(g)+CO2(g)+2H2O(g) ΔH=-1160 kJ·mol-1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H4(g)+2NO2(g)===N2(g)+CO2(g)+2H2O(l) ΔH=-867 kJ·mol-1
B.CH4催化還原NOx為N2的過程中,若x=1.6,則轉移電子3.2 mol
C.若0.2 mol CH4還原NO2至N2,在上述條件下放出的熱量為173.4 kJ
D.若用標準狀況下4.48 L 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轉移電子3.2 mol
11.在一定條件下,使NO和O2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時,正反應速率最大,逆反應速率為零
B.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最后為零
C.隨著反應的進行,逆反應速率逐漸增大,最后不變
D.隨著反應的進行,正反應速率逐漸減小,最后不變
12. 對反應4A+5B===4C+6D,以下化學反應速率的表示中,所表示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 v (A)=0.40mol L-1 s-1 B. v (B)=0.48mol L-1 s-1
C. v (C)=0.36mol L-1 s-1 D. v (D)=0.55mol L-1 s-1
13.在密閉容器中,進行可逆反應,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為v 1、v 2、v 3(單位:mol·L-1·s-1 ),且v 1、v 2、v 3之間有如下關系:3 v 1=v 2,2 v 1=v 3,2 v 2=3 v 3,則此反應表示為
A.A+BC B.2A+2B3C
C.3A+B2C D.A+3B2C
14、從下列實驗事實所引出的相應結論正確的是
選項 實驗事實 結論
A 其他條件相同,Na2S2O3溶液濃度越大,析出硫沉淀所需時間越短 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反應物濃度化學反應速率加快
B 在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都沒有發生改變 催化劑一定不參與化學反應
C 物質的量濃度相同的鹽酸和醋酸分別與等質量的形狀相同的鋅粒反應 反應開始速率相同
D 在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發生反應H2(g)+I2(g)2HI(g),把容積縮小一倍 正反應速率加快,逆反應速率不變
15. 在一定溫度下,容器內某一反應中M、N的物質的量隨反應
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MN
B. t2時,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平衡
C. t3時,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率
D. t1時,N的濃度是M濃度的2倍
16. 反應4A(g)+3B(g)2C(g)+D(g),經2min,B的濃度減少0.6 mol L-1。對此反應速率的表示,正確的是
①用A表示的反應速率是0.4 mol L-1 min-1
②分別用B、C、D表示的反應速率其比值為3:2:1
③在2 min末的反應速率,用B表示是0.3 mol L-1 min-1
④在這2 min內用B表示的反應速率的值是逐漸減小的,用C表示的反應速率的值是逐漸增大的
A. ①② B. ③ C. ① D. ②④
17.在C(s)+CO2(g)===2CO(g)的反應中,現采取下列措施:
①縮小體積,增大壓強 ②增加碳的量 ③通入CO2 ④恒容下充入N2 ⑤恒壓下充入N2
能夠使反應速率增大的措施是
A.①④ B.②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18.在一定條件下,反應:2NO+O22NO2在定容容器中發生,對該反應達到平衡的標志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①混合氣體的總分子數不再變化 ②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變化 ③容器的總壓強不再變化 ④混合氣體的總質量不再變化 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變化 ⑥單位時間內生成n mol的NO,同時消耗n mol的NO2 ⑦反應的溫度不再發生變化(絕熱條件)
A. ①②③⑦ B. ④⑤⑥ C. ①②④ D. ③⑦⑤⑥
19.COCl2(g)CO(g)+Cl2(g) ΔH>0,當反應達到平衡時,下列措施:①升溫 ②恒容通入惰性氣體 ③增加CO濃度 ④減壓 ⑤加催化劑 ⑥恒壓通入惰性氣體,其中能提高COCl2轉化率的是
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⑤⑥
20.某密閉容器中發生如下反應:X(g)+3Y(g)2Z(g) ΔH<0
右圖表示該反應的速率(v)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t2、t3、t5時刻外界條件有所改變,但都沒有改變各物質的初始加入量。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t2時加入了催化劑 B.t3時降低了溫度
C.t5時增大了壓強 D.t4~t5時間內轉化率最低
二、填空題(共40分)
21. (共6分)實驗室用50 mL 0.50 mol·L-1鹽酸、50 mL 0.55 mol·L-1 NaOH溶液和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測定中和熱的實驗,得到表中的數據:
實驗次數 起始溫度t1/℃ 終止溫度t2/℃
鹽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1.5 21.6 24.9
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時不能用銅絲攪拌棒代替環形玻璃攪拌棒的理由是 。
(2)在操作正確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熱測定準確性的關鍵是 。
(3)根據上表中所測數據進行計算,則該實驗測得的中和熱ΔH= [鹽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 g·cm-3計算,反應后混合溶液的比熱容(c)按4.18 J·(g·℃)-1計算]。如用0.5 mol/L的鹽酸與NaOH固體進行實驗,則實驗中測得的“中和熱”數值將 (填“偏大”、“偏小”、 “不變”)。
(4)若某同學利用上述裝置做實驗,有些操作不規范,造成測得中和熱的數值偏低,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測量鹽酸的溫度后,溫度計沒有用水沖洗干凈
B.把量筒中的氫氧化鈉溶液倒入小燒杯時動作遲緩
C.做本實驗的當天室溫較高
D.將50mL0.55mol/L氫氧化鈉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鹽酸時仰視計數
F.大燒杯的蓋板中間小孔太大
22. (共10分)
(1)在化學反應中,只有極少數能量比平均能量高得多
的反應物分子發生碰撞時才可能發生化學反應,這些分子
被稱為活化分子。使普通分子變成活化分子所需提供的最
低限度的能量叫活化能,其單位通常用kJ·mol-1表示。
請認真觀察右圖,然后回答問題。
①圖中所示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該反應 (填“需要”、“不需要”或“不一定”)加熱,
該反應的△H = (用含E1、E2的代數式表示)。
②對于同一反應,圖中虛線(Ⅱ)與實線(Ⅰ)相比,活化能大大降低,活化分子百分數增多,反應速率加快,你認為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煤作為燃料可通過下列兩種途徑:
途徑Ⅰ C(s)+O2(g) === CO2(g) ΔH1<0
途徑Ⅱ 先制水煤氣:
C(s)+H2O(g) === CO(g)+H2(g) ΔH2>0
再燃燒水煤氣:
2CO(g)+O2(g) === 2CO2(g) ΔH3<0
2H2(g)+O2(g) === 2H2O(g) ΔH4<0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判斷兩種途徑放熱:途徑Ⅰ放出的熱量________途徑Ⅱ放出的熱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②ΔH1、ΔH2、ΔH3、ΔH4的數學關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由于制取水煤氣的反應里,反應物具有的總能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生成物具有的總能量,那么在化學反應時,反應物就需要________能量才能轉化為生成物,因此其反應條件為________。
④已知:Fe2O3(s)+3CO(g) === 2Fe(s)+3CO2(g) ΔH1=-25 kJ·mol-1 ①
3Fe2O3(s)+CO(g) === 2Fe3O4(s)+CO2(g) ΔH2=-47 kJ·mol-1 ②
Fe3O4(s)+CO(g) === 3FeO(s)+CO2(g) ΔH3=+19 kJ·mol-1 ③
請寫出CO還原FeO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共8分)
在2 L恒容密閉容器中,800 ℃時反應2NO(g)+O2(g)2NO2(g)體系中,n(NO)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
時間(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1)如圖中表示NO2的變化的曲線是 。
(2)求 2 s末用氧氣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O2)=
(3)求達平衡時NO的轉化率為
(4)能說明該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內壓強保持不變
c.v(NO)逆=2v(O2)正
d.容器內的密度保持不變
(5)能夠使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的是 。
a.及時分離出NO2氣體 b.增大O2的濃度
24.(共16分)
(1)現有反應:mA(g)+nB(g) pC(g),達到平衡后,當升高溫度時,B的轉化率變大;當減小壓強時,混合體系中C的質量分數減小,則:
①該反應的逆反應為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且m+n______ p (填“>”、“=”或“<”)。
②減壓使容器體積增大時,A的質量分數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
③若容積不變加入B,則A的轉化率__________,B的轉化率________。
④若升高溫度,則平衡時B、C的濃度之比 將________。
⑤若加入催化劑,平衡時氣體混合物的總物質的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加入0.2 mol的N2和0.6 mol的H2,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
N2(g)+3H2(g)2NH3(g) ΔH<0。反應中NH3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
在第5 min末將容器的體積縮小一半后,若在第8 min末達到新的平衡(此時NH3的濃度約為0.25 mol·L-1),請在圖中畫出第5 min末到平衡時NH3濃度的變化曲線。
答案一、選擇題(50分,每小題2分)
讀“大陸、海洋分布模式圖”,回答1~2題。
1.圖中大陸是
A.亞歐大陸、非洲大陸 B.南美大陸、非洲大陸
C.南極洲大陸、非洲大陸 D.南美大陸、北美大陸
2.圖中四個地區所在沿海海域的海水溫度分布不正確的是
A.a>c B.b>d C.d>c D.a>b
右下圖是為了解地殼的平均厚度而繪出的各大陸面積和平均高度的關系圖,讀圖完成下列3~4題。
3.圖中序號表示另外四塊大陸。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A.①澳大利亞 ②南美洲 ③北美洲 ④非洲
B.①南美洲 ②澳大利亞 ③非洲 ④北美洲
C.①澳大利亞 ②北美洲 ③南美洲 ④非洲
D.①北美洲 ②南美洲 ③澳大利亞 ④非洲
4.下面的說法正確的是
A.大陸的面積與平均高度呈正相關
B.六塊大陸構成全球六大板塊
C.面積為2.4×107 km2的大陸平均高度約為500 m
D.南極大陸的高度是包括了冰層厚度的高度
5.七大洲中,跨經度最多的是
A.南極洲 B.非洲 C.北美洲 D.亞洲
讀右圖,回答6~7題。
6.從A到B再到C,方向是
A.先向西南,再向東南 B.先向正南,再向東南
C.先向東南,再向西南 D.一直向正南
7.若D點所處經度為東經116°,與東經116°經線共同組成經線圈的另一條經線的經度是
A.東經64° B.西經64° C.西經116° D.西經180°
讀右圖,回答8~9題。
8.圖中線段ab、ac、bd、cd的長短關系為
A.cd>ab>ac=bd B.cd=ab>ac=bd
C.ac>bd>ab=cd D.ac=bd>cd>ab
9.圖中a點所在國家及可能的地形分別是
A.日本 富士山 B.美國 密西西比平原
C.澳大利亞 大分水嶺 D.巴西 亞馬孫平原
右圖是一幅經緯網地圖,讀圖回答10~12題。
10.圖中數碼代表的四地中,位于西半球低緯度地區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1.圖中①地位于④地的
A.東南方 B.西北方 C.東北方 D.西南方
12.某人從②地出發,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東方向至③地,其路程
約為
A.6600km B.5000km C.3330km D.4200km
13.下列A、B、C、D四幅圖中,與所給平面圖中自X至Y地勢變化最
符合的剖面圖是
下面三幅圖中,甲圖為M地附近地區的平面圖,乙圖和丙圖分別為過甲圖相應的點作的地形剖面圖。讀下圖回答14~15題。
14.該地區的地形是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15.在一次較大的降水過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體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A.東北向西南 B.東南向西北 C.西南向東北 D.西北向東南
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之一。2010年11月29日~12月11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16次會議在墨西哥度假勝地坎昆召開。讀右圖回答16~17題。
16.上圖為尤卡坦半島(墨西哥著名半島),面積約20萬平方千米,在比例尺1︰5000000
的地圖上繪出來時,圖上面積為
A.4cm2 B.40cm2 C.80cm2 D.8cm2
17.會議期間,某日坎昆日出時,某地也恰好日出,但晝長比坎昆長,則該地位于坎昆的
A.東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西北方向 D.東南方向
分析右下圖回答18~19題。
18.甲乙兩地的高差為
A.800米——1000米 B.1333米——1667米
C.1333米——2000米 D.1000米——1333米
19.丙地的氣溫為
A.<00C B.<20C C.20C D.<—20C
讀我國南方某地等高線地形圖,分析回答20~23題。
20.該地區的主要地形類型為
A.山地 B.丘陵
C.低緩高原 D.平原
21.圖中陡崖M的相對高度最有可能是
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
22.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則可知乙村旁
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東南 B.由西向東
C.由東南向西北 D.由東向西
23.在N點
A.能同時觀察到甲、乙兩村 B.能看到甲村,無法看到乙村
C.能看到乙村,無法看到甲村 D.兩村都無法看到
下左圖為兩種地質現象示意圖,下右圖為華北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結合圖文材料,回答24~25題。
