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試題(9科9份 歷史答案不全)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甘肅省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試題(9科9份 歷史答案不全)

資源簡介

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歷史試題
一、選擇題。( 每小題2分,共60分)
1、仁的思想在先秦時期的進步意義主要是
A滿足新興地主階級的政治需要 B抑制統治者的暴政
C成為各國變法的理論依據 D奠定“非攻”主張的思想基礎
2、以下主張明顯體現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愛人,民貴君輕 B萬物虛無,禍福相依
C兼愛非攻,節用尚儉 D以法為教,今必勝昔
3、漢武帝“獨尊儒術”,主要是利用儒家的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張 B民貴君輕主張 C性善論 D大一統的思想
4、從戰國“百家爭鳴”到西漢“獨尊儒術”的轉變體現了①中央集權的強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強③大一統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學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5、我國古代的儒家經典成為官辦學校的教科書始于
A、春秋 B、西漢 C、唐朝 D、明朝
6、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體運行法則 B、社會發展規律
C、封建道德規范和等級秩序 D、“天人感應”理論
7、主張通過內心的反省以“致良知”的是
A、程顥、程頤 B、朱熹 C、孟子 D、王陽明
8、南宋朱熹是理學集大成者,發展了儒學思想,形成新儒學。對朱熹新儒學的表述,錯誤的是
A、以儒家思想為基礎,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
B、發展客觀唯心主義的體系,理是萬物的本原
C、提出“存天理、滅人欲”,維護等級秩序
D、主張“心外無理”“致良知”
9、導致明清時期產生帶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趨沒落之外,還在于
A、抗清斗爭高漲 B、社會相對安定
C、商品經濟的發展 D、階級矛盾相對緩和
10、孟子主張“民貴君輕”,董仲舒主張“君權神授”,黃宗羲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釋正確的是
A、孟子、黃宗羲都否定了君主專制制度
B、三種主張都與當時社會狀況密切相關
C、三種主張都遭到當時統治集團的輕視
D、三種主張都反映社會轉型時期的劇變
11.普羅泰戈拉特別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是至高無上的,國家治理好壞的標準,要看它是否對人有利和符合人性。他的思想體現了:
A.資產階級的本質  B.人文主義的本質 C.封建主義的本質 D.啟蒙運動的本質
12.與智者學派相比,蘇格拉底更重視:
A.對人類社會的研究 B.對自然界的研究 C.對人的倫理道德的探討 D.對人性的研究
13.使哲學真正成為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的是
A.普羅塔哥拉 B.亞里士多德 C.蘇格拉底 D.泰勒斯
14.下列屬于智者學派的是
A.普羅泰戈拉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士多德
15.智者學派研究的主題是
A.自然界的各種現象 B.研究事物客觀的本質 C.研究“神”的本質 D.研究人類社會
16.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表述,最準確的一項是
A.強調人性至上,反對宗教信仰 B.肯定人的價值,強調發展個性
C.提倡個人奮斗,鼓勵發展私有 D.要求自由平等,反對神學世界觀
17.“我不想變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中,或者把天地抱在懷里,屬于人的那種光榮就夠了。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這句話體現的思想是
A.禁欲主義   B.蒙昧主義  C.人文主義  D.理性主義
18.“在中世紀,人類意識的兩方面—內心自省和外界觀察都一樣——一直處在一層共同的紗幕之下,處于睡眠或半半醒狀態。……在意大利,這層紗幕最先煙消云散”。“最先煙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 B.文藝復興運動發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遺產和人才結構 D.新興資產階級要求改變傳統觀念
19.文藝復興的本質意義是
A.“復興”了西方古典學術和藝術 B.資產階級思想和文化的興起
C.為資本主義統治地位建立制造輿論 D.創造了新的學術和藝術
20.文藝復興“文學三杰”是指: ①薄伽丘 ②但丁 ③米開朗琪羅 ④彼特拉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最早提出要以“人的學問”代替“神的學問”的是:
A.薄伽丘 B.但丁 C.米開朗琪羅 D.彼特拉克
22.意大利文藝復興產生的背景是:
①資本主義萌芽首先出現于意大利 ②14-15世紀的意大利的封建統治最嚴重
③意大利具有不可多得的人才優勢 ④意大利豐厚的文化遺產是文藝復興產生的重要條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下列關于宗教神學與人文主義的對比,錯誤的是:
A.以神為中心──以人為中心 B.禁欲和來世──現世的享受
C.自由平等──等級觀念 D.蒙昧主義──理性和科學
24.關于文藝復興運動與啟蒙運動關系的論述,不正確的是
A.都是資產階級思想解放運動 B.都是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反映
C.后者強調“理性”,是對前者“人性論”的繼承和發展
D.都成為資產階級推翻封建專制的思想武器
25.導致啟蒙運動興起的根本原因在于
A.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 B.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C.歐洲資產階級力量的進一步壯大 D.封建專制統治的腐朽
26.下列對法國“啟蒙思想”最準確的表達是:
A.批判專制主義,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B.批判了封建制度,對新社會提出設想的思想
C.批判教權主義,提倡個人自由的思想 D.否定封建王權,提倡權力的“制約和平衡
27.法國資產階段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提出了立法權、司法權和行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這一原則的思想核心和特點是
A.反對封建專制制度 B.實行“開明”君主統治 C.重視公共意 D.實行三權之間的制約和平衡
28.啟蒙運動在反封建方面遠遠超過了文藝復興,主要表現在( )
A.徹底批判教權主義 B.不僅批判專制主義,還對資本主義近代社會制度提出了設想
C.否定專制王權,追求民主自由 D.影響波及亞洲、美洲
29.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 的原則源于
A.《社會契約論》B.《百科全書》C.《論法的精神》D.《純粹理性批判》
30.宗教改革是發生在16世紀的一場爆發于德意志,并迅速席卷西歐的社會思想政治運動,實質是:
A.早期資產階級的反封建斗爭 B.新興的資產階級文化
C.反天主教的斗爭 D.反對奴隸主的斗爭
二、材料解釋題 (共15分)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孟子曰:“人無有不善。”
————《孟子 告子上》
荀子曰 :“人之性惡,其善者有偽也。”
————《荀子 性惡》
材料二
“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異)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無)以持一統;法制數變,下不知所守。臣愚以為諸(那些)不在六藝(六經)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
————《漢書 董仲舒傳》
材料三
(上古的君主)“以千萬倍之勤勞而己又不享受其利”,他們“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后世君主恰恰相反,“以君為主,以天下為客。凡天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因之古之君王,受到人民愛戴,“比之如父,擬之如天”,而今之帝王,則人民“視之如寇,名之為獨夫”。
————根據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原君》
閱讀材料后,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說一說孟子和荀子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觀點
(2)根據材料二,分析董仲舒思想主張的核心是什么?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董仲舒的思想觀點對我國后世有什么影響?
(3)根據材料三,說一說黃宗羲的君主政治觀。結合所學知識,談一談黃宗羲的主要觀點有哪些。
三、問答題
1.程朱理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10分)
2.簡述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異同(15分)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試題
一、單項選擇題(共20小題,每題3分,共60分)
1.區域的客觀性主要表現在(  )
A.地理差異是劃分的基礎
B.人們按照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
C.人們劃分的目的不同
D.區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2.受地理環境的影響,我國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國北方冬季穿衣比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對較單薄。下列關于南北方的地域差異,表述錯誤的是( )
A.飲食方面南米北面 B.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歷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馬 D.氣象災害方面南旱北澇
3.我國西北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主要限制性條件是(  )
A.土地資源不足
B.化肥、農藥不足
C.勞動力不足
D.水資源不足
4.地理環境對松嫩平原農業生產的影響,正確的是(  )
A.水熱條件好,種植棉花、甜菜
B.一年兩熟到三熟
C.西部草原分布廣,發展了畜牧業
D.湖面較寬,水產業較發達
讀下圖,完成5~7題。
5.圖示地區工商業發達的原因是(  )
A.緯度較低,熱量豐富
B.緊靠海洋,用水方便
C.農業發達,糧食充足
D.海陸交通十分方便
6.B地區地理環境的特點是(  )
A.1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下
B.年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下
C.水田集中連片
D.溫暖時期較長
7.圖示地區所臨海洋是(  )
A.黃海與渤海 B.東海 C.黃海與東海 D.南海

8.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有關這條分界線南北自然景觀差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秦嶺—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為主,主要糧食作物是春小麥
B.秦嶺—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嶺—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亞寒帶針葉林
D.秦嶺—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熱帶季雨林
9.能夠體現長江三角洲區域特征的是(  )
①位于東部沿海南部 ②雨熱同期,季風氣候顯著 ③水稻種植業 ④重工業基地 ⑤綜合性工業基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讀“我國某地地形剖面圖”,完成10~12題。

10.圖中山脈②為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是(  )
A.第二、三級階梯和半濕潤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B.季風區、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和干旱區、半干旱區的分界線
C.內流區、外流區的分界線和暖溫帶、亞熱帶的分界線
D. 800毫米年降水量線和暖溫帶與寒溫帶的分界線
11.圖中③建立了我國重要的商品糧生產基地,其主要糧食作物是(  )
A.水稻 B.谷子 C.春小麥 D.冬小麥
12.制約圖中③處農業發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降水 B.土壤 C.地形 D.光熱
13.長江中下游平原在開發早期農業經濟落后于黃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
A.雨熱同期的氣候
B.黏重的土壤
C.單一的農作物品種
D.地勢平坦
14.以下哪個不是地理信息系統具有的功能( )
A.查詢檢索 B.資源調查 C.災害監測 D.空間定位
15.無論是在飛機或汽車上,還是在野外考察旅行,只要擁有手機大小的GPS信號接收機,你就能隨時知道 (  )
A.自己所在地的季節 B.自己所在地的天氣
C.自己所在地的地理坐標 D.自己所在地的氣候
16.關于長江中下游平原不同時期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條件因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開發早期,稠密的水系成為人們交通的便利條件;黏重的土壤則使人們開墾困難
B.農業大發展時期,優越的自然條件,使其成為我國糧食的主要產地
C.稠密的水網,使耕地分散破碎,不利于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推廣,但由于水稻單產很高,使其商品率高,仍是我國最重要的商品糧基地
D.多水而黏重的土壤一直是限制農業發展的因素
17.關于我國三大自然區界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A.東部季風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大致以年8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
B.東部季風區與青藏高寒區大致以4000米等高線為界
C.青藏高寒區與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大致以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為界
D.秦嶺是劃分三大自然區的一條很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18.東部季風區內部差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熱量條件的差異 B.水分條件的差異 C.垂直高度的差異 D.非地帶性差異
19.劃分三個經濟地帶依據的是
A.自然條件 B.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C.歷史背景 D.產業結構
20.我國歷史上形成的社會經濟基礎的地域差異是
A.東部優于中、西部 B.中部優于東、西部
C.西部優于東部和中部 D.三個經濟地帶差異不大
二.綜合題(共40分)
21.讀下圖,并完成下列各題(10分):
(1)圖中區域C為_____區,D為_____區。在C、D兩區的交界線上有_____山,_____山。
(2)圖中A、B所在的區為______區,AB間以_____為界,自然環境差異明顯。A與C相鄰處的溫度帶屬于______帶,B與C相鄰處的干濕地區屬______區。
(3)從C區向東,農業生產由以______業為主變為以______業為主。
16.圖甲是美國東北部地區簡圖,圖乙是中國東北地區簡圖,請你比較這兩個地區自然環境、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的特征,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自然環境特征相似性方面的比較:(4分)
①地理位置__________________;②地形________________;
③氣候________________;④礦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會經濟發展差異性方面的比較:(8分)
社會經濟發展的差異性 美國東北部地區 中國東北地區
當前所處的區域發展階段
農業結構
交通
城市化水平
23、讀遙感技術工作原理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1)從A圖中,可以看出,此遙感技術所利用的運載工具是________,這種運載工具采用的是____________方式對地面物體進行感知和識別,這種方式的遙感技術,對地面物體的分辨率是較________(高、低)的。
(2)在B圖中,傳感器接受到的是_____________,它的產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這個遙感過程中,傳感器之所以能夠對面物體進行分辨,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請你列出其南北至少五個方面的差異(10分)。
高二地理參考答案:
選擇題
綜合題
23.(1)飛機 航空攝影 高; (2)地面反射或輻射電磁波 地面接受太陽輻射或大氣散射的光能產生地面輻射; 不同物體,不同環境條件中其反射或產生的輻射電磁波是不同的,傳感器可以進行況別
24. ①一月份0℃等溫線②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③暖溫帶和亞熱帶分界線;④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線;⑤濕潤地區與半濕潤地區的分界線;⑥旱地和水田的分界線;⑦小麥生產與水稻生產分界線;⑧常緣闊計林與落葉闊葉林分界線;⑨以北作物熟制為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以南為一年兩熟或一年三熟;⑩以教河流流量小,水位變化大,有結冰期;以南河流流量大,水位變化小,無結冰期;我國南方和北方分界線;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物理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1真空中兩個同性的點電荷q1、q2 ,它們相距較近,保持靜止。今釋放q2 且q只在q1的庫侖力作用下運動,則q2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的庫侖力( )
A.不斷減小 B.不斷增加
C.始終保持不變 D.先增大后減小
2、真空中,兩個等量異種點電荷電量數值均為q,相距r,兩點電荷連線中點處的電場強度的大小為:( )
A.0 B.2kq/r2 C.4k/r2   D.8kq/r2
3.在靜電場中,一個帶電量q=2.0×10-9C的負電荷從A點移動到B點,在這過程中,除電場力外,其他力做的功為4.0×10-5J,質點的動能增加了8.0×10-5J,則A、B兩點間的電勢差大小為:( )
A.2×10-4V B.1×104V C.4×104V D.2×104V
4、在光滑的絕緣水平面上放著帶電小球甲和乙,若它們的帶電荷量的關系是q甲=4q乙,質量關系電 m甲=3m乙,則它們在庫侖力的作用下產生的加速度之比是:( )
A. a甲:a乙=1:12 B. a甲:a乙=12:1
C. a甲:a乙=1:3 D. a甲:a乙=3:4
5、如圖所示,在a、b兩點固定著兩個帶等量異種性質電的點電荷,c、d兩點將a、b兩點的連線三等分,則:( )
A.c、d兩點處的場強大小相等
B.c、d兩點處的場強大小不相等
C.從c點到d點場強先變大后變小
D.從c點到d點場強先變小后變大
6.兩個等量異種電荷的連線的垂直平分線上有A、B、C三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a點電勢比b點高
B.a、b兩點的場強方向相同,b點場強比a點大
C.a、b、c三點和無窮遠處等電勢
D.一個電子在a點無初速釋放,則它將在c點兩側往復運動
7.某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為C,帶電量為Q,相距為d,今在板間中點放一個電量為q的點電荷,則它受到的電場力的大小為( )
