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案學 科:經濟政治與社會授課時間 學 時 2教學內容 第一課 商品的交換和消費教學目的 1、掌握貨幣的概念;貨幣的基本職能;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價值規律的作用;影響消費的因素。 2、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和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理解價值規律的作用,了解不同消費心理和科學消費的原則。重點 自覺運用價值規律,形成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難點 了解商品的基本屬性;掌握價值規律和影響價格變化的因素。教法 講授法;討論法;案例法 輔助手段、教具 課件對學生的關注 《經濟政治與社會》是職業學校的學生新接觸的一門學科,為便于同學們對于新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課堂上通過復習舊課,導入新課,講解新課,總結本次課內容,布置作業進行講授。每次課前要清點人數,嚴格考勤。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通過對所學內容的提問、問題討論等方式提高學習興趣,參與課堂活動,理想并掌握所學內容。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備 注五 作業 (5分鐘)一 關于教材:一、如何把握《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大綱(這本教材寫的是什么?)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出現新變化(學生最關心什么?)三、怎樣處理《經濟政治與社會》教材(如何教好這門課?)解答:一、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度把握《經濟政治與社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偉大道路,主要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中國夢,最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經濟建設:核心概念,市場經濟,第一、二單元政治建設:核心概念,民主政治,第三、四單元文化、社會建設:核心概念,和諧社會第五單元《經濟政治與社會》教材的內容結構:第一單元:有關商品交換、消費、生產以及收入分配的基本知識。第二單元:我國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征、我國經濟建設的重大方針政策(小康社會目標、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實行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第三單元:社會主義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第四單元:公民的政治權利(選舉、決策、管理、監督等權利)履行義務(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勞動紀律、尊重社會公德、依法服兵役等義務)。第五單元:教育體系、醫療衛生制度、社會保障體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出現新變化(學生最關心什么?)在校學生規模迅速擴大,2001年,中等職業學校在校學生規模為1170萬人; 2011年,全國有中等職業學校13093所,在校生2205.33萬人。家庭背景:具有關部門抽樣調查顯示,職業學校的學生85%來自農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學生家庭年人均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的占90%. 文化水平:在16個省市進行調研,對2007年入學新生數學、英語進行測試:結果顯示:從數學看:46.6%的學生沒有達到小學畢業應有水平;59.69%的學生沒有達到初中二年級應有的水平。從英語看:38.63%的學生沒有達到小學畢業應有水平;72.24%的學生沒有達到初中二年級應有的水平。(數據來源:《經濟政治社會》教學大綱解讀, 丁喆)道德行為:“失敗者”的心態,心灰意懶,前途無望.學習習慣欠缺.受傳統觀念影響,進入職業學校是無可奈何的選擇,背負著家庭、社會鄙視職業教育的壓力。部分學生法紀意識比較薄弱,遇事容易沖動。三弱群體:弱勢經濟地位、弱勢文化基礎、弱勢心理行為。學生最需要什么?就業和希望。《經濟政治與社會》講的就是如何獲得財富、怎樣維護根本的利益、共建美好的和諧社會。三、怎樣處理《經濟政治與社會》教材(如何教好這門課?)1、《經濟政治與社會》特色可讀性:案例-理論;具體-抽象-深入。實踐性:每一課中都設置“知識鏈接”、 “走進生活”、“關注社會”、“互動空間”、“邊線職場”等部分。2、怎樣上課?①組織教學、導入新課。(5分鐘)②按授課計劃講授新課。(65分鐘)其中:按計劃將課堂活動提前布置下去。在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活動平臺。展示成果、評價。 ③、本課小結(5分鐘) ④、布置作業(5分鐘)3、要求: 筆試成績: 50分 課堂表現: 50分(筆記;提問;紀律;出勤)導入新課:設疑:以農夫山泉為例分析:農夫山泉源出于千島湖水面下70米,長年水溫12攝氏度,天然清純,味道甘洌,富含多種礦物質,經過十三道工序加工成可口的農夫山泉天然千島湖水、采集來的千島湖水、經過加工后的農夫山泉三種水有何不同?請同學們分別以自然物品、勞動產品、商品來命名。 第 1課 商品的交換與消費 一、商品和貨幣 1、多種多樣的商品 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換的勞動產品。