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福建省龍巖一中2011-2012高二第四學段(模塊)考試(9科9份)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福建省龍巖一中2011-2012高二第四學段(模塊)考試(9科9份)

資源簡介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英語
(總分:150分 時間:120分鐘)
命題人:羅曉利 段學雯 審題人:陳新民
第I卷
第一部分:聽力(共兩節,滿分30分)
第一節(共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7.5分)
1. What are the speakers mainly talking about
A. An exam. B. Language study. C. A hard life.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A. Show the man a map. B. Tell the man the direction. C. Go to the Black’s with the man.
3. How many books does the man want to buy
A. 5. B. 2. C. 7.
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hospital. B. In a cinema. C. In a post office.
5. What is the man doing
A. Waiting for the plane to Shanghai.
B. Answering a passenger’s question.
C. Waiting for his wife.
第二節(共15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22.5分)
聽第6 段材料,回答第6至7題。
6.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the hotel. B. At the airport. C. At the post office.
7. What does the man ask the woman to do
A. Take care of his letter. B. Take a photo of him. C. Open the window for him.
聽第7 段材料,回答第8至9題。
8. When did the woman come to Canada
A. Several days ago. B. Last month. C. Last September.
9. Why did the woman come here
A. To take a driving course. B. To go on an educational exchange.
C. To go on a business trip.
聽第8 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題。
10. Why does the man invite the woman to go to New York
A. The summer vacation is coming.
B. The spring break is coming.
C. The weekend is coming.
11. How will the speakers go to New York
A. By bus. B. By air. C. By car.
12. What does the man tell the woman to take
A. A jacket and some snacks. B. An umbrella and some snacks. C. A jacket and some fruits.
聽第9 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題。
13. With whom is the woman going to the Science Museum
A. The man. B. Her classmates. C. Her roommates.
14. How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go to the Scinece Museum
A. By bus. B. By subway. C. By taxi.
15. What are the woman’s favorites
A. Inventions. B. Animals. C. Paintings.
16. What is the man’s last suggestion
A. Walking along the seashore.
B. Trying some seafood.
C. Buying some seafood for her family.
聽第10 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題。
17. Why do som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give up halfway according to the talk
A. They doubt whether studies will be of any use.
B. They don’t think it is that important.
C. They have no talent for language learning.
18. What is the first suggestion about
A. Reading more. B. Listening more. C. Speaking to native speakers.
19. How many points does the speaker mention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 3. B. 4. C. 5.
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speaker’s weblog site
A. www.. B. www.. C. www..
第二部分 英語知識運用(共兩節,滿分45分)
第一節 單項填空(共15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5分)
21. The threats to the health of astronauts in space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______ on earth.
A. ones B. that C. it D. those
22. The fact that fun is not equal to happiness may be the opposite of ______ many people actually understand.
A. why B. that C. which D. what
23. What do you think ______ makes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e musical Notre Dame de Paris different from the previous ones
A. is it that B. that it is C. that is it D. it is that
24. The elderly patients still prefer the traditional way, ______ online booking system is supposed to be convenient and fast.
A. while B. though C. unless D. as
25. The joy of life is a deep spring. Only when digging deep ______ clear and sweet water.
A. you can draw B. did you draw C. can you draw D. you draw
26. Rare species in the world, ______ by hundreds every year, must be jointly preserved by all countries, or humans will encounter ecological disaster in the near future.
A. disappeared B. disappearing C. disappear D. having disappeared
27. English is a course for anyone in university, ______ his or her major or previous edu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re.
A. whatever B. whether C. however D. no matter
28. Cole Bettles ______ by a number of universities when he received an e-mail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ast month.
A. had been rejected B. has been rejected C. has rejected D. was rejecting
29. ---I bet you will go on a trip after graduation.
---______. I can’t wait!
A. Surely I will B. Go ahead C. Take it easy D. My pleasure
30. You were my ______ when I was weak; you were my voice when I couldn’t speak.
A. ability B. strength C. energy D. force
31. In order to ______ his muscle, Mike goes to the gym regularly to do exercise.
A. sharpen B. brighten C. strengthen D. deepen
32. While typing, Helen has a habit of stopping ______ to give her long and flowing hair a smooth.
A. now and then B. over and over C. up and down D. here and there
33. His hard work paid______ when he got the result.
A. back B. over C. off D. for
34. Wherever such an area is located, it will be immediately ______ by the enemy if armed forces are lacking.
A. taken B. caught C. occupied D. kept
35. Sometimes I’m dying ______ him about it.
A. tell B. to tell C. telling D. of telling
第二節 完形填空(共20小題;每小題1.5分,滿分30分)
Dash of Hope
"Dash" is a symbol which represents every day we've spent alive on earth. Therefore, how you spend your "dash" is important.
Recently I 36 about a little girl named Hope. After learning more about her life, I couldn't help but feel it was not by 37 , nor happenstance(意外事件), that she had been named "Hope". The strong feeling of sympathy and generosity 38 in her young heart made a lasting impression on me and countless others. 39 I never had the opportunity to meet her, I wish I had. It seems as though she was wise beyond her tender years and very, very special.
Hope was a twelve-year-old girl who was 40 a "wish" in early December 2010 by the "Make-A-Wish" Foundation after being 41 that she had a rare type of bone cancer. However, when she found out that more than 150 42 in her area were waiting for their wishes to be achieved , she unselfishly used her wish to 43 that those children have their wishes granted. She also asked that it be done 44 January 16, 2011. Unfortunately, however, the organization informed her that her 45 request could not be granted as the funds were simply 46 . They calculated that they would need to raise more than one 47 dollars in thirty days in order to grant her wish. 48 , but not discouraged, she turned her disappointment into an enthusiasm that inspired caring 49 to take up helping grant the wishes of the other children, and eventually 50 as well. Newspaper columnists and reporters for radio and TV stations 51 the story of this caring young girl who had 52 the hearts of so many and as word spread, the community was mittees were fanned and schools, corporations and various organizations assisted in 53 money to help make Hope's dream come true.
Her efforts were not in vain as they continue to help others, not only 54 , but spiritually and emotionally as well. At the gathering to celebrate her life, "A Celebration of Hope" on January 16, 2011 , the 55 was made that they had indeed received donations totaling more than one million dollars. Her wish had been granted!
36. A. heard B. thought C. cared D. talked
37. A. coincidence B. independence C. convenience D. intelligence
38. A. lost B. carried C. expected D. housed
39. A. Until B. Unless C. Though D. If
40. A. expressed B. offered C. made D. sent
41. A. recognized B. informed C. reminded D. understood
42. A. children B. citizens C. villagers D. relatives
43. A. suggest B. ask C. arrange D. order
44. A. for B. to C. on D. by
45. A. final B. formal C. simple D. noble
46. A. unbearable B. unbelievable C. unavailable D. uncomfortable
47. A. thousand B. hundred C. million D. billion
48. A. Disappointed B. Surprised C. Worried D. Embarrassed
49. A. committees B. individuals C. corporations D. organizations
50. A. theirs B. ours C. hers D. yours
51. A. wrote B. read C. broadcast D. shared
52. A. touched B. examined C. won D. opened
53. A. finding B. spending C. raising D. borrowing
54. A. perfectly B. physically C. healthily D. thankfully
55. A. proposal B. decision C. conclusion D. announcement
第三部分 閱讀理解(共20小題;每小題2分,滿分40分)
A
The English, as a race, are very different in many ways from all other nationalities, including their closest neighbors, the French, the Belgians and the Dutch. It is claimed that living on an island separated from the rest of Europe has much to do with it. Whatever the reasons are, it may be fairly stated that the Englishman has developed many attitudes and habits which distinguish him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Broadly speaking, the Englishman is a quiet, shy, reserved person who is fully relaxed only among people he knows well. In the presence of strangers or foreigners he often seems restrained, even embarrassed. You have only to witness a city train any morning or evening to see the truth of this. Serious-looking businessmen and women sit reading their newspapers or having a light sleep in a corner, and no one speaks. In fact, to do so would seem most unusual. An Englishman, pretending to be giving advice to overseas visitors, once suggested, “On entering a railway carriage, shake hands with all the passengers.” Needless to say, he was not being serious. There is an unwritten but clearly understood code of behavior which, if broken, makes the person immediately suspected.
In many parts of the world it is quite normal to show openly extremes of enthusiasm, emotion, excitement, etc, often accompanied by appropriate gesture. The Englishman is somewhat different. Of course, an Englishman feels no less deeply than anyone of a different nationality, but he tends to display his feelings far less. This is reflected in his use of language. Imagine a man commenting on the great beauty of a young girl. A more emotional man might describe her state “Oh, she is a goddess”, whereas an Englishman might just say “Oh, she’s all right.” An Englishman who has seen a highly successful and enjoyable film recommends it to a friend by commenting, “It’s not bad you know”, or on seeing some very unusual scenery he might convey (表達) his pleasure by saying, “Nice, yes, very nice.” The overseas visitor must not be disappointed by this apparent lack of interest and involvement. Instead, he must realize that “all right,” “not bad,” and “nice,” very often have the sense of “first-class,” “excellent,” “beautiful”. This unique style of language use is particularly common in England, and is known as restrained statement.
5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English are different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in _______.
A. habits B. attitudes C. character D. all of the above
57. The underlined word “restraine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calm and controlled B. polite and friendly C. nervous and quiet D. silent and kind
58. In Britain, if you don’t want other people to think you are strange, you’d better _______.
A. talk with others as much as possible B. behave just like the English do
C. say nothing about yourself D. shake hands with everyone you meet
59. If an Englishman says “all right”, it may mean “_______”.
A. not bad B. correct C. quite right D. wonderful
60.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an Englishman _______.
A. doesn’t like to show his feelings so much
B. has less emotion than people of other nationalities
C. finds it easy to express his emotion
D. likes to have a joke with strangers
B
If women are mercilessly exploited(剝削) year after year, they have only themselves to blame. Because they tremble at the thought of being seen in public in clothes that are out of fashion, they are always taken advantage of by the designers and the big stores. Clothes which have been worn only a few times have to be put aside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fashion.
Changing fashions are nothing more than the intentional creation of waste. Many women spend large sums of money each year to replace clothes that have hardly been worn. Women who cannot afford to throw away clothing in this way, waste hours of their time changing their old-fashioned dresses. Skirts are lengthened or shortened; neck-lines are lowered or raised, and so on.
No one can claim that the fashion industry contributes anything really important to society. Fashion designers are rarely concerned with necessary things like warmth, comfort and durability (耐用). They are only interested in outward appearance and they take advantage of the fact that women will put up with any amount of discomfort, as long as they look right. There can hardly be a man who hasn't at some time in his life smiled at the sight of a woman shaking in a thin dress on a winter day, or picking her way through deep snow in high heeled shoes.
When comparing men and women in the matter of fashion, the conclusions to be drawn are obvious. Do the constantly changing fashions of women's clothes, one wonders, reflect basic qualities of inconstancy and instability Men are too clever to let themselves be cheated by fashion designers. Do their unchanging styles of dress reflect basic qualities of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穩定耐用) That is for you to decide.
