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課 相同圖樣排排排1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了解二方連續的基本特點,學會運用多種方法、各種材料進行表現。2.過程與方法在自主發現、合作探究的過程中,靈活主動、創造性地設計紋樣。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培養熱愛生活、熱愛藝術的情感。2學情分析低年級學生由于年齡尚小,閱歷有限,其思維活動主要依賴于直觀形象,行動一般以游戲活動為主。在他們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對寫實性形象有深刻而形象的認同,而對經變形、演繹后的圖樣往往不易理解。根據學生的這一點,本課主要采用游戲體驗、合作探究、直觀演示等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快樂的投入學習、讓他們感知圖樣的基本特點、排列規律。具體通過“圖樣”、“相同圖樣”、“相同圖樣排排隊”三個環節循序切入本課學習,由淺入深地完成整課的內容和學習任務。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學習運用多種方法、各種材料表現二方連續紋樣。教學難點感悟二方連續紋樣的基本特點,富有創意地設計相同圖樣并排列組合,形成富有趣味的二方連續圖樣。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4.1.1教學活動活動1【講授】相同圖樣排排隊1、通過欣賞一張魚圖片導入新課,老師拿出事先畫好的“魚”圖樣,讓學生看看他們有什么特點通過觀察,學生會發現,這些紋樣都是一些連續的重復紋樣,從而引出二方連續的概念。出示課題《相同圖樣排排隊》2、想想你在生活中有沒有見過這樣的紋樣,先請學生討論討論,交流在生活中見到的二方連續。分析他們有哪些圖樣然后師生共同欣賞課件中的二方紋樣的例子,體會二方連續的美(茶杯上、地毯上、織物上、古代建筑)小練習讓學生上黑板嘗試用圖樣排排隊。(主要是把兩個或多個作為圖樣練習)3、 學習二方連續的骨架。課件出示幾種不同骨架的二方連續紋樣,如簡單重復的、交錯重復的波浪重復的。動畫顯示花紋的骨架,幫助學生理解二方連續的構成方法。學生拿出工具自己練習擺。請2——3名上臺擺老師總結排隊的隊形。4、學習二方連續的制作方法。想一想你怎樣可以做出一些一模一樣的重復圖案呢(學生可能會聯想到,用硬幣印重復硬幣花紋的經驗)啟發學生想想怎樣可以作重復的花紋呢(剪紙的方法,拓印的方法、繪畫的方法)師做小結二方連續的制作方法是很多的,(剪、印圖章、折、畫等多種方法)重點介紹三種(課件里有動畫分別演示三種方法,教師還可以用實物示范制作)(1)、剪將長條的紙折疊好,用剪刀剪,可以剪斷,也可以不剪斷。剪斷的,每個圖形都是一樣的,排列在一起就是一條二方連續。不剪斷,可以將花折的突起,也可以形成好看的二方連續。(2)、印用一片樹葉或剪出的一個花紋做底版,在上面涂上水粉色,要注意顏色中水分要少一點。然后轉印到另外的白紙上。(3)、畫用一張薄紙或者拷貝紙,在上面畫一個花紋,用拷貝的方法,畫出一條二方連續花紋。5、作業要求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用一種方法做出一條二方連續紋樣,制作時還可以設計成不同的骨架的二方連續紋樣。6、評價課后拓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