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21世紀教育網精品教學課件1、對氣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 B、氣體交換的“窗口”C、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圍成的空腔D、白天閉合,晚上張開2、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主要是通過綠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3、移栽植物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帶土移植 B、在陰天移植C、多在幼苗期移植 D、陽光燦爛的日子移植小測4、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葉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氣孔多 B、葉片表皮外有不透水的角質層C、氣孔是一對保衛細胞構成的 D、表皮是透明的5、觀察下面兩幅圖,請據圖回答:(1)從狹義上說,圖中[ ][ ]表示氣孔。(2)能調節氣孔張開和閉合的細胞是圖中的 [ ][ ] ,它總是 存在的。(3)對比甲、乙,植物蒸騰作用減弱的是 。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學習目標:1、掌握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條件。2、理解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3、初步學會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4、使學生了解綠色植物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學生愛綠、護綠責任意識一、課前預習:(書119-122)生物圈中的生產者—__________。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______,說明葉片見光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__________。綠色植物利用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中合成______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______,儲存在_________中的過程,稱為_____作用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檢驗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不是淀粉探究光是不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天竺葵,又名洋葵,石蠟紅洋繡球。屬牝牛兒苗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有細毛。原產南非。其花色彩艷麗,花期長,栽培較易,為重要的溫室盆花。 不耐炎熱,盛夏需遮陰,怕水濕,耐干燥。繁殖主要以扦插為主盆栽的天竺葵,黑紙片,曲別針,酒精,碘液,大燒杯,小燒杯,培養皿,酒精燈,三腳架,石棉網,鑷子,火柴,清水。材料用具觀察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1、黑暗處理3、去掉遮光的黑紙4、在酒精中隔水加熱5、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6、清水漂洗,觀察變化2、葉片遮光并在光下照射幾個小時實驗過程回顧why 1參考答案2參考答案3酒精能把葉綠素溶解掉,而水不行;隔水加熱是因為酒精易蒸發,易燃燒,造成危險。45用清水漂洗葉片,去除葉片表面的色素溶液,再把葉片放到培養皿中,向葉片滴加碘液6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色發生了什么變化?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是什么?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遇碘變成藍色,說明這種有機物是淀粉葉片未用黑紙遮蓋的部分產生了淀粉,被黑紙遮蓋的部分沒有產生淀粉 ,說明了什么?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光合作用的概念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的過程,叫光合作用。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含有葉綠體的細胞都可以進行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1、制造有機物(淀粉)2、儲存能量3、產生氧氣光合作用的意義光合作用表達式:二氧化碳+水有機物 + 氧光葉綠體(原料)(產物)(儲存著能量)補充:1、分析題 如圖:選取有綠色葉片和白斑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如圖所示。(1)在實驗中,將牽牛花放在暗室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此裝置放在光下數小時后,再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是使葉片中的_______溶解,葉片變成________色,隔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中滴碘液不變藍的是( )A. Ⅰ葉覆蓋黑紙片部分B. Ⅱ葉覆蓋黑紙片部分C. Ⅰ葉未覆蓋黑紙片部分D. Ⅱ葉白斑部分(4)由本實驗的結果可以確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是( )A.光 B.適宜的溫度 C.水 D.氧 E.