61. Designers and big stores always make money _______.
A. by mercilessly exploiting women workers in the clothing industry
B. because they are capable of predicting new fashions
C. by constantly changing the fashions in women's clothing
D. because they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quality in women's clothing
62. To the writer, the fact that women change their old-fashioned dresses is seen as _______.
A. a waste of money B. a waste of time
C. an expression of taste D. an expression of creativity
63. New fashions in clothing are created for _______.
A. the commercial exploitation of women B. the women's strength of character
C. basic qualities of inconstancy and instability D. an important contribution to society
C
I stood outside New York's Madison Square Garden and just stared, almost speechless. I was a farm boy from County Kilkenny, a child who some thought would never walk, let alone go as far as I had in the world.
From the day I was born, there was a problem. The doctors at the Dublin hospital told my parents I had phocomelia, a deformity that affected both legs below the knee, which were outward and shorter than normal and each foot had just three toes.
Life was tough. I couldn't stand, much less walk. I rarely, left the farmhouse---and then only in someone's arms. Mam bundled me up whenever she took me to town, no matter the season.
“The world will see him when he can walk,” she told Dad. “And he will walk.”
Mam devoted herself to helping me. She tried everything to get me on my feet. When I was three, she and Dad took me to a clinic in Dublin.
A few weeks later we returned to Dublin with my artificial limbs (肢). Back home I practiced walking with my new limbs.
“There's nothing anyone can do but you can't,” Mam said. “You and I are going to walk through town.”
The next day Mam dressed me in my finest clothes. She wore a summer dress and fixed her hair and makeup. Dad drove us to the church. We stepped out of the car. Mam took my hand. “Hold your head up high, now, Ronan,” she said.
We walked 300 meters to the post office. It was the farthest I'd walked, and I was sweating from the effort. Then we left the post office and continued down the street, Mam's eyes shining with a mother's pride.
That night, back on our farm, I lay exhausted on my bed. It meant nothing, though, compared to what I'd done on my walk.
Then I began to pursue my dream of singing. And at every step Mam's words came back to me—Ronan, you can do anything anyone else can do—and the faith she had in God, who would help me do it.
I've sung from the grandest stages in Europe, to music played by the world's finest musicians. That night, I stood at the Madison Square Garden, with Mam's words chiming in my ears. Then I began singing. I couldn't feel the pulse of the music in my feet, but I felt it deep in my heart, the same place where Mam's promise lived.
64. What was the problem with the author as a baby
A. He was expected unable to walk. B. He was born outward in character.
C. He had a problem with listening. D. He was shorter than a normal baby.
65. The underlined word “deformity”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shortcoming B. disadvantage C. disability D. delay
66. Why did Mam dress him and herself in finest clothes
A. To hide their depressed feeling. B. To indicate it an unusual day.
C. To show off their clothes. D. To celebrate his successful operation.
67. From the story we may conclude that his mother was _______.
A. determined B. stubborn C. generous D. distinguished
68.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mattered most in his success
A. His consistent effort. B. His talent for music.
C. His countless failures. D. His mother's promise.
D
(You may read the questions first.)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Theatrical Release Date: July 1, 2011
Studio: Paramount Pictures
Director: Michael Bay
Genre: Action︱Adventure︱Sequel︱ Sci-Fi︱ 3D
The Autobots, led by Optimus Prime, are back in action, taking on the evil Decepticons. The Autobots and Decepticons become involved in a dangerous space race. The Autobots learn of a Cybertronian spacecraft on the Moon and must race against the Decepticons to find its secrets, which could turn the tide in the Transformers’ final battle. Shockwave, a longtime “Transformers” character, rules Cybertron while the Autobots and Decepticons battle it out on Earth.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
Theatrical Release Date: July 15, 2011
Studio: Warner Bros. Pictures
Director: David Yates
Genre: Action︱Adventure︱Sequel︱Fantasy︱3D
In part II, the battle between the good and evil forces of the Wizarding world evolves into an all-out war. This final adventure continues Harry, Ron, and Hermione’s attempt to find and destroy Voldemort’s remaining Horcruxes. Harry Potter is called upon 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 to bring an end to his nemesis.
Winnie the Pooh
Theatrical Release Date: July 15, 2011
Studio: Walt Disney Pictures
Director: Don Hall, Stephen J. Anderson
Genre: Sequel︱Family Animation
Winnie the Pooh is a 2011 American traditionally animated feature film produced by Walt Disney Animation Studios. Based upon the characters of the children’s books Winnie-the-Pooh, The House at Pooh Corner by A. A. Milne and Return to the Hundred Acre Wood by David Benedictus, the film features two previously unadapted stories from the original books.
In the movie, Owl sends the whole gang to save Christopher Robin from an imaginary bad character, and it turns out to be a very busy day for Winnie the Pooh who simply set out to find some honey.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genre of Transformers: Dark of the Moon
A. Action. B. Sequel. C. 3D. D. Fantasy.
70. According to the Movie Express above,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II is mainly about _______.
A. a journey of Harry, Ron, and Hermione B. high risks of the final adventure
C. an all-out war between good and evil forces D. a fear of Lord Voldemort
71. Who might be most interested in the Movie Express of Winnie the Pooh
A. Would-be parents. B. Families with children.
C. Writers of children’s books. D. Honey lovers.
E
Now let's look ourselves as a species in relation to ecosystem balance.
Modern scientists believe that humankind, like other animals, evolved(進化) through millions of years of changes and adaptations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at our most direct evolutionary ancestor was probably an earlier species of the primate(monkey, ape) group. Despite this similarity with other creatures, however, the evolution of humankind differs from that of other species in one important and unique way.
In other species, evolution has led to specialization, both in the species abilities and in its place within the environmental structure. For example, the giraffe is much adapted to feeding on treetops, but it is also specialized and thus limited to feeding on trees and shrubs. Only with great difficulty can it bend down to graze on the ground. Similarly, the anteater is extremely well adapted to eating ants but is unable to catch or eat other animals. The same is true for countless other species.
For humankind it is opposite. Our evolution had led to a very generalized ability. Our highly developed intelligence and ability to make and handle tools mean that we can do almost anything. Humans evolved in such a way that we are able to move into every environment on Earth and even into space. No natural competitor offers great resistance, and other natural enemies such as disease have been controlled.
Said another way, we see in humankind a great imbalance between biological potential and environmental resistance. The result is the rapidly increasing world population, frequently referred to as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Further, to support our growing population, natural ecosystems are being increasingly displaced by human habitations, agriculture, and other human supporting activities.
72.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in the course of evolution _______.
A. humankind is very important to earlier species, such as the primate group
B. human beings are limited by the environment while animals are not
C. human beings become more and more different from each other
D. humankind has experienced a generalization rather than specialization in ability
7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primate includes such animals as _______.
A. monkeys and anteaters B. tigers and apes
C. apes and monkeys D. monkeys and giraffes
7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evolution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humans to _______.
A. increase the population B. resist natural offers
C. go to the moon D. cure all diseases
75. According to the author, imbalance between biological potential and environ mental resistance has resulted in _______.
A. the population explosion B. the destruction of human habitations
C. the growth of natural ecosystem D. the specialization of humans
第II卷
第四部分 寫作(共兩節,滿分35分)
第一節 短文填詞(共10小題;每小題1分,滿分10分)
I feel very happy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nd here I’d like to give you
some a on how to learn English. Above all, don’t lose 76. ____________
heart. Many students find it _______ to learn English, especially 77. ____________
_______ write good English compositions. In my opinion, if you 78. ____________
want to _______(改善) your writing, you should learn by heart 79. ____________
as many English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p as possible. 80. ____________
And at the same time try to use _______ in your compositions. I 81. ____________
think just r grammar rules is no use. And only by reading and 82. ____________
writing a lot _______ you be able to learn English well in an effective 83. ____________
way. I definitely _______(相信)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84. ____________
should _______(繼續) writing every day and never give up. 85. ____________
第二節 書面表達(滿分25分)
由于觀點和立場的不同,孩子與父母之間時常存在一些矛盾和問題,某英文報社正在就“如何改善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系”這一主題征稿,請你寫一篇英語短文,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要點如下:
1. 存在問題:
孩子:不信任父母,不愿意與父母交流;經常對父母發脾氣……
父母:處理問題的方式簡單,把自己的想法強加(impose . . . . . . on)給孩子……
2. 解決辦法:
孩子:多和父母溝通;尊敬父母,多體諒父母……
父母:多和孩子相處,耐心聽取他們的想法……
注意:可適當增加細節;詞數:12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英語參考答案
1. ACBBC 6. CACBB 11. CACAB 16. BAABC
21. DDDBC 26. BAAAB 31. CACCB
36. AADCB 41. BABDD 46. CCABC 51. DACBD
56. DABDA 61. CBA 64. ACBAD 69. DCB 72. DCCA
76. advice 77. hard/difficult 78. to 79. improve 80. patterns
81. them 82. remembering 83. will 84. believe 85. keep
One possible version: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s expected, but there are often problems.
As for children, they don’t trust their parents and are unwilling to communicate with them. Some children lose their temper easily because of the study burden, while some parents tend to neglect their children’s ideas and try to impose their own ideas on them.
