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53張PPT)考點35 知道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意義,概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程一輪復習|歷史與社會2022中考名師導航01考綱分析知道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內容、意義;概述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程。02知識回顧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1978年5月10日,中央黨校內部刊物《理論動態(tài)》刊登《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文。5月11日,《光明日報》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公開發(fā)表這篇文章,新華社向全國轉發(fā)。文章鮮明地提出,社會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而且是唯一的標準。對“四人幫”設置的禁區(qū)“要敢于去觸及,敢于去弄清是非”。不能拿現(xiàn)成的公式去限制、宰割、剪裁無限豐富的飛速發(fā)展的革命實踐,應該勇于研究新的實踐中提出的新問題。這篇文章在廣大干部群眾中激起強烈反響,引發(fā)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1.時間:1978年12月2.主要內容(1)思想上:①會議沖破長期以來的左傾錯誤,堅決的批判了“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高度評價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確定了解放思想,開動腦筋、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的指導方針(即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2)組織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3)政治上:會議果斷結束“以階級斗爭為綱”,重新確立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作出了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3.意義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結束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進行的局面,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的偉大征程。改革開放的推進對內深化改革(1)地區(qū):首先從農村開始,然后從農村到城市(2)農村改革:①進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農村改革主要做法是實行包干到戶為主要的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最初為安徽鳳陽小岡村農民所采用,被稱為“中國農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20世紀80年代,我國農村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迅速發(fā)展起來,迅速改變著中國農村的面貌②作用: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激發(fā)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大大促進了農村改革的突破和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業(yè)生產和農民收入得到提高(3)城市改革:①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確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②作用:我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一步,推動了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促進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4)性質: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fā)展。對外擴大開放(1)地區(qū):首先由沿海地區(qū)推行,然后由沿海地區(qū)向內地發(fā)展(2)過程:1980年設立深圳、珠海、汕頭和廈門經濟特區(qū),打開了對外開放的窗口1984年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分設海南經濟特區(qū)1990年設立上海浦東開發(fā)區(qū),上海浦東開發(fā)帶動上海及長江三角洲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是20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就的重要標志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共十八大后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qū),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設立亞投行,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qū)等(3)意義:我國對外開放從沿海地區(qū)向內地發(fā)展,逐漸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對外開放有利于積極吸收外國資本,學習外國的先進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擴大對外經濟交流;有利于順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參與國際競爭,推動我國經濟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98520012002200720122017198719881990199219971978198019821984中共十七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中共十六大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共十二大中共十三大中共十四大中共十五大加入世貿海南經濟特區(qū)上海浦東新區(qū)經濟特區(qū)14個沿海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鄧小平理論1978年 中共十一屆三中會1982年 中共十二大1987年 中共十三大1992年 鄧小平南方談話1992年 中共十四大1997年 中共十五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明確概括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確立鄧小平理論在全黨的指導地位。鄧小平理論被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六大:“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七大: 提出科學發(fā)展觀中共十九大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中共十八大:科學發(fā)展觀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中共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被確立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03知識遷移改革開放的重要性改革開放實現(xiàn)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堅持改革開放,是我們的強國之路。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fā)展中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發(fā)展馬克思主義。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走上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之路改革開放的成就1.綜合國力:40年來,中國人民堅持改革開放,極大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yè)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項事業(yè)蓬勃發(fā)展。2.