葉綠體將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耗盡葉綠素黃白色酒精的快速蒸發影響葉綠素溶解,防止酒精燃燒發生危險A、DA、E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 ( )A、綠葉 B、葉片C、葉綠體 D、葉肉細胞3、把葉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將淀粉煮熟C、把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進行的時間是 ( )A、白天 B、白天和黑夜C、有光時 D、黑夜CCC5、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要將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目的是 ( )A、消耗葉片中的淀粉 B、使葉肉中的淀粉到葉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葉肉細胞D、儲備養料,準備進行光合作用A1、“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①用酒精去掉葉綠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遮蓋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⑤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掉黑紙⑥用清水漂洗葉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D2、取一片加碘液變藍的葉做成的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變藍的部位是( )A.葉片的所有細胞B.葉表皮細胞C.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的部分D.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以外的部分C為了讓天竺葵在黑暗中把葉片中的淀粉全部轉運和消耗,參考答案為什么要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是為了形成對照,看不照光的部位能否制造淀粉參考答案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教學反思小欖鎮菊城中學 楊光強2010年12月15日這是一節以實驗為主的課,也是七年級生物最難教的一堂課之一,因為這個實驗是著名科學家做的實驗,由于受各種條件的限制,教師不便于演示實驗,學生也不能親自動手做實驗。怎樣上好這堂課呢?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不能簡單地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教師“教”實驗,讓學生“學”實驗,而應利用這個實驗訓練學生設計實驗的技能。以本節課的實驗為依托,以實驗設計中的問題為突破口,實施本節教學。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對每個實驗步驟中包含的科學原理和方法進行思考,學生始終處于主動探索地位,思維活躍,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對前人做過的實驗,學生經過探究,能從中發現問題,并能很好地把握實驗要點。但教學過程中也出現設計的問題有的過于簡單化,學生不用深入思考即可得到答案,這樣的設疑沒有起到調動思維的作用,有的難度又過大,超出了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得提問沒有能層層遞進,出現了“脫鉤”現象。以后在設計問題上要注意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又有一定的深度廣度,讓學生思維真正動起來。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借助于精良的課件進行教學,轉變了滿堂灌輸和機械訓練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從學生掌握的情況來看還是不錯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小測)1、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 )A、根 B、莖 C、葉片 D、果實2、金魚缸中常放一些新鮮綠色水草主要作用是: ( )A、清潔魚缸里的水 B、使魚缸更富生氣 C、供給魚新鮮食物 D、增加水中氧的含量3、我們每天的食物絕大部分來源于綠色植物的: ( )A、呼吸作用 B、蒸騰作用 C、光合作用 D、吸收作用4、光合作用的實質是: ( )A、合成有機物,儲存能量 B、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C、合成有機物,釋放能量 D、分解有機物,儲存能量5、“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步驟有以下幾點:①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直到葉片變黃白色②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③用清水漂洗葉片后滴加碘液④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片遮一部分,移至光下照射幾小時⑤把遮光葉片摘下,去掉黑紙片⑥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發生什么變化。(1)請你寫出正確的實驗步驟順序:__________________。(2) 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片中的____________,碘液的作用是用于驗證__________的產生。(3)經滴碘液檢驗,葉片沒遮光的部分變成了_________色,說明該部位有_______產生。(4) 你認為這實驗說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4:CDCA 5、(1)②④⑤①③⑥(2)葉綠素 淀粉 (3)藍 淀粉(4) 葉片在光下制造了有機物——淀粉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課堂練習)1、分析題 如圖:選取有綠色葉片和白斑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如圖所示。(1)在實驗中,將牽牛花放在暗室一晝夜的目的是 。(2)將此裝置放在光下數小時后,再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是使葉片中的_______溶解,葉片變成________色,隔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中滴碘液不變藍的是 ( )A. Ⅰ葉覆蓋黑紙片部分 B. Ⅱ葉覆蓋黑紙片部分C. Ⅰ葉未覆蓋黑紙片部分 D. Ⅱ葉白斑部分(4)由本實驗的結果可以確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是 ( )A.光 B.適宜的溫度 C.水 D.