How can these problems be solved In my opinion, children should be considerate and respect their parents. When they disagree with their parents, they should tell them. On the other hand, parents should learn to listen to their children’s ideas instead of deciding everything for them. In this way,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can be established.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化學
(總分100分 時間90分鐘)
命題人:張忠云 審核人:羅曉春
本卷所需相對原子質量:H—1 O—16 Cl—35.5 C—1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個選擇題,每題3分,計48分)
1.下列各組分子中,均含有非極性鍵且屬于非極性分子的是 ( )
A.Cl2 C2H4 B.C2H2 NH3 C.CO2 H2S D.NH3 H2O2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活化分子相互碰撞即可發生化學反應
B.升高溫度會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其原因是增加了活化分子的百分率
C.某一反應的活化分子百分率是個定值
D.濃度增大使得反應物分子中的活化分子百分率增大
3.下列物質的沸點最高的是 ( )
  A.H2O       B.H2S        C.I2       D.HF
4.下列電離方程式的書寫正確的是( )
A.2H2O H3O++OH- B.NaHCO3====Na++H++
C.NaHSO4Na++H++ D.H2S 2H+ + S2-
5.下列措施或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釋的是( )
A.滴加酚酞的氨水中加入氯化銨固體后紅色變淺  
B.棕紅色的NO2加壓后顏色先變深后變淺(已知: 2NO2 (g) N2O4 (g))
C.工業上生產硫酸的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空氣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D.煅燒粉碎的硫鐵礦利于SO2的生成
6.將1 mL 0.1 mol·L-1的H2SO4溶液加入純水中制成200 mL溶液,該溶液中由水自身電離產生的c(H+)最接近于( )
A.1×10-3 mol·L-1 B.1×10-11 mol·L-1 C.1×10-7 mol·L-1 D.1×10-13 mol·L-1
7.被稱之為“軟電池”的紙質電池,其電池總反應為Zn+2MnO2+H2OZnO+2MnO(OH)。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該電池的正極為鋅
B.該電池反應中二氧化錳起催化劑作用
C.當65 g Zn完全溶解時,流經電極的電子1mol
D.電池正極反應式為MnO2+e-+H2OMnO(OH)+OH-
8.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實現:Fe+H2SO4=FeSO4+H2↑反應的是( )
A.用導線將鐵片和銅片連接后,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燒杯中
B.Cu片作陽極,鐵片作陰極,電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C.Cu片作陰極,鐵片作陽極,電解一定量的H2SO4溶液
D.將鐵片直接放入一盛有稀 H2SO4溶液的燒杯中
9.人體血液內的血紅蛋白(Hb)易與O2結合生成HbO2, 因此具有輸氧能力,CO吸入肺中發生反應:CO+HbO2O2+HbCO,37 ℃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220。HbCO的濃度達到HbO2濃度的0.02倍,會使人智力受損。據此,下列結論錯誤的是( )
A.CO與HbO2反應的平衡常數K=
B.人體吸入的CO越多,與血紅蛋白結合的O2越少
C.當吸入的CO與O2濃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時,人的智力才會受損
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壓氧倉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動
10.長式周期表共有18個縱行,從左到右排為1-18列,即堿金屬為第一列, 稀有氣體元素為第18列。按這種規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第9列元素中有非金屬元素
B.只有第二列的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2
C.第四周期第8列元素是鐵元素
D.第15列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排布為ns2np5
11.中學化學中很多規律都有其使用范圍,下列根據有關“規律”推出的結論合理的是( )
A.根據同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變化趨勢,推出Al的第一電離能比Mg大
B.根據主族元素最高正化合價與族序數的關系,推出鹵族元素最高正價都是+7
C.根據溶液的pH與溶液酸堿性的關系,推出pH=6.8的溶液一定顯酸性
D.根據較強酸可以制取較弱酸的規律,推出CO2通入NaClO溶液中能生成HClO
12.常溫時向水中加入少量固體MgCl2,水的電離被______;與純水相比,所得溶液中
KW     。( )
A.促進 不變 B.促進 減小
C.抑制 不變 D.抑制 變小
13.能正確表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A.氯氣與水的反應: Cl2+H2O=2H++Cl-+ClO-
B.澄清的石灰水與稀鹽酸反應:Ca(OH)2+2H+=Ca2++2H2O
C.鐵與稀硫酸反應:2Fe+6H+=2Fe3++3H2↑
D.硫酸氫鈉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H++OH-= H2O
14.根據鍵能數據估算CH4 (g)+4F2 (g) =CF4+4HF(g)的反應熱ΔH為( )
化學鍵 C—H C—F H—F F—F
鍵能/(kJ/mol) 414 489 565 155
A.–1940 kJ · mol-1 B.1940 kJ · mol-1 C.–485 kJ · mol-1 D.485 kJ · mol-1
15.近年來,科學家合成了一系列具有獨特化學特性的氫鋁化合物(AlH3)n。已知,最簡單的氫鋁化合物的分子式為Al2H6,它的熔點為150℃,燃燒熱極高。Al2H6球棍模型如下圖。下列有關說法肯定錯誤的是( )
A.Al2H6在固態時所形成的晶體是分子晶體
B.氫鋁化合物可能成為未來的儲氫材料和火箭燃料
C.Al2H6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產物為氧化鋁和水
D.Al2H6中含有離子鍵和極性共價鍵
16.實驗測得在常溫下0.1mol·L-1某一元堿(BOH)pH≠13,0.1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 ,將兩種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 )
A.C(A-)>C(B+)>C(H+)>C(OH-)  B.C(B+)>C(A-)>C(H+)>C(OH-)
C.C(B+)>C(A-)>C(OH-)=C(H+)  D.C(A-)>C(B+)>C(OH-) >C(H+)
二、填空題(本題共有4個小題,計44分)
17.(5分)(1)某學生欲用鐵片與2mol·L-1鹽酸反應來制取少量氫氣,現欲提高化學反應速率,實驗中可采用① ;② ;③_________等方法;(2)碳酸鈉溶液與鹽酸的反應若欲降低化學反應速率可采取的方法有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
(1)五種元素的原子電子層結構如下:A:1s22s22p63s2 B:1s22s22p63s23p63d54s2 C:1s22s1 D:1s22s22p63s23p2 E:1s22s22p6。請回答:(填元素符號)
    元素的電負性最大,    元素原子的第一電離能最大,   元素最可能生成具有催化性質的氧化物。
(2)鈦和鈦的合金已被廣泛用于制造電訊器材、人造骨骼、化工設備、飛機等航天航空材料,被譽為“未來世界的金屬”, 鈦有4822Ti和5022Ti兩種原子,它們互稱為     。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按電子排布Ti元素在元素周期表分區中屬于     區元素。
(3)A、B兩種元素的電離能數據如下(kJ·mol—1):
電離能/kJ mol-1 I1 I2 I3 I4
A 577 1817 2745 11578
B 738 1451 7733 10540
化合價是元素的一種性質。由A、B的電離能數據判斷,A通常顯 價,B顯   價。
(4)氣態氯化鋁(Al2Cl6)是具有配位鍵的化合物,分子中原子間成鍵的關系如下圖所示。請將圖中你認為是配位鍵的斜線上加上箭頭。
(5)假設原子晶體SiO2中Si原子被鋁原子取代,不足的價數由鉀原子補充。當有25%的硅原子被鋁原子取代時,可形成正長石。則正長石的化學組成為 。
(6)CO2與SiO2比較沸點相差很大的原因是 。
19.(10分)
(1)化學式為Pt(NH3)2Cl2的化合物有兩種異構體,其中一種異構體易溶于水,則此種化合物是    (填“極性”、“非極性”)分子。
(2)今有A、B、C、D四種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且均小于18,A和B在同一周期,A原子p能級有一個空軌道,B原子的p能級有兩個未成對電子,0.1mol C單質能從酸中置換出 2.24L氫氣(標準狀態),此時它就變成與B離子電子層排布完全相同的離子。D離子的半徑在B、C、D中為最小。則:
①A是_________,B是_________,C是_________,D是__________。(填名稱)
②A單質和B單質充分反應生成的化合物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
③我國科學工作者于20世紀90年代在蘭州制備出過去一直依賴進口,價格十分昂貴的B的一種同位素形成的單質,1mol這種單質中含中子的物質的量是20mol,則這種同位素原子的符號為________。
(3)把CoCl2溶于水后加氨水直到先生成的Co(OH)2沉淀又溶解后,再加氨水,使生成[Co(NH3)6]2+,此時向溶液中通入空氣,得到的產物中有一種其組成可用CoCl3·5NH3表示,Co的配位數是6。把分離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銀溶液,則析出AgCl沉淀。經測定,每1molCoCl3·5NH3只生成2molAgCl。CoCl3·5NH3中Co化合價為 ,請寫出表示此配合物結構的化學式: 。
(4)核內中子數為N的R2+,質量數為A,則n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質子的物質的量是

20.(5分)金屬鎳及其化合物在合金材料以及催化劑等方面應用廣泛。請回答下列問題:
(1)Ni原子的基態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iO、FeO的晶體結構類型均與氯化鈉的相同,Ni2+和Fe2+的離子半徑分別為69 pm和78 pm,則熔點NiO ________ FeO(填“<”或“>”);
(3)金屬鎳與鑭(La)形成的合金是一種良好的儲氫材料,其晶胞結構示意圖如左下圖示。該合金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
(4)丁二酮肟常用于檢驗Ni2+:在稀氨水介質中,丁二酮肟與Ni2+反應可生成鮮紅色沉淀,其結構如右上圖所示。該結構中,氮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______。氧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______。
21.(12分)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電池采用鉑為電極材料,兩電極上分別通入CH4和O2 ,電解質為KOH溶液。某研究小組將兩個甲烷燃料電池串聯后作為電源,進行飽和氯化鈉溶液電解實驗,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甲烷燃料電池正極、負極的電極反應分別為 、 。
(2)閉合K開關后,a、b電極上均有氣體產生.其中b電極上得到的是 ,電解氯化鈉溶液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
(3)若每個電池甲烷通入量為1 L(標準狀況),且反應完全,則理論上通過電解池的電量為 (法拉第常數F=9.65×l04C · mol-1列式計算),最多能產生的氯氣體積為 L(標準狀況)。
三、計算題(8分)
22. 已知反應:FeO(s)+CO(g) = Fe(s)+CO2(g) 的Kc=0.5(1273K)。若起始濃度c(CO)=0.05 mol/L,c(CO2)=0.01 mol·L-1,請回答:
(1)判斷化學反應進行的方向并計算反應物、生成物的平衡濃度。
(2)CO的轉化率是多少?
(3)增加FeO的量,對平衡有無影響?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化學答題卷
17.(5分)(1)① ;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1)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3)A通常顯 價,B顯 價。
(4)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
19.(10分)(1)________________(填“極性”、“非極性”)。
(2)①A _________,B _________,C _________,D __________。(填名稱)
② ___________。
③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熔點NiO ________ FeO(填“<”或“>”);
(3)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21.(12分)(1)正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負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L(標準狀況)。
三、計算題(8分)
22.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化學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5:ABCAD 6-10:BDBCC 11-16:DADADA
二、選擇題
17.(5分,每空一分)
(1)使用鐵粉、使用較濃鹽酸溶液、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或銅單質等)
(2)加水稀釋、加醋酸鈉固體
18.(12分)
(1)Si Li Mn(元素符號)
(2)同位素;第四周期第IVB族; d區
(3)+3 +2
(4)略
(5)KAlSi3O8
(6)CO2是分子晶體,SiO2是原子晶體
19.(10分)
(1)極性
(2)①碳 氧 鎂 鋁


(3)+3 [Co(NH3)5Cl]Cl2
(4)n(A-N+8)/(A+16) mol
20.(5分)
(1)1s22s22p63s23p63d84s2 (2)>
(3)LaNi5 (4)sp2 sp3
21.(12分)(1) 正極:O2 + 2H2O + 4e- = 4OH-
負極:CH4 -8e- + 10OH- = CO32- + 7H2O
(2)H2 2Cl-+2H2O2OH-+H2↑+Cl2↑
(3) 3.45×104C 4L
22.(8分)(1)正方向進行 [CO]:0.04mol/L [CO2]:0.02 mol/L
(2)20%
(3)無影響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數學(理科)
時間120分鐘 滿分150分
命題人:馬洪亮 審題人:莊炯林
第Ⅰ卷 (選擇題 共5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答案中,只有一個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正確的代號填在答題卡指定的位置上。
1.已知全集,,,則 ( )
A. B. C. D.
2.函數的定義域是 ( )
A. B. C. D.
3.圖1是某賽季甲、乙兩名籃球運動員每場比賽得分的莖葉圖,
則甲、乙兩人這幾場比賽得分的中位數之和是( )
A.62 B.63
C.64 D.65
4.設函數 若是奇函數,
則的值是 ( )
A. B. C. D. 4
5.下列函數中,既是偶函數,且在區間內是單調遞增的函數是( )
A. B. C. D.
6. 某班委會由4名男生與3名女生組成,現從中選出2人擔任正、副班長,其中至少有1名女生當選的概率是 ( )
A. B. C. D.
7.函數的圖像大致是( )
( )
4 9
p 0.5 0.2 b
A.5 B. 6 C.7 D. 8
9.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一個命題的逆命題為真,則它的逆否命題一定為真
B.“”與“ ”不等價
C.“,則全為”的逆否命題是“若全不為, 則”
D.一個命題的否命題為真,則它的逆命題一定為真
10. 若將有理數集分成兩個非空的子集與,且滿足,,中的每一個元素都小于中的每一個元素,則稱為有理數集的一個分割.試判斷,對于有理數集的任一分割,下列選項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
A.沒有最大元素,有一個最小元素
B.沒有最大元素,也沒有最小元素
C.有一個最大元素,有一個最小元素
D.有一個最大元素,沒有最小元素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00分)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1.已知函數,則 .
