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山東省濟南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9月入學考試試題 全科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山東省濟南外國語學校2013屆高三9月入學考試試題 全科

資源簡介

高三生物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分第I卷和第II卷兩部分。第I卷為選擇題,60分;第II卷為非選擇題,
40分;共100分??荚嚂r間為90分鐘。
2.答第I卷前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荚嚱Y束,試題II卷和答題卡一并收回。
3.第I卷每題選出答案后,都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
(ABCD)涂黑。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選擇題共60分)
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1.5
分,共60分)
1、下列哪組試劑在使用過程中,必須經過加熱 ( )
A. 碘化鉀溶液鑒定淀粉 B.蘇丹Ⅲ染液在鑒定動物組織中的脂肪時
C.雙縮脲試劑鑒定淀粉時 D.班氏試劑鑒定可溶性還原糖的過程中
2、下列關于呼吸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氧呼吸的終產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產生的[H]在線粒體內膜上與氧結合生成水
C.無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參與,該過程最終有[H]的積累
D.質量相同時,脂肪比糖元有氧氧化釋放的能量少
3、下列關于葉綠體的描述,錯誤的是( ) 
A.基粒由類囊體堆疊而成 B.葉綠體被膜由雙層膜組成
C.類囊體膜上具有葉綠素和酶 D.暗反應發生在類囊體膜上
4、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動植物和微生物細胞中的一個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縮合而成,則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簡式 ( )
A、C3H3N B、C3H5ONS C、C3H7O2NS D、C3H3O2NS
5、溶酶體具有細胞內消化功能,其內部水解酶的最適PH在5.0左右,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溶酶體內的水解酶是由核糖體合成的
B、溶酶體執行功能時伴隨其膜組分的更新
C、細胞質基質中的被轉運到溶酶體內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狀態下溶酶體對自身機體的細胞結構無分解作用
6、據測定,豌豆種子發芽早期CO2的釋放量比O2的吸收量多3~4倍,這是因為種子( )
A.種皮尚未破裂,種子內部缺氧,無氧呼吸比有氧呼吸強
B.種子萌發時,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強
C.種子萌發時,呼吸作用比光合作用強
D.萌發時,種皮破裂,有氧呼吸大于無氧呼吸
7、將一棵大小適宜的綠色植物,置于一封閉的玻璃罩內,5小時后,發現氧氣比原來增加 300mg,則由此推斷,該植物在5小時光合作用制造的葡萄糖的總量應是( )
A.281.25mg B.大于281.25mg
C.小于281.25mg D.無法確定
8、下列關于細胞分裂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某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有36個著絲粒,該細胞在減數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36個著絲粒
B.某細胞在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體8條,此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可產生4個四分體
C.除了生殖細胞外,能進行分裂的細胞都具有細胞周期
D.一個基因型為AaXbY的精原細胞,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由于染色體分配紊亂,產生了一個AaXb的精子,則另外三個精子的基因型分別是AaXb、Y、Y
9、番茄的染色體數為24,一個番茄細胞發生了減數分裂,所形成的細胞中3個退化了,最后一個細胞隨即又發生了三次有絲分裂,你會找到多少個細胞核,這些細胞核各含有多少條染色體( )
A.4個細胞核,各有12條染色體 B.4個細胞核,各有24條染色體
C.8個細胞核,各有12條染色體 D.8個細胞核,各有24條染色體
10、右圖所示為某二倍體生物正在進行分裂的細胞,關于此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是次級精母細胞,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B.含同源染色體2對,DNA分子4個,染色單體0條
C.每個子細胞含一對同源染色體,僅一個具有生殖功能
D.該細胞表明分裂過程中發生了基因突變或基因重組
11、某同學在物鏡和目鏡都是10×的顯微鏡視野中看到一列細胞有16個,將物鏡換成40×后,在視野中看到的細胞數目一般是 (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12、下列關于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發生改變
B.每個DNA由成千上萬個含氮堿基組成,可以儲存遺傳信息
C.ATP脫去2個磷酸基團后是RNA的基本組成單位之一
D.膽固醇是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體內參與血液中脂質的運輸
13、在玉米中,有色種子必須具備A、B、D三個顯性基因,否則無色。現有一有色植株同已知基因型的三個植株雜交,結果如下:
①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種子 ②有色植株×aabbdd→25%有色種子③有色植株×AAbbdd→50%有色種子 則該有色植株的基因型是( )
A.AABBDD B.AABbDD C.AaBBDd D.AaBbDD
14、下列對于D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
①在人的白細胞中,DNA上含有人的全部遺傳信息 ②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的DNA完全相同 ③DNA是一切生物的遺傳物質 ④一個DNA分子可以控制許多性狀 ⑤轉錄時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 ⑥精子中含有遺傳信息量與卵細胞中的遺傳信息量相同
A.②③④ B.③④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
15、在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中,一般不可能發生的是 ( )
A.DNA復制、轉錄及翻譯過程都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
B.核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穿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進行翻譯過程
C.DNA轉錄是以DNA一條鏈為模板,翻譯則是以mRNA為模板
D.DNA復制和翻譯的原料依次是4種含氮堿基、20種氨基酸
16、已知一個蛋白質由2條多肽鏈組成,連接氨基酸的肽鍵共有198個,翻譯該蛋白質的mRNA中有A和G共200個,則該mRNA中的C和U不能少于( )
A.200個 B.400個 C.600個 D.800個
17、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0,如有一個兩條肽鏈的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是12276,這個蛋白質分子中的氨基酸的數目和指導它的DNA分子脫氧核苷酸最少數目依次是 ( )
A.144、432 B.144、864 C.120、360 D.120、720
18、DNA的一條鏈中,(G+T)/(A+C)=2,(A+T)/(G+C)=0.5,則該DNA分子中另一條互補鏈上同樣的堿基比例分別為( )
A.2和2 B.0.5和0.5 C.2和0.5 D.0.5和2
19、甲生物核酸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46%,嘧啶占54%,乙生物遺傳物質的堿基組成為:嘌呤占34%,嘧啶占66%,則以下分別表示甲、乙生物正確的是(  )
A.藍藻、變形蟲 B.T2噬菌體、豌豆
C.硝化細菌、綿羊 D.肺炎雙球菌、煙草花葉病毒
DNA G
G
信使RNA C
轉運RNA A
絲氨酸
20、右表中決定絲氨酸的遺傳密碼是( ?。?br/>A.ACG
B.UCG
C.AGC
D.UGC
21、某患有紅綠色盲男子其Y染色體上有H–Y抗原基因,則在他的初級精母細胞中( ?。?br/>A.含有色盲基因、H–Y抗原基因各1個
B.含有色盲基因、H–Y抗原基因各2個
C.只含有兩個色盲基因
D.1/2的細胞含有兩個色盲基因,1/2細胞含有兩個H–Y
22、顯性基因決定的遺傳病患者分成兩類,一類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另一類位于常染色體上,他們分別與正常人婚配,總體上看這兩類遺傳病在子代的發病率情況是( ?。?br/>①男性患者的兒子發病率不同 ②男性患者的女兒發病率不同
③女性患者的兒子發病率不同 ④女性患者的女兒發病率不同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3、植物單倍體經人工誘導染色體加倍后可獲得( ?。?br/>A.純合二倍體 B.純合四倍體 C.純合多倍體
D.含有該物種正常植株細胞中染色體數的純合體
24、一對表現型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孩子既是紅綠色盲又是klinefeleer綜合征(XXY型),那么該孩子的病因( )
A.與母親有關 B.與父親有關C.與父親和母親均有關 D.無法判斷
25、在一個種群中隨機抽出一定數量的個體,其中基因型為Aa、aa的個體,分別為40個和40個,測得a的頻率為60%,則A的基因頻率及抽出的個體總數和AA的數量分別為( )
A.40%、100、20 B.40%、200、40 C.20%、100、200 D.20%、200、40
26、某植株產生的四種配子和比例是Ab:aB:AB:ab=4:4:1:1.該植株自交后代中的純合體約占總數的 ( )
A.16% B.18% C.32% D.34%
27、種皮黃色(A)對綠色(a)為顯性,子葉灰色(B)對白色(b)為顯性,基因型為AABB和aabb的親本雜交得到F1,將F1自交得到F2,F2自交所結種子中四種表現型比值為( )
A、9:3:3:1 B、15:5:9:3 C、1:1:1:1 D、3:1:3:1
28、如圖所示,如果莖a側生長素在B點以下的濃度范圍內,下列對b側生長素濃度范圍的描述哪項較為準確 ( )
A.在OA段范圍內
B.在BC段范圍內
C.在BD段范圍內
D.在BA段范圍內
29、關于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一種激素的濃度不同可能會產生正、負兩方面影響
B、植物的生長發育主要受生長素的調節
C、用同一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作用效果可能不同
D、無子番茄的獲得利用了生長素促進果實發育的原理
30、動物生理學家為了確定下丘腦在體溫調節中的作用,做了如下實驗:刺激下丘腦的前部,發現實驗動物有出汗現象,而刺激下丘腦后部,實驗動物則出現寒顫現象,據此科學家得出了下丘腦在體溫調節中的作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下丘腦前部是散熱中樞所在地,下丘腦后部是產熱中樞所在地
B、下丘腦前部是產熱中樞所在地,下丘腦后部是散熱中樞所在地
C、下丘腦是調節體溫相對穩定的惟一中樞
D、下丘腦能夠產熱與散熱
31、下列有關興奮傳導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A.神經纖維膜外局部電流的流動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
B.興奮只能以局部電流的形式在多個神經元之間單向傳導
C.突觸小體完成“化學信號——電信號”的轉變
D.神經遞質作用于突觸前膜,使突觸前膜產生興奮或抑制
32、當動物缺乏某激素時,可以通過“飼喂法”或“注射法”對該激素進行人為補充,下列只可通過以上一種方法補充的激素是( )
①生長激素 ②甲狀腺激素 ③胰島素 ④性激素
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33、甲、乙、丙三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壞,其中甲組僅有體液免疫功能,乙組和丙組喪失了特異性免疫功能。現給三組小鼠分別輸入造血干細胞,發現僅有乙組恢復了細胞免疫功能,出現這些現象的原因是( )
A. 甲組骨髓被破壞,乙組胸腺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B. 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C. 乙組骨髓被破壞,丙組胸腺被破壞,甲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D. 丙組骨髓被破壞,甲組胸腺被破壞,乙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壞
34、在體內,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是共同作用來維持內環境的穩態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同一抗原物質既可以與抗體結合,也可以被T細胞識別
B. 抗原物質進入組織細胞后,抗體會與相應的組織細胞結合,刺激細胞消化抗原
C. 淋巴因子在細胞免疫過程中產生,廣泛分布于內環境中
D. 記憶細胞可以接受同一抗原物質的刺激增殖、分化
35、吃糖1小時后,在胰靜脈的血液中,下列物質中會明顯增多的是
A 胰蛋白酶 B 胰淀粉酶 C 胰島素 D 胰高血糖素
36、科研人員對江蘇某地沿海灘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灘的大型底棲(土壤)動物豐富度進行了對比研究。在相同取樣條件下,利用一種常用底泥采樣器(50cm X 50cm X 30cm)采得各動物類群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如下表。下列有關本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有( )
招潮蟹類 厚蟹類 沙蠶類 泥螺類 蛤類
物種數 個體總數 物種數 個體總數 物種數 個體總數 物種 數 ,個體總數 物種 數 個體總數
裸露泥灘 5 18 1 14 2 12 1 10 2 14
米草群落 3 12 2 9 0 0 1 10 0 0
A. 改用另一規格的常用底泥采樣器會影響對比研究的結論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棲動物種群密度高于裸露泥灘
C.裸露泥灘的大型底棲動物物種豐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D.改變采樣的時間不會影響采集到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
37、下圖為某生態系統中食物鏈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動情況,箭頭為能量流動的方向,單位是×103J/(m2·a)。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在入射的太陽能中,生產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②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16000+13200)×103J/(m2·a);
③分解者可利用來自各營養級傳給(A)的全部能量;
④研究生態系統的功能可幫助人們合理地調整物質利用和能量循環的關系;
⑤消費者營養級級別越高,可利用的總能量越多。
A ①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38、小李同學做了一個用以測定光照強度與生態系統穩定關系的實驗。將若干小球藻、水草及小魚各一份(完全相同)放入甲、乙兩個相同的盛有河水的玻璃缸內,使之處于氣密狀態,并對乙缸進行遮光處理。實驗在溫度適宜的暗室中進行,從距玻璃缸0.3m處用不同功率的燈泡分別給予光照1h,期間用儀器記錄容器內氧氣濃度的變化(單位是g/m3),下列不正確的是( )
15W 20W 25W 30W 35W 40W 45W
甲缸 -6 -4 -2 0 +2 +5 +10
乙缸 -10 -10 -10 -10 -10 -10 -10
A. 實驗中乙缸是用來測定該生態系統的呼吸作用耗氧量
B.甲缸和乙缸中都有生產者和消費者,但沒有分解者
C.光照強度至少大于30W時才能維持甲缸生態系統處于相對穩定狀態
D.甲缸在45W時氧氣的產生量與消耗量不相等
39、右圖4示種群在理想環境中呈“J”型增長,在有環境阻力條件下,呈“S”型增長,下列有關種群數量增長曲線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當種群數量到達e點后,增長率為0
B.種群增長過程中出現環境阻力是在d點之后
C.防治蝗災應在害蟲數量達到c點時進行
D.漁業捕撈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點
40、.根據右圖曲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縱坐標代表酶的催化效率,橫坐標代表溫度,那么B點表示
的是最適溫度
B.若縱坐標代表細胞的生長速度,橫坐標代表植物細胞生長素的濃度,則B點表示的是植物生長所需的最適生長素濃度
C.若縱坐標代表血糖濃度,橫坐標表示正常人午餐后的時間,那么BC段的原因之一
是在胰島素的調節下,促進血糖轉變成糖元
D.若縱坐標代表植物有機物的積累量,橫坐標代表一晝夜中的0點到24點,那么在B點以后才表示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
第II卷(非選擇題共40分)
注意事項:
1: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個小題,每空1分,共40分)
41、(7分)右圖是患甲?。@性基因為A,隱性基因為a)和乙?。@性基因為B,隱性基因為b)兩種遺傳病的系譜圖。據圖回答:
⑴據查3號不攜帶乙病致病基因,則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體上,為______性遺傳。
⑵ 1號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號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10號不攜帶致病基因的幾率是____________。
⑷ 3號和4號婚配,所生后代既患甲種病又患乙種病女孩的幾率是____________。
⑸若8號和11號婚配,出生只患甲種病女孩的幾率是____________。
42、(8分)圖示生態系統中碳循環示意圖,圖中“→”表示碳的流動方向。請回答:
⑴A→E和E→B過程中,碳分別以    和      形式流動的。
⑵寫出圖中含有四個營養級的食物鏈。             (用字母和箭頭表示)
⑶在物質循環的過程中,同時伴隨著        。若D有1000㎏,則B最多可增重     ㎏。
⑷若考慮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及有氧呼吸的原料,則E在黑暗條件下,每小時釋放出44mg的CO2,而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每小時釋放出的64mg的O2。那么在光照充足的條件下,經過10小時后,E可積累的葡萄糖為    mg。
⑸若由于某種原因導致C種群大量減少,B和D種群數量隨即發生的變化是        。
⑹分解者是圖中的 (填字母)。
43、(8分)植物生理學家對光合作用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下邊是其中的一些實驗數據曲線:
甲 乙
(1)甲圖中AB段和CD段影響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別是 和 。
(2)甲圖曲線Ⅲ的最強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低CO2濃度是 mg/l。圖中m點為70Lx光照強度下的CO2飽和點,如果提高光照強度,則m點的位置將向 移動。
(3)乙圖中30oC時該植物呼吸作用產生C02 mg/h,如果呼吸作用的原料全部是葡萄糖,則30oC時10小時需要消耗葡萄糖 mg。
(4)乙圖中如光照相同時間,35℃時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物的量與30℃時的量相比(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無法比較
(5)下圖能代表細胞中發生的情況與乙圖中E點相符的一項是 ( )
44、(7分)下圖表示下丘腦神經分泌細胞、垂體細胞、甲狀腺細胞及它們分泌的激素之間的關系。
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激素A是 。
(2)當體內缺乏 元素時,將導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該元素進入甲狀腺細胞的運輸方式是 。
(3)人遭遇危險而情緒緊張時,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將 ,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 所致。這種生理過程是由 共同調節的。
(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過多時,激素A、B含量的變化趨勢是下降。
這是一種 調節機制。
45、(10分)胚胎工程是一項綜合性的動物繁育技術,可在畜牧業和制藥業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下圖是通過胚胎工程培育試管牛的過程。
(1)從良種母牛采集的卵母細胞,都需要進行體外培養,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從良種公牛采集的精子需________后才能進行受精作用。
(2)在體外培養受精卵時,除了給予一定量的O2以維持細胞呼吸外,還需要提供________氣體以維持___ _____。
(3)圖中過程A稱為________,它在胚胎工程中的意義在于______ _________。
(4)研制能夠產生人類白細胞介素的牛乳腺生物反應器,需將目的基因導入牛受精卵,最常用的導入方法是______________;獲得轉基因母牛后,如果_______ _____即說明目的基因已經表達。
(5)基因工程中進行基因操作一般要經過的四個步驟是①提取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與載體結合,③  ,
④    。
高三生物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10 DBDCD ABDCD 11—20 DBCDD BDBDB
21—30 BCDAA DBCBA 31—40 ACBBC CABAD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空1分,共40分)
41、(7分)⑴ X;隱 ⑵ AaXBXb; AaXBXb ⑶ 1/3
⑷ 0 ⑸ 1/36
42、(8分)⑴ CO2 含碳有機物 ⑵ E→D→C→B ⑶ 能量流動   40
⑷ 600 ⑸ B減少 , D增多⑹ F
43、(8分)(1)CO2濃度, 光照強度 (2)500 mg/L ,右 (3)3, 20.45 (4)C (5)D
44、(7分)(1)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2)碘 主動運輸 (3)增加 增加 神經和體液(激素) (4)(負)反饋
45、(10分)(1)使卵母細胞成熟(或:使卵母細胞獲得受精能力) 獲能 (2)CO2 
培養液(基)的pH (3)胚胎移植 提高優良母畜的繁殖率 (4)顯微注射法 牛奶中含有人類白細胞介素(或:牛乳腺細胞已合成人類白細胞介素)
(5)③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④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E


CO2
A
CO2
B
CO2
C
CO2
CO2
D高三英語試題 (2012. 9)
試卷分第I卷(選擇題)和第II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2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第I卷(三部分,共85分)
第一部分 聽力(共兩節,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第一節 聽下面5段對話。每段對話后有一個小題,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僅讀一遍。
1. What is the woman’s opinion on the paper
A. Minor changes could be made.
B. Major corrections are needed.
C. The paper needs no revision.
2. 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He’s anxious to see his sister.