葉綠體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 ( )A、綠葉 B、葉片 C、葉綠體 D、葉肉細胞3、把葉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將淀粉煮熟 C、把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進行的時間是 ( )A、白光 B、白光和黑夜 C、有光時 D、黑夜5、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要將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目的是 ( )A、消耗葉片中的淀粉 B、使葉肉中的淀粉到葉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葉肉細胞 D、儲備養料,準備進行光合作用6、“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葉綠素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 ③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遮蓋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⑤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掉黑紙⑥用清水漂洗葉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7、取一片加碘液變藍的葉做成的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變藍的部位是 ( )A.葉片的所有細胞 B.葉表皮細胞C.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的部分 D.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以外的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1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一節《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教學設計小欖鎮菊城中學 楊光強課前測試:1、對氣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 B、氣體交換的“窗口”C、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圍成的空腔 D、白天閉合,晚上張開2、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主要是通過綠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3、移栽植物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帶土移植 B、在陰天移植 C、多在幼苗期移植 D、陽光燦爛的日子移植4、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葉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氣孔多 B、葉片表皮外有不透水的角質層C、氣孔是一對保衛細胞構成的 D、表皮是透明的5、觀察下面兩幅圖,請據圖回答:(1)從狹義上說,圖中[ ][ ]表示氣孔。(2)能調節氣孔張開和閉合的細胞是圖中的 [ ][ ] ,它總是 存在的。(3)對比甲、乙,植物蒸騰作用減弱的是 。學習目標:1、掌握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條件。2、理解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3、初步學會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4、使學生了解綠色植物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學生愛綠、護綠責任意識重點: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條件。難點:實驗。課前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習過程:一、課前預習:(書119-122)生物圈中的生產者—__________。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______,說明葉片見光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__________。綠色植物利用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中合成______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______,儲存在_________中的過程,稱為_____作用一、引入: 我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一天,一個三歲的孩子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問她為什么這么做?她說讓小草吃面包。我對她說:小草不吃面包,喝點水,曬曬太陽就飽了。同學們,你們能從老師講的這個小故事中提出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嗎?二、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 學生小學的自然常識課中已經了解綠色植物能夠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在這一基礎上,老師引導學生逐漸明確探究的課題:光是不是制造有機物的不可缺少的條件?如何確定光合作用是否發生?學生對這兩個問題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各組提出自己的探究方案。 各組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肯定各組在實驗設計中的優點,尤其是有創新意義的設計,教師要不吝贊美之詞,鼓勵保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又請同學互相找出實驗設計中不夠嚴謹的地方,訓練學生的分析和思維能力。對于有機物的鑒定,老師可提示學生回憶:觀察玉米種子結構時,我們是用什么方法區分胚和胚乳的?由此學生可聯想到淀粉的鑒定方法。 通過討論,將同學們的實驗設計逐步完善。對確實可行的實驗方案,老師應給學生提供實施實驗計劃的機會。同時,引導學生對照教材中的實驗設計,找出其中的巧妙之處,彌補自己設計中的不足。 進行實驗之前,請生物小組的同學介紹本實驗的前期準備工作:暗處理、部分遮光照射。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每個一實驗步驟中的科學道理的理解。老師可設計一系列思考題,啟發學生: ①實驗前,為什么要將天竺葵進行暗處理? ②對一片葉子部分遮光的目的是什么?這樣的實驗設計有什么好處? ③取下遮光的黑紙時,葉片上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有什么明顯的差別嗎? ④將葉片放到酒精中加熱的目的是什么?為什么要用酒精而不是水煮葉片呢? ⑤為什么要將盛酒精的小燒杯隔水加熱? ⑥當綠葉在酒精中變成黃白色時,此時能看出遮光部位和未遮光部位的區別嗎? ⑦往葉片上滴加碘液的目的是什么? ⑧經過碘液處理后,葉片發生了什么變化?