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名師導航課件【考點精講】考點30 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歷史與社會一輪復習名師導航課件【考點精講】考點30 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資源簡介

(共110張PPT)
考點30 敘述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歷程,理解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一輪復習|歷史與社會
2022中考名師導航
01
考綱分析
掌握新民主義革命時期重要時期的歷史事件(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
理解新民主義革命的勝利對中國實現民族獨立的重要意義。
02
知識回顧
北伐戰爭
黃捕軍校
北伐誓師大會
北伐戰爭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
蔣介石、汪精衛等國民黨右派在帝國主義支持下先后通過1924年4月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1924年中國7月在武漢召開的“分共會議”,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
在某一節歷史課上,歷史老師出示一張圖片,請仔細觀察這張圖片,并回答相關問題
請回答:
(1)補充完整地圖上的的兩個空白處并概括指出圖中反映的北伐戰爭時期中國國內形勢。
(2)從圖片上看,這場戰爭從珠江流域大打到長江流域,請你說說得以勝利進軍的原因有哪些。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如何?
南京
廣州
參考答案——
填空:廣州和南京
形勢:軍閥割據
原因:國共兩黨的齊心協力為勝利提供了保障;制定了正確的戰略方針;
廣大北伐將士的浴血奮戰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工農群眾的密切配合和積極支援。
結果: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但由于蔣介石、
汪精衛等國民當右派叛變革命,國民革命運動失敗。
土地革命戰爭(1927年——1936年)
重要事件
南昌起義:第一次國共合作完全破裂后,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第一槍。
八七會議:為了總結大革命失敗的教訓,1927年8月7日,中共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確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裝起義的方針。毛澤東提出了“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重要論斷。中國革命開始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歷史性轉變。
秋收起義: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放棄了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毛澤東率部轉戰千里到達井岡山,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井岡山會師:1928年4月,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部分隊伍和湘南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與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軍會師,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力量不斷壯大。
土地革命:隨著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土地革命廣泛開展起來。中共廢除了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農民。各根據地出現了分田分地的景象。
反圍剿斗爭:從1930年開始,國民黨調集軍隊,對革命根據地發動了多次“圍剿”。紅軍采取了避敵主力、誘敵深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和打運動戰的方針,粉碎了敵人的四次“圍剿”。但由于博古、李德推行“左”傾錯誤主張,未能粉碎第五次“圍剿”,被迫實行戰略轉移,開始長征。
長征:1934年10月,紅軍開始長征,損失慘重。
1935年1月,召開遵義會議,會議集中解決當時具有決定意義的軍事和組織問題,糾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錯誤,肯定了毛澤東的正確軍事主張,增選毛澤東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義會議后,成立了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這次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在紅軍和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確立了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黨中央的領導地位,開始形成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在極其危急的時刻,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紅軍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擺脫了敵人的圍追堵截,一路北上。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吳起鎮,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宣告兩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抗日戰爭
一、日本侵華戰爭
1.九一八事變
(1)時間:1931年9月18日
(2)地點:沈陽
(3)經過:駐中國東北的關東軍炸毀沈陽附近柳條湖的一段鐵路,反誣中國軍隊所為,并以此為借口向中國東北軍發起進攻
(4)結果:東北軍奉命不抵抗,不戰而潰,不久日軍占領東北三省