B. He wrote to his sister last month.
C. He’s expecting a letter from his sister.
3. Why is Tom being invited to the party
A. Because Tom likes the woman.
B. Because the man’s mother insisted on it.
C. Because Tom is the man’s good friend.
4. 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They will be tested o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 She did poorly on the history exam.
C. There are many industries in the area.
5. What’s the girl’s advice
A. The boy should work harder.
B. The boy shouldn’t work too hard.
C. The boy should make good use of time.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聽下面五段對話或獨白。每段對話或獨白后有幾個小題,選出最佳選項。每段對話或獨白讀兩遍。
聽第6段材料,回答笫6—8題。
6. Where was Colin Boyle born
A. In Dublin. B. In London. C. In Paris.
7. Why wasn’t the woman able to get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A. All tickets were sold out.
B. She was too busy to go to buy tickets.
C. She couldn’t afford the expensive tickets.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 The singer would give the woman the tickets.
B. The woman would get some tickets at the cheaper price.
C. The concert hall manager would let them in free of charge.
聽第7段材料,回答第9—11題。
9. Where do you think the dialogue takes place
A. In a shop. B. In a street. C. At home.
10. Who do you think Anne and Dick are
A. Their niece and nephew. B. Their daughter and son. C. Their friends’ children.
11. What will they buy for Dick
A. A toy suit. B. Some records. C. A space suit.
聽第8段材料,回答第12—14題。
12. How large is the woman’s handbag
A. One foot long, eight inches wide.
B. Eight inches long, eight feet wide.
C. One inch long, one foot wide.
13. Where did the woman leave the bag
A. In a taxi. B. In a cinema. C. In a coffee shop.
14. When did the woman lose the bag
A. About 2:30. B. About 1:30. C. About 12:30.
聽第9段材料,回答第15—17題。
15. Why can the man and his family stay at this hotel
A. They have a reservation.
B. They’re the friends of the owner.
C. Someone else canceled a reservation.
16. What is the man especially glad to have for his children
A. A color TV. B. An extra bedroom. C. A swimming pool.
17. When does the hotel want its guests to pay
A. When they register. B. When they reserve a room. C. Just before their departure.
聽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20題。
18. In the first news item, which country is not covered in the research
A. Britain. B. France. C. Sweden.
19. What is the second news item mainly about
A. J.K. Rowling will have an Internet interview.
B. Children will meet Harry Porter’s mother.
C. The book will be available on the Internet.
20. What training do Russian schools give the students in their final year
A. Sports training. B. Military training. C. Vocational training.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 滿分3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When you finish watching the movie, you will have ____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____ life.
A. a; the B. the; a C. a; 不填 D. 不填; the
22. It is a good idea to start a part-time job _____ it doesn’t affect your studies.
A. as B. in order that C. unless D. so long as
23. Lucy works hard as usual and it has_________. She got the first in the English Speaking Contest.
A. showed off B. paid off C. picked up D. turned up
24. It’s too late. Go to bed right away. Forget you need to get up as early as you can ______ the early train
A. catch B. catching C. caught D. to catch
25. —I’m not good at dancing, you know.
—______. It’s just for fun. Have a try and you’ll see you can do it.
A. Well, it depends B. Cheer up C. Come on D. All right
26. Children are easily exposed to the Internet culture __________ violence is increasing to such a degree.
A. which B. whose C. where D. that
27. The news has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________ an earthquake happened last night.
A. that B. which C. whether D. what
28. —Hello, can I speak to Robert, please
—Hold on, please. He ________ in the garage.
A. has worked B. is working C. worked D. will work
29. The travelers got to ______ was once an old temple that the workers used as a store.
A. what B. where C. that D. which
30. A college student had stayed up all night, _______ for his test the next day.
A. studied B. having studied C. to study D. studying
31. She heard a terrible noise, _______ brought her heart into her mouth.
A. it B. which C. what D. that  
32. —James, I am sorry I used your computer when you were away this morning.
— .
A. Forget it B. My pleasure C. You are welcome D. Don’t mention it
33. The professor wants the student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estivals ______ in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A. celebrating B. having celebrated C. celebrated D. being celebrated
34. —You se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is city.
—I _______ here for three years. It’s great to be back.
A. have lived B. lived C. had lived D. live
35. Nothing _______ him—he’s always complaining.
A. serves B. supports C. promises D. satisfies
第二節 完型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20分)
It was raining. I went into a cafe and asked for a coffee. 36 I was waiting for my drink, I realized there were other people in the place, but I sensed 37 . I saw their bodies, but I couldn’t feel their souls 38 their souls belonged to the 39 .
I stood up and walked between the tables. When I came to the biggest computer, I saw a thin, small man 40 in front of it. “I’m Steve,” he finally answered after I asked him a couple of times what his name was. “I can’t talk with you. I’m 41 ,” he said. He was chatting online and, 42 , he was playing a computer game —a war game. I was 43 .
Why didn’t Steve want to 44 with me I tried again to speak to that computer geek(怪人), 45 not a word came out of his mouth. I touched his shoulder, but no reaction. I was 46 . I put my hand in front of the monitor, and he started to shout, “ 47 !”
I took a few steps back, wondering if all those people in the cafe were looking at me. I raised my head, and saw nobody showed any 48 .
At that moment, I realized that the people there were having a nice 49 with their machines, not with people. They were more 50 having a relationship with the 51 , particularly Steve. I wouldn’t want to 52 the future of human beings if they preferred sharing their lives with machines 53 with people.
I was worried and sank in my thoughts. I didn’t even 54 that the coffee was bad,
55 Steve didn’t notice there was a person next to him.
36. A. Before B. Since C. Although D. While
37. A. pain B. loneliness C. sadness D. fear
38. A. because B. when C. until D. unless
39. A. mind B. world C. Net D. cafe
40. A. sleeping B. laughing C. sitting D. learning
41. A. busy B. nervous C. tired D. sick
42. A. first of all B. after all C. at the same time D. by that time
43. A. surprised B. delighted C. moved D. frightened
44. A. play B. talk C. argue D. compete
45. A. but B. so C. if D. or
46. A. excited B. active C. afraid D. unhappy
47. A. Shut up B. Enjoy yourself C. Leave me alone D. Help me out
48. A. anger B. sympathy C. respect D. interest
49. A. appointment B. conversation C. experience D. friendship
50. A. interested in B. tired of C. careful about D. troubled by
51. A. computer B. soul C. shop D. geek
52. A. build B. change C. imagine D. design
53. A. other than B. instead of C. except for D. as well as
54. A. pretend B. understand C. insist D. realize
55. A. as if B. just as C. just after D. even though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15小題,每題2分,滿分30分)
A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e world. Those of the first kind are born idlers (游手好閑者), taking interest in nothing. It seems what they live for is to pass time idly. They simply don’t know why they have to do so, nor will they bother to ask. The other kind are those who take things seriously and never wish to idle away their life. But only a part of the second group are eager enough to make success. All the others fail to make enough effort to make their dreams come true.
Why do things so happen to them What are the reasons
I later find out that some people are determined. They are “igniters” that catch fire of their own, giving light and heart. But that’s not the case with others. They may be fuels but not igniters. As pieces of wood or coal, they need a match or a lighter to make them burn so that their energy can be released to give off light and heat.
The majority of people need some igniter to light them. Thus igniter becomes a must for those people to succeed. Unless a suitable igniter comes their way, they will always remain idle like cold unused firewood or coal.
Fortunately, such an igniter is not difficult to meet. One may find it in an instructive book, a film story, a few words of a close friend, some advice of a good teacher, a pleasant journey, or an unexpected love.
Any of these, coming at the right time, can serve as an igniter to start one’s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or for a better career, to turn him from a passive state of waiting to an active state of pursuing, to lend him strength to go ahead bravely. In that case, what he has prepared for years will be quickly turned into fruitful reality.
Such an igniter may turn up of itself, but most likely we have to find it ourselves. Never let a chance slide away, for it is the key to your success.
56. According to the text, “________” take things seriously, but may not be able to succeed.
A. idlers B. igniters C. fuels D. lighters
57.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do most people definitely need to succeed
A. Storing a lot of energy. B. Great interest in everything.
C. An igniter coming at the right time. D. Wonderful dreams about a bright future.
58. The writer writes the article to _________.
A. describe two kinds of people B. encourage people to find chances to succeed
C. praise those who work hard D. make fun of idlers
B
For many years, I was convinced that my suffering was due to my size. I believed that when the weight disappeared, it would take old wounds, hurts and rejections with it.
Many weight-conscious people also mistakenly believe that changing our bodies will fix everything. Perhaps our worst mistake is believing that being thin equals being loved, being special, and being cherished. We fantasize about what it will be like when we reach the long-awaited goal. We work very hard to realize this dream. Then, at last, we find ourselves there.
But we often gain back what we have lost. Even so, we continue to believe that next time it will be different. Next time, we will keep it off. Next time, being thin will finally fulfill its promise of everlasting happiness, self-worth, and, of course, love.
It took me a long while to realize that there was something more for me to learn about beauty. Beauty standards vary with culture. In Samoa a woman is not considered attractive unless she weighs more than 200 pounds. More importantly, if it’s happiness that we want, why not put our energy there rather than on the size of our body Why not look inside Many of us strive hard to change our body, but in vain. We have to find a way to live comfortably inside our body and make friends with and cherish ourselves. When we change our attitudes toward ourselves, the whole world changes.
5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everything” in Paragraph 2 mean
A. All the problems. B. All the properties.
C. The whole world. D. The absolute truth.
60. What can be inferred about the author
A. The author is a Samoan.
B. The author succeeded losing weight.
C. The author has been troubled by her weight.
D. The author probably got wounded in an accident.
61. According to the text, those who have lost weight first and gained it back later feel _______.
A. angry about the regained weight
B. indifferent to the regained weight
C. optimistic about future plans on weight control
D. they should give up their future plans on weight control
62. The text tries to stress the importance of ____________.
A. body size B. attitudes toward life C. culture difference D. different beauty standards
C
“Soon, you’re going to have to move it out!” cried my neighbor on seeing the largest tomato plant known to mankind or at least known in my neighborhood.
One tiny 9-inch plant, bought for $1.25 in the spring, has already taken over much of my rose bed, covering much of other plants, and is well on its way to the front door.
Roses require a good deal of care, and if it weren’t for the pleasure they give, it wouldn’t be worth the work. As it is, I have a garden full of sweet-smelling roses for most of the year. Bushes must be pruned (剪枝) in early spring, leaving ugly woody branches until the new growth appears a few weeks later. It was the space available in the garden that led me into planting just one little tomato plant. A big mistake.
Soil conditions made just perfect for roses turn out to be even more perfect for tomatoes. The daily watering coupled with full sun and regular fertilizing (施肥) have turned the little plant into a tall bush. The cage I placed around it has disappeared under the thick leaves.
Now when harvesting the fruit, I have to find the red ones among the leaves, which means I almost have to stand on my head, and once found, I have to reach down and under to pick the tomatoes. I found two full-blown white roses completely hidden as I picked tomatoes in June. But they were weak and the leaves already yellow for lack of light.
Here I am faced with a painful small decision: To tear up a wonderful and productive tomato plant that offers ten to twenty ripe sweet tomatoes each day or say goodbye to several expensive and treasured roses. Like Scarlett in Gone With Wind, I’ll think about that tomorrow.
63. What are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healthy growth of roses
A. A lot of care and the right soil. B. Frequent pruning and fertilizing.
C. Tomato plants grown alongside. D. Cages placed around the roots.
64. The writer planted the tomato because _________.
A. it cost only $1.25  B. the soil was just right for it
C. there was room for it in the garden D. the roses’ branches needed to be covered
65. This year the writer’s roses were __________.
A. removed from the rose bed B. picked along with the tomatoes
C. mostly damaged by too much sunlight D. largely hidden under the tomato plant
66. In the situation described in the text, one good thing is that ________.
A. the roses cost the writer little money
B. the writer has a daily harvest of tomatoes
C. someone will help the writer make the decision
D. the writer can now enjoy both the roses and tomatoes
D
There is a story about British poet Samuel Coleridge. He was writing a poem when he was interrupted by a knock at the door. That was an age before telephones. Someone was delivering a message. When Coleridge got back to his poem, he had lost his inspiration. His poetic mood had been broken by the knock on his door. His unfinished poem, which could otherwise have been a masterpiece, would now never be more than a fragment (片段). This story tells us how unexpected communication can destroy an important thought, which brings us to the cell phone.
We have already entered a golden age of little white lies about our cell phones, and this is actually a healthy, protective development. “I didn’t hear it ring” or “I didn’t realize my phone had shut off” are among the lies that we tell to give ourselves space where we’re beyond reach. In fact, we have “Do Not Disturb” signs on the doors of hotel rooms, so why must we feel guilty when it comes to cell phones Why must we apologize if we decide to shut off the phone for a while
Cell phones make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common, but also endanger our time. Now, time alone or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one next to us without being interrupted by a phone is something to be cherished. Sometimes, even cell phone devotees, myself usually included, can’t help wanting to throw their phone away.
But we don’t and won’t, and there is really no need. We have to develop a healthy contempt (輕視) for the rings of our own phones. Ease yourself of making and receiving cell phone calls. If we don’t talk to the caller right now, we surely will shortly later. A cell phone call deserves no greater priority than a random word from the person next to us. The call on my cell phone may be the one–in–a–million from Steven Spielberg—who has finally read my novel and wants to make it his next movie, but most likely it is not, so I’d better think about the idea that I just had for a new story, or the slice of pizza I’ll eat for lunch.
67. The writer tells us the story in Paragraph 1 to __________.
A. direct readers’ attention to the main topic
B. show how important inspiration is to a poet
C. emphasize the disadvantage of not having a cell phone
D. encourage readers to read the works of the poet
68. The writer thinks telling “white lies” on the cell phones is ________.
A. a way of showing that you don’t like the caller
B. natural for us to keep our secret
C. basically a good way to protect one’s privacy
D. something we should feel guilty about
69. According to the text, what’s the most annoying problem caused by cell phones
A. People fail to notice anything else.
B. People feel guilty when they can’t answer the cell phones.
C. Cell phones interrupt people’s private time.
D. With cell phones, it’s impossible to be unreachable.
70. What does the last paragraph suggest
A. You should have lunch before you answer a call.
B. A person who calls us from afar deserves more attention.
C. Coleridge once called to talk about the author’s novel.
D. Never let cell phones interfere too much with your life.
第II卷(共35分)
第一節 單詞拼寫(共10小題,每題0.5分,共5分)
(注:請把答案寫在下面的答題處)
1) Our society needs ______________ (改革).
2)I sent them a letter to c_____________ them on their success.
3) The mother’s words of love and help c____________ the sad child.
4) The country _____________(宣告) her independence in 1908.
5) He was not ____________(意識到) of her presence till she spoke to him.
6) I’m afraid I have b_______________ you with so many questions.
7) Nobody pushed him, so his action was completely v____________.
8) G_____________ speaking, women live longer than men.
9) He refused to ____________(妥協,退讓) his principles.
10) Because there is no food, the people are s_______________.
單詞拼寫答題處:
1. 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 9. 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
第二節 閱讀表達(5小題;每題2分,共10分)
閱讀下面的短文,并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In the United States, train transportation is unpopular compared with cars and airplanes. Most people like traveling by car or by air.
Officials of the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made a study in 2001. The
study is about how many miles Americans traveled by different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They only studied trips longer than 50 miles. The study showed that fifty-six percent of all miles were traveled in personal vehicle. Forty-one percent were traveled in an airplane. Two percent were traveled in a bus. And less than one percent of miles were traveled in a train.
Amtrak is the national provider of train transpor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number of its passengers has increased by eighteen percent. Although the number of passengers has increased, it is still very small now. In countries such as France, Germany, or Japan, more people use trains.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why many peopl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irstly, Americans love to drive their own cars. On highways, cars can travel as fast as trains. These highways connect all major cities in America.Secondly, many travelers like to be independent. When they use their own cars they can decide when to travel. Thirdly, many buses travel between major cities. Bus travel is less costly than train travel.