如何解釋這一現象? 以上問題穿插在整個實驗進行的過程中,隔水加熱、酒精脫色這一步驟需要等待一段時間,老師可在等待實驗進行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問題①~⑤,在葉片脫色之后按步驟進行問題⑥~⑧的討論。 實驗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的操作技能,并提示注意酒精燈的安全。三、推導實驗結論 老師組織學生經過了設計實驗的討論,以及對教材中實驗步驟的理解,學生已經對實驗驗證的原理和邏輯關系非常清楚,通過實驗結果不難推導出結論 老師也可以通過問題幫助學生推導:“加碘后,葉片部分變藍,這說明葉片中含有什么?”“而遮光部分葉片沒變藍,這說明葉片中的淀粉是從何而來?”由此推出:葉片中的淀粉是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出來的。老師再問:“造成葉片一部分有淀粉,一部分沒有淀粉的實驗因素是什么?這與我們的實驗假設相符嗎?對此,你能得出什么結論?”(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 最后老師緊扣實驗標題“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總結實驗結論。同時,老師應指出:綠色植物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等糖類,一部分糖類在植物體內還會轉變成蛋白質、脂類等其他有機物。四、光合作用的概念 “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為什么必須要有光?”教師可進一步追問學生,引導學生回憶第二單元第二章第一節中“細胞質中有能量轉換器”的有關內容,使學生能夠說出光是一種能量,葉綠體能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儲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機物中。在此基礎上總結概括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可以增加彩葉草或銀邊天竺葵的實驗。由于彩葉草和銀邊天竺葵的葉片中有一部分不含葉綠體,所以按照教材實驗步驟4~6進行處理后,葉片也會出現部分變藍的現象。老師引導學生觀察是哪部分變藍了,學生通過分析能夠得出結論:光合作用在葉綠體中進行。老師進一步指出:葉綠體不僅僅存在于葉片中,植物體其他的綠色部位都能進行光合作用。五、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不僅僅人類,所有其他生物的食物都直接或間接地來源于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綠色植物每年能夠合成大約5000億噸有機物,是整個生物圈中的生產者,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六、小結課堂練習:1、分析題 如圖:選取有綠色葉片和白斑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如圖所示。(1)在實驗中,將牽牛花放在暗室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將此裝置放在光下數小時后,再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是使葉片中的_______溶解,葉片變成________色,隔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中滴碘液不變藍的是 ( )A. Ⅰ葉覆蓋黑紙片部分 B. Ⅱ葉覆蓋黑紙片部分C. Ⅰ葉未覆蓋黑紙片部分 D. Ⅱ葉白斑部分(4)由本實驗的結果可以確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是 ( )A.光 B.適宜的溫度 C.水 D.氧 E.葉綠體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 ( )A、綠葉 B、葉片 C、葉綠體 D、葉肉細胞3、把葉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將淀粉煮熟 C、把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進行的時間是 ( )A、白光 B、白光和黑夜 C、有光時 D、黑夜5、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要將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目的是 ( )A、消耗葉片中的淀粉 B、使葉肉中的淀粉到葉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葉肉細胞 D、儲備養料,準備進行光合作用6、“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葉綠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遮蓋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⑤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掉黑紙⑥用清水漂洗葉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7、取一片加碘液變藍的葉做成的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變藍的部位是 ( )A.葉片的所有細胞B.葉表皮細胞C.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的部分D.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以外的部分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2 頁 (共 3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登陸21世紀教育 助您教考全無憂第一節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教學實錄)小欖鎮菊城中學 楊光強上課時間:2010年12月14日星期二第5節授課者:楊光強 記錄人:陽褔升上課班級:初一(3)班教學流程圖:復習測試→引入新課→課前預習→講授新課→課堂小結→課堂練習教學過程實錄:復習測試1、對氣孔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是植物蒸騰失水的“門戶” B、氣體交換的“窗口”C、是由一對半月形的細胞圍成的空腔 D、白天閉合,晚上張開2、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主要是通過綠色植物的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吸收作用3、移栽植物時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帶土移植 B、在陰天移植 C、多在幼苗期移植 D、陽光燦爛的日子移植4、下面說法錯誤的是 ( )A、葉片的上表皮比下表皮氣孔多 B、葉片表皮外有不透水的角質層C、氣孔是一對保衛細胞構成的 D、表皮是透明的5、觀察下面兩幅圖,請據圖回答:(1)從狹義上說,圖中[ ][ ]表示氣孔。