A. B.  C. D.
8.如圖所示,平行線代表電場線,但未標明方向,一個帶正電、電量為10-6 C的微粒在電場中僅受電場力作用,當它從A點運動到B點時動能減少了10-5 J,已知A點的電勢為-10 V,則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1所示;
B.微粒的運動軌跡如圖中的虛線2所示;
C.B點電勢為零;
D.B點電勢為-20 V
9、如圖所示,平行板電容器與電動勢為E的直流電源(內阻不計)連接,下極板接地。一帶電油滴位于容器中的P點且恰好處于平衡狀態。現將平行板電容器的上極板不動,下極板豎直向下移動一小段距離,則說法正確的是( )
A.帶電油滴帶正電,將沿豎直方向向上運動
B. 帶電油滴帶正電,將沿豎直方向向下運動
C 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極板帶電量將增大
D.電容器的電容減小,極板帶電量將減小
10、如圖所示,水平固定的小圓盤A帶電荷量為Q,電勢為零,從盤心處O釋放一質量為m帶電荷量為+q的小球,由于電場的作用,小球豎直上升的高度可達盤中心豎直線上的C點,OC = h,又知道過豎直線上 B點時,小球速度最大,由此可確定 Q形成的電場中下述物理量的是( )
A.B點的場強 B.C點的場強
C.B點的電勢 D.C點的電勢
11、四種電場的電場線如下圖所示.一電荷q僅在電場力作用下由M點向N點作加速運動,且加速度越來越大.則該電荷所在的電場可能是圖中的:( )
12、AB是電場中的一條電場線,若將一負電荷從A點處自由釋放,負電荷沿電場線從A到B運動過程中的速度圖線如圖所示,則A、B兩點的電勢高低和場強的大小關系是( )
A.A>B ,EA>EB B.A>B ,EA<EB
C.A<B ,EA>EB D.A<B ,EA<EB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16分 )
13、 在真空中兩個帶等量異種的點電荷,電量均為2×10-8C,相距20cm,則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為_________________N。在兩者連線的中點處,電場強度大小為_________________N/C。
14、、如圖所示,正方形ABCD處在一個勻強電場中,電 場線與正方形 所在 平 面平行.已知A、B、C三點的電勢依次為A=6.0V,B=4.0V,C=-2.0V.D點的電勢D= V. 畫出過A點的電場線
15、相距L的兩個點電荷A、B分別帶的電荷量為+9Q和-Q,放在光滑絕緣的水平面上,現引入第三個點電荷C,使三者在庫侖力作用下都處于靜止狀態,問C所帶的電荷量_______________,電性為_______________
16、.平行金屬板水平放置,板間距為0.6cm,兩板接上6×103V電壓,板間有一個帶電液滴質量為4.8×10-10 g,處于靜止狀態,則油滴上有元電荷數目是(g取10m/s2)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7、(12分)用30cm的細線將質量為4×10-3㎏的帶電小球P懸掛在O點下,當空中有方向為水平向右,大小為1×104N/C的勻強電場時,小球偏轉37°后處在靜止狀態。(1)分析小球的帶電性質(2)求小球的帶電量(3)求細線的拉力
18、(12)如下圖所示,一對平行金屬極板相距d=2cm,兩板間勻強電場方向向下,場強大小E=1.6×103v/m,其中下極板接地(零電勢)。A點距下板為h1=1.5cm,B板距下板為h2=0.5cm,試求:(電子電荷量為e=-1.6×10-19C)
(1)兩金屬板之間的電勢差大小;
(2)將一個電子從A點移動到B點電場力做的功?
電子的電勢能是增加還是減少?
19、(12分)帶電量為Q,質量為m的原子核由靜止開始經電壓為U1的電場加速后進入一個平行板電容器,進入時速度和電容器中的場強方向垂直。已知:電容器的極板長為L,極板間距為d,兩極板的電壓為U2,重力不計,求:(1)經過加速電場后的速度;(2)離開電容器電場時的偏轉量。
高二物理九月月考試卷答案
選擇題(本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計48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或不答的得0分)
二、填空題(每題4分,共16分 )
13 .,
14 D= 0 V. 圖略
15 9Q/4
16 3×104
三、解答題(本題共3小題,36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
18 (13分 ) 解:(1)兩金屬板之間的電勢差大小:
U = Ed …2分
= 1.6×10 3 ×2×10 -2 V/m …1分
= 32 V …
A、B兩點間的電勢差:
UAB = EdAB …2分
= 1.6×10 3 ×(1.5-1)×10 -2 V/m …1分
= 16 V
(2)將一個電子從A移到B電場力做的功:
WAB =qUAB …2分
= -1.6×10 -19 ×16J …1分
= -2.56×10 -18J
因為電場力做負功, …2分
所以電子的電勢能增加了。 …2分
19 (12分) 解:(1)粒子在加速電場加速后,由動能定理得 (3分)
速度為 (2分)
(2)進入偏轉電場,粒子在平行于板面的方向上做勻速運動
(2分)
在垂直于板面的方向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加速度
    (3分)
因此離開電容器電場時的偏轉
。 (2分)
A
B
C
D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英語試題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20小題,每題1分,滿分20分)
做題時,先將答案標在試卷上。錄音內容結束后,你將有兩分鐘的時間將試卷上的答案轉涂到答題卡上。
第一節(共5小題, 每小題1分,滿分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題卷的相應位置。聽完每段對話后,你都有10秒鐘的時間來回答有關小題和閱讀下一小題。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ere are the speakers
A. At a shop. B. At a hotel C. In a hospital.
2.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father
A. He never eats cookies. B. He loves his wife’s food.
C. He is a great cook.
3. What would the man like to see
A. The western B. The baseball game. C. The football game.
4.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A. See the manager immediately.
B. Wait for the manager to arrive.
C.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the manager.
5. What is true about Mary and Jack
A. Their honeymoon lasted one week.
B. They thought a honeymoon of one week was too short.
C. They went on their honeymoon a week after their wedding.
第二節(共15小題; 每小題1分, 滿分15分)
聽下面5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 從題中所給的A.B.C三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并標在試卷的相應位置。聽每段對話或獨白前, 你將有時間閱讀各個小題,每小題5秒鐘;聽完后,各小題給出5秒鐘的作答時間。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題。
6. What can people see in the museum
A. Collections of stones. B. Collections of cards. C. Collections if tickets.
7. 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go around the museum
A. About 5 hours. B. About 2.5 hours. C. About 2 hours.
8. When are tickets the cheapest
A. On weekends. B. On Mondays. C. On any weekday.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題。
9.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onversation
A. Listening to the radio. B. Reading the newspaper. C. Watching TV.
10. What should one do first when there is a gas leak in the house
A. Check the stove.
B. Call the Gas Company immediately.
C. Leave the house at once.
11.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
A. He just experienced a gas leak this morning.
B. He knows more about the topic than the woman.
C. He hasn’t read today’s paper.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題。
12. Why is the woman tired
A. She worked the whole night.
B. She has been working out.
C. She didn’t have a good sleep.
13. Where is the health club mentioned by the man
A.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eet.
B. On the next block. C. In his office building.
14. What will the woman wear to the health club
A. Her uniform. B. A sweet suit. C. Jeans.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題。
15. What’s wrong with the TV
A. The picture is not clear. B. No picture comes out.
C. There’s no sound.
16. What does the man agree to do about it
A. Exchange it for a new one. B. Take a look at it.
C. Send someone to fix it.
17. Why is the woman surprised in the end
A. They can’t adjust it. B. They sold her a used TV.
C. The warranty is only two days.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題。
18. What is the talk mainly about
A. Anew treatment for cancer. B. How to deal with stress.
C. Why stress may cause cancer.
19. What may make people feel stressed according to the talk
A. Imbalance of work and relaxation.
B. Attitude toward money. C. Lack of friends.
20. What does the speaker think we should do
A. Learn to keep our feelings inside.
B. Work as hard as you can.
C. Communicate more with people.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語法和詞匯知識(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Our team was ahead during the first half, but we _____ in the last ten minutes.