In a huge country like the United States, cities are far away from each other. In some cases, travel from one city to another by train may take more than a day. Airplanes can carry passengers over long distances much faster. People who do not want to spend long time traveling by train decide to fly. For these people saving tim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Which sentence in the text can be replaced by the following one
It’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decide the start-off time when they travel in their own car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Please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4 with proper words or phrases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 Please answer withi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hy do Americans like to travel by plane (Please answer within 2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ranslate the underlined sentences in the last paragraph into Chine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節 書面表達 (滿分20分)
假如你是新華中學的學生,某地區發生了臺風災害,學校組織賑災活動,請你根據以下要點寫一篇120-150字的倡議書,向同學們發出倡議, 為災區人民獻出一份愛心。
1. 報告臺風災害發生的嚴重性。
2. 發出倡議,說明可以獻愛心的做法。
3. 對同學們表示感謝,提出希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考試英語答案
試卷總分120分
第I卷: 共85分
第1—20題: 每題1分,共20分
1—5 ACBAB 6—10 ACBCB 11—15 AACBC 16—20 BCCAB
第21—55題: 每題1分,共35分
21—25 CDBDC 26—30 CABAD 31—35 BACBD
36—40 DBACC 41—45 ACABA 46—50 DCDBA 51—55 ACBDB
第56—70題: 每題2 分,共30分
56—58 CCB 59—62 ACCB 63—66 ACDB 67—70 ACCD
第II卷:共35分
第一節 詞匯: 每詞0.5分,共5分。
1. reform 2. congratulate 3. comfort/comforted 4. declared 5. aware 6. bothered
7. voluntary 8. Generally 9. compromise 10. starving
(注意:此部分評卷時,若學生所給答案與此答案有出入,只要句意通順、語法、搭配和形式正確,亦可得分)
第二節 閱讀表達 每題2分,共10分
1. Train transportation in the USA is less popular.
2. When they use their own cars they can decide when to travel.
3. don’t like to travel by train
4. Because the US is a large country, and traveling by plane over long distances is much faster.
5. 那些不想花長時間坐火車旅行的人就決定乘飛機, 對這些人來說,節約時間是最重要的。
第三節 書面表達 共20分
These days, we have learned over the radio and in the newspapers that a strong typhoon occurred in some parts of our country. It is said that many houses were destroyed, and the people there can’t live their lives as usual. I wonder if things have improved by now.
The government is trying to help the people in the disaster areas rebuild their homes. I think we can also do something for the people who suffer from the disaster. I’d like to send them a schoolbag, which is a present given to me by my sister on my birthday. I hope it will be of some help to them.
I do hope the students of our school can do something to help them. I believe the day will soon come when they overcome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live a better life. Thank you.
一、評分原則
1.本題總分為20分,按4個檔次給分。
2.評分時,先根據文章的內容和語言初步確定其所屬檔次,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衡量,確定或調整檔次,最后給分。
3.詞數少于100和多余160,從總分中減去2分。
4.評分時,應注意的主要內容為:內容要點、應用詞匯和語法結構的數量和準確性、上下文的連貫性及語言的得體性。
5.如書寫較差,以至影響交際,將分數降低一個檔次。
二、各檔次給分范圍和要求
第五檔(17~20分)
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覆蓋所有內容要點。
應用了較多的語法結構和詞匯。
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有些許錯誤,但為盡力使用較復雜結構所致;具備較強的語言運用能力。
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
完全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第四檔(14~16分)
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雖漏掉1、2個次重點,但覆蓋所有主要內容。
應用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能滿足任務的要求。
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應用基本準確,些許錯誤主要是因為嘗試較復雜結構或詞匯所致。
應用了簡單的語句間連接成分,使全文結構緊湊。
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第三檔(10~13分)
基本完成了試題規定的任務。
雖漏掉一些內容,但覆蓋所有主要內容。
應用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能滿足任務的要求。
有一些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的錯誤,但不影響理解。
應用簡單的語句間連接成分,使全文內容連貫。
整體而言,基本達到了預期的寫作目的。
第二檔(6~9分)
未恰當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
漏掉或款描述一些主要內容,寫了一些無關內容。
語法結構單調、詞匯項目有限。
有一些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的錯誤,影響了對寫作內容的理解。
較少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內容缺少連貫。
信息未能清楚傳達給讀者。
第一檔(5分以下)
未恰當完成試題規定的任務。
明顯遺漏主要內容,寫了一些無關內容,原因可能是未理解試題要求。
語法結構單調、詞匯項目有限。
較多語法結構或詞匯方面的錯誤,影響對寫作內容的理解。
缺乏語句間的連接成分,內容不連貫。
信息未能傳達給讀者。高三數學(理)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
分鐘。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等于( )
A. B. C. D.
2、橢圓的距離是 ( )
A. B. C.1 D.
3、在△ABC中,邊a、b、c所對角分別為A、B、C,且,則△ABC的形狀為 ( )
A.等邊三角形 B.有一個角為30°的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有一個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
4、已知a>0,b>0,a、b的等差中項是,且α=a+, β=b+,則α+β的最小值是( )
A.3 B.4 C.5 D.6
5、在200m高的山頂上,測得山下一塔頂與塔底的俯角分別是30°、60°,則塔高為( )
A.m B.m C.m D.m
6、對下列命題的否定,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A.P:能被3整除的整數是奇數;P:存在一個能被3整除的整數不是奇數
B.P:每一個四邊形的四個頂點共圓;P:每一個四邊形的四個頂點不共圓
C.P:有的三角形為正三角形:P: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正三角形
D.P:
7 、如右圖,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
A. B. C. D.
8、若命題甲為:成等比數列,命題乙為:成等差數列, 則甲是乙的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9、已知x和y是正整數,且滿足約束條件的最小值是
A.24 B.14 C.13 D.11.5
10、曲線與曲線之間具有的等量關系
有相等的長、短軸 有相等的焦距
有相等的離心率 有相同的準線
11、是橢圓上的一點,和是焦點,若∠F1PF2=30°,則△F1PF2的面積等于 ( )
12、已知橢圓和雙曲線=1有公共的焦點,那么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是( )
A.x=± B.y=± C.x=± D.y=±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在數列則數列{bn}的前n項和為 ;
14.若x>1時,不等式x+恒成立,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
15過拋物線與拋物線交于A、B兩點,且
△OAB(O為坐標原點)的面積為= .
16、若雙曲線=1的漸近線方程為y=±x,則雙曲線的焦點坐標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本小題滿分12分)
在△ABC中,角A、B、C所對邊分別為a,b,c,已知,且最長邊邊長為l.求:(1)角C的大?。唬?)△ABC最短邊的長.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數列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Ⅱ)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 處切線斜率為0.求:(Ⅰ)a的值;(Ⅱ)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如圖,ABCD是菱形,PA⊥平面ABCD,PA=AD=2,∠BAD=60°.
(Ⅰ)求證:平面PBD⊥平面PAC;
(Ⅱ)求點A到平面PBD的距離;
(Ⅲ)求二面角A—PB—D的余弦值.
21(本小題滿分12分)為了讓更多的人參與2010年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上海某旅游公司面向國內外發行總量為2000萬張的旅游優惠卡,其中向境外人士發行的是世博金卡(簡稱金卡),向境內人士發行的是世博銀卡(簡稱銀卡)。現有一個由36名游客組成的旅游團到上海參觀旅游,其中是境外游客,其余是境內游客。在境外游客中有持金卡,在境內游客中有持銀卡.
(I)在該團中隨機采訪3名游客,求恰有1人持金卡且持銀卡者少于2人的概率;
(II)在該團的境內游客中隨機采訪3名游客,設其中持銀卡人數為隨機變量,求的分布列及數學期望.
22(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定點F(1,0),動點P在y軸上運動,過點P做PM交x軸于點M,并延長MP到點N,且
(Ⅰ)求點N的軌跡方程;
(Ⅱ)直線l與點N的軌跡交于A、B不同兩點,若,且,求直線l的斜率k的取值范圍.
高三數學(理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BBCC ADCC BBBD
二、填空題:13:, 14:,15: 2 16:(
17. 1)tanC=tan[π-(A+B)]=-tan(A+B)
∴ (5分)
(2)∵0又C為鈍角,∴最短邊為b (7分)
由,解得 (9分)
由 (10分)
18.解:
(Ⅰ)……………………2分
…………………………………………………………3分
又,
………………………………4分
……………………5分
(Ⅱ)
…………………………7分
……………………8分
……………………9分
………………………………………………11分
……………………………………12分
∴ (12分)
19.解:
(Ⅰ)
曲線處切線斜率為0
………………4分
……………………6分
(Ⅱ)
令……………………9分
當x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1 (-1,0) 0 (0,2) 2 (2,3) 3
+ 0 - 0 +
-2 ↗ 2 ↘ —2 ↗ 2
…………………………………………………………11分
從上表可知,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2.………………12分
20 、設AC與BD交于O點
以OA、OB所在直線分別x軸,y軸.
以過O且垂直平面ABCD的直線為z軸,建立
如圖的空間直角坐標系,則
…………………………2分
……………………(4分)
(Ⅱ)設平面PDB的法向量為
由…………6分
=…………8分
(Ⅲ)設平面ABP的法向量
……………………10分
…………11分
所以二面角A—PB—D的余弦值為……………………………………12分
21、(I)由題意得,境外游客有27人,其中9人持金卡;境內游客有9人,其中6人持銀卡.設事件為“采訪該團3人中,恰有1人持金卡且持銀卡者少于2人”,
事件為“采訪該團3人中,1人持金卡,0人持銀卡”,
事件為“采訪該團3人中,1人持金卡,1人持銀卡”。 .
(II)的可能取值為0,1,2,3
, .
,,.
所以的分布列為
0 1 2 3
所以,
22.解:
(Ⅰ)由于
則P為MN的中心,………………………………1分
設N(x,y),則M(-x,0),P(0,),……………………2分


所以點N的軌跡方程為…………………………5分
(Ⅱ)設直線l的方程是
與:
……………………6分

則:
……………………7分


…………………………9分
由于直線與N的軌跡交于不同的兩點,


………………10分

……………………………………11分
又因為
解得
綜上可知k的取值范圍是.……………………14分高三數學(文)試題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共150分,考試時間120
分鐘。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第Ⅰ卷(選擇題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等于( )
A. B. C. D.
2、橢圓的距離是 ( )
A. B. C.1 D.
3、在△ABC中,邊a、b、c所對角分別為A、B、C,且,則△ABC的形狀為 ( )
A.等邊三角形 B.有一個角為30°的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有一個角為30°的等腰三角形
4、已知a>0,b>0,a、b的等差中項是,且α=a+, β=b+,則α+β的最小值是( )
A.3 B.4 C.5 D.6
5、在200m高的山頂上,測得山下一塔頂與塔底的俯角分別是30°、60°,則塔高為( )
A.m B.m C.m D.m
6、對下列命題的否定,其中說法錯誤的是: ( )
A.P:能被3整除的整數是奇數;P:存在一個能被3整除的整數不是奇數
B.P:每一個四邊形的四個頂點共圓;P:每一個四邊形的四個頂點不共圓
C.P:有的三角形為正三角形:P:所有的三角形都不是正三角形
D.P:
7 、若,則下列不等式:①a+b|b| ③a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若命題甲為:成等比數列,命題乙為:成等差數列, 則甲是乙的
A.充分非必要條件 B.必要非充分條件 C.充要條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9、已知x和y是正整數,且滿足約束條件的最小值是
A.24 B.14 C.13 D.11.5
10、曲線與曲線之間具有的等量關系
A. 相等的長、短軸 B.相等的焦距 C. 相等的離心率 D.相同的準線
11、是橢圓上的一點,和是焦點,若∠F1PF2=30°,則△F1PF2的面積等于 ( )
12、已知橢圓和雙曲線=1有公共的焦點,那么雙曲線的漸近線方程是( )
A.x=± B.y=± C.x=± D.y=±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9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4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在數列則數列{bn}的前n項和為 ;
14.若x>1時,不等式x+恒成立,則實數k的取值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
15已知P為拋物線y2=4x上的任意一點,記點P到直線x=-1的距離為d,對于給定點A(4,5),則|PA|+d的最小值為
16、若雙曲線=1的漸近線方程為y=±x,則雙曲線的焦點坐標是 .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個小題,共74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
17、(本小題滿分12分)在△ABC中,角A、B、C所對邊分別為a,b,c,已知,且最長邊邊長為l.求:(1)角C的大?。唬?)△ABC最短邊的長.
18.(本小題滿分12分)已知數列
(Ⅰ)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Ⅱ)若求數列的前n項和
19(本小題滿分12分)
已知函數 處切線斜率為0.求:(Ⅰ)a的值;(Ⅱ)
20(本小題滿分12分)
學校食堂定期從某糧店以每噸1500元的價格買大米,每次購進大米需支付運輸勞務費100元,已知食堂每天需要大米1噸,貯存大米的費用為每噸每天2元,假定食堂每次均在用完大米的當天購買。
(1)該食堂每多少天購買一次大米,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費用最少?
(2)糧店提出價格優惠條件:一次購買量不少于20噸時,大米價格可享受九五折優惠(即是原價的95%),問食堂可否接受此優惠條件?請說明理由。
21(本小題滿分12分)中心在坐標原點、焦點在x軸上的橢圓,它的離心率為,與直線x+y-1=0相交于M、N兩點,若以MN為直徑的圓經過坐標原點,求橢圓方程.
22(本小題滿分14分)已知函數成等差數列.
(1)求的值;(2)若a,b,c是兩兩不相等的正數,且a,b,c成等比數列,試判斷與 的大小關系,并證明你的結論.
高三數學文科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BBCC ADCC BBBD
二、填空題:13:, 14:,15: 5 ,16:(
17. 1)tanC=tan[π-(A+B)]=-tan(A+B)
∴ (5分)
(2)∵0又C為鈍角,∴最短邊為b (7分)
由,解得 (9分)
由 (10分) ∴ (12分)
18.解:
(Ⅰ)……………………2分
…………………………………………………………3分
又,…………4分
……………………5分
(Ⅱ)
…………………………7分
………………8分
……………………9分
………………11分
……………………………………12分
19.解:
(Ⅰ)
曲線處切線斜率為0
………………4分
……………………6分
(Ⅱ)
令……………………9分
當x變化時,的變化情況如下表
-1 (-1,0) 0 (0,2) 2 (2,3) 3
+ 0 - 0 +
-2 ↗ 2 ↘ —2 ↗ 2
…………………………………………………………11分
從上表可知,最大值是2,最小值是-2.………………12分
20 、設該食堂每x天購買一次大米,則每次購買x噸,設平均每天所支付的費用為y元則
1) (4分)
當且僅當時取等號
故該食堂每10天購買一次大米,能使平均每天支付費用最少 (6分)
(2)=(8分)
函數上為增函數,所以, (10分)
而1451<1521,故食堂可接受糧店的優惠條件 (12分)
21解:設橢圓方程+=1(a>b>0),∵e=,∴a2=4b2,即a=2b.
∴橢圓方程為+=1. 把直線方程代入化簡得5x2-8x+4-4b2=0.
設M(x1,y1)、N(x2,y2),則
x1+x2=,x1x2=(4-4b2).∴y1y2=(1-x1)(1-x2)
=1-(x1+x2)+x1x2=(1-4b2).由于OM⊥ON,∴x1x2+y1y2=0.
解得b2=,a2=.∴橢圓方程為x2+y2=1.
