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章節 第一課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授課題目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授課類型 理論課 討論課 授課時數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自尊自信的重要性。能力目標 把學到的塑造健康人格的方法運用到實踐中去,從點滴做起,塑造健康人格。情感目標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誠禮貌,珍惜自己的人格尊嚴。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自尊自信教學難點 珍惜人格尊嚴,努力塑造健康人格(重點也是難點)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教學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等。板書設計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1.正確認識自己2.做自尊自信的人3. 珍惜人格尊嚴,努力塑造健康人格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的引入 「」分鐘 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國王獨自到花園里散步,使他萬分詫異的是,花園里除了小小的忘憂草,其他的花草樹木都枯死了,園中一片荒涼。后來國王了解到,橡樹覺得自己沒有松樹高大挺拔,因此輕生厭世死了;松樹因為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樣結出甜美的果子,也自慚死了;葡萄羞愧自己終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像桃樹能開出美麗可愛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牽牛花嘆息自己沒有茉莉花那樣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分別覺得自己缺陷太多,比不了別人而無精打采,只有細小的忘憂草卻并不覺得自己卑微,獨自欣賞著自己,茂盛地生長。 師生一起討論。人通過哪些途徑可以更好地認識自己呢?新課 「」分鐘 一、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1.正確認識自己老師總結學生的討論和發言:認識自我是人生的起點,只有正確認識自我,才能做出符合自身實際的人生選擇。2.做自尊自信的人 案例:小明上課時很怕站起來回答問題。很多時候他知道答案,但又怕自己回答不好,因而不敢舉手,有時候老師指定他來回答,他會顯得猶豫、畏縮。要是回答得不夠準確,他會灰心、自責,暗暗地想:“看來我真的不行。”即使答對了,他心里也會不踏實,覺得自己是僥幸,愧于接受老師的好評。小明覺得自己的自尊心太強了,使自己不敢表現自己。小組討論:你認為小明的這些行為和想法是自尊心強的表現嗎?自尊心強應該有哪些表現?平時同學們的哪些行為是自尊心強的表現?我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學生根據自己的體會進行回答,老師參與討論并進行點撥和補充:環境因素(來自他人的態度和評價、家庭氣氛、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個人的身心特征、學習成績、人際關系、自我認識、個人對成敗的歸因方式,等等。看看下面的同學,他們的自尊和自信出了什么問題?A同學:我,一個男孩子,個子還不到165cm,站在人群中總是覺得比別人矮一截,唉!B同學:我口才不好,專業技能在班里也不是最好的,學歷又不高,我注定是沒有什么大作為的。C同學:雖然我十分努力,在文體活動中表現也很突出,動手能力也不錯,老師都夸我有禮貌,同學也喜歡和我交往,但文化課的成績就是上不去,因此,我一直都覺得抬不起頭來。老師點撥:A同學和C同學分別把自尊和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礎上了?學生討論之后,老師提供下列故事:故事1.彼得·丹尼爾小學四年級的時候,常遭到班主任菲利普太太的責罵:“你功課不好,腦袋不行,將來別想有什么出息!”彼得到26歲時還大字不識幾個。有一次,一個朋友念了一篇《思考能致富》的文章給他聽,彼得深受震動,從此發憤圖強,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后來,他事業有成,買下了他當年打架鬧事的街道,并且出了一本書,名叫《菲利普太太,你錯了》。故事2.愛因斯坦4歲才會說話,7歲才會認字,老師的評價是:“反應遲鈍,滿腦子不切實際的幻想。”愛因斯坦后來成為舉世聞名的科學家,他死后,還有許多科學家在研究他的大腦和常人大腦的不同之處。故事3.羅丹的父親曾抱怨自己有個白癡兒子。