24.發生左圖所示兩種地質現象共同的必要條件是
A.突發地震 B.地表堆積物較多 C.連降暴雨 D.坡度較大的山地
25.右圖所示的四處房屋,陽光射入時間最長,且受左圖所示地質災害威脅最小的是
A.a B.b C.c D.d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注意事項:
本試卷共4頁,5小題,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二、綜合題(50分)
26.讀下圖,完成有關要求。(8分)
(1)A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_____ 。 (2分)
(2)圖中①、②、③、④四地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 地,有陽光直射的是_____ _地。(2分)
(3)按照地球上五帶的劃分,①地屬于______ 帶,②地屬于_____ _帶。(2分)(4)判斷:③地在④地的_____ _方向, ②地在④地的_____ _方向。(2分)
27.讀“等高線地形圖”完成有關要求。(10分)
(1)寫出山體各部位名稱:(3分)
C 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_,E_____________
(2)現有A、B兩條路線到D山頂,路線______ (1分)爬山比較容
易,因為__________________ 。 (2分)。
(3)根據圖中的指向標判斷D山在G山的_________ __(1分)方向。
(4)已知D、G兩山的圖上距離為3厘米,那么D、G兩山的實地距離為__________
(1分)米。
(5)如果在圖中C處有一條河流,河流大致的流向是_____________ (自西向東
或自東向西)(2分)
28.讀下圖回答問題。(12分)
(1) A是_______海峽,該海峽兩岸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 B是__________________(島嶼),按成因劃分,該島嶼屬于_______________。(3分)
(3) C國是_______。該國_______ 資源豐富。(3分)
(4) D是_________ (港),終年不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9.讀下列材料和圖,完成有關問題。(10分)
為了揭示世界人口的分布狀況,邦奇等學者創建了人類大陸圖。在地圖上取消了陸地和海洋,僅畫出人類密集地區,面積較大的人類密集區稱為人類大陸。世界上共存在四個人類大陸:東亞和東南亞大陸;南亞大陸;歐洲大陸;北美洲東部大陸。下圖為人類大陸圖的一部分。
(1)寫出人類大陸的名稱(2分)
A , B 。
(2)分析A人類大陸的形成原因。(6分)
(3)D處只形成一個人口孤島而沒有形成人類大陸的主導自然條件是 。(2分)
30.充分認識區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保護生態,是實現區域可持續發展
的基本要求。(10分)
下圖為我國某地區地形圖,右上方小圖是圖6中C地實測高程點分布圖(單位:m)讀
圖回答(1)~(2)。
(1)指出圖中主要的陸地地形類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析B地年降水量少于A地的原因。(8分)
(2)在制作地圖時,我們可以根據相鄰實測點的高程確定它們之間待定高程點的位置來繪制等高線。請用此方法繪出C地的400m等高線。(請在下圖中繪制)(2分)
官渡二中2014屆高二年級教學質量檢測(1)
地理答案
二、綜合題
26、(8分)
(1)90 E, 60 N (2分)
(2)① ④ (2分)
(3)北寒帶 北溫帶(2分)
(4)正北 西北(2分)


60°
30°




90°1.SARS病毒沒有細胞結構,必須在宿主細胞內才能完成增殖這一生命活動,這一事實說明了( )
A.生物的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
B.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也可獨立完成各種生命活動
C.SARS病毒只有增殖這一生理活動依賴于宿主細胞,其他生命活動可自主完成
D.細胞結構使SARS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擾
2.下列組合中,依次屬于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的一組是 ( )
① 一塊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蟲、蛹和成蟲 ② 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 亞馬孫叢林的全部生物及無機環境 ④ 長白山上的全部動物及綠色植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3.綠色開花植物體的結構層次是 ( )
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植物體 B.細胞→組織→器官→植物體
C.細胞→組織→系統→植物體 D.細胞→器官→系統→植物體
4.使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細胞的基本步驟包括:①調節細準焦螺旋;②轉換高倍鏡;③把細胞移至視野中央;④將洋蔥根尖永久裝片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②④① D.④③②①
5.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數大,③比④放大倍數小
B.把視野里的標本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選用③,同時提升鏡筒
C.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數最大,甲圖中的組合一般是②③⑤
6.下列哪一項不是細胞學說的主要內容 ( )
A.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C.所有的植物和動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D.細胞只能由細胞分裂而來
7.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 )
① 藍藻 ② 酵母菌 ③ 草履蟲 ④ 小球藻 ⑤ 水綿 ⑥ 青霉菌
⑦ 葡萄球菌 ⑧ 衣藻 ⑨ 大腸桿菌 ⑩ 變形蟲
A.①②⑥⑧ B.①⑦⑨ C.①③④⑦⑩ D.①②⑥⑦⑨
8.夏季,人們由于飲食不潔易腹瀉,引起腹瀉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桿菌。下列關于痢疾桿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細胞中沒有線粒體、核糖體等復雜的細胞器 B.細胞中有擬核,核內有染色體
C.痢疾桿菌細胞中有環狀的DNA分子 D.痢疾桿菌的細胞較小,無法用顯微鏡觀察
9.細胞成分中,含量最多的兩種化合物所共有的元素是 ( )
A.C、H、O B.C、H C.H、O D.C、H、O、N
10.細胞具有多樣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即都有 ( )
A.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或擬核 B.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或擬核
C.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或擬核、液泡 D.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或擬核、染色體
11.下面是一組探究生物體內主要有機物存在與否的鑒別實驗,按表中數字順序下列各選項表示正確的是 ( )
待檢物質 試劑 顏色反應
蛋白質 雙縮脲 ③
脂肪 ② 紅色
① 斐林試劑 磚紅色
A.葡萄糖、蘇丹III、紫色
B.蔗糖、蘇丹IV、紫紅色
C.還原糖、蘇丹IV、藍紫色
D.果糖、蘇丹IV、紫色
12.在檢測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實驗中,最佳的一組實驗材
料是 ( )
①甘蔗的莖 ②油菜子 ③花生種子 ④梨 ⑤甜菜的塊根 ⑥豆漿 ⑦雞蛋清
A.④①⑥  B.⑤②⑦    C.①②⑥   D.④③⑥
13.右下圖是細胞中各種化合物占細胞鮮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排列正確的是 ( )
A.脂質、水、蛋白質、糖類
B.糖類、水、蛋白質、脂質
C.水、蛋白質、糖類、脂質
D.蛋白質、水、脂質、糖類
14.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中儲存能量的多糖分別是 ( )
A.纖維素和糖原 B.麥芽糖和乳糖
C.淀粉和糖原 D.葡萄糖和纖維素
15.醫生常給脫水的病人注射質量分數為0.9%的NaCl溶液(生理鹽水),而不用蒸餾水。這說明( )
A.水分子容易進出細胞 B.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出細胞
C.是細胞的特性造成的 D.無機鹽對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16.下列各項中,能依次正確表示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層次的一組是 ( )
①氨基酸 ②C、H、O、N等化學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 ④多肽
⑤多肽鏈盤曲、折疊 ⑥形成具有一定的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分子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④③⑥⑤ C.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17.已知苯丙氨酸的分子式是C9H11NO2,那么該氨基酸的R基是 ( )
A.-C7H7O B.-C7H7 C.-C7H7N D.-C7H5NO
18.“三鹿牌嬰幼兒奶粉事件”中,不法商家將三聚氰胺摻入奶粉以提高檢測時蛋白質數值。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測定某種食品中氮元素的含量,可以間接推測其中蛋白質的含量
B.實驗室里可以用雙縮脲試劑精確檢測蛋白質的含量
C.少年兒童的食物中應該含有較多的蛋白質
D.三聚氰胺雖然含氮較高,但是不具備蛋白質的營養價值
19.下列核苷酸中,不可能存在于DNA結構中的是 ( )
20.煙草花葉病毒所含的五碳糖,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數依次是 ( )
A.2,8,8 B.1,4,8 C.2,4,8 D.1,4,4
21.關于“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的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染色時先用甲基綠染液,再用吡羅紅染液
B.用質量分數為8%的鹽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與蛋白質分離,并使DNA水解
C.酒精燈烘干載玻片,可將細胞固定在載玻片上
D.用高倍顯微鏡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呈現綠色的染色體和呈現紅的DNA分子
22.在幼小植物體內,當自由水 / 結合水比值不斷增大時,植物體內新陳代謝活躍,生長迅速;自由水/結合水比值不斷減少時,植物體內的新陳代謝減弱,生長緩慢。下列解釋正確的是 ( )
① 結合水是構成植物細胞結構的一部分 ② 結合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③ 自由水是各種代謝活動的介質 ④ 自由水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3.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RNA與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苷酸,都可以貯存遺傳信息
B.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并未發生改變
C.DNA分子堿基的特定排列順序,構成了DNA分子的特異性
D.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24.科學家在制備較純凈的細胞膜時,一般不選用植物細胞,其原因是(  )
①植物細胞細胞液中的有機酸會溶解膜結構 ②光學顯微鏡下觀察植物細胞,看不到細胞膜 
③植物細胞的細胞膜較薄 ④植物細胞有細胞壁,用其提取細胞膜的過程比較煩瑣
⑤植物細胞內會有其他膜結構干擾
A.①④ B.②③ C.②⑤ D.④⑤
25.作為系統的邊界,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有多種功能。右下圖的模型主要表明了細胞膜的何種功能( )
A.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
B.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D.促進物質的運輸
26.下列細胞中,膜蛋白的種類和數量最多的是 (  )
A.紅細胞       B.口腔上皮細胞
C.胰腺細胞 D.骨骼肌細胞
27.原核細胞中唯一具有的細胞器是 ( )
A.線粒體 B.內質網 C.核糖體 D.葉綠體
28.玉米葉肉細胞中具有色素的一組細胞器是 ( )
A.線粒體和高爾基體 B.中心體和核糖體
C.葉綠體和液泡 D.內質網和液泡
29.一分子的CO2從葉肉細胞的線粒體基質中擴散出來,進入一個相鄰細胞的葉綠體基質中,共穿越過的生物膜層數是
  A.4  B.6  C.5  D.8
30.下列不是高爾基體功能的是 (  )
A.與動物細胞分泌物的形成有關     B.參與蛋白質的加工和轉運
C.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D.與植物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31.蝌蚪進行變態發育時尾部逐漸消失,這與細胞自動溶解死亡有關,與“細胞溶解死亡”直接相關的細胞器是 ( )
A、內質網 B、溶酶體 C、高爾基體 D、線粒體
32.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某種氨基酸培養胰腺細胞,最后測出細胞分泌帶有放射性的胰島素。如果用儀器測試放射性在細胞中出現的順序,這個順序最可能是 ( )
①線粒體 ②核糖體 ③內質網 ④染色體 ⑤高爾基體 ⑥細胞膜 ⑦細胞核
A.①③④⑦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⑦④⑤ D.⑥②⑦④⑤
33.下列關于細胞器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 )
A.溶酶體內含有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B.動植物細胞都有兩個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
C.所有酶、抗體、激素都在核糖體上合成
D.動植物細胞中的高爾基體均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34.下圖表示從雞的血液中制備核糖體的大致過程,對該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該過程應用了滲透作用原理、同位素示蹤法、離心法、紙層析法
B.步驟①加入14C氨基酸的目的是為了在步驟⑤中檢測核糖體
C.步驟②的目的是破壞細胞膜
D.步驟③、④的目的是分離細胞器和其它細胞結構
35.研究人員對取自4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細胞(A、B、C、D)進行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下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試判斷A、B、C、D這4種細胞中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組生物?