22、(1)由
……………………………4分…………6分
(2)
…………9分
………………14分高三地理試題
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第Ⅰ卷(選擇題,共60分)
讀下列“四個半島略圖”,回答1-2題。
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四個半島均位于板塊交界處,故多火山地震
B.四個半島均臨海,故氣候均具有海洋性特點
C.半島①③降水多,受暖流影響大
D.半島④西側多峽灣,是冰川侵蝕的結果
2. 有關四個半島氣候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半島②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為溫帶季風氣候
B.四個半島均臨海,故全年降水豐富
C.半島①南部為地中海氣候,北部為溫帶海洋性氣候
D.半島④的氣候為亞寒帶針葉林氣候
讀下面區域圖,完成3-4題
3.有關甲處的氣候類型及其成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沿岸暖流的影響B.地中海氣候——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 季節移動
C.熱帶沙漠氣候——沿岸寒流的影響
D.亞熱帶濕潤氣候——季風環流的作用
4.最能反映乙山脈形成的是下列哪幅圖 ( )
讀“東北亞地區略圖”,回答5-6題。
5. 2005年8月18日中俄雙方在圖中A、C兩地舉行了大規模的“和平使命——2005”聯合軍事演習,關于這兩個城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都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B.分別是第一、第二亞歐大陸橋東端的橋頭堡
C.附近都有寒流經過,溫度都比附近內陸低
D.A有鐵路相通,C沒有鐵路相通
6. 關于圖中B、D兩工業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是利用當地豐富的自然資源建立起來的
B.都是以重工業為主的工業區
C.都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
D.工業區B為溫帶季風氣候,工業區D為亞熱帶季風氣候
白令海峽是亞歐大陸與北美大陸相距最近處,如果在這里修建一條鐵路同原有鐵路連通,可以為兩大陸提供一條便捷的陸上交通通道。讀下圖,回答7-8題。
7.從北京到洛杉磯鐵路沿線,占絕對優勢的自然景觀是 ( )
A.針葉林 B.闊葉林
C.半荒漠 D.苔原
8.一列時速為189 km的火車,北京時間3月8日16∶00從北京直發洛杉磯(兩城市圖上鐵路線長約12.6 cm。不考慮途中停車時間),到達終點站時當地區時為3月 ( )
A.11日8∶00 B.12日8∶00
C.12日4∶00 D.13日4∶00
下圖是“某國地形剖面圖”,據此回答9-10題。
9.下圖中四條剖面線,與上圖剖面吻合的是 ( )
10.對上圖所示地區地理狀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甲地形區是該國人口、糧食生產最少的地區
B.乙地形區是該國重要的石油產區
C.②~⑤各河流皆屬北冰洋水系
D.丙山脈是阿巴拉契亞山脈
下圖中陰影地帶是表示我國某兩種地理事物轉變、交錯分布的一個地帶。據此回答11-13題。
11.圖中陰影可能是我國的( )
A.半濕潤、半干旱的過渡地帶 B.二三級階梯的過渡地帶
C.是平原向高原的過渡地帶 D.內流區與外流區的過渡地帶
12.圖中甲地最主要的生態環境問題是( )
A.荒漠化嚴重 B.水土流失嚴重
C.土壤次生鹽堿化嚴重 D.土壤污染嚴重
13.圖中乙處發展農業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土壤貧瘠 B.光熱條件差 C.地形坡度大 D.水資源缺乏
讀右圖,完成14-15題。
14. 圖中①城市( )
A.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水陸交通便利
B.有八一起義紀念館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
C.位于河流交匯處,具有三個方向的水運優勢
D.位于我國中部,地處地勢第二級階梯
15. 從國土整治角度看,圖中甲、乙兩省適宜發展的特色工業是( )
A.稀土工業 B.石油化學工業
C.鋼鐵工業 D.有色金屬冶煉工業
讀“世界某地區圖”,回答16-19題。
16. 圖示海峽 ( )
A.溝通了紅海與印度洋
B.溝通了大西洋與太平洋
C.溝通了地中海與大西洋
D.溝通了太平洋與印度洋
17.下列關于圖中A河水文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冬季有結冰現象 B.含沙量大,水能豐富
C.冬季水量大,水位高 D.夏季水量大,水位高
18.甲國具有世界意義的礦產資源是 ( )
A.石油 B.磷酸鹽 C.黃金 D.鋁土礦
19.甲、乙兩國共有的農產品是 ( )
A.棉花 B.天然橡膠 C.椰棗 D.油橄欖
讀圖,完成20-21題。
20.關于圖中信息,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與①地氣候類型相應的“氣溫—降水曲線”為b
B.②氣候的成因是終年受副熱帶高壓控制
C.③氣候分布直逼西海岸與沿岸的寒流有關
D.④氣候的分布范圍是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21.與①同緯度的大陸東部并未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勢高,對流弱
B.沿岸寒流的降溫減濕作用
C.沿岸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
D.位于山地背風坡,降水少
讀山東省局部地區圖,回答22-23題。
22.對山東半島上的河流水文特征,敘述正確的是( )
A.斷流 B.短小、湍急 C.狹長、流速慢 D.無冰期
23.青島的家電業聞名全國,其優勢條件有( )
①位于東部沿海地帶,氣候宜人 ②改革開放早,對外開放程度高 ③勞動力豐富,素質高 ④河流水運交通便利 ⑤本地市場廣闊 ⑥產業基礎好,社會協作條件好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在2008年櫻花盛開的季節,胡錦濤主席一行圓滿完成了對日本的“暖春之旅”。此行進一步推進了中日友好關系的發展。據此回答24-26題。
24. 日本與我國一水之隔,這里的“一水”是指 ( )
A.日本海 B.渤海 C.黃海 D.東海
25. 每年日本不同地區櫻花開放日期不同,從4月初到6月末依次盛開的地區是 ( )
A.本州、九州、北海道 B.北海道、本州、九州
C.九州、本州、北海道 D.北海道、九州、本州
26. 5月10日胡主席參觀了松下電器公司。在我國改革開放初期,該公司部分電器裝配廠較早轉移到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影響這種選擇的主導因素是 ( )
A.能源 B.勞動力 C.技術 D.交通運輸
2012年7月27日~8月12日,第30屆夏季奧運會將在英國倫敦舉行。讀圖1,回答第27-29題。
27.在7、8月份,倫敦比北京( )
A.氣溫高,日較差大
B.風小霧大,降水多
C.正午太陽高度角小
D.日出晚,晝短夜長
28.英國( )
A.地處亞歐板塊和美洲板塊交界處
B.西部海岸線曲折,珊瑚礁發育好
C.地形以高原為主,地勢西高東低
D.多數河流短,含沙少,無結冰期
29.途經該區域的洋流( )
A.能使北美洲至歐洲的海輪航行速度加快
B.造成歐洲西部地區氣溫升高、濕度降低
C.進入到北冰洋海域,使當地能見度變好
D.在與其他洋流交匯的海域不易形成漁場
30.塔里木盆地內部是我國風能資源相對貧乏的地區,其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遙遠,深居大陸的腹地
B.巖石裸露,下墊面摩擦力大
C.盆地地形,周圍有高山阻擋
D.海拔較高,氣溫日較差較小
第Ⅱ卷(共40分)
必做部分
31.(11分)甲、乙兩圖為世界著名海峽的地理簡圖,讀圖回答問題。
(1)甲圖是 海峽,其東端有世界著名海港 ;乙圖是 海峽。(3分)
(2) 圖所示海峽往往風浪較小,因為該海峽位于 (氣壓帶風帶全稱); 圖所示海峽往往風大浪高,因為該海峽位于 (氣壓帶風帶全稱)。(4分)
(3)按經濟發展水平劃分,甲圖所示海峽沿岸國家都屬于 國家;乙圖所示海峽沿岸國家均屬 國家。(2分)
(4)隨著經濟的發展,我國原油進口量逐年增長,目前已超過年消費量的1/3,為了保障我國的石油供應,可采取的措施有(多選)( )(2分)
A.拓展石油進口渠道,分散風險
B.加強國際合作,保障海峽安全通航
C.加大國內油田的勘探和開發
D.節約能源,降低能耗
32.(19分) 閱讀材料及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據中央電視臺報道,2009年3月開始,每天大陸游客到臺灣觀光旅游者達1 600多人,每月將給臺灣帶來近2億美元的收入。大陸是臺灣第一出口市場和最大貿易順差來源地。大陸市場發展快,市場容量大,臺灣“中國鋼鐵公司”有一半的產品出口大陸,是大陸養著“中鋼”。
材料二 臺灣地域狹小,島上河流較短,很難采到合格的建筑用砂石,當局又嚴格限制從大陸進口砂石,導致島內亂采亂挖,砂石價格飛漲。
(1)臺灣自古就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請你從地理學角度加以闡述。(4分)
(2)下圖中分別與臺灣年降水量、年均溫、年太陽輻射相對應的圖是______、_____、______(填代碼)。(3分)
(3)試分析臺灣發展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的原因。(6分)
(4)近年來,臺灣島的水旱災害頻度和強度都顯著增大,試簡析其原因。(6分)
選修部分
請在33題(自然災害)和34題(環境保護)中任選一題
33.【自然災害】讀下面兩幅圖,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0分)
(1)Ⅰ地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是_____;與其他地區相比,Ⅳ地區各種自然災害的發生具有_____的特點。(2分)
(2)圖中死亡人數最多的自然災害是______ 。(2分)
(3)分析近年來我國各種自然災害發生頻率和成災強度上升的人為原因。(6分)
34.【環境保護】位于青藏高原東北部的青海湖,是控制西部荒漠化向東蔓延的天然屏障,生態地位顯著。但日前記者調查發現,在環青海湖地區僅存為數不多的幾條入湖河流,不僅水量在逐年減少,而且流域水土流失形勢異常嚴峻,不僅給環湖地區生態,也給群眾生產、生活安全帶來嚴重威脅。讀圖,完成下列問題。(10分)
(1)簡述青海湖入湖水量減少的原因。
(2)青海湖入湖河流水量減小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3)應該采取哪些措施避免青海湖環境進一步惡化?
高三地理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D A B D A D A C B B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B D C D C C B D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B C D C B C D A C
二、綜合題(共40分)
31.答案:(1)馬六甲 新加坡 英吉利(3分) (2)甲 赤道低氣壓 乙 西風(4分)(3)發展中 發達(2分)(4)A、B、C、D (2分)
32.答案:(1)①臺灣海峽最窄處僅約130千米,且臺灣海峽原為陸地,臺灣島屬于大陸島。②臺灣島上的居民絕大部分是漢族,他們的祖先是從福建和廣東遷移到臺灣的,文化習俗基本一樣。(4分)
(2)⑤ ① ③ (3分)
(3)①因臺灣島地域狹小,大部分工業原料不能滿足生產發展的需要,必須靠進口;②因島內人口較多,人口密度較大,適宜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工業,以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③因島內地域狹小,市場容量有限,產品以出口外銷為主。所以臺灣發展成為“進口-加工-出口”型經濟。(6分)
(4)①季風氣候,降水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大,水旱災害增多;②臺灣島內因采礦、砍伐森林等導致地表植被被破壞,對水旱災害的抗御能力減弱,水旱災害強度增大;③受厄爾尼諾、太陽活動等影響,氣候異常。(6分)
33.答案:(1)旱澇 關聯性 (2分) (2)地震(2分)(3)土地資源的過度使用、植被破壞,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災害頻發,風沙危害加大;圍湖造田降低了調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導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標準降低導致內澇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質災害加??;沿海紅樹林、珊瑚礁的破壞加劇了臺風、風暴潮的威脅。 (6分)
34.答案:(1)氣候變暖,蒸發加??;沿湖地區生產、生活用水量加大。(2分)
(2)①由于入湖河流的水量減少,水位下降,部分河道干涸,生態環境惡化;(4分)
②加劇了環青海湖流域草場退化的趨勢。
(3)加快入湖河流流域水利工程建設;調整當地產業結構;植樹造林等。(4分)高三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Fe:56
第Ⅰ卷(必做部分 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引起下列環境污染的原因不正確的是
A.重金屬、農藥和難分解有機物等會造成水體污染
B.裝飾材料中的甲醛、苯及氡等會造成居室污染
C.SO2、NO2或CO2都會導致酸雨的形成
D.CO2 和氟氯烴等物質的大量排放會造成溫室效應的加劇
2.下列物質中,不能用于消除硫酸工業尾氣中二氧化硫的是
A.氨水 B.品紅溶液 C.石灰石 D.熟石灰
3.下列物質按純凈物、混合物、電解質、非電解質的順序組合的一組為
A.蒸餾水、氨水、氧化鈉、二氧化硫
B.純鹽酸、空氣、硫酸、干冰
C.膽礬、鹽酸、鐵、碳酸鈣
D.生石灰、漂白粉、氯化銅、碳酸鈉
4.研究發現,空氣中少量的NO2能參與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反應過程如下:
①SO2+NO2===SO3+NO?、赟O3+H2O===H2SO4?、?NO+O2===2NO2,NO2在上述過程中的作用與H2SO4在下述變化中的作用相似的是
A.潮濕的氯氣通過盛有濃H2SO4的洗氣瓶
B.紅熱的碳與濃H2SO4作用
C.濃H2SO4滴入銅粉中,加熱
D.加入少量稀H2SO4使乙酸乙酯水解
5.糖類、油脂、蛋白質是人類重要的營養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葡萄糖跟新制的氫氧化銅反應生成磚紅色沉淀
B.油脂在堿性條件下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級脂肪酸
C.蛋白質水解的最終產物是氨基酸
D.欲將蛋白質從水中析出而又不改變它的性質,可加入Na2SO4溶液
]
6.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1 mol Cl2參加反應轉移電子數一定為2NA
B.常溫常壓下,18 g H2O 中含有的原子總數為3NA
C.標準狀況下,0.5NA個Br2分子所占的體積約為11.2L
D.1 mol·L-1NaCl溶液含有NA個Na+
7.法國里昂的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只由四個中子構成的粒子,這種粒子被稱為“四中子”,也有人稱之為“零號元素”。下列有關“四中子”粒子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該粒子不顯電性 B.該粒子質量數為4
C.在周期表中與氫元素占同一位置 D.該粒子質量比氫原子大
8.已知下述三個實驗均能發生化學反應:①將鐵釘放入硫酸銅溶液中;②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入幾滴濃硝酸;③將銅絲放入氯化鐵溶液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上述實驗證明氧化性:Fe3+>Fe2+>Cu2+
B.實驗②中Fe2+既顯氧化性又顯還原性
C.實驗③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3++Cu=Cu2++Fe2+
D.實驗①中鐵元素發生氧化反應
9.從綠色化學的理念出發,下列實驗不宜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的是
A.不同濃度的硝酸與銅反應
B.稀硫酸與純堿或小蘇打反應
C.鋁與氫氧化鈉溶液或鹽酸反應
D.H2O2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分解
10.A、B、C為三種短周期元素,A、B在同周期,A、C的最低價離子分別為A2-和C-,B2+和C-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原子序數:C>B>A B.原子半徑A>B>C
C.離子半徑:A2->C->B2+ D.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A>C>B
二.選擇題:(本題包括10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1.對相同狀況下的12C18O和14N2兩種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質量相等,則質子數相等 B.若原子數相等,則中子數相等
C.若分子數相等,則體積相等 D.若體積相等,則密度相等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離子化合物一定含離子鍵,也可能含共價鍵?、诠矁r化合物一定含共價鍵,也可能含離子鍵?、酆饘僭氐幕衔锊灰欢ㄊ请x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價化合物 ⑤由分子組成的物質中一定存在共價鍵?、奕廴跔顟B能導電的化合物一定是離子化合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13.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氫氧化鈉固體放在濾紙上稱量
B.用如右圖所示的裝置可以測定黃銅(Cu、Zn合金)中 Zn
的含量
C.除去粗鹽中的Ca2+、Mg2+、,依次加入的物質可以
是Ba(OH)2、Na2CO3、HCl
D.配制0.184 mol/L H2SO4時,向1000 mL容量瓶中注入10 mL 18.4 mol/L H2SO4然后邊加水邊震蕩,最后定容
14.NO2是導致光化學煙霧的“罪魁禍首”之一。NO2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或在一定條件下用氨氣(NH3)與其反應使之轉化為無污染的物質,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
2NO2+2NaOH=M+NaNO3+H2O,8NH3+6NO2=7X+12H2O。則M和X代表的物質的化學式是
A.NaNO2、N2 B.HNO2、N2 C.NO、HNO3 D.Na3NO4、NO
1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常溫下,pH=11的溶液中:、Na+、[Al(OH)4]-、
B.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Cl-、、、
C.有較多Fe3+的溶液中: Na+、、SCN-、
D.酸性溶液中:Fe2+、Al3+、、I-
14.短周期元素A、B、C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之和為10,則A與C在周期表中位置上下相鄰,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等于A原子次外層電子數,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A的最高價氧化物與B的單質可以發生置換反應
B.A的氫化物的穩定性大于C的氫化物的穩定性
C.原子半徑A<B<C
D.B的氧化物的熔點比A的氧化物熔點高
15.氯化溴是由兩種鹵素互相結合而成的鹵素化合物,其化學性質與Cl2相似,能與金屬和非金屬反應生成鹵化物,能與水反應:BrCl+H2O===HBrO+HCl,下列有關BrCl的性質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是較強的氧化劑 B.是一種化合物
C.能使濕潤的碘化鉀淀粉試紙變藍 D.BrCl與水反應中,BrCl既是氧化劑又是還原劑
16.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液溴易揮發,在存放液溴的試劑瓶中應加水密封
B.能使潤濕的淀粉KI試紙變成藍色的物質一定是Cl2
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層顯紫色,證明原溶液中存在I-
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該溶液一定含有Ag+
17.將15.6 g Na2O2和5.4 g Al同時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充分反應后得到200 mL澄清溶液,再向該溶液中緩慢通入標準狀況下的HCl氣體6.72 L,若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體積保持不變,則
A.最終得到7.8 g沉淀
B.最終得到的溶液中c(Na+)=c(Cl-)+c(OH-)
C.反應過程中得到6.72 L氣體(標準狀況下)
D.最終得到的溶液中c(NaCl)=2 mol·L-1
18.將SO2氣體與足量Fe2(SO4)3溶液完全反應后,再加入K2Cr2O7溶液,發生如下兩個化學反應:
SO2+2Fe3++2H2O===SO+2Fe2++4H+;Cr2O+6Fe2++14H+===2Cr3++6Fe3++7H2O。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還原性Cr3+>Fe2+>SO2 B.氧化性Cr2O>SO2>Fe3+
C.Cr2O能將Na2SO3氧化成Na2SO4 D.兩個反應中Fe2(SO4)3均作還原劑
19.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少量Ba(OH)2溶液與NaHSO4溶液反應 Ba2++OH-+H++SO42-=BaSO4↓+H2O
B.氯化亞鐵酸性溶液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Fe2++H2O2+2H+=Fe3++2H2O
C.將過量SO2通入冷氨水中:SO2+NH3·H2O=HSO3-+NH4+
D.Ca(ClO)2溶液通入SO2:Ca2++2ClO-+SO2+H2O=CaSO3↓+2HClO
20.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燃燒,得到CO、CO2和水的總質量為27.6 g,若其中水的質量為10.8 g,則CO的質量是
A.1.4 g B.2.2 g C.4.4 g D.在2.2 g和4.4 g之間
第Ⅱ卷(必修部分 非選擇題 共35分 )
三、填空題(本題包括4個小題,共35分)
21.(4分)通常情況下,微粒A和B為分子,C和E為陽離子,D為陰離子,它們都含有10個電子;B溶于A后所得的物質可電離出C和D;A、B、E三種微粒反應后可得C和一種白色沉淀。請回答:
(1)用化學符號表示下列微粒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
(2)寫出A、B、E三種微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8分)CO、CH4均為常見的可燃性氣體。
(1)同溫同壓下,等體積的CO和CH4在相同條件下分別完全燃燒,轉移的電子數之比是________。
(2) 1molCH4與Cl2發生取代反應,待反應完成后測得四種有機取代產物的物質的量相等,則消耗Cl2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
(3)120℃、101 kPa下,a mL由CO、CH4組成的混合氣體在b mL O2中完全燃燒后,恢復到原溫度和壓強。
①若混合氣體與O2恰好完全反應,產生b mL CO2,則混合氣體中CH4的體積分數為________(保留2位小數)。
②若燃燒后氣體體積縮小了 mL,則a與b關系的數學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13分)印刷電路的廢腐蝕液含有大量CuCl2、FeCl2和FeCl3,測得某廢腐蝕液中含CuCl2
1.5 mol·L-1、FeCl2 3.0 mol·L-1、FeCl3 1.0 mol·L-1、HCl 3.0 mol·L-1。取廢腐蝕液200 mL按如下流程在實驗室進行實驗:
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流程中,“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有普通漏斗、玻璃棒、 ;用上述方法獲得的銅粉中含有雜質,除雜所需試劑是__________;檢驗廢腐蝕液中含有存在Fe2+的方法是 (注明試劑、現象)。
