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3課 關注改善民生教學引入【案例資料】:“大眼睛”蘇明娟【教師提問】:1.是什么改變了蘇明娟的命運?2.在黨的惠民措施的幫助下,許許多多的人像蘇明娟一樣,“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自己身邊有這樣的例子嗎?一、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一)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1、教育的定義【教師引導】:利用多媒體呈現的資料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是教育?【學生活動】:討論思考【教師講評】: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泛指一切傳播和學習人類文明成果,增進人類知識、技能和社會生活經驗,影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以促進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為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狹義的教育主要是指學校教育,即制度化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社會(或階段)的要求,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對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或階段)所需要的人的活動。我國現行的教育體系主要由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三部分構成。普通教育由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組成。職業教育是指根據人與社會發展的需要,通過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個體的綜合職業素質獲得和諧發展,成為應用型人才的教育活動。成人教育是指通過業余、脫產或半脫產的形式對成年人進行的學歷教育。2、教育的作用【教師引導】:明白了教育的含義,那么認真思考教育有什么作用呢?【學生活動】:結合教材內容討論歸納【教師講評】:結合多媒體資料和學生討論的結果歸納總結(1)教育為現代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教育是社會各項事業存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通過教育向人們傳授科學文化及生產知識,培養具有各種技能的專門人才和技術勞動者,從而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2)教育是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教育落后是國家貧困之源,教育發展是國家發達之本,教育日益成為引領社會前進的力量。可以說,未來世界,誰掌握了教育的制高點,誰就掌握了發展的主動權。綜觀世界可以看出當今國際競爭突出地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對一個國家來說,綜合國力越來越集中地體現為擁有高新技術和創新人才的數量和質量。(3)教育促進人與社會的全面發展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直接影響到未來建設什么樣的社會。通過科學技術、生產技能、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等知識的教育,使一個國家的公民不僅具備智慧素質,而且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得到全面發展,成為國家與社會合格的建設者與接班人。【多媒體資料】:出示數據,說明教育的基礎性作用【多媒體資料】國家對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教育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1、職業教育的體系【教師講評】:我國現行的職業教育體系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職業學校教育。職業學校教育是學歷性的職業教育,分為中等職業學校教育和高等職業學校教育兩級。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是指完成初中教育的基礎上實行的職業學校教育,主要形式包括職業高中、技工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等。高等職業學校教育是指在完成高中教育基礎上實行的職業學校教育。二是職業培訓。職業培訓是按照職業或勞動崗位對勞動者的要求,以開發和提高勞動者的職業技能為目的的教育和訓練活動,屬于非學歷性的短期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的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從業前培訓、轉業培訓、學徒培訓、在崗培訓、轉崗培訓及其它職業性的培訓等。【多媒體案例】:汪洋,北京科技大學本科畢業。3年后,汪洋決定“自我召回”,插班到中專學校“回爐”,學習操作機床。王鵬,某職業學校畢業,和一批大學生一起被分到某企業空調維修車間工作,王鵬具有很強的動手能力,一段時間后,被領導任用為質量監督員。【教師提問】:(1)大學生為什么要回爐?(2)中專生有前途嗎?【教師點撥】:(1)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帶有比較明顯的行業性、技術技能性、市場導向性等特征,更加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2)國家需要大量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型人才,中職學生大有作為。2、職業教育的作用【教師引導】:請學生思考我們的職業教育有什么作用呢?【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結合多媒體呈現的相關資料討論分析【教師講評】:第一、職業教育也被稱為就業教育,職業教育主要目標是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要,培養各類有基本文化知識、專業技術實用能力和合格的思想政治素質的人才。第二、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實現社會公平與均衡發展的需要,也是政府應盡的責任。職業教育是面向廣大民眾的教育,根據各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發展職業教育培養生產、服務、管理第一線需要的實用人才,既把我國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也提高了國民素質。第三、職業教育也被稱為終身教育,是每一個人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終身面臨需要接受的一種教育。第四、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建立創業型、創新型社會的需要。職業教育是當前各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歐美等發達國家都非常注重發展職業教育,如英國的職業教育機構是獨立經營的實體,職業教育分類繁多。德國實行校企合作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 16歲至19歲的青少年有超過70%的人接受職業教育。美國的高中教育中,進行職業課程教育的占89%左右。澳大利亞有80%的高中畢業生接受職業教育。他們的成功做法告訴我們:未來經濟無論怎樣發達,社會所需的人才,多數都是高素質的中等或高等的職業技術人才。[活動平臺] 職業人形象設計目標:理解職業人形象對企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增強職業意識和創新意識。步驟:課前以小組為單位選定一種職業,了解此項職業的宗旨和文化;討論確定設計圖標方案,搜集相關參考資料,用計算機設計出代表職業人形象的圖標;上課進行交流,并選出最佳職業人形象設計方案。二、撐起護衛人民健康的保護傘(一)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1、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教師活動】:結合多媒體呈現的圖文資料,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講評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是指由政府統一組織,向居民公平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的健康保障制度。我國目前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是由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醫療服務體系、醫療保障體系、藥品供應保障體系四大體系組成。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使“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人人享有”的本質含義是“公平享有”,任何公民,無論年齡、性別、職業、地域、支付能力等,都享有同等權利。