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永定縣湖雷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10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永定縣湖雷中學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10份)

資源簡介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生物
一、選擇題(1-30題,每題2分,共60分)
1、下列可以看作一個種群的是 ( )
A、一個池塘中的魚 B、一片草地上的所有昆蟲
C、一個牧場的奶牛 D、一個公園里的所有蒲公英
2、下列關于顯微鏡操作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
①對光時,陽光照在反光鏡上,視野越亮越好
②進行低倍鏡與高倍鏡的轉換時,扳動物鏡轉動較省力
③使用完畢后,要用干布拭去載物臺上的水和臟物
④裝箱之前,應下降鏡筒,使物鏡插入通光孔中
⑤取、放顯微鏡時,要左手托鏡座,右手握鏡壁,并且要輕拿輕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③⑤ D、②③④
3、若用一顯微鏡觀察同一標本4次,每次僅調整目鏡或物鏡和細準焦螺旋,結果如圖所示。試問其視野最暗的是( )
4、細胞的統一性體現在 ( )
①細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遺傳物質
②真核細胞細胞核有染色體,原核細胞無染色體,但有擬核,其中都含有遺傳物質
③真核細胞多種多樣,原核細胞多種多樣,而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又不一樣
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
5、下列敘述與細胞學說不符的是( )
A細胞是一個有機體,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發育而來,并由細胞和細胞產物所構成
B細胞是一個獨立的單位.
C細胞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對與其他細胞共同組成的整體的生命起作用
D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生
6、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表皮的同一部位,應選擇下列哪種目鏡和物鏡的組合,才會使視野內所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 )
A、目鏡5×,物鏡10× B、目鏡10×,物鏡100×
C、目鏡15×,物鏡40× D、目鏡10×,物鏡40×
7、下列各項中,不具有細胞結構的是21世紀教育網
A、細菌和變形蟲 B、煙草花葉病毒和噬菌體 C、真菌和草履蟲 D、藍藻和乳酸菌
8、原核細胞中,核區內的核物質主要是指( )
A、DNA B、RNA C、蛋白質 D、染色體
9、下列事實中,沒有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觀點的是( )
A.HIV病毒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B.乙肝病毒依賴人體肝細胞生活
C.草履蟲會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親通過精子和卵細胞把遺傳物質傳給下一代
10、與烏龜的心臟所屬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相同的是( )
A、人的血液 B、人的肌纖維 C、人的皮膚 D、人的呼吸系統
11、美國細胞生物學家威爾遜(E. B.Wilson)曾經說過:“每一個生物科學問題的答案都必須在細胞中尋找”。他做出這一結論的理由最可能是
A.細胞內能發生一切生命活動
B.有些生物是由一個細胞構成的
C.各種生物的生命活動是在細胞內或細胞參與下完成的
D.細胞是一切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12、大腸桿菌細胞中不具有( )
A、細胞核膜 B、細胞質 C、細胞器 D、細胞膜
13、在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中,既是細胞層次,也是個體層次的是 ( )
A.水螅 B.心肌細胞 C.變形蟲 D.卵細胞
14、下列關于高倍鏡的使用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先在低倍鏡下看清楚,再換用高倍鏡
B、轉到高倍鏡后,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節,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
C、低倍轉到高倍視野會變暗
D、高倍鏡縮小了觀察的視野,放大了倍數
15.2011年4月的“陰性艾滋病”事件引發社會各界關注,由此加重了人們的“恐艾”心理。關于艾滋病病毒(HIV),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HIV是一種單細胞生物,在分類上屬于原核生物
B.由于HIV屬于細菌,所以其營寄生生活
C.獲取大量HIV的方法是將其接種在營養物質齊全的培養基上培養
D.HIV的生命活動離不開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16.下列關于顯微鏡的操作步驟之中,正確的是( )
A. 對光→放片→低倍鏡觀察→移片→高倍鏡觀察
B.對光→移片→低倍鏡觀察→放片→高倍鏡觀察
C. 對光→放片→高倍鏡觀察→移片→低倍鏡觀察
D.對光→放片→低倍鏡觀察→對光→高倍鏡觀察
17.下列生物中不屬于真核生物的是( )
①噬菌體 ②顫藻 ③酵母菌 ④衣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細胞學說的提出,揭示了細胞的( )
A.多樣性 B.統一性 C.多樣性和統一性
D.細胞本身就是一個生命系統
19.若以圖甲代表與生命系統相關概念的范圍,其中正確的是( )
供選項 a b c
A 生物大分子 細胞 組織
B 個體 種群 群落
C 生態系統 群落 種群
D 組織 系統 器官
20.組成玉米和人體的最基本的元素是 ( )
A .氫元素 B .氧元素 C .氮元素 D .碳元素
21.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一性,是因為 ( )
A.構成細胞的化合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B.構成細胞的無機物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C.構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在非生物界都存在
D.生物界與非生物界都具有新陳代謝的功能
22.一般情況下,活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 )。
A.水 B.蛋白質 C.糖類 D.脂肪
23.醫生常給低血糖病人靜脈注射50%的葡萄糖溶液,其主要目的是( )。
A.供給全面營養 B.供給能源物質 C.供給水分 D.維持血漿的酸堿平衡
24..生物體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遺傳信息的攜帶者、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生命活動的主要能源物質依次是( )。
A.核酸、蛋白質、細胞、糖類 B.蛋白質、核酸、細胞、脂肪
C.蛋白質、核酸、細胞、糖類 D.核酸、蛋白質、糖類、細胞
25.纖維素被稱為第七營養素,食物中的纖維素雖然不能為人體提供能量,但能促進腸道蠕動、吸附排出有害物質。從纖維素的化學成分看,它是一種( )。
A.二糖 B.多糖 C.氨基酸 D.脂肪
26. 下列結構屬于肽鍵的是( )。21世紀教育網
27..保健品“黃金搭檔”組合維生素片中含鈣、鐵、鋅、硒等元素,其中屬于組成生物體的大量元素的是( )
A.鈣 B.鐵 C.鋅 D.硒
28.氨基酸通式中R基的不同,決定了( )
A.生物的不同種類 B.氨基酸的不同種類
C.肽鏈的不同種類 D.蛋白質的不同種類
29.剛收獲的糧食要攤開晾曬一段時間以除去一部分水分;糧食入庫儲存前,還要晾曬一下。請說明除去的水分在細胞中主要以哪種形式存在?( )
A.蛋白質 B.自由水 C.重水 D.蒸餾水
30.某兒童患佝僂病,發燒時就會抽搐,醫生建議他平時要多食用( )
A.新鮮水果和蔬菜 B.鈣片和維生素D C.谷物種皮 D.蛋白質與糖類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31、研究人員對取自5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細胞(甲、乙、丙、丁、戊)進行分析、觀察等實驗,獲得的結果如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
5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生活細胞結構分析
核膜 葉綠素 葉綠體 細胞膜 細胞質 細胞壁
甲 √ √ √ √ √ √
乙 √ × × √ √ √
丙 √ × × √ √ ×
丁 × √ × √ √ √
戊 × × × √ √ √
請據表作答:甲、乙、丙、丁、戊5種細胞中
(1) 最可能取自高等植物,判斷的依據是 。
(2) 最可能取自動物,判斷的依據是 。
(3) 最可能是原核細胞,判斷的依據是 。
(4)在顯微鏡下觀察發現人口腔上皮細胞的形態一般呈球形,而蠶豆葉肉細胞呈長方形,從細胞結構上分析產生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腔上皮細胞______________。
32、觀察分析下列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圖解(以刺槐為例),回答有關問題
葉肉細胞→葉→刺槐→種群→群落→生態系統→生物圈
(1)以上生命系統中屬于器官層次的是 。
(2)在生命系統各個層次中,能完整地表現出各種生命活動的最微小的層次是 。
(3)一個刺槐林在生命系統中應屬于 層次。
(4)生命系統層層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 、 、 。
33.補全第二單元概念圖:
根據在細胞內的含量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生物答案
一、選擇題(1-30題,每題2分,共60分)
1—5:DCCCB 6-10ABAAC 11-15CACBD
16-20AABCD 21-25CABCB 26-30BABBB
二、非選擇題(每空2分,共40分)
31(1)甲、乙 甲、乙細胞有核膜和細胞壁可推知為植物細胞
(2)丙 有核膜卻無細胞壁
(3)丁、戊 無核膜
(4)無細胞壁21世紀教育網
32(1)葉 (2)葉肉細胞(3)生態系統 (4)組成、結構、功能
33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有機化合物 脂質 蛋白質 核酸 水(字體加粗的次序可變)
a
b
c

組成細胞的分子
組成細胞的元素
組成細胞的化合物
2
無機化合物
3
1
無機鹽
7
糖 類
6
5
4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物理
一、選擇題(共18小題,每小題4分,共72分。每小題所給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正確的,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
1.關于質點的概念,下面敘述正確的是( )
A、任何細小的物體都可以看作質點。
B、任何靜止的物體都可以看作質點。
C、在研究某一問題時,一個物體可以視為質點,那么在研究另一個問題時,該物體也一定可視為質點。
D、一個物體可否視為質點,要看所研究問題的具體情況而定。
2.關于質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體積很小的物體才能看作質點
B、從地球上的控制中心跟蹤觀察在太空中飛行的宇宙飛船,可把飛船看作質點
C、研究旋轉效應的足球,可把足球看作質點
D、在太空中進行飛船對接的宇航員觀察該飛船,可把飛船看作質點
3.下列情形中的物體可以看作質點的是( )
A、奧運會冠軍邢慧娜在萬米長跑中
B、一枚硬幣用力上拋,猜測它落地時是正面朝上還是反面朝上
C、跳水冠軍郭晶晶在跳水比賽中
D、花樣滑冰運動員在比賽中
4.關于參考系的選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研究物體的運動,必須選定參考系
B、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情況時,參考系是可以任意選取的(不包括本身)
C、實際選取參考系時,應本著便于觀測和使對運動的描述盡可能簡單的原則來進行,如在研究地面上的運動時,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靜止的其他物體做參考系
D、參考系必須選取地面或相對于地面不動的其它物體
5、科考隊員乘坐橡皮艇從長江上游順流而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以科考隊員為參考系,橡皮艇是運動的
B、以岸邊山石為參考系,江水是靜止的
C、以橡皮艇為參考系,江水是運動的
D、以江水為參考系,科考隊員是靜止的
6甲物體以乙物體為參考系是靜止的,甲物體以丙物體為參考系又是運動的,那么,以乙物體為參考系,丙物體的運動情況是( )
A、一定是靜止的 B、一定是運動的
C、運動或靜止都有可能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位置對應時間間隔