在眾人眼中,他也是個前途無“亮”的學生,藝術學院考了三次還考不進去。他叔叔絕望地說:“孺子不可教也。”羅丹后來成了法國杰出的現實主義雕塑家。故事4.我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身高156cm;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深受蘇聯人民愛戴的列寧身高156cm;雷鋒身高156cm,并未影響他成為一個時代青年的楷模;曾橫掃全歐洲,被無數人崇拜的拿破倫身高162cm ;男人氣十足的俄羅斯前任總統、現任總理普京身高170cm;現任總統梅德韋杰夫163cm。老師提出問題:1)聽完上面的故事和數字,你認為還有必要為自己過去和眼前的分數而喪失信心嗎?還認為身高和未來的前途有著直接必然的關系嗎?1)對于一個青年學生來說,決定未來前途的最關鍵的東西應該是什么呢?老師:我們今天已經討論了許多關于自尊和自信方面的問題,同學們能否歸納一下:自尊和自信對我們的個人成長有哪些作用呢?自尊與自信僅僅是個人的問題嗎?它與集體和國家有沒有聯系?請學習小組派代表按自己的理解歸納自尊與自信的重要作用,老師適當加以補充并導入下一個問題:3.珍惜人格尊嚴,努力塑造健康人格老師:看來,我們都認識到自尊與自信對于個人的發展、祖國的強大都很重要,那么,我們怎樣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的人格,成為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呢?學習小組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學習書上第11頁中的內容,歸納出塑造健康人格的一些途徑。 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結合教材第8頁中 “相關鏈接”的內容結合自己的體會進行討論,并派代表發言,在全班交流各小組總結出的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學生討論,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談出自己的看法。( 學生回答,老師參與學生的討論,引導他們認識到對于個人發展來說,堅定的信心和不懈的努力才是最為重要的。)安全教育 「」分鐘 結合《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特別要加強防火、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預防易發傳染病、食品衛生方面的安全教育,努力做到普遍教育和針對性教育有機結合,使安全教育細致、深入,貼近實際。在抓好安全防范教育的同時,要認真制定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業布置 1.反思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一個自尊自信的人。2.以小組為單位,找找生活中不夠自尊的表現,并以文字或圖片的方式展示出來。教學反思及自我評價 中職學生正處在一個重要而特殊的發展階段。一方面,他們有著強烈的自尊心,渴望成為一個自尊自信的人,另一方面,多數同學對于自尊和自信理解得并不全面,存在著一些認識和行為上的偏差。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有著較強的自卑情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可以幫助他們糾正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更主要的是要幫助他們學會一些樹立自尊與自信的方法,幫助他們更自信地走好今后的人生道路。授課章節 第一課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授課題目 二、禮儀修養顯個人魅力授課類型 理論課 討論課 授課時數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了解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理解個人禮儀的作用和蘊含的道德意義,提高個人禮儀素養,養成文明禮儀習慣。能力目標 自覺踐行禮儀規范,做講文明、有禮儀的人。情感目標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 真誠禮貌;以講禮儀為榮,以不講禮儀為恥,追求高尚人格,維護自己的文明形象。教學重點 1)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2)個人文明禮儀的習慣養成問題教學難點 個人文明禮儀習慣的養成問題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教學教學方法 討論法,閱讀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分組教學。板書設計 二、禮儀修養顯個人魅力1.