人民生活: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xiāng)就業(yè)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人民收入較快增長,家庭財產穩(wěn)步增加,城鄉(xiāng)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扶貧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人民通過改革開放過上了幸福生活。3.國際影響:改革開放是中國和世界共同發(fā)展進步的偉大歷程,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從“引進來”到“走出去”,從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到共建“一帶一路”,從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和國際金融危機到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wěn)定器和動力源,中國已經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背 景 土地所有制形式 影 響土地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阻礙了農村經濟和國家社會的發(fā)展 土地私有制 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生產力,為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開辟了道路。農業(yè)合作社 分散、落后的小農經濟無法滿足國家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 土地公有制 進一步調動了勞動者的生產積極性,進一步提高了農業(yè)生產水平。人民公社化 經驗不足,急于求成,忽視了客觀的經濟規(guī)律 土地公有制 急于求成,忽視客觀經濟規(guī)律,嚴重挫傷了生產者的積極性,國民經濟發(fā)展嚴重困難,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文化大革命”結束,黨中央正確總結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經驗教訓,作出了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土地公有制 激發(fā)了農民的勞動熱情,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四次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時 間:1992年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會 議:中共十四大改革開放對外開放經濟特區(qū)14個沿海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海南經濟特區(qū)上海浦東新區(qū)(內地)對內改革農村城市市場經濟時 間:1978年地 點: 安徽鳳陽小崗村政 策: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影 響:1.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2.農村生產得到大發(fā)展。3.農民生活水平提高。時 間:1984年 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中心環(huán)節(jié):增強企業(yè)活力、把企業(yè)搞活影 響:1.調動企業(yè)職工生產積極性,2.增強企業(yè)活力改革重點: 國有企業(y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內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鄧小平理論04典精例題1.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完成的三個轉變是( )①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從“兩個凡是”到實事求是 ③從“以鋼為綱,全面躍進”到“以階級斗爭為綱” ④從封閉、墨守成規(guī)到改革開放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2.70年奮進的腳步,70年光輝的歷程。以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重大事件的解讀,正確的是( )①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 ②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③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性一步 ④進入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3.著名史學家胡繩認為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中共黨史上的地位類似于( )A.中共一大 B.遵義會議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4.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使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此“新”字的含義是( )①黨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②黨的工作重心由鄉(xiāng)村轉入城市,開始城市領導鄉(xiāng)村的時期 ③黨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 ④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BC5.下列有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與中共八大相同點闡述錯誤的是( )A.建國后召開的黨的會議B.重視經濟,都大力發(fā)展生產力C.為社會主義建設指明了正確的方向D.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D6.如圖所示的這篇文章引起了一場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大討論,它的偉大作用在于( )A.粉碎“四人幫”,結束了“文化大革命”B.解放了人們思想,為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奠定思想基礎C.解放了人們思想,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新階段D.解放了人們思想,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新時代B7.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的廣闊天地展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 B.農民有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C.農民獲得了土地所有權 D.極大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8.20世紀80年代初,安徽省鳳陽縣農業(yè)生產實現(xiàn)了三年三大步:1980年糧食產量為5.02億千克,第二年則為6.70億千克,第三年達到7.15億千克,其主要原因在于( )A.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推進 B.人民公社化運動的深入開展C.沿海經濟開放區(qū)的形成 D.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CD9.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農村進行了轟轟烈烈的社會改革。在農村改革的推動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的時間和重點分別是( )A.1978年、國有企業(yè)改革 B.1980年、擴大招商引資C.1979年、擴大招商引資 D.1985年、國有企業(yè)改革D10.觀察如圖所示的柱狀圖,推動深圳市生產總值持續(xù)增長的最主要原因是( )A.地理環(huán)境優(yōu)越 B.“一國兩制”的實施C.浦東新區(qū)的帶動 D.經濟特區(qū)的建立D11.下表局面的出現(xiàn)主要得益于我國( )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的增長統(tǒng)計表(單位:億美元)A.深圳經濟特區(qū)的建立 B.《民法通則》的頒布C.對外開放逐步擴大 D.中共十五大的召開C年份 1980年 1990年 2000年對外貿易(進出口) 381.4 1154.4 4722.9引進外資(已利用外資) / 1028.9 5935.612.1992年,呼和浩特市成為對外開放城市。這件事屬于如圖對外開放進程圖( )A.有重點開放階段 B.由點到線階段C.點線面結合階段 D.全方位開放階段D13.閱讀如圖“中國對外開放示意圖”,對此圖理解錯誤的是( )A.