(5)影響:九一八事變是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是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斯戰爭的序幕。
2.一·二八事變
(1)時間:1932年1月28日
(2)地點:上海
(3)經過:日軍進攻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軍長蔡廷鍇、總指揮蔣光鼐)奮起抵抗,擊退日軍的多次進攻
(4)影響:粉碎了日軍擴大侵略的圖謀
3.七七事變
(1)時間:1937年7月7日
(2)地點:北平
(3)經過: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到宛平城內搜查,遭到中國守軍拒絕后,日軍突然向盧溝橋軍隊發起進攻,并且炮轟宛平城,七七事變爆發(又稱“盧溝橋事變”)。
(4)結果:中國守軍第二十九軍奮起還擊,副軍長佟麟閣、師長趙登禹英勇犧牲
(5)影響: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的開始,全國性的抗日抗戰由此爆發
二、日本帝國主義的滔天罪行
1.南京大屠殺
1937年12月13日日軍占領南京后,在城內連續進行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至少有30萬中國平民和俘虜被殺害,是日軍對中國人民犯下的不可饒恕的滔天罪行。
細菌戰和毒氣戰
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用中國人身體代替動物實驗,組建細菌戰秘密部隊——七三一部隊,進行滅絕人性的細菌戰,中國人民深受其害
轟炸后方城市
日軍對重慶、成都、昆明等我國后方城市進行轟炸封鎖,使當地人民的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
實行“三光”政策
日軍對占領區的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實行野蠻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制造潘家峪慘案。
三、中國的抗戰(1931—1945年,長達14年)
1.局部抗戰掀起抗日救亡運動
(1)時間:1931—1937年
(2)背景: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占領東北,又欲使“華北獨立”,妄圖將華北從中國分割出去,民族危機日益嚴重,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全國掀起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
(3)參加階層和相關史實
A.中國共產黨:
①主張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
②組織東北抗日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
③領導一二·九運動,掀起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
④促成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文藝界:
1935年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唱出時代的聲音(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鼓舞民族斗志,吹響抗戰號角,成為今天的國歌
學生:
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舉行抗日游行,掀起了要求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一二·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D.東北軍民:組成東北抗日義勇軍,抗擊日軍。
國民黨愛國軍官:
①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挑起一二八事變,駐守上海的第十九路軍奮起抵抗,擊退日軍的多次進攻;
②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迫蔣介石抗日
西安事變——
時間:1936年12月12日
原因:①民族危機加劇,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②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推動
③張學良、楊虎城多次要求蔣介石聯共抗日遭拒絕
經過:國民黨將領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前來都剿紅軍的蔣介石,要求他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結果:西安事變發生后,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隨后獲釋,西安事變得到和平解決。
意義:①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
②標志著國共十年內戰基本結束,以第二次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全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2.抗日民族統一戰線
(1)時間:1937—1945年
(2)背景: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民族危機空前嚴重,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3)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①七七事變后,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時刻,國共關系進一步改善;
②1937年7月8日,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號召人民團結起來筑成全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把侵略者趕出中國,蔣介石也明確表示準備抗戰。
③不久,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日前線。
3.全民族的抗戰
(1)人民群眾:①廣大人民群眾運用智慧,廣泛開展伏擊戰、地雷戰、地道戰等游擊戰;②中國共產黨在東北組織抗日聯軍
