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7張PPT)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第13課 羅斯福新政一、從繁榮到危機1、經濟繁榮表現:新興產業迅猛發展,收音機、電冰箱、吸塵器等新產品開始進人大眾家庭,汽車也不再是富人才能買得起的奢侈品。柯立芝總統: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美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一時期,恰巧在總統柯立芝任期之內,所以美國這一時期的經濟繁榮又被稱為“柯立芝繁榮”。電冰箱吸層器洗衣機電話機電風扇空前的繁榮材料一: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發展很快,工業產量增長了近一倍,進出口在十年間翻了一番,到了1928年,生產總值超過整個歐洲資本主義國家,成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1929年,美國的汽車產量為將近540萬輛,平均每6人一輛汽車。美國工業在資本主義世界工業總產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為38%,1929年為48.5%。1929年,美國的黃金儲備占世界黃金儲備的一半以上。1920-1929年美國經濟增長及財富分配數據隱藏的危機材料二:1929年的美國,大約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機都是用分期貸款購買的。90%的股票是投機性的,投資者只需支付10%至20%的現金購買股票,其余的均可借貸。在1928年當選為美國總統的胡佛是一位自由市場經濟的堅定支持者,他在競選時的口號十分鼓舞人心。他說:“如果我當選,將使美國人家家鍋里有一只雞,家家有一輛汽車”。——《大國崛起·美國》我對國家的未來毫不憂慮,它光輝燦爛充滿希望。——胡佛寒冷的北風呼嘯著,一個身穿著單衣的小女孩蜷縮在屋子的角落里。“媽媽,天氣這么冷,你為什么不生起火爐呢?”小女孩在瑟瑟發抖。媽媽嘆了口氣,說:“因為我們家里沒有煤,你爸爸失業了,我們沒有錢買煤。”“媽媽,爸爸為什么會失業呢?”“因為煤太多了。”【探究1】經濟危機的病因在哪里?具體原因:供需矛盾,生產相對過剩繁榮背后社會化大生產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制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導致矛 盾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根本原因:當時有人有100美元,卻想買一輛福特汽車,該怎么辦?銀行貸款分期付款不夠還銀行貸款,怎么辦?股票投機賺錢還貸購買更多商品購買力提高生活水平提高促進生產發展生產更多商品危機四伏繁榮背后市場企業民眾銀行生產消費貸款信貸消費生產股市提供資金投資貸款一、從繁榮到危機2、經濟危機(1)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矛盾民眾銀行市場股市工廠①投資①存款①消費②刺激生產③大量貸款④擴大生產⑤消費降低⑥利潤降低⑦無力償還⑦股票貶值⑧財富縮水⑨擠兌拋售拋售(2)具體原因:①貧富差距過大,生產相對過剩;②信貸、股市虛假繁榮,增加經濟的不穩定性;崩盤破產倒閉失業(3)直接原因:1929年10月紐約股市崩潰(導火線、開始標志)1929年10月24日,美國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形勢急轉直下,股價狂跌,股票交易所里掀起拋售股票的狂潮,股市奔潰,這一天被稱為“黑色星期四”。一、背景:經濟大危機開始標志: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國人排隊領取救濟金遮遮掩掩等待救濟的人們時代廣場買面包的長隊美國銀行不開門華爾街崩潰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對面聚集的群眾失業工人求職者美國第31任總統胡佛(1929—1933)現在,我們美國人距最終戰勝貧困是如此之近,歷史上任何一個國家在這方面都無法與我們相比。……如果我當選,將使美國人家家鍋里有一只雞,家家有一輛汽車。1928年堅信“市場” 能夠自動調節經濟活動……國家需要笑話去洗刷蕭條,只要喜劇演員多向人們說笑話,就可以解決饑寒問題。1929年自由放任、高關稅→加劇危機“胡佛村”饑民金融危機時低價出售汽車失業工人:我會三項技能,我會說三國語言,我已經有三年工齡了,我有三個孩子,我已經失業三個月了,我現在僅僅需要一份工作。資本家傾倒牛奶資本家銷毀咖啡抗議失業的示威游行工人砸碎工廠的玻璃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沖突美國罷工者打著"法西斯主義"標語銀行倒閉企 業 破 產工人失業農業蕭條股市崩潰■ 經濟危機表現饑民成群0%20%40%60%80%100%美國德國英國日本世界1929-1933年 美、德、英、日等國經濟情況工業產值百分比貿易總額百分比(百分比)一般的經濟危機持續幾個月、一年,最多不過兩年,而本次經濟大危機從1929年持續到1933年,長達4年之久。受危機波及到的范圍從金融業迅速波及到幾乎所有部門;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所有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世界生產減少了36%,失業工人3000多萬,幾百萬農民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整個資本主義的損失比一戰的破壞還要嚴重。持續時間長破壞性巨大特點影響范圍廣一、從繁榮到危機3、特點材料1:一般的經濟危機持續幾個月、一年,最多不過兩年,而本次經濟大危機從1929年持續到1933年,長達4年之久。材料2:受危機波及到的范圍從金融業迅速波及到幾乎所有部門;從美國迅速蔓延到所有資本主義國家。材料3:資本主義世界生產減少了36%,失業工人3000多萬,幾百萬農民破產,上萬家銀行倒閉。整個資本主義的損失比一戰的破壞還要嚴重。②波及范圍廣①持續時間長③破壞性特別大4、影響:①沉重打擊了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激化了社會矛盾;②為轉嫁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③引起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政策的調整。