(2)實驗室可用濃鹽酸和固體MnO2反應制備Cl2。此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_ 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應中體現了鹽酸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質。利用圖1制備Cl2并通入到FeCl2溶液中獲得FeCl3溶液。
請從圖2中挑選所需的儀器,完成上述裝置簡圖(可添加必要的塞子、玻璃導管、膠皮管。不畫固定裝置),并標明容器中所裝試劑名稱。
(3)按上述流程操作,需稱取Fe粉的質量應不少于_____________g,需通入Cl2的物質的量不少于_______________mol。
24.(10分)如圖所示,甲、乙、丙是三種常見單質,X、Y、Z
是常見化合物。它們之間有如下轉化關系:
(1)若甲是短周期金屬單質,乙、丙是短周期非金屬單質。
X、Y、Z中只有一種是離子化合物,試推斷:
①含有丙元素的化合物是 (填X、Y、Z)。
②X與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2)若甲是具有氧化性的黃綠色氣體單質,丙通常狀況下是深紅棕色液體,X、Y、Z含有同種元素形成的陽離子,但Y和Z的陽離子價態相同,X和Y的陽離子價態不同,試推斷:
①寫出乙、丙的化學式 、 。
②寫出X與丙在溶液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③寫出X與足量的甲在溶液中完全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第Ⅲ卷 (選修部分 共15分)
[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
四.選擇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每小題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25.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在一個基態多電子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運動狀態完全相同的電子
B. 在一個基態多電子原子中,不可能有兩個能量相同的電子
C. 在一個原子中,M層上的電子能量肯定比N層上的電子能量低
D. 某一基態多電子原子的3p能級上僅有兩個電子,它們必然自旋相反
26.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BF3是三角錐形分子
B.NH中的4個N—H鍵完全相同,呈平面四邊形結構
C.CH4分子中的4個C—H鍵都是氫原子的1s軌道與碳原子的p軌道形成的 σ鍵
D.在NH和[Cu(NH3)4]2+中都存在配位鍵
27.下列物質的熔、沸點高低順序中,正確的是(  )。
A.CI4>CBr4>CCl4>CH4 B.金剛石>晶體硅>二氧化硅>碳化硅
C.MgO>H2O>O2>Br2 D.金剛石>生鐵>純鐵>鈉
五、填空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9分)
28.純銅在工業上主要用來制造導線、電器元件等,銅能形成+1和+2價的化合物。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基態Cu+的核外電子排布式 ; C、N、O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
(2) 向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氨水會生成藍色沉淀,在滴加氨水至沉淀剛好全部溶解時可得到藍色溶液,繼續向其中加入極性較小的乙醇可以生成深藍色的[Cu(NH3)4]SO4·H2O沉淀。該深藍色沉淀中的NH3通過 鍵與中心離子Cu2+結合;NH3分子中N原子的雜化方式是 。
(3) CuO的熔點比CuCl的熔點 (填“高”或“低”)。
(4) CuO高溫易轉化為Cu2O,其原因是 。
[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四.選擇題(本題包括3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分。每小題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25.有機物分子中原子間(或原子與原子團間)的相互影響會導致物質化學性質的不同。下列各項事實不能說明上述觀點的是
A.甲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而苯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乙烯能發生加成反應,而乙烷不能發生加成反應
C.苯酚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而乙醇不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D.苯酚苯環上的氫比苯分子中的氫更容易被鹵原子取代
26.有機物X是一種廣譜殺菌劑,作為香料、麻醉劑、食品添加劑,曾廣泛應用于醫藥和工業。該有機物具有下列性質:①與FeCl3溶液作用發生顯色反應;②能發生加成反應;
③能與溴水發生反應。依據以上信息,一定可以得出的推論是
A.有機物X是一種芳香烴 B.有機物X可能不含雙鍵結構
C.有機物X可以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 D.有機物X一定含有碳碳雙鍵或碳碳叁鍵
27.用一種試劑鑒別苯酚、1—己烯、碘化鉀溶液、苯四種液體,應選用
A.鹽酸 B.FeCl3溶液 C.溴水 D.四氯化碳
五、填空題(本題包括1個小題,共9分)
28.肉桂酸甲酯是常用于調制具有草莓、葡萄、櫻桃、香子蘭等香味的食用香精,它的分子式為C10H10O2。G為肉桂酸甲酯的一種同分異構體,其分子結構模型如右圖所示(圖中球與球之間連線表示單鍵、雙鍵等)。以芳香烴A為原料合成G的路線如下:
①化合物E中的官能團為 (填名稱)。
②E→F的反應類型是 。
③寫出下列化學方程式
C→D ;
E→H 。
④ E的同分異構體有好多種,其中有一類可用通式 表示(其中X、Y均不為氫原子),試寫出符合上述通式且能發生銀鏡反應的E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
高三化學試題答案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A D B B C D A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D C A A C A C C A
21.(1)(各1分)NH OH-
(2) Al3++3NH3+3H2O===Al(OH)3↓+3NH
或Mg2++2NH3+2H2O===Mg(OH)2↓+2NH(2分)
22.(1)1∶2(2分) (2)2.5mol(2分) (3) ①33.33%(2分) ②5a=4b(2分)
23.(1)燒杯(1分) 稀鹽酸(1分) 取少量腐蝕液,滴加KMnO4溶液,KMnO4溶液退色(2分)
(2) MnO2+4HCl(濃) MnCl2+C12↑+2H2O(2分) 酸性和還原性(1分)
(2分)
(3) (3)39.2 0.75(各2分,共4分)
24.(1)①X、Z(2分) ② 2Mg+CO2 2MgO+C(2分)
(2)① Fe Br2(2分) ②2Fe2++Br2=2Fe3++2Br-(2分)
③2Fe2++4Br-+3Cl2=2Fe3++2Br2+6Cl-(2分)
[化學—物質結構與性質]
25.A 26.D 27.A
28.(1)1s22s22p63s23p63d10(2分) N、O、C(2分) (2)配位(1分) sp3雜化(1分) 
(3)高(1分) (4)Cu2O中Cu的d軌道為全充滿狀態,較穩定(2分)
[化學—有機化學基礎]
25.B 26.B 27.C
28.①(2分)羥基 羧基 ②(1分)消去反應
③ (2分)
(2分)
④(2分)
黃銅
稀硝酸

廢腐蝕液
Cu、Fe2+
Cu
FeCl2溶液
FeCl3溶液
過量Fe粉
Cl2
攪拌
過濾
圖1
MnO2
濃鹽酸
圖2

X

Y


Z
△解
FeCl2溶液
NaOH溶液
點燃高三歷史試題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所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荀子·富國》載:“故天子朱裷衣冕,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與這一現象直接相關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封建禮制
2.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指出:“論中國政治制度,秦漢是一個大變動。唐之于漢,也是一大變動。但宋之于唐,卻不能說有什么大變動,一切因循承襲。有變動的,只是迫于時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勢,改頭換面,添注涂改地在變?!辈牧现袃纱巍按笞儎印狈謩e指的是
A.分封制、宗法制 B.三公九卿制、三省六部制
C.郡縣制、內閣制 D.三省六部制、內閣制
3.《先秦與古希臘:中西文化之源》一文中寫到:“古希臘人創造的這一粗糙體制,比華夏精致的專制主義體制,更有利于人的健康發展,更有利于人類文明的進步?!睂Υ死斫獠徽_的是
A.“粗糙體制”指的是古希臘的民主體制
B.“粗糙體制”“精致體制”是兩種不同的文明類型
C.“粗糙體制”更能體現人類文明的發展方向
D.“粗糙體制”和“精致體制”沒有本質的區別
4.中新網報道,日本大地震后,英國女王聞訊十分震驚,特別向日本天皇表達哀悼。英國政府隨即召開緊急會議,決定向日本提供人道援助。對此,下列說法準確的一項
A.英國女王今天仍可左右政府行為 B.英國女王履行了國家元首的職責
C.英國政府是英國國家的實際決策機構 D.英國女王的哀悼只是個人行為,與國家無關
5. 1840年4月7日,英國下議院以271票對262票的微弱多數通過內閣的侵華議案,5月10日,英國上議院也通過了這一議案。這表明英國①內閣擁有立法創議權②內閣對議會負責③議會的重心在上議院④實行三權分立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2010年高考全國Ⅰ卷)1913年,某身著日式服裝的革命黨人途遇一老農,老農詢問其國籍,某稱“予中華民國人也”。老農“忽作驚狀,似絕不解中華民國為何物者”,當被告知亦為中華民國人 時,老農茫然惶然,連聲說:“我非革命黨,我非中華民國人?!边@表明(  )
A.國內民眾的反日情緒強烈 B.革命黨人處于不合法狀態
C.辛亥革命對農村影響有限 D.農民階級不支持辛亥革命
7.圖6是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找到的一幅地圖。據圖中信息判斷,他研究的課題是
A.工農武裝割據開始形成
B.國民黨正面戰場的抗戰
C.共產黨敵后戰場的抗戰
D.人民解放軍的戰略決戰
8.近代《華西晚報》的一篇評論認為:“如果對中國命運應負重大責任的國民黨確具有結束一黨專政與在野黨團結合作的誠意,毛澤東此行……將可成為中國近代史上劃時代的大事件。”此事應是
A.西安事變 B.重慶談判 C.1946年政協會議 D.北平和談
9.馬克思曾這樣評價巴黎公社:“公社的偉大社會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項具體文件,只能顯示出走向屬于人民、由人民掌權的趨勢?!边@段話反映了
A.巴黎公社的戰士有著英勇斗爭的精神 B.巴黎公社是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的偉大嘗試
C.巴黎公社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政權 D.巴黎公社不具備充分的社會主義政權性質
10.表l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全國人大農村代表所代表的人口與城鎮代表所代表的人口的比例變化,不能說明的是
A.農村與城鎮代表比例趨向平衡 B.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速度加快
C.城市和農村人口數量趨于接近 D.基層民主選舉制度逐步的普及
11.某歷史興趣小組利用右圖進行研究性學習。據此,你認為其研究主題是
A.政治多極化迅速發展
B.國際恐怖主義威脅人類
C.大國強權政治下的世界
D.聯合國的職能發生變化
12.早在20世紀70年代,世界就出現了多極化的發展趨勢,但時至今日,兩極格局雖然解體,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極化仍然只是一個趨勢。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如此緩慢的原因是
A.世界力量的分化組合需要較長的時間
B.當今世界形勢的變化不利于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C.經濟全球化的飛速發展阻礙新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D.美、歐、日等國極力阻撓建立新的世界政治格局
13.商代的文字書體較自由,可以正書,也可以反書。20世紀70年代,學術界據此對司母戊鼎的銘文提出了新的考釋:將“司”改為“后”。2011年3月,在完成擴建的新國家博物館中,司母戊鼎已改名為“后母戊鼎”。據此,你認為司母戊鼎更名的主要依據是
A.史料記載 B.文字研究 C.民間傳說 D.專家觀點
14.中國歷史上的某一時期“有極關重要者四事:一為中國版圖之確立,二為中國民族之摶成,三為中國政治制度之創建,四為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逼渲?“中國學術思想之奠定”是指
A.儒家思想的產生 B.百家爭鳴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三教合一
15.有人說,中世紀的“教會原本是教徒與上帝的接線員,于是借助這個電信壟斷地位大發橫財”,但后來的人們已經擁有了“直撥上帝的‘熱線’了”。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
A.主天主教會被打倒 B.人們不再信仰上帝
C.上帝已經不再是人們膜拜的對象 D.出現了因信稱義的宗教主張
16.錢乘旦《現代文明的起源與演進》中這樣評價理學:“它的豐富性與普遍性使中國統治者與士大夫相信儒家學說已窮盡世界一切真理。中國既是天下中心,并有著輝煌的、無與倫比的歷史與成就.那么中國之外的‘夷務’就不在中國人關心的范圍之內。”由此可見理學
A.排斥儒學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閉性
C.概括了世間所有自然規律 D.內容豐富、探索世界本源
17.文學與藝術是相通的,在創作背景和表達意境上與宋末卻思肖畫作《無根蘭》相類似的是
A.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B.永夜懨懨歡意少,空夢長安,認取長安道
C.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D.秋風吹渭水.落葉滿長安
18.中國近代史上的一部分人“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又因其主事者以新衛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這部分人“難以掙脫傳統”的原因是
A.堅持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B.維護傳統思想及制度的需要
C.對西方傳統的難以接受 D.中西文化傳統的迥異
19.希臘智者學派代表安提豐對待法律的方式是:眾目睽睽下,應尊重法律;無人在場時,隨本性驅動行事。這主要表明智者學派
A.沒有法制觀念 B.反對法律對人的約束
C.忽視道德建設 D.處事靈活且實事求是
20.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義的精神推動了社會的發展。下列說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精神內涵的是
A.“贖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牧師” D.“上帝的救贖使人得救”
21.下列二幅圖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歷史上的著名作品,它們共同的主要特點是
A.反映新經濟因素的產生或發展 B.在社會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C.促進了藝術的改革與創新 D.推動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和發展
22.牛頓說:“企圖僅以禱告祈求上帝的祝福,來取代自己所該付出的努力,是一種不誠實的行為,是出于人性的懦弱”。材料反映了牛頓
A.質疑上帝的作用 B.思考人生的價值
C.洋溢著人文主義的光芒 D.強調對上帝要誠實
23.德國科學家基爾霍夫(1824——1887)曾說:“物理學已經無所作為,往后無非在已知規律的小數點后面加上幾個數字而已?!蹦茏C明這一說法錯誤的是
A.經典力學體系 B.電力的廣泛應用 C.相對論的提出 D.兩彈一星的問世
24.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動力。下列重大發明(發現)與應用之間建立起的對應關系,不正確的是
A.牛頓力學定律——蒸汽機的發明 B.電磁學原理——冥王星的發現
C.相對論——核能的利用 D.量子力學理論——半導體的發明
25.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政府把發展以“兩彈一星”為核心作用的科學技術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主要是為了
A.盡快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 B.提高中國的國防實力
C.帶動相關部門發展,實現經濟騰飛 D.適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潮流
第Ⅱ卷 (必做40分+選做10分,共50分)
二、非選擇題:
注意事項:
第Ⅱ卷共5道題。其中26-28題為必做部分,29、30題為選做部分。
第26、27題各為14分;第28題12分;選做題29、30題分別為10分。
【必做部分】
26.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國際關系格局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美蘇冷戰雖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無法否認它在國際關系史中的重要地位。美蘇冷戰是在對抗與緩和的交替中進行的,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
——《冷戰風云》世界知識出版社
回答:
結合史實說明“在歐洲是真正意義上的冷戰,而在亞洲則充滿了火藥味”。(5分)
材料二 有一種觀點認為,“蘇聯的極權主義、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擴展以及斯大林的偏執狂是冷戰產生的根源,美國是為了對付蘇聯威脅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應而采取遏制政策的。”
(2)你同意材料二中的觀點嗎?說明你的理由。(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特點?請分析出現這一特點出現的原因。(6分)
27.閱讀下列材料:(14分)
材料一 啟蒙運動就是人類脫離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狀態?!杏職膺\用你自己的理智!這就是啟蒙運動的口號。
——康德
材料二 (啟蒙思想家們)不承認任何外界的權威,不管這種權威是什么樣的。宗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無情的批判;……從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權和壓迫,必將為永恒的真理、為永恒的正義、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剝奪的人權所排擠。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僅僅考慮強力,以及強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說:當人民被迫服從而服從時,他們做得對;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擺脫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擺脫它時,他們就做得更對。因為人民既是根據別人剝奪他的自由所根據的那種同樣的權利來恢復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獲得自由的,否則別人當初奪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無根據的了。社會秩序乃是為其他一切權利提供了基礎的一項神圣權利。然而這項權利決不是出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約定之上的。
——《社會契約論》
材料四 如果立法權與行政權掌握在一個機關手中的話,那么頒布法律的機關同時也執行法律,這樣一來就不會嚴格遵守法律中的規定,就會破壞法律,國家就將落到暴政下面,而專制制度的弊害就在這里。如果在一個機構中同時集中司法權和行政權,那么也將同樣流于專制。那時法官將成為壓迫者,因為他既是法律監督者,又是法律執行者。同樣地,如果司法權與立法權集中于一個機構,法官在判決案件時,將不會嚴格遵守法律,因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變法律的內容。
——劉祚昌、王覺非《世界史·近代史編》
材料五 參考書目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 李澤厚 人民出版社
《文藝復興史綱》 陳小川 人民大學出版社
《法國革命史》 馬迪厄 商務印書館
請回答:
(1)據材料一、二,概括啟蒙運動時期人文精神的含義。(5分)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為研究啟蒙運動的史料?結合材料內容說明其理由。(4分)
(3)作為資料,你認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個史學價值更大?為什么?(3分)
(4)如果要對上述歷史事件作進一步的研究,在材料五所列書目中你傾向于選擇哪一部 說明你的理由。(2分)
28.(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沖擊—反應”曾是國內外史學界解釋中國近代模式之一。其主要觀點為中國社會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傳統框架的內部動力的 從19世紀中期開始,西方的沖擊促使中國發生劇烈庫侖。有人據此圖示中國近代歷史變遷(見圖10)。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沖擊—反應”模式。
(要求:對該模式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規定 運用材料中的史實進行評析,史論結合。)
【選做部分】
29.(10分)【歷史——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國會是立法機構,由參、眾兩院組成——按人口比洌選舉產生。行政權賦予總統,總統是行政首腦、國家元首或武裝部隊總司令。司法權賦予最高法院的大法官,由總統經參議院同意后任命,除非瀆職,任職終身?!       睹览麍院媳妵鴳椃ā?787年
材料二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法院依據法律審判民事訴訟及刑事訴訟”。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1912年
(1)材料一、二共同體現了啟蒙思想的哪些原則?據此,你認為兩者在本質上是否一致 為什么?(6分)


(2)簡要概括兩部憲法在民主政治發展史上的重要作用和地位。(4分)
30.(10分)【歷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今,沒有爆發新的世界大戰;但是局部戰爭和軍事沖突卻此起彼伏,一直未曾停息。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二戰以來的局部戰爭,復雜多樣。有的被稱為“冷戰”下的“熱戰”,有的被稱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戰爭,有的被稱為現代高科技戰爭。
(1)試各舉一例以上類型的戰爭。(3分)
材料二 和世界大戰相比,局部戰爭似乎對人類的威脅較小,但有統計表明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到20世紀80年代末,共發生大小280多場局部戰爭和武裝沖突,平均每年6次以上,造成的總損失遠遠超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僅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2003年報告,自1990年以來,就有200萬兒童死于戰爭,600萬兒童受傷或傷殘!