(2)國民黨: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組織了淞滬、太原、徐州、武漢、長沙等大規模會戰,多次打退了日軍的大規模進攻,有效地牽制了日軍兵力
(3)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深入敵人后方,廣泛發動群眾,開展游擊戰爭,建立了敵后抗日根據地,把敵人的后方變成抗日前線(敵后戰場)
(4)海外華僑和各國人民:以捐款、捐物或到中國國內直接參戰等各種方式支援中國人民抗戰,如海外華僑捐獻救護車、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美國的飛虎隊支援中國抗戰。
4.重大戰役
(1)1937年8月13日,中日軍隊在上海及其周圍地區展開長達三個月的激戰,史稱淞滬會戰,打破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幻想
在太原會戰中,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第一次大捷
1938年春,李宗仁指揮中國軍隊開展徐州會戰,在臺兒莊戰役中殲滅日軍一萬多人,是抗戰以來中國軍隊取得的最大勝利,極大地鼓舞了中國軍民的抗戰斗志
1940年8月-1941年1月,八路軍在彭德懷指揮下,在華北向敵人發動大規模的攻擊,史稱百團大戰。這是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
四、抗日戰爭勝利
1.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2.1945年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舉行日本投降簽字儀式,日本簽署投降書,標志日本正式投降,二戰結束,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9月3日被定為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3.1945年9月9日,中國戰區受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4.1945年10月25日,臺灣光復,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之久的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
五、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
1.根本原因: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
2.中國共產黨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鉗制和消滅了大量日軍
3.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多次打退日軍的大規模進攻,有效牽制了日軍兵力
4.中國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和援助
5.日本發動的是非正義的侵略戰爭,失道寡助
6.中國抗戰戰略得當
六、抗日戰爭勝利的意義
1.國內意義:
這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戰爭中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和民族團結的巨大力量
2.國際意義:
①中國人民付出了巨大犧牲,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
②同時,作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和幫助。
七、中國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從時間和空間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洪流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中國戰場,始終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2.作用:中國是最早反對法西斯侵略的國家,中國堅持對日作戰,大大緩解了就美、蘇、英在太平洋戰場和歐洲戰場上的壓力;中國人民的英勇抗戰,開始最早、歷時最長、犧牲最大,對戰爭的最終勝利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大作用
八、抗日戰爭勝利的啟示
1.落后就要挨打,我們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增強綜合國力,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加強國際合作;牢記歷史,維護世界和平
3.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4.以史為鑒,勿忘國恥,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團結
5.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解放戰爭
一、國共兩黨的兩種不同建國主張與不同社會面貌
1.兩種不同前途命運
人民:普遍期待和平建設國家
(1)共產黨:為爭取和平、民主做出很大努力,提出和平建國方針,主張建立一個獨立自由、民主富強的中國
(2)國民黨:蔣介石堅持獨裁統治,蓄意發動內戰
2.兩種不同的社會面貌
1.國民黨統治區
(1)政治上:實行獨裁專制,壓制民主
(2)經濟上:通貨膨脹,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苦不堪言
(3)人民:掀起“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民主運動,形成解放戰爭的第二條戰線,國民黨失去民心
2.解放區
(1)政治上:實行民主選舉
(2)經濟上:實行土地改革,實行耕者有其田的制度
(3)人民:廣大農民分到土地,激發了生產積極性和革命積極性,積極踴躍參軍參戰支援前線,大大加快戰解放戰爭的進程。為取得全國勝利提供人力和物力支持
二、重慶談判
1.時間:1945年8月—10月
2.目的:
(1)國民黨:蔣介石迫于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也為發動內戰取得時間,并為在政治輿論上獲得主動,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強加到共產黨身上,玩弄假和平
(2)共產黨:為了盡可能一切取得和平,揭穿假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毛澤東冒險親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
