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動3 養烏龜教學目標:1、勞動觀念:學生通過喂養小烏龜的勞動實踐,認識勞動創造價值、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樹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觀念。2、勞動精神:學生通過勞動實踐,培養勇于嘗試、不斷創新的勞動精神。3、勞動能力:學生掌握飼養烏龜的方法,認識到勞動中技術的重要性,提高動手能力。4、勞動習慣與品質:學生在動手、動腦、嘗試、探究中,體驗勞動與創造的樂趣,培養責任感,養成珍愛生命的勞動品質。教學重點:烏龜的飼養方法。教學難點:如何喂養烏龜。教學準備:烏龜、龜糧、飼養容器等。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看看講講教師先分享一個謎語,引出烏龜,激發學生對飼養烏龜的興趣,再展示相關圖片或播放視頻,請學生思考烏龜有哪些種類,教師介紹圖片或視頻中的烏龜的名字、特征、習性等。二、巧手工作坊各小組思考與交流家庭飼養烏龜的方法,通過討論得出一些家庭飼養烏龜的經驗,在班內分享。教師總結各小組的分享,從選擇飼養容器、控制溫度、喂食、換水四個環節進行詳細講解。教師在教學時要放慢速度。三、勞動小奧秘請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并總結在飼養烏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四、我來實踐分小組開展以“養烏龜”為主題的勞動實踐活動。這一環節可以讓小組成員在課后合作完成。學生通過查找資料,學習飼養烏龜的知識,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親目喂養烏龜,了解烏龜的生活習性,完成烏龜的生活日記。五、拓展延伸1.養烏龜的飼料主要有動物性飼料、植物性飼料和混合飼料。(1)動物性飼料:蚯蚓,蠶蛹,蝸牛,黃粉蟲,小魚蝦,螺蚌,動物雜碎如豬血、內臟,飛蛾(可晚上用黑光燈誘捕)等。(2)植物性飼料:如豆餅、花生餅、玉米、高粱、小麥、大米、小米等。也可用南瓜、冬瓜、西瓜皮、蘋果皮、浮萍、嫩草及薯類等適當搭配。(3)混合飼料:這些飼料營養全面,品種眾多,按生長階段分成稚龜糧、幼龜糧、成龜糧。用這些飼料喂龜的效果十分顯著,烏龜的生長速度、產卵率、產卵量、孵化率、成活率也都有所提高。2.春季和秋季氣溫較低,烏龜早晚活動量少,只在中午前后攝食,故宜在上午8—9時投喂飼料。從谷雨到秋分是烏龜攝食旺季,時值盛暑期,烏龜一般中午不活動,而多在下午17—19時活動、覓食,故宜在下午16一17時投食。飼料的投喂量視氣溫、水質、烏龜的食欲及其活動情況而定,一般每隔1-2天投食1次。六、自我評價各小組完成勞動成果記錄卡,在課堂上進行匯報分享。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