個人禮儀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禮儀的含義:2) 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2.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1)遵守個人禮儀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人際交往2)遵守個人禮儀基本要求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加快社會的發展 3.個人禮儀重在養成1)要加強自律,學會自我約束2)要懂得自尊自愛3)要注意言行適度得體適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的引入 「」分鐘 提出案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案例1 曾任美國總統的老布什,能夠坐上總統的寶座,成為美國“第一公民”,與他的儀態表現分不開。在1988年的總統選舉中,布什的對手杜卡基斯,猛烈抨擊布什是里根的影子,沒有獨立的政見。而布什在選民中的形象也的確不佳,在民意測驗中一度落后于杜十個百分點,不料兩個月后,布什以光彩照人的形象扭轉了劣勢,反而領先十多個百分點。原來布什有個毛病,他的演講不太好,聲音又尖又細,手勢及手臂動作總顯出死板,肢體動作不美。后來布什接受了專家的指導,糾正了自己的動作,有效地改變了人們對他的評價。案例2 小金是某職業學校的畢業生,畢業前夕,她參加了很多企業的招聘會,投遞了自己的簡歷。學習成績很優異的她接到了很多面試通知,可是幾乎都沒有成功。她大為不解,請學校的就業指導老師指點,老師很快發現了她的問題:說話聲音小,底氣不足,面容蒼白,頭發蓬亂。案例3 教材第12頁(兩個鏡頭)。教師點撥:這些材料表達了個人禮儀的重要性。講究個人禮儀,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流露,是我們具有良好道德的表現。盡管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但儀容儀表,個人形象等禮儀問題在人際交往和事業發展過程中還是有著重要作用的。那么,什么是禮儀呢? 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問題,并發表意見。引導學生思考:看了這幾段材料,同學們有何認識?案例1中老布什在競選中為什么能反敗為勝?案例2、3帶給我們什么啟發呢?新課 「」分鐘 1.個人禮儀打造良好“第一印象” 1)禮儀的含義:禮儀是一種教養,是人們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行為規范與準則。具體表現為禮貌、禮節、儀表、儀式等。2)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儀容儀表整潔端莊,言談舉止真摯大方,服飾搭配得體,表情自然舒展。教師總結過渡: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孔子說:“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我們現在要創建和諧社會,不遵循禮儀規范是不行的。在人際交往中,禮儀不僅可以有效地展現一個人的教養、風度和魅力,還體現出一個人對社會的認知水準、個人學識、修養和價值。心理學家說過,在溝通前給別人的第一印象是見面后的20秒,而這20秒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你個人相貌、儀表、服飾、表情、姿態、談吐等外在因素的感受決定的。這也說明了個人禮儀的重要性。2.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鏡頭:一家企業的招聘現場,一個男生擠到招聘席前,高舉著簡歷,大聲叫嚷“喂,收一下我的應聘材料!”但招聘人員盯了他一眼,繼續和其他應聘者交談。事后,招聘人員告訴記者:“像這樣沒禮貌的人,誰也不敢要!否則,哪天公司形象受損都不知道。”引導學生思考: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個人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的理解。學生活動: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問題,并發表意見。教師點撥:個人禮儀是社會成員之間的相互尊重、彼此友好的表示,其核心是尊重他人,與人友善,表里如一。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禮儀專家孔子就認為禮儀是一個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治國平天下”的基礎。禮儀是普通人修身養性、持家立業的基礎,是一個領導者治理好國家、管理好公司或企業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講,禮儀比智慧和學識都重要。