12.已知隨機變量,若,則
13. 一枚伍分硬幣連擲3次,只有1次出現正面的概率為_________
14. 甲、乙兩隊各有n個隊員,已知甲隊的每個隊員分別與乙隊的每個隊員各握手一次 (同隊的隊員之間不握手),從這n2次的握手中任意取兩次.記事件A:兩次握手中恰有3個隊員參與.若事件A發生的概率P<,則n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__.
15.設奇函數上是單調函數,且若函數對所有的都成立,當時,則的取值范圍是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在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
16.(本小題滿分13分)
已知矩陣對應的線性變換把點變成點,求矩陣的特征值以及屬于沒個特征值的一個特征向量。
17.(本小題滿分13分)在直角坐標系中,以坐標原點為極點,軸的正半軸為極軸建立極坐標系,已知直線的極坐標方程為,曲線的參數方程為(為對數),求曲線截直線所得的弦長。
18. (本小題滿分13分)解不等式
19.(本小題滿分13分)
為抗擊金融風暴,某系統決定對所屬企業給予低息貸款的扶持,該系統制定了評分標準,并根據標準對企業進行評估,然后依據評估得分將這些企業分別定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個等級,并根據等級分配相應的低息貸款數額,為了更好地掌握貸款總額,該系統隨機抽查了所屬的部分企業。一下圖表給出了有關數據(將頻率看做概率)
任抽一家所屬企業,求抽到的企業等級是優秀或良好的概率;
對照標準,企業進行了整改。整改后,如果優秀企業數量不變,不合格企業、合格企業、良好企業的數量成等差數列。要使所屬企業獲得貸款的平均值(即數學期望)不低于410萬元,那么整改后不合格企業占企業總數百分比的最大值是多少?
20.(本題滿分14分)已知,,且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求實數的取值范圍.
21.(本題滿分14分) 已知實數a滿足0<a≤2,a≠1,設函數f (x)=x3-x2+ax.
(Ⅰ)當a=2時,求f (x)的極小值;
(Ⅱ)若函數g(x)=x3+bx2-(2b+4)x+ln x (b∈R)的極小值點與f (x)的極小值點相同.求證:g(x)的極大值小于等于.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數學(理科)試題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50分)
1. D 2.C 3. C 4. A 5.D 6.D 7.B 8 B 9.D. 10. C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卡的相應位置。
11. 2 12. 0.36 13. 14. 20 15.
三、解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共80分,解答應寫出文字說明,證明過程或演算步驟,在答題卡上相應題目的答題區域內作答。
16. (本小題滿分13分)解:由,得
矩陣的特征多項式為
令,得矩陣的特征值
對于特征值,解相應的線性方程組 得一個非零解
因此,=是矩陣的屬于特征值的一個特征向量 …………13分
注:寫出的特征向量只要滿足,即可
17. (本小題滿分13分)解:由可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參數方程為(為對數)可化為直角坐標方程
聯立(1)(2)得兩曲線的交點為
所求的弦長 …………13分
18 (本小題滿分13分)解不等式
解:當時,原不等式可化為
,解得或
當時,原不等式可化為
,解得或
當時,原不等式可化為
,解得
綜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為 …………13分
19. (本小題滿分13分)
解:(1)設任意抽取一家企業,抽到不合格企業、合格企業、良好企業、優秀企業的概率分別是p1、p2、p3、p4
則根據頻率分布直方圖可知:
(2) 設整改后,任意抽取一家企業,抽到不合格企業、合格企業、良好企業的概率分別為
,
…………13分
20.(本題滿分14分)
解:由,得,
或.
由,得. 或
是的必要不充分條件, …………14分
21.(本題滿分14分)
(Ⅰ) 解: 當a=2時,f ′(x)=x2-3x+2=(x-1)(x-2).
列表如下:
x (-,1) 1 (1,2) 2 (2,+)
f ′(x) + 0 - 0 +
f (x) 單調遞增 極大值 單調遞減 極小值 單調遞增
所以,f (x)極小值為f (2)=. …………………………………5分
(Ⅱ) 解:f ′(x)=x2-(a+1)x+a=(x-1)(x-a).
g ′(x)=3x2+2bx-(2b+4)+=.
令p(x)=3x2+(2b+3)x-1,
(1) 當 1<a≤2時,
f (x)的極小值點x=a,則g(x)的極小值點也為x=a,
所以p(a)=0,
即3a2+(2b+3)a-1=0,
即b=,
此時g(x)極大值=g(1)=1+b-(2b+4)=-3-b
=-3+ =.
由于1<a≤2,
故 ≤2--=.………………………………10分
(2) 當0<a<1時,f (x)的極小值點x=1,則g(x)的極小值點為x=1,
由于p(x)=0有一正一負兩實根,不妨設x2<0<x1,所以0<x1<1,
即p(1)=3+2b+3-1>0,故b>-.
此時g(x)的極大值點x=x1,
有 g(x1)=x13+bx12-(2b+4)x1+lnx1<1+bx12-(2b+4)x1
=(x12-2x1)b-4x1+1  (x12-2x1<0)
<-(x12-2x1)-4x1+1
=-x12+x1+1=-(x1-)2+1+ (0<x1<1)≤<.
綜上所述,g(x)的極大值小于等于. ……………………14分
x
y
O
D.
x
y
O
B.
x
y
O
A.
x
y
O
C.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地理(文科)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只有一項正確答案,多選、少選均不給分。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下圖為某地區等高線地形圖,讀圖回答題。
1.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判斷,圖中河流的總體流向大致是( )
A.西北向東南流 B.東南向西北流 C.東北向西南流 D.西南向東北流
2.該地區擬建一條鐵路,有人設計了一選線方案(如上圖)。方案沿線甲、乙、丙、丁四處中明顯不合理的有 (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3.若要安排露營活動地點,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斷,最不適宜的地點是 ( )
A.W B.X C.Y D.Z
右圖是世界各大陸荒漠構成狀況,讀圖回答4~5題。
4.四大陸中熱帶荒漠成因與本格拉寒流有關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①④兩大陸溫帶荒漠成因各異,產生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大陸面積和輪廓 B.過度放牧和樵采
C.緯度位置和墾耕 D.海陸位置和地形
墾殖指數是指一個地區耕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它是衡量一個地區土地資源開發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標,通常以百分數表示。下表為世界及各地區耕地墾殖指數和人均占有耕地面積變化表。據表,回答6~7題。
項目地區 墾殖指數(%) 人均占有耕地面積(公頃/人)
1950年 2000年 1950年 2000年
亞洲 14.7 17.5 0.31 0.14
歐洲 31.3 28.8 0.38 0.27
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
非洲 5.8 6.3 0.87 0.27
大洋洲 2.0 6.0 1.21 1.84
世界 9.7 11.0 0.51 0.26
6.亞洲的墾殖指數較高,可能的原因是(  )
A.地形多種多樣,以平原為主 B.季風氣候顯著,氣象災害較少
C.地域遼闊,礦產資源豐富 D.農墾歷史悠久,人口數量最多
7.2000年與1950年相比(  )
A.歐洲因人口增長較快,所以人均耕地面積減少
B.大洋洲因人口負增長,所以人均耕地面積增加
C.北美洲墾殖指數的增長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D.非洲因機械化水平高,導致墾殖指數上升
下圖是一組世界區域地圖,根據所學知識,完成8~10題。
8.圖中甲、乙兩地發展種植業生產的主要制約因素分別是(  )
A.土壤、水源 B.光熱、降水 C.風向、地勢 D.地形、河流
9.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發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水土流失 B.沙塵暴 C.土地鹽堿化 D.洪澇災害
10.甲國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  )
①歐亞大陸橋西端  ②扼北海航線要沖 
③位于萊茵河入海口  ④經濟腹地覆蓋整個歐洲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讀南極洲等高線圖和南極洲4個氣象站氣溫曲線圖,回答11~13題。
11.法拉第站在哈利灣站的(  )
A.西北方向 B.東北方向 C.東南方向 D.西南方向
12.關于四個氣象站氣溫的正確敘述是(  )
A.最低氣溫均出現在7月 B.各站之間的氣溫差異夏季最大
C.氣溫季節變化最小的是法拉第站 D.南極氣溫年較差為22 ℃
13.東方站各月氣溫都比南極點低,主要原因是東方站(  )
A.緯度比南極點高 B.海拔比南極點高
C.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 D.終年盛行西北風
下面是我國部分地區1951~1988年旱災頻次等值線圖(單位:次),讀圖回答14~16題。
14.圖中等值線M的值可能為(  )
A.20,30 B.20,25 C.25,30 D.30,35
15.我國旱災多發區主要分布在(  )
A.年降水總量少的地區 B.河流徑流量小的地區
C.年平均氣溫高的地區 D.降水變化大的地區
16.圖中①地的旱災多發生在7~8月,其主要原因是(  )
A.河流徑流量小 B.受高氣壓控制 C.地下水位下降 D.工業用水增大
將河流年徑流總量平均分布在全流域面積上所得的水層厚度,稱為年徑流深度,以毫米計。它直觀地反映各地區年徑流量的大小。據此并讀表回答17~18題。
河名 流域面積(平方千米) 長度(千米) 河口年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年徑流總量(億立方米)
長江 1 808 500 6 397 33 980 9 623.71
珠江 453 690 2 214 11 070 3 360.00
黃河 752 443 5 464 1 820 574.50
淮河 187 000 1 000 1 110 621.00
17.四條河流中,年徑流深度最大的是(  )
A.長江 B.珠江 C.黃河 D.淮河
18.導致四條河流年徑流深度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A.流域面積 B.降水補給 C.河流長度 D.流域內地貌特征
下圖為我國某區域地形剖面及相關氣候資料圖,讀圖完成19~20題。
19.圖中①②③三條曲線分別代表(  )
A.年降水量、七月均溫、一月均溫 B.年降水量、一月均溫、七月均溫
C.七月均溫、一月均溫、年降水量 D.七月均溫、年降水量、一月均溫
20.有關該區域年降水量最小地區的描述正確的是(  )
A.其海拔約為1 800米 B.七月均溫約超過30 ℃
C.氣溫年較差約為20 ℃ D.一月均溫低于0 ℃
張某承包了0.5公頃耕地,種植結構變化如下圖。當地1月平均溫度是3 ℃,完成21~22題。
21.張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華北平原 D.松嫩平原
22.導致種植結構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場需求 B.生產經驗 C.自然條件 D.國家政策
東北三省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耕地占全國16.8%,水資源占全國4.01%。讀圖(1)和(2),結合相關知識回答23~24題。
23. 有關東北三省農業灌溉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
①農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長態勢 ②農田有效灌溉面積自1996年以來呈快速增長態勢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來呈減少趨勢  ④有效灌溉面積與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4. 有關東北三省水土資源利用狀況描述正確的是(  )
①水土資源豐富 ②耕地資源集中在東部 ③水資源呈現東多西少的特點 ④耕地資源豐富,水資源相對短缺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讀右圖“中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回答25~26題。
25.根據雨帶在I、III地區的時間,可以推論,在一般年份,雨 帶推移至上海地區的時間大致是 (  )
A.4~6月  B.6~7月 
C.6~8月  D.5~8月
26.如在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I地區,我國東部地區將可能產生災害的狀況是 ( )