3.內容:確定和平建國的基本方針,召開政治協商會議;但是解放區政權問題、國民大會問題、軍隊編程問題未能達成協議
4.結果:1945年10月10日,國共雙方簽署《政府與中共代表會談紀要》,即“雙十協議”
三、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1946年1月10日
2.地點:重慶
3.目的:協商國是,討論和平建國方案
4.內容:討論建立聯合政府、和平建國綱領、召開國民大會、修改憲法草案、整編軍隊等問題
5.結果:通過了一系列決議,再次確定避免內戰、和平建國的方針
6.意義:為中國實現民主統一、和平建國帶來一絲曙光
四、解放戰爭的經過
1.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公然違背“雙十協定”,撕毀政協決議,圍攻中原解放區,內戰全面爆發
2.戰略方針
(1)國民黨:全面進攻、速戰速決
(2)共產黨: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為主要目標,以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為作戰原則,以運動戰為主要作戰形式
3.戰略反攻:
1947年6月,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千里躍進大別山,揭開了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的序幕
4.戰略決戰(三大戰役)
遼沈戰役——
①時間:1948年9月—11月
②結果:最早發動,基本解放東北全境
淮海戰役——
①時間:1948年11月到1949年1月
②結果: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地區(這場戰役的指揮者之一陳毅感慨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
平津戰役——
①時間:1948年11月—1949年1月
②結果:北平和平解放,華北全境基本解放
(4)意義: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150多萬人,國民黨軍隊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全國勝利的到來。
5.國民黨統治覆滅
(1)1949年4月,人民解放軍在江西湖口至江蘇江陰的長江戰線上發起渡江戰役,百萬雄師過大江,國民黨的長江防線頃刻崩潰
(2)4月23日,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結束了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國民黨殘余勢力退往臺灣,造成海峽兩岸的分離
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
五、解放戰爭勝利的原因
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毛澤東等人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人民群眾的支持
人民解放軍的英勇作戰
建立了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團結一切力量
國民黨獨裁統治不得民心
國民黨軍隊氣勢不高
國統區經濟上橫征暴斂
03
知識遷移
中國人民軍隊的發展歷程
1.工農革命軍
(1)時間:1927年
(2)時期:土地革命期間
(3)相關事件:
南昌起義是中國共產黨創建軍隊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
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發動秋收起義
2.中國工農紅軍
(1)時間:1928—1936年
(2)歷史時期:土地革命時期
(3)相關事件:1928年井岡山會師,兩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
3.八路軍、新四軍
(1)時間:1937—1945年
(2)歷史時期:抗日戰爭時期
(3)相關事件:七七事變后,根據國共兩黨協議,中國工農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開赴抗戰前線
4.中國人民解放軍
(1)時間:1946年至今
(2)時期:解放戰爭時期,沿用至今
(3)相關事件:1946年解放戰爭爆發,解放軍采取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先后贏得三大戰役、渡江戰役的勝利,推翻了國民黨政權
地革命時期(1927-1937)——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
抗日戰爭時期 (1937-1945)——八路軍和新四軍
解放戰爭時期(1945-1949)——中國人民解放軍
抗美援朝時期(1950- 1953)——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部隊)
【總結】-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在不同時期的名稱
舊民主主義革命與新民主主義革命比較
1.舊民主主義革命
(1)典型事件:辛亥革命
(2)標志性事件: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標志著進入舊民主主義革命
(3)領導階級:資產階級
(4)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5)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
2.新民主主義革命
(1)典型事件:五四運動,北伐戰爭,抗日戰爭等
(2)標志性事件: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
1949年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
(3)領導階級:工人階級
(4)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
(5)革命綱領:消除內亂,打倒軍閥,建設國內和平;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達到中華民族完全獨立;統一中國為真正民主的共和國
3.相同點
(1)革命任務都是反帝反封建
(2)社會背景都是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3)都是為了挽救民族危機,實現民族獨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4)都推動了中國革命進程,促進了中國社會歷史的發展