美國窮人居住的“胡佛小屋”工人砸碎工廠的玻璃示威者與警察發生沖突美國紐約舉行的盛大游行經濟危機艱難求職危機不斷的曼延……政治危機加拿大美國日本西歐工人砸碎工廠的玻璃農場主銷毀“過剩”的牛奶德國希特勒上臺日本擴軍備戰經濟大危機影響:1.經濟:對資本主義經濟造成嚴重破壞2.政治:經濟危機引起了政治危機,各國國內矛盾激化3、世界局勢:為擺脫危機,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德日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加速了二戰的全面爆發。1932共和黨總統候選人胡佛,時任美國31任(1929-1933)總統:“經濟創傷只能由經濟實體的細胞——生產者和消費者——來自我治療。”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羅斯福,時任紐約州州長:“我向所有人保證,將給美國人民帶來一次新政!”自由放任國家干預經濟總統大選結果候選人 票數胡佛 15,759,930羅斯福 22,815,539《胡佛失意,羅斯福得意 》富蘭克林·羅斯福 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年出生于紐約,先后在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學歷史、政治和法律。大學畢業后曾任律師。1910年,當選紐約的參議員。1913年起,任海軍部助理部長7年,以卓越的行政管理者著稱。兒童羅斯福青年羅斯福1902年羅斯福在哈佛大學富蘭克林·羅斯福1921年(39歲時),患脊髓灰白質炎。1928年,當選紐約市市長。1932年作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參加總統選舉,成為美國第32任總統。美國歷史上唯一連任四屆的總統 。二、羅斯福新政1、時間:1933年起2、人物:富蘭克林·羅斯福3、特點:國家干預手段,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4、實質:5、措施:是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宣傳“新政”的海報3R救濟(Relief)——指救助急需幫助的大批失業者和貧民;復興(Recover)——是指為失業者提供工作機會,使陷入蕭條的經濟恢復運轉;改革(Reform)——是指采取長遠措施改善全國總體經濟狀況。羅斯福在發表講話(爐邊談話)6、影響:5、措施:項目 具體內容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整頓金融體系視頻:爐邊談話5、措施:項目 具體內容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規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并制定最低工資和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5、措施:項目 具體內容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規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并制定最低工資和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保護農產品價格。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大危機中農產品大量滯銷,農民負債累累,農產品價格已跌到歷史最低點,豬肉三分一磅,牛肉五分一磅,一只肥羊賣不到一元錢。1933年制定《農業調整法》并據此成立農業調整署,減少耕地,縮小現有的耕地面積,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來補貼農民的經濟損失。農民的現金收入從1932年的40億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億美元。5、措施:項目 具體內容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規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并制定最低工資和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保護農產品價格。通過投資新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大規模興建公共工程,使失業者重新獲得工作。田納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壩1933年美國政府成立了田納西流域管理署,負責對田納西河進行綜合治理。這是當時美國興辦的最大的工程,包括開鑿內陸水道、建立水電站提供廉價電力、生產化肥、植樹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濫、防止水土流失等。它保護了3000萬英畝的農田,使整個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羅斯福新政的主要內容行業 危機表現 項目 作用金融業 股市暴跌 銀行倒閉 整頓金融體系工業 企業破產 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工人失業 推行“以工代賑” 建立社會保障體系農業 農產品價格下跌 調整農業政策恢復金融秩序和人們對銀行的信心促進了工業生產的復蘇,緩和了勞資矛盾促進農業的復蘇增加了就業;刺激了消費,擴大內需;改善了國家的基礎設施穩定社會,維護資本主義統治突破口中心措施恢復經濟血液流通國家干預經濟新(特點)?5、措施:項目 具體內容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通過《國家工業復興法》,規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并制定最低工資和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保護農產品價格。通過投資新建大量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福利體制;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整頓金融體系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調整農業政策推行以工代賑建立社會保障制度聯邦儲蓄保險公司是對儲蓄達2500美元的儲戶予以保險。