核膜 葉綠素 葉綠體 線粒體 中心體 核糖體 纖維素酶處理的結果
A × ∨ × × × ∨ 無變化
B × × × × × ∨ 無變化
C ∨ × × ∨ × ∨ 外層結構被破壞
D ∨ ∨ ∨ ∨ ∨ ∨ 外層結構被破壞
A.乳酸菌、團藻、水稻、光合細菌 B.水稻、光合細菌、乳酸菌、團藻
C.光合細菌、乳酸菌、水稻、團藻 D.團藻、水稻、乳酸菌、光合細菌
36.科學家對單細胞傘藻的幼體嫁接,將甲的傘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長出傘帽,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評價正確的是 (  )
A.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遺傳的控制中心
B.該實驗證明了細胞核是代謝的調控中心
C.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需同時進行對照實驗
D.第一次長出的傘帽與乙的傘帽特征完全相同
37.科學家用顯微技術除去變形蟲的細胞核,其新陳代謝減弱,運動停止;重新植入細胞核后,發現其生命活動又能恢復。這說明了細胞核是 (  )
A.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B.遺傳物質的貯存和復制場所
C.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D.細胞生命活動的控制中心
38.大量事實表明,在蛋白質合成旺盛的細胞中,常有較大和較多的核仁。根據這一事實可以推測 (  )
A.細胞中的蛋白質主要由核仁合成 B.核仁可能與組成核糖體的必需物質的合成有關
C.無核仁的細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質 D.DNA的轉錄和翻譯通常發生在核仁中
39.人成熟的紅細胞中沒有細胞核和復雜的細胞器,在精子細胞中細胞質很少,這些細胞的壽命都很短,這一事實體現了( )
A.環境影響細胞壽命 B.細胞中遺傳物質不同壽命不同
C.細胞核的功能比細胞質重要 D.細胞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
40.下列關于細胞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細胞核內存在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
B.核仁是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的細胞器
C.核孔是mRNA、酶等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核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41.(10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據圖回答
請根據此化合物的結構分析回答:
(1)該化合物是由 種氨基酸構成,其中含有游離的氨基和羧基分別為 個。
(2)該化合物是由氨基酸失去 分子水而形成的,這樣的反應稱為 。
此反應在 (填一種細胞器)中發生。
(3)該化合物叫 肽,各個氨基酸之間以 相連,此化學鍵可以簡寫成 。
(4)構成該化合物的單體的結構通式為 。(2分)
42.(10分)右圖是動物某分泌細胞。向細胞內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標記的氨基酸,一段時間后,在細胞外檢測到含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序號):(每空1分,8分)
(1)寫出3種分泌蛋白質: 、 、 。
(2)放射性同位素將依次出現在圖中的部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序號,3分) 。
(3)⑥的分泌蛋白質首先是由附著在[ ⑤ ] 上的
[ ④ ] 合成的。
(4)圖中②是 ,在細胞內被形象地稱為深海中的潛艇。
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 ] 提供的。
43.(10分)下圖是某生物的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試據圖回答:(序號和名稱全對才給分)
(1)右圖為植物細胞的主要依據是圖中有    (它能支持和保護細胞)等結構。
(2)太陽能通過圖中結構[ ] 中進行
光合作用后,才能進入生物界。
(3)若該細胞是西瓜的紅色果肉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
[ ] 中。
(4)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給,它是進行 的主要場所。
(5)如果該細胞是低等植物細胞,則圖中可能還應該有的
細胞器是          。
(6)能對蛋白質進行加工和運輸的細胞器是[ ]_______ _
和[ ] 。
(7)細胞中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是_____________。
(8)圖中細胞內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是[ ] 。
44.(10分)紅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紅薯吃起來比土豆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在溫度不同、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對處于休眠期的紅薯塊根與土豆塊莖處理30 min后測定還原糖的含量。結果如圖所示:
(1)由圖中曲線可知, 時紅薯還原糖含量最高。(1分)
(2)與紅薯相比土豆不含還原糖的可能原因是               。(1分)
(3)為了確定土豆中不含還原糖的原因,請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
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為還原糖;
② 。(2分)
備選材料與用具:
去掉淀粉與還原糖的紅薯提取液,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雙縮脲試劑A液,雙縮脲試劑B液,斐林試劑A液,斐林試劑B液,蘇丹紅染液,質量分數為3%的淀粉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試管中加入去掉淀粉的土豆提取液2 mL,B試管中加入去掉淀粉和還原糖的紅薯提取液2 mL。60℃水浴保溫5 min。
第二步:向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水浴加溫至60℃的 溶液。水浴保溫5 min。(2分)
第三步:將 后,向A、B試管內各加入2 mL。然后,           。(2分)
實驗結果:
最可能的實驗結果是:A試管內液體為 ,B試管內液體為 。(2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43.(10分)(序號和名稱全對才給分)
(1)細胞壁 (2)[⑦]葉綠體 (3)[ ] 液泡 (4)[⑥ ]線粒體 有氧呼吸
(5)中心體 (6) [⑨ ]內質網 [ ⑤ ]高爾基體 (7)核膜 (8)核糖體1. 戰國時期,有一位著名歷史人物曾指出:治理國家應當“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這一主張的實行,打擊了
A.奴隸主貴族 B.商人 C.新興地主 D.農民
2. 在評論商鞅變法時,司馬遷說“秦民大悅”,而司馬光卻說“人多怨之”。史學研究者的正確態度是
A.支持司馬遷的說法 B.查閱相關史料后自作結論
C.支持司馬光的說法 D.采用當代學者的權威說法
3. 右圖云根書院由朱松(朱熹之父)創辦,歷經滄桑,多次重建、擴建,朱熹秉承父志,致力經學,傳播文化,他常到云根書院講學布道,傳授理學思想,一時八方學子云集政和,探究理學真諦。朱熹在講學中最可能出現的言論觀點是
A.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B.學以至圣的修養關鍵在于致良知
C.以天下之權寄天下之人
D.儒家應設法“正君心”來干預政治
4. “國學研究正在成為當代顯學,其中一個最流行的觀點,就是認為中國歷史上的官方哲學則為中國文化的主流。其實,民間文化才是民族文化的本體,影響民族文化傳統主流的,還有信眾龐大的民間哲學。”(劉宗迪《中國文化的主流》)依據你所了解的史實判斷,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最大的官方哲學和民間哲學分別應是
A.儒學和道學 B.儒學和佛學 C.道學和佛學 D.理學和儒學
5.1919年梁漱溟指出,對五四運動中火燒趙家樓的學生,第一要提起公訴,不公訴不足以維持民國初年剛建立的法治;第二要當庭特赦,不特赦不足以維護學生的愛國熱情。下列哪項與其觀點一致
A.要在法律框架內理性表達愛國情感 B.要徹底地不妥協地反帝反封建
C.要維護北洋政府的專制統治 D.要用法律阻止學生開展愛國運動
6.梭倫改革的核心內容是
A.打擊氏族制度殘余 B.按財產多寡劃分社會等級
C.設立五百人會議 D.設立了十個地域部落
7.下列對梭倫改革后的雅典公民大會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有權決定戰爭、媾和等國家大事 B.有權選舉國家公職人員
C.成為事實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 D.享有最高的司法裁判權力
8. 在梭倫改革中能體現其傾向于平民的措施是
①頒布“解負令” ②發展工商業 ③使公民大會成為最高權力機關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9. 梭倫改革的積極作用有
①從根本上解決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 ②大大促進了雅典農工商業的發展
③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礎 ④解除了雅典平民淪為奴隸的威脅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10.梭倫的詩句寫道:“在我團結人民去謀求的一切目的中,有什么我還沒有做到?在時間的裁判席面前,那奧林匹斯諸神的偉大母親——黑色的土地,將是最好的證人。”詩中“黑色的土地”見證的梭倫改革的措施是
①廢除“六一漢”制度 ②規定占有土地的最高限額
③確立財產等級制 ④改革幣制和度量衡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
11. 戰國時期,各國國君紛紛變法的直接動力是
A.生產力的迅速發展 B.想稱雄天下的欲望
C.階級斗爭非常尖銳 D.東周王室日漸衰微
12.商鞅“為田開阡陌封疆”對生產關系的變化所產生的深遠影響是
A.促進了封建剝削方式的產生 B.使小農經濟成為主要的經濟模式
C.小農成為國家賦稅的主要來源 D.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了土地私有制
13.商鞅變法中廢除了許多舊制度,實行了社會性質的轉變,其中得以保留的是
A.井田制 B.分封制 C.王位世襲制 D.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
14.商鞅變法之所以能夠成為一次較為徹底的改革,并促進了秦國的社會進步,主要原因是
A.創建了適合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制度
B.從根本上確立了土地私有制
C.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
D.強化了基層管理的什伍制
15.據《史記》記載:秦“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這是商鞅哪兩項變法措施執行的結果
①廢井田,開阡陌 ②獎勵軍功,按功受爵 ③實行連坐之法 ④重農抑商,獎勵耕織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6.觀察右圖,你認為這兩次改革具有的共同本質特點是
A.都促進了封建化的進程
B.都促進了大民族融合
C.都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都觸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7.北魏統一北方,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使鮮卑族由畜牧經濟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轉向農業經濟為主的定居生活,這表明民族融合的過程,從經濟發展角度看,實質上是
A. 封建化過程 B. 農業化過程 C. 工業化過程 D. 漢化過程
18.北魏孝文帝主動推行漢化政策的實質是
A.提高少數民族素質 B.緩和與漢族地主的沖突
C.適應農耕文化的需要 D.抵御北方游牧民族侵擾
19.下列北魏孝文帝的措施中,與民族融合無關的是
A.“詔斷北語,一從正音” B.制定俸祿制
C.頒布均田制 D.同漢族通婚
20. 右圖反映的歷史信息是
A.尊儒崇經 B.恢復漢族禮樂制度
C.模仿漢族制度 D.學說漢話
21. 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
A.觸動大地主大官僚利益而遭到反對 B.用人不當,危害百姓,人民反對
C.政令不通,一些地方官不執行新法 D.保守派司馬光當政,堅決反對新法
22.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項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北宋賦稅結構變化表
農業稅(萬貫) 非農業稅(萬貫) 農業稅:非農業稅
至道末年(997年) 2408.1 1567.3 60:40
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 40:60
熙寧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 28:72
①農業稅的消長反映農業生產削弱的趨勢 ②非農業稅的增長反映工商業的發展 ③政府財政收入越來越倚仗于非農業稅 ④重農抑商政策已不再實施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3.熙寧四年(1091年),樞密使文彥博對宋神宗說:“祖宗法制俱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神宗說:“更張法制,于士大夫誠多不悅,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文彥博回答:“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這段君臣對話說明北宋中期社會改革難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A.皇權受制于士大夫 B.士大夫反對任何變革
C.改革損害官僚集團利益 D.改革未能兼顧國家與百姓
24.王安石變法時設立的市易務,其主要職責是
A.負責征收賦稅 B.清查耕地面積
C.管理對外貿易 D.調節市場物價和商品流通
25.下列對王安石變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實現富國強兵是其基本出發點  B.其改革從根本上維護地主階級利益
C.改革徹底解除了北宋中期的社會危機 D.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
26.《史記·商君列傳》記載:“集小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仟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以上涉及商鞅變法的措施有
①推行縣制 ②廢除井田制 ③統一度量衡 ④重農抑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27、南朝謝靈運說:“北境自染逆虜,窮苦備罹,征調賦斂,糜有止已。所求不獲,輒致誅殞,身禍家破,闔門比屋。”針對以上情況,北魏孝文帝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推行均田制 B、設立三長制 C、推行新的租調制 D、漢化政策
28、中外歷史上的重大改革往往都是復雜而又艱巨的,不可能一帆風順。下列因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而最終被中止的有
① 商鞅變法 ②王安石變法 ③梭倫改革 ④戊戌變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④
29、王安石說:“恩澤子弟,癢序不教之以道藝,官司不考問其才能,父兄不保任其行義,而朝廷輒以官予之,而任之以事。”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
A、擴大宋朝政權的基礎 B、恢復漢朝時期實行的察舉制
C、改革科舉制 D、整頓太學
30. 梭倫改革對雅典民主政治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都產生了重要影響。下列圖片中不能體現其影響的是
A.陶片放逐法 B.雅典人用石子投票表決
C.雅典的商業 D.雅典人的舞蹈教育
第Ⅱ卷 非選擇題(40%)
31.閱讀材料:(18分)
材料1:仁宗之世,契丹增幣,夏國增賜,養兵西陲,費累百萬。
——《宋史》
材料2:陛下(宋神宗)即位五年,更張改造者數千百事,……其議論最多者,五事也:一曰和戎,二曰青苗,三曰免役(也稱募役),四曰保甲,五曰市易……免役之法成,則農時不奪,而民力均矣;……市易之法成,則貨賄通流,而國用饒矣。
——王安石《臨川先生文集》
材料3:(王安石)不忍貧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貧民。……及其得志,專以此為事,設青苗法,以奪富民之利。民無貧富,兩稅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緣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蘇轍《欒城三集》
材料4:(司馬光)請更張新法,曰:“……王安石不達政體,專用私見,變亂舊章,誤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業,閭里怨嗟。……斂免役錢,寬富而困貧,以養浮浪之人,使農民失業,窮愁無告。”
——《續資治通鑒長編》
請回答:
(1)北宋“積貧”原因,除材料1中所涉及的以外,還有重要的一項是什么?王安石變法針對“積貧”采取的措施,除材料2中提及的以外,還有哪兩“事”?依據材料2,概括王安石變法取得的成效。(6分)
(2)依據材料3 、4,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廢除的原因。(6分)
(3)有關王安石變法的評價,目前史學界主要有兩種意見。一是肯定說,認為王安石變法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說,認為王安石變法是一場脫離實際的變法運動。請選擇其中一種意見評述。(6分)
32.古今中外歷史上的改革盡管形式多樣,特點各異,但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22分):
材料一
  
圖1 商鞅舌戰圖 圖2 梭倫改革前的激烈辯論
(1)根據材料一,指出圖1商鞅“舌戰”的是哪部分人?(2分)假設當時雅典社會矛盾的各方都獲準參加圖2的辯論,你認為可能有哪幾個階層的代表?他們各自有何主張?(6分)圖1圖2的現象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2分)
材料二 設立20個等級的軍功爵制度……沒有軍功的國君親屬不再擁有世襲的爵位。立有軍功的平民,按其功勞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國劃為41縣,縣級官吏通由國君任免,領取國家的俸祿,可以隨時任免調職。……凡從事“本業“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業”者……入官府為奴。
材料三 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財產的數量來劃分公民的等級。……不同等級的人則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會選舉或罷免一切公職人員。獎勵外國技工遷居雅典,以攜眷移民給予公民權;……鼓勵橄欖油出口。
(2)概括材料二、三,指出兩次改革內容所涉及的共同之處。(3分)兩次改革分別對本國經濟發展和政治體制造成什么影響?(4分)
材料四
材料五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富,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魏楚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李斯《諫逐客書》
(3)根據材料四中的圖3、圖4,你能分別獲得什么重要的歷史信息?兩圖反映了怎樣的歷史趨勢?(3分)結合材料四、五,概括指出孝文帝改革、商鞅變法的主要相似之處?(2分)
歷 史 答案
第Ⅱ卷 非選擇題(50%,每題2分,)
鮮卑人樂俑一、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意的一項填涂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48分)
1、人生在平淡中尋找幸福,在細微中品味幸福,在孤獨中守望幸福,在遺忘中懷念幸福。幸福的生活需要哲學的指引,這是因為( )
A.哲學是一門使人聰明給人智慧的一門科學 B.哲學決定生活
C.哲學是指導人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D.真正的哲學就是生活本身
2、現實生活中,哲學往往被一些人忽視,“哲學不能帶來錢”成了他們的思維定勢。一位著名哲學家揶揄地說:“當年馬克思撰寫《哲學的貧困》,如今則出現了‘貧困的哲學’。”但事實證明一個輕視理論思維的民族是不會有光明的未來的。這是因為( )
A.哲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務就是揭示具體事物發展的規律
B.哲學只是關于世界觀的學說
C.哲學是對人們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
D.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
3、中華民族自古就有博大精深的哲學思想和辯證思維,《老子》、《周易》、《莊子》、《孫子兵法》等著作中所包含的樸素辯證法思想要遠遠早于馬克思主義中的辯證法,這說明( )
A.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B.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是我國古代的樸素辯證法思想
C.從文化的發展程度上講,中華民族比其他民族都優秀
D.哲學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
4、下列觀點中,與“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這一世界觀相同的是( )
A.“物是觀念的集合” B.“天地之變,陰陽之化”
C.“子不語怪、力、亂、神” D.“理生萬物”,“理主動靜”
5、李載仁是唐朝皇族的后裔,他生性迂腐,從不吃豬肉。有一次,家里的仆人打架了,李載仁大怒,叫人立即從廚房里拿來大餅和豬肉,讓打架的人當著他的面吃下去,并且警告說:以后如果膽敢再打架,一定要在豬肉里加上酥油來重重地懲罰你們。從哲學角度看,李載仁的這種行為( )
A.脫離了客觀實際,以個人好惡來辦事情,是主觀唯心主義的表現
B.體現了人們由于利益的立足點不同,對事物的反映不同
C.說明意識能夠決定事物的發展
D.是客觀唯心主義的表現
6、費爾巴哈承認自然界離開意識而獨立存在,意識是人腦的產物,肯定了世界的可知性,但他把人看成是一種脫離歷史和社會關系而存在的產物,并用唯心主義解釋社會現象。馬克思稱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這主要是指他的哲學( )
A.沒有實現唯物論與辯證法的統一 B.有一半的內容屬于樸素唯物主義
C.在自然觀上是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
D.在思維和存在的關系上不承認思維與存在的同一性
7、金融危機下,信心的樹立來源于對形勢的正確判斷,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重要。這說明( )
A.信心具有能動性
B.對形勢作出正確判斷就一定會產生信心
C.只要樹立信心就一定能夠戰勝困難
D.物質的東西依賴于人的信心
8、雅斯貝爾斯認為,自己真正的目標是哲學,學習自然科學和醫學只不過是通向哲學之路的準備。這表明他認識到了( )
A.具體科學以哲學為前提 B.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C.具體科學與哲學相互影響、相互決定 D.哲學對各門具體科學的研究具有指導作用
9、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 )
① 是否信仰宗教
②對思維與存在何者為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
③對物質和意識哪個是世界的本原的不同回答
④世界可否認識的問題
A.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10、在中國古代,有很多關于運動的不同看法,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靜即含動,動不舍靜”。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眼光看,這些觀點按照順序分別屬于( )
A.懷疑論、相對主義、辯證法   B.唯心主義、詭辯論、辯證法
C.唯心主義、辯證法、二元論   D.形而上學、宿命論、詭辯論
11、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存地上和水中的東西,只是由于某種運動才得以存在、生活。下列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①運動是物質的唯一特性 ②物質是運動的物質,物質離不開運動