A.南旱北澇  B.南北皆旱  
C.南澇北旱  D.南北皆澇
我國淮河流域頻發洪水,每年都必須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抗洪救災。據此回答27-28題。
27.淮河多水災的原因是     ( )                   
 ①支流多  ②每年南北支流同時進入汛期 ③流域內落差小 ④氣候異常 
⑤暴雨頻繁 ⑥季風活動的年際變化大  ⑦河道彎曲狹窄 ⑧湖泊淤積
 A.②③④⑥⑦   B.①③⑤⑦⑧  C.①③④⑤⑥  D.②③④⑦⑧
28.下列治理淮河水災的措施,正確的是  ( )               
 A.移民建鎮,退田還湖,平垸行洪
B.因洪澤湖泥沙淤積嚴重,截斷淮河與洪澤湖的水道聯系
C.加固大堤,利用京杭運河水道排泄洪水
D.上游修建水庫,攔蓄洪水;中游修蓄洪分洪工程;下游開挖整治入海入江水道
讀某大洲沿60°W的地形剖面示意圖,完成29~30題。
29.關于圖示地區地形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  )
A.平原與高原相間分布 B.地形單一,平均海拔高
C.地勢起伏大,山地丘陵為主 D.中間高兩邊低,河流呈放射狀
30.關于①、②地地質條件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均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活躍 B.均不位于板塊交界處,地質條件較穩定
C.①位于板塊交界處,多火山地震 D.②位于板塊交界處,多巖漿活動和地熱
二、綜合題:(40分)
31.根據下列材料和圖,回答問題。(10分)
材料 珊瑚蟲生長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它們體內與其共生的單細胞藻類蟲黃藻提供。蟲黃藻的共生和光合作用是珊瑚礁存在的必要條件,然而蟲黃藻需要生長在22 ℃~30 ℃且有一定鹽度的海水中。
(1)圖中A、B、C三海域中有珊瑚礁分布的是________,試分析其他兩處沒有珊瑚礁分布的原因。(3分)
(2)下圖能反映甲圖中P地氣候的是________,該氣候與美國東南部氣候類型相同,但該氣候在甲圖中的分布面積遠小于美國東南部,試從影響氣候的諸因素方面對此現象進行解釋。(4分)
(3)甲、乙兩圖所示區域的人口都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帶,為什么?(3分)
32. 2010年冬至2011年春,我國北方地區降水偏少,山東、河南等省發生幾十年不遇的嚴重旱災,分析材料回答問題。(10分)
材料一 中國各地降水季節分配表(占年總量的百分比)。
地區 春雨 夏雨 秋雨 冬雨
華南地區 11 43 39 7
華北平原 9.8 73 13 4.2
長江中下游地區 22 45 18 15
西北干旱區 32 29 10 29
(1)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的特點是什么?(3分)
(2)圖中A、B是我國兩個干旱嚴重地區,分別說明干旱形成的季節及原因。(4分)
(3)分析減少我國干旱災害應該采取的措施。(3分)
33.下圖為“我國東部某地區地形等高線及年等降水量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8分)。
⑴簡述圖示地區地形特征。(2分)
⑵判斷乙地的主要土地利用類型分別是______。(1分)
⑶近年來圖中湖泊L面積在逐漸縮小,說明其變化對A河段的水文特征產生的影響(2分)
⑷乙河流域盛產稻米,其大米質優而廣受市場歡迎,試從氣候條件分析其原因。(3分)
34.閱讀以下材料,完成下列各題。(12分)
材料一:世界某區域圖
材料二:丹麥能源領域相關數據統計
表1:丹麥能源領域相關數據統計
1980年 1990年 2005年
消 費構成 石油(PJ) 546 355 350
煤炭(PJ) 241 328 165
天然氣(PJ) O 82 192
可再生能源 (PJ) 24 50 130
能源自給率(%) 5 52 156
C0:排放(萬噸) 531 0 5270 4940
(1)依據材料一,簡述丹麥自然地理特征。(5分)
(2)試分析材料一圖示區域冬季平均氣溫高于同緯度其它地區原因。(2分)
(3)據材料一分析丹麥水能蘊藏量不豐富的原因。(2分)
(4)丹麥是全球將能源問題解決得最好的國家之一,己走上一條能源可持續發展之路。結合材料二、材料三說明對我國能源可持續發展的啟示。(3分)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地理(文科)答題卷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友情提示:選擇題答案請全部涂在答題卡上(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二、綜合題:(40分)
31(共10分)(1) (1分) (2分)(2) (1分) (3分)。  (3) (3分)32(共10分): (1) (3分)(2) 。(4分)(3)措施: (3分)33(共8分)⑴ (2分) ⑵ (1分)⑶ (2分)。⑷ (3分)。34.(共12分)(1) (5分)(2) (2分)(3) 。(2分)(4) (3分)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地理(文科)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30題,共計60分,每小題2分)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B D D C B C C A C B C D
題號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D C B A B C B C B D A B
二、綜合題:(40分)
31(共10分)
(1)C(1分)  A海域有上升的強冷洋流,降低了當地的水溫(1分);B海域有亞馬孫河大量淡水注入,降低了海水鹽度,都不適合蟲黃藻的生存,因此沒有珊瑚礁分布(1分)。(共3分)
(2)①(1分)  地形上:澳大利亞受大分水嶺影響,海洋水汽較難深入內陸;美國東南部平原廣闊,海洋水汽可直接深入內陸。(1分)洋流上:東澳大利亞暖流勢力較弱,墨西哥灣暖流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暖流。(1分)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上:北美洲海陸熱力性質差異比澳大利亞大,季風顯著。(1分) (共4分)
(3)沿海地帶氣候適宜(1分),交通便利(1分),歐洲殖民者都首先到達這里,開發較早、經濟基礎好(1分)。(共3分)
32(共10分): 
(1)東南多西北少(1分);夏秋多冬春少(1分);年際變化大(1分)。(共3分)
(2)A地主要為春旱(1分)。原因:春季降水少,氣溫回升快造成蒸發量大且雨帶尚未到達、易形成春旱(1分)。 B地主要為伏旱(7、8月份) (1分)。原因:該地在7、8月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氣溫高,易形成伏旱(1分)。(共4分)
(3)措施:修建水庫、跨流域調水;發展節水農業和技術;防治水污染,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加強宣傳教育,樹立節約用水的觀念。(答對其中任三點得3分;其他答案有理可酌情給分,共3分)
33(共8分)
⑴以低山丘陵和平原為主,(或東南部為低山丘陵,西北部為平原)(1分);地勢東南高,西北低(1分)
⑵耕地(1分)
⑶該湖泊位于A河段上游, 湖泊面積縮小,對A河徑流量的調節作用減弱(1分),流量變化加大 (1分)。
⑷夏季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1分),緯度高,氣溫低,水稻生長期長,有機質積累多(1分);同時氣候較寒冷,使農作物病蟲害少,施用農藥量少,污染小。(1分)。
34.(共12分)
(1)領土由半島和島嶼組成(或臨近海洋),面積小(1分);氣候屬溫帶海洋性氣候(1分);地形以平原為主(1分);河流短小,獨流入海(或支流少),水量季節變化不大(1分);植被為溫帶落葉闊葉林(1分)。(共5分)
(2)終年受盛行西風(1分)和北大西洋暖流影響(1分)(共2分)
(3)國土面積小、流量小(或河流短小)(1分),落差小(或地勢起伏小)(1分)。(共2分)
(4)能源利用多樣化,減少能源對外依存度(或能源安全);降低單位產值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發展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實現能源可持續發展;減少常規能源中化石能源的使用,注重環境保護,減少CO2等污染物排放。(答對其中任三點得3分;共3分)
材料二 我國部分地區干旱災害分布區域圖。
材料三:丹麥GDP增長與能耗比較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生物
命題人:陳麗冰 校對:高一生物備課組 考試時間:90分鐘
一、單項選擇題(1-30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共50分)
1.下列有關細胞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樣性及其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B.都以DNA或RNA作為遺傳物質,體現了細胞的統一性
C.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在形態、大小和結構上都存在差異體現了細胞的多樣性
D.都以ATP為直接能源物質體現了細胞的統一性
2.關于HIV、幽門螺桿菌、人體腫瘤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含有DNA B.都具有抗原性 C.都屬于原核生物 D.都含有核糖體
3.下列關于生物體內糖類物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A.麥芽糖在動植物細胞中都能檢測到   B.糖類物質在細胞內不能貯存
C.糖類物質都是細胞內的能源物質    D.單糖、二糖和多糖在細胞內可以相互轉化
4.細胞衰老過程中不會出現
A.線粒體數量減少,呼吸速率減慢 B.酶活性降低,代謝速率減慢
C.細胞核體積減小,染色質固縮    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5.美國研究人員在黃石國家公園發現了一種罕見細菌,這種細菌內有許多集光綠色體,每個集光綠色體含有大量葉綠素,可以吸收陽光,維持生存。這種細菌是人們迄今發現的第一種含有集光綠色體的喜氧微生物。下列有關該菌的敘述,正確的是
A.纖維素酶不能破壞該細菌的細胞壁 B.該菌的遺傳遵循孟德爾遺傳定律
C.該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D.該菌的葉綠素分布在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上
6.以下關于光合作用的認識過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A.魯賓和卡門通過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來自于水
B.恩吉爾曼用絲狀綠藻做實驗證明了植物需要陽光才能制造出氧氣
C.普利斯特利第一次成功地探知植物生長需要CO2
D.薩克斯采用碘液檢測淀粉的方法,確定葉片在光下能產生淀粉
7.在人體內,下面哪一組物質可以在同一個細胞中產生
A.胰島素和胰蛋白酶 B.血紅蛋白和肌糖原
C.生長激素和胰島素 D.肝糖原和有氧呼吸酶
8.下列敘述與右圖實驗不相符的是
A.該實驗的自變量是催化劑的種類
B.該實驗的因變量是催化劑的催化效率
C.該實驗能證明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顯著
D.加入肝臟研磨液和Fe3+,反應速率總是前者快
9.右圖是細胞中的各種細胞器,下列有關這些細胞器的說法正確的是
A.五種細胞器廣泛地存在于各種細胞內 B.②④⑤上都含有少量的DNA和RNA
C.觀察活細胞中的④常用甲基綠染色 D.①與③間的相互轉化能體現生物膜的流動性
10.下列哪些實驗的觀察材料始終要保持活體狀態
①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②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③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 ④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1.利用0.5 g/mL蔗糖溶液、0.3g/mL蔗糖溶液、一定
濃度的尿素溶液分別處理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10min中
三組細胞體積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分析不正確的是
A.a曲線為0.5 g/mL蔗糖溶液處理組
B.a、b、c三組洋蔥細胞失水的方式相同
C.若將細胞轉移到蒸餾水中,有兩組能夠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D.若實驗持續較長時間,只有一組細胞能夠發生質壁分離復原
12.下列關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細胞呼吸的敘述,正確的是
A.無氧和零下低溫環境有利于水果的保鮮
B.CO2的固定過程發生在葉綠體中,C6H12O6分解成CO2的過程發生在線粒體中
C.光合作用過程中光能轉變為化學能,細胞呼吸過程中化學能轉變為ATP中活躍的化學能
D.夏季連續陰天,大棚中白天適當增加光照,夜晚適當降低溫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13.將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的葉片均分4塊,置于不同的試管中,按下表進行實驗,著色最淺葉片所在的試管是(注:“+”表示具有該條件)
