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四年級音樂上冊第二單元《家鄉美》第二課時 教學案學習提示:1、聆聽歌曲《故鄉是北京》,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祖國的贊美和熱愛。2、通過聽一聽、唱一唱、說一說,賞析《故鄉是北京》。3、體驗歌曲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了解 “京歌”這種演唱形式的藝術特點。教學內容欣賞京歌《故鄉是北京》。教學目標(1)從聆聽歌曲《故鄉是北京》中,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祖國的贊美和熱愛(2)通過聽一聽、唱一唱、說一說欣賞《故鄉是北京》,讓學生初步學會圍繞音樂要素(節奏、情緒、音色、力度等)賞析音樂。(3)體驗歌曲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了解 “戲歌”的藝術特點,了解歌曲演唱形式。教學重難點1、通過聽一聽、唱一唱、說一說欣賞《故鄉是北京》,讓學生初步學會圍繞音樂情感的變化賞析音樂。2、從聆聽歌曲《故鄉是北京》中,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祖國的贊美和熱愛。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1、有一種戲曲形式,被譽為中國的“國粹”,你們知道是哪一個劇種嗎?(點擊PPT-3)2、欣賞京劇片段。(點擊PPT-4)京劇作為中國代表性劇種,充滿京腔京韻,也影響了歌曲的創作。2、新作賞析(一)整體聆聽采用京劇唱腔典型音調,將我國傳統戲曲元素融入歌曲創作的歌曲類型被稱為京歌。請欣賞一首京歌《故鄉是北京》,你認為歌曲中的哪些元素來自于京劇?(點擊PPT-5)通過聽賞歌曲,讓學生對京腔味的歌曲有個初步的了解。(二)分段聆聽1.請欣賞歌曲的第一部分,仔細觀察第一部分歌譜,第一部分的節奏和旋律進行具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認真聆聽,感受樂曲給你腦海形成的畫面是什么?(點擊PPT-6)第一部分是散板,旋律柔美,富有強烈的抒情性,行腔自由,直奔主題。速度較為緩慢,借鑒了京劇中的西皮慢板唱法.音樂旋律吸取了京劇和京韻大鼓的音樂素材,歌唱者采用民族唱法和京劇唱腔相結合,具有濃郁的京劇特點。因此,我們稱它為“戲歌”或是“京歌” 。作品曲調悠揚、高亢有力,昂揚一種對故鄉北京的無比自豪感。表達出對北京故鄉的熱愛之情!2.再次欣賞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隨音樂輕聲跟唱,仔細體會如何演唱能表現出作品的風格特點?(1)請你隨著音樂唱一唱,請記住這段旋律。(點擊PPT-7)(2)作曲家介紹:閻肅。(點擊PPT-8)3.請欣賞歌曲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歌曲唱出了故鄉的哪些東西?(點擊PPT-9)4.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相比,節奏、速度有什么變化,對歌曲表現具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緊湊的節奏,念白式的音調 。出現了新的對比性音樂材料,借鑒了京韻大鼓的演唱特點,即“半說半唱”、“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歌詞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北京的傳統景點:天壇、北海、盧溝橋等,城市風貌:高樓大廈、旋轉廳、電子街的機房等,并以普通而又具代表性的四合院、油條、豆漿、家常餅,來展現對北京的鄉音鄉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點擊PPT-10)(三)、完整聆聽。1. 請完整欣賞歌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速度上稍有變化,借鑒了京劇中的“緊拉慢唱”。(點擊PPT-11)2.請你唱一唱并思考:歌曲中作者為什么老用“不說”?因為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積淀,承載著北京厚重的歷史,早已有目共睹,蜚聲海外,人們早已耳熟能詳,深深地刻在心中。