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7課 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教案導入新課:【課首案例】:引導學生通過媒體資料和前邊講過的內容分析美國的這場次貸危機為什么演變成了一場席卷全球的世界性金融風暴?什么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危機是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嗎?面對金融危機我們中國應采取怎樣的措施來面對它?新課講授:一、面對經濟全球化【視頻資料】:首先播放一段視頻資料“我國的對外經濟關系”讓學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1、你知道哪些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暢銷?2、你平時接觸過哪些外國品牌 【多媒體展示】:一些我們日常用的、吃的等國際品牌,以及我們國內走向世界的中國品牌產品。(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1、經濟全球化的含義指商品、勞務、技術、資金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使各國經濟日益相互依賴、相互聯系的趨勢。【列舉實例】:(飛機)的生產、組裝如何體現經濟全球化。【教師活動】: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經濟全球化?【學生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分析【視頻資料】:“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基礎”【師生歸納】: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必然。2、經濟全球化形成的客觀必然性①科學技術的發展②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與協作不斷深化、加強③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課堂活動】:讓我們一起做游戲(內容介紹見幻燈片)分組——討論——經驗交流——總結【得出結論】:經濟全球化是大勢所趨。3、經濟全球化的表現【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分析總結世界經濟中怎樣體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及資本全球化也可以把學生分小組討論經濟全球化在世界經濟發展中怎樣體現出來的。生產全球化【多媒體展示】:“福特汽車生產網絡”“電腦”的生產網絡說明生產的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多媒體展示】:商人說:哪里有錢賺,我就去哪里資本全球化第一,資本總是向利潤最高的地方流動,即追求利潤的最大化第二,伴隨著生產和貿易全球化,資本全球化規模加大。跨國公司實現全球資本的流通【學生活動】:大家說一說你知道在我國有哪些跨國公司的分支機構和子公司嗎?我國在海外有哪些跨國公司?【資料一】:根據聯合國投資報告統計:目前全世界已有4.4萬個跨國公司母公司和28萬個在國外的子公司和附屬企業,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全球生產和銷售體系,他們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產,掌握了全世界70%以上的專利和其它技術轉讓。美國和英國的80%~90%的出口是由跨國公司完成的。【資料二】:《遠東經濟評論》評出2002全球十佳跨國公司微軟公司 、諾基亞、索尼、可口可樂、豐田、BMW 、英特爾、麥當勞、耐克、三星電子。【資料三】:中國在國外有投資的公司(中國企業在境外辦起6200多家企業,遍布160多個國家)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聯想集團、中國銀行、海爾集團、康佳集團、TCL集團、科龍集團、 春蘭集團、長虹集團等。4、經濟全球化的影響(1)經濟全球化的積極影響(機遇)【學生活動】:討論分析【歸納總結】:促進了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促進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促進了國際貿易的迅速發展(2)經濟全球化的消極影響(挑戰)【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分析【歸納總結】:擴大了世界各國的貧富差距。導致風險全球化,加大了全球經濟的不穩定性,威脅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安全。【教師活動】:結合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該采取什么態度來應對呢?抓住機遇,積極參與,趨利避害,防范風險,迎接挑戰。【多媒體資料】:世界發展中國家對經濟全球化的反對【教師點撥】: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譴責全球化本身是沒有用的,因為它已是一種必然趨勢,不融入這一過程,你將永遠落后。唯一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使自己也成為平等的強者。發展只有靠自己!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不進則退,我們應該抓住機遇,同時學會世界市場的規則。 [活動平臺] 美國金融風暴討論會目標: 明確經濟全球化的風險步驟:課前分4組,談談你對經濟全球化也意味著“風險全球化”的看法。搜集材料,寫出交流稿;各組推薦代表發言。(二)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學生討論】:結合經濟全球化的知識分析我國為什么要實行對外開放?【師生歸納結論】:第一,實行對外開放是適應生產社會化特別是經濟全球化的客觀要求。第二,實行對外開放是發展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第三,實行對外開放是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的要求。二、加強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一)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1、多層次、全方位、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視頻資料】:播放一段視頻資料讓學生首先了解我國開放的整體格局。【教師活動】:結合幻燈片給出的圖片資料進行分析講解:全方位:不論對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對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實行開放政策;不僅經濟建設方面堅持對外開放,而且在文化建設方面也堅持對外開放。多層次:根據各地區的實際情況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和開放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沿江、沿邊和內陸中心城市等不同開放程度的各種形式,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對外政策。寬領域:對商品、資本、技術、勞務市場開放;對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服務業領域開放。2、“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戰略【學生活動】:閱讀教材討論為什么要實施這一戰略?如何實施這一戰略?【師生總結】:適應經濟全球化和加入世貿組織的新形勢,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和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優化資源配置,拓寬發展空間,以開放促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一直以“引進來”為主。引進外資,——擴大外資利用規模,提高外資利用水平,發揮外資的作用,同時國內產業結構升級。新階段對外開放的重大決策“走出去”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對外投資,帶動商品和勞務出口,形成一批有實力的跨國企業和著名品牌,有力地開展國際競爭。鼓勵和支持有比較優勢的各種所有制企業,積極參與區域經濟交流與合作。“走出去”對我國經濟發展全局具有深遠意義:可以使我國企業全面提高參與國際競爭的素質和能力,提高新形勢下處理經濟事務的水平;可以有助于我國積極參與全球資源配置,充分利用全球資源發展我國經濟。有利于改善我國的國際經濟環境,有利于我國的經濟安全。(二)堅持發展對外經濟關系的原則【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歸納總結1、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經濟安全涉及國家的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關系國家經濟主權的獨立和民族經濟的發展。2、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在堅持政治獨立和經濟自主的基礎上,從本國具體情況出發,主要依靠本國人民的力量,充分利用自己的資源和資金,發展本國的經濟。3、獨立自主、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的關系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對外開放的前提和基礎。對外開放是增強自力更生能力的重要途徑。[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有關內容,經濟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趨勢,作為東方經濟發展中的大國,我們該如何應對經濟全球化的世界局面?結合改革開放三十年的偉大成就,我們更堅定的是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改革方向,積極引進外資充實中國的經濟發展,在引進來的同時,也積極鼓勵中國的品牌走出去,去占有國際市場,利用國際資本,擴大民族工業的實力。我們每個同學都要學會用開放的眼光看待世界經濟的發展,掌握我國的對外開放政策,為將來積極投身我國的民族經濟建設做好準備。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