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教案(表格式,2課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教案(表格式,2課時)

資源簡介

授課日期 時 數 2 課型 新 課
課題 第5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教學目標 認知:了解我國改革開放30年來取得的偉大成就、實現現代化“三步走”和“新三步走”的發展戰略、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基本要求,理解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科學發展觀、新型工業化道路、農業現代化道路、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含義等;情感體驗:認同黨和國家關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方針政策,愛護環境資源,養成環保習慣,擁護黨和國家發展經濟的方針政策;3、運用:能初步運用科學發展觀解決自己職業生涯與發展的實際問題,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有關發展經濟的方針政策。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教學難點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
教學資源 課本,練習指導書,網絡
教法與學法 引導、自主探究相結合,講授法,課上討論等學生主體參與的教學形式。
學情分析(含更新、補充、刪節內容)
板書設計 一、小康社會的提出;二、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教后記 通過講授、討論和思考,使學生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了我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的奮斗目標等基本知識,樹立環保意識、增強節約和憂患意識。
教學程序和教學內容(包括課外作業和板書設計) 師生活動
(Ⅰ) 導入新課通過第4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這讓我們明白:從經濟制度看,我國經濟生活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上進行的。當我確立了基本經濟制度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從我國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來看,我國當前的經濟活動的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Ⅱ)講授新課第5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就(1)綜合國力由弱到強,GDP從占世界1.8%升至9.5%,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日本2010年名義GDP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2011年美國159242萬億美元,中國China (PRC) 74261 萬億美元(471564億元RMB) 匯率為6.35,日本59743萬億美元。
(2)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長超過6倍,實現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3)城鄉協調共同發展,城鎮化率從不足18%上升到2011年的城鎮化率已經達到51.27%。 (4)外貿規模從世界第29位上升到2011年出口世界第1位,進口僅次于美國,外匯儲備從1.67億美元增長到2011年底中國外匯儲備為3.181萬億美元。(5)教育普及程度接近中等國家平均水平,科學技術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上面五組數據表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但是,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城鄉居民生活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仍占一定比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任重道遠。(二)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1、小康的提出及含義小康的提出:當今“小康社會”概念是鄧小平同志在1984年3月對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的談話中首先提出,此后,鄧小平同志有多次重申“小康”概念,并把中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界定為達到小康。小康的含義:“小康”一詞最早出自《詩經》“民意勞止,汔可小康”,是指可以維持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經濟狀況,過上不愁吃、不愁穿,并略有結余的生活。現代意義的小康,是指在溫飽的基礎上,生活質量進一步提高,達到豐衣足食。2、“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步:到20世紀末,人均國民生產 總值比1990年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 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 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經過20年的努力,我國實現了現代化建設的“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標,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了小康水平,實現了由貧困到溫飽、再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我國達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是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3、“新三步走”的發展戰略隨著第一步、第二步戰略目標的逐步實現,黨中央及尸體吹我國現代化建設“新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在新世紀的第一個1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社會更加寬裕;第二步:再經過10年的努力,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資料:東部沿海發達地區,2001年人均GDP已達到或超過三四千美元,遠遠高于中西部一些落后地區。目前,人均GDP最高為上海市,已經突破4000美元,最低的貴州省卻只有300多美元。我國目前的小康基本上還處于生存性消費、發展性消費,還沒有得到有效的滿足。據2004年普查數據顯示,中國現有300萬失學兒童。社會保障還不健全,環境質量還有待提高。學生思考以上材料說明什么問題?(結論:說明了總體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新三步走”的戰略是對鄧小平分三步走的第三步戰略部署的具體化。 新“三步走”戰略是對鄧小平分三步走戰略部署的具體化。(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和意義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時間: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 經濟實力: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人民生活: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 政治文化: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權利更加充分,公民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更高,充滿活力和安定團結的國家。 國際關系:更加對外開放,更加具備親和力、為人類做出更大貢獻的國家。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目標在優化結構和提高效益的基礎上,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力爭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緦崿F現代化,建設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經濟體系。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大幅度提高, 城鎮人口的比重較大幅度提高,工農差別、城鄉差別和地區差別擴大的趨勢逐步扭轉。社會就業比較充分,家庭財產普遍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人民過上更加富足的生活。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意義 標志著我國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關系到我國從不發達的社會主義到國家富強的現代化國家的歷史性轉變。