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透視經濟現象第一課 商品的交換和消費一、教學目標:1、透視商品交換的現象,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理解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2、透視商品價格的變化,懂得影響價格的因素,認識價格變動的影響,理解價值規律的作用。3、透視選購商品的現象,評析更新的消費心理,樹立正確的消費觀。二、教學重點:1、商品的基本屬性2、影響價格的因素3、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4、科學的消費觀三、教學難點:1、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2、科學的消費觀四、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教學法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內容:(一)商品和貨幣:(1)多種多樣的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二)價格和價值規律:(1)影響價格的因素 (2)價值規律的作用(三)消費和消費觀:(1)不同的消費行為(2)常見的消費心理(3)科學的消費觀七、板書設計第一單元 透視經濟現象第一課 商品的交換和消費正板書:一、商品和貨幣1、商品的含義2、商品的基本屬性二、價格和價值規律1、影響價格的因素2、價值規律的作用三、消費和消費觀1、不同的消費行為2、常見的消費心理3、科學的消費觀副板書:鋁碗 電解鋁農夫山泉牛肉價格<大蔥價格 可能嗎?海南香蕉價格“中國首善”陳光標八、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案例一:高貴的鋁走入百姓人家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第三(1808—1873)喜歡宴請四方賓客,每次設宴時,賓客們用的都是銀碗,只有拿破侖第三一人用的是鋁碗。因為當時的鋁碗比銀碗珍貴得多。皇帝用鋁碗,正是為了顯示他的尊貴和富有。為了炫耀軍功,皇帝還把軍旗上的金星改為鋁星。無獨有偶,幾乎在同一時代,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1834—1907)編制了舉世聞名的化學元素周期表,沙皇為了表彰他的功績,獎勵給門捷列夫一只代表最高榮譽的獎杯——鋁杯。19世紀末,科學家發明了電解制鋁的方法,生產鋁的社會勞動生的率大大提高,鋁的價值下降到原來的千分之一左右,此時,1克鑫或銀的價值已經大大超過了1克鋁的價值。過去只有皇帝才能用得起的鋁碗、鋁杯早已經變成價值低廉了。到了現在,普通百姓家里鋁鍋等鋁制品已是普通消費品了。提問:為什么以前只有皇帝才能用得起的鋁現在變得普通低廉?評析:主要是技術進步,導致生產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大大減少,所以其價值量就低,價格也就低。那么什么是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什么是價值量?價格受哪些因素影響呢?我們在這一節課中將會一一學習,大家把課本翻到第一課〈商品的交換和消費〉。〈二〉學習新課一、商品和貨幣1、什么是商品提問:如果我有一籃雞蛋,大家說說,這一籃雞蛋是商品嗎?解析:如果這一籃雞蛋是從商店里買回來的,那么它肯定是商品。如果這一籃雞蛋是我自己家養的母雞生的,可以分兩種情況:要是留著自己吃,它就不是商品,要是拿到街上或店里去賣,它才是商品。商品的含義: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案例二:農夫山泉源出于千島湖水面下70米,長年水溫12攝氏度,天然清純,味道甘洌,富含多種礦物質,經過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農夫山泉在全國各地銷售。提問:天然千島湖水、采集來的千島湖水、經過加工后的農夫山泉三種水有何不同?請將三者分別以自然物品、勞動產品、商品來命名。2、商品的基本屬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1)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就是商品的使用價值。(2)商品的價值:凝結在商品中的人類勞動就是商品的價值。提問:雞蛋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別是什么?衣服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別是什么?鉛筆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分別是什么?3、貨幣的基本職能(1)貨幣的本質: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2)貨幣的基本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價值尺度:貨幣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3)商品的其他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案例三:多媒體演示〈貨幣的來由、演變發展歷史〉二、價格和價值規律1、影響價格的因素案例四:福州市2004年至2010年牛肉市場價格變動的數據統計表福州市2004年至2010年大蔥市場價格變動的數據統計表(多媒體演示)提問:牛肉和大蔥的價格在六年中每個季度都不斷波動,但大蔥的價格怎么波動也沒有牛肉貴,為什么?解析:價值決定價格案例五:海南蕉農的悲劇:香蕉價格由每公斤7.6元跌至0.4元2011年5月份海南香蕉的平均價達到6.2元/公斤,樂東縣等個別地區甚至出現了7.6元/公斤。但是6月下旬以來情況急轉直下,海南香蕉賣價0.4元一斤,而蕉農種植香蕉的成本起碼要1元一斤,面對堆積如山的香蕉,農戶們一籌莫展。由于賣價太便宜,農戶只好將香蕉樹砍掉。由于賣價還抵不上運費,農戶只好用香蕉喂豬。由于收割還需要人工,農民就干脆讓大片大片香蕉爛在田里。為什么香蕉價格直線下跌呢?原因有二:第一,前兩年香蕉價格較高,一些種植上千畝的大戶一年就成千萬富翁,很多房地產商轉戰海南種蕉。暴利誘惑下,很多人對風險估計不足,跟風種植,導致香蕉嚴重供大于求。第二,今年4月份緬甸香蕉瘋狂外運,低價拋售,5000元/車進到中國,23斤只要8元,嚴重影響了國內香蕉的價格。提問:海南香蕉價格為什么會從每公斤7.6元跌至0.4元?解析:供求關系影響價格2、價值規律的作用(1)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2)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3)促進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三、消費和消費觀1、不同的消費行為2、常見的消費心理求同心理求異心理求名心理求實心理3、科學的消費觀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統籌兼顧,合理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案例六:“中國首善”陳光標的金錢觀、財富觀 (多媒體視頻)陳光標,江蘇泗洪人,祖籍安徽,現任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10年來他為慈善事業捐款捐物累計突破10億,被媒體稱為“中國首善”。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后,陳光標帶領120名操作手和60臺大型機械組成的救援隊千里救災,救回131個生命,其中他親自抱、背、抬出200多人,救活14人,還向地震災區捐贈款物過億元。溫家寶總理稱贊他是“有良知、有靈魂、有道德、有感情、心系災區的企業家”,并向他表示致敬。2010年9月,他宣布死后捐出全部財產(50余億人民幣)。2011年3月,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陳光標自己組織12人的慈善團隊赴日救災。2011年8月16日上午陳光標捐贈款物包括2000萬元現金、3800臺電腦,價值總計3100萬元。〈三〉鞏固應用想一想,國家為什么要限制塑料袋的使用?在現實生活中,踐行綠色消費觀,我們還可以做什么?〈四〉布置作業描述課本互動空間的圖畫,想一想,這圖畫反映的經濟原理,再想一想,如果你是養雞專業戶,你會如何根據蛋價變化來經營自己的養雞場?〈五〉課堂小結1、學生對“中國首善”陳光標的視頻資料很感興趣,幾乎每一個同學都聚精會神地看,并且從陳光標那句名言“財富如水,如果你有一杯水,你可以留著自己喝,如果你有一桶水,你可以盛放在家里供家人享用,如果你有一條河,你應該學會與所用人共享。”中得到啟示。應對此類學生感興趣而有教育意義的網絡資料多加以利用,深入挖掘其教學價值。2、案例教學效果較好。3、價值規律及其表現形式這一內容較抽象,有的學生聽后似懂非懂,應找些生動而又合適的例子,讓學生從具體形象的例子由自己總結出抽象的經濟原理。〈六〉德育目標1、杜絕攀比之風,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金錢觀2、保護環境,綠色消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