A. were won B. were lost C. were beaten D. won
22. Usually children are allowed to ___________ when they are six years old.
A. attend school B. attend the school C. join school D. join the school
23. Professor Hawking stepped into the office I knew that there was no hope.
A. Unless B. Now that
C. Although D. The moment
24. His failure in the experiment suggested that he ________ his teacher’s proper instructions.
A. should not have followed B. should not follow
C.mustn’t have followed D.hadn’t followed 25. I suggested that he _____ telephone the manager before he decided.
telephoned B. would telephone C. telephone D. had to telephone
26. For her, happiness ________ helping those in trouble.
A. consists of B. consists in C. makes up D. lie in
27. The movie is quite ________, which can be judged from their expression after watching it.
A. thrilled B. thrilling C. to thrill D. thriller
28. The town official broke ________ for working over time in the search for the trapped people
after the earthquake.
A. out B. away C. down D. into
29. The medicine has a strong side ________ on our health though it works well.
A. influence B. effect C. affect D. impact
30. The building ________ will be used as our new library.
A. is being constructed B. built C. under construction D. to build
31.Unless ___ to speak,you should remain silent at the conference.
A.invited B.inviting C.being invited D.having invited
32.---You were brave enough to raise objections at the meeting.
---Well, now I regret ____ that.
A. to do b. to be doing C. to have done D. having done
33. I can’t imagine_____ that with such a famous author.
A. work B. to work C. to be working D. working
34.____ a letter from her parents, Lily is now looking forward to ___ from them.
A Having not received; hear B. Not received; hear
C. Not having received; hearing D. Receiving not; hearing
35._ ___ late in the morning, Bob turned off the alarm.
A To sleep B. Sleeping C. Sleep D. Having slept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閱讀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從短文后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My mother used to ask me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the body. Through the years I would__36__ the correct answer. When I was young,I thought__37__ was very important to us as humans,so I said,“My ears,Mummy.” She said,“No. Many people are __38__.But you keep thinking about it and I will ask you again soon.”
Several years passed before she asked me again. Since making my first __39__,I had often thought over the question. So this time I told her,“Mummy,it must be our eyes.” She looked at me and said,“You are __40__ fast,but the answer is not correct because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are blind.”
__41__ the years,Mother asked me a couple more __42__ and always her response to my answer was,“No,but you are getting __43__ every year,my child.” Then last year,my grandpa __44__.Everyone was heartbroken. Everybody was crying. My mum looked at me when it was our __45__ to say our final goodbye to Grandpa. She asked me,“Do you know the most important body part yet,my dear?”
I was__46__ when she was asking me this now. I always thought this was a __47__ between her and me. She saw the __48__ on my face and told me,“This question is very important. It shows that you have really__49__ your life.” I saw her eyes well up with tears. She said,“My dear,the most important body part is your __50__.”I asked,“Is it because they hold up your head?” She replied,“No,it is __51__ on them a crying friend or a loved one can rest his or her head. I only hope that you have enough __52__ and friends and that you will have a shoulder to cry __53__ when you need it.” Then and there I understood the most important body part is not a __54__ one. It is sympathetic to the pain of __55__.
36.A. notice B.believe in C.doubt D.guess at
37.A. love B.health C.sound D.sight
38.A. blind B.deaf C.invisible D.thoughtful
39.A. discovery B.decision C.attempt D.suggestion
40.A .learning B.thinking C.growing D.changing
41.A. Before B.Till C.Beyond D.Over
42.A. ways B.things C.questions D.times
43.A. stronger B.taller C.smarter D.nicer
44.A. left B.got ill C.died D.got wounded
45.A. duty B.turn C.pity D.chance
46.A. shocked B.satisfied C.interested D.excited
47.A. game B.test C.match D.secret
48.A. worry B.puzzlement C.regret D.pain
49.A. enjoyed B.found C.disliked D.lived
50.A. shoulders B.feet C.hands D.hair
51.A. how B.because C.why D.whether
52.A. respect B.favor C.love D.fun
53.A. by B.on C.above D.for
54.A. valuable B.useful C.selfish D.precious
55.A. others B.the deaf C.Grandpa D.the blind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 (共20小題; 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My husband can plan wonderful surprise celebrations for me.Recently,however,I told him I didn’t want him to plan one for my upcoming birthday.
“Why?” he asked.
“I am embarrassed being the center of attention,” I quickly explained.
Later,I began to think more deeply about this reason. Then I remembered the surprise celebration I had planned for my friend Nancy on her 60th birthday. We were roommates on a three week tour following the Silk Road on those famous steppes (大草原)—and through the mountains—of central Asia.
That afternoon we had arrived at our hotel in Samarkand,Uzbekistan. The young man at the hotel desk told me about a bakery about 10 minutes away. After giving me detailed directions,he added,“Your nose will let you know when you arrive there.”
The temperature was 40 ℃.Soon,my_olfaction proved to be an unfailing guide. Outside the bakery,a delicious smell greeted me.
There were several kinds of breads,cookies,and cakes on display. There were also beautiful iced cakes. I chose a cake topped with powdered sugar.
Later at the Karim Bek Restaurant,Nancy didn’t see the young waiter walk up the steps with the cake.When I began singing“Happy Birthday,”everyone at our table—except Nancy—joined in.
It took her a moment to realize what was happening. Then the grinning (咧嘴笑的) guest of honor thanked me,blew out the candles on the cake,and ate three pieces of it.
Today,after reliving this experience in my mind,I told my husband to ignore my request.I now understand what a surprise party is about:It is not about having a surprise party but rather the delight in giving it. That is what brings the satisfying joy.
56.Why did the author go to the bakery
A.To get some bread for her journey.
B.To experience the local taste in Samarkand.
C.To buy a birthday cake for her friend.
D.To eat some iced cakes to cool herself down.
57.The underlined words “my olfaction” in Paragraph 7 most probably refer to________.
A.the waiter at the hotel B.the author’s sense of smell
C.the author’s friend D.the author’s map
58.The party held at the Karim Bek Restaurant was________.
A.very successful B.a little simple
C.quite boring D.too noisy
59.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learn that now the author________.
A.becomes less interested in surprise parties
B.thinks surprise parties are embarrassing
C.enjoys giving others surprises
D.realizes the true meaning of surprise parties
60.From the passage,we can NOT infer that________.
A.the author’s birthday is coming
B.the author’s husband loves her very much
C.the author and Nancy have been roommates for three weeks
D.the author has already spent her 60th birthday
B
After a very busy afternoon,as I walked into my house,I heard the phone ringing. It was my friend Lydia,upset over an argument with her husband. My usual approach is to offer advice,but this time,exhausted from chores,I simply sat down in a chair and listened to my friend’s frustration and sadness. Without the disturbance of judgment or the desire to comfort her,I stayed totally quiet while she talked. Eventually Lydia’s depression eased and we said our goodbyes. The next day she phoned to thank me. “I’m so grateful for the way you helped me through this,”she said.
At first I was surprised. After all,I had done nothing except be there for her. But after I had my own venting (發泄的) experience with another friend later that evening,I realized that my focused silence had some value. In fact,most relationship experts agree that talk is cheap;it’s listening that’s rare and valuable It allows you not only to hear what the other person is saying,but also to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her thoughts and feelings. And for the speaker,that level of understanding translates into concern and respect.
Unfortunately,listening isn’t as easy as it sounds. Thanks to schedules filled with family and work,multitasking has become a barrier (障礙) to listening. My tiredness may have been the only thing stopping me from folding laundry or checking my e mail while Lydia talked that afternoon.
Another barrier to listening is our listening system:Most of us take in only about half of what’s being said during a conversation,accord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Listening Association. Research shows that we speak at 125 to 150 words per minute,yet think at 500 words a minute. Therefore,because we think much more quickly than we speak,it is easy for us to lose our concentration when listening to speakers.
While it can be hard to focus at times,it’s a skill worth developing. With a little practice (employing some techniques),you can become a better listener.
61.Why didn’t the author give any advice to Lydia that afternoon
A.Because she thought her keeping silence was better for Lydia.
B.Because she didn’t know how to comfort Lydia.
C.Because she was too tired to talk to Lydia.
D.Because she couldn’t cut in while Lydia was talking.
62.In Paragraph 2,the author mainly talks about________.
A.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B.the importance of venting anger
C.her own listening experience
D.her own venting experience
63.The author uses the result of the research in Paragraph 4 to mainly show that________.
A.we think much more quickly than we speak
B.we can only understand about half of what we hear
C.there is not much thinking time available while we are listening
D.we lose our concentration easily while we are listening
64.What will be discussed following the passage
A.Why listening is valuable.
B.What we should do while listening.
C.How to become a good listener.
D.How to stop drifting off while listening.
65.The first paragraph serves as a(n)________.
A.explanation B.introduction
C.comment D.background
C
The name England comes from the words “Angle land”.The Angles were people who came from northern Germany in the 5th and 6th centuries,after the Romans had left.The French name for England is Angleterre,which also means “Angle land”.There were also invasions (侵略) of southern England by Saxons and Jutes (people from another part of northern Germany).English people are sometimes called Anglo Saxons.The Celts who used to live in this area were forced to move back into Scotland,Ireland,Cornwall and into Western France (the area known as Brittany).
England at first became a series of kingdoms,the strongest of which was Wessex (the name comes from West Saxon).The names of many of the areas in England come from this period—for example,the name Sussex comes from South Saxon,Essex from East Saxon,and East Anglia from East Angle.The Vikings then came from Denmark,and later the Normans invaded from France. Eventually England,Wales,Scotland and Northern Ireland were united,forming the United Kingdom.
The English language is the main language spoken throughout England,although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accents.It can be difficult to know how to spell or to pronounce some English words,because the language has been influenced by Latin and Greek (languages used at the time of the Romans,and used in religion and education until recent times),German (the language of the Angles,Saxons and Jutes),French(the language of the Normans),Gaelic/Scots (Celtic languages) and Danish (the language of the Vikings).
There are now many people throughout the United Kingdom who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either as their first or second language;mainly due to immigration (移民) from Europe or the Commonwealth (countries which used to be part of the British Empire).
66.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The Romans were forced to leave England when the Jutes attacked there.
B.The Celts used to live in England but left for some reason.
C.Southern England once was attacked by Saxons and Jutes.
D.Angles and Saxons came from different parts of northern Germany.
67.In the history of England,________once was the strongest kingdom.
A.Sussex B.Wessex
C.Essex D.East Anglia
68.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third paragraph
A.English words are hard to spell and to pronounce.
B.England had been invaded by most of the countries of Europe.
C.The English language was influenced by several foreign languages.
D.It’s hard for people who have different English accents to communicate.
69.Why do many people in the UK speak a foreign language nowadays
A.Because they are required to learn a foreign language at school.
B.Because they plan to live outside the UK in the future.
C.Because they have moved from other countries.
D.Because they have worked in other countries.
70.The author writes this passage to________.
A.tell the history of England
B.tell how the United Kingdom was formed
C.introduce the main spoken language throughout England
D.tell the origin of the name of England
D
Teens are more likely to behave badly if their parents expect them to,a new US study has found.
“Parents who believe they are simply being realistic might actually be having a bad effect on their children,” Christy Buchanan,a teacher at Wake Forest University and one of the authors of the study,said. “Bad expectations on the part of both parents and children predict more rebellious (叛逆的) behaviors later on.”
The finding came from a study of more than 250 sixth and seventh graders and their mothers. They were examined at the start of the study and again one year later. If kids’ mothers expected them to take more risks and be more rebellious,higher chances of risky behavior were seen.This_was_also_true when kids had bad expectations of themselves.
“Sometimes parents expect more negative behavior from their children than they should based on the children’s history of behavior,” Buchanan said.Parents shouldn’t be naive (無知的) about the possibility of bad behavior,she said,but it’s also a mistake to think that children who are well behaved will naturally become rebellious at the age of 13.