③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 ④運動是物質的運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李某駕車外出,路遇淺灘,雖然看到因下雨水沒路面,仍盲目聽從衛星導航系統的“指令”繼續前進,結果車輛被水淹沒。這啟示我們( )
A.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 B.要使客觀符合主觀
C.不能相信現代科學技術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感覺
13、列寧說:“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這種客觀實在是人通過感覺感知的,它不依賴于我們的感受而存在,為我們的感覺所復寫、攝影、反映。”這段話的哲學寓意是( )
①物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②物質不依賴于人的意識而存在
③物質具有可知性 ④物質是有生有滅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在2010年央視春晚中,不論是《五十元錢》里的某品牌食用油廣告,還是《捐錢》里的網絡廣告、酒類廣告,或者是歌舞表演中的相機廣告、魔術表演中的果汁廣告都吸引了全國觀眾的眼球。然而對于春晚中插播廣告的現象,社會各界的評價褒貶不一。據此回答第14~15題。
14、上述材料反映出( )
A.對同一事物人們很難有共識 B.正確的認識產生于爭論之中
C.人們的認識具有反復性 D.對同一事物人們往往有不同的認識
15、人們之所以會對春晚插播廣告一事褒貶不一,是因為( )
①人們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不同 ②人們的知識結構不同
③人們的認識能力和水平不同 ④正確的認識不是唯一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胡楊樹生長在中國西北浩瀚的沙漠中,他扎根深,抗干旱,迎風沙,耐鹽堿,生命力極強。人們贊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稱其為“英雄樹”,譽之為中華民族堅韌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
①可以激發人們昂揚的精神狀態,體現了意識對物質的積極的反作用
②可以為現代化建設提供精神動力,體現了意識對物質的相對獨立性
③可以調動人的精神能量,體現了意識對物質的特殊決定作用
④可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體現了意識對物質的依賴關系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③④
17、“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鄭板橋的這句話蘊含的道理是( )
A.意識活動具有主動創造性 B.意識活動具有客觀實在性
C.意識活動具有生動形象性 D.意識活動具有主觀隨意性
18、2010年2月23日,溫家寶總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我們的一條重要體會,就是實行科學民主決策,健全群眾參與、專家咨詢和政府決策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從哲學上看,這一工作機制的產生體現了( )
①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②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
③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④實踐是客觀見之于主觀的活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它( )
A.能否滿足人的需要 B.能否被多數人認可
C.能否付諸實踐 D.能否在實踐中最終取得預期的效果
20、浙江臺州市的農民說,以前賣農產品是肩挑腿跑挨家叫賣,后來有了專業批發市場,銷量增加;現在有了網絡,通過網絡可以把產品賣到全國甚至世界各地。這些變化體現了實踐的( )
A.客觀物質性   B.主觀能動性   C.直接現實性   D.社會歷史性
21、太極拳的特點是“動靜結合、剛柔相濟”,主張“四兩撥千斤”,以柔克剛,這體現了中國古老的哲學觀念。可見( )
A.有些事物是運動的 B.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
C.有些事物是相對靜止的 D.應該用辯證的思想把握事物運動的規律
22、俗話說,“不打不相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下列選項和這兩句俗語反映的道理相同的是( )
①“汗滴禾下土”才知“粒粒皆辛苦” ②嘗百草,才有“神醫”李時珍
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④認識是在變革對象的實踐過程中產生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3、我國科學家采用鋁鈹埋藏測年法的技術手段測定:北京猿人生活在約七十七萬年前。此前,根據其他測年法,學術界采信“四五十萬年前”的說法。上述考古研究情況表明( )
①任何具體實踐對認識真理性的檢驗都具有局限性
②專家公認的檢驗手段和考古結論具有更高可靠性
③不同的考古實踐手段必然會得出不同的考古結論
④不同的考古結論應不斷接受新的考古實踐的再檢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三角形內角之和等于180°,這是古希臘數學家歐幾里德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兩千多年里,人們一直把它當作任何條件下都適用的真理。但是,19世紀初,俄國數學家羅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小于180°。隨后德國數學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內角之和大于180°。這說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異的 ②具體的 ③有條件的 ④客觀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官渡區二中2014屆高二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檢測
政 治 試 卷
第二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非選擇題
25、現在不少人相信算命,隨著政策和社會環境的變化,一些傳統迷信形式的市場已經越來越小,而現代迷信卻不斷變換形式,甚至打著“傳統文化”和“科學”的旗號迷惑和欺騙公眾。“計算機算命”“幸運數字”“星座命運”等各種命運預測的迷信活動如今招徠了一些信徒。
(1)我們周圍是否存在迷信現象?這些現象的實質是什么?(4分)
(2)結合這些現象的危害說明青少年應當樹立什么樣的世界觀?(6分)
26、簡要說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蘊含的哲學知識。(10分)
27、材料一:我國為紀念“世界水日”和開展“中國水周”活動,確定宣傳主題為“嚴格水資源管理,保障可持續發展”,爭取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材料二:為應對氣候變化、金融危機和資源短缺等多重危機,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低碳經濟被認為是人類社會繼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走向生態文明的重要途徑。低碳經濟應該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綜合特征的新的經濟形態,通過發展低碳經濟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現可持續發展。
運用生活與哲學知識,說明我們為什么要爭取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10分)
28、毗鄰廣東的江西某地,在調查中發現:本地的工業電價低于珠三角地區30%、水價至少低0.5元/m3.具有綜合成本優勢。當地政府通過對企業遷移現象的分析,預見到廣東企業會向周邊地區輻射。于是,該地有計劃地出臺一系列措施,比如以“一站式”服務提高行政效率,并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使很多廣東企業到本地安家落戶。
分析上述材料,說明該地政府在發展該地經濟中是怎樣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10分)
29、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彝良縣發生5.7級地震,云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于當日趕往災區了解災情,看望受傷群眾,指揮抗震救災。溫家寶總理也于次日凌晨親赴抗震救災第一線,部署指揮抗震救災工作。
請對上述材料信息反映的工作方法進行哲學分析說明。(12分)
官渡區二中2014屆高二年級上學期第一次階段檢測
政 治 試 卷(參考答案)
3.解析:B、C兩項錯誤,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法思想的直接理論來源是黑格爾的辯證法;各民族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發展程度不同。從材料的主題來看,是指樸素辯證法思想一直在影響著人們,故D項符合題意。
答案:D
8.解析:由題干可以推導出學自然科學是為了學哲學的結論,由此可見,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選B項。A、C兩項說法錯誤,D項說法與題意不符。
答案:B
9.解析:①與題干無關,④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劃分的標準,②③意思一樣,都是劃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
答案:A
10.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物質與運動、運動與靜止關系的理解。“仁者心動”將意識視為運動的主體,屬唯心主義觀點;“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是只看到了絕對運動沒有看到相對靜止的詭辯論;“靜即含動,動不舍靜”是認為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辯證統一的辯證法觀點,答案為B項。
答案:B
14.解析:不同的人對春晚有不同的認識,反映了人們對同一事物往往有不同的認識,D項符合題意1人們對同一事物會達成共識,并不是很難有共識,A項錯誤;認識來源于實踐.B項錯誤;C項與題意無關。
答案:D
18.解析:選項④本身錯誤,應為實踐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排除④,應選A項。
答案:A
19、解析:判斷一種認識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不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律的正確反映,其唯一的檢驗標準是實踐,即在實踐過程中,人們把指導自己實踐的認識和實踐所產生的結答案:D
20、解析:由“變化”一詞可知,材料主要體現了實踐的社會歷史性,D項正確;A、B、C三項與題意無關。
答案:D
21、解析:A觀點錯誤,B項不符合題意,C項觀點錯誤,任何事物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答案:D
二、非選擇題
26、(1) “讀萬卷書”,是學習間接經驗;“行萬里路”,是實踐,是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
(2)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就是既參加實踐又學習間接經驗。實踐是認識的基礎,既要參加實踐又要學習間接經驗,要獲得知識,既要重視直接經驗即通過親身實踐得到的經驗,還要學習間接經驗。
27、解析:從三點分析原因:一是自然界的客觀性;二是規律的客觀性;三是意義。
答案:(1)自然界的存在和發展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要求我們要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尊重自然規律,與自然和諧相處。
(2)人具有主觀能動性,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改造自然,造福人類,但是,人的活動不能違背自然規律,否則就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我國自然災害多發,嚴重威脅廣大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就能證明這一點。
(3)我們要正確處理規律客觀性與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第I卷 (選擇題,共115分)
注意事項:
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座位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
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的標號。答在試卷上的答案無效 。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做題時,先將答案標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試卷上的答案填寫到答題卡上。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聽下面 5 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 19.15. B. 9. 15. C. 9. 18.
答案是B。
1. What is the woman looking for
A. A young lady. B. Her wristwatch. C. A young man.
2.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a drug store. B. At a shop. C. At a restaurant.
3. How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go to Jamestown
A. On foot. B. By car. C. By bike.
4.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woman doesn’t like grape juice.
B. The woman forgot to buy grape juice.
C. The man broke the bottle of grape juice.
5.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New dictionaries. B. Old forms of languages. C. Development of languages.
第二節 (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將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is the matter with Jane
A. She didn’t eat enough for lunch.
B. She always borrows money from Bob.
C. She doesn’t have enough money with her.
7. What does Bob do about the situation
A. He will entertain her to lunch.
B. He will lend her some money.
C. He suggests that she turn to someone else for help.
8. Who will talk to David in the end
A. Jane . B. Bob. C. Someone else.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9至11題。 ·
9. What did the woman think the boy was going to do today
A. Play football. B. Trade stamps. C. Visit a friend.
10. When did the woman stop collecting stamps
A. Over a decade ago. B. Over two decades ago. C. Over three decades ago.
11. How many people will look at stamps tonight
A. Four. B. Three. C. Two.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2至14題。
12. Why did the man’s boss shout at him
A. He was careless about his work.
B. He was caught playing computer games.
C. He was late for work.
13. What happened when he was going to go home
A. His computer broke down.
B. The boss was not satisfied with his work.
C. He was told to work overtime.
14. What promise did the man make
A. Go to sleep early. B. Get up early. C. Work hard.
聽下面一段對話,回答第15至17題。
15. Why does Lone Hotel offer such an attractive package
A. For a public holiday.
B. For its anniversary.
C. For the low season.
16. What does the man’s regular hotel offer
A. A 35% discount. B. A 40% discount. C. An air ticket.
17. What does the man mean in the last sentence
A. He wants to have the number.
B. He wants to save some money.
C. He won’t stay at Lone Hotel.
聽下面一段獨白,回答第18至20題。
18. How many times does the man ask the waiter for a drink
A. Two. B. Three. C. Four.
19. Why does the waiter refuse to serve the man
A. The man appears to be drunk.
B. The man is too young to be allowed to drink.
C. The man can’t pay for his drinks.
20. What does the man mean when he cries out, “Man! How many bars do you work at ”
A. He can’t understand why the waiter changes his job so often .
B. He thinks he has met the same waiter in different bars.
C. He is angry that the waiter keeps following him.
第二部分:英語知識運用
單項選擇題 (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從每題所給的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
卡上將該項涂黑。
21. It’s _____ tradition for the Chinese to honor the dead through ______ way of celebrating ______Tomb-sweeping Day.
A. a; the; the B. the;a;the C. the;a;/ D. a;the;/
22. It was foolish of the student to _______ his notes during the important test, and as a result, he got punished.
A. refer to B. settle down C. account for D. bring out
23. ―Are you satisfied with what she has done
―Not a little. It can’t be ________.
A. any worse B. any better C. so well D. so bad
24. The kid, rather than his parents, __________said to have had an accident while travelling.
A. is B. are C. were D. will be
25. Would you please keep silent The news that the milk contains a harmful chemical _________and I want to listen.
A. has been broadcast B. is being broadcast C. is broadcast D. is broadcasting
26. I __________use a clock to wake me up because at six o'clock each morning the train comes by my house.
A. couldn’t B. mustn’t C. shouldn’t D. needn’t
27. I was told that there were about 50 foreign students __________Chinese in the school, most __________were from America.
A. study;of whom B. study;of them C. studying;of them D. studying;of whom
28. _________, the house itself is not quite our style, though the price is really attractive.
A. To be honest B. On the contrary C. In addition D. Above all
29. Rather than _________for the love of music, nowadays more and more singer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_________rich and famous by singing.
A. sing;becoming B. sing;become C. to sing;become D. to sing; becoming
30. _________you have expressed your fierce determination to get it right, you should act immediately.
A. Even though B. Ever since C. Now that D. As though
31. John is the only one of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that never_____ a mistake even when it is pointed to him.
A. admit making B. admits making C. admit to make D. admits to make
32. John’s never willing to change his mind. It is no use ______with him.
A. to argue B. arguing C. argued D. having argued
33. ______ the new policy, we are now living in a grand, new apartment.
A. In that B. Due to C. Thanks to D. In hope of
34. He got completely when he saw both Lucy and Lily, who are twin sisters.
A. confusing B. confused C. confuse D. confuses
35. As is recorded in history, silkworms were first raised in ____we now know as Hebei Province.
A. where B. that C. which D. what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所給各題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One evening I was resting in a cafe. I 36 a pair of newly bought white leather shoes, which were rather expensive. Then a boy came to me.