國共兩黨關系的演變
第一次合作:1924-1927年,北伐戰爭,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發動統治;
第一次分裂:1927-1936年,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導致大革命失敗,內戰給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機;
第二次合作:1937-1945年,抗日戰爭時期,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第二次分裂:1946-1949年,解放戰爭時期
1)20世紀20年代至40年代,國共關系經歷了曲折的發展過程
合作 分裂 合作 分裂 (國共關系變化特征)
2)概況制約國共關系變化的因素。
A國共兩黨所代表的階級利益不同:
B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
C國際的影響。
3)近代史上兩次國共合作各取得什么重大成果
成果:
第一次國共合作,導致國民革命興起,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現了全民族抗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
4)分裂各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導致國民革命失敗,形成國共十年對峙,日本乘中國內戰大舉侵華。
第二次國共合作破裂,導致雙方三年多內戰,祖國至今未能完全統一。
5)對于今天來說,有何現實意義
現實意義:1)兩黨“合則兩利,分則兩傷”:
2)兩黨可以通過談判,進行第三次合作,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04
典精例題
1.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說:“軍閥之專橫,列強之侵蝕,日益加厲,令中國深入半殖民地之泥犁地獄。此全國人民所為疾首蹙額,而有識者所以彷徨日夜,急欲為全國人民求一生路者也。”
這表明國共第一次合作的主要任務是( )
A.建立中華民國,實現民主共和
B.建立一個獨立、自由、統一的新民主主義國家
C.成立黃埔軍校,建立革命軍
D.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
D
2.1924年5月,國民黨創辦黃埔軍校,蔣介石任校長,后來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第一期學員645人中有十分之一是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
這說明國民革命運動( )
A.由國共兩黨合作領導 B.軍隊由共產黨組成
C.由國民黨獨立領導 D.國共兩黨合作破裂
A
3.下表反映的是1926年12月廣東省中國國民黨黨員的職業統計。
這一職業分布應出現于( )
A.辛亥革命時期 B.五四運動時期
C.國民革命運動時期 D.紅軍長征時期
職業 農民 工人 學生 商人及其他
比例 40% 25% 25% 10%
C
4.隨著北伐的勝利進軍,各地的工農革命運動蓬勃發展。到1926年11月底,湖南已有54個縣建立農民協會組織,會員達107萬人;到1927年1月,會員又增加到了200萬人。1926年7月,湖北全省農民協會會員有3萬多人,到11月增加到20萬人左右。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也得到很大的發展。
與材料所述意思相符的是( )
A.工農群眾是北伐的主力軍 B.北伐的勝利有利于工農運動的發展
C.湖南、湖北是北伐的主戰場 D.北伐勝利后在各地建立了政權
B
5.紅軍在所經過的許多地區,幫助各民族群眾建立了革命政權,組織了革命武裝,而且留下許多紅軍干部和戰士,與他們一起戰斗。僅在少數民族地區建立的紅色政權,著名的就有黔邊南腰界土家、苗漢各族蘇維埃,大涼山彝、漢人民聯合政府——寧縣革命委員會,茂縣回族蘇維埃,陜甘寧豫海縣回民自治政府等。這些民族自治政府有許多都建立了革命武裝,在紅軍走后仍然堅持斗爭。上述材料說明長征( )
A.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 B.廣泛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
C.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D.是中國共產黨創建革命軍隊的開始
B
6.南京安全區國際委員會主席德國人約翰·拉貝用日記記錄了他親眼目睹的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間侵華日軍的暴行,這就是著名的《拉貝日記》(如圖)。《拉貝日記》可以作為研究南京大屠殺一手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
A.作者身份的特殊性
B.日記時間的一致性
C.作者經歷的真實性
D.日記內容的豐富性
C
7.蔣介石電文:“此次臺兒莊之捷,幸賴我前方將士之不惜犧牲,后方同胞之共同奮斗,乃獲此初步之勝利。”材料說明臺兒莊大捷的原因是( )
A.全民族團結抗戰 B.國民黨軍隊英勇抗戰
C.共產黨領導人民抗戰 D.華僑華人支援抗戰
8.美國記者史沫特萊在抗戰時期曾這樣描述一場戰役:“整個華北地區,從晉西北到東海岸,從南面的黃河到北面的長城,都成了戰場……打擊了敵人整個經濟、交通線和封鎖線。”她描述的戰役是( )
A.臺兒莊戰役 B.武漢會戰 C.淞滬會戰 D.百團大戰
A
D
9.丘吉爾在談到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時說:“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材料直接反映了( )
A.全民族抗戰是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B.中國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人民的大力支援
C.中國人民取得了反帝斗爭的第一次完全勝利
D.中國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D
10.抗日戰爭期間,抗日根據地內停止實行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實行地主減租減息、農民交租交息的政策。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壯大抗日力量 B.打倒北洋軍閥
C.改善農民生活 D.消滅地主階級
A
