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考點11 知道獲取歷史信息的常用方法、途徑,運用不同的資料有理有據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一輪復習|歷史與社會2022中考名師導航01考綱分析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和口述資料,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掌握發現歷史認識社會的方法,學會利用各種資料辨別信息的價值。運用不同的資料有理有據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02知識回顧歷史資料如:如金字塔、秦始皇陵兵馬俑、北京人燒過的獸骨化石、圓明園遺址、等實 物 資 料(文 物)文物指的是在人類的發展過程中,人類創造的或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和紀念價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現代的、的物質文化遺存(如遺物、遺跡)的總稱。文獻資料:指記錄知識的載體,包括書籍、檔案、日記、報刊、圖片等其它文字和音像資料。口 述 資 料:口述資料是人們口耳相傳的產物,傳說和口述歷史都屬于口述資料。了解歷史為什么要研究口述資料?在一些沒有文字記載,文物古跡也不太豐富的時候,我們要想了解某個事物的歷史和過去,就必須借助當人們的口述。實際上,口述資料也是我們了解歷史的重要依據。歷史資料第一手資料第二手資料原始資料(直接的證據)(間接的證據)當事人根據親身經歷寫成按照資料值的不同分為:第一手資料和第二手資料從他人那轉述得來的資料歷史評價歷史評價的原則和方法原則——1.全面性原則:堅持兩點論和一分為二的觀點,應從積極性和消極性、進步性和反動性、主觀動機和客觀效果等方面全面評價。2.階段論和方面論結合的原則:從縱的關系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有時間階段上的劃分,從不同階段上作出不同評價;在橫的關系上,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又具有多重性,如有的人物是英雄與暴君集于一身,評價時應采用方面論的方法。3.發展性和長遠性原則:從整個人類歷史發展角度去評價,從是否順應歷史進步潮流、是否體現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等角度去評價。4.主流性原則:要分清歷史人物的主流與支流,政治活動與個人生活方面的差別,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以個人道德標準代替歷史進步的標準。5.適度性原則:評價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不能標新立異,不能違背主流學術觀點,不能違背一般人的善惡標準。6.階級性原則: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階級的觀點與階級分析的方法,但反對貼階級標簽,反對苛求古人。7.實踐的原則:從是否有利于社會進步,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發展,實踐效果好壞及對社會歷史發展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評價。方法——1.特定的歷史背景:背景是歷史人物活動的大舞臺,人物同樣的活動如果處于不同的歷史背景,那就可以作出不同的評價。對歷史人物的評價要考慮他的階級性和時代性。2.確定評價標準:看一個人物的活動或舉措,不能感情用事,也不能僅從道義的角度去考慮,道德評判不能改變偉人的歷史地位,而要看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國家的統一,等等。3.防止以偏概全:通常說人無完人,就是指對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要一分為二、全面客觀地去看待,但同時要遵循大節原則,不能因為失誤就否認歷史貢獻。4.克服英雄史觀:承認歷史人物的個性特點對事物具有一定影響力,但不能夸大,歷史上有作為的人物是時勢造就出來的。評價歷史人物一般思路——評價歷史人物,要明白評價對象在歷史上做了什么,這樣才能做到“史論結合”。人物事跡的描述,可采用事跡分類法(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等方面)、階段分析法(把歷史人物的活動分成不同階段,逐段評價其功過是非)、好壞分類法(把人物事跡按照積極和消極兩方面進行分類歸納)等。03知識遷移歷史資料表現形式優缺點文獻資料史書、甲骨文、竹木簡、檔案、日記、報刊、圖片、等其他文字和音像資料基本反映歷史真實情況,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實物資料文物(遺物、遺跡)可以填補文獻記載的空白,驗證文獻資料記載的真實性,糾正文獻資料記載的錯誤。口述資料傳說、口述歷史有虛構成份,但可以彌補文獻資料的不足。【總結】歷史資料04典精例題位于浙江省境內的河姆渡遺址是長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首次發現。以下是研究河姆渡文化的一些資料:①河姆渡出土的稻谷(圖一);②豬紋黑陶缽(圖二);③《河姆渡文化》書籍(圖三);④關于河姆渡文化的傳說。據此回答1-2題。1.上述資料中屬于研究河姆渡文化第一手資料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根據上述實物資料,能證明的史實是( )①河姆渡居民已開始種植水稻 ②河姆渡居民具備生產黑陶的技術 ③河姆渡居民開始了家畜飼養 ④河姆渡是世界上最早的農業聚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AA3.