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授課章節 授課日期授課題目 第四課 普遍聯系與人際和諧授課類型 理論課 討論課 授課時數 2課時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聯系的含義與特征,理解人際關系的含義與特征,了解人際關系的作用。能力目標 學會用聯系的觀點分析解決問題,處理好自己與家長、老師、同學、朋友等的人際關系。情感目標 尊重他人,自覺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學重點 1.學會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2.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教學難點 1.物質世界的聯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觀性。2.人際關系具有復雜性和交互性。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教學教學方法 案例教學法、討論法、啟發式教學法。板書設計 一、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物質世界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2.事物在普遍聯系中存在教師結合幻燈片進行講解。3.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人際關系1.人都是生活在人際關系之中的2.人際關系具有復雜性、交互性3.社會交往的作用三、人際和諧是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1.人際和諧是中國的寶貴文化傳統2.人際和諧及其特征3.人際和諧的作用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快樂人生1.走出孤獨,主動交往2.學會與人共處、和諧共事3.建立美好的友誼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目的引入 「」分鐘 多媒體展示錄像: 嫦娥奔月設問:“嫦娥”成功奔月,我們應該感謝誰?教師:(小結)探月工程由衛星、火箭、發射場、測控、地面應用五大系統組成,這些系統與人員之間都存在著一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從哲學上講,這種“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關系,就是聯系。 學生:討論,回答(略)新課 「」分鐘 一、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1.物質世界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幻燈片:聯系的定義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各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首先,聯系是一種關系。例如:師生關系。其次,聯系是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例如:一個人的五臟六腑、骨骼、肌肉、神經等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最后,聯系是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關系。如我們看到的“嫦娥奔月”。幻燈片:想一想:“嫦娥奔月”的成功體現了哪些事物間的相互聯系?進一步拓展人類對月球的探索。2.事物在普遍聯系中存在教師結合幻燈片進行講解。(1)聯系是普遍的。事物之間的聯系有外部聯系和內部聯系。整個世界就是一個聯系的整體,如地球與月球之間的聯系。自然界內部、人類社會內部、人類與自然界之間、人的認識、人的認識和客觀事物之間都是聯系的。世界上不存在彼此孤立的事物,但是,不是任何兩個事物都有聯系。(2)聯系具有客觀性。聯系的客觀性是指聯系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人們強加的。無論是自在事物的聯系,還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這就要求我們不能主觀臆造并不存在的聯系。忽視聯系的客觀性會遭到懲罰,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聯系。(3)聯系具有多樣性和條件性。無論是事物之間的聯系還是事物內部的聯系都是有條件的。3.學會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1)要用普遍聯系的觀點看問題,防止孤立、片面地看問題。看問題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計其一,不及其余。學生在人生成長中不能只看到自我,而看不到人與社會的聯系,自我封閉,自我滿足。(2)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間的聯系,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既要重視個體、局部對整體的意義,又要把個體和局部放到整體的聯系中去,在人生的成長中,既重視個體對集體和社會的價值,也要充分看到集體、社會對個人發展的重要作用。(3)要把握事物間聯系的多樣性和復雜性,注意區分不同的特點。事物間的聯系有顯性的,也有隱性的;有已知的聯系,也有未知的聯系;有橫向的聯系,也有縱向的聯系等,只有充分把握事物間存在的這些聯系,才能努力去發現挖掘,得到啟迪,提高能力。二、用聯系的觀點看待人際關系1.人都是生活在人際關系之中的創設情景:播放錄像“魯濱遜漂流記”片段問題探究:人能不能離開人際關系而生活?然后請學生思考回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什么是人際關系。2.人際關系具有復雜性、交互性展示幻燈片:指出人際關系的特性:客觀性、復雜性和交互性(1)客觀性。故事回放“好玉米是這樣獲得的”,教師解說故事,請學生說出理由和收獲。在此基礎上,教師從縱向聯系的角度講解人與人之間聯系的客觀必然性。(2)復雜性。課堂練習。請學生根據幻燈片的提示列出自己的人際關系網和不同的社會角色。(3)交互性。角色扮演,請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故事:莫斯科街頭,大文豪蕭伯納遇到一個蘇聯小姑娘,兩人有一段交談……教師總結: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是相互的,心態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那么真實的故事是怎樣的,教師說出故事,并給出人生的啟迪:身份只是暫時的標記。教師總結:聯系的普遍性、多樣性決定人際關系的多樣性、復雜性和交互性。因此,我們對人際關系的特性,只有從哲學的高度來理解才會更深刻。3.社會交往的作用腦力激蕩: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看哪個小組能總結出更多的作用。教師在討論過程中巡視、指導。然后請每個小組的代表總結發言,并進行評比。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小故事“天堂與地獄”來升華教學內容,并引導學生思考。三、人際和諧是積極健康的人生態度1.人際和諧是中國的寶貴文化傳統播放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的錄像片段,指出:“和”是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和”即矛盾的協調統一,包括宇宙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自身的和諧以及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 然后從歷史的角度分析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傳統“以和為貴”以及和諧社會主義的內涵。2.人際和諧及其特征請學生閱讀教材,總結人際和諧的特征。教師展示“人際和諧的特征”幻燈片,并逐一進行講解。運用圖示展示和故事回放,引導學生討論“在人際交往中人際和諧的作用”。3.人際和諧的作用四、營造和諧的人際關系,創造快樂人生1.走出孤獨,主動交往教師引導學生回顧進入中職的第一天,如何和同學相識并建立友誼的,得到同學和老師的信任和友誼后,內心有何感受。在此基礎上,教師強調:只有主動地交往,自覺地投身到社會生活中,擴大自己的社會關系,才能建立積極的人際關系。2.學會與人共處、和諧共事以教師講解為主,在此基礎上,請學生談一談在生活和學習中是如何化解與同學之間或父母之間的矛盾的,鼓勵學生換位思考,在彼此尊重和理解的基礎上和諧相處。3.建立美好的友誼教師利用教參資料進行講解,并進一步指導學生在學校和未來的職業生涯中,對待不同的人應采取的交友原則和技巧,學會交友,獲得快樂的人生。展示名人名言,進一步強調友誼的作用和獲得友誼的方法。 討論:為什么探月工程一度停滯?面臨困境,需要迫切解決什么問題?教師介紹有關情況,提出問題,由學生討論,然后得出結論:聯系是有條件的。展示幻燈片:試一試,請學生回答。教師結合“嫦娥奔月”錄像以及前面的講解、學生的討論等進行歸納總結:課堂活動:評選“和諧”標兵在班級中開展評選“和諧”標兵活動,并說明評選依據,引導學生進一步領悟:只有擁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才能獲得快樂的人生。安全教育 「」分鐘 什么叫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是指:“對食品按其原定用途進行生產和/或食用時不會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的一種擔保。”食品的安全性強調食品中不應含有可能損害或威脅人體健康的物質或因素。要求食品絕對安全是不可能的,食品安全一般指相對安全性,是指一種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方式和正常食作量下不會導致對健康損害的實際確定性。在有效控制食品有害物質或有毒物質含量的前提下,一切食品是否安全,還要取決于食品制作,飲食方式的合理性,適當使用數量,以及食用者自身的一些內在條件。作業布置 〈課堂小結〉1. 師生一起進行課堂學習內容小結,完成課堂練習,鞏固本課知識。2. 布置課后作業。教學反思及自我評價 對個人的成長成才的作用;對社會的作用,圖片展示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升華主題:正是人際的和諧,我們的國家才能戰勝各種災難,迎接一個又一個的勝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