個人禮儀修養具有完善人格、調節道德修養行為的意義,遵守個人禮儀基本要求有助于塑造良好的個人形象,增進人際交往鏡頭:午飯時間,某職業技術學校飯堂內人頭攢動,大多數同學自覺排隊打飯,李想打完飯經過長長的隊伍時,因為空間比較窄,加上走路太急,不小心碰到了正排隊打飯的張強,張強很大聲地責備說:“他×的,走路沒張眼睛啊?”李想一聽也沒好氣地說:“誰叫你不排好隊的,”“你跟我說對不起!”“憑什么?你也不對!”兩人遂吵起來,后來看有老師走過來制止. 張強指著李想鼻子說:“你小子等著瞧!”,李想毫不示弱:“誰怕誰啊!”后來雙方各約一大幫人晚上聚集在學校比較隱蔽的地方解決問題,結果幾句話不合,雙方動起手來,引發一起惡性校園打架事件,幾個主要肇事者被學校開除,其他參與打架者被處以校內留校察看處分。教師分析:講究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學會用文明幽默的語言化解糾紛。中學生中的許多糾紛多由口角引起,而口角的發生大多與惡語傷人有關。俗語說“禍從口出”,即說話不當可能引來禍端。當由于你的不小心,傷害了別人的利益,要真心實意地向人說一句“對不起”。反過來由于別人不小心傷害了自己利益時,要盡可能大度一些,說—聲“沒關系”,這樣糾紛就會自然化解。禮儀具有很強的凝聚情感的作用。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相互關系錯綜復雜,在平靜中會突然發生沖突,甚至采取極端行為。禮儀有利于促使沖突各方保持冷靜,緩解已經激化的矛盾。如果人們都能夠自覺主動地遵守禮儀規范,按照禮儀規范約束自己,就容易使人際間感情得以溝通,建立起相互尊重、彼此信任、友好合作的關系,進而有利于各種事業的發展。 2)遵守個人禮儀基本要求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促進整個國家和全民整體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快社會的發展以小組為單位找找生活中(公交車站、校園、旅游景點等地)存在的違背禮儀要求的行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老師:如果生活中到處都是這樣的人和事,這個社會還有和諧可言嗎?學生討論回答,老師加以點撥并小結,導入下一個問題。老師總結過渡:我國是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講道德、懂禮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走向社會,進行交往的必備條件。但由于社會、學校、家庭等諸多因素,現在的學生對“文明禮儀”的意識越來越淡薄。在部分學生中出現了“不尊重教師”、“不尊重同學”、“不尊重家長”、”自私自利、出言不遜”等不良習氣。我們該如何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呢?3.個人禮儀重在養成材料一: 一名在德國的外國留學 ( http: / / edu. / hwlx / lx.shtml )生,學業成績很優秀,動手能力也很強,拿到博士學位后,自認為可以輕易地留在德國工作 ( http: / / edu. / job / " \t "_blank ),沒有任何問題。可他在求職 ( http: / / edu. / job / " \t "_blank )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他四處求職,拜訪過許多著名的大公司 ( http: / / edu. / job / " \t "_blank ),均遭到拒絕,對方也沒有對他說出任何拒聘的理由。直到他在一家很小的計算機公司去求職,仍然遭到了公司很有禮貌的拒絕。后才得知遭到拒絕的原委:這一切都因為自己乘坐公交車時曾經有過3次逃票的記錄。這使得他更加氣憤——就因為這么點雞毛蒜皮的區區小事,就小題大做,把一個博士生拒之門外。1)提高個人禮儀修養水準,要加強自律,學會自我約束教師總結:2)提高個人禮儀修養水準,要懂得自尊自愛學生表演禮貌情景劇 (場景一) 當你想向同學借東西時,你該怎么說,怎樣做呢? (場景二) 如果課間你不小心碰掉了同學的鉛筆盒,你該怎么辦 (場景三) 當家里來了客人,你怎樣招待他? 觀看表演的學生逐一評價表演者的語言,分別找出優點,挑出毛病,談談感受。3)提高個人禮儀修養水準,要注意言行適度得體適適度的含義是指在應用禮儀時應該特別注意把握分寸,認真得體,要盡量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才能取得預期的成效。學生活動:前后桌四個同學為一組,小組同學互相觀察,指出每位同學在儀容儀表上的優點和不足,共同探討有關儀容儀表的具體要求。 教師點評:(結合學生的討論)儀容儀表要做到自然美、修飾美和內在美的統一。一是要注意適體性,修飾要與容貌、體型、個人氣質相適宜;要與自己的身份和職業協調統一,合乎和體現自己的身份特點。二是要注意整體性,各部位的修飾要與整體協調一致。三是要把握適度性,無論在修飾程度,還是飾品的數量和修飾技巧上,都要把握分寸,自然適度,追求雕而無痕的效果。