11.某同學想通過看電影了解抗日戰爭的歷史,下列影片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來觀看,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②①③④
D
12.據《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一書統計,國民政府指揮中國軍隊在正面戰場先后與日軍進行大會戰22次,重要戰斗1117次,小規模戰斗3.89萬余次,斃傷日軍85.9萬余人,同時也付出了322萬余人的重大傷亡。這說明( )
A.淞滬會戰沉重打擊日本侵略者氣焰
B.國共雙方協同作戰取得重大勝利
C.國民政府在軍事上積極組織抗戰
D.東方戰場是反對日本侵略的主戰場
C
13.毛澤東曾經說過,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戰爭“教育了中國人民,把一盤散沙的中國人民打得團結起來了”。下列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抗日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覺醒 B.抗日戰爭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
C.抗日戰爭是一場民族解放戰爭 D.中國在抗日戰爭中遭受巨大損失
A
14.抗日戰爭勝利后,國民黨破壞和平,發動內戰。
全面內戰爆發的標志是( )
A.重慶談判失敗 B.國民黨軍圍攻中原解放區
C.三大戰役的舉行 D.國民黨軍發動重點進攻
B
15.內戰爆發后,中共調整了土地政策,在解放區開展土地改革運動,
以下對此次土地改革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1947年頒布了《中國土地法大綱》
B.所有農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糧食和衣物
C.激發了廣大農民生產和革命的積極性
D.為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B
16.下列四幅圖反映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重大事件,
其中標志著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的是( )
C
17.劉鄧大軍以銳不可當之勢,先后跨越重重障礙,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斗,完成了一次無后方依托,以長驅直入插進敵人戰略縱深為特點的特殊形式的進攻行動。這一“行動”( )
A.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是解放戰爭中最大規模戰役
C.揭開人民解放軍戰略反攻序幕 D.標志著解放戰爭取得徹底勝利
C
18.林彪意識到:“東北敵軍孤立分散,所占地區十分狹小,補給困難,
而且敵軍戰略意圖或撤或守,還舉棋不定。”由此判斷他是在謀劃( )
A.遼沈戰役 B.平津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A
19.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山東有580余萬農民,冀中有480余萬農民支援前線。淮海戰役中,華東解放區組織出動民工150萬人,擔架30.5萬副,大小車88萬輛,牲畜6300頭,為淮海戰役勝利提供了有力保障。以至陳毅司令員說,淮海戰役的勝利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這段材料反映了解放戰爭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
A.民眾的大力支援 B.解放軍作戰勇敢
C.國民黨軍戰斗力低下 D.黨中央指揮正確
A
20.徐中約在《中國近代史》中寫道:蔣介石將大批部隊派往東北,結果便是令其中的47萬人被消滅或被俘……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指揮不當,再次導致了無可挽回的兵員損失。作者旨在說明影響戰爭結局的因素是( )
A.人心的向背 B.軍隊的士氣
C.決策者的作用 D.外部勢力的介入
21.解放戰爭時期,下列通過和平方式解放的城市是( )
A.錦州 B.徐州 C.北平 D.西藏
C
C
22.1949年4月,毛澤東、朱德下達進軍命令:“奮勇前進,堅決、徹底、干凈、全部地殲滅中國境內一切敢于抵抗的國民黨反動派,解放全國人民,保衛中國領土主權的獨立和完整。”至此,人民解放軍開始( )
A.挺進大別山 B.遼沈戰役 C.淮海戰役 D.渡江戰役
13.某中學生的學習筆記有“轉戰陜北”“躍進大別山”“渡江戰役”等關鍵詞。據此判斷,她學習的專題是( )
A.國民革命 B.十年內戰 C.抗日戰爭 D.解放戰爭
D
D
23.孫中山是偉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共產黨人是孫中山先生革命事業的繼承者。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孫中山先生是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為紀念孫中山,某校要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活動的主題分別確立為“構想共和”“浴血共和”“締造共和”“維護共和”。
材料二  國共兩黨經歷了兩度分合,歷史證明兩黨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1)依據確定的四個主題,活動方準備在東京、武漢、南京和廣州舉辦相關的紀念活動。請你結合相關史實,說說選擇這幾個城市的理由。
“構想共和”——創立同盟會;“浴血共和”——武昌起義; “締造共和”——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 “維護共和”——召開國民黨一大,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或創辦黃埔軍校)
(2)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國共兩黨,合則兩利。請你用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史實說明國共兩黨,合則兩利。
1924年—1927年,國共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創辦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展開了聲勢浩大的國民革命運動,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
(3)孫中山先生的一生在民主革命指導思想上有過兩次大的認識,分別是什么?