(2)二戰以來,在同一地區接連爆發戰爭,次數最多的局部戰爭是什么?原因何在?(5分)
(3)結合當今世界的主題,就以上材料談談你對局部戰爭的認識。(2分)
高三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50分)
—5 ABDBA
6——10 CCBBD
11——15 CABCD
16——20 BBBCC
21——25 ACCBB
二、非選擇題(40分+10分)
26.(14分)
(1)歐洲冷戰:杜魯門主義與情報局;馬歇爾計劃和經互會;北約與華約;西德與東德等(3分)
亞洲熱戰:中國內戰;朝鮮戰爭、越南戰爭。(2分)
(2)不同意。理由:二戰后美蘇失去了戰時合作的基礎,美國激勵推行霸權主義,把蘇聯看作推行全球霸權的障礙,企圖遏制蘇聯,挑起了“冷戰”。 (3分)
(3)特點:在總體緩和的趨勢中存在著動蕩的因素。(2分)
原因:兩極格局的瓦解打破了原有的國際力量對比平衡,被“冷戰”掩蓋的民族或宗教糾紛、領土爭端等矛盾暴露出來;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力圖建立以自己為主導的地區和世界秩序;霸權主義和恐怖括動的威脅;地區沖突和局部戰爭時有發生。(4分)
27.(14分)
(1)含義:獨立思考、理性判斷(1分);抨擊天主教會、反對專制(2分);提倡真理、正義、自由、平等、天賦人權等(2分)。
(2)可以。(1分)理由:因為材料三的觀點是人民主權、社會契約;(1分)材料四的觀點是三權分立。(1分) 都屬于啟蒙運動的思想內容。(1分)
(3)材料三的史料價值更大。(1分) 因為材料三是原始的(第一手的、直接的);或答材料四是后人撰寫(第二手的、間接的)。(2分)
(4)選《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理由:啟蒙思想是近代中國先進思想的理論來源;選《文藝復興史綱》理由:啟蒙運動是對文藝復興的繼承和發展;選《法國革命史》理由: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思想準備。(任答一點給2分)
28.(12分)本題綜合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向西方學習的歷程。本題為開放型試題,言之有理即可,但解題時須注意沖擊與反應的對應關系,圍繞材料觀點,按要求答題。
答案略。
29.(10分)【歷史——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
(1)原則:人民主權;分權制衡。(4分) 一致;都體現了資產階級民主思想。(2分>
(2)作用:都確立了民主共和體制,推動了民主政治進程。(2分) 地位:前者是近代世界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憲法;后者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民主性質的憲法。(2分>
30.(10分)【歷史——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1)朝鮮戰爭或越南戰爭;印巴戰爭或兩伊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或伊拉克戰爭。(3分)
(2)中東戰爭。中東地區歷史上民族與宗教矛盾復雜,糾紛與沖突頻發;中東地區戰略地位重要,石油
資源豐富,大國、強國插手中東事務;猶太人與阿拉伯人之間因宗教信仰、領土糾紛和重要文化遺產歸屬等問題引發一系列矛盾;二戰后聯合國大會關于猶太國家和阿拉伯國家領土的劃分引起了阿拉伯人的強烈不滿。(5分)
(3)當今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局部戰爭給人類發展帶來巨大災難、破壞和威脅;應努力制止非
正義戰爭,積極采取和平手段解決國家、民族和地區間的矛盾,維護人類世界的和平與安全。(任意一點得1分,總分不得超過2分)。
美國“羅斯?!碧柡娇漳概? “ 9.11”事件
參與空襲南聯盟高三物理試題
一、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漏選2分)
1. 關于物理學研究方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用實驗探究加速度、力和質量三者之間的關系時,采用控制變量法
B.伽利略用來研究力和運動關系的斜面實驗是一個理想實驗
C.物理學中的“質點”、“點電荷”等都是理想模型
D.物理中所有公式都是用比值定義法定義的
2. 如圖所示,質量為m、頂角為α的直角劈和質量為M的正方體放在兩豎直墻和水平面間,處于靜止狀態. 若不計一切摩擦,則
( )
A.水平面對正方體的彈力大小為(M+m)g
B.墻面對正方體的彈力大小mgtanα
C.正方體對直角劈的彈力大小為mgcosα
D.直角劈對墻面的彈力大小mgsinα
3.如圖所示是甲和乙兩物體同時同時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的v-t圖象,則由圖象可知( )
A. 40s末乙在甲之前 B. 20s末乙物體運動方向發生改變
C. 60s內甲乙兩物體相遇兩次 D. 60s末乙物體回到出發點
4.如圖所示,A、B兩物體相距7m,物體A以v1=4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而物體B此時的速度v2=10m/s,只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勻減速運動,加速度為a=-2m/s2。則物體A追上物體B所用的時間為:( )
A.7s B.8s C.9s D.10s
5. 一輕彈簧的上端固定,下端懸掛一重物體,彈簧伸長了8 cm,再將重物向下拉4 cm,然后放手,則在釋放重物瞬間,重物的加速度是( )
A.g/4     B.g/2 C.3g/2   D.g
6.質量為m的物體沿傾角為θ的斜面滑到底端時的速度大小為v,則此時重力的瞬時功率為:( )
A.mgv B.mgvsinθ C.mgvcosθ D.mgvtanθ
7.如右圖所示,上表面有一段光滑圓弧的質量為M的小車A置于光滑平面上,在一質量為m的物體B自弧上端自由滑下的同時釋放A,則(  )
A.在B下滑過程中,B的機械能守恒
B.軌道對B的支持力對B不做功
C.在B下滑的過程中,A和地球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恒
D.A、B和地球組成的系統的機械能守恒
8.用力F把質量m的物體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舉高h時物體的速度為v,則( )
A.力F做功為mgh B.合力做功為mv2/2
C.重力做功(F-mg)h D.重力勢能減少了mgh
9. 假設月亮和同步衛星都是繞地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同步衛星的線速度大于月亮的線速度
B.同步衛星的角速度大于月亮的角速度
C.同步衛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月亮的向心加速度
D.同步衛星的軌道半徑大于月亮的軌道半徑
10.長為L的輕繩的一端固定在O點,另一端栓一個質量為m的小球.先令小球以O為圓心,L為半徑在豎直平面內做圓周運動,小球能通過最高點,如圖所示.g為重力加速度.則( )
 A.小球通過最高點時速度可能為零
 B.小球通過最高點時所受輕繩的拉力可能為零
 C.小球通過最底點時速度大小可能等于2
 D.小球通過最底點時所受輕繩的拉力可能等于5mg
11.如圖所示的電路,a、b、c為三個相同的燈泡,其電阻大于電源內阻,當變阻器R的滑臂P向上移動時,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b燈中電流變化值小于c燈中電流變化值
B.a、b兩燈變亮,c燈變暗
C.電源輸出功率增大
D.電源的供電效率增大
12.如圖所示,理想變壓器原、副線圈的匝數比為10∶1,電壓表和電流表均為理想電表,R為副線圈的負載電阻.現在原線圈a、b兩端加上交變電壓u,其隨時間變化的規律u=220sin 100πt V,則:( )
A.副線圈中產生的交變電流頻率為50 Hz
B.電壓表的示數22 V
C.若電流表示數為0.1 A,則原線圈中的電流為1 A
D.若電流表示數為0.1 A,則1 min內電阻R上產生的焦耳熱為132 J
13.如圖所示,a、b分別為一對等量同種電荷連線上的兩點(其中b為中點),c為連線中垂線上的一點.今將一帶電量為q的負點電荷自a沿直線移到b再沿直線移到c,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電荷q受到的電場力的合力一直變小
B.電場力的合力對電荷q一直做負功
C.電荷q的電勢能先減小,后不變
D.電荷q受到的電場力的合力方向一直不變
14.a、b、c三個粒子(重力不計)由同一點M同時垂直場強方向進入帶有等量異種電荷的兩平行金屬板的電場間,其軌跡如圖所示,其中b恰好沿板的邊緣飛出電場,由此可知 ( )
A.在b飛離電場時,a早已打在負極板上
B.b和c同時飛離電場
C.進入電場時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
D.a、b在電場中運動經歷的時間相等
15.如圖所示,直角三角形ABC區域中存在一勻強磁場,比荷相同的兩個粒子沿AB方向射入磁場,分別從AC邊上的P、Q兩點射出,則( )
A.從P射出的粒子速度大
B.從Q射出的粒子速度大
C.從P射出的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長
D.兩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一樣長
16.如圖所示,足夠長的U形光滑金屬導軌平面與水平面成角(0<<90°),其中MN與PQ平行且間距為L,導軌平面與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垂直,導軌電阻不計.金屬棒ab由靜止開始沿導軌下滑,并與兩導軌始終保持垂直且良好接觸,ab棒接入電路的電阻為R,當流過ab棒某一橫截面的電量為q時,棒的速度大小為,則金屬棒ab在這一過程中( )
A.加速度大小為 B.下滑位移大小為
C.產生的焦耳熱為qBL D.受到的最大安培力大小為
二、實驗題(本題包括2小題,共15分)
17.(10分)某探究學習小組的同學欲驗證“動能定理”,他們在實驗室組裝了一套如圖所示的裝置,另外他們還找到了打點計時器所用的學生電源、導線、復寫紙、紙帶、小木塊、細沙.當滑塊連接上紙帶,用細線通過滑輪掛上空的小沙桶時,釋放小桶,滑塊處于靜止狀態.若你是小組中的一位成員,要完成該項實驗,則:
(1)你認為還需要的實驗器材有 .
(2)實驗時為了保證滑塊受到的合力與沙和沙桶的總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總質量應滿足的實驗條件是 ,實驗時為保證細線拉力為木塊的合外力首先要做的步驟是 .
(3)在(2)的基礎上,某同學用天平稱量滑塊的質量M.往沙桶中裝入適量的細沙,用天平稱出此時沙和沙桶的總質量m.讓沙桶帶動滑塊加速運動,用打點計時器記錄其運動情況,在打點計時器打出的紙帶上取兩點,測出這兩點的間距L和這兩點的速度大小v1與v2(v1< v2).則本實驗最終要驗證的數學表達式為
(用題中的字母表示實驗中測量得到的物理量).
18.(5分)在“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的實驗中,除有一標有“6 V,1.5 W”的小燈泡、導線和開關外,還有:
A.直流電源6 V(內阻不計)
B.直流電流表0~3 A(內阻0.1 Ω以下)
C.直流電流表0~300 mA(內阻約為5 Ω)
D.直流電壓表0~10 V(內阻約為15 kΩ)
E. 滑動變阻器10 Ω,2 A
F.滑動變阻器1 kΩ,0.5 A
實驗要求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從零開始變化并能進行多次測量.
(1)實驗中電流表應選用________,滑動變阻器應選用________(均用序號表示).
(2)在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3小題,共37分)
19.(12分)如圖甲所示,質量m=2kg的物體在水平面上向右做直線運動.過a點時給物體作用一個水平向左的恒力F并開始計時,選水平向右為速度的正方向,通過速度傳感器測出物體的瞬時速度,所得v-t圖象如圖乙所示.取重力加速度為g=10m/s2.求:
(1)力F的大小和物體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2)10s末物體離a點的距離,
20.(12分)如圖,半徑R=0.9m的四分之一圓弧形光滑軌道豎直放置,圓弧最低點B與長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點,BC離地面高h=0.45m,C點與一傾角為°的光滑斜面連接,質量m=1.0kg的小滑塊從圓弧頂點D由靜止釋放,已知滑塊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取g=10m/s2.求:
(1)小滑塊剛到達圓弧的B點時對圓弧的壓力:
(2)小滑塊到達C點時速度的大?。?br/>(3)小滑塊從C點運動到地面所需的時間.
21、(13分)如圖所示,直角坐標系xOy位于豎直平面內,在水平的x軸下方存在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磁場的磁感應為B,方向垂直xOy平面向里,電場線平行于y軸。一質量為m、電荷量為q的帶正電的小球,從y軸上的A點水平向右拋出,經x軸上的M點進入電場和磁場,恰能做勻速圓周運動,從x軸上的N點第一次離開電場和磁場,MN之間的距離為L,小球過M點時的速度方向與x軸的方向夾角為。不計空氣阻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 電場強度E的大小和方向;
(2) 小球從A點拋出時初速度v0的大小;
(3) A點到x軸的高度h.
高三物理試題答案
1. ABC2.A3AC4B5.B6B7.D8 B9.ABC10B11.BC12.AD13.B14CD15.BD16.B
17.(1)天平,刻度尺(2分)
(2)沙和沙桶的總質量遠小于滑塊的質量(2分),平衡摩擦力(2分)
(3)(4分)
18.(1)C,E (2分)(2)見下圖(3分)
19解:(1)設物體向右做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a1,則由圖得
a1=2 m/s2 ①(1分)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②(1分)
設物體向左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為a2,則由圖得
a2=1m/s2③(1分)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 ④(1分)
解①②③④得:(1分) μ=0.05(1分)
(2)設10s末物體離a點的距離為d, d應為圖與橫軸所圍的面積
則:,負號表示物體在a點以左(6分)
注:未說負號意義不扣分.
20、⑴設滑塊到B點速度為VB,由機械能守恒
(2分)
在B點: (2分)
得 N=3mg=30N 由牛頓第三定律,滑塊在B點對圓弧的壓力大小為30N (1分)
⑵由動能定理, (2分)
(1分)
⑶滑塊離開C點后做平拋運動,設其下落h的時間為t,則
由 (1分)
得t=0.3s
t=0.3s內滑塊的水平位移x=vct=1.2m (1分)
而斜面的水平長度
,(1分)
所以小滑塊從C點運動到地面所需的時間為0.3s (1分)
21、答案:(1),方向豎直向上 (2) (3)
(1)小球在電場、磁場中恰能做勻速圓周運動,說明電場力和重力平衡(恒力不能充當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有 ①
②(2分)
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電場力方向只能向上,由于小球帶正電,所以電場強度方向豎直向上。(1分)
(2)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O′為圓心,MN為弦長,,如圖所示。設半徑為r,由幾何關系知 ③(2分)
小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由洛侖茲力提供,設小球做圓周運動的速率為v,有 ④(2分)
由速度的合成與分解知 ⑤(1分)
由③④⑤式得 ⑥(1分)
(3)設小球到M點時的豎直分速度為vy,它與水平分速度的關系為
⑦(1分)
由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⑧(1分)
由⑥⑦⑧式得 (2分)
圖6-5
a
b
c
水平實驗臺
滑輪
小沙桶
滑塊
細線
打點計時器
紙帶
長木板
x
y
A
O
M
N
θ
v0
x
y
A
O
M
N
θ
v0
θ
O/
P高三語文試題
第I卷(選擇題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
A、檜柏(guì) 覬覦(jì) 剎(shà)那 怙惡不悛(qūn) 令人咋(zé)舌
B、毛坯(pī) 餛飩(dùn) 果脯(fǔ) 鮮(xiǎn)有所聞 載歌載舞(zǎi)
C、彳(chì) 亍 包扎(zā) 毗連(bì) 流水淙淙(zōng) 剛愎自用(bì)
D、緋聞(fēi)癥結(zhēng) 巨擘(bò) 不著(zhúo)邊際 戛然而止(jiá)
2、下列各組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br/>A.訣竅 通牒 流水帳 以逸代勞 鴉雀無聲
B.贗品 凋敝 白內障 掎角之勢   牙牙學語
C.忤逆 蟄伏 啦啦隊 出其不意 坐陣指揮
D.幅員 精萃 天然氣 首屈一指 看風駛舵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 )
①這位發言人________指出,美方對這次撞機事件必須承擔全部責任,向中國人民作出交代,并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②盡管這只是一次_______,但民警與保安的迅速出擊,表明本市第一個進入校園的電子保安報警系統已經成功地開通了。?