“By thinking risk taking or rebelliousness is normal for teenagers and showing that to their children,parents might add to other messages from society that make teenagers feel that they are strange if they are not willing to take risks or break laws,” she said.“This can mean,for example,that when parents expect teens to drink before they turn 21 or to do other risky behaviors,kids are less likely to refuse to do so later in their lives.”
On the other hand,parents’ expectations that teens can exhibit good behaviors and refuse to behave badly or to take risks could help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bad behavior,Buchanan said.“As a parent,you should put expectations on your children carefully.”
71.The passage is centered around the topic of________.
A.parental rights B.children’s habits
C.parental education D.parent children relationship
72.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study
A.Only mothers were examined.
B.Participants were examined twice.
C.250 people were examined in the study.
D.Christy Buchanan was the only author of the study.
73.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part “This was also true” in Paragraph 3 refer to
A.The kids were more likely to take dangerous behavior.
B.The kids would have bad expectations of their parents.
C.The kids were likely to go against their mothers.
D.Mothers expected their kids to behave badly.
74.Children may be more rebellious if________.
A.they know parents think risk taking is normal
B.parents put little expectation on them
C.they behave well before they turn 13
D.they are asked not to take risks
75.What might be the most suitable title for the passage
A.Risk taking is normal for teens.
B.Why are my teens behaving badly
C.Don’t expect too much from your teens.
D.Bad expectations lead to bad behaving teens.
第II卷 (非選擇題)
第一節:單詞及短語拼寫:請根據括號內漢\英語提示或已給的首字母寫出單詞的正確形式。(20分)
1. You ___________ (誤會) him, for he did nothing wrong.
2. What are you ______________ (爭論) about with him
3. The queen was ____________ (護理) by her ladies-in waiting.
4. Our nation c__________ of fifty six nationalities.
5. According to the t________ of relativity (相對論), nothing can travel faster than light.
6. In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Chinese ________(打敗) the Japanese invaders.
7. Watching football games is a great _______________ (吸引 ) for me.
短語互譯。
8.省去,遺漏 9. 代替
10.由…組成 11.. 掙脫,脫離
12..列出清單 13..以…引以自豪
14. 吸引某人的注意 15.在建設中
16. under the influence 17. refer to
18. at your convenience 19. to one’s surprise
20. There’s no need to do sth.
第二節:短文寫作 (滿分25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擁有了自己的汽車,你班同學就此展開了一次討論,提出兩種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請你根據所提供的信息給報社寫一封信,客觀介紹這兩種看法。
贊同者認為:
1.方便、快捷、舒適的交通工具; 2.反映出國民生活條件提高,國家富強;
3.帶動其他行業發展。
反對者認為:
1.廢氣污染嚴重;2.過多則影響交通,導致更多事故;3.停車問題日益突出。
注意:1.信的開頭已給出;2.詞數:100左右;
3.參考詞匯:方便的 convenient;交通 transportation
Dear editor,
I'm writing to tell you about the discussion we recently had about whether it is good or not for families to own cars.
———————————————————————————————————————————————————————————————————————————————————————————————————————————————————————————————————————————————————————————————————————————————————————————————————————————————————————————————————————————————————————————————————————————————————————————————————————————————————————————————————————————————————————————————————————
高二英語答案
單詞拼寫
misunderstood 2.debating 3. attended 4. consists 5. theory 6. defeated 7. Attraction
8. leave out 9. take the place of 10. consist of 11. break away from 12. make a list of
13.be/feel proud of 14. attract one’s attention 15. be under construction 16. 受到…的影響
17. 提及,指的是 18. 在你方便的時候 19. 使某人驚奇的是 20. 沒有必要做…
36.D 此處表示“我”一直在揣測這個問題的正確答案。notice“注意到”;believe in“相信”;doubt“懷疑”;guess at“猜測”。故答案選D。
37.C 從下文“My ears”可知答案。
38.B 由句意可知,當“我”回答耳朵最重要時,母親說很多人是聾子。
39.C 由信息詞“my first”以及上文內容可推知,這里表示自從“我”第一次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以來,“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make a discovery“發現”;make a decision“決定”;make an attempt“嘗試”; make a suggestion“提議”。依據句意可知,答案選C。
40.A 由“but”可知,“我”雖然學得很快,但是回答得不正確。
41.D 介詞over表示在一段時間內。其他選項均無此意。
42.D 由上文內容以及信息詞“always”,可知,此處表示這些年來就這個問題母親又問了“我”幾次。此處容易誤選C,依據文意,這里不是表示問更多的問題,而是表示就一個問題問了好幾次。
43.C 因為“我”每次回答都與以前不同,所以母親說“我”一年比一年聰明了。句中的“but”是重要信息詞。
44.C 由下文“to say our final goodbye to Grandpa”可知“爺爺去世了”。
45.B It is one's turn to do sth.意為“輪到某人做某事”。
46.A 上文提到爺爺去世,母親在這時還問“我”這個問題,所以“我”感到很吃驚。其他三個選項均不符合語境。
47.A 在此之前,“我”一直以為這是“我”和母親之間的一個游戲,沒想到在這樣的場合她又提出了這個問題。
48.B 聯系上下文語境可知,“我”的表情一定是很困惑(puzzlement)的。worry“擔心”;regret“遺憾”;pain“疼痛”,均不符合句意。
49.D live a/one's...life意為“過著……的生活”。其他選項用在此處均不符合句意。
50.A 由下文“hold up your head”可知,母親認為人體最重要的部位是肩膀。
51.B 依據上文“Is it because they hold up your head”可確定答案。
52.C 由上文“a crying friend or a loved one”可知,此處用love。
53.B 由上文“on them a crying friend or a loved one can rest his or her head”可知,此處應選on。
54.C 由文章最后一句可知,此處應選C。selfish“自私的,不顧他人的”。
55.A 此處表示它代表了對他人的痛苦的同情。這也是全文的主題。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政治試題
一、選擇題:共26小題,每題2分,共計52分。
1.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而言的 (  )
A.文學藝術和科學知識 B.人們受教育的程度
C.語言和文字部分 D.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產品
2.“蒼潤高逸,秀出東南”的廬山,是一座千古文化名山。東晉畫家顧愷之的《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藝術是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B.文化是人所創造的、為人所特有的一種現象
C.《廬山圖》的創作屬于文化活動
D.廬山的自然美也是一種文化
3.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政策的一個明顯特點,就是在向發展中國家輸出“新經濟”、“高科技”時,將文化滲透于其中,竭力推銷自己的價值觀,企圖削弱和取代別國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強權政治。這體現了 (  )
A.國際文化交流中充滿霸權主義色彩
B.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
C.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強弱優劣之分
D.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所決定
4.“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就學會了爭斗……”這體現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  )
①文化環境決定人的發展 ②人的成長受文化環境的影響
③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④文化可以塑造人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荀子曰:“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從文化對人的影響角度看,下列典故和成語體現的道理與之一致的是 (  )
①孟母三遷 ②耳濡目染 ③東施效顰 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燃燒一代人激情與雄心的《黃河大合唱》,2010年9月19日再次在中國黃河流域九省區及其誕生地上海,由數萬人同時唱響。“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主要可以 (  )
A.豐富精神世界 B.增強精神力量
C.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D.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
從孔子到孫中山,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不斷塑造著中華民族;從《共產黨宣言》到“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指引導著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不斷取得革命和建設的巨大成就。 
7、上述材料表明,優秀文化能夠  
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 ②增強人的精神力量  
③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④滿足人的一切需求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文化是一種社會精神力量,對人們有重要影響。我們中學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人們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是  
A.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B.自學科學知識  
C.社會科學知識 D.語音和文字水平  
9、“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傳說春聯是由“桃符”演變而來。桃符是古代畫門神的桃木板,到了南北朝及唐朝,桃符的內容逐漸被兩句對偶的吉祥詩句所替代,形成了對聯這一新形式,掛桃符也演變成了貼春聯的習俗。這表明  
①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創造和發展文化 ②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獲得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報載,當中國年輕人熱衷過“洋節”的時候,傳聞亞洲某國卻要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因此有關專家強烈呼吁不要冷落中國的傳統節日。傳統節日作為民族文化的載體體現了文化的( )特征。  
A.社會性 B.民族性 C.時代性 D.階級性  
11、多種多樣的民族文化并存共生,能夠  
①促使不同民族之間取長補短,相互借鑒 ②促進各民族文化的發展  
③推動世界文明不斷進步 ④實現各民族文化走向統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2、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對我國古代文化的繁榮昌盛做出了重要貢獻。從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到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等都成為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百家爭鳴”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集中反映了 
A.社會制度的更替影響文化發展 B.科學技術推動文化發展  
C.思想運動促進文化發展 D.教育活動影響文化傳承 
13、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氣概,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安身立命,修身齊家立國平天下。而孟子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對我們樹立和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富有啟迪。這說明 
①傳統文化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
②先進的現代文化與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關系
③弘揚傳統文化就能促進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
④我們要善于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中汲取力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社會實踐是文化創造和發展的基礎。對此理解正確的有  
①文化創新的需要來自社會實踐
②文化創作的靈感最終來自社會實踐和創作者的聰明才智
③文化創作的動力來自社會實踐
④社會實踐是產生優秀文化作品的源泉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七十年前,當從河南黃泛區逃難到西安的難民在千年古都鐵道以北找到自己的棲身之地時,他們絕對沒有想到,自己無意中將中原文化和獨特的飲食習俗連同當地的文化風俗一同帶到了我們這座古城。古老的中原文化和關中文化不期而遇,相互兼容,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道北文化。”這說明
①商業貿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②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③文化交流的過程就是文化傳播的過程 ④人口遷徒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之一
16.2009年在中國舉辦“俄語年”、2010年在俄羅斯舉辦“漢語年”是中俄雙方繼互辦“國家年”之后在文化交流領域的又一件大事。中俄雙方在文化交流中要實現雙贏,應該
A.平等交流 和睦相處 認同外來文化
B.尊重差異 理解個性 汲取外來文化
C.求同存異 相互借鑒 維護文化多樣
D.取長補短 積極創新 弘揚傳統文化
17.2011年10月,北大哲學系教授樓宇烈做客《人民日報》“文化論壇”指出,“民族的和世界的,并不對立。不要因為全球化,就要消除我們的民族文化特性;恰恰相反,保持了民族文化的特性,才能使之具有世界意義”。這一表述主要是強調
A.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B.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C.尊重文化多樣性才能繁榮世界文化 D.尊重、培育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
18.湛江市第二中學利用慶祝建國六十二周年的大好機會,舉辦了形式多樣的校園科技藝術文化體育節,陶冶了學生的愛國情操。這表明