B、研究冰面上花樣滑冰運動員的位置時,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
C、研究直線運動的位置時,建立直線坐標系
D、物體的位移對應時間間隔
8、以下的計時數據指時間的是( )
A. 天津開往德州的625次列車于13h35min從天津發車
B. 某人用15s跑完l00m
C.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19h開播
D. 1997年7月1日零時中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
9、“請確定物體在5s時的位置”,這里的“5s時”應理解為( )
A、0到5s這一段時間 B、4s末到5s末這一段時間
C、5s初,即4s末這一時刻 D、5s末這一時刻
10、下列關于位移和路程關系的正確說法是 ( )
A、物體沿直線向某一方向運動,通過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體沿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體通過的路程不等,位移可能相同
D、物體通過一段路程,位移不可能為零
11、小球從3m高處落下,被地板彈回,在1m高處被接住.那么,小球通過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別是( )
A、4m,2m B、3m,1m C、3m,2m D、4m,3m
12、下列屬于矢量的是( )
A、時間 B、位移 C、質量 D、路程
13、下列說法,符合實際的是( )
A、火車售票大廳懸掛的是列車時刻表 B、“百米”賽事,位移大小是100米
C、出租車按位移的大小收費 D、“萬米”賽跑,指的是路程一萬米
14、甲物體的位移為10m,乙物體的位移為-10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 B、甲、乙的位移大小相等
C、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 D、甲、乙的位移方向相反
15、一名運動員在百米賽跑中,測得他在7s末的速度為9m/s,10s末到達終點的速度為10.2m/s,則他在全程內的平均速度是( )
A、9m/s B、9.6m/s C、10m/s D、10.2m/s
16、電磁打點計時器是一種使用交流電源的計時儀器,根據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我們不用公式計算可以從紙帶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位移 B、時間間隔 C、平均速度 D、瞬時速度
17、用電磁打點計時器打點時,接通電源與讓紙帶隨物體運動,這兩個操作的先后次序應當是( )
A、先釋放紙帶,后接通電源 B、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C、釋放紙帶的同時接通電源 D、先釋放紙帶或先接通電源都可以
18、根據給出的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負,對下列運動性質的判斷中,正確的是( )
A、v0>0,ɑ<0,物體速度增大 B、v0<0,ɑ<0,物體速度增大
C、v0<0,ɑ>0,物體速度減小 D、v0>0,ɑ>0,物體速度增大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請把正確答案填在答題卡的橫線上。)
19、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為了定量描述物體的位置及變化,可以以這條直線為x軸,在直線上規定 、 和 ,建立直線坐標系,如圖所示,若物體運動到A點,此時它的位置坐標xA= ,若它運動到B點,則此時它的位置坐標xB = 。
20、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一個物體的平均速度是10m/s,則它在各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m/s,瞬時速度是 m/s。
21、兩種打點計時器即電磁打點計時器和 在接通50Hz的交流電源時,打點時間間隔都是 s。
三、計算題(共10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及驗算步驟)
22、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以10m/s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現前面有情況而剎車,若獲得的加速度大小為2m/s2,則在8s末汽車的速度有多大?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物理答案:
一、選擇題(共18小題,每小題4分,共72分。每小題所給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正確的,全選對得4分,選對但不全得2分,錯選或不選得0分)
1、D 2、B 3、A 4、ABC 5、D 6、B 7、BCD 8、B 9、D 10、C
11、A 12、B 13、ABD 14、BD 15、C 16、AB 17、B 18、BCD
二、填空題(每空2分,共18分)
19、原點 正方向 單位長度 3m -2m
20、10 10
21、電火花計時器 0.02
三、計算題(共10分。要求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及驗算步驟)
22、解:以汽車初速度的方向為正方向,汽車剎車后做減速運動,故加速度為負值,即ɑ=-2m/s2.
設汽車從剎車到停下所用時間為t,則由加速度的定義式ɑ=Δv/Δt=(0-v0)/t
可得t=(0-v0)/ ɑ=-10/-2=5s
即汽車剎車后5s就停下了,則在8s末汽車的速度仍為0.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數學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4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若集合,則集合的子集共有 ( )
A.3個 B.6個 C.7個 D.8個
2. 如果函數在R上單調遞減,則( )
A. B. C. D.
3.已知集合,則下列式子表示正確的有( )
① ② ③ ④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4.下列四個函數中,與表示同一函數的是 ( )
A. B. C. D.
5.下列函數中在區間上是增函數的是 ( )
A.  B.   C. D.21世紀教育網
6.如圖,I是全集,M、P、S是I的3個子集,則陰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 )
A. (M∩P)∩S B. (M∩P)∪S
C. (M∩P)∩ D. (M∩P)∪
7.函數的定義域為(  )21世紀教育網
A. B. C. D.
8.已知函數的定義域是一切實數,則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9. 設,集合,則 ( )
A.1 B. C.2 D.
10.如果函數在區間上單調遞減,那么實數的取值范圍是( )
A、 B、 C、 D、
二、填空題(每小題4分,共16分,請將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1. 函數的定義域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已知是奇函數,且當時,,那么=_______________。
13. 已知函數 ,則的值為___________。
14.如圖,該曲線表示一人騎自行車離家的距離與時間的關系.騎車者9時離開家,15時回家.根據這個曲線圖,有以下說法:
①9:00~10:00勻速行駛,平均速度是10千米/時;
②10:30開始第一次休息,休息了1小時;
③11:00到12:00他騎了13千米;
④10:00~10:30的平均速度比13:00~15:00的平均
速度快;
⑤全程騎行了60千米,途中休息了1.5小時.離家最遠的距離是30千米;以上說法正確的序號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4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及演算步驟。)
15.(8)已知全集,求實數的值.
16(8).已知集合,,
(1)若,求.
(2)若,求實數a的取值范圍。
17 (8) 課本是這樣定義增函數的
證明 函數,在區間上是增函數
18 (10)閱讀理解
(1)教材27頁有如下內容:
分別觀察三個圖像,你看出哪些變化規律
圖(1)
圖(2)
圖(3)
(2)教材是這樣定義偶函數的
問題1 輔導班的小王認為 是偶函數,理由如下:對于函數定義域內的任意一個,,所以該函數式偶函數,你認為對嗎?為什么?
問題2 奇函數的定義是?
19.(10)已知函數.
(1)在如圖給定的直角坐標系內畫出的圖像;
(2)寫出的單調遞增區間及值域;
(3)求不等式的解集.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數學答案
一 選擇填空題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選項 D B C B A C D D C A
二 填空題
11 12 -1
13 14 ① ③ ⑤
三 解答題
15
16
省略
省略
19
(2)由圖可知的單調遞增區間, 值域為;
(3)令,解得或(舍去);
令,解得。 結合圖像可知的解集為
4
3
2
1
-1
6
5
4
3
2
1
-1
x
y
O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英語
第一卷(滿分65分)
第一部分 英語基礎知識運用 (共三節,滿分40)
第一節 語音知識(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找出其劃線部分與所給單詞的劃線部分讀音相同的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1. upset A. suffer B. fluent C. attitude D. bury
2. persuade A. attack B. guidance C. quality D. stage
3. concern A. suffering B. German C. eastern D. reporter
4. overcoat A. recover B. vocabulary C. lorry D. hopeful
5. loose A. lose B. easy-going C. breakfast D. series
第二節 單項填空 (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從A、B、C、D四個選項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6. It’s not good idea to drive for four hours without break.
A. a; a B. the; a C. the; the D. a; the
7. Last Sunday, Mr. Green asked Lily she had written to her mother .
A. that; yesterday B. that; the day before
C. whether; yesterday D. whether; the day before
8. —I am going to America.
—how long you there
A. are; stayed B. are; staying C. have; stayed D. did; stay
9. John thought it wouldn’t be long he was ready for his new job.
A. since B. when C. before D. after
10. Tom helped us settle down in this new city, is very kind of him.
A. that B. it C. which D. where
11. A person may often the various stages of sadness, shock, anger, and so on.
A. get through B. go through C. get over D. go over
12. When the sun _____ in the east, the little hero tried hard ______ the red flag to the top of the pole.
A. rising… to rise B. rose… to raise C. raise… to rise D. rising… raising
13. —Look! The telephone is broken. Someone damaged it purpose.
—That may be right. But perhaps it was broken accident.
A. on; by B. by; by C. on; on D. by; on
14. Mike insisted that he ____ nothing wrong and ____ free.
A. did… set B. had done…be set
C. do…should be set D. had done… must be set
15. --- Would you mind if I turn on the radio and listen to some music
--- ________. In fact, I also like to listen to music in my car.