要準確地理解商品的概念,首先必須把握兩個條件:一是商品必須是勞動產品;二是必須用于交換。學生分析:A、自然狀態下的陽光,空氣是不是商品;自來水呢?B、商店里賣的礦泉水,飲料是不是商品;河水呢?C、聲音不是商品,美國加州某青年游歷全世界,錄下了各種鳥鳴,松林喧嘩,瀑布奔瀉,小溪潺潺的聲音,經過剪輯,開辦了“自然之聲”豪華商店,滿足人們回歸自然的心理需要,成為很多失眠者的催眠曲,生意興隆,這種聲音是不是商品;森林里的鳥叫是不是商品?D.、親手制作的并送給同學的生日禮物是不是商品?E.、品是不是商品?廢品收購站收購的廢品是不是商品?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備 注2、商品的基本屬性:(1)、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叫做商品的使用價值。 (2)、商品的價值。 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是商品的價值。(3)、關系任何商品都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統一體,二者缺一不可。3、貨幣的基本職能(1)、貨幣是怎樣產生的? 貨幣是在商品交換的長期發展中產生的。①、原始社會末期出現最初的商品交換---物物交換。②、隨著生產和分工的發展,交換出現難度。③、難題解決的辦法---出現一般等價物。(2)、什么是一般等價物?能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可以與其他各種商品相交換,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商品。 歷史上充當過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羊,貝殼,石頭,布匹等。(3)、貨幣出現:①、什么是貨幣?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②、貨幣的基本職能:價值尺度: 貨幣表現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價值大小的職能,叫價值尺度。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叫價格。流通手段:貨幣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叫價值尺度。③、什么是紙幣?由國家發行并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通貨膨脹: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數量,紙幣就會貶值,引起物價上漲,叫通貨膨脹。相反為通貨緊縮。④、貨幣的其他職能: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4)、貨幣的發展:電子貨幣(儲值卡;信用卡等)二、價格和價值規律1、多變的商品價格 在經濟生活中,商品價格總在不斷變動,不僅不同商品的價格不同,就是同一商品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價格也不盡相同;而且商品的價格不會無限上漲,也不會無限下跌,似乎有規律可循。2、影響價格的因素 ①、價值決定商品的價格 價值是價格的基礎,商品的價格不會無限上漲,也不會無限下跌,汽車再便宜也不會比自行車價格低。這就是商品價值決定的。 ②、市場上商品的價格高低不等的原因首先,它們的價值量不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商品的價值量越大,價格越高,反之,則越低。其次,價格還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如氣候、時間、地域、文化等。③、供求影響商品的價格。在市場上,當某種商品供不應求時,短缺會造成該商品緊俏難買,出現物以稀為貴的現象,當某個商品供過于求時,過剩造成商品的積壓,出現貨多不值錢的現象。④、價格對供求的反作用一種商品的價格上漲,消費者會相應減少對這種商品的需求,生產者會擴大生產,增加對這種商品的供給;反之,價格下降,消費者的需求會增加,廠商的供給會減少,從而改變供求關系。⑤、價值規律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被稱為價值規律。商品價格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圍繞價值上下波動,則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3、價值規律的作用①、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各生產部門的分配某種商品的價格上漲,高于價值,表明這種商品供不應求。商品生產者為了利潤就會擴大這種商品的生產,使這個生產部門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增加;某種商品價格下跌,地域價值,表明這種商品供過于求,商品生產者為了避免虧本就會減少生產,使這個生產部門的生產資料和勞動力減少。在這里,價值規律就像一根無形的指揮棒,指揮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流動,優化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的配置。②、刺激商品生產者改進技術,蓋上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率。價值規律要求商品按照其價值來交換,誰率先改進技術設備,改善經營管理,誰的勞動生產率就高,其生產商品的個別勞動時間就會少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獲利就多,就會刺激其他商品生產者改進生產工具,提高勞動生產率,加強經營管理,降低消耗,從而推動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③、促使商品生產者在競爭中優勝劣汰 商品生產者的生產經營管理情況各不相同,生產條件好,經營管理水平高的生產這,生產出來的商品適銷對路,因而獲利較多,在競爭中占有優勢;反之,生產者就可能被市場淘汰。