A.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B.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于文化環境和文化活動
C.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 D.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
19.上海世博會福建館茶文化的展示讓許多游客嘆為觀止。一位美籍華人欣賞了茶藝表演后,感嘆道:“太精彩了!這一表演讓我們享受到了美,也讓我們感受到祖國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這反映
A.優秀文化在交流與借鑒中創新 B.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C.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 D.優秀文化能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
20.傳媒真正開始面向大眾傳遞信息的標志是 ( )
  A.電視的普及     B.電子和網絡的發展
  C.報紙、雜志的出現 D.印刷媒體的推廣
21.隨著中國傳統桑蠶絲織技藝、宣紙傳統制作技藝、侗族大歌、中國書法、中國篆刻、中國剪紙、端午節等22個項目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國成為世界上擁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項目最多的國家。對此,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
A.文化遺產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有重要意義
B.文化遺產有利于增強民族凝聚力
C.文化遺產是人類共同的文化財富
D.保護文化遺產是民族文化發展的內在動力
22.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9年10月召開的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式上致辭指出,世界各種形態媒體,應該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處、求同存異、交流互鑒。這一觀點的依據是
(  )
A.文化融合是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
B.大眾傳媒已經取代舊傳媒
C.大眾傳媒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
D.世界文化具有多樣性
23.明朝以后,東北地區俗稱“關東”,山東、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關東謀生被稱為“闖關東”。他們對東北的文化變遷產生了極大影響。“闖關東”屬于文化傳播途徑中的
(  )
A.商貿活動 B.人口遷徙 C.教育 D.口語傳播
24.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創造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已有幾千年的歷史。要繼承這一傳統文化,發揮它的積極作用,人們應該具有的正確態度是 (  )
①批判地繼承
②傳統文化對社會發展起著積極作用
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④辯證地認識傳統文化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下列對文化繼承與發展的關系認識正確的是 (  )
A.文化要發展就不能繼承,傳統文化對發展是一種束縛
B.繼承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發展是繼承的必然要求
C.要講繼承就不能講發展,講發展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否定
D.新的文化形態取代舊的文化形態,就只有發展沒有繼承
26.傳承和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有許多,通過“傳道、授業、解惑”把文化傳遞給下一代的傳承方式是 (  )
A.教育 B.科學技術的進步
C.社會制度的更替 D.思想運動
二、簡答題:
27、文化對塑造人生的作用。(6分)
28、尊重文化多樣性的原因、對待文化多樣性的正確態度和原則。( 4+4+2分)
29、列舉文化傳播的主要途徑和大眾傳媒的主要形式。(3+4分)
30、傳統文化的含義、主要特點、作用、正確對待傳統文化的意義和態度。(2+2+4+4+2分)
三、論述題:
31.材料一 《人民日報》報道,我國文藝演出引進和派出的每場收入比為10∶1;出版類引進與輸出比為6.84∶1;圖書版權,我國引進了12516項,輸出僅81項;中外文化貿易額相差竟達10倍之多。我國的文化逆差正在制約著中國成為世界強國。
材料二 冷戰結束以后,西方發達國家利用它們的科技和經濟優勢,將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念大量滲透到發展中國家,潛移默化地模糊著這些國家和民族的文化身份與特征。國外敵對勢力也加緊對我國進行文化滲透,以實現西化、分化我國的政治圖謀。因此,維護我國的文化安全顯得更加重要。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反映了什么文化現象?(4分)
(2)兩則材料對我國提高綜合國力有何啟示?(8分)
高二政治答案
一、選擇題答案:
二、簡答題答案:
27、(6分)
豐富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29、(3+4分)
商業貿易、人口遷徙、教育;報刊、廣播、電視、網絡。
31、
(1)材料一體現了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我國的文化產業在國際市場上競爭力不強。材料二體現了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我國面臨嚴峻的文化安全問題。(4分)
(2)①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標志,文化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我們應該激發全民族的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把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戰略任務。(4分)
②要大力發展先進文化,提升我國文化的國際競爭力,加強國際文化交流,抵制腐朽文化的影響和西方價值觀念的侵蝕,防止國外文化侵略,維護我國文化安全。(4分)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生物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下列對生態系統結構層次的研究,順序正確是 ( )
A.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種群—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
B.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生物體—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C.細胞—組織—器官—生物體—種群—系統—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D.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種群—生物體—群落—生物圈—生態系統
2.生物學家認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
A.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 B.能夠侵染其他生物
C.能夠在寄生體內復制產生后代 D.具有細胞結構
3.下列屬于生物大分子的物質是 ( )
A.糖、水 B.蛋白質、核酸 C.纖維素、蔗糖 D.脂肪、無機鹽
4.腦啡肽是一種具有鎮痛作用的藥物,它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氨基酸。下面是腦啡肽的結構簡式,形成這條肽鏈的氨基酸分子數以及縮合過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數分別是 ( )
A.3和2 B.4和3 C.5和4 D.6和5
5.下列物質中,不屬于構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的是 ( )
6.膠原蛋白分子具有3條肽鏈,每條肽鏈有1050個氨基酸。該分子中肽鍵的數目為( )
A.3147個 B.3150個 C.3153個 D.1047個
7.DNA完全水解后,得到的化學物質是 ( )
A.氨基酸、葡萄糖、含氮堿基 B.脫氧核糖、含氮堿基、磷酸
C.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D.核糖、含氮堿基、磷酸
8.生物體內的蛋白質具有多樣性,其原因不可能是( )
A.組成肽鍵的化學元素不同 B.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和數量不同
C.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不同 D.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排列順序不同
9.下列敘述中,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的是 ( )
A.都是細胞內儲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B.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C.基本組成單位都是五碳糖 D.基本組成單位都是葡萄糖
10.下列選項中,屬于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是 ( )
A. 淀粉、脫氧核糖、乳糖 B. 葡萄糖、淀粉和果糖
C. 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 D. 麥芽糖、果糖、乳糖
11.下列幾組化合物中,屬于脂質的一組是 ( )
A.酶、胰島素、血紅蛋白 B.核糖核酸、脫氧核耱核酸
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 D.膽固醇、性激素、維生素D
12.生物大分子以什么結構為骨架 ( )
A.肽鏈 B.碳鏈 C.核苷酸鏈 D.磷脂分子
13.構成葉綠素分子不可缺少的無機鹽離子是 ( )
A.鈣離子 B.鐵離子 C.鎂離子 D.氫離子
14.動物細胞中重要的儲能物質是 ( )
A.葡萄糖 B.乳糖 C.糖元 D.淀粉
15.下列用于鑒定蛋白質的試劑及其顏色反應是 ( )
A.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B.斐林試劑,磚紅色
C.碘液,藍色 D.雙縮脲試劑,紫色
16.下列物質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 )
A.核糖核酸和糖元 B. 核糖核酸和胰島素 C.糖元和胰島素 D.胰島素和淀粉
17.細胞中結合水的生理功能主要是 ( )
A.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B.運輸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
C.參與許多生物化學反應 D.細胞結構的重要組成成分
18. 紅蘿卜細胞的液泡中含有紫紅色的花青素。將紅蘿卜切成小塊放到水中,水的顏色無明顯變化。若進行加熱,隨水溫的升高,水的顏色逐漸變紅。其原因是( )
A.細胞壁在加溫后受到破壞
B.水溫升高,花青素的溶解度加大
C.加溫使細胞膜和液泡膜失去了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加溫使花青素分子的活性加大而容易透過細胞膜
19. 用顯微鏡觀察經健那綠染過色的人口腔上皮細胞,可以觀察到線粒體的原因是( )
A.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監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基質染色
B.健那綠能使細胞質基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C.健那綠能使線粒體染成監綠色而不能使細胞質染色
D.健那綠能使細胞質染成藍綠色而不能使線粒體染色
20. 下列跨膜運輸的生理活動中,屬于主動運輸的是( )
A.酒精進入胃黏膜細胞 B.二氧化碳由靜脈血進人肺泡內
C.原尿中的葡萄糖進入腎小管上皮細胞 D.水分子出入細胞
21.人體在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處于暫時缺氧狀態,此時其細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是由下列哪種物質分解提供的( )
A.二氧化碳 B.葡萄糖 C.酒精 D.乳酸
22.農民將蔬菜放在地窖中,能夠保存較長的時間,從植物生理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A.溫度恒定,蔬菜抵抗病蟲害的能力強 B.溫度適宜,水分容易保持
C.二氧化碳濃度增加,抑制呼吸作用 D.黑暗無光,新陳代謝緩慢
下列生理活動中,不產生ATP的是( )
A.光反應 B.葡萄糖分解為丙酮酸
C.暗反應 D.丙酮酸分解為CO2和氫
24..生物體進行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和直接能源物質分別是( )
A.糖類、ATP B.蛋白質、脂類 C.太陽光、淀粉 D.葡萄糖、脂肪
25.染色質和染色體的正確關系是 ( )
A.同種物質在同一時期的兩種形態 B.不同種物質在同一時期的兩種形態
C.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D.不同種物質在不同時期的兩種形態
26.人體某些白細胞可以吞噬病菌,這一生理過程的完成依賴于細胞膜的( )
A.選擇透過性 B.主動運輸 C.保護性 D.流動性
27. 在唾液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實驗中,將唾液稀釋十倍與用唾液原液實驗效果基本相同,這表明酶具有( )
A.專一性 B.多樣性 C.高效性 D.穩定性
28.海洋中的電鰻有放電的現象,其電能的直接來源是( )
A.由熱能轉變而來 B.由光能轉變而來
C.由ATP轉變成ADP時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D.由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釋放的化學能轉變而來
29.把一小塊生物組織粉碎后進行化學分析,得到水、蛋白質、纖維素等,由此判斷該生物組織是 ( )
A.小麥的 B.家兔的 C.魚類的 D.蝗蟲的
30.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鑒定
B.脂肪的鑒定實驗中需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C.鑒定可溶性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和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下列是某化合物的結構簡圖,據圖加回答:
⑴該化合物有___ __個氨基和___ _個羧基。
⑵該化合物是由___ __個氨基酸失去___ _個分子水而形成的,這個反應叫做___ _,
該化合物叫___ __肽。
⑶該化合物由___ _種氨基酸構成,造成氨基酸種類不同的原因是___ _。
32.(10分)下圖表示動物、植物細胞二合一亞顯微結構模式圖。根據圖回答(符號與文字全對才給分):
(1)圖中結構1是 ;
(2)提供細胞能量的“動力車間”為[ ] ;
(3)結構5為 ,在植物細胞有絲分裂時,與細胞壁的形成有關;
(4)細胞內有雙層膜的結構又是細胞控制中心的是 ;
(5)如果B圖為大蔥根細胞,則應該沒有[ ] ;
(6)B圖細胞中沒有,且與A圖所示細胞有絲分裂有關的結構是[ ] ;
(7)12所示的結構的化學組成為 和 ,它與染色體的關系為同一物質在不同細胞不同時期的兩種存在狀態。
(8)合成酶的場所是[ ] 。
(9)若某細胞同時有AB圖中各種細胞器,則為 細胞。
33.(8分)下面為光合作用過程的圖解,據圖回答:
物質A是___________,物質B為__________,物質D為_______ _,物質E為__________。
(2)過程②稱為二氧化碳的______ ___,③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 __階段,④所表示的是光合作用的________階段。光合作用的實質是: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把光能轉變為_________ 儲存在有機物中。
34.(3分)鑒定成熟梨的果肉細胞內存在還原性糖所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試劑;鑒定花生仁子葉細胞中的脂肪所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鑒定黃豆細胞中存在蛋白質時常用__________試劑。
35.在充滿N2和CO2的密閉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幾株番茄,CO2充足。測得系統的呼吸速率和光合速率變化曲線如右圖,請回答問題。(18分)
(1)6~8h間,光合速率____(大于、小于)呼吸速率,容器內的O2含量_____,CO2含量_____,植株干重_______。
(2)9~10h間,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測最可能發生變化的環境因素是______;10h不再產生ATP的細胞器是_____;若此環境因素維持不變,容器內的O2含量將逐漸下降并完全耗盡,此時另一細胞器即_____停止ATP的合成,_____成為ATP合成的唯一場所。
(3)若在8h時,將容器置于冰浴中,請推測呼吸速率會出現的變化及其原因。
答 案
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40分)
31.(8分)(1)1 ,1 (2)3 , 2 ,脫水縮合, 三 (3)3 ,R基不同
33.(8分).[ H ] ATP 氧氣 糖類 固定 光反應 暗反應 化學能
34.(3分)斐林,蘇丹Ⅲ或蘇丹Ⅳ,雙縮脲試劑
35.(10分) (1)大于  上升  下降  增加
  (2)光照強度  葉綠體  線粒體  細胞質基質
(3)呼吸速率下降,相關酶的活性因降溫而下降 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數學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
1.在△ABC中,已知,,則的值為( )
A. 或 B. C . D.
2. 在中,若,則等于( )
A. B. C. D.
3.( )
A. B. C. D.
4.已知則的值為( )
A. B. C. D.
5.若,且,則( )
A. B. C. D.
6.在△ABC 中, ,則A等于( )
A.60°   B.45°   C.120°   D.30°
7.在△ABC中,若,則∠A=( )
A. B. C. D.
8..若的內角滿足,則( )
A. B. C. D.
9.在中,若的形狀一定是( )
A.等腰直角三角形 B.等邊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10.在中,根據下列條件解三角形,其中有兩個解的是(  )
A.,,    B.,, 
C.,,     D. ,,
11.在△ABC中,已知,,則的值為( )
A. 或 B. C . D.
12.如圖:D,C,B三點在地面同一直線上,DC=a,從C,D兩點測得A點仰角分別是β, α(α<β),則A點離地面的高度AB等于( )
A. B.
C. D.
填空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3.在中,已知,,,則
14.在△中,若,則 .
