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5課 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北伐戰爭中工農運動的發展情況;知道中共三大內容和國共第一次合作的實現;知道北伐戰爭的目的、主要對象、主要戰場;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原因。
2.通過制作和利用《北伐戰爭形勢圖》,概述北伐戰爭的進軍路線和主要對象,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讀圖識圖能力、口頭表達能力和概括歷史事件的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北伐戰爭勝利的原因,培養學生綜合分析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通過分析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黨員始終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并不惜為之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激發學生對中國共產黨的熱愛之情和愛國主義情感。
【重難點】
重點:國共合作的實現、北伐勝利進軍。
難點:北伐戰爭勝利進軍的原因。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出示黃埔軍校圖片
黃埔軍校校門上的對聯,上聯是“升官發財請往他處”,下聯是“貪生畏死勿入斯門”,橫批是“革命者來”。
二、新課講解
模塊一、國共合作的實現
1.原因:
孫中山:
革命主義未行,革命目的未達,
僅有民國之名,而無民國之實。
共產黨:
要戰勝強大的敵人,必須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國民黨是比較革命的民主派,是首先考慮的對象。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實現
1.中共三大的召開
(1)召開時間:1923年6月。
(2)內容:
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決定同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把國民黨改組為工人、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革命同盟。
意義:決定與國民黨合作
工人階級尚未強大起來,自然不能產生一個強大的共產黨——一個廣大群眾的黨,以應目前中國革命之需要……“依中國社會的現狀……中國現有的黨,只有國民黨比較是一個革命的黨。
——中共三大宣言
視頻 國民黨一大與孫中山
2.國民黨一大的召開
背景:孫中山在經過多次反對北洋軍閥斗爭的失敗后,深深感到必須改組國民黨,為它注人新鮮血液
時間地點:1924年1月 廣州
內容: 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確立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
意義:國民黨一大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3.建立黃埔軍校
我們今天要開這個學校,是有什么希望呢 就是要從今天起,把革命的事業重新來創造,要用這個學校內的學生做根本,成立革命軍,諸位學生就是將來革命軍的骨干。所以,今天在這地開這個軍官學校,獨一無二的希望,就是創造革命軍,來挽救中國的危亡。
——孫中山在黃埔軍校開幕典禮上的講話
宗旨:培養不怕犧牲,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革命軍人
出示圖片:蔣介石(校長) 孫中山(創建者) 周恩來(政治部主任)
黃埔軍校從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期學生共2萬多人。黃埔軍校為國共兩黨培養了一批著名將領和軍事人才。
1925年3月,偉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在北京病逝。
模塊二、北伐勝利進軍
1925年7月國民政府廣州成立,將部隊改稱國民革命軍。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在廣州誓師正式北伐。圖為誓師大會,臺上左一為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
1.北伐戰爭
北伐戰爭的方針:集中精力、各個擊破
先掃除吳佩孚部,
再圍殲孫傳芳部,
最后消滅張作霖部。
視頻 汀泗橋戰役
主要戰績
北伐軍消滅了吳佩孚、孫傳芳兩大軍閥,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震動全國。
出示圖片:1927年1月武漢民眾歡慶北伐勝利和國民政府遷都武漢。
想一想
北伐軍能夠節節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1.戰爭性質上,北伐戰爭是一場正義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戰爭,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意愿;
2.軍事準備上,黃埔軍校的建立,為北伐戰爭培養出了大批軍事和政治人才;
3.戰略戰術上,北伐軍作戰方針正確;
4.革命組織上,國共兩黨齊心協力;
5.戰斗精神上,廣大北伐軍官兵的浴血奮戰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6.群眾基礎上,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群眾密切配合,積極支援。
2.工農革命運動的發展
(1)農民運動: 北伐軍經過的農村,爆發了疾風驟雨般的農民運動,給了北伐軍極大支持。
(2)工人運動: 城市工會組織和工人運動也得到很大發展;上海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后發動三次武裝起義,并最終取得勝利,迎接北伐軍進入上海,書寫了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光輝的一頁。
國民革命:
是指1924至1927年,以國共合作為基礎的中國人民進行的國內革命戰爭,是中國人民反對北洋軍閥統治的戰爭和政治運動。
模塊三、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與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1.國民黨右派叛變革命
(1)原因:高漲的工農革命運動觸動了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根本利益。
(2)標志: 1927年4月,蔣介石在上海發動了震驚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并在南京建立“國民政府”;7月,汪精衛在武漢召開“分共會議”。
(3)結果:國民黨右派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工農群眾,轟轟烈烈的國民革命失敗了。
1927年,蔣介石在上海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事件,發布查禁工人集會的命令,并逮捕、射殺革命進步人士。
汪精衛(中國國民黨副總裁)
發動七·一五反革命政變
“寧可枉殺千人,
不可使一人漏網”
2. 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
國民黨建立的那些政府
3. 繼續北伐和東北易幟
(1) 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后,繼續北伐。1928年6月,北伐軍進至北京、天津一帶。
(2)皇姑屯事件 —— 張作霖專列被炸
(3)1928年底,張學良宣布“服從國民政府,改易旗幟”。
五色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至此,南京國民政府在名義上統一了全國。
北伐戰爭取得重大勝利,為什么說國民革命失敗了?
首先,要區分“國民大革命”和“北伐”這兩個概念。北伐只是大革命進程中的一個階段。國民大革命運動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泛,有農民運動、工人起義和北伐戰爭等,北伐戰爭是國民革命運動中的高潮事件。
北伐戰爭的目的是打倒北洋軍閥,統一中國。這一目的達到了,因此說北伐戰爭勝利了。
國民革命的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對中國的統治 。但由于國民黨右派叛變了革命,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因此說國民革命失敗了。
教訓:使共產黨認識到必須掌握革命的領導權,建立自己的軍隊。
三、課堂小結
四、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的相關習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孙吴县| 平果县| 清涧县| 城市| 图们市| 连山| 盐城市| 梧州市| 互助| 陈巴尔虎旗| 南昌县| 崇左市| 通海县| 永城市| 开远市| 农安县| 通州区| 邻水| 松桃| 迁安市| 郸城县| 阳江市| 华坪县| 会宁县| 庐江县| 清远市| 衡南县| 兴业县| 河曲县| 栾川县| 木兰县| 乌拉特前旗| 邹平县| 三河市| 都匀市| 满城县| 双辽市| 谷城县| 子长县| 小金县| 五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