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廣東非遺主題園教學目標:1、通過尋訪,感受本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魅力。 2、通過宣傳、體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感悟廣東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蘊涵的價值觀。 3、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文化自信”,激發(fā)他們對傳統(tǒng)文化、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通過尋訪,使學生感受廣東“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魅力; 教學準備: 1、準備有關傳統(tǒng)文化的的音頻、視頻、資料; 3、準備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卡片; 3、、多媒體設備、PPT。教學時數(shù):1課時 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是人類文化最好的載體,是勞動人民千百年來智慧的結晶,蘊含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情感和記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能夠傳承到今天,離不開匠人精益求精的勞動態(tài)度和攻堅克難的勞動精神。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受到了應有的重視和保護。在廣東也有許多我們或熟悉或陌生的非物質又化遺產(chǎn),它們的存在讓我們可以更好地認識和了解我門的家園?,F(xiàn)在就讓我們在廣東非遺主題園里物游,近距離去感受廣東非遺文化的魅力吧!二、學習新課1、讓學生說說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有哪些類別,你的家鄉(xiāng)入選了幾個?2、說說廣東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3、學生閱讀課本第146頁地內容,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魅力。4、學生制作非遺名片,教師巡視指導。5、投影出示學生制作的非遺名片,全部進行評議。6、參照陽江風箏的做法,學生制作風箏,并放飛它,把風箏飛行的情況記錄下來。7、走近非遺傳承人:學生自讀課本第149-150頁的故事,感受非遺傳承人的工匠精神。6、讓學生說說廣東有哪些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然后嘗試為家鄉(xiāng)制作一張亮麗的非遺名片。7、投影出示學生制作的非遺名片,進行評議,并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搜索途徑。8、小結:希望同學們接下來的時間里,好好利用身邊資源繼續(xù)探索傳承老祖宗們留下的深厚文化,做一名小小非遺傳承人。三、活動評價全班同學為本次活動中表現(xiàn)較好,值得你學習的同學進行點贊。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