15.函數的圖象相鄰的兩條對稱軸之間的距離是
16.若,則的形狀是
三、解答題:
18.(本題10分)a,b,c為△ABC的三邊,其面積S△ABC=12,bc=48,b-c=2,求a

(本題12分)在△ABC中,求證:
(本題12分)在中,已知,判定的形狀.
21.(本題12分)在銳角三角形中,邊a、b是方程x2-2x+2=0的兩根,角A、B滿足:
2sin(A+B)-=0,求角C的度數,邊c的長度。
22.(本題12分)設.向量.
(Ⅰ) 當時,求函數的值域;
(Ⅱ)當時,求函數的單調遞減區間.
23(本題10分).在中,,,.
(1)求的值;(2)求的值.
高二數學參考答案
三. 18.解:由S△ABC=bcsinA,得12=×48×sinA
20.解.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1、解:由2sin(A+B)-=0,得sin(A+B)=, ∵△ABC為銳角三角形
∴A+B=120°, C=60°, 又∵a、b是方程x2-2x+2=0的兩根,∴a+b=2,
∴c=, =×2×= 。
a·b=2, ∴c2=a2+b2-2a·bcosC=(a+b)2-3ab=12-6=6,
∴c=
22解.f(x)= ----------------2分
= ------------------------------------------4分
(Ⅰ)當=1時,
∵,∴
,∴
函數的值域是. -------------------------------------8分
(Ⅱ)當=-1時,=
求函數的單調遞減區間即求函數y=的遞增區間-------10分
令 ---------------------------12分
解得
∴當=-1時,函數的單調遞減區間是[],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化學試題
第Ⅰ卷(共51分)
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每小題3分,共51分)
1.下列變化屬于吸熱反應的是( )
①液態水汽化 ②將膽礬加熱變為白色粉末 ③濃硫酸稀釋 ④氯酸鉀分解制氧氣 ⑤生石灰跟水反應生成熟石灰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 D、②④
2.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化學反應除了生成新物質外,還伴隨著能量的變化
  B. 放熱反應都不需要加熱就能發生
  C. 吸熱反應在一定條件(如常溫、加熱等)也能發生
  D. 化學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取決于生成物和反應物具有的各自總能量
3、已知反應X+Y= M+N為放熱反應,,對該反應的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總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總能量
D、因該反應為放熱反應,故不必加熱就可發生
4、在密閉容器里,A與B反應生成C,其反應速率分別用、、表示,已知2=3、3=2,則此反應可表示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5.下列關于反應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當 H為“-”時,表示該反應為吸熱反應
B、已知C(s)+O2(g)=CO(g)的反應熱為110.5kJ/mol,說明碳的燃燒熱為110.5kJ
C、反應熱的大小與反應物所具有的能量和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無關
D、化學反應的反應熱只與反應體系的始態和終點狀態有關,而與反應的途徑無關
6.下列各圖所表示的反應是吸熱反應的是 ( )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可逆反應的特征是正反應速率和逆反應速率相等
B、在其他條件不變時,使用催化劑只能改變反應速率,而不能改變化學平衡狀態
C、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熱反應方向移動
D、在其他條件不變時,增大壓強一定會破壞氣體反應的平衡狀態
8.在2A+B 3C+4D(A、B、C、D均是氣體)反應中,表示該反應速率最快的是
A.υ(A)= 0.5 mol/(L s) B.υ(B)= 0.3 mol/(L s)
C.υ(C)= 0.8 mol/(L s) D.υ(D)= 1 mol/(L s)
9、設C+CO22CO-Q1(吸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1,N2+3H22NH3+Q2(放熱反應)反應速率為 2,對于上述反應,當溫度升高時,1和2的變化情況為
A、 同時增大 B、同時減小 C、增大,減小 D、減小,增大
10、反應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閉容器中進行,1分鐘后,NH3減少了0.12 mol,則平均每秒鐘各物質濃度變化正確的是 ( )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 mol·L1
11、今有如下三個熱化學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 bkJ·mol-1,
2H2(g)+O2(g)=2H2O(l);ΔH== ckJ·mol-1,
關于它們的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它們都是吸熱反應 B.a、b和c均為正值
C.a== b D.2b== c
12.在2L密閉容器中,發生3A(g)+B(g)=2C(g)的反應,若最初加入A和B都是,A的平均反應速率為,則10秒鐘后容器中含的B是( )
A.1.6mol B. C. D.
13.把氣體X和氣體Y混合于2L容器中,發生反應:
,5分鐘末已生成,若測知以Z濃度變化來表示的平均速率為,則:
上述反應在5分鐘末時,已用去的Y占原有量的物質的量分數是( )
A.20% B.25% C.33% D.50%
14.在一定條件下,將兩種氣體通入密閉容器中,反應按 進行,2秒鐘后反應速率如下:,,,則x、y的值分別為( )
A.3和2 B.1和3 C.3和1 D.4和5
15.將Mg條投入盛有稀的容器里,產生的速率與下列因素:①鹽酸濃度②溫度③鎂條的表面積④容器的密閉情況⑤溶液中大小,有關系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16.決定化學反應速率的根本因素是( )
A.溫度和壓強 B.反應物的濃度
C.參加反應的各物質的性質 D.催化劑的加入
17.反應:A 2B中,A、B的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則2min以內的平均反應的速率為( )
A. = 9 mol/(L·min) B. = 4.5 mol·L·min
C. = 18 mol/(L·min) D.= 9mol/(L·min)
第Ⅱ卷(共49分)
填空題
18.(9分)大理石與鹽酸反應的反應速率如圖所示,已知反應為放熱反應。
(1)寫出該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2)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___ 。
(3)反應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19.(8分)如圖,曲線表示在時,和某反應有關的物質A、B、C的物質的量濃度從開始反應至4分鐘時的變化圖像,試回答:
(1)該反的反應物是 。
(2)4分鐘時,C的濃度是B的 倍。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反應開始至4分鐘,若用A的濃度來表示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20.(2分)某氣體的分解反應在的容器中進行,8分鐘消耗反應物。在另一條件下,該氣體在容器中發生分解,10分鐘內消耗反應物10g。在這兩種情況下,平均反應速率之比為 。
21.(9分)在體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生2SO2+O2 2SO3反應,現控制下列三種不同的條件:①在400℃時,10molSO2與5molO2反應;②在400℃時,20molSO2與5molO2反應;
③在300℃時,10molSO2與5molO2反應;
(1)問:開始時,正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正反應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
(2)若10min內測得第①組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SO2)=0.4mol/(L·min),則10min時,生成的SO3濃度為 。
22.(9分)亞硫酸鈉和碘酸鉀在酸性溶液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SO3+KIO3+H2SO4 Na2SO4+K2SO4+I2+H2O,
(1)其中氧化劑是 ,若反應中有5mol電子轉移,則生成碘是________mol。
該反應過程和機理較復雜,一般認為分為以下幾步:
①IO3-+SO32-→IO2-+SO42-(慢) ②IO2-+ SO32-→IO-+SO42-(快)
③5I-+6H++ IO3-→3I2+3H2O(快) ④I2+ SO32-+ H2O→2I-+ SO42-+2H2(快)
(2)根據上述條件推測,此反應的總的反應速率由 步反應決定。
三、計算題
23.(6分)在時,將和壓入一個盛有催化劑的密閉容器中進行反應( ),2分鐘時容器中剩下和。則:
(1)2分鐘內生成的的物質的量是多少?起始的物質的量是多少?
(2)2分鐘內以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是多少?以濃度變化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又是多少?
24.(6分)在一個容積為3L的密閉容器內進行如下反應:A2(g)+3B2(g) aX(g)。反應開始時,n(A2)=1.5mol,n(B2)= 4.0mol,2min后,n(B2)=0.4mol, n(X)=2.4mol。計算a值、X的表示式(用A、B表示)、該反應的反應速率,并求出2min末的A2的濃度。
答題卡
選擇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答案
二.填空題
18.
(1)寫出該反應的離子反應方程式:
(2)反應開始時反應速率加快的原因是
___ 。
(3)反應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
______ 。
19.(8分)如圖,曲線表示在時,和某反應有關的物質A、B、C的物質的量濃度從開始反應至4分鐘時的變化圖像,試回答:
(1)該反應的反應物是 。
(2)4分鐘時,C的濃度是B的 倍。
(3)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4)反應開始至4分鐘,若用A的濃度來表示該反應的平均速率為
20.(3分)某氣體的分解反應在的容器中進行,8分鐘消耗反應物。在另一條件下,該氣體在容器中發生分解,10分鐘內消耗反應物10g。在這兩種情況下,平均反應速率之比為 。
21.(6分)
(1)問:開始時,正反應速率最快的是_________;正反應速率最慢的是_________。
(2)若10min內測得第①組的平均反應速率為:V(SO2)=0.4mol/(L·min),則10min時,生成的SO3濃度為 。
22.(6分)亞硫酸鈉和碘酸鉀在酸性溶液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Na2SO3+KIO3+H2SO4 Na2SO4+K2SO4+I2+H2O,
(1)其中氧化劑是 ,若反應中有5mol電子轉移,則生成碘是________mol。
該反應過程和機理較復雜,一般認為分為以下幾步:
①IO3-+SO32-→IO2-+SO42-(慢) ②IO2-+ SO32-→IO-+SO42-(快)
③5I-+6H++ IO3-→3I2+3H2O(快) ④I2+ SO32-+ H2O→2I-+ SO42-+2H2(快)
(2)根據上述條件推測,此反應的總的反應速率由 步反應決定。
三.計算題
23.
24.
高二化學答案
選擇題
填空題
19.(1)A (2)3 (3) (4)
20.