對外開放率先從東南沿海四個經濟特區(qū)起步B.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意味著我國對外開放的地區(qū)逐漸擴大C.開放沿江、內陸省會(首府)城市和沿邊城市標志著開放深入內地D.形成經濟特區(qū)—沿海經濟開放區(qū)—沿海開放城市—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D14.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冷戰(zhàn)的結束,經濟全球化成為世界經濟發(fā)展的主要趨勢。順應這一歷史發(fā)展趨勢,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A.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B.實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的決定C.經濟發(fā)展分三步走的戰(zhàn)略部署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定D15.改革開放加速了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步伐,促進了國民經濟迅速發(fā)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上,1978年是一個十分微妙和關鍵的年代……中國的發(fā)展主軸已經向經濟成長轉移,然而圍繞經濟領域中出現(xiàn)的種種新現(xiàn)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識形態(tài)的標尺去丈量和批評……此次,鄧小平的南巡講話,是對僵硬思潮的致命一擊,……鄧小平南巡講話很快成為中央的決策主軸。——吳曉波《激蕩三十年》材料二 這種責任制是中國農民的偉大創(chuàng)造,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產物,是適應我國農業(yè)特點、農村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種較好的經濟形式,改革以前,農村在人民公社體制下,統(tǒng)一經營,集中勞動,統(tǒng)一分配,吃“大鍋飯”,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不高,影響了生產力的發(fā)展。……這種建立生產責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隨后,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導下,到1983年,全國農村已有93%的生產隊實行了這種責任制。——《中國歷史八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三 新加坡《聯(lián)合早報》指出:“新時期中國經濟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外開放,讓世界進入中國;第二個階段還是對外開放,但中國開始走向世界;第三個階段依然是對外開放,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1)材料一中,你認為“中國的發(fā)展主軸”是如何向“經濟成長”轉移的?結合所學知識,怎樣理解鄧小平南巡講話很快成為中央的決策主軸?召開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和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理解: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進入新階段,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2)材料二中“這種責任制”指的是什么?它的特點又是什么?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特點:包產到戶,自負盈虧。(3)各舉一例說明材料三中“讓世界進入中國”“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的事件有哪些。讓世界進入中國:設立經濟特區(qū);開放沿海城市;開辟沿海經濟開放區(qū);開放沿江城市、邊境城市、內地省會等。(其中一條即可) 中國開始走向世界: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舉辦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其中一條可) 中國已經開始改變世界了:深入實施“一帶一路”戰(zhàn)略;成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等。(其中一條即可)(4)綜合以上材料,你認為決定改革開放成功的因素有哪些?黨的正確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yōu)越性;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實行充滿活力的基本經濟制度和公平正義的分配制度;我國人民的艱苦努力等。(寫出三點,言之有理即可)16.經濟體制的改革推動了中國的現(xiàn)代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953 年就要到來的時候,……我國社會生活中又出現(xiàn)和積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農村,主要是土改以后農民分散落后的個體經濟難以滿足城市和工業(yè)對糧食和農產原料的不斷增長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同資產階級之間限制和反限制的斗爭已經經歷幾大回合,……使黨不能不考慮加緊和擴大農村的互助合作運動和城市限制資本的措施。——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七十年》(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為解決“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該措施的實質。措施:對農業(yè)、手工業(yè)和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實質: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yōu)樯鐣髁x公有制,實現(xiàn)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材料二:(2)1978年以來,我國經濟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結合材料二分析推動這一成就取得的一系列政策性因素。(此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史論結合,邏輯嚴密,表述簡潔)本小題采用分層評價,具體評分量表及范例如下。等級 等級描述水平1 沒有形成對問題的理解,對材料解讀錯誤,答非所問;沒有從政策性因素角度回答水平2 只能聯(lián)系單一事件,找到一個線索就立即跳到結論上去。如只回答“中共中央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等水平3 能聯(lián)系3個及以上的歷史事件,沒有進行分析,沒有建構其邏輯關系或邏輯關系不嚴密。如:只回答“召開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改革開放的決策”“肯定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鄧小平南方談話明確指出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水平4 能聯(lián)系3個及以上的歷史事件,作出合理、清晰的解釋,邏輯關系較嚴密水平5 在水平4的基礎上,能進行抽象概括,使問題本身的意義得到拓展。材料運用充分,表達清晰,邏輯嚴密示例: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作出了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中央連續(xù)五年發(fā)文肯定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有力地促進了農村改革的突破和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全面展開,改革增強了企業(yè)的活力,解放和發(fā)展了生產力,國民經濟得到快速發(fā)展。20世紀末,中國的改革開放進程面臨著嚴峻考驗,1992年,鄧小平發(fā)表南方談話,明確指出“市場也可以為社會主義服務”,解放了人們思想。根據鄧小平南方談話的精神,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標志著改革開放進入新階段,進一步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結論:中國的發(fā)展要堅持黨的正確領導,堅持改革開放,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醒:不必拘泥于參考答案的表述,只要方向正確,意思相同或相近,言之有理即可。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