He was in a(n) 37 shirt, looking pale and about eleven. No sooner had I begun to speak than he opened the 38 in his hand and took out the tools of shoe-polishing. He 39 down, took off my leather shoes, and began to shine them.
He was busy doing his work 40 heavy rain began to pour down. People rushed to the café for 41 from the rain. More and more people crowded 42 and gradually separated the boy from me.
Hours passed, and it turned 43 . I had no shoes on my feet and 44 where the boy had been. I thought he would not 45 my shoes, and I would have to go home on my bare feet.
When it was near midnight the 46 ended, and there were fewer and fewer people in the café. The café was to be 47 . I had to move to the door, head 48 . just as I went to the gate, I 49 found that a boy of about eleven, looking very familiar, was sleeping at the 50 with his head leaning against a box and his upper body being 51 . he held a package made of his shirt tightly in his arms..
I shook him slightly and woke him up. He 52 up and rubbed his eyes for a while before he recognized me. Then he opened the package 53 , gave me my leather shoes, and apologized to me shyly. I 54 him and wrapped him with his unfit shirt, which had wrapped my leather shoes. On my way home, the 55 of the boy stayed in my mind.
36. A. took B. wore C. mended D. owned
37. A. old B. unfit C. small D. dirty
38. A. bag B. package C. box D. suitcase
39. A. seated B. bent C. put D. looked
40. A. when B. after C. because D. since
41. A. protection B. rest C. hide D. preparation
42. A. out B. away C. in D. off
43. A. dark B. light C. dim D. bright
44. A. thought B. wondered C. guessed D. imagined
45. A. shine B. keep C. return D. carry
46. A. rain B. coffee C. time D. work
47. A. opened B. locked C. stopped D. closed
48. A. lowered B. dropped C. raised D. held
49. A. shortly B. surprisedly C. sadly D. immediately
50. A. table B. door C. bed D. cafe
51. A. wet B. bare C. pale D. cold
52. A. stayed B. stand C. jumped D. got
53. A. finally B. suddenly C. unfriendly D. hurriedly
54. A. recognized B. forgave C. paid D. inspired
55. A. feature B. shirt C. image D. form
第三部分: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最佳選項。
A
Children of America are getting fatter every time. 13% of the children at the age of 6 to 11 are overweight(too fat).
When we look at children's lives today in the USA, we can see the root(origin)of the problem--sports and foods. Young children like sports but they don't have enough around the start of high school. That's especially true for girls. Meanwhile, to make matters worse, schools are becoming much more interested in sports teams. So children are not able to get enough exercise just when they need it the most. There is also the food problem. Children get most of their calories(熱量) at restaurants or parties or somewhere else away from home. They often drink too many Cokes. Parents have a lot of fears about telling a child he needs to lose weight-- they are afraid it will push a child into an eating disorder. Some parents fear that pushing children to lose weight means their children will think they're not good enough, or not loved because of their weight. Parents need to come to terms with the fact that the family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children. The most useful program for children is called "family weight control". This is good news. Mom and Dad, even if they don't have weight problems, have to go through the same program as their children and learn how to get some exercise and how to eat healthily.
56. Why are American children getting fatter The writer thinks_______.
A. parents also have weight problem as their children
B. children drink too many Cokes
C. schools are more interested in sports teams
D. children have less exercise and eat unhealthily
57. The writer wants to tell parents that_______.
A. overweight children are not loved by people
B. children are afraid to lose weight when they have to
C. family members can help overweight children a lot
D. girls don't like to exercise
5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oot of overweight problem _______.
A. Higher-calorie. B. Less sports. C. Family weight control. D. higher-fat foods.
59. The writer thinks if mother or father is on the same program as their children, _______.
A. "family weight control" will be successful B. it will make the children eat much more
C. their children will not eat better D. parents will feel sorry about themselves
B
Not all memories are sweet. Some people spend all their lives trying to forget bad experiences. Violence and traffic accidents can leave people with terrible physical and emotional scars. Often they relive these experiences.
Now American researchers think they are close to developing a pill, which help people forget bad memories. The pill is designed to be taken immediately after a frightening experience. They hope it might reduce, or possibly erase the effect of painful memories.
In November, experts tested a drug on people in the US and France. The drug stops the body releasing chemicals that fix memories in the brain. So far, the research has suggested that only the emotional effects of memories may be reduced, not that the memories are erased.
The research has caused a great deal of argument. Some think it is a bad idea, while others support it. Supporters say it could lead to pills that prevent or treat soldiers’ troubling memories after wars.
They say that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suffer from terrible memories. “Some memories can ruin people’s lives. They come back to you when you don’t want to have them in a daydream or nightmare. They usually come with very painful emotions,” said Roger Pitman, a professor of psychiatry(精神病學)at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his could relieve(減輕)a lot of that suffering.”
But those who are against the research say that changing memories is very dangerous because memories give us our identity. They also help us avoid the mistakes in the past. “All of us can think of bad events in our lives that were horrible at the time but make us who we are. I am not sure we’d want to wipe those memories out.” said Rebecca Dresser, a medical ethicist.
60.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People often suffer from bad memories. B. American researchers are trying to develop a pill.
C. Forget bad memories , and be happy. D. The research has caused a heated argument.
61.The underlined word “it” in Paragraph 4 refers to “_____”.
A. the new drug B. the research into the drug
C. the bad memory D. the chemical in the drug
6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opinion of the opponents(反對者)
A. Our memories give us our identity.
B. The memories help human avoid mistakes of the past.
C. The drug should be used in only very serious cases.
D. People may not be sure whether they want to wipe the memories out.
C
How to Be a Winner
Sir Steven Redgrave
Winner of 5 Olympic Gold Medals
“In 1997 I was found to have developed diabetes (糖尿病) . Believing my career (職業生涯)was over, I felt extremely low. Then one of the specialists said there was no reason why I should stop training and competing. That was it----the encouragement I needed. I could still be a winner if I believed in myself. I am not saying that it isn’t difficult sometimes. But I wanted to prove to myself that I wasn’t finished yet. Nothing is to stand in my way.”
Karen Pickering
Swimming World Champion
“I swim 4 hours a day, 6 days a week. I manage that sort of workload by putting it on top of my diary. This is the key to success—you can’t follow a career in any field without being well-organized. List what you believe you can achieve. “Trust yourself, write down your goals for the day, however small they are, and you’ll be a step closer to achieving them.”
Kirsten Best
Poet & Writer
“When things are getting hard, a voice inside my head tells me that I can’t achieve something. Then, there are other distractions, such as family or hobbies. The key is to concentrate. When I feel tense, it helps a lot to repeat words such as ‘calm’, ‘peace’ or ‘focus’, either out loud or silently in my mind. It makes me feel more in control and increases my confidence. This is a habit that can become second nature quite easily and is a powerful psychological (心理的) tool.”
63. What does Sir Steven Redgrave mainly talk about
A. Difficulties influenced his career.
B. Specialists offered him medical advice.
C. Training helped him defeat his disease.
D. He overcame the shadow of illness to win.
64. What does Karen Pickering put on top of her diary
A. Her training schedule.
B. Her daily happenings.
C. Her achievements.
D. Her sports career.
65.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distractions” probably refer to
A. Ways that help one to focus.
B. Words that help one to feel less tense.
C. Activities that turn one’s attention away.
D. Habits that make it hard for one to relax.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at do the three people have in common
A. Courage.
B. Devotion.
C. Hard work.
D. Self-confidence.
D
As a music teacher for twenty-seven years, I have always known that music touches the soul. It can break through all kinds of barriers(障礙) to reach students in a very special way. It can be the means for each child to find their light.
A few years ago, I was blessed with the opportunity to teach pre-school students one afternoon a week. One of my most memorable students was Vanessa. She was five years old, had difficulty walking, and could not speak. We mostly sat on the floor for our music lessons and Vanessa liked to sit on my lap. One of her favorite songs was John the Rabbit. It was a call and response song where I sang the call and the students clapped two times while singing the repeating phrase, “Oh, yes!” Vanessa liked to put her hands together with mine and clap with me. We performed that song during every class, Vanessa and I clapping together. She never said or sang a word.
One day late in the school year, when the song was finished, Vanessa turned around, looked me in the eye, clapped her tiny hands two times and said the words “Oh, yes!” I opened my mouth and could not speak. Through music, we had made a connection.
Several years later, I came across Vanessa on the street in town. I stopped my car and waved to say hello. She waved back with a big smile on her face and then clapped her hands two times, mimicking(模仿) the song we had performed in our music class. This precious little girl, through her connection with music, left an impression on me that will last forever.
Every child has the ability to learn and grow. It is up to us educators to discover the way to reach each and every one of our students. We all must find each child’s light.
67.The author thinks music________.
A. can make children calm down B. Can connect heart to heart
C. Is difficult for pre-school students D. Is a good means to find a job
68. According to the second paragraph, Vanessa________.
A. Got used to singing songs B. Was too shy to speak
C. Was the youngest in the class D. Enjoyed the author’s classes
69. When Vanessa spoke the words “Oh, yes!”, the author felt________.
A. Surprised B. Happy C. Frightened D. Satisfied
70.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two paragraphs
A. The author has been in touch with Vanessa for several years.
B. Vanessa became as healthy as other children.
C. The song made a deep impression on Vanessa.
D. Being a good educator became Vanessa’s dream.
第二節(共5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10分)
根據短文內容,從短文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Do you like yellow, orange, red 71 . Do you prefer grays and blues Then you are probably quiet, shy, and you would rather follow than lead. You tend to be pessimist. At least, this is what psychologists tell us, and they should know, because they have been seriously studying the meaning of color preference, as well as the effect that colors have on human beings. 72 . If you happen to love brown, you did so, as soon as you opened your eyes, or at least as soon as you could see clearly.
73 . A yellow room makes most people feel more cheerful and more relaxed than a dark green one; and a red dress brings warmth and cheer to the saddest winter day. 74 . A black bridge over the Thames River, near London, used to be the scene of more suicides(自殺)than any other bridge in the area ----until it was repainted green . The number of suicide attempts immediately fell sharply. Perhaps it would have fallen even more if the bridge had been done in pink or baby blue.
75 . It is an established fact that factory workers work better, harder, and have fewer accidents when their machines are painted orange rather than black or grey.
A. On the other hand, black is depressing.
B. They tell us, among other facts, that we do not choose our favorite color as grow up---we are born with our preference.
C. The rooms are painted in different colors as you like.
D. If you do, you must be an optimist, a leader, an active person who enjoys life, people and excitement.
E. Light and bright colors make people not only happier but more active.
F. Life is like a picture or a poem, full of different colors.
G. Colors do influence our moods---there is no doubt about it.
第II卷 (非選擇題,共35分)
第四部分 寫作
第一節 短文改錯 (共10 小題,每小題1分, 滿分10分)
注意:1,每處錯誤及其修改均僅限一詞;
2,只允許修改10處,多者(從第11處起)不計分
Dear Mary,
I receive your E-mail just now. Don’t worry about me. I’m getting on well with my research work in the lab. But to my greatly surprise you say you will give up learn English. The reason is because you have not done well in it recently and you have lost interests. I’m afraid I couldn’t agree with you . I know it is difficulty to learn English, and English is widely used in the world today. It will be important tool in our future work. Beside, i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our daily life. If you study hard, you will be succeed. Do remember that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I’ 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good news from you.
Yours,
Li Hua
第二節 書面表達 (滿分25分)
近來,不少大學新生在入學體檢中診斷出(be diagnosed with)患有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高血脂(high blood fat)等老年病。請針對這一現象談談你對高中學生就如何保持身體健康提出你的看法及建議。
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保持健康的方法:多吃水果蔬菜,保持飲食平衡,避免吃含糖量高、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多鍛煉,強身健體,減輕工作壓力。改掉不良習慣。
保持健康的結論。
注意:詞數不少于100。一、現代文閱讀(9分,第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五行思想指世界統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及其運動,這顯然是樸素的唯物思想。同時,五行思想強調五種物質運動之間是有聯系的,它們之間有生與克的作用。
生是指生成、促進、助長、發揚等作用。克是指克制、束縛、挫折、摧毀等作用。生的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畫出來就是一個圓圈。克的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畫出來成為一個星形。
在歷史上,五行思想曾被作過“神學目的論”的曲解,又被用于迷信活動。這是應該剔除的糟粕。五行思想不僅指明宇宙統一于以“金木水火土”為代表的物質運動,而且通過五行之間的生克作用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同時,任何事物本身也都生著或克著另外一種事物。所以,世界上絕沒有任何事物或力量能夠凌駕于其他一切事物與力量之上而獨霸天下;誰想獨霸天下,必然狼狽不堪。而且,一種事物對另一種事物的生或者克,做過了頭又都會引發反生或反克。這更加發人深思。
直接的反生:如水生木,但如果灌水太多,也能把植物(木)淹死。又如父母愛子女是生,但如果是溺愛,反而不利于子女健康成長。直接的反克:如用斧劈柴,劈多了,斧也受磨損。又如一味恃強凌弱,仗勢欺人,必然為群眾所不容。
間接的生、克后果更加復雜多變:例如水克火,火卻可以生土,而土卻可以克水。又如木生火,火太旺了又生土,而土卻是木的克制對象。在各種生克關系中,克之反以生之的現象更發人深思:如金克木,木因而成器。火克金,金因而成為純金、精鋼。做人“修身克己”可以提高自身的素養與價值。這都說明克可能導致更高境界的生。
通過對陰陽五行思想的詮釋,人們可以看到世界上各種事物之間的相互制約是多么嚴厲,而其運動變化又是多么生動。它使我們高度戒懼,也使我們充滿希望。中國人為此一再明確聲稱“不稱霸”,主動堅持韜光養晦,大力宣揚“和而不同”,不論國力多么強大也決不將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這樣,中國就成為世界上非常真誠的巨大和平力量。這種真誠是深深植根于傳承悠久的民族智慧之中的,是決不會動搖的。
1.下列對“五行思想”的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五行思想是指認為世界統一于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及其運動的一種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
B.五行思想強調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運動之間存在著生克的聯系。
C.五行思想表明了生的模式,這種模式畫出來是圓圈;也表明了克的模式,這種模式畫出來是星形。
D.五行思想自身具有糟粕,故曾經受到過曲解,曾被一些迷信活動利用。
2.下列對“生與克”關系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被其他事物生或克,并生著或克著另外的事物。
B.事物之間不僅有生或者克的關系,而且如果行為不當,還有可能引發反生或反克關系。
C.事物之間存在直接的反生或反克關系,也存在更加復雜多變的間接反生或反克關系。
D.在生克中,有一種情況是一事物克著另一事物但卻可能導致被克事物更高境界的生。
3.依據原文,下列說法中不能體現“五行生克”理論的一項是
A.任何新物質,都是在化合過程中分解和產生,以此不斷滿足人的需求,也給人類帶來了福祉。由這里我們得到了啟示:如果把廢棄物善加處理,它是可以變成財富的。
B.儒家的“德治”主義就是主張以道德去感化教育人。儒家認為,無論人性善惡,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人。這種教化方式,是一種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 恥辱而無奸邪之心。
C.林黛玉每歲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薛寶釵前往探視時說道:“昨兒我看你那藥方上,人參、肉桂覺得太多了。雖說益氣補神,也不宜太熱。”
D.道家經典《陰符經》里面說“恩生于害”這句話,舉例來說,像父親打兒子,兒子挨打很痛,這是“害”,但目的在把孩子教育成人,這就是“恩生于害”。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愈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及得三王①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系官于朝,愿莫之遂。十四年,以言事斥守揭陽,便道取疾以至海上,又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其冬,以天子進大號,加恩區內,移刺袁州。袁于南昌為屬邑,私喜幸自語,以為當得躬詣大府,受約束于下執事,及其無事且還,儻得一至其處,竊寄目償所愿焉。至州之七月,詔以中書舍人太原王公②為御史中丞,觀察江南西道;洪、江、饒、虔、吉、信、撫、袁悉屬治所。八州之人,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公至之日,皆罷行之。大者驛聞,小者立變。春生秋殺,陽開陰閉,令修于庭戶數日之間,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吾雖欲出意見,論利害,聽命于幕下,而吾州乃無一事可假而行者,又安得舍己所事以勤館人?則滕王閣又無因而至焉矣!