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
24.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對于抗日戰爭何時開始,在中共七大《論聯合政府》的報告中說過:“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在曲折的道路上發展起來的。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從1931年開始的。”顯然,自1931年算起,到1945年,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整整是14年,而不是8年。
——摘編自中國干部學習網
材料二 自事變發生后,在東北三省,中共滿洲省委指示各地黨組織,加強與抗日義勇軍的聯系,執行民族革命統一戰線的策略,主動地爭取團結各種抗日力量,收編和改造各種義勇軍。……組織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從1932年起,先后組織了十余支抗日游擊隊,直接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極其艱苦的斗爭。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上冊
材料三 面對日本侵略帶來的嚴重的民族危機,國共兩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全民族的抗戰開始了。經過浴血奮戰,中國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難,付出了巨大犧牲,終于同美、英、蘇等反法西斯同盟國一道打敗了窮兇極惡的日本帝國主義,取得了抗戰的最后勝利。
——摘自中華書局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
(1)根據材料一,寫出“14年抗戰”開始的時間。結合所學知識,寫出“14年抗戰”開始和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性歷史事件。
時間:1931年。“14年抗戰”開始的標志性歷史事件:九一八事變。全民族抗戰開始的標志性歷史事件:盧溝橋事變(或七七事變)。
(2)根據材料二,概括指出中國共產黨在東北地區為抗擊日本侵略做了哪些工作?
實行民族革命統一戰線策略,主動爭取團結各種抗日力量;組織和領導抗日武裝,直接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斗爭。(答出兩點即可)
(3)根據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你認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取得最后勝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主要原因:中國共產黨堅定而正確的領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或中華民族團結抗戰);中國人民的堅決抗戰;國際反法西斯力量的幫助和支持。(答出兩點即可)
25.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49年2月7日,毛澤東第一次登上具有“世界史庫”之稱的美國《時代》周刊封面。本期封面人物報道以《風流人物》為標題,比較詳細地介紹了毛澤東和他開辟的中國革命新道路。
(1)毛澤東在此時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重大歷史背景是什么?
三大戰役的勝利,基本消滅了國民黨軍隊的主力。
(2)簡述中國革命新道路的主要內容,新道路的“新”是相對什么而言的?
內容: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黨集中力量領導工人運動(城市中心論)。
材料二: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歷程
(3)請在年代尺的方框內填上相應的歷史事件,并簡述毛澤東在其中作出的突出貢獻。
秋收起義:毛澤東決定放棄攻打城市的計劃,改向敵人薄弱的農村進軍。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開辟:毛澤東帶領工農紅軍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 遵義會議:毛澤東軍事上的正確主張在遵義會議上得到了肯定,在中共中央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得以確立,成為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周恩來總理曾說:“新民主主義的歷史就是從天安門到天安門。”回顧中國新民主主義三十年的歷史,既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一步步走向成熟的三十年,也是國共關系風云激蕩的三十年……
材料一 
……偉大的中國革命遇到了極艱巨的磨折。今年四月間蔣介石在上海發起了反革命政策……只有廣大的勞動群眾積極起來反抗,實行革命的斗爭,才能撲滅反革命。
——1927《中共“八七”會議告全黨黨員書》    ……當此國難極端嚴重民族生命存亡絕續之時,我們為著挽救祖國的危亡,在和平統一團結御侮的基礎上,已經與中國國民黨獲得了諒解,而共赴國難了。
       ——1937《國共合作宣言》
材料二 “我們希望和平,而不求茍安;準備應戰,而決不求戰。我們知道全國應戰以后之局勢,就只有犧牲到底,無絲毫僥幸求免之理。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
材料三 “比較敵我的實力,無論就哪一方面而言,我們都占有絕對的優勢,軍隊的裝備、作戰的技術和經驗,……重要的交通據點、大都市和工礦的資源,也完全控制在我們的手中……一切之條件,皆操之在我,我欲如何,即可如何。”
——汪朝光《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
(1)根據材料一,用史實說明中國共產黨是如何一步步從幼稚走向成熟的。
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后,中國共產黨認識到了國民黨的反動本質,開始武裝反抗國民黨,獨立領導中國革命。
隨著日本對中國侵略的不斷加劇,中國共產黨從民族大義出發,由原來的武裝反抗國民黨,開始聯合國民黨,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抗日。
(2)從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蔣介石的態度發生了什么變化?這一變化給后來的中國帶來怎樣的影響?