試管編號 ① ② ③ ④
實驗處理 CO2溶液 + + + +
光照 白光 藍光 紅光 綠光
碘液 + + + +
A.① B.② C.③ D.④
14.在葉綠體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收集到的濾液綠色過淺,其原因可能是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 ②一次加入大量的無水酒精提取
③一次加入少量無水酒精提取 ④使用放置數天的菠菜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下列關于高倍物鏡的敘述,正確的是
A.因為蘚類葉片大,在高倍鏡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鏡觀察
B.低倍鏡下找到葉片細胞,即可換上高倍物鏡觀察葉綠體
C.換上高倍物鏡后,必須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焦,再用細準焦螺旋調至物像最清晰
D.為了使高倍鏡下的視野亮一些,可使用較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鏡
16.經測定某化合物含C、H、0、N、S等元素,該化合物的可能作用是
A.儲存遺傳信息,控制性狀表達 B.連接抗癌藥物特異性殺死癌細胞
C.作為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D.攜帶氨基酸進入核糖體
17.在試管中依次加入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2%的新鮮淀粉酶溶液2mL,放入60℃左右的熱水中,保溫5min,然后放入雙縮脲試劑,并振蕩,試管中液體的顏色是
A.磚紅色 B.無色 C.紫色 D.藍色
18.下列過程不能體現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是
A.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子細胞 B.動物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的識別過程
C.萎蔫的植物細胞出現質壁分離 D.高爾基體產生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
19.在培養玉米的溶液中加入某種負離子,結果發現玉米根細胞在吸收該種負離子的同時,對Cl-的主動吸收減少了,而對K+的主動吸收并沒有影響,原因是
A.該種負離子的載體和Cl-的相同 B.該種負離子抑制了主動運輸
C.該種負離子抑制了呼吸作用 D.該種負離子妨礙了能量的生成
20.右圖為細胞亞顯微結構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此圖可用來表示低等植物細胞的亞顯微結構
B.若此圖表示洋蔥根尖分生區細胞,應去掉的結構為5、9
C.圖中能利用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結構有3、5、6
D.此圖若表示動物的性腺細胞,則不應有的結構為1、2、5
21.用完全培養液在兩個相同的容器內分別培養
水稻和番茄苗,假設兩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
段時間后,測定培養液中各種離子與實驗開始時
各種離子濃度之比如右圖所示。該實驗的結果
不能說明
A.不同植物對各種離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B.與番茄相比,水稻對Si2+需要量大,對
Ca2+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細胞膜上載體的種類和數量是不同的
D.植物對各種離子的吸收速率與溶液中離子的濃度有關
22.磷脂是組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這與磷脂分子的頭部親水、尾部疏水的性質有關。某研究小組發現植物種子細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貯存油,每個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著,該膜最可能的結構是
A.由單層磷脂分子構成,磷脂的尾部向著油滴內
B.由單層磷胎分子構成,磷脂的頭部向著油滴內
C.由兩層磷指分子構成,結構與細胞膜完全相同
D.由兩層磷脂分子構成,兩層磷脂的頭部相對
23.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相同點是
A.前期紡錘體的形成方式 B.末期細胞質的分裂方式
C.間期結束時染色體數目加倍 D.染色體復制后平均分配
24.下列有關“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葉綠體中進行  ②需氧呼吸的第二、三階段一定在線粒體中進行 
③沒有成形細胞核結構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適溫度一定是37℃ 
A.全部正確    B.兩項正確  C.四項正確   D.全都不對
25.通常情況下,分子式為C63H103O45N17S2的肽鏈中最多含有肽鍵
A.16個 B.17個 C.62個 D.63個
26.運用“人工膜技術”制作的攜有單克隆抗體的磷脂微球體藥物(如下圖所示)。當藥物被注射到實驗鼠血液中一段時同后,首先在某種癌細胞內檢測到藥物已經進入。據此認為,藥物進入細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抗體與細胞識別后誘發膜融合或細胞胞吞
B.藥物分子透過微球體與細胞膜的自由擴散
C.藥物分子通過識別細胞膜載體的主動運輸
D.抗體與細胞識別后誘發微球體的主動侵染
27.在下列四種化合物的化學組成中,“ ”中所對應的含義最接近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有位同學做根尖有絲分裂實驗,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如圖所示。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A.制片搗碎不充分 B.染色時間不合適
C.視野選擇不合適 D.解離時間不合適
29.某成熟植物細胞經某種處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蔗糖溶液中不發生質壁分離現象,實驗操作正確,則先前的“某種處理”所用試劑為
A.纖維素酶和果膠酶 B.50%的蔗糖溶液 C.清水 D.10%HCl溶液
30.下列關于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變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分化的結果將造成不同細胞間蛋白質種類的差異
B.細胞凋亡對生物的個體發育、機體穩定狀態的維持等有著重要作用
C.個體發育過程中細胞的衰老對于生物體是有害的
D.癌變是正常細胞發生基因突變的結果
31.研究人員對分別取自4種不同生物的部分細胞(甲、乙、丙、丁)進行分析、觀察等實驗,
獲得的結果如上表(表中“√”表示“有”,“×”表示“無”)。上述甲、乙、丙、丁4種細胞所代表的生物最可能是
核仁 葉綠素 葉綠體 線粒體 中心體 核糖體 纖維素處理結果
甲 × √ × × × √ 無變化
乙 √ × × × √ √ 無變化
丙 √ × × √ × √ 外層結構破壞
丁 √ √ √ √ √ √ 外層結構破壞
①衣藻 ②硝化細菌 ③乳酸菌 ④光合細菌 ⑤蛔蟲 ⑥水稻
A.②⑤⑥① B.①⑤④⑥ C.①④⑤⑥ D.④⑤⑥①
32.為了驗證口腔的分泌液中有蛋白酶,某學生設計了兩組實驗,如下圖所示。在37℃水浴中保溫一段時間后,l、2中加入適量雙縮脲試劑,3、4不加任何試劑,下列實驗能達到目的的是
A.實驗② B.實驗① C.實驗①、實驗②都能 D.實驗①、實驗②都不能
33.按下表設計進行實驗。分組后,在相同的適宜條件下培養8~10小時,并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實驗材料 取樣 處理 分組 培養液 供氧情況
適宜濃度酵母菌液 50mL 破碎細胞(細胞器完整) 甲 25mL 75mL 無氧
乙 25mL 75mL 通氧
50mL 未處理 丙 25mL 75mL 無氧
丁 25mL 75mL 通氧
A.甲組不產生C02而乙組產生 B.甲組的酒精產量與丙組相同
C.丁組能量轉換率與丙組相同 D.丁組的氧氣消耗量大于乙組
34.在a、b、c、d條件下,測得某植物種子萌發時CO2和O2體積變化的相對值如下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a條件下,呼吸產物除CO2外還有乳酸
B.b條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無氧呼吸多
C.c條件下,無氧呼吸最弱
D.d條件下,產生的CO2全部來自線粒體
35.有一條多肽鏈,分子式為CxHyOpNqS,將它徹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分析推算已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個數為q-2,則該肽鏈中含有賴氨酸的數目為
A.1個    B.2個     C.3個    D.4個
36.將一張洋蔥鱗片葉放在某一濃度的蔗糖溶液中,
制成裝片,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有3種狀態的細胞,
如右圖,你認為這3個細胞在未發生上述情況之前,
其細胞液的濃度依次是
A.A﹥B>C B.AA>C D.B37.下圖是測定發芽種子的呼吸類型所用裝置(假設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并且不考慮外界條件的影響),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選項 現象 結論
甲裝置 乙裝置
A 液滴左移 液滴不動 只進行有氧呼吸
B 液滴不動 液滴右移 只進行無氧呼吸
C 液滴不動 液滴不動 只進行有氧呼吸
D 液滴左移 液滴右移 既進行有氧呼吸,又進行無氧呼吸
38.甲狀腺細胞可以將氨基酸和碘合成甲狀腺球蛋白,并且將甲狀腺球蛋白分泌到細胞外,其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若含18O的氨基酸在甲狀腺細胞內的代謝過程中產生了H218O,那么水中的18O最可能來自于氨基酸的—COOH
B.細胞內的碘濃度遠遠高于血漿中的碘濃度,這表明a是主動轉運過程
C.與c過程有關的細胞器是③②⑤
D.右圖中③結構是將氨基酸組裝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
39.右圖表示某植物生長與溫度的關系,由圖可知
A.晝溫為25℃時,植物生長最快的夜間溫
度是15℃
B.若處于恒定溫度溫室內,當室溫低于
12.5℃時,植物將停止生長
C.晝夜溫度均為25℃時,該植物利用的
CO2量與晝溫25℃夜溫10℃時相等
D.晝溫25℃,夜間溫度為5℃時,一晝夜該
植物沒有有機物積累
40.關于葉肉細胞在光照條件下產生ATP的描述,正確的是
A.無氧條件下,光合作用是細胞ATP的唯一來源
B.細胞質中消耗的ATP均來源于線粒體和葉綠體
C.線粒體和葉綠體合成ATP都依賴氧
D.有氧條件下,線粒體、葉綠體和細胞質基質都能產生ATP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51.(8分)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細胞膜的通透性,將小鼠肝細胞在體外培養一段時間后,檢測培養液中的氨基酸、葡萄糖和尿素含量,發現它們的含量發生了明顯變化如右圖,請回答問題。
(1)由圖可知,隨培養時間延長,培養液中葡萄糖和氨基酸含量____________,尿素含量___________。由于在原培養液中沒有尿素,推測其是____________的產物。
(2)培養液中的氨基酸進入細胞后,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被吸收的葡萄糖主要通過_________作用,為細胞提供____________。
(3)轉氨酶是肝細胞內參與氨基酸分解與合成的一類酶,正常情況下這類酶不會排出胞外,若在細胞培養液中檢測到該類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4)由(1)和(3)可初步判斷,細胞膜對物質的轉運具有____________的特性。
52.(14分)下圖為植物的某個葉肉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發生的生化反應。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甲、乙中的兩種生物膜分別存在于 和 (填細胞器)中。甲、乙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 ,但甲膜產生的該物質只能用于________過程,而乙膜產生的該物質則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膜上色素分子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兩類,前者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
后者主要吸收____________光。
(3)圖乙中酶的單體(組成單位)是 ,在人體中,該單體的種類約有 種。
(4)影響甲、乙兩種膜上生化反應的不同的主要環境因素分別是 和 。
(5)若圖乙中酶有m條肽鏈,相對分子質量為е,該酶的單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n,則該酶分子中肽鍵的數目是 。