教師點撥:許多人在生活中時往往因為沒有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就與人產生矛盾;面試的時候僅僅因為撓頭抓耳、抖腿,著裝不當,進退場沒有注意打招呼,就失去了很多就業機會。可見,講禮儀必須從日常行為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從今天做起,才能形成文明禮貌的習慣。文明禮貌的養成教育是讓學生在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中由被動變為主動,最終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素質。只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一定會養成自我管理、形成良好的文明禮儀氛圍的好習慣。教師總結歸納:“禮儀”給社會增添了許多美麗的音符。他架起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使大家互助、互敬,也使我們青少年健康成長,為將來踏入社會做好準備。 提問: 談談個人禮儀應遵循什么樣的基本要求,才能彰顯自己的個人魅力?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問題,并發表意見。學生活動:一分鐘專業演講比賽。課前請兩個同學準備好演講稿,不穿校服,自備職業服飾(最好能體現自己的專業特色)臺下各組派一名評委打分,參照書上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對演講者進行評價。(儀容儀表20分,肢體動作20分,語言表達20分,服飾20分,整體感覺20分)學生活動:觀看演講的學生對演講者進行評價,分別找出優點,挑出毛病,談談感受。教師根據學生具體表現進行點評和小結。引導學生思考:這件事情如果換一種處理方式,可能結果會完全不同,如果你是張強你會怎么做?如果你是李想,你會怎么處理?學生分小組討論,并派代表發表意見乘車逃票是區區小事嗎?人的道德品質和禮儀修養是如何形成的?結合自身體會談談我們應如何自覺踐行個人禮儀的基本要求?學生活動:課前安排4人一組,小組到校園內外拍攝不合文明禮儀的現象,每組派一個代表上臺用投影展示 學生活動: 請同學們拿出一張紙與筆,在紙上寫下你自己的一些不文明行為,有多少寫多少,寫好了放在桌上面,請同學起來念一下自己的不文明行為有哪些,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點的。學生競賽:以小組為單位,寫出大家知道的文明用語。將文明用語進行分類,并在全班展開競賽,看看哪個小組說得最多。安全教育 「」分鐘 結合《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特別要加強防火、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預防易發傳染病、食品衛生方面的安全教育,努力做到普遍教育和針對性教育有機結合,使安全教育細致、深入,貼近實際。在抓好安全防范教育的同時,要認真制定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業布置 以小組為單位找找生活中(公交車站、校園、旅游景點等地)存在的違背禮儀要求的行為,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教學反思及自我評價 1.在教學中,篩選案例時盡量用學生身邊和周圍所發生的人和事來進行設計,但必須要以課本要掌握的理論知識為依據,不能離題太遠,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本節課通過讓學生表演和學生自己收集素材等方式,把要學的東西和學生的實際聯系在一起,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2.在課堂教學中,設法用生動深刻的案例使學生入情以獲得強烈的情感體驗。盡管使學生入情的方式因人而異,因內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教師要動情。教師強烈的感情,會使學生受到感染,開啟學生感情的心扉。邛崍市職業教育中心教案第一單元 習禮義 講文明 教者:彭 梟授課章節 第一課 塑造自己的良好形象 授課日期 年 月 日授課題目 三、交往禮儀營造和諧人際關系授課類型 理論課 討論課 授課時數 1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2)理解交往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3)體會交往禮儀的親和作用能力目標 養成遵守交往禮儀的習慣情感目標 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誠禮貌教學重點 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教學難點 交往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和遵守交往禮儀的作用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教學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談話法、發現法等。