“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指的是與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國家、社會、個人能夠負擔得起的,投入低、效果好的醫療衛生服務。它既包括疾病預防控制、計劃免疫、健康教育、衛生監督、婦幼保健、精神衛生、衛生應急、急救、采供血服務以及食品安全、職業病防治和安全飲用水等公共衛生服務;也包括采用基本藥物,使用適宜技術,按照規范診療程序提供的急慢性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等醫療服務。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教師活動】:結合多媒體呈現的圖文資料,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實際講評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愿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主要做法就是以大病統籌為主,適當兼顧小病,農民個人籌資一小部分,國家和地方政府補貼一大部分。多媒體案例】農民徐大爺患腦溢血住院用去1.2萬元,拿到了1.075萬元的報銷款。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他寫下平生第一篇散文,歌頌黨的新政策。【教師提問】:徐大爺為什么這么高興?【教師點撥】:從2002年10月開始,中國政府歷史上第一次為解決農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問題進行大規模的資金投入,農村合作醫療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世界銀行和世界衛生組織把我國農村的合作醫療稱為“發展中國家解決衛生經費的唯一典范”。農村合作醫療,深得人心,人民群眾把它稱為“民心工程”和“德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發展情況年份 試點量(個) 農民參合(億) 參合率%2005 678 1.8 75.72006 1451 4.1 80.72007 2448 7.3 862008 2729 8.14 91.5(二)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意義【教師活動】:通過多媒體,展示新中國醫療衛生工作的成績。建立和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保障人民群眾的健康權益,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具體體現。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不斷提高全民族健康水平,既是推動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源泉,又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目的,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雙重體現;在推進現代化進程中高度重視人們的健康問題,積極發展醫療衛生事業,也是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三、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一)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社會保障制度是國家或政府根據法律規定,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公民在暫時或永久失去勞動能力,以及由于各種原因生活發生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種社會安全制度。1、社會保障制度的內容(1)社會保險社會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多渠道籌集資金,對勞動者在因年老、失業、患病、工傷、生育而減少勞動收入時給予經濟補償,使他們能夠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主要包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五項內容。養老保險或稱養老保險制度,是國家和社會根據一定的法律和法規,為解決勞動者在達到國家規定的解除勞動義務的勞動年齡界限,或因年老喪失勞動能力退出勞動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失業保險是指國家通過立法強制實行的,由社會集中建立基金,對因失業而暫時中斷生活來源的勞動者提供物質幫助的制度工傷保險是指國家和社會為在生產、工作中遭受事故傷害和患職業性疾病的勞動者及親屬提供醫療救治、生活保障、經濟補償、醫療和職業康復等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醫療保險是指當勞動者患病或受到傷害后,由國家或社會給予提供醫療服務或經濟補償的一種社會保障制度。生育保險是通過國家立法規定,在勞動者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力暫時中斷時,由國家和社會及時給予物質幫助的一項社會保險制度。【案例資料】:張沖應聘到某公司工作,公司提出如果職工要求辦理社會保險,每月就從工資中扣除400元。張沖認為還是多拿些工資好,至于辦不辦社會保險不著急,于是雙方簽訂了勞動合同,合同約定公司對社會保險概不負責。【教師提問】:張沖的想法有道理嗎?(2)社會救濟社會救濟是指國家和社會對因各種原因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救助,以維持其最低生活水平的一項社會保障制度。救助對象有三類:一是沒有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人,主要包括孤兒、殘疾人以及沒有參加社會保險且無子女的老人;二是有收入來源,但生活水平低于法定最低標準的人;三是有勞動能力、有收入來源, 但由于意外的自然災害或社會災害,而使生活一時無法維持的人。(3)社會福利社會福利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廣義的社會福利是指政府為全體社會成員創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質量的物質和文化環境而提供各種福利服務。如公共衛生、公共娛樂、市政建設、家庭補充津貼、教育津貼、住宅津貼等。 狹義的社會福利是指政府和社會向老人、兒童、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必要的社會援助,以提高他們的生活水準和自立能力。(4)社會優撫社會優撫是指政府和社會對軍人等從事特殊工作者及其家屬給予的優待、撫恤和妥善安置。主要包括提供撫恤金、補助金;舉辦榮譽軍人療養院、光榮院;安置復員退伍軍人;為軍隊離退休干部提供服務等。(5)社會互助 社會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勵和支持下,社會團體和社會成員自愿組織和參與的扶弱濟困活動。社會互助具有自愿和非營利的特征。2、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基本內容 實施對象 主要內容社會保險 年老、疾病、工傷、生育、失業等情況下的工薪勞動者 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則醫療保險社會救濟 生活在社會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貧困居民 最低生活保障社會福利 社會成員或殘疾、生活無保障人員 公共福利、職工福利、特殊福利社會優撫 軍屬、烈屬、轉業、傷殘軍人 優待撫恤社會互助 群眾性互助互濟 社會捐贈和成員自愿交費【教師活動】:通過多媒體,介紹我國現行的社會保障制度(二)加快建立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的意義1、有利于勞動力自身的生產和再生產通過社會保障制度,降低人們社會生活的風險,保障社會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需要,保證勞動者自身的生產不會因為生活陷入困境而中斷,通過對家庭的救助,利于下一代的順利成長。2、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調節作用社會保障能夠刺激社會總需求,保證勞動力市場供需平衡,同時還能為國民經濟的發展提供資金,如一些基金類的社會保障基金可移用于社會的生產建設。3、是進行社會資源再分配的一種手段通過調整社會成員的收入差距保證全體成員的基本生活,利于社會的穩定,利于實現共同富裕,體現了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教師點撥】:每一個勞動者,在其一生中總會遇到生、老、病、死、傷、失業等風險,除了依靠個人和家庭的力量外,還必須依靠社會保障制度。社會保障制度不是只和生活困難的社會成員有聯系,而是關系到千家萬戶,涉及到每個勞動者,和所有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關。[課堂小結]:本課主要學習了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性和國家優先發展教育的舉措、我國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的重要舉措和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主要內容。理解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意義和加快建立社會保障體系的意義。從自身做起,積極參與和諧社會建設的各種活動,以實際行動化解、消除不利于社會和諧的因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