53.(12分)分析細胞內4種重要有機物的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問題:
(1)A一般提指 ;E在動物細胞中是指 。參與人體中A→E和E→A過程的調節中樞是 。
(2)F是指 。 E與F的最主要區別是F中 的比例較高,氧化分解過程中釋放的能量 。
(3)C是指 。H控制C形成G的過程包括 和 兩個過程。
(4)D是指 。生物體內的H主要集中在細胞核內的 上;存在于細菌細胞質中、可用于基因工程的是 。
54.(16分)甘薯和馬鈴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來比馬鈴薯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以甘薯的塊根和馬鈴薯的塊莖為材料,在不同溫度、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處理30 min后,測定甘薯塊根還原糖含量見下表,而馬鈴薯塊莖不含有還原糖。
處理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還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1)由表可見,溫度為70 ℃時甘薯還原糖含量最高,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
(2)請你推測馬鈴薯塊莖不含有還原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確認馬鈴薯不含還原糖的原因,請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與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還原糖),馬鈴薯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試劑質量分數為3%的淀粉溶液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馬鈴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溫5 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溫5 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1-2 min,觀察兩試管中溶液顏色變化。
實驗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生物答題卷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51.(8分)(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3) (4)
52.(14分)(1)
(2)
(3)
(4) (5)
53.(12分)(1)
(2)
(3)
(4)
54.(16分,每空2分)(1)
(2)
(3)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生物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1-30題每題1分,31-40題每題2分,共50分)
1-5 BBDCA 6-10 CDDDD 11-15 ADDCD 16-20 BCBAB 21-25 DADDA
26-30 ADCAC 31-35 DADDB 36-40 ACDAD
二、非選擇題(共50分)
51.(8分)(1)降低  增加  細胞代謝 
(2)作為蛋白質合成的原料  呼吸  能量
(3)肝細胞膜受損
(4)選擇透過性
52.(14分)
(1)葉綠體 線粒體 ATP 暗反應 (除暗反應外的其他)各項生命活動
(2)葉綠素 類胡蘿卜素 藍紫光和紅光 藍紫光(吸收的光與色素種類應相對應,否則吸收的光不給分)
(3)氨基酸 20
(4)光照 氧氣 (4)(e-mn)/(n-18)
53.(12分)(1)葡萄糖 糖原 下丘腦
(2)脂肪 C、H 更多
(3)氨基酸 轉錄 翻譯
(4)脫氧核苷酸 (寫核苷酸不給分) 染色體 質粒
54.(16分,每空2分)(1)甘薯中淀粉酶的最適溫度為70℃。
(2)馬鈴薯塊莖不含淀粉酶。
(3)淀粉酶水解淀粉產生還原糖;還原糖與斐林試劑反應產生磚紅色沉淀(各1分)
第二步:等量的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的斐林試劑
第四步:水浴加熱煮沸
實驗現象:A試管溶液出現磚紅色沉淀,B試管溶液呈藍色(或沒有出現磚紅色沉淀)(各1分)
實驗結論:甘薯塊根含淀粉酶而馬鈴薯塊莖不含淀粉酶
Fe3+
肝臟研磨液
H2O2溶液
放大
① ② ③ ④ ⑤
一日干物質增長量(mg)
20
30
夜間溫度(℃)
10
0
5
10
25
15
20
晝夜恒溫
晝溫25℃
C、H、O、N、P、S等元素
A
能源物質
儲能物質
結構物質
遺傳物質
有機小分子
有機大分子
主要功能
D
C
B
E
F
G
H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語文
總分150分 時間150分鐘
命題人:蘇秀揚 審題人:李春珍
一、默寫常見的名句名篇(6分)
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吳楚東南坼, 。 (杜甫《登岳陽樓》)
(2) ,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蜀相》)
(3)昆山玉碎鳳凰叫, 。 (李賀《李憑箜篌引》)
(4)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 (杜牧《阿房宮賦》)
(5) ,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憂勞可以興國, 。(歐陽修《伶官傳序》)
二、語言文字運用(共27分,每小題3分 )
2.下列各項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
A.菜籽油含有亞油酸、亞麻酸、花生酸等三種人體必須的脂肪酸、油酸。 /浮于表面的寒暄,暗含譏諷的攀比,讓回鄉者恐慌莫名。(生活信息)
B.印度是現階段俄羅斯最大的武器裝備客戶,也被俄羅斯看作是牽制中國的法碼。/ 冰激凌,美麗而美味,一旦開始融化,口糊、手黏,讓人狼狽不堪。(摘自新浪網)
C.頹靡生活、怪異發型、夸張文身似乎成了調酒師的特定符號。/ 中國將向阿富汗提供不符加任何條件的支持和援助。/(摘自報刊)
D.哈根達斯店現場互動氣氛熱烈,高潮迭起,為來賓們獻上了一場視覺和味覺的盛宴。 /這位專家的回答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摘自《讀者》)
3.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
A.日前,某網站公布了一項名為“網絡10大罪狀”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垃圾郵件首當其沖,排在“10大罪狀”第一位。
B.西方大國可以伸出援手幫助一個小國,培育個 “典范”,但對中國這樣的潛在戰略對手它們是不可能真心相幫的,遏制與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們的邏輯。
C.公交車和地鐵內不文明的現象經常為人們所詬病。公交車里,白發人顫巍巍地扶椅而站,黑發人安然而坐,熟視無睹。
D.今年國家一季度宏觀數據已于日前出臺,福建省多項數據在全國的排名有升有降,有好有差,良莠不齊。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
A.近期,媒體曝光了部分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嚴重超標,究竟有多少藥品企業使用了這種“毒膠囊”,監管部門必須作出肯定的答復。
B.草莓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水果,被譽為“果中皇后”,具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它的自然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為適宜。
C. 4月18日,倫敦奧運會進入倒計時100天,倫敦奧組委在英國皇家植物園舉行了盛大的慶典活動,并發布了新的奧運口號:“激勵一代人”。
D.張煒的《你在高原》長達450萬字,有公眾質疑,這種作品獲獎不但增加了茅盾文學獎對于公眾的困惑,而且更加阻礙了公眾進入“純文學”領域。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讀經典?我的經驗是,__________。事實上,許多心智活潑的人正是把這當做最好的消遣的。
①千萬不要端起做學問的架子,刻意求解
②這里有一個浸染和熏陶的過程,所謂人文修養就是這樣熏染出來的
③也就是說,閱讀的心態和方式都應該是輕松的
④在不實用而有趣這一點上,讀經典的確很像是一種消遣
⑤讀不懂不要硬讀,先讀那些讀得懂的、能夠引起自己興趣的著作和章節
⑥無論《論語》還是《圣經》,無論柏拉圖還是康德,不妨就當做閑書來讀
A.②①⑤⑥④③ B.②①⑥⑤③④ C.⑥③①⑤②④ D.⑥④⑤①②③
6.加點字詞類活用現象不同類的一組( )
A.函梁君臣之首 牖其前以通明
B. 浴乎沂,風乎舞雩 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C.鼎鐺玉石,金塊珠礫 駝業種樹,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
7.下列各句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
A.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來 B.故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保全
C.燕坐于華堂之上 安閑 D.早織而縷,字而幼孩 養育
8. 下列各句加點的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項( )
A.意色揚揚,若自矜詡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
B.使建中遠具時羞之奠 玉盤珍羞直萬錢
C.吊汝之孤與汝之乳母 賑貧吊死
D. 吾聞漢購我頭千金 夫樊將軍,秦王購之金千斤
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 )
A.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先例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祖輩和父輩
C.大塊借我以文章 文辭 D.身死東城,尚不覺悟 覺察醒悟
10. 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 )
A.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吾與點也
B. 爾其無忘乃父之志 其皆出于此乎
C.杳不知其所之也 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
D.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故內惑于鄭袖,外欺于張儀
三、古詩文閱讀(19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3分)
王古直傳
李東陽
王古直,名佐,字仁輔,后去車為甫,古直其所自號,以號行世。居臺之黃巖,今分太平縣地也。
少為詩及行草,漫游京師。有鄉人坐事者,古直候諸官。官并捕候者,詢其孥甚急。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入刑部獄,獨暴立烈日,不與從囚伍。李主事廷美異之,檢衣帽間得柯學士諸詩,問之曰:“爾能詩耶?”使賦日影詩成,縱之歸,長揖而出。獄吏皆大笑,然古直亦自是得名。與今侍郎黃定軒、侍講謝方石友善。嘗主方石,方石以憂去,主林給事克沖。
旅食三十年,無僮仆,不置釜甑。有大籠五六,惟詩畫數百幅,中貯壺酒,晨出飲一再勺,已復鐍①之以去。上元節京師燒糯汗為瓶,以貯水畜魚,旁映屏燭,通明可愛,俗呼為炮燈。古直賈置謝館,日玩弄為兒戲。一日,誤觸碎,意拂然不樂,曰:“吾平生家計在此,今蕩盡矣!”方作草書,值掾吏至,曰:“遽敗吾興。”群掾欲毆之,或俾自為計。古直曰:“我固當毆,毆由吾名益彰。”一日遇諸途,竟被毆,獨袖手承之以歸,亦不以屑意也。或勸使仕,大言曰:“我來為爵祿圖耶!”“盍科舉乎?”則笑曰:“安得以少年處我。”嘗在酒所,嘆曰:“此亦功名事業也。”顯靈宮道士請主師塾,館餼②甚厚。閱月,忽辭去曰:“安能矻矻③操朱墨,坐幾案間乎!”克沖之使,欲與俱,不果。或問之故,曰:“彼不吾強,吾安能為彼行耶!自古大賢聞人不渡海者何限,海豈必渡然后為快也!”其性氣屹屹不肯為人屈類此。然意度率直,內不為蹊徑,遇所會意,欣然忘去,人亦以此樂之。
為說者曰:“方石先生嘗云:天地如許大,中間可喜、可嘆、可怪、可笑事何所不有?可勝道哉!”沈按察仲律④嘗值古直,詢其邑里名籍不置,古直曰:“公不須問,大抵奇怪人也!”其亦善自道耶!《周官》稱四民⑤,班固表人物列九卿等,魏晉以來中正第九品,予雅知古直,然不能目其為何如人也。作王古直傳。 (選自《李東陽集》,有刪節)
【注】①鐍(jué):鎖閉。②館餼(xì):指塾館的饋贈。③矻矻(kū):極度勞累的樣子。④文中劃線處均為人名。 ⑤四民:指士農工商
11.下列對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有鄉人坐事者 坐事:因事獲罪 B.獨暴立烈日 暴立:氣憤地站著
C.一日遇諸途,竟被毆 被毆:遭遇毆打 D.詢其邑里名籍不置 不置:不止
12.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都能直接表現王古直“性氣屹屹”的一項是( )(3分)
①古直甘侵辱,竟不言所在 ②使賦日影詩成,縱之歸
③群掾欲毆之,或俾自為計。 ④我來為爵祿圖耶!