A. No, go ahead B. Yes, I would C. No, you can’t D. Yes, no problem
16. The book into thirty languages since it came on the market in 1973.
A. was translated B. has translated C. has been translated D. translated
17. In the good care of the nurse, the boy is recovering from his heart operation.
A. quietly B. actually C. practically D. gradually
18. --- Why don’t you ride your bicycle today
--- Oh, it broke down. It ________ now.
A. is repairing B. is being repaired C. is repaired D. will repair
19. The doctor thought would be good for the patient to drink more water.
A. this B. that C. one D. it
20. —According to my grandma, it is a good idea to eat chicken soup when you have a cold.
— , scientists agree with her.
A. Sooner or later B. Once in a while C. To be exact D. Believe it or not.
第三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l分,滿分20分)
閱讀下面短文,從短文后各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和D中,選出可以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
The story is told about what happened on a flight between a passenger and an air hostess. The passenger rang and told the air hostess (乘務員) that he needed a cup of __21__to take his medicine when the plane just took off. She told him that she would_22__him the water in ten minutes.
Thirty minutes later, when the passenger’s ring for_23__sounded, the air hostess was in a hurry. She was kept so_24__that she forgot to deliver (送) him the water. As a result, the passenger was_25__to take his medicine.She_26__over to him with a cup of water, but he_27__it.
In the following hours on the_28__, each time the air hostess passed by the _29__ she would ask him with a smile_30__he needed help or not. But the passenger__31__paid attention to her.
When the passenger was going to get__32__the plane, he asked the air hostess to__33__him the passengers’ booklet (意見薄). She was very__34__. She knew he would write down_35__words, which might result in the loss of her job. _36__with a smile she handed it to him.
Off the plane, she_37__the booklet, and cracked a smile, _38__the passenger put it, “On the flight, you asked me whether I need help or not for twelve times_39__. How can I refuse your twelve sincere(真誠的) smiles ”
That’s__40__! Who can refuse twelve sincere smiles from a person
21. A. coffee B. tea C. water D. cola
22. A. take B. bring C. carry D. hold
23. A. food B. drink C. service D. medicine
24. A. tired B. silent C. calm D. busy
25. A. delaying B. delayed C. delays D. delay
26. A. hurried B. went C. came D. got
27. A. refused B. accepted C. liked D. hated
28. A. seat B. air C. floor D. flight
29. A. customer B. passenger C. guest D. visitor
30. A. whether B.when C. what D. that
31. A. never B. often C. always D. seldom
32. A. on B. to C. off D. from
33. A. hand B. take C. throw D. lend
34. A. glad B. angry C. curious D. sad
35. A. good B. sharp C. polite D. nice
36. A. So B. Because C. And D. But
37. A. hid B. tore C. opened D. closed
38. A. if B. for C. after D. when
39. A. in all B. above all C. or else D. or so
40. A. wrong B. wonderful C. impossible D. right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第一節 閱讀下列短文,從每題所給的四個選項A、B、C、D中,選出最佳答案,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共20題:每小題2分)
A
When he was a boy, Tim was much influenced(影響) by the books about the sea, but in fact by the age of fifteen he had decided to become a doctor rather than a sailor. His father was a dentist and as a result, Tim had the opportunity of meeting many doctors either at home or elsewhere. When he was fourteen he was already hanging around the clinic (診所) of a local doctor where he was supposed to help to wrap up medicine bottles, but was actually trying to listen to the conversations taking place between the doctor and his patients in the next room.
During the war Tim served in the Navy (海軍) as a surgeon (外科醫生). “That was the happiest time of my life. I was dealing with very real suffering and on the whole making a success of it.” In California he taught the country people simple facts about medicine. He saw himself as a life-saver. He had proved his skills to himself and his ability to take decisions. Thus, while he was able to tell them what to do, he could feel he was saving them. After the war, he got married and chose to be a doctor in the countryside, working under an old doctor who was popular in the area, but who hated the sight of blood and believed that the secret of medicine was faith. This gave the young man many opportunities to go on working as a life-saver.
41.Tim decided to be a doctor when he was________.
A.fourteen B.fifteen
C.serving in the Navy D.working in clinic
42.Tim decided to become a doctor mainly because________
A.his father wanted him to be so.
B.his father was a surgeon.
C.he had read many books about medicine.
D.he had chances to know many doctors and know about what doctors did.
43.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during the war, Tim was a surgeon in the Navy.
B.he taught the country people simple facts about medicine in California.
C.after the war, he married the old doctors’ daughter.
D.Tim worked as a life-saver after war.
44.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推出) that Tim_________.
A.was sent to Europe during the war.
B.was not afraid of blood.
C.decided to give up his doctor career.
D.regarded himself as a life-saver.
45.The passage is mainly about ________ 21世紀教育網&
A.Tim’s life story B.Tim’ dreams C.Tim’s marriage D.Tim’s patients
B
At present time, roller skating (滑旱冰) is easy and fun. But many years ago, it wasn’t easy at all. Before 1750, people never tried skating on wheels. That changed because of a man named Joseph Merlin. Merlin’s work was making instruments (工具). In his free time he liked to play the violin. Merlin was a man with many ideas and many dreams. People called him a dreamer.
One day Merli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go to an important party. He was very pleased and a little excited. As the day of the party came near, Merlin began to think. He wanted to find a way to make a wonderful entrance at the party. Merlin had an idea. He thought that he would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if he could skate into the room.
Merlin tried different ways to make himself roll (滾動). Finally, he decided to put two wheels under each shoe. These were the first roller skate shoes. Merlin was very proud of them. He dreamed of arriving at the party and skating into the room while playing the violin. He was sure that everyone would be very surprised.
On the night of the party Merlin rolled into the room, playing his violin. Everyone was really surprised to see him. There was just one problem. Merlin had no way to stop his roller skating. He rolled on, playing the violin. Then, with all eyes on him, Merlin hit into a huge mirror on the wall. The mirror broke into many pieces with a very loud noise.
Nobody forgot Merlin’s wonderful entrance after that.
46. The first paragraph tells us that people began to skate on wheels from 1750 because _______.
A. it is very easy B. it is very exciting
C. Joseph Merlin’s instruments D. it is very popular
47. People called Merlin a dreamer because ___________. .
A. he slept and dreamed a lot
B. he was full of different ideas and dreams
C. he invented the first roller skates
D. he always made people’s dreams come true
48. ___________ made Merlin think of skating on wheels.
A. Merlin’s work B. Merlin’s violin
C.A huge mirror D. An important party
49. What was Merlin’s problem after he rolled into the room
A. He couldn’t stop his roller-skating.
B. He couldn’t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C. Everyone was surprised at him.
D. He couldn’t play the violin while rolling.
50.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Joseph Merlin’s Story B. How Roller Skating Was Invented
C. A Surprising Entrance to the Party D. Violin and roller skating
C
“This is the BBC News at Eight O’ Clock.”

“Chinese people spent about 120 billion yuan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ays of the May Golden Week last year. This year it has increased to 140 billion yuan.”
“The children of Beijing No.2 Middle School sang with students from Toronto in Canada to celebrate the 20th anniversary. They had been sister schools since 1986. They spent about two weeks together in Beijing. They visited the Great Wall and the Summer Palace. They took a lot of photos in Beihai Park.”
“Have you ever got tired of heavy shopping bags A new shopping assistant robot which was invented by Japanese company could be the answer. The helpful robot can follow you around and carry several bags. The robot was tested at a shopping center in February 2006. ”
“About 500 people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were in the 2006 “Rock Paper Scissors(剪刀)” World Match in Canada. This event was founded in 1842. It is said playing this game is fun, and also a good way to solve problems among people.”

“And now it’s time for Morning Music.”
51. The students from Canada and Beijing No. 2 Middle School didn’t ________.
A. take photos B. visit the Great Wall
C. visit the Summer Palace D. have a football match
52. This year during the first three days of the May Golden Week, it cost Chinese people ___________ yuan more than that of last year.
A. 260 billion B.120 billion C. 140 billion D. 20 billion
5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alked about in the news
A. The robot can help with shopping bags.
B. A Japanese company invented the robot.
C. The robot was tested at a shopping centre.
D. There are such robots in people’s homes now.
54. The underlined word “anniversary” means .
A. founding B. yearly return of the date of an event
C. university D. the new beginning of something important
5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 game
A. Rock Paper Scissors B. May Golden Week
C. Shopping assistant robot D. A visit to the school
D
Language-learners who say they never or hardly ever use dictionaries often speak English well but usually write poorly, because they make many mistakes.
The students who use dictionaries most do not learn especially well either. The ones wh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do not read fast. So they do not have time to read much. Those who use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have the worst problems. Their dictionaries often give only one or two words as translations (翻譯) of English. But one English word often has many translations in a foreign language and one foreign word has many translations in English.
The most successful students are those who use large college edition dictionaries with about 100,000 words but do not use them too often. When they are reading, these students first try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and understand new words from the context. Then they reread and use the dictionary to look up only key words that they still do not understand. They use dictionaries more for writing. If they are not sure how to spell a word, or divide it into syllables (音節), they always use a dictionary. Also, if they think a noun might have an unusual plural form, they check these in a dictionary.
56. Students who never use dictionary speak well but write poor, because_______
A. They can’t remember words.
B. They may make mistakes.
C. They are not interested in writing.
D. They are afraid of writing.
5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right
A. Students who never use dictionary can speak well and write well.
B. Whatever new words you meet while reading, just look them up in the dictionary.
C.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are bad for learning English.
