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5課 第二次工業革命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成就:電力方面的重大發明、內燃機和交通工具的發展、化學工業和新材料;掌握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影響。2.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資料進行概括、歸納,以加深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認識。3.通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科學研究和發明創造的了解,使學生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的意識,樹立不畏艱難、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科學態度。【重難點】重點:能源領域的巨變和電器的發明。難點:電器的廣泛使用對提高人類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導入新課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于18 世紀中期,主要能源是蒸汽,因此被稱為“蒸汽時代”,動力機是蒸汽機,以它為動力的交通工具是史蒂芬孫發明的火車。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社會面貌。在它發生后一百多年,世界再次經歷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第二次工業革命。二、新課講解模塊一、電的應用興起的原因政治前提: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經濟基礎:19世紀,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展開,歐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迅速發展科學技術: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進步。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它們被迅速應用于工業生產,促進了工業的蓬勃發展。開始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特點: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緊密結合顯著成就: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生活領域理論基礎:1831年,英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找到了打開電能寶庫大門的鑰匙。機械能轉化電能 電能轉化成機械能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電力得以實際利用。愛迪生的主要發明:白熾燈泡、堿性蓄電池、電影攝影機、放映機等愛迪生,立志解決耐用的白熾燈泡這一難題,在幾年的時間里,他和他的助手們廢寢忘食,試驗從世界各地找來的1600種耐熱材料、6000種植物纖維,才找到合適的燈絲材料,終于造出了耐用的白熾燈。從他發明電燈這件事來說,我們可以從愛迪生的身上學到些什么呢 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學習愛迪生那種勇于探索、百折不撓的精神。每個人都要從現在做起,發奮學習,勇攀科學高峰。1882年愛迪生在紐約珍珠街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火力發電站。供城市照明之用,使電力第一次真正在人類生活中實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面貌。發電機、電動機、電焊機、電鉆、電話、電車、電報等紛紛問世出示圖片:電車、電報機、電焊、電話電力成為新的能源進入生產領域,人類進入什么時代?“電氣時代”1.電力在什么時候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 19世紀70年代2.隨后發明了哪些通訊工具和電力交通工具 通訊:電話、電報;交通:電車等3.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比蒸汽動力具有哪些優點 傳遞速度快,能遠距離傳送,清潔能源,無污染模塊二、內燃機和新的交通工具1.導火線:內燃機(出示圖片)內燃機的發明是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應用技術的另一重大成就。1.1876年,德國,奧托制造煤氣內燃機2.1883年,德國,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3.幾年后,德國,狄賽爾發明柴油內燃機內燃機的發明帶動了相關的新興工業的發展。以內燃機為發動機的汽車、輪船、飛機、拖拉機等出現,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新的交通工具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制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卡爾.本茨,德國著名的奔馳汽車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現代汽車工業的先驅者之一,人稱“汽車之父”、“汽車鼻祖”。奔馳1號三輪汽車于1886年1月29日獲汽車制造專利,這一天被公認為汽車的誕生日,車速最快為15km/h圖片:世界上第一張汽車專利證書1913年,美國企業家福特使用流水線生產汽車。帶動汽車制造業的革命,汽車價格大大下降,開始成為中等收入家庭的交通工具。圖片:福特汽車生產流水線圖片: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首次試飛世界上第一架飛機“飛行者一號”。圖片:飛機的發明者:萊特兄弟萊特兄弟首次僅有12 秒的空中飛行,意義何在?盡管這次飛行的時間很短,卻開始把人類的理想變成了現實。在飛機制造方面,我國有一位杰出的人物是誰?馮如。他是中國第一位飛機設計師、制造家和飛行家。模塊三、化學工業和新材料化學工業和新材料化學工業:19世紀60——80 年代,人們使用新方法生產堿、硫酸、人造染料等產品,而且成本更低,性能更好。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炸藥。1895年,諾貝爾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作為基金,設立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1869年,美國人海厄特發明了賽璐珞,現代塑料工業由此誕生。1884年,法國人夏爾多內發明了人造纖維,開辟了新的紡織品生產領域。化學工業和新材料,促進現代工業的發展。第二次工業革命帶來了哪些影響?經濟上: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改善了人們的生活。政治上:導致壟斷組織的產生,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摩根和洛克菲勒兩大銀行集團壟斷著美國的整個銀行業德國的鋼業聯盟和鐵業聯盟壟斷了全國鋼鐵產量的98%英國的鹽業聯合公司壟斷了91%的食鹽生產法國的亞麻辛迪加壟斷了90%的麻織品生產生產和資本的高度集中就叫壟斷國際關系上:歐美資本主義國家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到1900年止,世界殖民地面積共計7300萬平方公里,人口5.3億。其中英國占有3270萬平方公里,人口3.6億;法國占1098萬平方公里,人口5600萬……德美日等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成為英法俄的強大競爭對手,他們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第一次工業革命與第二次工業革命比較第一次工業革命始于18 世紀60年代,第二次工業革命始于19世紀70年代。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兩次工業革命分別給中國帶來了什么變化 (1)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后:①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中國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開始了近代化進程。(2)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后:①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中國資本主義得到了初步發展,但極其緩慢。③中國人民面對帝國主義瓜分狂潮,掀起了救亡圖存運動。有何啟示?主動融入世界潮流;堅持對外開放;科技創新……三、課堂小結四、板書設計五、課后作業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視頻:第二次工業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