21、(1)②;③,(2)4 mol·L-1
22、(1)KIO3;0.5(2)①
三.計算題
23.(1)
(2)
24. a=2,X=AB3,υ(B2)=0.6 mol·L-1·min-1(用其它物質表示也可以)。
c(A2)=0.1 mol。L-1。武威第五中學2012-2013學年高二9月月考語文試題
第I卷(共51分)
一、基礎知識(30分,每題3分)
1、下 列字詞的讀音無誤的一項是
A 迤邐(yǐ) 切削(xiāo) 拮據(jù) 模棱兩可(léng)
B 玷辱(diàn) 投奔(bēn)  糍粑(cí)   命途多舛(chuǎn)
C 拔擢(zhuò) 迤邐(lǐ) 毗鄰(bí) 氣喘吁吁(xū)
D 處置(chǔ) 漆黑(qī) 譏誚(qiào) 天理昭然(zhāo)
2、下列字詞的書寫無誤的一項是
A.赍發 央浼 流弊 遵徇 感恩戴德 B.通宵 倉廒 譬如 邏輯 戰戰兢兢
C.叫囂 訖今 押韻 沮喪 富麗堂黃 D.涵義 付梓 坍縮 絮煩 不落巢臼
3、對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準確無誤的一項是
A.憎惡(討厭) 善善惡惡(壞事) 嫉惡如仇(憎恨) 惡乎待哉(什么)
B.強橫(粗暴) 妙趣橫生(縱橫雜亂)  飛來橫禍(意外的)   一臉橫肉(兇惡的)
C.即景(就著) 非此即彼(就是) 不離不即(靠近) 成功在即(馬上)
D.周濟(救助) 無濟于事(有益)   同舟共濟(渡河) 緩不濟急(幫助)
4、給下列句子的空白處選填恰當的詞語
①可是這個老穿著雨鞋、拿著雨傘的小人物,卻把整個中學     了整整十五年!
②“木葉”是“木”與“葉”的統一,疏朗與     的交織,一個迢遠而情深的美麗的形象。
③我們    想用我們自己建筑上的優良傳統來建造適合于今天我們新中國的建筑,我們
必須首先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詞匯”, 我們是不可能寫出一篇中國“文章”的。
A.控制 綿密 只要/就/不然 B.轄制 細密 若/就 /否則
C.轄制 綿密 若/就/否則 D.控制 細密 只要/就/不然
5、下列句中畫線的成語使用無誤的的一項是
A.西部大開發是一項十分緊迫而艱巨的工程,不可能一揮而就,只有長期努力才能成功。
B.無論是省級財政,還是市縣財政,遠遠沒有達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地步,要辦的事還很多,需要花錢的地方還很多,我們必須堅持錙銖必較,把每分錢用到最需要、最能發揮作用的 地方。
C.經過八小時不畏艱險的攀登,他終于登上了山頂,四顧茫茫云海、巍巍群山,不禁蕩氣回腸,感慨萬千。
D.在3月6日舉行的臨江區干部大會上,張部長指出,干部在 無人監督的場所,對于誘惑更要做到秋毫無犯,要始終做到潔身自好。
6、下列句子表意明確、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石榴被稱為“生命之果”。最近,在日本健康飲料的推介會上,石榴得到備受矚目。
B.《西游記》即使后來被多次改編,不僅有戲說版、電影版,甚至于日本版和西洋版,還是沒能超越六小齡童的“經典”地位。
C.電影《冬天》投資僅300萬,而票房收入達到1400萬元,這樣的成績顯示了過人的“性價比”。
D. 5個月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的統一部署,迅速行動,有 效遏制了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案件多發頻發的勢頭。
7、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A.沈從文是我國現代作家,代表作《邊城》,錢鐘書是我國著名文學家,代表作有小說《圍城》、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
B.《水滸》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羅貫中,《水滸》是我國第一部以描寫農民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
C.王勃,字子安,少有才名,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初唐“四杰”。
D.契訶夫是十九世紀俄國作家,與法國的莫伯桑和美國的歐·亨利并稱為世界短篇小說三位巨匠。
8、下列各組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A.①云銷雨霽,彩徹區明 ②而御六氣之辯
B.①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②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
C.①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②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D.①小知不及大知 ②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9、下列語句加點字的詞類活用分類正確的一項是
①悅親戚之情話 ②儼驂騑于上路 ③當斂裳宵逝
④幼稚迎門 ⑤襟三江而帶五湖 ⑥賓主盡東南之美
⑦梓澤丘墟 ⑧層巒聳翠,上出重霄 ⑨謹拜表以聞
⑩不過數仞而下
A.①②/④⑥/⑤⑨/③⑧/⑦⑩ B.①/②④⑥⑨/③⑤⑧/⑦⑩
C.①⑤/②⑨/④⑥/③⑧⑩/⑦ D.①⑤/②⑨/③⑧/④⑥/⑦⑩
10、下列句中加點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①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②臣具以表聞 ③猥以微賤,當侍東宮
④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⑤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于小邑
⑥但以劉日薄西山 ⑦去以六月息者也
A.①⑤⑥ B.②③④ C.⑤⑥⑦ D.②④⑥
二、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問題(9分,每題3分)
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中的審美意蘊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鴻雁作為審美對象,具有豐富的美學意蘊。
鴻雁是隨陽之鳥,它雖然在季節和環境的渲染下帶有“秋”的意象,但它與蟋蟀、鳴蟬等秋蟲之美仍有所不同。聽秋蟲之淺吟低唱,不免產生物華將盡的寂寥之感,看鴻雁之布陣南征,則令人心胸開闊,精神振奮。“秋色蕭條,秋容有紅蓼;秋風拂地,萬籟也寥寥。惟見賓鴻,沖入在秋空里,任逍遙”,便是對鴻雁這一美學特征的生動把握。鴻雁是健飛之鳥,翅膀拍動時頻率適中,沉雄有力,不似鷹鷂猛悍桀驁,也不似鶴鷺之輕靈飄忽,而是給人以堅忍強勁的審美感受。在風頻雨驟的春日或霜寒月冷的秋夜,當鴻雁結陣翱翔、引吭嘹唳、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人們的這種審美感 受就更加明顯、強烈。鴻雁遷徙時常匯集成數十只、上百只的大群,在天空中列隊飛翔。“蜃樓百尺橫滄海,雁字一行書絳霄”;“白犬吠風驚雁起,猶 能一一旋成行”。鴻雁這種行序整齊的飛行特征,令中國古代文人們贊嘆不已。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南征北返時,中途很少停歇,人們能看到竦峙樹端的鷹、棲息房梁的燕、兀立江灘的鶴鷺,卻很難看到靜態的鴻雁。在中國古代詩詞歌賦中,鴻雁大都以動態出現,鴻雁翔姿優美,亦剛亦柔,曹植的《洛神賦》中就有“翩若驚鴻,矯若游龍”之語。鴻雁南遷陣容非常壯觀,在朔風凜冽、塵沙蔽日的秋冬之際,當一群群大雁雄姿勃勃地掠過長空時,亦能喚起古人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這種感受對于邊塞詩人來說,尤為強烈。“雁來慘淡沙場外,月出蒼茫云海間。”借秋空雁陣渲染沙場征戰的雄渾悲壯之貌。
在中國古代詩詞中,托物言志與借景抒情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兩者不可截然分割,而對“雁”意象群的發掘,即能較好地說明這一問題。在中國古代詠雁詩詞中,既有側重“言志”的詩詞,也有側重抒情的詩詞,但數量最多的還是抒情與言志有機結合、互為滲透的詩詞。中國美學中的“景中情”與“情中景”互相聯系又各具特征。巧于詩者或“景中情”,或“情中景”;神于詩者則情不虛情,景非滯景,情景互生,妙合無垠。這三種審美移情層次 在中國古代詠雁詩中均能找到例證。
11、下面對鴻雁習性特征所體現的相應的審美意蘊概括不夠恰當的一項是
A.鴻雁身大體重,起飛以及飛行時,翅膀拍動,沉雄有力,給人以美的享受。
B.鴻雁遷徙時行序整齊,符合中國人喜歡整齊劃一的審美情趣,能激發人們團結奮進的熱忱。
C.鴻雁健飛,且性情機警,遷徙中很少停歇,使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對光明與溫暖的追求。
D.鴻雁飛翔時,常匯集數十只、上百只,其陣容相當壯觀,容易引起人們無限的遐想。
12、下列古代詠雁詩(詞),屬于“抒情與言志有機結合、互為滲透”的一項是
A. 列序橫空,身世在云中,舞影動西風。云淡淡,月蒙蒙,身點破蒼穹。
B.“鴻志不汝較,奮翼起高飛”,“但當養羽翮,鴻舉必有期”。
C.“洞庭波起兮鴻雁翔,風瑟瑟兮野蒼蒼”,“雁飛高兮遠難尋,空斷腸兮思愔愔”。
D.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
13、根據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古代文學作品中,秋蟲的審美基調一般表現為凄清低婉,鴻雁的審美基調則主要表現為遼闊高遠。
B.中國古代對聯常以“飛鴻” 對“奔馬”、“冥鴻”對“隱豹”、“摩天鴻”對“鬧海蛟”,主要體現了古人的“亦剛亦柔”“雄渾悲壯”的審美感受。
C.鴻雁列隊飛翔時,“人”字形與“一”字形之間不斷更替,動蕩中呈現出鮮明的回旋往復之美。
D.情景互生、物我難辨、天人合一的藝術境界是中國古代詩詞創作的最高美學境界,古人的詠雁詩不乏其例。
三.閱讀下面—段文言文,完成11—14題。(每小題3分,共 12分)
杜畿字伯侯,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年二十,為郡功曹,守鄭縣令。縣囚系數百人,畿親臨獄,裁其輕重,盡決遣之,雖未悉當,郡中奇其年少而有大意也。舉孝廉,除漢中府丞。會天下亂,遂棄官客荊州,建安中乃還。荀彧進之太祖,拜河東太守。是時天下郡縣皆殘破,河東最先定,少耗減。畿治之,崇寬惠,與民無為。民嘗辭訟,有相告者,畿親見為陳大義,遣令歸諦思之,若意有所不盡,更來詣府。鄉邑父老自相責怒曰:“有君如此,奈何不從其教?”自是少有辭訟。班下屬縣,舉孝子、貞婦、順孫,復其徭役,隨時慰勉之。漸課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農,家家豐實。畿乃曰:“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講武,又開學官,親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韓遂、馬超之叛也,弘農、馮翊多舉縣邑以應之。河東雖與賊接,民無異心。太祖西征至蒲阪,與賊夾渭為軍,軍食一仰河東。及賊破,余畜二十余萬斛。太祖征漢中,遣五千人運,運者自率勉曰:“人生有一死,不可負我府君。”終無—逃亡,其得人心如此。魏國既建,以畿為尚書。事平,更有令曰:“昔蕭何定關中,寇恂平河內,卿有其功,間將授卿以納言之職;顧念河東各股肱郡,充實之所,足以制天下,故且煩卿臥鎮之。”畿在河東十六年,常為天下最。
(節選自《三國志 魏書十六》)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項是
A.遂棄官客荊州     客:客居
B.遣令歸諦思之     諦:仔細
C.舉孝子、貞婦、順孫,復其徭役     復:恢復
D.于是冬月修戎講武     修:學習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建安中乃還 而后乃今培風
B.河東雖與賊接,民無異心。 門雖設而常關