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備 注三、消費和消費觀1、不同的消費行為(1)、消費的類型消費行為主要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和信貸消費。 錢貨兩清的消費是日常生活中普遍采用的消費方式;信貸消費是用未來的錢實現今天的消費,這種消費方式在現代社會中被越來越多的人采用。補充:漫畫,引出“先儲蓄后消費”和“先消費后還款”兩種消費行為,讓學生們在課堂上討論:怎樣看待這兩種消費方式?老師幫助總結:二者并無好壞之分,各自適用的情況不同,再列舉何種情況下用前者,何種情況下用后者,如在收入前景穩定的情況下,大宗商品的購買可以考慮貸款消費。貸款消費這部分的內容,首先要簡單解釋什么是貸款消費;把握貸款消費的特點;貸款消費主要用于購買哪些消費品和服務。可以使用一個具體的案例(或者買車、或者買房),將要辦理的各種手續和程序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對這種消費方式形成更客觀的評價。讓學生比較貸款消費與錢貨兩清消費、租賃消費在商品所有權和使用權轉移方式上的差異,使學生了解商品的所有權可以逐漸地發生轉移。作為引申,可以講解貸款消費的作用。包括對個人和對社會各有什么影響。另外,可以講授貸款消費中應注意的一些問題。如講究信用,及時還貸;理性消費,不鋪張浪費;量入為出,保持適度消費等等。租賃消費。請學生思考:我們在消費的時候,是不是想怎樣消費就怎樣消費呢?請學生總結:消費受哪些因素的影響?(2)、影響消費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兩種。收入是影響消費的首要因素。商品價格、消費心理等也是影響消費的因素。2、常見的消費心理(1)、求同心理:即從眾心理。(2)、求異心理:展示個性。(3)、求名心理:追求產品質量或是追求名牌。(4)、求實心理:即根據實際需要選購。3、科學的消費觀(1)、量入為出,適度消費。首先,要保證消費與自己的經濟承受能力相適應。另外,過度消費和消費不足都是不可取的。(2)、統籌兼顧,合理消費。消費者應處理好消費和積累、當前消費和長遠消費、物質消費和精神消費的關系。(3)、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實現人與環境的和諧,并做到可持續。(4)、勤儉節約,艱苦奮斗。 我國是一個人均資源短缺的發展中國家,消費者要樹立節約意識,適度消費,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盡心、盡力。三、消費和消費觀(一)不同的消費行為消費方式:主要分為錢貨兩清的消費和信貸消費。影響消費的因素:收入、商品價格和消費心理等。 (二)常見的消費心理求同心理:即從眾心理。求異心理:即展示個性。求名心理:即追求名牌。求實心理:即根據實際需要選購。 (三)科學的消費觀 我們在日常生活只應該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量入為出,適度消費;統籌兼顧,合理消費。保護環境,綠色消費。勤儉節約,艱苦奮斗。課堂小節:通過學習貨幣在商品交換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職能;明確常見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錢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學習影響商品價格變化的因素,理把握解價值規律的內容及表現形式。從而理解商品和服務價格的變化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在比較消費行為的差異中;辨析消費觀念的變化,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做理智的消費者。課后作業: 聚焦學生名牌消費 (下次課課上展示) 內容:觀察日常生活中良好消費行為或不良消費行為;分組寫出小品角色,運用所學的知識,對同學中存在的這種消費現象進行分析;每組上課進行表演,堅持正確消費觀,反對錯誤消費觀;自由發言,教師總結評價。 目標:認識合理消費的重要性,樹立積極合理的消費觀,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具備積極、健康的消費習慣。教學環節 教 學 過 程 備 注板 書 設 計第 1課 商品的交換與消費 一、商品和貨幣 1、多種多樣的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屬性 3、貨幣的基本職能 二、價格和價值規律1、多變的商品價格 2、影響價格的因素3、價值規律的作用 三、消費和消費觀1、不同的消費行為 2、常見的消費心理3、科學的消費觀教后記教務科查閱 年 月 日科學管理合理組織,不斷深化“雙基”建設,狠抓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全面落實“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操作、崗位描述”安全管理規范,提高全員安全責任意識和整體操作技能。科學管理合理組織,不斷深化“雙基”建設,狠抓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全面落實“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操作、崗位描述”安全管理規范,提高全員安全責任意識和整體操作技能。科學管理合理組織,不斷深化“雙基”建設,狠抓安全技術教育培訓工作,全面落實“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操作、崗位描述”安全管理規范,提高全員安全責任意識和整體操作技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