(PPT-12)三、拓展延伸:屬于京歌類型的作品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首音樂作品?(PPT-13)欣賞京歌《說唱臉譜》。四、中國民間音樂非常豐富,它們都是現代音樂創作的源泉,為當今音樂創作提供素材。你能說出你知道的用傳統音樂元素創作的作品嗎?它們的創作融合了哪些民族音樂元素?小結: 請同學們課后利用時間欣賞我國的傳統音樂,它們是我國音樂的歷史積淀,只有了解歷史,才能了解現在。下課!(點擊PPT-14)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7張PPT)故鄉是北京人音版 四年級上人音版小學音樂四年級上第二單元《家鄉美》第二課時學習提示:1、聆聽歌曲《故鄉是北京》,感受祖國豐富多彩的音樂文化,進一步激發我們對祖國的贊美和熱愛。2、通過聽一聽、唱一唱、說一說,賞析《故鄉是北京》。3、體驗歌曲濃郁、鮮明的地方色彩,了解 “京歌”這種演唱形式的藝術特點。2故鄉是北京有一種戲曲形式,被譽為中國的“國粹”,你們知道是哪一個劇種嗎?說一說你對它的了解。導入看一看京劇作為中國代表性劇種,充滿京腔京韻,也影響了歌曲的創作。采用京劇唱腔典型音調,將我國傳統戲曲元素融入歌曲創作的歌曲類型被稱為京歌。請欣賞一首京歌《故鄉是北京》,你認為歌曲中的哪些元素來自于京劇?請欣賞歌曲的第一部分,仔細觀察第一部分歌譜,第一部分的節奏和旋律進行具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什么樣的情感?音樂旋律吸取了京劇和京韻大鼓的音樂素材,歌唱者采用民族唱法和京劇唱腔相結合,具有濃郁的京劇特點。因此,我們稱它為“戲歌”或是“京歌” 。對北京故鄉的熱愛之情!第一部分是散板,旋律柔美,富有強烈的抒情性,行腔自由,直奔主題。速度較為緩慢,借鑒了京劇中的西皮慢板唱法。再次欣賞第一部分,請同學們隨音樂輕聲跟唱,仔細體會如何演唱能表現出作品的風格特點?作者簡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劇協副主席,中國音協委員。主要作品有:《故鄉是北京》、《說唱臉譜》、《前門情思大碗茶》等作品。《故鄉是北京》這首京歌當中吸收和借鑒了京劇、說唱藝術、京韻大鼓等多種音樂素材,可以說是將現代的作曲技法同民族戲曲板式和音調相結合,彰顯了中國獨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宏揚了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精髓。閆 肅請欣賞歌曲第二部分,第二部分歌曲唱出了故鄉的哪些東西?第二部分和第一部分相比,節奏、速度有什么變化,對歌曲表現具有什么作用?第二部分緊湊的節奏,念白式的音調 。出現了新的對比性音樂材料,借鑒了京韻大鼓的演唱特點,即“半說半唱”、“唱中有說”、“說中有唱”。歌詞生動形象地描述了北京的傳 統景點:天壇、北海、盧溝橋等,城市風貌:高樓大廈、旋轉廳、電子街的機房等,并以普通而又具代表性的四合院、油條、豆漿、家常餅,來展現對北京的鄉音鄉情,貼近生活、打動人心。請完整欣賞歌曲,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現,也是全曲的高潮部分,在速度上稍有變化,借鑒了京劇中的“緊拉慢唱”。思考:歌曲中作者為什么老用“不說”?因為這些地方真的是北京的千年文化的積淀,承載著北京厚重的歷史,早已有目共睹,蜚聲海外,人們早已耳熟能詳,深深地刻在心中。屬于京歌類型的作品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首音樂作品?中國民間音樂非常豐富,它們都是現代音樂創作的源泉,為當今音樂創作提供素材。你能說出你知道的用傳統音樂元素創作的作品嗎?它們的創作融合了哪些民族音樂元素?請同學們課后利用時間欣賞我國的傳統音樂,它們是我國音樂的歷史積淀,只有了解歷史,才能了解現在。下課!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5.故鄉是北京.mp3 media2.mp4 media3.mp4 人音版四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故鄉是北京》21.pptx 張也.mp4 故鄉是北京 .doc 紅燈記.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