由聯合共產黨共同抗日變為發動內戰,消滅共產黨,實行獨裁統治;使剛剛結束八年抗戰的中國,又陷入內戰之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內戰以中國共產黨的勝利告終,并成立了新中國,也造成臺灣與祖國大陸分離的現狀。
(3)以上材料為我們今天的民族復興帶來哪些思考或警示?
實事求是,從國情出發制定黨的方針政策;國共兩黨合則利,分則傷,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團結包括國民黨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28.辨析史料,回答問題。
【得道多助】
材料一 解放戰爭時期,解放區老百姓高呼的口號:“前方打老蔣,后方挖蔣根”,“支援大反攻,參加勝利軍,打倒蔣介石,拔掉老禍根”。
(1)“挖蔣根”是指什么?該措施的核心法律文件是什么?它為什么會成為扭轉戰局的關鍵?
“挖蔣根”:解放區土地改革。核心法律文件:《中國土地法大綱》。原因:經過土地改革,解放區有1億多農民獲得了土地。翻身后的農民踴躍參軍,積極支援前線,成為解放戰爭迅速勝利的可靠保證。
【戰略反攻】
材料二 毛澤東指出:“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這是蔣介石的二十年的反革命統治,由發展到消滅的轉折點,這是一百多年以來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統治由發展到滅亡的轉折點。”
(2)材料二中的“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指的是什么軍事行動?“蔣介石的二十年”是指從哪一年到哪一年?
軍事行動: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間:從1927年到1947年。
【戰略決戰】
材料三 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的小院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澤東打趣地說:“打了三個戰役,白了一根頭發,值得。”
(3)“三大戰役”中解放東北全境,使人民解放軍在數量上取得優勢的戰役是哪一戰役?毛澤東為什么說“值得”?
戰役:遼沈戰役。原因: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從而大大加快了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走向勝利】
材料四 人民解放軍強渡長江——促使了“一個城市的解放,一個政權的垮臺”。
(4)材料四反映了哪一戰役?“一個城市、一個政權”分別指什么?
戰役:渡江戰役。一個城市:南京。一個政權:南京國民政府。
【總結反思】
材料五 1946年8月,毛澤東指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看起來,反動派的樣子是可怕的,但是實際上并沒有什么了不起的力量。從長遠的觀點看,真正強大的力量不是屬于反動派,而是屬于人民。”
(5)結合材料五,分析解放戰爭中共產黨最終取得勝利的因素。
因素:中國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群眾的擁護和大力支持。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荣县| 兖州市| 建阳市| 三穗县| 垫江县| 万宁市| 福泉市| 澄城县| 密山市| 金堂县| 黑龙江省| 兴业县| 陆良县| 金昌市| 鹤峰县| 余干县| 临潭县| 凤台县| 库车县| 清流县| 神木县| 青龙| 长宁区| 彭泽县| 黄平县| 得荣县| 辉南县| 昌图县| 济阳县| 凤阳县| 昔阳县| 萨嘎县| 泽库县| 新建县| 贵德县| 广东省| 伊宁市| 蒙城县| 无棣县| 宜良县| 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