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家政 家用電器第一課 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些什么教學目標:1.了解電在我們生活中的廣泛用途及電的來源。2.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家用電器,并學會用不同的方法對他們進行統計分類。3.通過教學,使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好習慣。教具準備:1.制作多媒體課件:城市夜景,語音教室,醫院手術室,商場電梯,花卉噴灌,電子顯示屏。2.電的來源及發電方式的錄像片。3.拍攝一些家用電器照片。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啟發學生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了電將會怎樣?(引導學生依據自身的認知經驗提出各種假設)2.學生在交流的基礎上得出: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離不開電,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3. 揭示課題,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二、學習課文,認識電的廣泛用途及它的來源。1. 多媒體展示電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2. 請學生說說點的其他用途,認識點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3. 觀看錄像資料,讓學生了解電的來源和發電方式。4.了解電的來源后,針對不同的發電方式,可以有目的的教育學生養成節約用電的習慣,并可以組織學生討論什么樣的方式是節約用電(比如:隨手關燈,出門關掉電視機等)5.同時還可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因為我們國家雖然國土面積很大,在世界排名第三位,但我國人口眾多,人均占有的資源就很少了,節約用電就是減少資源的消耗,這也是愛國的一種具體行為。三、學習課文,評議學生家里的家用電器。1.出示家用電器照片,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討論:你家里有哪些家用電器?那些你會用?小組內可議一議使用各種家用電器的體會,進一步認識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同時完成書上習題。2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統計表。3小組內合作完成課文中的填空題。4引導學生思考是否可以采取其他方法給家用電器分類。四、因地制宜,加強現場教學。組織學生議一議自己希望用的的家用電器及理由,先小組內交流,后小組內推選代表交流。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學生到當地的家用電器生產企業參觀,了解家用電器的生產流程;或到專業的家用電器商場參觀,要贏有關人員作介紹,邊參觀邊講解,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也可給學生分號租后讓學生自己去參觀,回校后組織交流。 第二課 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教學目標:1.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常識。2.了解常見的違章用電現象。3.了解觸電的急救處理。教具準備:1.準備一些觸電事故的圖片。體現出不安全用電的危害性。2.圍繞課文的判斷題拍攝一些日常生活中有違章用電現象的錄像短片。3.準備一根干燥的木棒、一把絕緣良好的鋼絲鉗。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多媒體展示觸電事故的圖片。2.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知道違章用電的危害。3.揭示課題,明確本課的學習內容。二、練習中思考,思考后完善。1.運用多媒體,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違章用電現象,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共同完成書上的判斷題。2.學生自行擬定安全用電注意事項,擬訂好后,組織學生在小組中交流。3.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違章用電現象,以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4. 老師可以對安全用的注意事項進行一定的補充講述。三、結合實際,增強用電意識,培養節約用電習慣。1.學生檢查自己家里的家用電器使用情況,結合以上全用電的各項要求作出安全評價。2.小組內討論交流:在生活中怎樣做到節約用電,培養學生節約用電的習慣。四、預防為主,消防結合。1.安全用電器到了預防的作用,但是萬一發生觸電事故該如何處理,“技術信息”提供了3條有益的建議,教師可以分別進行講述,并做演示,讓學生參與。2.教師可適當補充講解什么是絕緣體,并舉例說明,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面。3.也可補充講一些常用的急救電話(119,120,110,122)以及具體用途,并說明在什么情況下才可以使用和怎樣使用。 第三課 怎樣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教學目標:1.讓學了解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重要性。2.掌握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正確方法。3.