(2)能調節氣孔張開和閉合的細胞是圖中的[ ][ ] ,它總是 存在的。(3)對比甲、乙,植物蒸騰作用減弱的是 。答:略。一、教學目標學習目標:1、掌握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條件。2、理解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3、初步學會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培養學生觀察能力。4、使學生了解綠色植物與人類生存的關系,培養學生愛綠、護綠責任意識重點: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的條件。難點:實驗。學習過程:一、課前預習:(書119-122)生物圈中的生產者—__________。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了______,說明葉片見光光部分產生了有機物—__________。綠色植物利用____提供的能量,在______中合成______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______,儲存在_________中的過程,稱為_____作用二、教學方法探究實驗法。三、教具準備1.多媒體課件。四、教學過程(一)情境激疑師:我先給同學們講一個故事:一天,一個三歲的孩子把手中的面包揉碎撒到了草地上。我問她為什么這么做?她說讓小草吃面包。我對她說:小草不吃面包,喝點水,曬曬太陽就飽了。同學們,你們能從老師講的這個小故事中提出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嗎?生:小草通過什么方法獲取有機物呢?總結:動物和人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植物不能利用現成的有機物生活,它需要的有機物是從哪兒來的呢?是植物自己制造的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二)實驗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師:我們來做一個實驗: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這是一個探究實驗。探究實驗的第一步是提出問題,應該提出什么問題呢?生: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有機物嗎?師:探究實驗的第二步是作出假設,應該做出什么假設呢?生: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有機物。生:綠葉在光下不能制造有機物。師:假設可以是肯定的,也可以是否定的。同學們思考一下,本次實驗針對假設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嗎?實驗的變量是什么?生: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實驗的變量是光。看影片:師:為什么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生:把葉片中的淀粉消耗盡。師:為什么要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生:是為了形成對照,看不照光的部位能否制造淀粉。師:為什么要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目的是使葉片含有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呈現綠色,是因為葉片中有葉綠素。酒精可以脫去葉片中的色素,使葉片不再呈現綠色,加熱燒杯直到葉片變成黃白色為止。師:酒精為什么需要隔水加熱?為什么不能直接放在火上加熱?(出示裝置圖。)生:因為容易引燃酒精發生危險。師:同學們談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因為酒精的沸點比水低,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熱,不僅酒精蒸發太快,造成浪費,而且溶解葉綠素的效果也不夠好,尤其容易引燃酒精發生危險。師:為什么要用清水漂洗葉片?生:用清水洗去葉片上的酒精。師:如果沒有這一步,可能會產生什么誤解?生:產生酒精是否能與碘液發生反應的誤解。師:同學們完成了實驗。各小組交流一下實驗現象。(實驗中你觀察到葉片出現什么顏色變化?)生:葉片的見光部分遇到碘液變成藍色,遮光部分沒有變藍。師:同學們考慮一下,這個現象與你的預測一致嗎?生:點頭。師:葉片的見光部分變藍了,說明葉片的見光部分產生了一種有機物,是什么?生:淀粉。師:你是怎么知道的?生:淀粉有遇碘液變藍的特性。師:葉片未用黑紙遮蓋的部分產生了淀粉,被黑紙遮蓋的部分沒有產生淀粉 ,說明了什么?生:說明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是光。教師總結:本次實驗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學生討論發言。)1.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2.光是綠葉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光合作用的概念 ( file: / / / 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Administrator\\Local%20Settings\\Temp\\Rar$DI00.844\\光合作用.asf" \t "_parent )生: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貯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的過程,叫光合作用。展示銀邊吊蘭讓學生認識并觀察:葉片周邊部分是銀白色,中間部分是綠色。師:中間部分為什么是綠色的?細胞中含有什么結構?生: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師:葉片周邊部分為什么是銀白色的?生:細胞中不含葉綠體。師:銀邊部分不變藍說明什么?綠色部分變藍說明什么?生:銀邊部分不變藍說明沒有產生淀粉,綠色部分變成藍色說明產生了淀粉。師:這個實驗說明什么問題?生:有葉綠體的部分產生了淀粉。師:對。說明制造淀粉的功能,只能在有葉綠體的細胞中進行。也就是說,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是葉綠體。師: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生:含有葉綠體的細胞都可以進行。