其歲九月,人吏浹和③,公與監軍使燕④于此閣,文武賓士皆與在席。酒半,合辭言曰:“此屋不修,且壞。前公為從事此邦,適理新之,公所為文,實書在壁;今三十年而公來為邦伯,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公烏得無情哉?”公應曰:“諾。”于是棟楹梁桷板檻之腐黑撓折者,蓋瓦級磚之破缺者,赤白之漫漶不鮮者,治之則已;無侈前人,無廢后觀。
工既訖功,公以眾飲,而以書命愈曰:“子其為我記之!”愈既以未得造觀為嘆,竊喜載名其上,詞列三王之次,有榮耀焉;乃不辭而承公命。其江山之好,登望之樂,雖老矣,如獲從公游,尚能為公賦之。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韓愈記。
【注】①三王:指寫《滕王閣序》的王勃,寫《滕王閣賦》的王緒,寫《重修滕王閣記》的王仲舒。②中書舍人太原王公:指王仲舒,曾任中書舍人,太原人。
③浹和:和睦。④燕:通“宴”。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 壯:認為……豪壯
B.系官于朝,愿莫之遂 遂:實現
C.以為當得躬詣大府 詣:見
D.令修于庭戶數日之間 令:美德
5.下列句子中,全都屬于作者“未得造觀”滕王閣原因的一組是(3分)
①系官于朝 ②以言事斥守揭陽
③便道取疾以至海上 ④不得過南昌而觀所謂滕王閣者
⑤吾州乃無一事可假而行者 ⑥則滕王閣又無因而至焉矣
A.①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滕王閣聞名遐邇,作者從年少時就知道它是江南的第一名勝景觀。
B.王仲舒修繕滕王閣沒有勞民傷財,作者對此務實精神持肯定態度。
C.王仲舒任南昌地方長官后,曾經著書呼吁關注滕王閣的修繕問題。
D.本文在寫法上沒有正面描寫滕王閣及四周景物,而是以情取勝。
7.把上文中劃線句子和所學課文中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適及期月,公又來燕于此,公烏得無情哉?(4分)
(2)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莊子《逍遙游》)(3分)
(3)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陳情表》)(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8—9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樸①
荒郊一望欲消魂②,涇水③縈紆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 ~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消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
8.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9.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是如何處理情景關系的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每空1分)
10、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 ,泉涓涓而始流。善萬物之得時,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2)、落霞與孤鶩齊飛,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 。(王勃《藤王閣序》)
(3)、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乙 選考題
請從下面所給的三、四大題中選定一大題作答。
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劉姥姥只聽見咯當咯當的響聲,大有似乎打籮柜篩面的一般,不免東瞧西望的。忽見堂屋中柱子上掛著一個匣子,底下又墜著一個秤砣般一物,卻不住的亂幌。劉姥姥心中想著:“這是什么愛物兒?有甚用呢?”正呆時,只聽得當的一聲,又若金鐘銅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著又是一連八九下。方欲問時,只見小丫頭子們齊亂跑,說:“奶奶下來了。”周瑞家的與平兒忙起身,命劉姥姥“只管等著,是時候我們來請你”。說著,都迎出去了。劉姥姥屏聲側耳默候。忽見周瑞家的笑嘻嘻走過來,招手兒叫他。
只見門外鏨銅鉤上懸著大紅撒花軟簾,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紅氈條,靠東邊板壁立著一個鎖子錦靠背與一個引枕,鋪著金心綠閃緞大坐褥,旁邊有雕漆痰盒。那鳳姐兒家常帶著秋板貂鼠昭君套,圍著攢珠勒子,穿著桃紅撒花襖,石青刻絲灰鼠披風,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粉光脂艷,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內拿著小銅火箸兒撥手爐內的灰。平兒站在炕沿邊,捧著小小的一個填漆茶盤,盤內一個小蓋鐘。鳳姐也不接茶,也不抬頭,只管撥手爐內的灰,慢慢的問道:“怎么還不請進來?”一面說,一面抬身要茶時,只見周瑞家的已帶了兩個人在地下站著呢。這才忙欲起身、猶未起身時,滿面春風的問好,又嗔著周瑞家的怎么不早說。劉姥姥在地下已是拜了數拜,問姑奶奶安。鳳姐忙說:“周姐姐,快攙起來,別拜罷,請坐。我年輕,不大認得,可也不知是什么輩數,不敢稱呼。”周瑞家的忙回道:“這就是我才回的那姥姥了。”鳳姐點頭。劉姥姥已在炕沿上坐了。板兒便躲在背后,百般的哄他出來作揖,他死也不肯。
這里鳳姐叫人抓些果子與板兒吃,剛問些閑話時,周瑞家的向鳳姐回話道:“太太說了,今日不得閑,二奶奶陪著便是一樣。多謝費心想著。白來逛逛呢便罷,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都是一樣。”劉姥姥道:“也沒甚說的,不過是來瞧瞧姑太太,姑奶奶,也是親戚們的情分。”周瑞家的道:“沒甚說的便罷,若有話,只管回二奶奶,是和太太一樣的。”一面說,一面遞眼色與劉姥姥。劉姥姥會意,未語先飛紅臉,欲待不說,今日又所為何來?只得忍恥說道:“論理今兒初次見姑奶奶,卻不該說,只是大遠的奔了你老這里來,也少不的說了……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里,連吃的都沒有。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么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煞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鳳姐早已明白了,聽他不會說話,因笑止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了。”因問周瑞家的:“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飯沒有?”劉姥姥忙說道:“一早就往這里趕咧,那里還有吃飯的工夫咧。”鳳姐聽說,忙命快傳飯來。一時周瑞家的傳了一桌客飯來,擺在東邊屋內,過來帶了劉姥姥和板兒過去吃飯。
劉姥姥吃畢了飯,拉了板兒過來,舔舌咂嘴的道謝。鳳姐笑道:“且請坐下,聽我告訴你老人家。方才的意思,我已知道了。若論親戚之間,原該不等上門來就該有照應才是。但如今家內雜事太煩,太太漸上了年紀,一時想不到也是有的。況是我近來接著管些事,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二則外頭看著雖是烈烈轟轟的,殊不知大有大的艱難去處,說與人也未必信罷。今兒你既老遠的來了,又是頭一次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回去呢。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我還沒動呢,你若不嫌少,就暫且先拿了去罷。”那劉姥姥先聽見告艱難,只當是沒有,心里便突突的,后來聽見給他二十兩,喜的又渾身發癢起來,說道:“噯,我也是知道艱難的。但俗語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憑他怎樣,你老拔根寒毛比我們的腰還粗呢!” 周瑞家的見他說的粗鄙,只管使眼色止他。鳳姐看見,笑而不睬,只命平兒把昨兒那包銀子拿來,再拿一吊錢來,都送到劉姥姥的跟前。鳳姐乃道:“這是二十兩銀子,暫且給這孩子做件冬衣罷。若不拿著,就真是怪我了。這錢雇車坐罷。改日無事,只管來逛逛,方是親戚們的意思。天也晚了,也不虛留你們了,到家里該問好的問個好兒罷。”一面說,一面就站了起來。劉姥姥只管千恩萬謝的,拿了銀子錢,隨了周瑞家的來至外面,仍從后門去了。
(選自《紅樓夢》第六回 有刪節)
⑴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劉姥姥通過周瑞家的進了賈府,在等待鳳姐的時候,只見小丫頭子們齊亂跑,說 “奶奶下來了”。這一描寫體現了鳳姐在賈家的地位、權勢和威嚴。
B.周瑞家的傳達王夫人的意思,要劉姥姥“若有甚說的,只管告訴二奶奶”,并再次暗示和催促她,但劉姥姥卻遲疑再三,言非所想,這是她的謹慎性格所致。
C.劉姥姥家因為生活困窘、衣食不濟,前去賈府尋求經濟幫助,作者設置劉姥姥這個角色進賈府,形象地說明了“上山擒虎易,開口求人難”的道理。
D.作者安排劉姥姥進賈府,就是從一個外人的眼光來描寫賈家的奢華,鳳姐滿屋子耀眼爭光的物件,引起這個窮困農婦的無比驚奇,也寫出榮府的豪富奢華。
E.劉姥姥說到為難之處,推出板兒說話,作者刻意安排這個角色使他成為行乞的幌子,緩解了劉姥姥的窘態,可以不覺得她的話語那么突兀。
⑵小說中劉姥姥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請簡要分析。(6分)
⑶小說第一段寫劉姥姥剛到賈府就見到一個“匣子”的細節,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
⑷鳳姐接待劉姥姥這門窮親戚時的神態、動作和語言,有人認為傲慢無禮,也有人認為比較得體。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觀點和理由。(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
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題。(25分)
沈從文辭別父母,從常德乘船,越過八百里洞庭湖,經武漢,到達鄭州。因黃河漲水受阻,遂轉徐州,經天津,到達北京。一個“鄉下人”,從偏處一隅的蠻荒之地,突然置身于大都市,眼前的一切都使他感到新奇。同時,又有點手足失措,心里空落落的。
沈從文來北京的本意是求學,想找機會進一所大學讀書。然而,讀大學必須通過入學考試,這對只有高小畢業程度的沈從文,無疑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難關。沈從文獨自住在酉西會館里,開始來北京后第一階段的自學。他每天早上吃三兩個饅頭、一點泡咸菜,然后就一頭扎進京師圖書館,直到閉館時才返回住處。到了冬天,北京氣溫降到零下十幾度、二十幾度,沈從文仍然穿著薄薄單衣。所幸圖書館里有火烤,有水喝,使他得以堅持下去。逢圖書館不開門的日子,他便呆在會館里。冬天屋里沒有火爐,他就鉆進被窩里讀隨身帶的《史記》。
在酉西會館住了半年后,他搬到靠近北京大學的銀閘胡同公寓。新住處是由原先一個貯煤間略加改造而成。房間僅可安膝容身,地面潮濕,墻上臨時開了一個窗口。沈從文坦然地住下,還特地為這個房間取了一個名字,叫“窄而霉小齋”。公寓里住滿了全國各地來北京求學的年輕人。這時,正值蔡元培擔任北京大學的校長。由于他的遠見卓識,北京大學向一切人開放,對不注冊的旁聽生,毫無限制。因此,北京大學的旁聽生比正式注冊的學生多幾倍。因緣時會,沈從文也成了北京大學不注冊的旁聽生。盡管有了聽課的自由和權利,沈從文仍想成為正式學生,獲得一張大學畢業文憑。這一年的秋天,他曾參加過燕京大學二年制國文班的入學考試。可是,考試時卻一問三不知,得了個零分,連預先所繳的兩塊錢報名費也被退回。從這時起,沈從文對正式入學死了心。于是,他一面時斷時續地在北大聽課,一面在公寓那間“窄而霉小齋”里,開始無日無夜地伏案寫作。文章寫成后,就壯起膽子分別向北京各雜志和報紙文學副刊寄去。然而,這些文章卻如同石沉大海,毫無回音。沈從文卻沒有氣餒。這個“鄉下人”確信別人能辦到的,沒有理由認為自己就辦不到!