D. An English word only has one translation.
58. When does the writer advise students to use a good dictionary in reading
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ading B. At the end of the reading
C. During the first reading D. After the first reading
59. This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
A. that students shouldn’t use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B. what were the defects (缺點) of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C. why students should use large college edition dictionaries
D. what dictionary students should choose and how to use it
60. Which is not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A.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a dictionary. B. When to use a dictionary.
C. How to improve spoken English. D. How to practice reading fast.
第二節 補全對話(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根據對話內容,從對話后的選項中選出能填入空白處的最佳選項。并在答題卡上將該項涂黑。選項中有兩項為多余選項。
W: Hi, John.
M: Hi. Lucy. 61
W: Yes. I'm required to tell a story in English before the lesson begins.
M: Oh, I see. 62
W: You're right. I need to practice on the stage before they all come.
M: 63
W: Yes, here, in my pocket...Oops, where is it
M: Don't worry, 64
W: ...No, not in the bag either. I'm afraid I left it at home.
M: 65
W: Aha! It's just the key to the classroom! Thank you so much.
A. Glad to see you.
B. What's the story about
C. What's that around your neck
D. Maybe you put it in your schoolbag,
E. Do you have the key to the classroom
F. You're going to school rather early today.
G. So you want to get to the classroom earlier to make some preparations
第二卷(滿分35分)
第三部分:寫作(共三小節,滿分35分)
第一節:詞匯(共10小題:每空1分,滿分10分)(注意: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根據給出的中文意思,寫出相應的英文單詞的適當形式。
66. –Mary, why are you so angry
--I came across Jim just now and I gave him a smile, but he just _______ (忽視)me.
67. Why not tell us what you are worried about. You know we are all _______(關心) about you.
68. Don’t believe her. She changes her mind ________(頻繁地).
69. His new novel is _______(基于)on a true story which happened two years ago.
70. She ________ (勸說)her parents to take her to the USA for the summer vacation.
71. The party was so well _________ (組織)that everybody spoke highly of it.
72. They flew to the United States (徑直地)without stopping in HongKong.
73. He is _________(意志堅定的). Once he sets up a goal he will never give it up.
74.Later in the next century, people from England made voyages to (征服)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75.I’m only able to look at nature through dirty (窗簾)hanging before very dusty windows. 21世紀教育網&
第二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注意:在試卷上作答無效)
此題要求改正所給短文中的錯誤。對標有題號的一行作出判斷:如無錯誤,在該行右邊橫線上畫一個勾(√);如有錯誤(每行只有一個錯誤),則按下列情況改正: 此行多一個詞:把多余的詞用斜線(\)劃掉,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詞,并用斜線劃掉。
此行缺一個詞:在缺詞處加一個漏寫符號(∧),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該加的詞。
此行錯一個詞:在錯的詞下劃一橫線,在該行右邊橫線上寫出改正后的詞。
注意:原行沒有錯的不要改。
Lucy was one of my best friend at high school. 76.
At that time, we often spend time together. 77.
Thanks to his great help, I made much progress 78.
of my study. Last year, she decided to study abroad. 79.
That is to say, we would no longer see and 80.
talk with each other for long time. 81.
After her leaving, I prepared a gift to show my best 82.
wishes to her. She said it was the most best gift she had 83.
ever had. From then, we’ve kept in touch with each 84.
other through E-mails. I look forward to see her again. 85.
第三節 書面表達(滿分15分)(見答題卡)
(三)書面表達(15分)
進入高中已經一個月了,你對你身邊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由陌生到熟悉,請根據下文提示寫一篇英語短文,談談你如何安排你接下來的高中生活,內容應包括:
1. 確定新的學習目標
2. 改進學習方法
3. 學會獨立的生活
4. 參加各種課外活動
5. 處理好與同學的關系
注意:
1. 短文的內容要連貫,完整
2. 短文單詞數100左右(開頭已給出的單詞不計入單詞總數)
In the past month, 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since I started my senior high school.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英語參考答案
第一部分 英語基礎知識運用 (共三節,滿分40)
第一節 語音知識(共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5分)
1-5 ADBDC
第二節 單項填空 (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6-10 ADBCC 11-15BBABA 16-20CDBDD
第三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l分,滿分20分)
21-25 CBCDB 26-30 AADBA 31-35 ACADB 36-40 DCBAD
第二部分 閱讀理解(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41-45 BDCBA 46-50 CBDAB 51-55 DDDBA 56-60 BCDDC
補全對話
61-65 FGEDC
第三部分:寫作(共三小節,滿分35分)
第一節:詞匯(共10小題:每空1分,滿分10分)
66. ignored, 67. concerned, 68. frequently, 69. based, 70. persuaded,
71. organized, 72. straight, 73. determined, 74. conquer, 75. curtains
第二節 短文改錯(共10小題:第小題1分,滿分10分)
76. friend → friends
77. spend →spent
78. his → her
79. of → in
80. √
81. for︿ long time → for a long time
82. after → before
83. 去掉most
84. now → then
85. see→ seeing
第三節 書面表達(滿分15分)
In the past month, my life has changed a lot since I started my senior high school. In the following days, I plan to set new goals in my study and improve my way of learning. What’s more, as I am away from my parents, it is necessary for me to learn to live on my own, such as doing some washing and cleaning by myself. In my spare time, I will take part in different kinds of school activities, for example, I will often go to the English Corner to practice my spoken English. In addition, I need to get along well with my classmates and teachers at school. I think I will have a wonderful senior high school life.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政治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題4分,共60分)
下列屬于商品的是( )
①自產自銷的農產品②2010年中國政府向海地提供價值三千萬元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救災物資③中國向墨西哥援助的抗擊甲型H1N1流感的物資④家庭用的天然氣
A.①③ B.①② C.①④ D.③④
2.伴隨著手機的普及,彩鈴業務已成為電信運營商的一大收入增長點,并帶動了“寫手”這個行業。上述材料說明“彩鈴”( )
A.是商品,因為能滿足人們的需要 B.不是商品,因為沒有價值
C.是商品,因為是勞動產品,并用于交換 D.不是商品,因為不是勞動產品
3.貨幣從產生時就具有兩種基本職能是( )
A.價值和價格 B.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C.等價物和一般等價物 D.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4.2012年,小張采用銀行按揭貸款方式買了售價為30萬元的新房,首付現金8萬元,然后在15年內付清銀行貸款22萬元及利息5萬元。其中30萬元房價、5萬元利息、8萬元首付金分別體現了貨幣的職能是( )
A.貯藏手段、流通手段、價值尺度 B.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貯藏手段 D.價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5.小張在商品店里購買一件打折商品,原標價為人民幣50元,實際支付40元。在這次購買活動中,貨幣執行的職能是(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價值尺度 D.貯藏手段
6.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中國人民銀行于2008年12月18日限量發行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金銀幣一套。此紀念幣( )
①本質是一般等價物②價值是由國家規定的③不是商品,沒有價值④具有價值尺度和貯藏手段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①④
7.貨幣和它出現之前的一般等價物相比,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 )
A.貨幣是商品,其他一般等價物不是商品
B.貨幣重量較輕,其他一般等價物笨重
C.貨幣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其他一般等價物不固定
D.貨幣便于攜帶,其他一般等價物不便于攜帶
8.通常一定時期內,在商品價格水平不變的情況下,流通中的貨幣量( )
A.與待售商品量成反比 B.與貨幣流通次數成反比
C.與商品價格總額成反比 D.與貨幣流通次數成正比
9.2012年1月1日香港媒體報道,2011年已經結束,香港娛樂圈的吸金王順利誕生,甄子丹憑著一億以上上的天價片酬,賺了約1.8億,成為“香港娛樂圈最強吸金王”。人們習慣上用貨幣來衡量個人擁有的財富多少,是因為( )
A.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的產物 B.貨幣是商品,有價值
C.貨幣是由貴金屬制造的 D.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
10.2011年12月5日召開的中國人民銀行旺季現金發行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強調,要始終保持打擊假幣犯罪的高壓態勢,積極配合公安部門加大對假幣犯罪的打擊力度。之所以要打擊假幣犯罪行為,是因為人民幣( )