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師: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那么蛋白質以及脂肪是怎樣形成的?生: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主要是淀粉等糖類,一部分糖類在植物體內還會轉變成蛋白質、脂類等其他物質。教師總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1)綠葉在光下制造的有機物是淀粉。(2)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3)光合作用進行的場所是葉綠體。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是人們常說的光合作用。師:剛才我們用實驗證明了綠葉在光下能制造有機物,有機物只能在葉片中制造嗎?我們平時見到一些幼嫩植物的莖,特別是一些草本植物的莖,它是什么顏色的?生:綠色的。師:這些部分能進行光合作用嗎?為什么?生:能。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能進行光合作用。師:對。綠色植物并不是只有葉片才能制造有機物,事實上,凡是植物的綠色部分,細胞中含有葉綠體就都能夠制造有機物。但是葉片是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的主要器官。(三)光合作用的意義師:光合作用有什么意義?對其他生物的生活有什么影響?生: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生:光合作用能釋放出氧氣,如藻類植物提供了地球上90%的的氧氣,提供了氧氣來源。生:光合作用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貯存在有機物中,提供能量來源。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了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而且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提供氧氣和能量來源。師:(出示小資料)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偉大的化學反應,每年全球光合作用估計產生大約16億噸糖類。養活著地球上其它的生命。假如綠色植物不再進行光合作用,地球上會出現什么現象?請同學們結合光合作用的意義想象一下。生:生物缺乏食物,無法生存。生:生物缺乏氧氣,會窒息死亡。生:缺乏能量來源,將無法生存。師:同學們說得都很好。可見離開了光合作用,其他生物無法生存。光合作用的意義重大。五、談談你的收獲師:通過本節課的探究,你有哪些收獲和體會?在知識方面的你學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能制造有機物。生:我學會了設計對照實驗的方法和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方法。生:綠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重大,我們應該愛護植物,保護環境。小結:課堂練習:1、分析題 如圖:選取有綠色葉片和白斑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光合作用的實驗,如圖所示。(1)在實驗中,將牽牛花放在暗室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將此裝置放在光下數小時后,再將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是使葉片中的_______溶解,葉片變成________色,隔水加熱的目的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實驗中滴碘液不變藍的是 ( )A. Ⅰ葉覆蓋黑紙片部分 B. Ⅱ葉覆蓋黑紙片部分C. Ⅰ葉未覆蓋黑紙片部分 D. Ⅱ葉白斑部分(4)由本實驗的結果可以確定光合作用的必要條件是 ( )A.光 B.適宜的溫度 C.水 D.氧 E.葉綠體2、光合作用的條件是 ( )A、綠葉 B、葉片 C、葉綠體 D、葉肉細胞3、把葉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熱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將淀粉煮熟 C、把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D、使淀粉分解4、光合作用進行的時間是 ( )A、白光 B、白光和黑夜 C、有光時 D、黑夜5、在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實驗中,要將天竺葵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目的是 ( )A、消耗葉片中的淀粉 B、使葉肉中的淀粉到葉片上C、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到葉肉細胞 D、儲備養料,準備進行光合作用6、“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實驗步驟的正確順序是 ( )①用酒精去掉葉綠素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葉片用黑紙遮蓋一部分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處一晝夜⑤把部分遮光的葉片摘下,去掉黑紙⑥用清水漂洗葉片后滴加碘酒A.②④③⑤⑥① B.④②③①⑤⑥ C.②③④⑤①⑥ D.④③②⑤①⑥7、取一片加碘液變藍的葉做成的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變藍的部位是 ( )A.葉片的所有細胞 件 B.葉表皮細胞C.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的部分 D.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以外的部分答案: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資料·第 3 頁 (共 1 頁)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上《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_人教版_楊老師.flv 小測.doc 教學反思.doc 教學實錄.doc 教學設計.doc 課堂練習.doc RJSW07010304.1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ppt 綠葉在光下制造淀粉.mpg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