然而此時的沈從文經濟來源完全斷絕。冬天零下十多度的嚴寒,屋內沒有火爐。一身單衣、兩條棉被,就是沈從文的全部過冬之物。吃飯更成問題,常常在有一頓沒一頓情形中,支持著最初階段的學習。1924年冬,沈從文于百般無奈中,懷著一絲希望,寫信向幾位知名作家傾訴自己的處境。這時,郁達夫正受聘在北京大學擔任統計學講師,沈從文也想到了他。11月13日,在接到沈從文的來信后,郁達夫到公寓里來看望沈從文了。這一天,外面正紛紛揚揚下著大雪。郁達夫推開那間“窄而霉小齋”的房門,沈從文身穿兩件夾衣,用棉被裹著兩腿,坐在桌前,正用凍得紅腫的手提筆寫作。聽見門響,沈從文回過頭來。一位年約30的年輕人,身體瘦削,面龐清癯,正瞇縫著雙眼站在門邊。
郁達夫打量著那間破廟樣寒磣的屋子,再瞧瞧沈從文凍餒交加的虛弱相,他一切都明白了。他邀沈從文一道出去,在附近一家小飯館吃了一頓飯。結帳時,共花去一元七毛多錢。郁達夫拿出五塊錢會了帳,將找回的三塊多錢全給了沈從文,并要他“好好寫下去”。從沈從文住處回去的當晚,郁達夫便揮筆寫下了那篇題為《給一位文學青年的公開狀》的著名文章。在文章里,他稱贊了沈從文“堅忍不拔的雄心”,也詫異于沈從文的“簡單愚直”。末了,還給沈從文獻了擺脫目前困境的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到外面找事作;或者去革命,去制造炸彈。中策是想法弄幾個旅費,返回湖南故土。下策又有兩種辦法,一是應募當兵;二是做賊去偷。郁達夫以這樣一種特別的形式,寫出了對一個有志青年在這個社會的遭際的極度憤懣。
同時郁達夫把沈從文介紹給了《晨報副刊》主編徐志摩。從此沈從文經常在《晨報副刊》發表小說散文。他的《遙夜》訴說自己在北大的困窘與堅持,引起北大知名教授林宰平的注意。林教授不僅撰文贊揚沈從文是“天才少年”,而且主動約見,給予諸多鼓勵與幫助。后來徐志摩將這位文學青年推薦給上海公學校長胡適之,胡適之聘任沈從文做了中國公學的國文教師,沈從文從此開始了極富創意的人生。 (摘編自凌宇《沈從文傳》)
⑴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A.只有高小畢業程度的沈從文只身到北京求學,希望能考進大學讀書,但他很快就知難而退,改為到京師圖書館自學,希望走自學成才的路子。
B.沈從文參加過燕京大學國文班的入學考試,得了個零分。這反而使他能夠更加專心致志地進行文學創作,他堅信努力不會白費,理想定能實現。
C.四處碰壁的文學青年沈從文,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試著給郁達夫寫信求援。他相信郁達夫是一個具有溫情和道義的師長,會在患難中伸出援手。
D.郁達夫踏雪專程看望尚不知名的沈從文,他看到了沈從文的窘迫,明白了沈從文為何在北京忍受如此的艱苦生活,所以勉勵他“好好寫下去”。
E.沈從文之所以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恰恰和他在北京求學時艱難的生活磨練出來的吃苦精神有很大關系,這個“鄉下人”有一種倔強的個性。
⑵為什么郁達夫在稱贊沈從文“堅忍不拔的雄心”的同時,詫異于他的“簡單愚直”?請簡要分析。(6分)
⑶沈從文在北京求學期間,哪些人曾給予他怎樣的幫助?他們幫助沈從文的理由是什么?請結合全文簡要回答。(6分)
⑷沈從文在極為簡陋的“窄而霉小齋”的讀書和寫作生活,給你什么樣的啟示?請結合全文,談談你感受最深的一點。(8分)
第Ⅱ卷 表達題(共80分)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項是(3分)
A.前些天,齊白石畫展在市美術館開幕了,國畫研究院的畫家們竟相觀摩,藝術愛好者也趨之若鶩。
B.第三屆女排亞洲杯9月12日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結束了小組賽爭奪,中國隊3戰全勝以小組第一的身份出線,消息一出大快人心。
C.在食品藥品安全問題上,公眾早已是風聲鶴唳,如驚弓之鳥,消息一出,往往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D.李明住在離學校不遠的教職工小區,每天早上去上學的時候,他都會在院子里和退休的王老師萍水相逢。
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
A.在泰坦尼克號失事100周年紀念日,全球多個地方舉行相關紀念活動,其中包括重走泰坦尼克號當年航線的巴爾莫羅爾號郵輪在泰坦尼克號沉沒地點舉行的紀念儀式。
B.經調查,網民反映情況屬實,根據《南明市城市出租車管理辦法》,我局將對違章出租車駕駛員進行批評教育并作出罰款人民幣200元。
C.小華在昆明站出站口看到手捧鮮花的楊波和他的弟弟,他先是咧嘴一笑,接著眼淚止不住地流了下來。
D.自從啟動了“兩元公益電影活動”,一改以前看電影基本是年輕人的狀況,現在該電影院里男女老少、學生、外來務工人員等坐得滿滿的。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文化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是推動國家和地區經濟起飛的強大驅動力。 。
, ; , ; 。可以這樣說,人類社會發展因文化而生動,因文化而精彩,因文化而持久。
①社會和諧的實現
②必須有核心價值體系和相應的文化環境來支撐
③文化還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
④社會秩序的建立
⑤文化所蘊涵的精神、理念、價值觀起著關鍵性作用
⑥人民生活的改善,文化是重要內容和條件
A.①②④⑤⑥③ B.③④②①⑤⑥
C.④①②⑤⑥③ D.③⑥①②④⑤
16.請根據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畫線處補寫出相應內容。要求:語意連貫,表達明確,每處不超過12個字。(5分)
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 。一切美術都是“望”、都是欣賞。不但“游”可以發生“望”的作用,② ,
也同樣要“望”。一切亭臺樓閣、都是為了“望”,都是為了得到和豐富對于空間的美的感受。在園林建筑藝術中,③ ,有了窗子,內外就能發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經過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畫。而且同一個窗子,從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 ,于是引發人們不同的聯想。這樣,畫的境界就無限地豐富了。如“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詩人從一個小房間“望”到千秋之雪、萬里之船,以小見大,從而獲得了⑤ 。
①、
②、
③、
④、
⑤、
17.仿照下面的示例,以“道歉”為話題,另寫兩句話,要求比喻貼切,句式與示例相同。(6分)
面包能維持人的生存,知識則能完善人的生命。
項鏈能裝飾人的外表,知識則能凈化人的靈魂。
六、寫作(60分)
18.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倫敦奧運會上,劉翔在110米欄比賽中,再次退賽,此舉遭到了大量非議;葉詩文在泳池中斬獲兩枚金牌,兩破世界記錄,卻遭到西方媒體非議。其實并非只有名人才會面對非議,普通人也會如此。
請以“面對非議”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選;③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參考譯文】:
我年輕的時候就聽說江南江南多有(宜于)登臨游賞的所在,而滕王閣獨自排在第一位。有瑰麗,雄偉、奇絕、獨特的稱號。等到看到了三王寫的這些文章,覺得他們文章很壯美,更加想去那里看一看然后來閱讀前人的這些文章,以便忘記我的憂愁。受在朝廷做官的束縛,參觀滕王閣的愿望沒有機會實現他。唐憲宗元和十四年,我因為上諫迎佛骨的事情被貶為潮州刺史,因為想近便,走了捷徑,以至取道海上,又不能夠借經過南昌的機會去看看所聽說的滕王閣。這年冬天,因為皇帝慶祝年號,在國內施加恩德,我轉任袁州刺史。袁州是南昌的附屬地方,我私下里感到高興并僥幸地對自己說,認為(這次)應當能夠親自到南昌府,承受南昌府差役人員的管束,等到沒有事情將要返還的時候,或許可以得到一個機會到滕王閣的所在,私下里注視勝景,滿足我的心愿啊。到了袁州七月的時候,詔書下達,把中書舍人太原人王仲舒先生作為御史中丞,任命為江南西道的觀察使;洪州、江州、饒州、虔州、吉州、信州、撫州、袁州都是他所屬管治的地方。八個地方的百姓,以前缺乏便利的事情以及不能滿足的愿望,王公到了之后,(缺乏便利的事情)都停止了,(不能滿足的愿望)都實現了。大的事情通過驛使迅速上報,小的事情立刻處理。春天萬物萌生,秋天萬物凋零;陽氣上升,陰氣閉合。在數日之內百姓就修煉出美好的品德,而您在千里之外的湖光山色中怡然自得。我雖然想提出些意見,談論利益和弊端,在您的府下聽從命令,可是我們袁州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借來作為出行的理由,又怎能放下自己的事情來麻煩您的接待人員?于是滕王閣又沒有機會到達啊!
這年九月,百姓和官員關系融洽,您和監軍派人在這個閣上設宴,文官武將賓客士人都參加宴會。酒宴進行到中途,綜合各種意見說:“這閣子如果再不修整,將會毀壞。以前您在這里任刺史的屬官,有恰當的理由來翻新滕王閣;您所寫的文章,確實還題寫在墻壁上。到如今已過了三十年,您來到南昌擔任地方長官,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您又來在這里設宴,您怎么能夠沒有感情呢?”您回答說:“是的。”因此,腐爛變黑彎曲折斷的楹柱屋梁椽子木板欄桿,破敗殘缺的屋蓋瓦片臺階磚子,浸壞模糊不鮮艷的色彩,修治一下就停止。沒有比前人奢侈,沒有損害可供后人觀賞的景觀。
工程完成之后,您和大家喝酒,同時用寫信命令我說:“希望您替我記錄這件事情!”我既因為不能夠到達滕王閣觀賞而嘆息,又私下里高興自己的名字能夠寫在它的上面,文章列在三王的下邊,有榮耀啊。于是沒有推辭而接受了您的命令。那山河的優美,登臨眺望的歡樂,即使我年齡很大了,如果能獲得機會跟著您一起游玩的話,我還能為您做文章。
元和十五年十月某日,袁州刺史韓愈寫下這篇閣記。
四、(25分)
12.(25分)
⑴ (5分) 答E給3分,答B給2分,答A給1分;答C、D不給分。
⑵(6分)
①窘境中不改變理想;②通過求學獲得文憑,解決生存問題;③通過寫作改變命運。
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⑶(6分)郁達夫的關懷,林宰平的賞識,徐志摩的提攜,胡適的聘用等。
①他們看到沈從文身上的文學才華;②同情沈從文不幸遭遇;③贊嘆沈從文的奮斗精神;④憤慨社會扼殺青年的不公平。
第一問2分;第二問4分,一點1分。
⑷(8分)
16. (5分)【參考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語言的簡明、連貫、得體。解題要審清題意要求,理解整個語段含意,抓住關鍵詞“可游、可居、可望”之間的關系,注意層次條理,同時還要注意形式的特點,如一些關聯詞“不但、也、都是、而且、從而”等在行文中的提示作用。答題時不能離開“居、望、游”三個關鍵詞。答案示例: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 ③窗子起著“望”的重要作用。(窗子也很重要。窗子必不可少)④景色都不(盡)相同。⑤豐富的審美感受。
17.(6分)【參考答案】
良藥能治愈人的疾病,道歉則能完善人的品德;
機油能減少車的磨損,道歉則能消除人的隔閡。
六、寫作(60分)
18.立意提示:
① 面對非議,應淡然處之;
② 面對非議,應愈挫愈勇;
③ 面對非議,應據理力爭;
④ 面對非議,應積極自省,擇善而從。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的小題只有一項正確,有的小題有多個選項正確,全部選對得滿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選的得0分)
1. 如圖1所示,勻強電場場強為E,A與B兩點間的距離為d,AB與電場線夾角為,則A與B兩點間的電勢差為( )
A.Ed B.Edcos C.Edsin D.Edtan
2. 使兩個完全相同的金屬小球(均可視為點電荷)分別帶上-3Q和+5Q的電荷后,將它們固定在相距為a的兩點,它們之間庫侖力的大小為F1.現用絕緣工具使兩小球相互接觸后,再將它們固定在相距為2a的兩點,它們之間庫侖力的大小為F2.則F1與F2之比為(   )
A.2∶1  B.4∶1 C.16∶1 D.60∶1
3. 對電容C=,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容器帶電荷量越大,電容就越大
B.對于固定電容器,它的帶電荷量跟它兩極板間所加電壓的比值保持不變
C.可變電容器的帶電荷量跟加在兩極板間的電壓成反比
D.如果一個電容器沒有電壓,就沒有帶電荷量,也就沒有電容
4. 如圖2所示,在O點置一點電荷Q,以O為圓心作一圓。現將一電荷從A分別移到圓上的B、C、D三點,則電場力做功最多的過程是:( )
A、移到B的過程 B、移到C的過程
C、移到D的過程 D、三個過程一樣多
5.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A.帶等量異號電荷的兩個導體接觸后,電荷就會由于相互中和而消失
B.一個物體帶1.6×10-9 C的負電荷,這是它失去了1.0×1010個電子的緣故
C.元電荷是表示跟電子所帶電荷量數值相等的電荷量
D.電場中某點場強越大,則同一電荷在該點所受電場力越大
6.關于電場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線不是客觀存在的 B.電場線與電荷運動的軌跡是一致的
C.電場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與正電荷在該點的受力方向相同
D.沿電場線方向,場強一定越來越大
7.關于電勢差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點間的電勢差等于電荷從其中一點移到另一點時,電場力所做的功
B.1C電荷從電場中一點移動到另一點,如果電場力做了1J的功,這兩點間的電勢差就是1V
C.在兩點間移動電荷時,電場力做功的多少跟這兩點間的電勢差無關
D.兩點間的電勢差的大小跟放入這兩點的電荷的電量成反比
8. 圖3中的實線表示電場線,虛線表示只受電場力作用的帶電粒子的運動軌跡。粒子先經過M點,再經過N點。可以判定( )
A.M點的電勢大于N點的電勢
B.M點的電勢小于N點的電勢
C.粒子在M點受到的電場力大于在N點受到的電場力
D.粒子在M點受到的電場力小于在N點受到的電場力
9.如圖4所示,A、B為兩個固定的等量的同種正電荷,在它們連線的中點處有一個可以自由運動的正電荷C,現給電荷C一個垂直于連線的初速度v0,若不計電荷C所受的重力,則關于電荷C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和加速度情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加速度始終增大 B.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
C.速度始終增大,最后趨于無窮大
D.速度始終增大,最后趨于某有限值
10. 關于電場強度與電勢的關系,下面各種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場強度大的地方,電勢一定高 B.電場強度不變,電勢也不變
C.電場強度為零處,電勢一定為零 D.電場強度的方向是電勢降低最快的方向
11.如圖5所示,正電荷q在電場中由M向N做加速運動,且加速度越來越大.則該電荷所在的電場是圖中的 ( )
12.圖6中虛線為勻強電場中與場強方向垂直的等間距平行直線。兩粒子M、N質量相等,所帶電荷的絕對值也相等。現將M、N從虛線上的O點以相同速率射出,兩粒子在電場中運動的軌跡分別如圖中兩條實線所示。點a、b、c為實線與虛線的交點,已知O點電勢高于c 點。若不計重力,則( )
A. M帶負電荷,N帶正電荷
B. N在a點的速度與M在c點的速度大小相同
C. N在從O點運動至a點的過程中克服電場力做功
D. M在從O點運動至b點的過程中,電場力對它做的功等于零
二、填空題(共26分)
13.(8分)電量為2×10-6C的正點電荷放入電場中A點,受到作用力為4×10-4N,方向向右,則該點的場強為_________N/c,方向___________。若把另一電荷放在該點受到力為2×10-4N,方向向左,則這個電荷的電量大小為__________C,是______(填正或負)電荷。
14.(4分)真空中有兩個點電荷,它們的電量分別為Q和-Q,相距為L,則們連線中點處的電場強度為_________________
15. (4分)如圖7所示,長為的導體棒原來不帶電,現將一帶電荷量為+q的點電荷放在距棒左端R處,當達到靜電平衡后,棒上的感應電荷在棒內距右端l/3處產生的場強大小為
16. (4分)如圖8所示,在勻強電場中有a、b、c、d四點,它們處于同一圓周上,且ac、bd分別是圓的直徑.已知a、b、c三點的電勢分別為φa=9 V,φb=15 V,φc=18 V,則d點的電勢為 V
17.(6分)一個帶正電的質點,電量q=2.0×10-9C,在靜電場中由a點移到b點,在這過程中,除電場力外,其他力做的功為6.0×10-5J,質點的動能增加了8.0×10-5J,則質點的電勢能 (填“增大”或“減小”)了 J,a、b兩點間的電勢差Ua-Ub為 V
三、計算題(共26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只寫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數值的計算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明確的數值和單位))
18.(8分)如果把帶電量為C的點電荷從無窮遠移至電場中的 A點,需克服電場力做功J。試求:q在A點的電勢能和在A點的電勢(取無窮遠處電勢為零)。
19.(10分)如圖9所示,用30cm的細線將質量為4×10-3Kg的帶電小球
P懸掛在O點下,當空中有方向為水平向右,大小為1×104N/C的勻強電場時,小球偏轉37°后處在靜止狀態,g=10m/s2(1)分析小球帶電性質(2)求小球的帶電荷量(3)若把細繩剪斷,分析小球做什么運動,加速度為多少?