板書設計 三、交往禮儀營造和諧人際關系1.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1)交往禮儀的內涵(2)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3)校園禮儀的基本要求(4)家庭禮儀的基本要求(5)公共場所禮儀的基本要求2.交往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1)交往禮儀的核心(2)交往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3)遵守交往禮儀的作用3.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1)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2)平等相待,尊重他人(3)顧全大局,求得和諧(4)增強意志力,提高自控力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學生活動 目的引入 「」分鐘 馬克思把交往比喻為“人們日常生活、日常接觸中的必然伴侶”。在生活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要與人打交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與人交往。我們與他人可以因共同做一件事而喜悅,可以一起體味生命中的每一次感動,一起在人生的道路上相互扶持。在今天的課上,讓我們先來測試一下自己的交往能力。 學生積極思考、討論問題,并發表意見。新課 「」分鐘 三、交往禮儀營造和諧人際關系1.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一組學生代表:我們組的任務是展示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首先,讓我們復習一個概念——個人禮儀(個人禮儀主要表現在一個人的儀容儀表、言談舉止、待人接物等方面,這是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內在品質、文化素養、風度魅力的外在表現),哪位同學能講講什么是交往禮儀嗎?師:這里應該注意的是在我們社會主義社會中,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以集體主義為指導,體現的是相互服務、競爭合作、團結和諧的關系。鏡頭一:風總要和太陽爭執誰的力量大。風說:我可以證明我的力量是巨大的。你看,地下正走著一位身披大衣的老者,我能比你更快速地將他的大衣脫掉。于是,太陽躲進烏云里,風使出它所有的威力狂吹,但是,風吹得越大,那老者越將他的大衣牢牢抓住。最后,等到風筋疲力盡停下來時,太陽從云彩里鉆了出來,對那位老者投去和氣的微笑。不久,那位老者便用手將他前額的汗水拭去,并輕輕脫掉身上的大衣。太陽對風親切地說:“仁慈和友善總要比憤怒和暴力更為有力。”(問)上述這段寓言給我們帶來什么啟示?(課本的探究性活動材料)師:這位同學對寓言蘊含的道理歸納得非常好。美國總統威爾遜曾經說過:“假如你握緊兩只拳頭來找我,我想我可以告訴你,我會把拳頭握得更緊;但假如你找我來說:‘讓我們坐下好好商量,假如我們之間的意見有不同之處,看看原因出在哪里,主要的癥結在什么地方。’我們會覺得彼此的意見相離不是十分遠。我們的意見不同之處少,相同之處多,并且只要彼此有誠意、耐性和愿望去接近,我們相處并不是十分難的。”人們都希望獲得尊重,如果站在別人面前,一番強詞奪理的爭論,一些放蕩不羈、趾高氣揚的行為舉止,會遠遠不及一番謹慎細致的考慮和措詞有理、文質彬彬的勸導有用。鏡頭二:在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系里,曾經有兩位特殊的學生,一位叫周婷婷,另一位叫王錚。她們一個雙目失明,一個雙耳失聰。然而,就是這樣的兩個人組成了“海倫·凱勒”號聯合艦隊,兩人在生活上、學習上互幫互助,周婷婷聽不清看得清,她做了王錚的眼睛;王錚看不清,她做了婷婷的耳朵,兩人取長補短,揚長避短,在學習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問)鏡頭二的事例體現了交往禮儀的什么基本要求?請舉例說明交往禮儀還有哪些基本要求?師:感謝一組同學介紹的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是平等互尊、誠實守信、團結友愛、互利互助。但是由于人際交往的廣泛性和多樣性,不同類型的交往禮儀也有不同的要求。(展示幻燈片,不同類型的交往禮儀的圖片)我們同學要側重了解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校園禮儀、家庭禮儀、公共場所禮儀等基本禮儀規范。具體內容在課本17—18頁。2.交往禮儀重親和了解了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之后,為什么要遵守交往禮儀呢?