①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②是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特殊商品,代表這財富③是我國的法定貨幣④發行權在國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我國政府領導人多次強調,我們必須保持人民幣幣值穩定。人民幣幣值穩定,有利于( )
①保持物價總水平穩定②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③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④保持物價和匯率穩定不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小華的父親在跑業務過程中,住宿、給家人買東西等經常要隨時付款,對于小華的父親來說,最方便可靠的付款方式是( )
A.隨身帶足現金 B.走到哪就讓家人把錢寄到哪
C.使用信用卡 D.通過銀行劃款
13.下列關于信用工具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信用卡、支票、外匯是經濟往來結算中經常使用的信用工具②信用卡是活期存款的支付憑證③支票主要分為轉賬支票和現金支票④支票不能夠被直接用于購物消費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4.據2012年2月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2年1月份我國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0.5%。其中,鮮菜、鮮果價格分別上漲26.1%和5.6%。造成鮮菜、鮮果價格上漲的根本原因是( )
A.鮮菜、鮮果供不應求 B.勞動力成本上升
C.商品本身價值的變化 D.氣候的變化
15.同一種商品在市場上出售,它的價格忽高忽低,造成這一現象的直接原因是( )
A.商品供求關系的變化 B.商品價值的變化
C.價值規律的作用 D.買賣雙方討價還價
二、非選擇題(共2小題,每題20分,共40分)
16. 有人認為:“商品流通是以貨幣為媒介進行的商品交換,因此只有貨幣才能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這一觀點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17. 某校高一(2)班以“發行人民幣多好還是少好”為辯論主題展開了辯論:
甲方:我國本世紀頭20年的奮斗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但現在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資金不足,人民幣是我國政府發行的,所以通過多發行人民幣就可以順利解決這一問題。
乙方:人民幣發行多了會引起通貨膨脹,所以發行人民幣還是越少越好。
假如你是本班辯論會的主持人,你將怎樣總結陳詞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政治答案
一、選擇題(共15題,每題4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C B D B D C B D D A C B C A
二、非選擇題(共2題,每題20分,共40分)
16.商品流通就是一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這一說法是正確的。
在商品流通中,貨幣充當了商品交換的媒介,但并不是只有貨幣才能充當商品交換媒介。在貨幣出現之前,其他一般等價物也充當過商品交換的媒介,在紙幣出現以后,紙幣也可以代替金屬貨幣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
17.(1)人民幣屬于紙幣。紙幣是國家發行的、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國家發行紙幣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2)如果人民幣的發行量超過流通中所需要的數量,會引起紙幣貶值,物價上漲,出現通貨膨脹,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社會的經濟秩序。因此,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面臨的資金不足問題,不能通過發行紙幣來解決。所以,甲方的觀點是片面的。
(3)紙幣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職能,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是受客觀規律支配的。如果人民幣發行過少,就會使一部分商品不能賣出去,同樣會影響人民的生活和正常的經躋秩序。乙方的觀點也是片面的。
(4)紙幣的發行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而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化學
一、選擇題(共5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險品標志,裝運乙醇的包裝箱應貼的圖標是
A B C D
2.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加熱后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
B.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液體的體積一般不超過試管容積的2/3
C.試管和燒杯都可以直接在火焰上加熱 D.用剩的藥品不要亂丟,要放回原試劑瓶里
3使用酒精燈時,錯誤的操作是
A.用火柴點燃酒精燈 B.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盞酒精燈
C.用酒精燈外焰給物質加熱 D.熄滅酒精燈火焰時,用燈帽蓋滅
4.下列實驗基本操作(或實驗注意事項)中,主要是處于實驗安全考慮的是
A.實驗剩余的藥品不能放回原試劑瓶 B.可燃性氣體的驗純
C.氣體實驗裝置在實驗前進行氣密性檢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5.下列實驗儀器不宜直接用來加熱的是
A.試管  B.坩堝  C.蒸發皿  D.燒杯
6.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如果沒有試管夾,可以臨時手持試管給固體或液體加熱
B.用藥匙或者紙槽把粉末狀藥品送入試管的底部
C.過濾時玻璃棒的末端應輕輕靠在三層的濾紙上
D.用規格為10mL的量筒量取6mL的液體
7.若在試管中加入2-3mL液體再加熱,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①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 ②在試管中加入2-3mL液體;
③用試管夾夾持在試管的中上部; ④將試劑瓶的瓶蓋蓋好,放在原處。
A.②③④① 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 D.③②①④
8現有三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鈉溶液 ②39%的乙醇溶液 ⑧氯化鈉和單質溴的水溶液,分離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確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餾 B.萃取、蒸餾、分液
C.分液、蒸餾、萃取 D.蒸餾、萃取、分液
9.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A.不慎將濃堿溶液沾到皮膚上,要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硼酸
B.蒸餾操作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餾燒瓶的支管口處
C.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D.萃取操作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水大
10.下列儀器常用于物質分離的是
①漏斗 ②試管 ③蒸餾燒瓶 ④天平 ⑤分液漏斗 ⑥研缽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①③⑤ D.①③⑥
11.某實驗小組只領取下列儀器和用品:鐵架臺、鐵夾、鐵圈、三角架、石棉網、燒杯、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燈、玻璃棒、量筒、蒸發皿、圓底燒瓶、火柴。不能進行的實驗操作是
A.蒸餾 B.萃取 C.過濾 D. 蒸發
12.在蒸餾實驗中,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在蒸餾燒瓶中盛約1/3體積的自來水,并放入幾粒沸石
B. 將溫度計水銀球插入自來水中
C.冷水從冷凝管下口入,上口出
D. 收集蒸餾水時,應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
13.下列操作中,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①用試管夾夾持試管時,試管夾從試管底部上套,夾在試管的中上部
②給盛有液體的體積超過1/3容積的試管加熱 ③把鼻孔靠近容器口去聞氣體的氣味
④將試管平放,用紙槽往試管里送入固體粉末后,然后豎立試管
⑤取用放在細口瓶的液體時,取下瓶塞倒立放在桌面上,傾倒液體時,瓶上的標簽對著地面
⑥將燒瓶放在桌上,用力塞緊塞子⑦用坩堝鉗夾取加熱后的蒸發皿
⑧將滴管垂直伸進試管內滴加液體 ⑨稀釋濃硫酸時,把水迅速倒入盛有濃硫酸的量筒中
⑩檢驗裝置的氣密性時,把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捂住容器的外壁或用酒精燈微熱。
A.①④⑦⑩  B.①④⑤⑦⑩  C.①④⑤⑦⑧⑩  D.④⑤⑦⑧⑩
14.某KNO3溶液中含雜質KCl、K2SO4和Ca(NO3)2,現欲除去雜質,得到純凈的KNO3溶液,則加入試劑的正確順序是:
A.Ba(NO3)2、K2CO3、AgNO3、HNO3 B.K2CO3、Ba(NO3)2、AgNO3、HNO3
C.Ba(NO3)2、K2CO3、HNO3、AgNO3 D.AgNO3、Ba(NO3)2、K2CO3、HNO3
以下實驗裝置一般不用于分離物質的是

16.下列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17.下列對于“摩爾”的理解正確的是
A.摩爾是國際科學界建議采用的一種物理量
B.摩爾是物質的量的單位,簡稱摩,符號為mol
C.我們把含有6.02×1023個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體計量為1摩爾
D.1mol氧含6.02×1023個O2
1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摩爾質量就等于物質的式量
B.摩爾質量就是物質式量的6.02×1023倍
C.HNO3的摩爾質量是63g
D.硫酸和磷酸的摩爾質量相等
三、填空題(每空2分,共46分)
19.分離沸點不同但又互溶的液體混合物,常用的方法是      ;分離固液混合物的常用的方法是     ;分離兩種溶解度相差很大的溶質的溶液時,常用的方法是       ;萃取的條件是                    。
20蒸餾是提純或分離沸點不同的液體混合物的方法。蒸餾時要注意哪些操作事項:

21.粗食鹽中除含有鈣離子、鎂離子、硫酸根離子等可溶性雜質外,還含有泥砂等不溶性雜質。我們食用的精鹽是用粗食鹽提純而得到的。通過教材中“粗鹽的提純”及你做過的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進行NaCl溶液蒸發時,一般有以下操作過程 ①放置酒精燈 ;②固定鐵圈位置 ;③放上蒸發皿(蒸發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熱攪拌; ⑤停止加熱。其正確的操作順序為 。
(2)如何運用最簡方法檢驗溶液中有無SO42-離子? 。如果有,應該如何除去SO42-離子? 。
(3)在粗鹽經過溶解→過濾后的溶液中滴加飽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產生沉淀為止。請問這步操作的目的是 。
(4)將經過操作(3)后的溶液過濾。請問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雜質?

(5)實驗室里將粗鹽制成精鹽的過程中,在溶解、過濾、蒸發三個步驟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別說明在這三種情況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
溶解時: 。
過濾時: 。
蒸發時: 。
22.化學小組用海帶為原料制取了少量碘水。現用CCl4從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離兩種溶液。其實驗操作可分解為如下幾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鐵架臺的鐵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 CCl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蓋好玻璃塞;
C.檢驗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D.倒轉漏斗用力振蕩,并不時旋開活塞放氣,最后關閉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開活塞,用燒杯接收溶液;
F.從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層水溶液;
G.將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靜置,分層。
就此實驗,完成下列填空:
⑴正確操作步驟的順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編號字母填寫)
→ → →A→G→ →E→F
⑵上述E步驟的操作中應注意 。
上述G步驟操作的目的 。
⑶能選用CCl4從碘水中萃取碘的原因是

23. 0.1molNH4+中約含有 個N,約含有 個H.
24. 1 molH2O中含有 mol e—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化學答案
選擇題1D 2A 3B 4B 5 D 6A 7C 8C
9D 10C 11A 12B 13A 14.D 15.C 16.D 17.B 18.D
19.蒸餾;過濾;蒸發結晶;①某物質在兩溶劑中的溶解度相差較大 ②兩溶劑不互溶(分層)。
20.溫度計應放在支口、燒瓶底部要墊石棉網、冷卻水要低進高出等
21. (1)①②③④⑤(2)去溶液加BaCl2,有沉淀則有SO42-,加BaCl2,過濾(3)除去Ca2+及少量的Mg2+(4)泥砂等不溶性雜質,Ca2+及少量的Mg2+(5)溶解時:是攪拌,過濾時:引流,蒸發時:攪拌
22. (1)C、B、D、H
(2)漏斗要緊貼燒杯、打開玻璃塞、開始放液體可快,然后慢慢;平衡壓力便于液體流出
(3)CCl4不溶于水、碘在CCl4中的溶解度遠大于碘在水中的溶解度、CCl4的密度大于水
23. 0.1molNH4+中約含有6.02 × 1022個N,約含有 2.408 × 1023個H.
