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動4 飼養動物的學問教學目標:1、勞動觀念:學生樹立保護動物、與動物和睦相處的觀念。2、勞動精神:學生培養勤于思考、善于發現、樂于實踐的精神。3、勞動能力:學生通過飼養小動物,掌握飼養方法,提高動手能力。4、勞動習慣和品質:學生在飼養動物的實踐中養成認真觀察、細心呵護的勞動習慣,培養熱愛勞動的良好勞動品質。教學重點:如何飼養一種動物。教學難點:如何保護動物。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動物圖片,《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看看講講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分小組討論:圖中的動物都發生了什么事情 你的心情如何 開展“比比看”活動,教師展示另外幾幅與主人和諧相處的動物的圖片,讓學生在小組內比較它們和教材圖片中的動物的不同遭遇。從而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中體會愛護動物、保護動物的重要性。二、巧手工作坊有了前面三個活動的鋪墊,學生對如何飼養動物已經有了一定了解。教師讓學生談論自己已經掌握的飼養動物的方法。在飼養的過程中,每個小組都會遇到一些問題,大家都是如何解決的呢 教師給學生一個展示解決問題的技巧的機會。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飼養動物,我們除了要掌握飼養方法,還需要注意什么呢 ”,即從飼養方法向與動物相處的方式的方面思考,總結出“有耐心、有責任心”“不停地學習”“制訂計劃”“與動物友好相處”幾個要點。三、勞動小奧秘教師與學生一起學習《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引導學生查找其相關資料,思考自己可以為保護動物做出哪些貢獻,并記錄在“技能提升卡”上。四、我來實踐這一環節需要學生課后完成,讓學生通過實踐感受到正確飼養動物的重要性。五、拓展延伸1.適合家養的小動物在選擇小動物方面,盡量挑選容易打理、比較干凈衛生的小動物,同時要避免挑選會引起皮膚過敏的動物。比較適合家養的小動物有小免子、烏龜、金魚、貓、狗、小倉鼠、蠶等。2、與動物的相處之道(1)善待動物,不要用棍棒打動物,不要拉扯動物的尾巴,不要接觸攻擊性較強的動物,等等。(2)不要讓6歲以下的兒童與動物單獨相處,以免發生危險。小動物有時會過度興奮,但幼兒卻不知道如何自我保護。3、安全飼養小動物(1)確保小動物是健康的,養貓、狗等動物之前要給動物打好疫苗。(2)保證小動物干凈衛生。(3)動物使用的碗、盤等應該保持干凈。(4)將魚缸、鳥籠等放在兒童觸摸不到的地方。(5)定期帶小動物到獸醫站或動物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六、自我評價各小組完成勞動成果記錄卡,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分享。七、學習勞動故事:讓動物不再流浪學生自讀課本第135-1136頁的內容,說說閱讀完這個故事,你學到了哪些勞動精神?你有什么感想?(同學交流)八、展示臺:保護動物宣講會1、先讓學生說說保護動物的重要性及如何保護小動物。。2、各小組匯報保護動物行動方案及體會,展示活動照片。3、全班同學為本次活動中表現較好,值得你學習的同學進行點贊。九、課堂小結小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對表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