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的內涵。(1)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社會主義”的要求是核心的、本質的要求,“三個面向”和“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等特點,則是社會主義文化本質的體現,是當代中國先進文化所應具有的時代品格。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證。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內容理論基礎 歷史文化優秀傳統和外國文化有益成果指導思想 馬克思主義特點、本質 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核心 社會主義主體 人民群眾目標 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根本方向 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工作方針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最終目標 提高人的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根本任務 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徑 重在建設,多管齊下2.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1)(是什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構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靈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題;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精髓;社會主義榮辱觀,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2)(為什么)為什么要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①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是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③在意識形態領域,多種文化并存是客觀事實。但是,任何社會、任何國家都不會對文化發展方向采取放任的態度。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更加繁榮,同時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趨旺盛,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明顯增強。面對文化發展的這一階段性特征,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社會思潮,既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又有力抑制各種錯誤和腐朽思想的影響,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吸引力和凝聚力。(3)(怎么辦)如何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要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會主義榮辱觀引領風尚。補:高舉旗幟 科學發展1、是什么?在當代中國,中國共產黨引領文化前進方向的旗幟,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2、怎么辦?在文化建設中,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3. 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務,是培育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也是我們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根本目標。【深入】1.正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先進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關系:這三者之間就其主要內容來說是一致的,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就是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或先進文化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側重點上又有所不同,文化是相對于經濟、政治來說的,精神文明則是相對于物質文明而言的。2.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征,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它會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3.作為新時期培養人的目標,“四有”全面反映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對全體公民的社會政治理想、道德情操、科學文化素養、民主法制和紀律觀念全面發展的要求。【應用指導】聯系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如“希望工程”、“送溫暖”、“手拉手”、“村春蕾計劃”、“貧困生救助”等公益活動,分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社會主義社會的全面發展以及每個公民的意義,增強自覺參加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意識。4.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的重要性。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必須大力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發展教育、科學和文化事業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1)大力發展教育事業。原因:教育是發展科學技術和培養人才的基礎,在現代化建設中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基本要求:第一,必須把教育擺在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第二,必須優先發展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發展教育事業,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大力發展科學事業。原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革命力量。基本要求:第一,大力加強科學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第三,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揮哲學社會科學在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會形成崇尚科學、鼓勵創新、反對迷信和偽科學的良好氛圍。(3)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原因: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基本要求: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