③用歪曲事實的歷史教科書作為學校的教材,必然_________日本年輕一代對本國歷史的認識偏離事實。
A.莊重 演練 引導 B.鄭重 演示 引導
C.莊重 演示 導致 D.鄭重 演練 導致
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碳排放過量會給地球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危害,如果不設法加以遏制,必然會威脅人類生存,全球性大災難指日可待。
B.大量轉發的拜年短信,常常毫無個性和感彩,卻沾染了現代人某種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際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對節日期間的一些所謂短信不厭其煩。
C 除了賽車呼嘯而過的極速感覺外,還有現場上賽車呼嘯而過的那種振聾發聵的音,
聲音是你絕對要捂住耳朵才可以承受的。
D. 由于昨日的會議事關中國隊選帥,所以不僅是中國足協新聞委員會涉及到的媒體派出了代表參加,而且大批的其他媒體的記者也蜂擁而至。
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
A.依法明確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的支付項目,建立社保機構獨立預算和全國統籌預算,是我國社保機構能力建設的創新戰略。
B.當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他們需要的并不僅僅是帳篷、飲用水、糧食和生活用品,他們還需要精神的撫慰。
C.窗口服務行業,要制定相應的行為規范,以促進從業人員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和敬業奉獻精神。
D.省政府已明確指出,廉租房可以在經濟適用住房中配建,也可以在普通商品住房小區中配建,以防止出現低收入家庭遠離城區、被邊緣化的現象。
二、(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
古琴的文化內涵
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千百年來一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于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和雅”、“清淡”是琴樂標榜和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淵明“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與白居易“入耳淡無味,愜心潛有情。自弄還自罷,亦不要人聽”所講述的正是這個道理。
古琴的韻味是虛靜高雅的,要達到這樣的意境,則受求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境與平和閑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在這一方面,伯牙的經歷可稱為后世的典范。傳說,伯牙曾跟隨成連學琴,雖用功勤奮,但終難達到神情專一的境界。于是成連帶領伯牙來到蓬萊仙境,自己劃槳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終不見成連先生回來。此時,四周一片寂靜,只聽到海浪洶涌澎湃地拍打著巖石,發出崖崩谷裂的濤聲;天空群鳥悲鳴,久久回蕩。
見此情景,伯牙不禁觸動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終于明白成連先生正是要他體會這種天人交融的意境,來轉移他的性情。后來,伯牙果真成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時自然有其獨特而嚴格的規范。《紅樓夢》第八十六回,賈寶玉得知林黛玉會彈琴時,便要妹妹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這時講到:“若要撫琴,必擇靜室高齋,或在層樓的上頭,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巔上,或是水涯上。再遇著那天地清和的時候,風清月朗,焚香靜坐,心不外想?!庇终f:“若必要撫琴,先須衣冠整齊,或鶴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稱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绷主煊竦拇_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諳琴道,才識過人。
儒家與道家是中國哲學的兩大支柱。在中國眾多的音樂形式中,古琴應當說是儒道兩家在音樂中體現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張入世哲學,重視人生的現實問題,強調藝術對人倫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樂講究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扒僬?,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首先擔負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唐代薛易簡在《琴訣》中講:“琴為之樂,可以觀風教,可以攝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悅情思,可以靜神慮,可以壯膽勇,可以絕塵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br/>道家崇尚自然,強調無為和逍遙,反對人們強加于自然的各種行為。道家最理想的音樂應該是“大音希聲”、“至樂無樂”的境界。從某種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對音樂的。究其實質,他們主要是反對藝術形而下的層面。強調藝術形而上的境界部分。莊子進一步將音樂分成“天籟”、“地籟”與“人籟”三類。認為只有“天籟”才是音樂的最高層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對人工雕琢的音樂。這深深影響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淵明、歐陽修、蘇軾等。陶淵明的琴桌上常年擺著一張琴,既無弦也無徽。每當他酒酣耳熱、興致盎然時,總要在琴上虛按一曲。后來李白有詩寫道:“大音自成曲,但奏無弦琴。”從中我們不難悟出道家思想對琴樂的滲透與融合。
6.下列關于“古琴”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古琴.蘊含著豐富而深刻的文化內涵,“和雅”、“清淡”是琴樂追求的審美情趣,“味外之旨、韻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樂深遠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韻味是虛靜高雅的,彈琴者必須將外在環境與平和閑適的內在心境合而為一,才能達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藝術境界。
C.伯牙面對蓬萊仙境,心弦被觸動,于是拿出古琴,彈唱起來。他明白成連先生要他體會的正是這種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為“圣人之器”首先擔負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林黛玉關于彈琴的言論恰恰是對這一點最好的論述。
7.下列對“古琴是儒道兩家在音樂中體現的集大成者”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儒家所提倡的音樂講究中正平和,不追求聲音華美富麗的外在效果。而“和雅”的琴樂正是這一審美情趣的體現。
B.莊子認為只有“天籟”才是音樂的最高層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對人工雕琢的音樂。這深深影響了以后陶淵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簡、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強調無為和逍遙,反對人們強加于自然的各種行為?!扒宓钡那贅放c道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張人世哲學,重視人生的現實問題,強調藝術對人倫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擔負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古琴是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愛不釋手的器物,所以琴樂在整個中國音樂結構中屬于具有高度文化屬性的一種音樂形式。
B.文章首先闡明了琴樂的審美情趣和深遠意境,論述了古琴的內在韻味以及演奏時應有的規范,深入地闡述了古琴對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響。
C.儒家重視人生的現實問題的哲學主張,使彈琴者在演奏時自然有其獨特而嚴格的規范,唐代薛易簡在《琴訣》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觀點。
D.道家思想對琴樂的滲透與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內涵“清淡”的原因,作者引用有關詩文,增強了說服力。
三、(12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短文,完成9-12題。
(一)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毆之。為其老,強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與我會此?!绷家蚬种?,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背鲆痪帟?,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即我矣?!彼烊?,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后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谷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黃石冢。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太史公曰:學者多言無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見老父予書,亦可怪矣。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上曰:“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吾不如子房?!庇嘁詾槠淙擞嬁嗥鎮?,至見其圖,狀貌如婦人好女。蓋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選自《史記·留侯世家》)
(二)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圣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為鬼物,亦已過矣。且其意不在書。
當韓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鋸鼎鑊待天下之士,其平居無罪夷滅者,不可勝數,雖有賁、育,無所復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鋒不可犯,而其末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擊之間。子房之不死者,其間不能容發,蓋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盜賊,何者?其身之可愛,而盜賊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為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于荊柯、聶政之計,以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選自蘇軾《留侯論》)
9.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 )
A.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 間:中間
B.與老人期,后,何也 期 :約定
C.取而葆祠之 葆:通“寶”,珍貴
D.余以為其人計魁梧奇偉 計:估計,料想
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① 為其老,強忍,下取履 ②且為之奈何
B. ①取而葆祠之 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
C. ①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②木欣欣以向榮
D. ① 夫子房受書于圯上之老人也 ②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11.下列各組句子,全都能表現張良“能有所忍”品性的一組( )
①良殊大驚,隨目之 ②五日,良夜未半往 ③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
④彼其能有所忍也 ⑤良因怪之,跪曰:“諾?!?br/>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12.下列對原文的分析和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兩文都著眼于“忍”。前文主要表現圯上老人對張良忍耐品質的考驗;后文主要論述圯上老人“意不在書”,在“折”張良不忍之心的觀點。
B.張良從圯上老人處獲得兵書,功成不忘本,將黃石取回“葆祠之”,每當伏日和臘日都親自祭祀它。
C.司馬遷記敘張良事跡時,加進了傳奇性描寫,增添了神秘色彩,或多或少地表達了自己相信鬼神和天命的看法。
D.蘇軾從人事與寫實的角度看待《史記 留侯世家》的傳奇情節,否認了神怪之談,更令人信服。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4分)
四、(18分)
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①父曰:“履我!”良業為取履,因長跪履之。(3分)
②高祖離困者數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豈可謂非天乎?(3分)
1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6分)
夜發分寧①寄杜澗叟
黃庭堅
陽關一曲水東流,燈火旌陽一釣舟。
我自只如常日醉,滿川風月替人愁。
【注】①分寧:今江西修水,是詩人的老家。此詩作于詩人離家別友赴外地任職之時。
(1)這首詩的首句營造了怎樣的氛圍?請作簡要分析。(3分)
(2)請從藝術手法的角度對這首詩的結尾句作簡要賞析。(3分)
15.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個小題)(6分)
(1)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則不復也。 ( 《論語》 )
,此時無聲勝有聲。 (白居易《琵琶行》)
(2)吾師道也, ? (韓愈《師說》)
______________,但愿長醉不復醒。(《將進酒》 (李白《將進酒》)
(3)謹癢序之數,申之以孝悌之義,________ ____。 ( 《齊桓晉文之事》 )
,到黃昏,點點滴滴。 (李清照《聲聲慢》)
(4) ______________ ___ ,水隨天去秋無際。 (辛棄疾《水龍吟》 )
細草微風岸,__________ ____。 (杜甫《旅夜書懷》)
五、(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題。(16分)
陶 罐
陳永林
村委會只一張八仙桌,九根照例在首席位置上坐下來。村長坐二席。村長看看到會的人, 說:“二山咋沒來 ”
又閑扯了一會,九根見二山還沒來,就對村長說:“這會開始開吧?!贝彘L說:“這會沒了二山,就開不成。”九根知道村長的意思。修祠堂要錢,而二山是村里的首富,這議修祠堂的會當然少不了二山。九根臉上陰沉沉的,就狠狠地吸煙,心里也嘀咕開了:“唉,世風日下,都朝錢看了。若在以前,不管大事小事,還不是自己一句話?”
二山來了,照例在村主任旁的位置上坐下來。二山坐的是第三席。
村長喝了口茶,說:“人到齊了,這會就開始吧。閑話也不多說,就是這祠堂修成啥樣的 修以前的樣還是現在一般房子的樣……”村長的話還沒說完,九根就說:“就修現在一般房子的樣,這樣省工省料,花不了多少錢。再說村人都沒多少閑錢。”
二山卻不同意:“我說修以前的樣好。這雖然多花點錢,但我說值。以前的祠堂氣派,再說以前的祠堂都快絕跡了,應該讓這種式樣的房子傳下去。若做現在一般的房子樣,那還不如不做?!?br/>九根說:“以前的祠堂不合適,那太陳舊了……”
“那是傳統,不是陳舊,應該保持那個樣子?!?br/>兩人爭得不可開交,后來兩人都紅了臉,九根說的話也難聽了:“你不就是有幾個臭錢!”
“臭錢你還沒有!你呢,不就是有個祖宗用的陶罐 ”二山還嘴。
會開不下去了,九根到家時,把門踢得咣咣響。女人開了門,見九根臉黑黑的,就問:“啥事讓你不快 ”“二山不就是有幾個臭錢……”九根說。女人說:“現在有錢的人說話就管用,人也看得起?!本鸥桶β晣@氣的。女人說:“如你愿意,我們也可有很多錢?!本鸥醚蹎柵恕E苏f:“不是有人出高價買陶罐嗎 ”“賣陶罐 那樣村人怎么看我……”
全村一個姓,同一個祖宗。按村里的風俗,這祖傳的陶罐,只傳大兒子,傳來傳去,就傳到九根手里了。實際上,陶罐傳到誰手里,誰就是族長。在村人眼里,族長比村長大。”
“現時有錢就啥都有。如再這樣下去,二山就會取代你,那樣,這陶罐還有啥意義 賣了陶罐,我們有了錢,村人會敬重我們。再說賣了陶罐,村人也不知道。”女人的話讓九根心動。
第二天,九根就賣了陶罐。有一大筆錢的九根在村里傳出話,修祠堂他出一半錢。九根心想,村人聽了他的話,準會震驚,準更敬重他??墒菦]有。村人見了他,不但不像以前那樣熱情,而且還用鄙夷的眼冷冷地看他。九根納悶兒,后來聽見一句:“哼,連祖宗傳下來的東西都能賣,還建啥祠堂。”晚上九根才知道陶罐是二山托人買走的。
當天晚上議修祠堂的會,沒人請九根參加,村人說九根不配。
祠堂就按二山說的修成舊式樣的,修祠堂并不要九根拿一分錢。九根想出錢,收錢的人竟不接。
(選自《佛山文藝》,有刪改)
16、小說前兩段中對九根和二山的座次有詳細描寫,這對全文情節的展開有什么作用?請具體說明。(3分)
17、通覽小說,請簡要概括九根情感的主要變化過程。(3分)
18、相對于九根而言,小說中寫二山的文字不多,但這些文字卻很重要。請分析二山的性格特征。(4分)
19、小說題為“陶罐”,請結合全文探究作者這樣擬題的理由。(6分)
六、作文(50分)
20.張潔在《我的四季》中說:“在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塊必得由他自己來耕種的土地?!边@句話發人深思。請你根據自己的理解,自擬題目,自定主題,自選文體,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三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第I卷(選擇題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題3分)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D【解析】莊重:多指態度(言語、舉止)不隨意、不輕??;鄭重:指嚴肅認真。從語句的環境來講,“莊重”不合語意,且修飾“指出”不當。演示:利用圖表、實物或實驗,把事物的發展變化過程顯示出來,使人有所認識或理解;演練:指訓練演習,與句意及情景相符。引導:指帶領,多含積極的因素;導致,指引起某一結果,且多指引起不好的結果或錯誤,含消極因素,與第③句句意相一致。
4、 答案:D【解析】A.指日可待:指日,可以指出日期,為期不遠;待,期待。為期不遠,不久就可以實現,含有褒義,不能用在表示災難很快來臨。B項望文生義。“不厭其煩”意為“不嫌煩瑣與麻煩”,這里應用“不勝其煩”,意為“煩瑣、啰嗦得使人受不了”。C.項應為“震耳欲聾”。“振聾發聵”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的人。D. 像一窩蜂似地擁來。形容很多人亂哄哄地朝一個地方聚攏。
5、答案: D【解析】A、成分殘缺,應該是“建立……制度”,在“全國統籌預算”后”加“制度”。B項不合邏輯,句中的“生活用品”包含了前面的內容; C.動賓搭配不當,“養成”與“精神”不搭配;
二、(9分,每小題3分)
6.D(林黛玉關于彈琴的言論論述的是作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時自然有其獨特而嚴格的規范。)
7.B(“這深深影響了以后陶淵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簡、李白等人”,這段文字在最后一段,文中并沒有提及薛易簡,而是在上文引用他闡述古琴擔負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責任的文字)
8.C(薛易簡在《琴訣》進一步印證的不是這一觀點)
三、(12分,每小題3分)
9. A.(“間”閑暇 )
10. B(A中的兩個“為”分別為連詞“因為”和動詞“做、對待”; C中的兩個“以”分別為介詞“憑借”和相當于連詞“而”表修飾; D中的兩個“于”分別為介詞“在”和“向”;B中的兩個“而”都是連詞,表承接)
11.B(①句表現了張良對老人言行的驚訝,而非隱忍。④句是圯上老人希望張良能隱忍,而不是表現張良具有隱忍的品性)
12.B(伏臘祭祀時,張良已死)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84分)
四、(18分)
13.①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后,就跪著替他穿上。(第1個和第3個“履”是為動用法;業:已經,…之后;因:于是、就。每個得分點1分,共3分)
②高祖遭遇困厄的情況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這種危急時刻建功效力,難道能說不是天意嗎?(離:通“罹”遭遇;數:屢次;功力:建功效力;每個得分點1分,)
14.(1)首句借用王維《渭城曲》(或“陽關三疊”)之典故寫送別,又暗和題目“夜發”,切入主題;(1分)“水東流”又用流水的無情反襯了故人有心。(1分)從而營造了送別時傷感沉重的氣氛。(1分)
(2)那滿川風月無比多情,因理解我的愁緒而滿含愁意。詩人采用擬人(或“移情)、夸張等修辭手法將無情之物說成有情(或“借物抒情”“融情于景”),使得詩句含蓄而耐人尋味。(答出手法1分,能簡要分析2分)
15.答案:略
五、(16分)
16.座次的安排表明了九根和二山此時在村中的地位:一尊一卑,但后者已對前者構成了威脅。(1分)展現了兩人產生矛盾的可能性,為小說情節的發展埋下了伏筆。(2分)
17.第一階段是嫉妒和氣憤,如第一段末尾對九根的神情舉止和心理活動的描寫等。第二階段是大怒和猶豫,如文中寫他“把門踢得咣咣響”和“臉黑黑的”,以及“那樣村里人怎么看我”,但又“心動”等。第三階段是納悶兒和失落,如修祠堂準備出一半錢的他,不但沒得到人們的尊重,反而受到冷遇等。(每點1分)
18.頭腦精明,這體現在他對修祠堂的看法上和他對九根的爭吵上;(2分)巧于算計,這主要體現在他暗中促成九根賣陶罐上。(2分)
19.①是串聯情節的線索。小說中做族長、開會爭吵、夫妻議論、村人態度的轉變等情節都與“陶罐”有關。②推動情節發展。后半部分情結,是“賣陶罐”的必然發展。③反映人物命運。九根因陶罐由尊到卑,二山因陶罐而被尊重。④矛盾沖突的焦點。九根和二山的爭吵與矛盾都集中在“陶罐上”。⑤反映并揭示小說的主題。小說通過人們對“陶罐”的態度,體現傳統文化的重要和鄉村人情的醇厚與變化。⑥揭示人物性格。通過“陶罐”,反映九根的重物質輕傳統和二山的重傳統輕物質。(答對其中3點即可,每點2分。)
六、作文(50分)
20.評分標準參見2012年山東省高考語文作文評分標準。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1.張良閑暇時徜徉于下邳橋上,有一個老人,穿著粗布衣裳,走到張良跟前,故意把他的鞋甩到橋下,看著張良對他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有些驚訝,想打他,因為見他年老,勉強地忍了下來,下去撿來了鞋。老人說:“給我把鞋穿上!”張良替他把鞋檢了上來后,就跪著替他穿上。老人把腳伸出來穿上鞋,笑著離去了。張良十分驚訝,隨著老人的身影注視著他。老人離開了約有一里路,又返回來,說:“你這個孩子可以教導教導。五天以后天剛亮時,跟我在這里相會?!睆埩加X得這件事很奇怪,跪下來說:“嗯?!蔽逄旌蟮姆鲿裕瑥埩既サ侥抢?。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氣地說:“跟老年人約會,反而后到,為什么呢?”老人離去,并說:“五天以后早早來會面?!蔽逄旌箅u一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氣地說:“又來晚了,這是為什么?”老人離開說:“五天后再早點兒來?!蔽逄旌?,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過了一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應當像這樣才好。”老人拿出一部書,說:“讀了這部書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后就會發跡。十三年后小伙子你到濟北見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說完便走了,沒有別的話留下,從此也沒有見到這位老人。天明時一看老人送的書,原來是《太公兵法》。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常學習、誦讀它。
張子房當初在下邳橋上遇見那個給他(太公兵法)的老丈(說,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他),在別后十三年子房隨高帝經過濟北,果然見到了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把它取回,奉若至寶地祭祀它。留侯去世,一起安葬了黃石。以后每逢掃墓以及冬夏節日蔡祀張良的時候,也同時蔡祀黃石。
太史公說:學者大多說沒有鬼神,然而又說有精怪。至于像留侯遇見老丈贈書的事,也夠神奇的了。高祖遭遇困厄的情況有多次了,而留侯常在這種危急時刻建功效力,難道可以說不是天意嗎?皇上說:“出謀劃策于營帳之中,決定勝負在千里之外,我比不了子房。”我原以為此人大概是高大威武的樣子,等到看見他的畫像,相貌卻像個美麗的女子??鬃诱f過:“按照相貌來評判人,在對待子羽上就有所失?!睂τ诹艉钜部梢赃@樣說。
2.張良在圯上接受一位老人贈兵書的傳說,這件事確實太怪誕不經了。那怎么能知道不是秦代隱居的君子,特意出來考臉張良的呢?觀察圯上老人用來含蓄地表達心意的言行,都是當時圣賢互相提醒警示的道理。世俗之人未能明察,把圯上老人看作鬼神,這是大錯特錯的,而且老人的用意并不在兵書上。
