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 14 課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1.了解意大利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及法西斯恐怖政策、德國法西斯專政的建立及日本軍部法西斯上臺等基本史實。2.掌握歐、亞兩個戰爭源地形成的背景、經過以及它們對內對外的政策。了解德國納粹黨迫害猶太人的簡況和19世紀30年代“柏林一羅馬一東京軸心”的形成。學習目標羅斯福新政使美國度過了經濟危機,同樣遭受經濟危機打擊的德、日等國則會怎樣擺脫危機呢 一.意大利法西斯政權的對外擴張1.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初期,意大利經濟衰退,政治混亂,墨索里尼乘機組織法西斯黨。1922年,法西斯黨徒向羅馬進軍,法西斯政權在意大利建立起來。古羅馬的最高長官身旁有12個衛士相隨。他們各人手持一束棒子,束棒中間插著一把戰斧。據說,用棒子來施笞刑,用斧子來施死刑,他們是權威和暴力的象征。束棒在拉丁語中讀作“法西斯”。法西斯專政是指對內實行極端專制的恐怖統治;對外進行侵略擴張的道路。2.擴張:經濟大危機爆發后,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在對外擴張中尋找出路;1935年,意大利發動了侵略埃塞俄比亞的戰爭,第二年宣布正式吞并埃塞俄比亞。對內實行獨裁統治,對外擴張領土。二.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1.背景:經濟大危機沉重打擊了德國。1932年,德國的工業產量比1929年下降了近40%,農業產量下降近30%,失業人數超過600萬。在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下,廣大中下層民眾困苦不堪,對政府的不滿加劇。德國游行的失業人群2.德國法西斯專政建立: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大權。不久,他解散國會,禁止其他政黨活動,建立了法西斯專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以希特勒為首的法西斯組織“納粹黨”利用德國社會階層對政府的不滿,利用各種手段乘勢發展壯大。希特勒 納粹標志希特勒出生在奧地利一個普通海關職員家庭。1914年,他加入德國陸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后退役。1919年,他加入德意志工人黨,該黨后改名為“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即“納粹黨”。“納粹”是德文“民族的”和“社會主義的”。兩個詞縮寫的音譯。1921年,希特勒成為納粹黨領袖,1923年,他發動“啤酒館暴動”,失敗后被捕入獄。希特勒宣揚種族主義、民族沙文主義和復仇主義,攻擊馬克思主義。1924年出獄后,希特勒著手強化納粹黨。1928年,納粹黨只有8萬黨員;1932年,黨員猛增到140萬,成為國會第一大黨。3.法西斯統治:納粹黨利用“國會縱火案”,打擊德國共產黨。在納粹統治下,幾百萬猶太人慘遭屠殺,成千上萬的包括猶太科學家在內的優秀人士被迫流亡國外,其中有杰出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流亡國外焚燒猶太人尸體的焚尸爐德國法西斯最大的集中營—奧斯維辛集中營1940~1944年,大約有400萬人在這里慘遭納粹分子殺害其中有100多萬猶太人在這里遇害。1945年1月27日,蘇聯紅軍解放了奧斯威辛集中營但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和沒有來得及運走的7.7噸頭發.4.擴軍備戰:1935年,德國公開撕毀《凡爾賽條約》,實行義務兵役制,建立起龐大的軍隊。1936年,德國派兵進駐萊茵非軍事區;1938年,吞并了奧地利;1939年3月,又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歐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三.亞洲戰爭策源地的形成日本覬覦中國之心由來已久。1927年,日本內閣宣稱“欲征服中國,必先征服滿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國。”1.背景:在經濟大危機中,日本經濟受到重創。工業生產急劇萎縮,數百萬人失業或半失業;農產品價格猛跌,農民負債累累。在國內外矛盾激化的形勢下,日本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法西斯組織。2.過程:(1)核心:軍部是日本法西斯勢力的核心。(2)對外擴張: 1931年, 日本關東軍策劃九一八事變,迅速占領了中國的東北三省,扶植建立偽滿洲國,并進一步蠶食中國華北地區。3.建立: 1936年,受軍部控制的廣田弘毅上臺組閣,建立法西斯專政,世界大戰的亞洲策源地形成。4.軍備與擴張:制定了《國基準則》; 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發動盧溝橋事變,開始全面侵華戰爭。“軍部”一詞最初只指獨立于政府、擁有軍令大權的國家軍事機關,后來逐漸成為當時日本龐大軍事官僚機構的總稱。軍部包括陸軍省、海軍省、參謀本部、海軍軍令部以及關東軍和其他軍事機關。軍部不對議會負責,直屬于天皇。在控制了國家政權后,以軍部為核心的日本法西斯勢力對進步活動實行殘酷鎮壓,并推行國民經濟軍事化,將全部國家機器納入戰爭軌道。廣田弘毅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意大利對外擴張歐洲戰爭策源地亞洲戰爭策源地時間:1922年人物:墨索里尼表現:侵略埃塞俄比亞背景:經濟大危機的打擊人物:希特勒時間:1933年意義: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時間:1936年意義: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表現: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課堂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希特勒.mp4 日本法西斯.mp4 第14課 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