關系到中華民族偉大事業的復興。4、全面小康的特點 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二、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生態協調發展(一)走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之路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但在近代發展中卻大大落后了。當18世紀和19世紀西方國家紛紛進入工業化國家行列時,中國仍然是一個落后的農業國。鴉片戰爭后,西方工業文明傳入中國,中國開始了艱難的工業化進程。從洋務運動到新中國建立知識的近百年中,工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到10%。自1949年新中國建立后,工業化速度明顯加快,經過近30年的努力,中國建立起了獨立的工業體系與國民經濟體系。但受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這種工業化缺乏可持續的推動力,占人口80%以上的勞動者仍然依靠手工勞動。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工業化才真正步入了快車道。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為工業化插上了翅膀,國民經濟以年均9.8%的速度遞增,農業人口以年均近1%的速度遞減,城市人口從站總人口的17.6%上升到2008年近45%。但是,在高速工業化進程中,我國仍按存在科學技術相對緩慢,第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夠協調,在經濟高速發展中對社會發展、對資源環境與生態保護重視不夠等問題。1、新型工業化的主要內容 新型工業化的內容包括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社會化和信息化等內容。2、新型工業化的含義新型工業化的含義就是堅持一條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展的工業化道路。3、樹立科學發展觀 必要性: 單純追求經濟的增長速度,而忽視社會的全面進步,會出現“沒有發展的增長”,導致資源短缺,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內涵: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 ——必須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要按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促進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相協調。堅持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速度和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使人民在良好生態環境中生產生活,實現經濟社會永續發展?!妒叽髨蟾妗?(二)推動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材料:全球四分之一的筆記本電腦和三分之一的數碼相機是我國蘇州生產的,然而每銷售一臺電腦我們要給英特爾幾十美元,微軟幾十美元,中國人自己賺的大概只剩10個蘋果的錢,生產一臺DVD,我們的利潤只有1~2美圓;生產一件MP3,我們的利潤只有一美元多。我國紡織服裝出口占全球防止服裝貿易總額的24%,但自主品牌不足1%,且沒有一個世界名牌,我國彩電、手機、計算機、DVD播放機等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但關鍵芯片以來進口。我國企業不得不將每部手機售價的20%、計算機售價的30%支付給國外專利持有者。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呢?我國當前的主要問題是:農業基礎薄弱,工業素質不高,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三大產業的關系還不協調。 中國 美國1、實現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的關鍵(1)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關鍵必須做到:把自主創新能力放在首位,由原來主要依靠人力、物力投入的增長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的內涵式發展道路轉變,實現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方式的轉變。(2)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又快又好發展的又一關鍵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第三產業的比重和水平;重視第一產業的發展,發展現代農業;第二產業的發展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轉變發展方式,實現工業由大變強。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保持東部繼續發展;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振興東北部老工業基地;開發西部地區。促進城鄉經濟協調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十七大報告指出,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事關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大局,必須始終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三)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閱讀材料:日本每年要用掉250億雙一次性筷子,其中90%以上是從中國進口的。需要采伐數萬平方公里的森林,日本的森林覆蓋率高達65%,他們很珍惜自己的森林,很少用自己的森林生產一次性筷子,中國森林覆蓋率僅僅18%,卻成了日本一次性筷子的最大出口國。2006年3月,中國政府加強了對一次性木筷子的生產限制,日本國內一次性筷子的價格上升了50%,日本餐飲業面臨著“筷子荒”。1、資源節約型社會的含義生產上的“集約”:建立以節約使用土地和水資源為中心的農業生產體系;建立以節約能源和原材料為中心的工業生產體系。消費上的“節省”:建立以杜絕浪費和資源循環使用為中心的消費體系。2、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含義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形態,其內涵是人類的生產和消費活動與自然生態系統的協調可持續發展。3、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模式 不能走發達國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推動節能減排和循環經濟發展;完善產業政策,加強市場監督,建立落后產能退出機制,推動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的開發和推廣。4、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對消費的要求 在保證人民群眾過上舒適的小康生活的前提下,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和浪費;要在全社會形成以節約為榮、浪費可恥的文化氛圍,形成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消費習慣。課堂小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必須深入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走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促進國民經濟持續協調發展,努力建設生態文明社會。課堂作業: 1、請觀察你身邊資源浪費、環境污染、生態失衡等現象,分組收集有關資料,每組自制一份主題為“珍惜資源,愛護環境,從我做起”的小報。 2、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基本思路有哪些?3、課后復習本課的重點、難點,預習下次的內容。
改革開放30年來的成就
從總體小康到全面小康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
走中國特色的現代化發展之路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
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堅持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
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浮山县| 德江县| 理塘县| 平利县| 阳西县| 阿拉善盟| 波密县| 泰兴市| 衡阳市| 华池县| 长泰县| 洛宁县| 嵊州市| 长兴县| 襄汾县| 韩城市| 荆州市| 锦州市| 施甸县| 高碑店市| 深圳市| 奎屯市| 高邑县| 砀山县| 中山市| 台湾省| 棋牌| 彰化县| 景宁| 行唐县| 正安县| 南丹县| 濮阳县| 闽侯县| 巫溪县| 宝坻区| 平顶山市| 天峻县| 黑山县| 徐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