下列各項既是文物又是文獻資料的有( )①甲骨文 ②秦漢竹木簡 ③北京人頭蓋骨 ④《漢謨拉比法典》石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以下可以印證“孫中山先生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的史實是( )①孫中山先生是資產階級革命家 ②創建了中國第一個革命團體——興中會 ③創建同盟會,實現了“三民主義” ④領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專制政體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BC5.歷史推論離不開對史實的正確解讀。下表中推論符合史實的是( )B(1)北京人頭蓋骨 (2)《論語》 (3)牛郎織女(4)檔案 (5)秦始皇陵兵馬俑 (6)圓明園遺址(7)明長城 (8)女媧補天(9)《資治通鑒》 (10)日記6、史料分類:屬于文獻資料的有:屬于實物資料的有:屬于口述資料的有:(2)(4)(9)(10)(1)(5)(6)(7)(3)(8)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歷史學家翦伯贊說:“我說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統治階級中的一個杰出人物,不是因為他是一個王朝的創立者,而是因為他不自覺地順應了中國歷史發展的方向,充當了中國新興地主階級開辟道路的先鋒,在中國歷史上,消滅了封建領主制,開創了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新的歷史時代。”材料二 毛澤東是這樣評價秦始皇的:秦始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用要肯定,但他在統一六國之后,喪失了進取的方面,志得意滿,求神仙,修宮室,殘酷地壓迫人民,到處游走,消磨歲月,無聊得很。材料三 唐朝詩人李白創作的古詩:“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1)從材料一看,翦伯贊是怎樣評價秦始皇的?其主要依據是什么?翦伯贊認為秦始皇是封建統治階級中的杰出人物。依據:他開創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專制主義的新時代。(2)材料二中毛澤東是如何評價秦始皇的?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在評價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點?毛澤東認為秦始皇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進步作用要肯定,但他之后實行暴政導致亡國,是應否定的。特點:辯證地看待歷史人物。(3)你能指出材料三稱贊了哪一歷史事件嗎?“秦王掃六合”有何歷史意義?秦始皇統一六國。歷史意義:秦的統一,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8.某歷史興趣小組圍繞魏晉南北朝時期進行了研究性學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探究一 魏晉南北朝的時代特征(1)根據材料,概括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特征:多個政權并立,朝代更迭頻繁,由分裂走向統一。探究二 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西晉懷帝永嘉五年)時海內大亂,獨江東差(略微,比較)安,中國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資治通鑒》江南之為國盛矣……自晉氏遷流,迄于太元之世,百許年中,無風塵之警,區域之內,晏(安定)如也……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宋書》(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得到發展的原因有哪些?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南方社會秩序相對安定,江南自然條件優越,民眾辛勤勞作等。(答出三點即可)9、秦朝滅亡后,由劉邦、項羽分別領導的兩支反秦主要力量即將爭奪天下。項羽的謀士知道沛公劉邦雄才大略,勸項羽在鴻門設宴招待劉邦,并在席前將他刺殺。在宴會間,項羽的部將項莊借舞劍表演之機,逼近劉邦,卻被別人擋住。而項羽呢,一直猶豫不決,沒有發出殺掉劉邦的暗號,劉邦就借口上廁所逃脫了險境。( 1 )此是歷史上著名的什么事件?形成了哪個著名的成語?( 2 )它是怎樣被記載下來的?它被記載在哪一本史書中?是誰寫的?能否介紹一下這位歷史人物?( 3 )這部史書有怎樣的價值?( 4 )你學過這部史書中的文章嗎?舉例說明。鴻門宴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通過文獻資料 《史記》司馬遷史學價值:是后人了解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多年歷史的一部最重要的文獻資料。 文學價值:魯迅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張良奇遇記》、《陳涉世家》、《廉頗藺相如傳》等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