20.(8分)如圖10所示,長L=0.20m的絲線的一端栓一質量為m=1.0×10-4Kg帶電荷量為
q=+1.0×10-6C的小球,另一端連在一水平軸O上,絲線拉著小球可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整個裝置處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E=2.0×103N/C,現將小球拉到與軸O在同一水平面的A點,然后無初速地將小球釋放,取g=10m/s2,求(1)小球通過最高點B時速度的大小(2)小球通過最高點時,絲線對小球的拉力大小。
物理答案
三、計算題(共26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只寫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數值的計算題,答案中必須寫出明確的數值和單位))
18.(8分) —W=0-EPA (3分)
EPA=1.2×10-4J (1分)
EPA=qA (3分)
A =1.2×104V (1分)
20.(8分) (1) qeL-mgL= (3分)
v=2m/s (1分)
(2)F+mg-qE=mv2/L (3分)
F=3×10-3N (1分)
圖4
圖5
圖7
圖8
P
E
37°
O
圖9
+
+
E
B
A
圖10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選擇題(每題1.5分,共60分)
1.除病毒外,生命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層次是
A.細胞 B.個體 C.種群 D.群落
2.所有的原核細胞都具有
A.核糖體和線粒體 B.核膜和細胞膜
C.內質網和中心體 D.細胞膜和核糖體
3. 在鮮重狀態下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和干重狀態下細胞內含量最多的化學元素分別是:① C ② H ③ O ④ N ⑤ P
A. ③① B. ①③ C. ①① D. ③④
4.下列哪一實例能夠證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A.Mg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 B.人體缺Fe2+會導致缺鐵性貧血
C.哺乳動物血液中Ca鹽含量太低,會抽搐. D.缺P會影響ATP的合成
5.細胞是絕大多數生物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與此說法不符的是
A.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或細胞的參與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細胞結構的單細胞生物
C. 動、植物細胞以及微生物細胞的結構、功能完全相同
D. 絕大多數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6. 組成玉米和人體的最基本元素是
A.H B. C C.N D.O
7.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環境中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蛋白質 B.脂肪 C.糖類 D.水
8.在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實驗中,對斐林試劑的敘述,錯誤的是
A.可直接滴加在蘋果的切面上 B.必須是剛配制的
C.使用時應先混合均勻 D.由甲液和乙液組成
9.前項為生物組織,中項為鑒定所用的化學試劑 ,后項為反應結果所產生的顏色,其中錯誤的一項是
A.蘋果、斐林試劑、磚紅色 B.花生種子、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C.黃豆、雙縮脲試劑、紫色 D.卵清蛋白、蘇丹Ⅳ染液、紅色
10.下列哪個實驗用到顯微鏡
A. 蛋白質的鑒定 B. 脂肪成分的鑒定 C.淀粉的鑒定 D.還原糖的鑒定
11.下列分子中,與構成生物體的蛋白質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A. B. H2N—CH2—CH2—COOH
C. D.
12.下列選項中,能夠正確表示肽鍵結構的是
A.—CO—NH2— B.—CO—N2H2— C.—NH2—CO— D.—CO—NH—
13.現有氨基酸800個,其中氨基總數為810個,羧基總數為808個,則由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條肽鏈的蛋白質共有肽鍵、氨基和羧基的數目依次為
A.798、2和2 B.798、12和10 C.799、1和1 D.799、11和9
14.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千差萬別,其原因不可能是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和數目不同
C.氨基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D.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15.關于人體內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A.合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全部為必需氨基酸 B.蛋白質也可被氧化分解釋放能量
C.組成肌肉細胞的有機物中蛋白質含量最多 D.有些蛋白質具有調節新陳代謝的作用
16.下列關于核酸的敘述,正確的是
A.核酸簡稱DNA B.除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在
C.核酸是細胞內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D.組成核酸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
17.水稻葉肉細胞中的DNA主要存在于
A.細胞質 B.細胞核 C.線粒體 D.葉綠體
18.關于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細菌的遺傳物質主要是DNA B.病毒的遺傳物質主要是RNA
C.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遺傳物質是DNA D.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主要是RNA
19.組成DNA分子的基本成分是
①核糖 ②脫氧核糖 ③磷酸 ④腺嘌呤、鳥嘌呤、胞嘧啶 ⑤胸腺嘧啶 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20.煙草、煙草花葉病毒的核酸中具有堿基和核苷酸的種類分別是
A. 8種、4種和8種、4種 B. 5種、4種和5種、4種
C. 5種、4種和8種、4種 D. 8種、4種和5種、4種
21.“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正確的實驗步驟是
A.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水解→沖洗→染色→觀察
B.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染色→沖洗→水解→觀察
C.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水解→染色→沖洗→觀察
D.取口腔上皮細胞制片→沖洗→水解→染色→觀察
22.以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為材料進行“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可能觀察到的結果是
A. 細胞基本不被染色 B.細胞核呈紅色,細胞質呈綠色
C.僅細胞質呈紅色 D.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23.在一般情況下,蛋白質、糖類、脂質占細胞鮮重的比例依次為7%-10%,1%-1.5%,1%-2%,每克蛋白質、糖原、脂肪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依次約是17kJ、17kJ、39kJ,由此可以得出三者在細胞中能量代謝方面的結論是
A.脂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B.糖類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C.蛋白質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D.三者都能氧化分解釋放能量供生物利用
24.下列有關糖類生理作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核糖和脫氧核糖是核苷酸的組成成分
B.葡萄糖是細胞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
C.淀粉和糖原是生物體內唯一儲備能源的物質
D.纖維素是高等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
25.下列各種糖類物質中,既存在于動物細胞內又存在于植物細胞內的是
A.淀粉和核糖 B.葡萄糖、核糖和麥芽糖
C.核糖、脫氧核糖和葡萄糖 D.糖原、乳糖、蔗糖
26.屬于磷脂的生物學功能的是
A.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B.是儲能物質,具有保溫作用
C.構成生物體表面的保護層 D.具有生物學活性,對生命活動起調節作用
27.被稱為“沙漠之舟”的駱駝可以一個月不吃不喝照常生活,原因是其駝峰中含有大量的
A.糖原 B.蛋白質 C.脂肪 D.淀粉
28.下列不屬于脂質的是
A.胰島素 B.膽固醇 C.性激素 D.維生素D
29.下列關于細胞的主要化學成分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的多樣性與氨基酸的種類、數目、排列等有關
B.脫氧核糖核酸是染色體的主要成分之一
C.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都屬于脂質
D.動物乳汁中的乳糖和植物細胞中的纖維素都屬于多糖
30.下列關于自由水的敘述,錯誤的是
A.以游離態的形態存在 B.與蛋白質等物質結合
C.能夠流動和易于蒸發 D.代謝反應介質或參與反應
31.構成葉綠素分子不可缺少的無機鹽離子是
A.鈣離子 B.鐵離子 C.鎂離子 D.氫離子
32.兒童患佝僂病,發燒時就會抽搐,醫生建議他平時要補充
A.新鮮水果和蔬菜 B.鈣片和維生素D
C.谷物種皮和胡蘿卜 D.蛋白質和糖類
33.已知Mn是許多酶的活化劑,例如能激活硝酸還原酶。缺Mn的植物無法利用硝酸鹽,這說明無機鹽離子
A.對維持細胞的形態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C.對維持細胞的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 D.對于調節細胞內的滲透壓有重要作用
34.光學顯微鏡觀察到哺乳動物血液中紅細胞的主要結構有
A.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 B.細胞壁、細胞質、細胞核
C.細胞膜、細胞核、液泡 D.細胞膜、細胞質
35.下列關于細胞膜功能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多細胞生物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B.多細胞生物的生存有賴于細胞間的物質、能量交換和信息交流
C.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是相對的
D.細胞膜將細胞與外界系統隔開,形成絕對獨立的系統,保證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
36.下列各項中,植物細胞有而動物細胞沒有的細胞器是
A.中心體、葉綠體 B.葉綠體、液泡
C.葉綠體、液泡、中心體 D.中心體、細胞壁、線粒體
37. 下列物質中,其形成與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線粒體都有關系的是
A.血紅蛋白 B.細胞膜上的蛋白質 C.胃蛋白酶 D.性激素
38.細菌、動物肝細胞和植物葉肉細胞等共同具有的結構是
A.內質網 B.核糖體 C.細胞核 D.線粒體
39.下圖表示科學家進行的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你認為該圖最能說明
A.細胞質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B.細胞核控制著細胞的代謝
C.細胞質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
40.下圖是植物細胞部分膜結構示意圖,它們分別屬于哪一部分(按①②③④的順序)
A.細胞膜、高爾基體膜、線粒體膜、核膜
B.細胞膜、葉綠體膜、線粒體膜、內質網膜
C.線粒體膜、核膜、內質網膜、高爾基體膜
D.葉綠體膜、細胞膜、線粒體膜、核膜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41.右圖為某一多肽化合物的分子結構式,請回答有關問題:(每空1分,共10分)
(1)上述結構中,代表氨基的結構式為 ;代表羧基的結構式為 ;代表肽鍵的結構式為
其中 、 為R基。
(2)上述化合物是由 種氨基酸組成。
(3)該化合物是由 個氨基酸失去 分子水形成的,該化合物稱為 ,這樣的反應叫做 。
42.上圖表示細胞四種有機物的組成,依據主要功能,分析回答:(每空1分,共11分)
(1)A是指 ;E在動物是指 ,在植物主要是指 。
(2)F是指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質還包
括 和 。
(3)C是指 ,結構通式是 ,C形成G過程的
反應叫 。
(4)D是指 ,D形成的H是 。
43. 右圖是某種生物的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試據圖回答:(每空1分,共11分)
(1)圖中[6]的主要成分是 。
(2)圖中[5]的主要成分是 。
(3)太陽能通過[ ] 進行的光合作用后,才能進入生物界。
(4)若該細胞是西瓜的紅色果肉細胞,則色素主要存在于[ ] 。若該細胞是洋蔥的根尖細胞,則圖中不具有的結構是[ ] 。
(5)細胞進行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供給。
(6)如果該細胞是低等植物細胞,則圖中還應該有的細胞器是 。
(7)圖中細胞內具有雙層膜的細胞器是[ ] 、[ ] 。
(8)若該細胞是高等動物細胞,不具有的結構是[ ] 、[ ] 。
44.右圖是動物某分泌細胞。向細胞內注射用放射性同位素3H
標記的氨基酸,一段時間后,在細胞外檢測到含有放射性的
分泌蛋白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內填序號):(每空1分,8分)
(1)寫出3種分泌蛋白質: 、 、 。
(2)放射性同位素將依次出現在圖中的部位是
(填序號) 。
(3)⑥的分泌蛋白質首先是由附著在[ ] 上
的[ ] 合成的。
(4)圖中②是 ,在細胞內被形象地稱為深海中的潛艇。
分泌蛋白的合成、運輸和分泌過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由
[ ] 提供的。
H2N—CH—CH3
COOH
H2N—CH—COOH
CH2CH2COOH
H2N—(CH2)4—CH—COOH
NH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头县| 铁岭县| 乌兰察布市| 禄劝| 新晃| 阜新| 沈阳市| 滁州市| 临安市| 阿尔山市| 醴陵市| 灵武市| 玉溪市| 文登市| 班戈县| 丰镇市| 九江县| 大渡口区| 青海省| 宁武县| 铁力市| 远安县| 台前县| 仁化县| 西昌市| 喀喇沁旗| 上虞市| 平陆县| 泽普县| 溆浦县| 通州市| 久治县| 寿光市| 板桥市| 化德县| 景德镇市| 永川市| 岑巩县| 内黄县| 杭锦后旗| 阳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