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活動3 小小盆景教學目標:1、勞動觀念:學生通過種植土豆盆景,感受勞動創造價值、勞動創造美,樹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觀念。2、勞動精神:通過小組勞動實踐,培養學生勇于嘗試、不斷創新的勞動精神。3、勞動能力:感受勞動技術的重要性,掌握土豆盆景的種植技術,提高動手能力。4、勞動習慣與品質:學生在真正地動手、動腦、嘗試、探究中,體驗到勞動與創造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對學習種植技術的興趣。教學重點:土豆盆景的種植方法。教學難點:裝飾土盆景。教學準備:土豆、水果刀、牙簽、瓦盆等。教學時數:1個課時教學過程:一、看看講講教師讓學生先觀察教材中的盆景圖片,理解為什么盆景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向學生提問:美麗的盆景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引導學生思考盆景的制作材料和制作方法。二、巧手工作坊教師演示種植土豆盆景的步驟。因為制作過程比較復雜,建教師要放慢速度,帶領學生一步一步進行實踐操作。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及時指導、糾正學生的制作方法。“學學試試”的第一步“按照圖樣切好土豆”,教師務必指導學生安全使用水果刀,放穩土豆再切,并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我們要選用無腐爛但又發芽的土豆。第二步“用牙簽將土豆插接起來”,同樣教師要提醒學生安全使用牙簽。第三步“將插接好的土豆放到瓦盆里”,引導學生思考,加何讓瓦盆里的土豆不傾倒。土豆盆景完成后,各小組派代表別展示作品。三、勞動小奧秘教師拿一個裝飾過的土豆盆景和一個未裝飾過的土豆盆景進行對比,激發學生拓展探究的欲望,在小組內討論如何裝飾自己的土豆盆景。教師可向學生提供參考方式,如用去皮的土豆雕刻成各種形狀進行裝飾,雕刻土豆可以參照書上的示意圖,或直接將現成的工藝品放到盆景中合適的位置進行裝飾。四、我來實踐在現實生活中,除了用土豆制作盆景,還可以用哪些蔬果制作盆景呢 先分小組對材料、工具以及造型進行討論,然后在課堂交流分享各自的奇思妙想,教師也可以補充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感受到制作蔬果盆景既有趣又環保。(五)拓展資料1.花生盆景的制作方法(1)選擇幾顆新鮮、顆粒飽滿的花生米,泡在清水里,放在避光處,等3-5天,花生米便會發芽。(2)將發芽的花生依次固定在泡沫板上,放在一個裝滿水的容器中。(3)將其放在有光通風處,兩天換一次水,大概一周,就會長成美麗的花生盆景。(4)長出綠葉后,可將其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周換一次水,還可以施些肥,這樣可以長得更茂盛。2.水培生姜盆景的制作方法(1)選擇較大一些的生姜和深度適宜的容器。(2)將生姜表面的雜質沖洗凈,注意不要弄破其外皮和芽點,再將芽點朝上、姜身朝下放入容器,半沒在水中,可以用兒塊小石子來幫助固定。(3)如果環境許可,等姜葉抽長后,可以改用沙土進行盆栽。3水培芋頭盆景的制作方法(1)將健康、無損傷的芋頭放進容器,加適量清水,沒過芋頭的四分之一即可。(2)一周左右就開始長葉子了,其間不要用手去碰,會損傷葉子。(3)芋頭喜水,每天澆一到兩次水,并時常向葉面及四周噴水。4.水培大蒜盆景的制作方法(1)取大蒜剝取蒜瓣,或剝取大蒜頭最外面的皮,直接露出蒜瓣,放在容器中。(2)在容器內加適量清水,浸過大蒜的底部就行。(3)初期可以連續3天不換水,生根固定后,一般1-2天換一次水。5.水培洋蔥盆景的制作方法(1)把洋蔥最外層的皮剝掉,準備一個可以固定洋蔥的容器。(2)在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清水,接觸到洋蔥底部即可,然后把洋蔥放置在容器中。(3)前兒天每天換一次清水,根長出來后可每隔一天換一次水。6、水培大白菜盆景的制作方法(1)把大白菜的根部削平,直接平放在容器中,加適量清水。(2)將其放到陽光充沛的窗臺邊,2—5天換一次水。約8—10天就可以開花。(3)如果在盛花期進行人工授粉,白菜還會結出果實,一個多月后就能得到成熟的種子,可以直接繁殖新白菜7、水培胡蘿卜盆景的制作方法(1)將胡蘿卜在距離頂部3厘米左右的位置用刀平切。(2)將胡蘿卜頭切面朝下,平放在較淺的容器中,加少量清水,不要超過最頂上的位置。(3)胡蘿卜纓子抽到一定多時,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修剪,讓造型更美。8、水培紅薯盆景的制作方(1)挑選一個沒有創傷的紅薯,找一個較大、較深、瓶口大小適中的容器,將紅薯有根須的一頭朝下放入容器中。(2)在容器內加入的清水不可超過薯身的一半,以防腐爛。(3)除了單個栽培,還可以把一個紅薯切成多塊,按自己的喜好制作盆景。六、自我評價請學生分小組展示制作的盆景,并就給定的幾個標準進行自評和反思,讓學生學會思考不足之處并進行改進。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