24. 1 molH2O中含有 10 mol e—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地理
一、單項選擇題(共20題,每題3分,共60分)
1、目前人類所能觀測到的宇宙范圍是( )
A、河外星系 B、銀河系 C、總星系 D、地月系
2、 比銀河系低一級的天體系統是( )
A、地月系 B、太陽系 C、河外星系 D、總星系
3、八大行星軌道與地球的公轉軌道面夾角不大,說明八大行星運動具有( )
A.安全性 B.共面性 C.同向性 D.近圓形
4、太陽系中的小行星帶位于下列哪一組行星的軌道之間( )
A、地球與金星 B、金星與火星 C、火星與木星 D、木星與土星
5、下列行星屬于巨行星的是( )
A.木星     B.海王星    C.火星     D.金星
6、與地球上出現生物無關的條件上( )
A.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    B.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
C.地球只有一顆衛星      D.太陽變化不大,地球所處的光照條件較穩定
7、太陽巨大的輻射能量來自( )21世紀教育網&
A.太陽內部的核聚變 B.太陽內部的核裂變
C.太陽表面劇烈的太陽活動 D.太陽表面的磁爆炸
8、下列關于太陽輻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太陽輻射能不僅能量大,而且分布集中
  B.太陽輻射能是地理環境形成和變化的重要因素
  C.太陽輻射能大部分到達地球
D.煤、石油等能源與太陽輻射無關
9、下列自然現象與太陽輻射無關的是( )
A.生物的形成 B.大氣和水體的運動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噴發
10、下列地理現象與太陽活動密切相關的是( )
A.酸雨的形成 B.“磁暴”現象的產生
C.臭氧層空洞的出現 D.楊塵、沙暴天氣的出現
11、下列關于太陽黑子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稍低,顯得較暗的部分
B、太陽黑子的變化周期約為11年
C、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溫度最高的部分
D、太陽黑子數目多的年份稱為太陽活動的高峰年
12、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豐富的地區是( )
A.四川盆地 B.大小興安嶺
C.青藏高原 D.東南沿海
13、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地球自轉方向的是( )
A. B. C. D.
14、地球自轉線速度最大的地區是( )
A.赤道地區 B.兩極地區 C.南北緯300附近 D.南北緯600附近
15、地球自轉一周所需要的時間是 ( )
A.一個太陽日 B.23小時56分4秒
C.24小時 D.23小時26分4秒
16、證明自轉現象的有( )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②晝夜的交替 ③太陽直射點的變化 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沖刷嚴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17、當倫敦為6月22日正午時,廣州的時間是:( )
A、6月22日20時 B、6月23日8時
C、6月22日18時 D、6月22日4時
18、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依據是( )
A.通過打深井而獲得的信息 B.地震發生時的地面變化
C.由地震波的速度變化而形成的不連續界面 D.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獲得的信息
19、在地球內部圈層中,莫霍界面劃分開的兩圈層是 ( )
A.巖石圈和地幔 B.地殼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地殼和上地幔頂部
20、關于地震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P波傳播速度慢于S波
B.P波和S波傳播速度都隨所通過物質的性質而變化
C.P波和S波傳播速度在莫霍界面明顯變慢
D.P波只能通過固體,而S波則能通過固、液、氣三態物質
二、綜合題(共40分)
21.將下列事物的代號,根據其內在因果聯系,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每空2分,共16分)
A.地球處在比較穩定的宇宙環境之中
B.日地距離適中
C.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D.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變化幅度不太大
E.適宜的溫度
F.地球處于比較安全的宇宙環境中
G.體積和質量適中
H.自轉和公轉的周期適中
22、讀下圖回答:(共24分)
(1)在圖中用箭頭標出地球繞日公轉的方向和自轉方向。
(2)在橫線上寫出四點的節氣:A B C D
(3)用圖中的字母填空:21世紀教育網&
①圖中最接近近日點的位置是 ,最接近遠日點的位置是 。
②北半球夜長于晝且晝長又逐日增加的時段是從 到 。
③北回歸線以北正午太陽高度逐日增大的時段是從 到 。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地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B C A C A B D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C D A B D A C B B
綜合題
22.(1)都為逆時針(2)A秋分B夏至 C春分D冬至(3)①DB②AB③DB
S
N
900W
00
00
900W
A
F
E
B
G
C
D
H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語文
(時間:90分鐘 分值:100分)
一、基礎知識。(共24分,每小題3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漫溯(sù) 百舸(gě) 慰藉(jiè) 強人所難(qiáng)
B.謗譏(bàng) 寥廓(liáo) 膽怯(qiè) 浪遏飛舟(è)
C.忸怩(nì) 豐腴(yú) 戛然而止(gá) 有恃無恐(shì)
D.青荇(xìng) 謚號(yì) 挾持(xié) 怒發沖冠(guān)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寥廓 荊棘 凄惋 氣勢磅薄 B.蕭瑟 迷茫 滄桑 星輝斑瀾
C.淬火 彷徨 百舸 妄自菲薄 D.慷概 蕩漾 笙簫 激濁揚清
3.下列句子橫線上依次應填入的詞語是( )
①沒有深厚的生活積淀和藝術功底是寫不出______高的詩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這種深厚的感情________在她的詩歌里,希望引起讀者的共鳴。
③鑒賞時,要體會這些詩的章法、韻律及其他方面的特點,認真_______詩的意象。
A.品位 灌注 揣摩 B.品位 貫注 揣測
C.品味 灌注 揣摩 D.品味 貫注 揣測
4.下列加點的成語使用恰當的一句是( )21世紀教育網
A.張老師一生默默地耕耘在幼兒園,為祖國培養了無數個風華正茂的少年兒童。
B.“兩會”召開后,全國上下激濁揚清,形成了弘揚正氣的政治局面。
C.他雖然在監獄里度過了三年的崢嶸歲月,但出獄后仍然惡習不改,繼續作惡鄉里。
D.這位演員穿上唐裝后,立即成了追星族們心中的風云人物,人們紛紛效仿起來。
5.下面是關于“新詩”的一些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現代詩歌的主流是“新詩”。
B.“新詩”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詩體。
C.“新詩”打破了近體詩嚴格的格律束縛,創造了很多新樣式,語言上運用現代白話。
D.“新詩”不必講究格律,不必講究押韻。
6.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戴望舒原名戴夢鷗,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詩人、文學翻譯家。1929年4月,他所作的《雨巷》成為傳誦一時的名作,他因此被稱為“雨巷詩人”。
B.徐志摩,現代著名詩人,他被認為是新月詩派的“盟主”,代表作有《再別康橋》《雪花的快樂》等。
C.古人按字數的多少,把詞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沁園春·長沙》是中調。
D.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又因為詞的句子有長有短,不像律詩整齊劃一,所以又稱為“長短句”。
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低保政策”體現了黨和政府對困難群眾的關愛,但要把關愛落到實處,卻遠不是制訂幾條標準那么簡單。
B.《世紀鐘聲》完全是紀實筆法,作者李民之所以作出這種選擇,是因為在他看來,只有這樣寫才能夠展其才華,盡其異想。
C.科學沒有終點,技術永在發展,因此,標志競技體育水平的世界記錄也不會停滯不前,你認為難道誰能否認這不是真理嗎?
D.上海世博會開幕以來,“小白菜”換了至少10批以上,綠白相間的制服成為世博游客中心最溫暖的符號。
8.下列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讀書,是人生的享受。 ②從春花讀到秋月,從夜雪初霽讀到朝暾甫上。
③在起起伏伏中,或悟人生至理,或嘆人生蒼涼,都不失為人生之快事。
④在春秋默默交替里,在歲月寂然運行中,心靈因書時而大慟,時而微喜,時而寒霜徹骨,時而微風拂面,一波三折,百轉千回。
⑤把讀書作為生活的常態,是生命最好的習慣。
A.①⑤④②③ B.⑤①③②④ C.①⑤②④③ D.①②④③⑤
二、閱讀課文《鴻門宴》中下面兩段文字,完成9——13題。(28分)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至鴻門,謝曰:“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河北,臣戰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得復見將軍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項王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項王即日因留沛公與飲。項王、項伯東向坐;亞父南向坐——亞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范增起,出召項莊,謂曰:“君王為人不忍。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殺之。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莊則入為壽。壽畢,曰:“君王與沛公飲,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項王曰:“諾。”項莊拔劍起舞。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莊不得擊。