當韓國滅亡,秦國正處在強盛的時候,秦國用刀、鋸、鼎、鑊等種種酷刑,來對付天下有才能的人。平白無故道到殺戮的人,真是難以計其數。那時即使有古代孟賁、夏育那樣的勇士,也無法施展他們的本領。像秦始皇那樣施行嚴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他的鋒芒的確勢不可擋,但是等到他疲憊的時候卻有機可乘。然而少年張良卻不能忍耐一時的激憤,想用個人的力量,用大鐵椎的一擊來達到目的。張良雖然僥幸沒有死,但實際上生死之間連一根頭發也容不下,那是何等危險呵!貴族子弟,不愿死于盜賊之中,這是為什么?這就是他們懂得生命的可貴,不屑于在同盜賊相斗中死去。像張良這樣出類拔萃的人才,不像伊尹和姜太公那樣去深謀遠慮,卻只想采用荊柯與聶政那樣行刺的小計謀,企圖在僥幸中保存性命,這正是圯上老人深為惋惜的。正因為如此,老人才故意用傲慢無理的行為來刺激他,讓他有忍耐之心,可以真正成就一番大事業。(他真的忍受下來了,)所以老人才說:“這小子是可以教好的!”高三政治試題
注意事項:
1.本試題分第Ⅰ卷和第Ⅱ卷兩部分,第Ⅰ卷4頁為選擇題,50分;第Ⅱ卷3頁為非選擇題,50分;共100分??荚嚂r間為90分鐘。
2.答第Ⅰ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填涂在答題卡上??荚嚱Y束,答題卡和試題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小題選出答案后,都必須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ABCD)涂黑,如需改動,必須先用橡皮擦干凈,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4個選項中,只有1項是最符合題意的。每小題2分,共50分)
1.城市精神是一個城市獨具特質的精神品格。2011年,北京、上海、浙江等13個省10和14個省會城市及地級市推出了本地區的城市精神。創新出現11次,開放出現l0次,和諧出現9次,誠信出現7次。東部沿海城市多以“海納百川”來體現包容;西部地區更傾向用團結奉獻、艱苦奮斗等詞匯。這主要體現了
①文化反映經濟,與經濟發展同步 ②文化發展的實質在于文化創新
③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 ④中華文化具有區域性和民族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2.2012年6月23日,冀晉魯豫遼五省“歷史文化名村(鎮)村(鎮)長論壇”在蔚縣落幕,為更好保護正一步步被逼進狹小“胡同”的一些具有傳統民間文化色彩的古村落帶來了曙光。保護古村落
①是人們精神活動的物質載體 ②是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
③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對研究人類文明的演進具有重要意義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國家更加重視社會公德的養成教育?!肮澥∫环至沐X,獻出一份愛心,托起一份希望,溫暖世間真情。”這朗朗上口的公益廣告語使人們的言行悄然發生了可喜變化。這表明文化對人的影響具有
A 深遠持久的特點 B 相對穩定性的特點
C 潛移默化的特點 D 鮮明的民族性
4.一年一度的感動中國人物評選無一不扣動國人心弦,這些人物之所以能夠震撼人的心靈、“感動中國”是因為
A 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B 核心價值博大精深,人人踐行
C 共同理想濟世安民,指引方向 D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凝聚力量
5.2012年7月1日,來自臺灣文化界、教育界、新聞界的近100位知名人士訪問山東并參加了“情系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這體現了
①兩岸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②加強文化交流實現兩岸文化趨同
③兩岸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 ④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決于文化認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列寧把唯心主義哲學稱作"一朵不結果實的花",是因為…
①唯心主義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
②唯心主義擴大意識的作用,使其脫離了物質
③以唯心主義為指導,不能正確認識和改造世界
④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相比較而存在、相斗爭而發展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實踐性是指
A 正確闡明整個世界發展最普遍的規律 B 以改造客觀世界為目的
C 有效提供改造客觀世界的觀點和方法 D 以認識客觀世界為目的
8."哲學”一詞在西方語言中出自古希臘,是由"愛"和"智慧"組成的,意思是愛智慧。下列關于哲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 B 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瑰"
C 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D 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9.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鐘者,欲負而走,則鐘大不可負;以錘毀之,鐘況然有聲。恐人聞之而奪己也,速掩其耳。惡人聞之,可也;惡己自聞之,悖也!。(選自《呂氏春秋·自知》)這段材料中盜鐘者的做法屬于
A 樸素唯物主義 B 機械唯物主義
C 主觀唯心主義 D 客觀唯心主義
2012年是中國的龍年,也是一個閏年?;卮?0-11題。
10龍是中華民族進人農業社會后創造的一種虛擬動物,屬于水物,它的產生與農業對水的需求有關。這說明
A 龍的形象沒有客觀基礎 B 龍的形象源于客觀存在
C 錯誤的認識來源于想象 D 需求是產生意識的源泉
11.在公歷紀年中,有閏日的年份叫閏年,一般年份365天,閏年為366天。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大約是365天6小時,如果按照一年365天來計算,長年累月下去,會造成很大的誤差。為了減少這種誤差,更好地指導生活和生產,人們設置了閏年。這說明
A 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 B 人們可以對規律進行改造
C 哲學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 D 世界觀決定人們的方法論
12.自《循環經濟促進法》頒布幾年來,我國循環經濟進入全面發展階段,目前己有26個省市開展了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從哲學角度來看,發展循環經濟體現了
①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②意識能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
③人能能動地認識世界 ④人能能動地改造世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3.目前我國農業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必須進一步加大支農力度,完善農業投入長效機制。經濟全球化對我國農業的沖擊和通貨膨脹的壓力再次提醒我們,糧食安全始終是頭等大事,不斷加強農業基礎,始終應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這主要表明 ( )
A 人類社會的現象是多種多樣的 B 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客觀存在的反映
C自然界是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 D人類的活動對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影響
14.隨著經濟社會形勢的發展變化,我國對個人所得稅法進行了幾次重大調整。從認識論角度看,我國個人所得稅法的調整說明
①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②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③真理最基本的屬性是無限性 ④意識對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15.2011年7月,對促進中國云產業發展有重要示范意義的“濟南云計算中心”成立?!霸朴嬎恪钡暮诵乃枷胧菍⒋罅坑镁W絡連接的計算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構成一個計算資源池向用戶按需服務。該思想表明
①創造事物間新的必然聯系來改造世界 ②建立系統和要素的有機聯系促進結構優化
③從事物的固有聯系中把握和改造事物 ④以人的意志為基礎建立與事物的具體聯系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6.下列對于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原因的理解,正確的有(  )
①新事物優越于舊事物 ②新事物符合客觀規律
③新事物符合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 ④新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7.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從災難到進步,其中體現的深刻哲理是
①“災難”和“進步”作為矛盾雙方,包含著向對立面轉化的趨勢。
②“災難”向“進步”轉化是無條件的,體現了矛盾雙方的互相貫通。
③“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進步”轉化,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災難”促進“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某些外因的決定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8.老子曰:“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毕铝性娋渲信c老子這一思想蘊涵相同哲理的是
A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B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C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 D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19.下列對辯證否定的理解,錯誤的是
A 辯證的否定是“揚棄” B 辯證的否定是既克服又保留
C 辯證的否定是事物聯系和發展的環節 D 辯證的否定是“在絕對不相容的對立中思維”
20.我國近幾年貨幣政策的走向大致如下表:
2008年 從緊的貨幣政策
2009年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010年 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2011年 穩健的貨幣政策
2012年 穩健的貨幣政策
貨幣政策調整的哲學依據是
A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B 同一矛盾的兩個方面各有特點
C 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是統一的 D 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特點
21.2011年,整個世界和中國社會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漢語盤點201l”年度流行語、年度新詞語、年度字詞發布儀式上,“控”、“傷不起”、“債”、“歐債危機”分列年度國內字、國內詞、國際字、國際詞第一。這表明
A 社會存在的性質決定社會意識的性質 B 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的變化
C 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和自主選擇性 D 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
22.“問題膠囊”事件尚未落幕,假鱈魚又“粉墨登場”,這些不負責任的企業失去了良知底線,與 “誠信為本”的市場經濟體制格格不入。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嚴格管理、依法懲治。以上觀點所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反作用于經濟基礎
B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
C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
D 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
23.在過去的一年里,“板凳媽媽”、“流浪兒之父”、“水果男孩”、“最美姐姐”等普通人持續溫暖著網絡、感動著網名。這些原本散布民間、默默無聞的“小任務”用一個個平凡而又偉大的故事讓人新潮涌動。這表明
①為社會做出貢獻就能得到社會的肯定 ②每個人都能為社會發展做出有益的貢獻
③一個人為社會做出了貢獻就應得到社會的尊重
④個人對社會的貢獻只有得到眾人的肯定才有意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24.下列與“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蘊涵的哲理相同的是
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②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③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④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5.“人生就像牙缸,你可以把它看成杯(悲)具,也可以看成洗(喜)具?!边@句幽默的流行語體現了
A 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 B 認識的角度影響價值判斷
C 價值判斷沒有統一的標準 D 價值觀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注意事項:
1.第Ⅱ卷共3頁,用鋼筆或圓珠筆直接答在試卷上。
2.答卷前將密封線內的項目填寫清楚。
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分析、說明問題(共5題,50分)
26. 材料一 《決定》起草工作是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直接領導下進行的。中央要求,《決定》起草要充分發揚民主,注意吸收各方面意見,做到科學決策、民主決策。5月上旬,文件起草組組成8個調研組,分赴12個省市和部隊開展調研。文件起草組在充分吸收和采納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形成文件框架提綱和《決定》初稿。中央政治局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多次審議,提出重要修改意見。經反復修改,形成《決定》征求意見稿。這期間,胡錦濤同志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了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意見。
材料二 全會深入研究我國文化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進一步興起社會主義文藝建設新高潮,對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結合材料一、二,運用認識論的知識分析十七屆六中全會制定《決定》的合理性。(8分)
27.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器實現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中國載人航天首次空間交會對接試驗獲得成功。
“神州八號”與“天宮一號”交會對接成功,為中國突破和掌握航天器空間交會對接關鍵技術,初步建立長期無人在軌道運行、短期有人照料的載人空間實驗平臺,開展空間應用、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以及建設載人空間站奠定基礎、累積經驗。
根據材料回答
(1)航天事業的成功,使人們的愛國熱情得到了再一次激發,民族精神獲得了又一次振奮。請你從文化創新的角度,簡述我們青年學生應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8分)
(2)運用辯證唯物論分析新時代為什么要發揚民族精神(6分)
28.當前,世界經濟政治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在曲折中發展,和平、發展、合作仍然是時代潮流,我國周邊形勢總體上趨于平穩。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周邊環境,需要采取相應措施應對海洋權益糾紛、邊界爭端及分裂勢力影響等不同風險源。
運用矛盾的觀點,分析上述材料對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的判斷。(10分)
29.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推動學習活動常態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我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雷鋒以短暫的一生譜寫了美麗動人的人生詩篇。新形勢下,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就是要大力弘揚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以引導人們升華愛國主義情懷,追求高尚的人生價值,共同書寫我們這個偉大時代的精神史詩。
運用價值觀的相關知識,說明我們為什么要弘揚雷鋒精神?(7分)
30.加強社會建設是廣東的當務之急。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省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輝煌成就,但在社會建設上還有不少薄弱環節,如果不注意解決這方面的突出問題,就會影響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就會影響廣東的長遠發展、科學發展。為破解社會建設的難題,廣東省正積極探索新路:政府要廣泛聽取和采納民意,要高度重視基層群眾話語權,要保障“底線民生”,觀念上實現“依靠群眾打天下”向“依靠群眾治天下”轉變,從“對社會管理控制”向“為社會和群眾服務”轉變;要有“功成不必在我任期”的理念和境界,不搞所謂的“政績工程”,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多干打基礎、利長遠的事情;要突出重點工作即要搞好“基本民生”,加快建立人人可及的基本公共服務。關注“熱點民生”,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結合材料,運用唯物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談談你對廣東加強社會建設的理解。(11分)
思想政治高三試題參考答案
第Ⅰ卷(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D 2.D 3.C 4.A 5.B 6.B 7.B 8.C 9.C 10.B
11.A 12.D 13.B 14.A 15.B 16.A 17.B 18.C 19.D 20.D
21.B 22.C 23.C 24.D 25.B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50分)
二、根據題目要求,回答、分析、說明問題(共5題,50分)
26.(8分)
(1)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在開展調研的基礎上,多次審議、反復修改,形成《決定》征求意見稿。(3分)
(2)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認識發展的動力。全會深入研究我國文化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總結我國文化改革發展的豐富實踐和寶貴經驗,制定該《決定》(3分)
(3)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稕Q定》研究部署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隊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2分)
27.(14分)
(1)①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必須立足于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做民族精神的傳播者、弘揚者和建設者。(2分)
②人民群眾是文化創新的主體。要著眼于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2分)
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是文化創新的基本途徑。(2分)
④須以馬克思主以為指導,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和新的時代精神,涉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長處。(2分)
(2)①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物質的反映,這要求我們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發揚民族精神是時代的呼喚。(2分)
②意識能夠反作用于客觀事物。正確的思想意思能夠指導人們有效地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因此,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民族精神是正確的思想意識。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生存發展和興旺的強大力量和精神支柱,因此,我們要重視發揚民族精神。(4分)
28.(10分)
(1)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就是對立統一,這要求我們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判斷既看到了總體平穩的一面又看到了周邊環境的復雜性。(3分)
(2)矛盾雙方有主次方面之分,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要求我們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周邊形勢總體上趨于平穩的判斷,抓住了國際環境的本質。(4分)
(3)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要從實際出發,具體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對風險源的判斷,將不同質的事物區分來。(3分)
29.(7分)
(1)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弘揚雷鋒精神對人們正確地認識和改造世界、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3分)
(2)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弘揚雷鋒精神,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有利于我們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2分)
(3)弘揚雷鋒精神,有利于我們堅定理想信念,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2分)
30.(11分)
(1)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在分析經濟社會發展的情況時,既要看到經濟建設取得的成就,又要看到社會建設存在的問題,做到一分為二,分清主流和支流;廣東在社會建設中,要突出重點工作,搞好“基本民生”,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做到抓重點、抓關鍵。(4分)
(2)用聯系、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廣東認識到社會建設關系到經濟的科學發展,在協調經濟社會發展的過程中,注重長遠、可持續發展,注重量的積累,打好基礎,從細小處做起。(3分)
(3)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要求我們從社會存在的實際出發,樹立正確的社會意識。廣東從社會建設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出發,提出新思路新方法。(2分)
(4)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我們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廣東注重發揚民主,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為社會和群眾服務。(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隆县| 五台县| 新邵县| 开化县| 福州市| 齐齐哈尔市| 湖北省| 涟源市| 和顺县| 茶陵县| 伊金霍洛旗| 巴林右旗| 锦屏县| 漯河市| 泽库县| 枝江市| 马公市| 静安区| 栖霞市| 瓮安县| 宜丰县| 连江县| 微山县| 综艺| 永吉县| 宝清县| 武胜县| 平果县| 凤山县| 通江县| 达孜县| 西乡县| 开封县| 开鲁县| 康平县| 玉溪市| 台东县| 普陀区| 阳朔县| 泸溪县| 怀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