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3.2.2 植株的生長人教版 七年級上P96想一想,議一議這株黑麥所有根的總面積是莖和葉總面積的130倍。你能說出這種現象對黑麥的生活有什么意義嗎?答:可有效固定植物體,吸收水分和無機鹽,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莖的生長根的生長P96:植株生長的過程很復雜,不同植物也有差別。這里主要探討幼根和莖的生長發育。一、幼根的生長P96:從根的頂端到生有根毛的一小段,叫做根尖。根尖是幼根生長最快的部位,對植株的生長非常重要。讓我們來通過實驗看根尖的結構。1.先用肉眼直接觀察幼根,找到著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絨毛”,這就是根毛。通過放大鏡仔細觀察根毛。2.通過顯微鏡觀察根尖的永久切片,看看構成根尖的不同部位的細胞有什么特點。觀察根毛和根尖的結構成熟區伸長區分生區根 冠細胞出現了分化,出現了導管和根毛。是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生長最快,通過生長使細胞體積增大。能吸收少量水分和無機鹽。(營養組織)細胞很小,核大壁薄質濃,排列緊密。分裂能力強,增加細胞數量。(分生組織)細胞較大,排列不夠整齊。有保護作用。(保護組織)P97討論比較根尖不同部位的細胞,說說幼根的伸長主要由哪些部位的細胞起作用。答:分生區(增加細胞數量)和伸長區(增大細胞體積)。P97:幼根的生長一方面要靠分生區細胞的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長區細胞的體積的增大。2、枝條是由芽發育成的萬千枝條及其綠葉,都是由芽發育成的。P92種子萌發的過程:胚芽發育成芽,芽進一步發育成莖和葉。芽,如何分類?植株的芽按著生位置可分為頂芽和側芽。按發育結果,芽分為:1、葉芽。(葉芽發育成枝條,即莖、葉、芽。)2、花芽。(花芽發育成花)3、混合芽。(混合芽發育成花或枝條)注:本章所提到的芽為葉芽。幼葉葉芽軸莖芽原基芽葉芽的結構枝條莖的加粗年輪年輪反映了莖加粗生長的過程。加粗生長是莖的形成層(分生組織)細胞不斷分裂和分化的結果。溫馨提示1、木本植物的莖逐年加粗是莖內形成層細胞不斷分裂和分化的結果。草本植物(玉米、水稻、小麥、竹子等)的莖內沒有形成層,故不能逐年加粗。2、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的根本區別是看它們是否有年輪。把竹子鋸斷,里面是空的,沒有一圈圈的年輪,所以竹子是草不是樹。3、導管位于莖中的木質部,篩管位于莖中的韌皮部。莖向上生長并長出綠葉,綠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根從土壤中吸收水和無機鹽3、植株的生長需要營養物質P98下:不論是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細胞體積的增大,都需要不斷地補充營養物質。幾周后P99:比較玉米幼苗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長狀況觀看視頻:《比較幼苗在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中的生長狀況》P99實驗表明:土壤浸出液中培養的玉米幼苗要比蒸餾水中培養的玉米幼苗生長得好,這是因為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長所需要的多種無機鹽。常用的花肥植物的生長需要多種無機鹽,其中需要最多的是含氮(N)的、含磷(P) 、含鉀(K)的無機鹽。缺氮: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缺磷:植株特別矮小,葉片呈暗綠色,并出現紫色缺鉀:植株的莖稈軟弱,容易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漸焦枯三大無機鹽在植物生長中的作用氮:枝繁葉茂,葉色濃綠。磷:碩果累累。(開花結果)鉀:莖稈健壯,淀粉形成。(抗倒伏)土壤板結水華聯系生活P100合理施肥燒苗只要給植物提供水和無機鹽,并將植株固定,注意通氣,植物離開土壤也能成活。無土栽培小結:植株的生長觀看視頻:《植株的生長》1.判斷題:(1)根生長是指細胞數量的增多,這是通過細胞分裂實現的。(2)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無機鹽只有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鉀的無機鹽。課后習題(3)伸長區細胞比分生區細胞的體積變大、變長,這是細胞分化的結果。(4)植物的芽都能發育成枝條。2.在植物根尖的結構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A. 根冠B. 分生區C. 伸長區D. 成熟區3. 根尖和芽尖之所以具有分裂能力,這是因為它們具有:A. 分生組織B. 保護組織C. 營養組織D. 輸導組織4. 準備移栽的茄子幼苗和黃瓜幼苗,根部總是帶有一個土團。這是為什么?答:保護根毛。5. 你見過給植物打針輸液的情形嗎?這是近些年來在果樹栽培和樹木移栽過程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試回答下面的問題。(1)給植物輸入的液體中可能含有哪些物質?能起到什么作用?(2)輸液用的針頭應插入樹木的哪一類組織?答:(1)可能含有水分和無機鹽。以促進植物的生長。(2)輸導組織。6. 農諺說“有收無收在于水,多收少收在于肥”。這種說法是否符合科學種田的道理?為什么?答:符合科學種田的道理。這一句農諺說的是,對于莊稼來說,它的成活、生長和收獲,在于澆水的方式、方法;而莊稼收獲的多少,在于對它施肥的時間、方式和施肥量。這說明了水、肥對于農業生產的重要性。同學們都很棒!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2.2植株的生長 課件.ppt 植株的生長.mp4 比較幼苗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餾水中的生長情況.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