通過教學,幫助學生養成科學合理地使用家用電器的良好習慣。教具準備:1.準備一個文件袋,內裝有一些常見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2.老師傅音教室里家用電器(比如電視機、錄音機)的使用說明書,分發給學生。教學過程:一、創設懸念,導入新課。1.出示事先準備好的文件袋,讓學生猜測袋內物品。2.揭示袋內物品,展示多種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引導學生評議這樣保管的好處。建議學生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模仿。3.揭示課題,明確本課學習內容。二、分組討論,認識掌握。1.小組討論:你閱讀過家用電器的使用說明書嗎?你是怎樣閱讀的?在這方面又沒有什么經驗教訓?建議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學生可多談一些自己的體會。讓學生在討論中進一步認識閱讀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的重要性。2.第二部分的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老師可針對教師中的電視機或者錄音機等實物,設定一些目標讓學生在操作中完成,而不必進行繁瑣的講解。提示個小組在操作中如果遇到困難,可向其他小組或老師請教,共同研究解決。3.學完后可推選一名代表談談小組內的學習收獲。4.探究討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有那些物品在使用前必須認真閱讀說明書的?例如:藥品,衣物,食品,玩具。三、拓展延伸1.鼓勵學生匯集后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廣泛閱讀各種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可在家長的指導下邊閱讀邊動手操作。2.鼓勵學生將家中的家用電器使用說明書進行歸類擺放,養成良好的物品歸類習慣。 第四課 做家用電器的主人語言復讀機教學目標:1.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學會操作語言復讀機。2.了解使用語言復讀機的注意事項,在使用過程中避免不當操作。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將學生分成6人小組,準備與小組數相同的語言復讀機以及若干電池。復印好使用說明書,每個學生一分。家中有語言復的基的學生可把復讀機及說明書帶來。準備一臺錄音機。2.學生準備:英語磁帶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出語言復讀機實物,讓學生來認一認,說說它有什么作用,你是怎樣使用它的,讓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二、做做,認認,明確部件名稱1.指導學生閱讀使用說明碩士,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己閱讀,讓學生對語言復讀機有個初步的認識,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讓學生一邊對照說明書,以便對照語言復讀機認識機器上各種功能部件及其名稱。最后可以讓幾名學生用實物投影以減少語言復讀機各功能部件及其名稱。2.指導學生連接電源。教師應先指導學生認識電池的正負極,然后讓學生對照說明書給語言復讀機裝上電池,在安裝電池時提醒學生注意安裝的方向。交流電源的使用教師可以做簡單的介紹說明并示范,強調使用交流電源是一定要用隨機配有的支流變壓器,一端插入復讀機的外接電源插孔,一端插入電源插座。三、做做,說說,掌握要領。“做一做”是學習操作語言復讀機的實踐活動,也是被節課的教學重點。在課堂上,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學會操作,掌握操作要領。四、評一評,議一議“評一評”部分并非只是評出學生操作的好與差,而是重在讓學生養成昨晚是及時總結,評價的習慣和客觀,公正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的好習慣。教師可以把評價的目的告訴學生,引導學生自平和在小組中胡平。最后請學生根據自平和胡平的結果,在樹上填寫星數。五、課外拓展1.調查語言復讀機在本年級學生中的擁有率,感受科技為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2.利用語言復讀機上“電腦錄音”的操作,錄制一段英語課文朗讀,來殘疾班級的英語朗讀比賽。提高學生利用語言復讀機學習英語的興趣,鞏固語言復讀機的操作方法。 彩色電視機教學目標:1.認真閱讀使用說明書,并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學會正確操作彩色電視機。2.了解彩色電視機使用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在實際使用過程中能夠避免不當操作。教學準備:1.教師準備:準備一臺常用性的彩色電視機(若有條件的話)。有條件的根據學生人數將學生分成6組,準備與小組數距相等的電視機。每一小組準備一把之一用的皮尺。2.學生準備:事先了解家中彩電的品牌,屏幕對角線的尺寸以及平時觀看電視時離開屏幕的距離。教學過程:一、碳化激趣,導入新課。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是否喜歡看電視?平時喜歡看什么節目?讓學充分交流,引發學生的興趣,然后出示本課的教學內容。二、讀毒、說說、了解屏幕尺寸含義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在讓學生說一說,讀了課文后了解到了什么知識。讓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然后歸納出:(1)電視機在每個家庭中是十分重要的設備。可以讓敘述交流看電視增長了那些知識。(2)了解電視機屏幕尺寸的大小及相應的觀看電視的最佳距離。