它于1934年1月1日正式成立后,存款人的儲蓄再也沒有遭受過一點損失。轉危為機——新政措施整頓金融緩和勞資矛盾,減少盲目生產,防止盲目競爭,為企業復興創造良好條件材料:《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各工業企業制度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日時數,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從而加強了政府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的控制與調節。——人教版教材《世界歷史》這一措施有何作用?★核心措施“以工代賑”建設的田納西水利工程增加了就業,刺激了消費;改善了設施;穩定了社會……有人認為“以工代賑”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措施,你能談談它都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嗎?整體感知這些新政措施都是由誰實施的?國家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羅斯福“治病”新政“新”在什么地方?國家(政府)干預經濟羅斯福新政的特點(國家宏觀調控)材料一:“我要求國會立即采取立法行動,賦予政府的行政部門……權力……” ——羅斯福材料二:“富蘭克林·羅斯福的‘新政’開創了市場經濟的新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市場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和政府干預這只“看得見的手”聯合起來,共同影響經濟,市場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時得以揮”。——《大國崛起》羅斯福新政的特征國家干預經濟6、影響:生產恢復圖失業率下降圖①對美國:經濟上: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治上: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6、影響:②對世界:經濟上: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政治上:新政增強了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材料:二戰后,英國實施國家干預政策……二戰后,法國加大了政府干預經濟的力度……1949年,德國總理阿登納……建立介于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之間的“社會市場經濟”……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對經濟的干預遠遠大于市場調節。材料:“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羅斯福由此可見,羅斯福新政的前提是什么?“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在新政中有何體現?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前提下,采用國家干預經濟新模式。實質: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調整局限性: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有人說,20世紀出現了兩大改革家,一個挽救了現代資本主義,一個挽救了現代社會主義。如何理解?從中可以獲得什么啟示?羅斯福新政開創了國家干預、指導經濟的先例,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的發展。鄧小平通過改革開放使中國走上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顯著成就。啟示:1、生產關系一定要適應生產力的發展;2、改革要結合國情,與時俱進;3、要勇于創新;4、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危機;拓展聯系“挽救了現代資本主義”指“挽救了現代社會主義”指1921年,羅斯福患上了脊髓灰質炎癥。高燒、疼痛、麻木以及終生殘疾的前景,并沒有使羅斯福放棄理想和信念,他一直堅持不懈地鍛煉,企圖恢復行走和站立能力,他用以療病的佐治亞溫泉被眾人稱之為“笑聲震天的地方”。1924年,他又拄著雙拐重返政壇。The only thing we have to fear is fear itself.我們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精神感召這個國家需要進行大膽的、堅持不懈的試驗,如果試驗失敗,就再試行一種辦法,最重要的是要進行試驗。 ──羅斯福身殘志堅、勇于創新、信念堅定、樂觀豁達、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羅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1、是資本主義發展的要求;2、雄厚的經濟實力,使羅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預經濟;▲3、獨立戰爭以來形成的民主傳統為新政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政治保障;▲4、借鑒蘇聯計劃經濟的成功經驗;▲5、凱恩斯主義,為實施新政提供了理論依據。啟示1.大膽吸收社會主義先進文明成果2.將市場和政府干預有機統一3.關注弱勢群體,建立健全社保體系4.注意化解社會矛盾,努力建設和諧社會5.開拓進取,勇于創新列舉20世紀成功的三大改革蘇俄新經濟政策美國羅斯福新政中國改革開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爐邊談話.mp4 第13課 羅斯福新政.pptx 經濟危機—資本主義兩條道路.mp4 胡佛自由放任政策.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