于是張良至軍門見樊噲。樊噲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噲曰:“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則與斗卮酒。噲拜謝,起,立而飲之。項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樊噲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項王曰:“壯士!能復飲乎?”樊噲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陽,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閉宮室,還軍霸上,以待大王來,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勞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賞,而聽細說,欲誅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項王未有以應,曰:“坐。”樊噲從良坐。坐須臾,沛公起如廁,因招樊噲出。
9.下列加點詞的解釋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3分)
A.衛士仆地 (仆人)
B.刑人如恐不勝(勝利)
C.常以身翼蔽沛公 (拿)
D.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 (如果)
10.下列加點字不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 (3分)
A.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B.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C.距關,毋內諸侯
D.常以身翼蔽沛公
11.給下列句中加點的字注音。(4分,每字1分)
①戮力而攻秦(  )   ②范增數目項王( )
③瞋目視項王( )   ④目眥盡裂( )
12. 該段文字中有幾個成語現在仍在使用,請寫出2個。(2分)
1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6分)
①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項王默然不應。(5分)
譯文:
②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6分)
譯文:
③殺人如不能舉,刑人如恐不勝,天下皆叛之。(5分)
譯文:
三、詩歌鑒賞。(18分)
14.閱讀下面一首現代詩歌,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礁石
艾青
一個浪,一個浪
無休止地撲過來
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
被打成碎末,散開
……
它的臉上和身上
像刀砍過的一樣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著微笑,看著海洋……
(1)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觀念和情感?請簡要作答。(3分)
答: 。
(2)現代詩歌中,有的詩體很自由,既不講求格律,也不追求押韻,但有的,如《礁石》則有較強的韻律感,試說明《礁石》的押韻規律。(3分)
答: 。
(3)試分析“礁石”這一形象。(4分)
答: 。
15.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回答后面的問題。(8分)
  山中①
   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
【注】此詩原題《思歸》,為作者漫游蜀中時作。
(1)這首詩描寫的哪個季節的景色,主要從哪些意象中讀出?(3分)
答:
(2)本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進行分析。 (5分)
答:
四、名句默寫。
16.填寫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1)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 , 。( 《沁園春·長沙》 )
(2)滿載一船星輝, 。 ( 《再別康橋》 )
(3)消散了,甚至她的 , 。 ( 《雨巷》 )
(4)學而不思則罔, 。 (《論語·為政》)
五、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17分)
最后的黃豆
爺爺是染布的。他愛吃黃豆出了名。在鎮子西頭,爺爺十七歲那年刷刷地在地上架起了好幾口大染鍋。這吃飯的手藝是“偷”來的。
爺爺從小喜歡跑進大染坊找老板的兒子斗蛐蛐。有時老板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念書,爺爺便蹲在一旁,直愣愣地盯著熱氣騰騰的大染鍋。爺爺蹲著染布時,就從兜里摸出幾料炒熟的黃豆塞到嘴里嚼,這樣一蹲就是一兩個時辰。“呆瓜”染布師傅往往這么笑話爺爺。當爺爺染出第一鍋布時,大家才知道爺爺不呆。
那年,家里遭了大災,爺爺架幾口大鍋開始染布。開業那天,鎮子里所有人都聽到爺爺一邊敲鑼一邊喊話,開張頭半個月染布不收錢,染壞了一賠二。爺爺沒錢請幫工,自己把麻繩往肚子上一勒,一擾黃豆往嘴巴里一塞,一邊香甜地嚼著,一邊攪動大染鍋。當爺爺嚼完三四把黃豆時,青布便染成了。青色襯著爸爸額頭的汗珠,沉穩得像傍晚襲來的夜幕。
后來,那家大染坊被爺爺擠垮了。沒過半月,爺爺快樂的嚼著黃豆把那幾口鍋搬進了大染坊。于是,鎮子里又了有大染坊。那名聲像染布匠拿攪鍋棍敲鍋一樣,咣咣當當響得很。在嚼著一把又一把黃豆時,爺爺兜里也開始響著咣咣當當的銀元聲。
有了錢,除了每天有滋有味的多嚼幾把黃豆,還取了奶奶。迎親那天,爺爺喝了好多酒,醉了,進洞房時還絆了一腳,兜里的黃豆全撒在地上,他撿了好一陣子,奶奶什么反應,到現在我也不知道。后來跟我講這事時,爺爺還嘆氣,這一絆,不是什么好兆頭,要不,后半輩子也不會活得這樣磕磕絆絆。說這事時,爺爺喘著粗氣,我幫著捶了半天北,他還是喘得滿臉豬肝紫。
其實,爺爺在生父親的氣。
閑時,爺爺經常是一邊慢慢發嚼著黃豆一邊跟我聊天,像在咀嚼他的一生。他說,父親是一個“倒錢筒”。父親是爺爺的獨苗,奶奶寵著他,慣著他。聽爺爺說,父親才十歲,就開始進大煙館。沒錢,就賒賬。煙館老板拿著賒賬本來計錢時,爺爺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
父親就像一顆荒野的樹那樣瘋長。
我十歲那年,三天三夜,父親跟人賭輸了。大染坊被抵了賭債。那一天爺爺沒有嚼他的黃豆,唉聲嘆氣,一臉烏云。
搬出大染坊時,爺爺習慣性發掏出黃豆,遲疑了一下,爺爺這回沒有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
沒幾年,爺爺病得不行了。父親依然整天不著家,爺爺的安危只是他耳邊刮過的一陣微風。
臨終前的那個晚上,爺爺示意我到他跟前,他手中攥著一個小布袋,打開來,是些黃豆。昏暗的燈光下,豆子炒得金燦燦的,爺爺說,這輩子只剩下這點黃豆了,他的聲音很輕,連他旁邊油燈的火苗都沒有動一下,他顫巍巍拈出一顆豆子,習慣性地放入口中,又著嚼它。不知是黃豆大硬還是爺爺老了,牙品不行,他沒嚼動,又把豆子放入袋中。
他嘆嘆氣,說這輩子就愛這黃豆,人走了帶上它,也算來世上留個念想。他慈愛地對我說,如果你長大了真活不下去,可以再到爺爺這里來拿這黃豆吃。不過,你要是爭氣,最好就別來找我了,他語氣中滿是沮喪。
我愣愣的,不太明白,點了點頭。
第二天早晨,爺爺走了,手里緊緊攥著那小袋嚼不動的黃豆。鄰居幫忙葬了爺爺后,父親才回來。沒人怪他,他在鄰里眼中只是一個能夠看得見影子。
父親長號著,聲間讀厲。如同塌了脊梁。大家都知道他為什么哭,整整兩天兩夜,他雇了好幾個人把小子掏了一遍又一遍,最后連瓦背也全掀掉了,還是沒有找到傳說中爺爺那幾坨金子。他瘋了。
后來,一個金匠跟我說爺爺確實有幾坨金子。不過,爺爺臨終前偷偷讓他把們打成了一顆顆金珠子。
我驀然明折,爺爺那小袋黃豆是什么了。爺爺給我留了一筆活命錢。
有人曾問我,金子最終找到了嗎?
當然沒有。爺爺的墳頭早被我平了,當時還有人說,我跟我那瘋死掉的父親一樣,也是忤逆不孝。
現在我有了自己的企業,人們稱我是什么“著名企業家”。不久前,一次慈善會上,我說了,死后捐出全部財產,我那個兒子和老婆都不跟我說話了。
為什么這么做?有記者問我,我一時語塞,眼前浮現出爺爺那小袋最后的黃豆。
(改自王瓊華《最后一碗黃豆》)
17.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 (5分)
A.“我”平掉爺爺的墳頭,是既不想讓任何人打擾爺爺死后的安寧,又表明了不依賴祖輩財富、自己創業的決絕。
B.文中說“父親就像一棵荒野的權那樣瘋長”,一是形容他處于青少年時期,身體不等式的快;二是形容他備受溺愛,放縱無拘。
C.本文語言平實,情感飽滿,情節跌宕起伏,人物性格各具特點,敘事手法新穎,主題有教益。
D.老板的兒子跟私塾先生念書時,爺爺蹲在一高地看人染布,這暗示著爺爺對讀書睥渴望和對財務室的羨慕。
E.本文運用動作、語言、細節和對比等藝術手法,生動凸顯人物個性;人物行為也具有溜之深厚寓意。
小說中“爺爺這回沒有黃豆塞進嘴巴,而是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這一行為反映了爺爺什么樣的心態?請簡要分析。(6分)
19.小說多次寫到爺爺嚼黃豆,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請簡要概括。(6分)
六、語言運用與表達。(7分)
20.按照下面一段文字中劃線部分仿造一個句子。要求,①句式與劃線的句子相同;②要生動地闡明本體;③至少寫出兩句,每句字數不超出8個字。(4分)
例句:游子離開了祖國,就像巨輪離開了海洋,白云離開了天空;21世紀教育網
人生離開了友愛,就像          ,          。
21.閱讀下面的文字,請概括出“粉絲”的主要特點,不超過20個字。(3分)
如今的圖書出版界,許多當紅作家或學者都擁有數量極大的“粉絲”。易中天的粉絲自稱為“乙醚”,錢文忠的粉絲自稱為“潛艇”,于丹的粉絲自稱為“魚丸”。他們的新書發布和簽售受到各自粉絲的追捧,短時間內就能售出二三千本。難怪有人說,今天的大眾閱讀已成為“粉絲閱讀”。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語文參考答案
一、1.B(A.“強”讀qiǎng;C.“怩”讀ní,“戛”讀jiá;D.“謚”讀shì)
2.C(氣勢磅礴、星輝斑斕、慷慨) 3. A(品位:名詞,指物品的質量或作品達到的水平;品味:動詞,仔細體會玩味。貫注:精神集中;灌注:澆進、注入。揣摩:反復思考推敲;揣測:猜測。) 4.B(A“風華正茂”形容青春煥發,才華橫溢,不能形容幼兒園的小孩;C“崢嶸歲月”指不平凡的日子,褒義詞;D“風云人物”指在社會上有影響力的人物,在此大詞小用。) 5.D(“新詩”雖然不像近體詩那樣恪守格律,但也并不是不講究格律與押韻而完全自由化。“新詩”也同樣要有音韻美,要有節奏感。) 6.C(《沁園春 長沙》屬于長調。) 7. A(B前后矛盾“紀實筆法”“盡其異想” C去掉“不” D“至少”與“以上”矛盾) 8.D 9. C 10. D 11.lù shuò chēn zì) 12.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勞苦功高。
13.(1)譯文:范增多次給項王使眼色,三(或“多”)次舉起身上佩帶的玉玦(暗示項王),項王默默地毫無反應。 21世紀教育網
(2)派遣將士把守關卡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發生)。
(3)殺人惟恐不能殺盡,懲罰人惟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背叛他。
14.(1)詩人對于礁石這一形象和其具有的精神給予了由衷的贊美和歌頌。
(2)第一節,二、四句押韻(來、開);第二節,一、二、四押韻(上、樣、洋)。兩節都是傳統的押韻法。
(3)長年累月在狂風巨浪的拍打下堅強不屈、堅定不移的礁石形象,不僅是不向命運低頭的詩人自身的象征,而且是我們民族不畏強暴、不屈不撓的精神象征。