可以讓學生動手量一量教師里電視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以增強認識。然后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家中的彩電是什么品牌,屏幕對角線的尺寸是多少,你觀看電視時離開屏幕的距離有多遠。情緒水對照一下肯穩重的表格,看一看自己平時觀看電視機時,與最佳距離是否一致,便于今后調整,教師可告訴學生在恰當的距離看電視可以得到較好的視覺效果,也有利于保護視力。四、做做、議議、明確做法、掌握要領。讓學是以小組為單位學習操作。指導學先閱讀使用說明書,了解電視機和遙控器上各個按鈕的用途及觀看電視時的操作方法。學會操作后,要充分調動學社以往的經驗,讓學生說說怎樣正確使用和保養電視機。在學生說到電視機的擺放位置時,可組織學上討論:電視機擺放在怎樣的位置才合適?討論后,教師和學生共歸納:(1)電視機應放在熒光屏不會直接受到陽光照射的室內;(2)遠離熱源,放在通風,干燥處,而不應放在潮濕的地方;(3)不要放在廚房附近,以避免油煙。(4)不要放在如書架或嵌入式壁櫥等封閉地方。在雷雨天氣時,怎樣注意防雷安全?讓學生現在小組內討論,然后在全班匯報,最后學生自己小結:(1)雷雨天氣時,從電源插座上拔去電視機的插頭;(2)放下天線;(3)不要去觸摸電視機的任何部位。五、評評,學習結果。小組互評,教師巡視指導。 電飯煲和微波爐教學目標:1.學習正確使用電飯煲煮飯,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2.了解微波爐使用過程中的注意點,學習安全、正確的使用微波爐。教學準備:學生事先向家長了解一下怎樣用電飯煲煮飯,怎樣使用微波爐。教學過程: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師: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科技的發展,越來越來的家用電器一走進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家務事變得越來越輕松了。電飯煲和微波爐就是廚房中的好幫手。二、議議讀讀,明確使用方法。學習用電飯煲煮飯,可以讓平時有煮飯經驗的同學來說一說。教師及時小結:哲學是安全,正確的使用電飯煲所應該注意的,做到了這幾點,不僅煮出的飯可口,而且也保證了電飯煲的使用壽命。學習使用微波爐,險情學生根據平時的生活經驗,集體討論:微波爐的用途有哪些?(如:加熱食品,熱飯菜,熱牛奶,可以解凍,可以殺菌消毒,可以烹飪佳肴),再請學生談談怎樣使用微波爐?三、小結總結用微波爐的操作要領。四、課文拓展在家用電飯煲煮飯,用微波爐解凍,加熱食品,做菜等,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減輕父母的負擔。 洗衣機教學目標:1.認真閱讀說明書,學會用洗衣機洗滌衣物,掌握洗衣機的操作要領。2.了解洗衣機的發展過程,認識人類科技進步的成果。教學準備:準備若干份洗衣機的說明書。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上課開始,教師做個調查:家中用洗衣機洗衣服的何不用洗衣機洗衣服的人數,讓學生從統計結果歸納出洗衣機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家用電器。二、看看說說,了解發展過程。出失書上洗衣機的插圖,請學生忍一忍分別是什么型號的洗衣機,人后可以請學生根據課前找到的圖片資料補充介紹。了解洗衣機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如下過程:單缸洗衣機和脫水機——半自動雙缸洗衣機——全自動洗衣機——全自動前置式滾筒洗衣機——智能洗衣機。讓學是感受到科技進步的成果。三、學學做做,明確步驟1.讓學生仔細閱讀洗衣機的使用說明書,2.洗衣前準備工作:(1)按衣物的洗滌標志分為手洗和即席。(2)把白色衣物和深色的衣物分開。四、議一議,掌握要領。為什么要清理口袋?可以讓學根據平時的洗衣經驗議一議,最后總結歸納出:(1)口袋中的硬金屬物如硬幣在洗滌過程中會與洗衣機內桶相互碰撞,縮短同的壽命,甚至會損壞內桶;(2)紙幣等物在洗滌過程中會占到衣服上,且堵塞洗衣機的排水孔。五、拓展延伸在家幫助父母會用洗衣機洗滌衣物,培養學生生活的自理能力。 第二單元 初步技術 運用多種材料進行制作第一課 生活中運用多種材料制作的器物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生活中有許多器物是由多種材料制作成的。2.認識生活中一些常見材料的性能和用途,具有一定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學準備:學生自帶一樣日常生活中用兩種以上的材料制作的小物品。教學過程:一、揭示課題了解人類歷史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勞動工具有的不斷演變和發展。二、看圖認識器物。1.處事四幅圖片,讓學生說說看看,這些器物是由那些材料制成。2.可以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各種各樣的門,椅子,錘,鉛筆,并且談談其構成材料。可采用小組比賽的方法,比一比哪一組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強。例如椅子,生活中常用的材料有木,鐵,皮革,塑料等,造型更是無奇不有,讓學生交流后,教師可出示有關圖片來拓展學生的視野。三、展開討論,加深了解1.提問:我們身邊還有哪些東西是用兩種以上的材料制成的。學生拿出準備好的物品,說一說物品的組成材料。學生獨立思考以上問題,再在小組內交流,最后每組選出幾名代表發言,2.提出問題:你見過造房子嗎?說一說造房子要用那些材料?這些材料各有什么用途?學生思考,小組內交流,教師巡視,指點學生,隨著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材料運用于建筑物上。四、課外拓展,增長知識可以根據自己的個人愛好,即特長,自由組成探索小組,對錢幣,水桶,筆,床等物品進行探究,通過實地采訪,上圖書館,上網等形式,對生活中的器物有更深入的了解。第二課 運用多種材料制做作品教學目標:1.學會制作1-2件作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2.