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滿洲里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課程名稱 第九課 教師姓名課題名稱 預防一般違法行為 課型 新課授課班級 20俄語20汽修20航空 授課時間 課時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未成年人擁有的權利2)了解國家和社會從哪些方面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3) 知道哪些行為是嚴重不良行為能力目標 分辨不良行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抵制不良誘惑,杜絕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2)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制觀念,防微杜漸,自覺遵紀守法教學重點 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國家和社會從多個方面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的成長。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主要靠未成年人自己,只有未成年人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加強自我防范,自己抵制社會不良影響,杜絕不良行為,自覺矯治嚴重不良行為,才能促進身心和諧健康發展。教學難點 認清不良行為對未成年人的影響,做到防微杜漸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不良行為。未成年人的心理和智力發展不成熟,在面對不良行為的誘惑和不良行為的影響時,容易受騙、上當、犯錯誤。增強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提高未成年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使未成年人懂得哪些是不良行為,懂得不良行為對自身的危害,樹立抵制不良行為、遵紀守法和防范違法犯罪的意識,是教學中的難點。突破此難點方法有:一方面用大量的事實、案例警示學生;另一方面從法律的角度在教學中幫助學生充分認識常見的不良行為的特征,并設法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教學方法 講授法、討論法、案例分析法。教學用具 ppt、視頻過程 教學內容與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組織教學 記錄考勤 師生問好導課 案例導課:十多歲正是花季年齡,可是佛山一幫少年卻相互稱兄道弟,甚至以東方廣場一帶為地盤進行搶劫。2009年5月6日,禪城區法院對備受外界關注的“東方兄弟”青少年團伙搶劫犯罪案進行一審宣判,在18名被告人中,多次參與搶劫的年滿18周歲的朱某、鐘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11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至七年不等。另有5名未成年人獲緩刑。18名被告人全是清一色的男性,臉上都稚氣未脫,他們的年齡都僅僅在15~20歲之間,可是就在一年多前,搶劫、泡吧、咳藥,流連在外,卻幾乎成了他們生活的全部。“他們寶貴的青春不得不在監獄里度過,真是讓人痛心。”檢察官分析稱,“東方兄弟”之所以走上犯罪,和他們的父母平日工作繁忙缺乏對孩子的管教,放任孩子的生活,也不規范孩子的朋友圈有關。 思考問題①:十五六歲的年齡,應該在做什么?分析提示:在校讀書思考問題②:他們卻為何寶貴的青春要在監獄里度過?分析提示:違法犯罪,受到相應的制裁思考問題③:他們是怎樣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呢?分析提示:家庭管理和教育的缺失,不良行為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學校教育不當等。 案例中有五名未成年人獲緩刑,而年滿18周歲的朱某、鐘某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什么是未成年人?案件中的五名未成年人為什么獲緩刑?(引入本節內容)家庭保護沒盡到責任(父母平日工作繁忙缺乏對孩子的管教,放任孩子的生活);司法保護盡到了責任(減輕處罰、五名未成年人獲得緩刑);新課 杜絕不良行為1.全社會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1)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是指未滿十八周歲的公民。(2)為什么全社會都要保護未成年人?①兒童和少年的權利應當得到保護,他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因此,社會有責任保護他們;(馬克思)②未成年人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未來的主人;(3)怎樣保護未成年人?①全社會共同保護未成年人(國家機關、武裝力量、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組織、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②保護未成年人的方式: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③立法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思考問題:在上述案例中對未成年人哪種保護沒盡到責任,哪種保護盡到了責任?2.嚴重不良行為危及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案例“東方兄弟”中的李某原來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初中生,自從在溜冰場結識了一幫游手好閑的“朋友”后,逐漸無心學習,不完成作業,經常曠課。開始時,他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曾因偷竊學校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在社會上偷竊財物、參加賭博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弄到錢去網吧玩游戲,他和另外兩個“東方兄弟”成員攔路搶劫,在短短的幾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終因搶劫罪被判刑三年。問題①:李某身上有一些不好的行為,法律上稱為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請你說說李某的哪些行為屬于不良行為,那些屬于嚴重不良行為?分析提示:不良行為(無心學習、不完成作業、經常曠課、打罵同學),嚴重不良行為(偷竊財物、參與賭博)。《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對“嚴重不良行為”的規定(朗讀或抄寫)。問題②:想一想,自己身上有沒有類似行為?分析提示:有,及時改正,接受學校、父母的管教; 沒有,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過渡到下一內容)3.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 “東方兄弟”中的李某,從曠課發展到攔路搶劫,最后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類似的案例很多,它告訴我們,一些看似小事的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改正任其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違法犯罪。思考問題①:請你畫出“東方兄弟”成員李某違法犯罪的線路圖?(討論)無心學習 經常曠課 打罵同學 結交不良朋友 偷竊財物 搶劫犯罪思考問題②:李某的犯罪案例對你有什么啟示?分析提示:預防犯罪從抵制不良誘惑,杜絕不良行為開始思考問題③:杜絕不良行為,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分析提示:(1)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防微杜漸,防患于未然; (3)發現任何人對自己實施不良行為時,要及時報告。 由學生根據教材相關內容總結回答。學生分組交流研討,自主合作,探究問題。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增強他們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避免違法犯罪。其中幫助未成年人免受不良行為的影響是內容之一。(過渡到下一內容)名言警句:知道在適當的時候約束自己行為的人就是聰明人!(點題)練習鞏固 學以致用在我們周圍存在這樣的學生——打架斗毆,充年級老大,請你設計一下他的最終結局。(改正——好的結局;不改正——壞的結局)課堂小結 提問總結:通過本節的學習,對你有什么啟示?1)全社會共同保護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2)嚴重不良行為危及身心健康;3)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 學生參與小結,實現對知識的再掌握,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果。 對照板書總結。利用板書,引導學生就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以便把握法律知識,深化德育主題。愛國教育安全教育布置作業 檢查自己最近的言行舉止,在哪些方面需要改進?教學反思 1.以社會熱點為例,教材與現實銜接。使用社會中熱點案例,利用視頻等材料,吸引學生興趣與課堂注意力。2.學生討論為主要教學方式。利用小組討論、問題討論、案例分析等形式,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特點參與課堂討論,教師減少說教內容與時間。3.以實踐為落腳點。本節內容與學生的年齡和生活習慣聯系密切。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為實踐服務。教育和警示學生從自我開始,防微杜漸,杜絕不良行為,真正起到德育課應有的作用。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