15.(1)秋季(1分)。高風(1分) ,黃葉(1分)等意象。
(2)表達了詩人思鄉盼歸的羈旅情懷。(1分)作者俯瞰秋天的長江,水流平緩如悲傷凝止般不動,可這悲傷映射作者內心羈旅在外的惆悵,觸動了作者歸家的愁思。(2分)直抒胸臆后,作者描寫了秋風起,落葉紛飛的凄涼畫面,意境開闊,思緒無窮。用簡煉形象的語言概括了作者的懷鄉思歸之情。(2分)16.略。
17.答E給3分,答A給2分,答B給1分,答C、D不給分。
18.心態:反映出“爺爺”在產業被抵債后內心的痛苦、失落和氣憤。
分析:①“沒有把黃豆塞進嘴巴”是因為內心痛苦,沒興趣嚼黃豆了;②“把黃豆一路撒在地上”寓意其守成的失敗,也表達了對兒子敗家的氣憤。(答出心態給2分,每點分析2分,意思對即可。)
①生動揭示“爺爺”心理,反映“爺爺”專注、執著和頑強的性格特征;②是貫穿全文的線索,將“爺爺”創業、守成過程中的和環節緊密聯系起來;③為情節發展做鋪墊,使故事情節更豐富、更合理。(每答出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
本題的解答關鍵在于調動我們知識和語言積累,找出兩個能生動地闡明本體的喻體,并組成和例句中劃線的句子結構相類的句子。需要注意的是,它的本體“人生離開了友愛”是一個句子,因此,其喻體也必須分別都是句子。根據上面的解題思路,我們可作出如下的解答:㈠(就像)莊稼離開了雨露,嬰兒離開了乳汁;㈡(就像)樹木離開了沃土,幼子離開了慈母。
數量極大;諧音命名;追捧各自偶像。(每點1分)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歷史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5分,共75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1.關于王位世襲制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它取代禪讓制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B.它是我國早期國家政治制度之一
C.王位在一家一姓中傳承 D.王位只能父子相傳
2.“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諸侯朝于天子,曰述職,述職者,述所職
也。無非事者……三不朝則六師移之。”上述材料不能反映的是(  )
A.描述了西周分封制的情況 B.天子與諸侯都是宗族、姻親關系
C.諸侯有保護天子的義務 D.當時常有諸侯“不朝”的現象
3.《左傳·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
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社會結構的基本特點是(  )
A.嚴格的等級關系 B.嫡長子擁有繼承特權
C.通過壟斷神權強化王權 D.血緣紐帶和政治關系緊密結合
4.西周時期宮廷的舞樂隊,按制度是天子八佾,諸侯六佾,卿、大夫四佾,季氏只能用四
佾,卻用了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材料反映的本質
問題是(  )
A.諸侯勢力強大 B.周王室勢力衰微
C.分封制趨于崩潰 D.諸侯與周天子具有同等的政治地位
5.分封制在周初鞏固了周朝統治,擴大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卻造成了分裂割據局面,瓦解
了周朝的統治,造成這兩種截然不同結果的根本原因是(  )
A.諸侯地位的變化 B.井田制的興衰 C.生產力水平的提高 D.生產關系的變化
6.公元前127年,漢武帝采納了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旨在解決(   )
A.皇權和相權的矛盾 B.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
C.王國內部的權力之爭 D.農民階級與地主階級的矛盾
7.“我要用奸臣去監視忠臣,用忠臣去威脅奸臣。”這是在電視劇《東方朔》中,漢武帝獨
特的“用人之術”。漢武帝這樣做的根本目的是(  )
A.加強封建專制皇權 B.顯示用人不疑 C.鼓勵大臣相互牽制 D.表明自己心胸豁達
8.“舉秀才,不知書;察孝廉,父別居。寒素清白濁如泥,高第良將怯如雞。”這段話充分
反映了(  )
A.兩漢時期察舉制的弊端 B.魏晉時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
C.隋唐時期科舉制的影響 D.明清時期八股取士的危害
9.伏爾泰認為中國的競爭性考試,使管理地位人人皆可爭取,并非生而有之,歐洲不能與
之相比,應加以采用。下列發源于中國,推行于全世界,成為今日全球公務員考試制度
濫觴的是(  )
A.秦朝的軍功爵位制 B.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C.隋唐時期的科舉制度 D.漢朝時期的察舉制度
10.軍機處的設置是君主專制達到頂峰的一個標志,這是因為(  )
A.軍機大臣都是皇帝的親信 B.軍機處權壓南書房
C.內閣名存實亡 D.軍機大臣只能跪受筆錄,承旨遵辦
11.一位秦朝官員在赴任途中,馬匹踩死了一位小孩后揚長而去。小孩父母想告這位官吏,按照秦朝官吏的職責應該(  )
A.找御史大夫 B.直接找皇帝 C.找丞相 D.找這位官吏的上一級
12.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列傳》中評論說:“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后無功伐之患。”下列對材料信息的本質理解,最準確的是(  )
A.肯定了秦朝統一的歷史意義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
C.敏銳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了分封制與郡縣制的本質區別
13.網上書店介紹易中天《帝國的終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批判》一書的內容時說:“這是一個帝國制度不斷成熟、完善的過程,它表現為中央集權的不斷加強。秦創郡縣制,漢因之;隋創科舉制,唐因之;宋創文官制(文臣將兵制),明因之;明創閣臣制,清因之。”就此,同學們展開了討論
甲同學: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奠定了中國古代政治體制的基本模式
乙同學:秦朝開創的郡縣制奠定了中國古代管理地方的基礎
丙同學:隋朝開始形成的科舉制是封建選官制度的一大進步
丁同學:明太祖設置殿閣大學士,標志著內閣的出現
根據所學知識,你認為(  )
A.乙丙對,甲丁錯 B.甲丙對,乙丁錯 C.甲乙錯,丙丁對 D.甲乙對,丙丁錯
14.“王”字的本義是:三橫分別代表天、地、人,一豎是指一個貫通于天地人之間的人,
“王”的稱謂一經出現,就為統治者所采納和繼承,主要是因為(  )
A.王是天地人的主宰,象征最高權力 B.體現皇權獨尊
C.利于打擊割據勢力 D.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
15.學習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學分別就下列主題作了演講,你認為其中最能概括這段歷史全過程的是(  )
A.帝國的彷徨 B.中華的榮耀 C.東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5分。)
16.識讀下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1)圖一反映了中國古代哪兩大政治制度?圖二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9分)
(2)與圖二相比,圖三反映了明初的皇帝對中央行政部門作了什么改革?反映出統治階級內
部什么矛盾的激化?(8分)21世紀教育網
(3)綜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演變的趨勢。(8分)
2012~2013學年高一入學教育考試題歷史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5小題,每小題5分,共75分。)
1.D.解析:商朝建立后,王位有時父子相傳,有時兄終弟及。故D符合題意。
2.B.解析:從材料中可知描述了分封制的狀況,從“述所職”等信息可知諸侯有保護天子
的義務,C項正確。從“三不朝”等信息可知D項正確。B項中的“宗族、姻
親”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故選B項。
3.A.解析:依據“人有十等”“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可知,西周社會
有著嚴格的等級關系。
4.C.解析:根據分封制所確立的等級秩序,季氏只能用四佾;但他卻用了只有天子才能用的八佾,這說明的本質問題是分封制趨于崩潰。
5.C.解析:春秋戰國時期,伴隨著鐵器、牛耕的使用,生產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土地私有制逐步代替井田制。伴隨著井田制的瓦解,西周社會的上層建筑即分封制也逐步崩潰。所以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
6.B.解析:“推恩令”是解決王國問題的措施,反映了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勢力的斗爭。
7.A.解析:注意材料中要求選擇的是“根本目的”,封建皇帝采取的任何措施,從根本上來講都是為了鞏固和加強封建專制皇權。
8.A.解析:“秀才”“孝廉”等名稱出現于兩漢時期,所以這段話反映的是兩漢時期察舉制的弊端。
9.C.解析:題目要求的是對后世考試制度的影響,由此可排除A、D兩項;B項九品中
正制的選拔依據是門第聲望,故正確答案為C項。
10.D.解析:軍機大臣品級不高,但都欽定,他們每日接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軍國大
事均由皇帝一人裁決,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加強。
11.A.解析:秦朝的御史大夫負責監察百官,這位官員的馬踩死小孩應屬御史大夫的管轄范圍,故選A項。
12.B.解析:依據“無尺土之封”,可知是指秦朝的郡縣制,“使后無功伐之患”是指對郡縣制的肯定。
13.B.解析:郡縣制最早出現在春秋晚期,故乙的說法錯誤;內閣出現于明成祖時期,不是明太祖時期,故丁的說法錯誤。
14.A.解析:依據“王”、“貫通于天地人之間”等信息,可知“王”象征最高權力,故選A項。
15.A.解析:從明中葉開始,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而明清時期中國的封建專制制度也不斷加強,不斷地遏制資本主義的發展。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25分。)
16. (1)制度:三公九卿制和郡縣制。三省六部制。(9分)
(2)丞相制度被廢除,皇權進一步加強。皇權和相權的矛盾。(8分)
(3)趨勢:皇權不斷加強,相權不斷削弱,直至丞相被廢除。(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花莲市| 祁门县| 呈贡县| 邵东县| 上栗县| 德格县| 山丹县| 绵竹市| 晋宁县| 项城市| 安丘市| 英超| 黄骅市| 株洲市| 清水县| 原平市| 米脂县| 汶上县| 进贤县| 邛崃市| 湄潭县| 白沙| 甘谷县| 开封市| 文登市| 隆化县| 晋州市| 海兴县| 兴海县| 汉源县| 潢川县| 滦南县| 德江县| 左云县| 马边| 宜兴市| 金门县| 砀山县| 泉州市| 无锡市| 秦皇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