利用生活中常見的材料,包括廢舊物品,設計制作一件有使用價值或有觀賞價值的作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樹立環保意識,知道生活中處處有知識。3.學會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規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學準備:1.防風衣架和垃圾桶兩種手工作品。2.制作四件手工作品的材料工具。3.構思一件作品,準備所需的材料。教學過程: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1.用實物投影出示文中4張圖片,說出圖中制品所用的材料。2.分組討論,這些作品能否改用其他材料,讓學生了解到日常生活中的許多材料,甚至是廢舊物品,都可拿來制作成作品。二、模仿制作1.通過學生自由閱讀模仿制作中的圖片和文字說明,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驟。2.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能力分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組選1-2件作品合作完成。注意:分組人員一般不超過6人,使用工具注意安全,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完整理桌椅。3.展示作品,評價作品。三、設計制作1.學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礎上,課前做好預習工作,分號小組,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組成員討論制作的作品。2.收集材料,準備工具,根據分工動手制作。3.設計作品中沒有安排評價欄目。讓學生說說自己的小制作,體驗勞動的快樂。第三課 讓我們的制作件亮起來教學目標:1.學會制作一兩件小玩具,并能使它亮起來,從中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品質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難的意志。2.在學會制作玩具的同時,學習收集,處理,運用技術信息。對學生進行民俗風情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熱乃勞動人民,熱愛生活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3.學會使用常用的勞動工具,規范操作,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教學準備:1.上網了解有關花燈的知識信息。2.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出示長征火箭,蛤蟆燈兩種玩具,并讓小制作亮起來,激發學生的興趣。2.出示6種玩具的圖片,讓學生仔細觀察,說說這些玩具的共同特點,使它們亮起來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材料。3.揭示課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二、思考討論,了解方法。1.先讓學生獨立思考,讓學生嘗試當一回設計師,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中討論。2.看制作步驟圖,進一步了解制作方法。三、分組合作,模仿制作1.分好組后,根據各組自己的選擇制作作品。2.提醒學生安全使用勞動工具。3.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4.交流制作的過程和心得。四、作品展示,綜合評價1.集中展示各組的作品。2.小組內討論對作品的評價,并根據評價情況在書上各項里打星。五、開拓創新,設計制作。1.鼓勵學生在課后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有特色的小制作。2.將將花燈的來歷和發展,在元宵節晚上請家人或同學觀賞自己制作的花燈。 第四課 安全使用工具教學目標:1.在模仿制作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設計并制作一件能亮起來的玩具,從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2.再創造的過程中,使學生養成主動進行技術學習和技術探究的習慣,并具有一定的對技術設計、技術實踐過程中及產品的反思和評價能力。3.認識一些常見的技術加工材料,知道其性能和用途,有選擇的運用在自己的制作中。教學準備:1.想象設計一種小制作。2.實物投影儀。教學過程: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1.教師可表揚上次模仿制作中表現突出的學生,以此激發其學習興趣。2.揭示課題,明確本節課學習內容。二、交流構思,畫設計圖。1.每個學生課前有準備,都有自己的奇思妙想,因此可先小組內進行交流,選擇一個,作為本組制作的目標。2.根據構想,劃設計圖。設計圖要畫出該制作的大概構造,標出各部分名稱,并標號尺寸。三、討論步驟,寫計劃書。1.制作設計的作品,要按一定的程序進行,先小組內進行討論,再進行制作。2.在明確工作步驟的基礎上,小組內討論并寫一份計劃書。接著進行分工,落實到人。四、分組合作,制作作品1.按計劃書開展工作,這樣才能有條不紊,提高工作效率。2.分工明確,組長要發揮作用,小組內成員要團結協作,記錄員要及時記錄制作情況。3.制作中遇到問題要小組內討論,找出解決的方法,必須事情老師給予指點,不可半途而廢。4.小組內選出一位代表發言,交流制作的過程和心得,可結合評價中的一些些項目來談。五、作品展示,綜合評價六、課外拓展,培養創新精神鼓勵學生課后運用所學的知識,自己設計作品并制作,在班級中展示,或在學校藝術、科技節等活動一展才華。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