我們請二組同學來談談他們的看法。二組學生代表:我們首先給大家帶來一個flash短片,請大家看短片,講講乘坐出租車的禮儀有哪些。二組學生代表:乘坐轎車或出租車已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按照國際慣例,乘坐轎車的座次安排的常規是:右高左低,后高前低,交往禮儀中的乘車位次背后隱含著怎樣的道德意義?生:交往禮儀中的乘車位次體現著一種尊重和友好吧,再比如國際上一般將客人安排在主人的右側,以示敬意。師:關于交往禮儀蘊含的道德意義,我們首先應該注意交往禮儀的核心是尊重和友好。交往禮儀以尊重為核心,是要求人們尊重他人,同時也是對自我的尊重,在此基礎上達到互尊互敬的目標。從個人角度看,交往禮儀是一個人文化修養和優良品德的外在表現;從社會角度看,交往禮儀反映社會風貌和公民文明程度。遵守交往禮儀有什么作用呢?讓我們聽聽三組同學的看法。三組學生代表:我們通過預習認為遵守交往禮儀有三方面的作用:一是對個人,二是對整個社會,三是對國際交往。3.自覺踐行交往禮儀規范師:好,誰來講講討論的收獲?生1:課本介紹了握手禮,握手,是交際的一個部分。握手的力量、姿勢和時間的長短往往能夠表達出對握手對象的不同禮遇和態度,顯露自己的個性,給人留下不同印象,也可通過握手了解對方的個性,從而贏得交際的主動。美國著名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說:我接觸的手有的能拒人千里之外;也有些人的手充滿陽光,你會感到很溫暖。一個小小的動作,卻體現著這么多禮儀方面的意義。所以,養成遵守交往禮儀規范的習慣,要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師:這讓我想到了老子的一句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還有哪位同學談談自己的觀點?生2:我想講講將相和的故事: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侮辱。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居功自傲,對此不服,而屢次故意挑釁,藺相如以國家大事為重,始終忍讓。后廉頗終于頓悟,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將相和好,共同輔國,國家無恙。養成遵守交往禮儀規范的習慣,要追求和諧。以上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請大家自己進行總結和梳理,展示自己構建的知識結構圖。(圖略) 生:交往禮儀是社會成員在相互往來中的行為規范與待人處世的準則。一組學生代表:在了解了交往禮儀的概念后,讓我們著重來學習一下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請大家看一組我們搜集的材料。生:鏡頭一的寓言告訴我們與人交往,憤怒和暴力只能使問題更加的復雜化,我們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學會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最佳方法,就是用“禮貌”叩開他人的心扉,讓他感受到你的誠意和真心,這樣他才能心悅誠服地與你交往。生:周婷婷和王錚的事例體現了團結友愛、互利互助等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還有平等互尊、誠實守信。(舉例略)生:乘客應當坐在后排。一女二男時,女的坐邊上,不坐中間。應照顧長輩和女士先上車。下車一般是男士或晚輩先下,然后照顧長輩或女士后下。注意帶好隨身物品,不要將垃圾、廢棄物品留在車上。安全教育 「」分鐘 結合《生活·生命與安全》課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開展安全教育,特別要加強防火、防溺水、防踩踏、交通安全、預防易發傳染病、食品衛生方面的安全教育,努力做到普遍教育和針對性教育有機結合,使安全教育細致、深入,貼近實際。在抓好安全防范教育的同時,要認真制定處置各類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作業布置 1.對照交往禮儀的基本要求,反思自己在交往中有沒有失禮之處,如果存在,該如何改進。2.“問候短信”創作(1)內容:根據交往禮儀的內容,以父母長輩、老師同學、親戚朋友等為問候對象,進行優秀問候短信創作。(2)作品要求:每條問候短信不超過50個漢字(含標點符號),語言生動、文字精煉、富有創意,體現傳統美德和禮儀知識,朗朗上口,并由本人原創。教學反思及自我評價 1.以學生身邊事例為內容,力求教育無痕。德育課最忌諱說教。要使教育取得良好效果,應在課堂教學中選擇學生身邊的事例來展開討論,隱化教育痕跡。2.以學生活動為落腳點,實現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將本課的學習內容進行任務分解,每個小組完成一定的工作,讓學生課前查閱資料,自主學習,課上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