C.有君如此,奈何不從其教?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
D.間將授卿以納言之職 諸侯以惠愛為德
16.以下句子分別編成四組,都屬于杜畿“得民心”的措施的—組是
①少耗減       ②與民無為    ③復其徭役   ④漸課民畜牸牛、草馬
⑤又開 學官      ⑥余畜二十余萬斛
A.②④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①③⑥
17.下列敘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項是
A.杜畿的繼母對他很苛刻,但他對繼母卻很孝順。在做鄭縣縣令時,杜畿親自審理案件,量罪定刑,雖然有不當的地方,但郡里的人們認 為他年紀輕卻胸懷大志。
B.當時全國的郡縣都很凋敝,只有河東郡最先平定,所受的損害較少。杜畿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來治理河東郡,他親自教授百姓畜養牲畜,并開設學堂,河東郡因此富庶而開化。
C.韓遂、馬超叛亂,河東郡的百姓沒有人響應。太祖西征,跟叛軍在渭水兩邊對峙,軍隊的糧食主要靠河東郡提供。在太祖征討漢中的時候,杜畿派了五千人去運送糧食,沒有一個人逃跑。
D.叛亂平息以后,論功勞,杜畿可以擔任諫官,但朝廷考慮到河東郡對國家的重要性,仍然讓杜畿做河東郡太守。在杜畿擔任河東郡太守期間,河東郡總是全國治理得最好的 地力。
第Ⅱ卷 非選擇題
四.翻譯(7分)
18.把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3分)
﹙2﹚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2分)
(3)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2分)
19、填寫下列名言名句(8分)
(1)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      ,      。
 (2)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            。
(3)        ,風飄飄而吹衣。問征夫以前路,           。
(4)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             。
五.詩歌鑒賞 (6分)
20.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春日秦國懷古
周 樸①
       荒郊一望欲銷魂②,涇水縈紆③傍遠村。
牛馬放多春草盡,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積雪蒼山晚,煙伴殘陽綠樹昏。
數里黃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樸(?-878),字太樸,吳興(今屬浙江)人。②銷魂:這里形容極其哀愁。
③涇水:渭水支流,在今陜西省中部,古屬秦國。縈紆:旋繞 曲折。
(1)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概括在十個字以內(2分)
(2)你認為這首詩在寫作上主要運用了何種手法?請稍加分析(4分)
五、閱讀下面文字,回答文后問題(18分)
扛著鐵鍬進城
劉亮程
對一個農民來說,城市就像一塊未曾開墾的荒地一樣充滿誘惑力。
幾年前,我正是懷著開墾一片新生活的美好愿望來到城市。我在一家報社打工。我發現編報跟種地沒啥區別。似乎我幾十年的種地生涯就是為以后編報而做的練習。我不像有些新編輯,拿著報社的版樣紙做練習,畫壞一張又一張。我早在土地上練過了。我把報紙當成一塊土地去經營時很快便有一種重操老本行的熟練和順手順心。而且,感到自己又成了一個農民。面對報紙就像面對一塊耕種多年的土地,首先想好要種些啥,爾后在版面上打幾道埂子。根據“行情”和不同讀者的口味插花地,一小塊一小塊種上不同的東西。像鋤草一樣除掉錯別字,像防病蟲害一樣防止文章中的不良因素,像看天色一樣看清當前的時態政治。如此這般,一塊豐收在望的“精神食糧”便送到了千千萬萬的讀者面前。
  就這樣,3個月后,我結束了試用期,開始正式打工。我編輯的文學、文化版也受到讀者的喜歡和認可。
  這次小小的成功極大地鼓勵和啟發了我,它使我意識到我的肩上始終扛著一把無形的鐵锨,在我茫然無措,流浪漢一樣沿街漂泊的那段日子,我竟忘了使用它。
  記得有一個晚上,我夢見自己扛一把锨背著半袋種子走在寂靜的街道上,我在找一塊地。人群像草一樣在街上連片地荒蕪著,巨石般林立的樓房擠壓在土地上,我從城市的一頭流浪到另一頭,找不到一塊可耕種的土地。最后我跑到廣場,掀開厚厚的水泥板塊,翻出一小塊土地來,胡亂地撒了些種子,便賊一樣地溜了回去。
  醒來后我下意識地摸了摸肩膀,我知道扛了多年的那把鐵锨還在肩上。我慶幸自己沒有徹底扔掉它。
  經過幾個月浮躁不安的城市生活,我發現生活并沒有發生多大的變化。原以為自己來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靜下來仔細看一看,想一想,城市不過是另一個村莊,城里發生的一切在鄉下也一樣地發生著,只不過形式不同罷了——
  我握過的那些粗壯黑硬的手,如今換成了細皮白嫩甚至油膩的手。
  我在土墻根在田間地頭與一伙農人的吹牛聊天,現在換成了在鋪著地毯的會議 室,一盤水果,幾瓶飲料和一群文人商客的閑諞。
  我時常踩入低矮土屋、牛圈、馬棚的這雙腳,如今踏入了豪華酒店、歌舞廳——我并沒有換鞋。我鞋底的某個縫隙中,還深藏著一塊干凈的鄉下泥土,我不會輕易摳出它,這是我的財富。
  每個人都用一件無形的工具在對付著生活和世界。人們從各自的角角落落涌進城市。每個人都不自覺地攜帶著他使喚順手的一件工具在干著完全不同的活兒。只是他自己不察覺。
  而我呢,是扛著鐵锨——這件簡單實用的農具在從事我的非農業的工作和業務。我的同事常說我能干。他們不知道我有一件好使的工具——鐵锨。鐵锨是勞動人民的專用工具,它可以鏟,可以挖,可以剁,萬不得已時還可當武器掄、砍,但是使喚慣鐵锨的人,無論身居何處,他們共同熱愛的東西是:勞動。
  對一個農民來說,城市的確是一片荒地,你可以開著車,拿著大哥大 招搖過市,我同樣能扛著鐵锨走在人群里——這像走在自己的玉米地里一樣,種點自己想種的東西。前不久,我在城里買了一套房子,我還會把我的妻子女兒接進城市,她們不會在城市中看到秋天的豐收景象,但會從我的勞動中感受到那片飽滿的金黃色。
  上月回家,父親問我在城里行不行,不行 就回來種地,地給你留著呢。走時還一再囑咐我:到城里千萬小心謹慎,不能像在鄉下一樣隨意,更不要招惹城里人。
  我說:我扛著锨呢,怕啥。
(節選自《一個人的村莊》)
21、作者以一個農民的眼光來看待城市, 在作者眼里,城市有怎樣的特點?(6分)
22、分析文章第二段中劃線部分文字的表現手法和表達效果。(4分)
23、綜觀全文,分析文末“我扛著锨呢,怕啥”在文中的含義。(4分)
24、下面是對本文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4 分)
A.本文題目頗有特色,作為農民典型形象的“扛著鐵鍬”與“進城”形成了一種有趣的映照。
B.本文生動地表現了一個初入城市的農村青年對于城市的復雜心理:既自卑又自信,既怯懦又勇敢。
C.文中描寫作者在城中尋找土地播種的夢境,含蓄地表現了依戀土地、思念故鄉的感情。
D.作者認為自己對付生活和世界的工具就是鐵鍬。在這里,“鐵鍬”已經成了一個象征物。
E.本文以新鮮的取材、獨特的視角和觀點見長,語言也很有個性,與內容相得益彰。
九.作文(60 分)
2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石對卵石說:我才是真正的石頭。你看我體膚糙礪,楞角分明,血性方剛,我們才能構成雄壯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巒,展現自然的粗獷。
卵石對山石說:經年累月,水蝕沙磨,我體膚平滑,肌理瑩潤,雖已脫胎換骨,不還是石頭嗎?脫離了大山,我卻有機會走進人間,裝點人們的生活。
要求: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5、B (“一揮而就”一動筆就寫成了。形容寫字、寫文章、畫畫快。)(“蕩氣回腸”:指文章、樂曲等十分動人。也作“回腸蕩氣”。)(“秋毫無犯”是指軍隊紀律嚴明,絲毫不侵犯群眾的利益,而語境中講的是領導干部要潔身自好,學會抵制誘惑,使用不當。)
6、D(A“石榴得到備受矚目”雜糅,B關聯詞語的搭配和語序有問題,C“過人的“性價比””,“超常的性價比”)
15.C(前者代詞,“他的”,后者連詞。A乃:副詞,才;B雖:連詞“卻”;D以:介詞,“把”。)
16.A(①是表現杜畿善治政所取得的結果。⑥是表現河東郡為“充實之所”。這兩項都不是措施。)
17.B(“他親自教授百姓畜養牲畜”與原文“漸課(督促)民畜牸牛、草馬,下逮雞豚犬豕,皆有章程”相左。)18. 答案略
19.煢煢孑立,形影相吊。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舟遙遙以輕飏,恨晨光之熹微。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20、(1).表現了懷古傷今之情。
(2).①觸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寫哀景抒哀情。
詩人春日眺望涇水,不見春草,只見古碑,行客之路盡是黃沙,想當年秦國何等強盛,看如今唐王朝國勢日衰,眼前一片荒涼,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1、城市是一塊充滿誘惑力未曾開墾的荒地。
城市與村莊的事情是一樣的,只不過形式不同罷了。
城市就像自家土地,可以種自己想種的東西。
23、“扛著鐵鍬進城”意味著自己保持著熱愛勞動、踏實工作的品質,有了這種品質,在城市生活就不怕任何困難。這句話表現了作者對自己精神品質的自信。
24、BC(B看不出“自卑”“怯懦”;C寫夢境是為了表現作者意識到自己一直“扛著鐵鍬”)
杜畿,字伯侯,幼年喪父,繼母對他很苛刻,但他卻因對待繼母很孝順聞名。二十歲那年,擔任郡功曹,做了鄭縣的縣令。縣里關了幾百名囚犯,杜畿親自審理案件,根據他們的罪行輕重進行裁決,全部判決后放走他們,雖然不是全部恰當,但郡里的人們都對他年輕而胸懷大志而感到驚奇。被推舉為孝廉,調任漢中府丞,正遇上天下大亂,于是棄官客居荊州,建安年間才返回。荀彧將他推薦給太祖,他被太祖任命為河東太守。當時全國的郡縣都動蕩不安,民生凋敝,只有河東最先安定,耗損的財力最少。杜畿治理地方,崇尚寬厚仁惠,管理老百姓順其自然。老百姓曾有打官司的,有的人把這事告訴杜畿, 杜畿親自見他們,給他們講大道理,叫他們回去仔細想想,若還有想不通的,就叫他們再到府上來(再給他們講)。父老鄉親自然責斥他們說:“有這樣好的府君,怎么不聽從他的教誨呢?”從此以后很少有來打官司的。在他管轄的屬縣,所有的孝子、貞婦、順孫,都免去他們的賦稅徭役,隨時慰問鼓勵他們。逐漸地督促老百姓畜養母牛、草馬,乃至養雞豬狗等,皆有規定。百姓勤于農作,家家都比較富裕。杜畿于是說:“老百姓富起來了,不可不教導了。”于是在冬天練武講授有關知識,又開設學堂,杜畿親自講學,郡中形成了良好的民風。韓遂、馬超叛亂之際,弘農、馮翊諸縣大多全縣響應,河東郡雖離賊寇很近,但民無二心。太祖西征至蒲阪,與賊寇隔渭河對岸駐軍,軍糧全靠河東供應,等到打敗賊寇,還余糧二十多萬斛。太祖出征漢中,杜畿派五千人運糧。運糧的人互相勉勵說:“人都有一死,但不可辜負我們的府君。”最終沒有一個人當逃兵。杜畿就是這樣得民心的。魏國建立以后,起用杜畿做尚書。(立國)諸事辦妥后,又有朝廷指令說:“昔日蕭何平定關中,寇恂平定河內,你有和他們一樣的大功,不久將授你諫官之職,但考慮到河東是國家的重要之郡,充實國庫之所,靠它足以制勝天下,所以暫且麻煩你坐鎮那里。”杜畿在河東為官十六年,河東郡總是全國治理得最好的地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修县| 泰宁县| 牟定县| 彰化市| 东丰县| 海南省| 芮城县| 建阳市| 山东省| 怀远县| 平陆县| 阳春市| 丹东市| 绿春县| 英德市| 和静县| 海盐县| 信丰县| 天祝| 桐庐县| 辽宁省| 政和县| 巨野县| 淮南市| 瓦房店市| 鄂尔多斯市| 博罗县| 于都县| 肇东市| 太白县| 宁强县| 夏邑县| 堆龙德庆县| 应用必备| 田阳县| 淳安县| 南岸区| 图片| 平定县| 辽中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