⑤安能矻矻操朱墨,坐幾案間乎!” ⑥然意度率直,內不為蹊徑
A. ②③④ B.①④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古直年少時寧愿受侵害羞辱,也沒有說出同鄉的妻子兒女所在地,致使自己被投入刑部監獄,體現出他剛直不屈的性格。
B.王古直在元宵節買了個泡燈,像個孩子般天天賞玩游戲。后泡燈不小心碰碎了,他竟然非常不高興,充分凸顯了其率真的一面。
C.王古直視仕途爵祿如草芥,視優厚的俸祿如枷鎖。顯靈宮道士請王古直主持學堂,饋贈待遇非常豐厚,但王古直不聽他人勸說而辭職。
D.王古直被正統派人物認為是一位怪人。他以特有的方式待人處世,也以特有的方式自恃,透露出追求獨立自主人格的時代要求。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
(1)或勸使仕,大言曰:“我來為爵祿圖耶!”“盍科舉乎?”(2分)
(2)彼不吾強,吾安能為彼行耶!(2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6分)
15.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后回答問題。
梅花
[明]高啟
瓊姿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蕭蕭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注]何郎:南朝詩人何遜,其《揚州法曹梅花盛開》被歷代文人譽為詠梅佳作。
(1)詩歌的頸聯為什么要寫“竹”和“苔”?(2分)
(2)這首詠梅詩的頷聯是為人傳誦的名句,請你從手法的角度作簡要的賞析。(4分)
四、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5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9分)
16.下列有關名著的說明,不正確的兩項是( )( )(每題2分,共4分)
A.賈政扶著賈母靈柩安葬到金陵后,回家路上,賈政接到家信,證實被赦復職,心生喜悅;但看到信中言及寶玉出家,不免悲從中來。(《紅樓夢》)
B.副主教克洛德用匕首刺傷衛隊長弗比斯后逃走,和衛隊長在一起的愛斯梅拉達卻被認定為兇手,被判處死刑。在巴黎圣母院前的廣場執行絞刑時,卡西莫多跳下鐘樓,擊倒劊子手,把她救到了鐘樓。(《巴黎圣母院》)
C. 馬斯洛娃感到自己在政治犯隊伍里受到了公正的待遇,性情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而一個名為西蒙斯的政治犯也愛上了馬斯洛娃,在愛的感召下,馬斯洛娃恢復了原來純潔、明朗的天性。(《復活》)
D.歐也妮看了夏爾的兩封信:一封是給歐也妮的信,信中說明要與她分手;另一封是給朋友的信,信中希望朋友幫他賣掉自己的藏書、家具、車輛、馬匹等等,用以還債。(《歐也妮·葛朗臺》)
E.孫吉人、王和甫打算聯合實業界同人,合辦一個銀行,作為他們自己的金融流通機關,并希望將來能用大部分的資本來經營交通、礦山等企業,吳蓀甫對于這一提議十分贊同,之后不久便成立了“益中信托公司”。(《子夜》)
17.簡答題。(選做一題)(5分)
(1)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選段,根據原著故事情節,回答問題。
仰天嘆曰:“忠言逆耳,豎子不足與謀!吾子侄已遭審配之害,吾何顏復見冀州之人乎!”遂欲拔劍自刎。左右奪劍勸曰:“公何輕生至此?袁紹不絕直言,后必為曹操所擒。公既與曹公有舊,何不棄暗投明?”
欲“拔劍自刎”的是誰?請簡要回答他投奔曹操后突襲烏巢的經過。(5分)
(2)閱讀下面的《家》選段,根據原著故事情節,回答問題。
“(覺新)他回到自己的房里,關上門倒在床上用鋪蓋蒙著頭哭,為了他的破滅了的幻夢而哭。”
“幻夢”指什么 簡要回答他的夢怎樣破滅的 (5分)
答第( )題:
(二)文化經典閱讀(6分)
18. 閱讀《論語》中的幾段文字,然后回答問題
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曰:“是魯孔丘之徒與?”對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誰以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輟。子路行以告,夫子憮然曰:“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微子》))
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植其杖而蕓。(《微子》)
子擊磬于衛,有荷蕢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淺則揭。”子曰:“果哉!末之難矣。”(《憲問》)
桀溺、荷蓧丈人與荷蕢者在批評孔子時,他們的角度有什么不同?(6分)
五、現代文閱讀(1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題。(13分)
漸行漸遠的自行車
楊樹蔭
(1)清晨,太陽正在升起。
(2)整潔的街道,幽雅寧靜。粗壯的梧桐樹,枝葉茂密,偶爾一陣涼風,讓人神清氣爽。
(3)里弄,小巷,胡同口,一輛一輛的自行車,響著清脆的鈴聲,魚貫而出,在寬闊的大街上,匯聚成浩蕩的車流,來來往往,時有分流,又不斷地合流。
(4)城市蘇醒了,新的一天開始了。
(5)這是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在中國各處都能見到的城市圖景。只是這幅圖景,已恍惚成了遙遠的過去。如今的街道,早已是另一番景象。
(6)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自行車進入尋常百姓家。上海產的“永久”牌、“鳳凰”牌自行車,天津產的“飛鴿”牌自行車,輕盈簡潔,是浩浩蕩蕩的自行車王國里的主力軍,中國人踏著自行車開始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7)自行車,作為交通工具,在中國竟有著長久不變的形態。首先是價格不變,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憑票供應,到八九十年代的隨處可買、隨時能買,自行車的價格始終在100多元一輛,普通的工薪階層買得起;其次,外形也不變,它的構造始終是一個車身、兩只輪子,“操縱在兩足之間”,只要憑著自己的力氣,便能輪轉車行。
(8)自行車以自己的樸素、樸實,遍布城鄉,中國人離不開自行車,自行車也一無所求地任人使用。車輪滾滾,竟然滾出了一個自行車文化。
自行車不疾不徐,正是其奧妙所在。疾者,即與兇險同行,一旦失控,便會頭破血流;徐者,即無法行進,也會車彎人倒。不疾不徐,循勢而進,這是自行車的前進方式,其實也是做人的前進方式。世間之事,快不得,慢不得,不疾不徐之為上。
自行車唯力而行,這又是其魅力所在。自行車的速度是人踩踏出來的,腳踏輪轉,一分腳勁方有一分速度。人踏著車,爭到了速度,卻也造就了人的體能與毅力。物質社會,既要借助物質,又要唯力而行,盡力而為,此是人在物質世界的存亡之道。
自行車謙卑處世,這更是它的品德所在。它不橫沖直撞,不強兇霸道;無論大路、小路、田間的路,只要有路,它都能依路而行;它卑微而立,在大千世界,只需微薄的一席之地;它供人役使,卻無所索求;它給人方便,卻不污染人間;它簡潔樸實,沒有貧富的差距,讓騎車人心態平和。
自行車是人們漫長歲月的堅守者,艱難行程的助推器,它陪伴中國人緩慢卻不停頓地從貧困通往富裕,直到汽車進入普通人家。而今,自行車竟然淡出了中國人的視野,漸漸地遠去。
中國人已經不會安于自行車的速度,也不看重自行車的價值。汽車成為社會的新貴、新寵,鋪天蓋地,不可一世,并且很快取得了自行車從未享有過的地位:一條一條道路由它馳騁,一片一片空間由它占有。飛駛而來、絕塵而去的汽車,根本不會把自行車放在眼里。
高速的公路,疾馳的汽車,凡是路,都被汽車所占。汽車又堵住了路,路堵、車堵、人心也堵。一心求快的中國人又不安于汽車的速度,磁懸浮速度、高鐵速度,接連問世,震撼人心。中國人只想快,甚至想飛騰起來,總想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自行車,已然是交通工具中的弱者,它不斷地被邊緣、被貶值。一個視速度為強勢的時代,自行車的命運可想而知。
在技術進步的時代,我們不必為傳統器具的衰落而悲哀,萬物優勝劣汰,自有其客觀的規律。與汽車相比,自行車的速度自然落后了許多。然而人世間,并非越快越好,倘若物質飛速地發展,而人的靈魂跟不上,豈不險乎?倘若人的靈魂、人的生命就得慢慢地行進,如此的快速,豈不悲乎?
其實,世上并非都在追求速度,丹麥、挪威諸國,人均收入和現代化水平都居世界之前,可謂十足的富裕國家,卻照例是自行車不少于汽車,也不弱于汽車。寬廣的大街上,有專設的通道讓自行車自由而行,還有專門的交通法規保護自行車。人們依舊喜愛自行車,依舊每天踏著自行車上下班,包括部長、市長和白領階層。自行車不僅讓他們騎出了一個潔凈的天地,也騎出了一個體魄強健的民族。
然而,我們已經上了快速的軌道,人們崇尚快,追求快,一切都想快,再也慢不下來了。
漸漸遠去的自行車,留下的只是遙遠的記憶。
(《浙江日報》 2011年12月9日,有刪改)
19.結合全文,說說文章(1)~(4)段的作用。(3分)
20.文章第8段寫到“車輪滾滾,竟然滾出了一個自行車文化”,請聯系全文概括“自行車文化”的主要內涵。(6分)

21.請根據文意,說說“漸行漸遠的自行車”引發了你哪些思考。(4分)
六、寫作(7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70分)
盧梭說:“人是生而自由的,卻無往而不在一切枷鎖之中。”
要求:(1)必須符合文體要求;(2)角度自選;(3)立意自定;(4)題目自擬;(5)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語文答題卷
請將選擇題2-13題答案填在答題卡上。
題號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分數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答案
1.補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6分)
(1)吳楚東南坼, 。 (杜甫《登岳陽樓》)
(2) ,兩朝開濟老臣心。 (杜甫《蜀相》)
(3)昆山玉碎鳳凰叫, 。 (李賀《李憑箜篌引》)
(4)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 (杜牧《阿房宮賦》)
(5) ,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6)憂勞可以興國, 。(歐陽修《伶官傳序》)
三、古詩文閱讀(19分)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14. (1)或勸使仕,大言曰:“我來為爵祿圖耶!”“盍科舉乎?”(2分)
(2)彼不吾強,吾安能為彼行耶!(2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6分)
15.(1)詩歌的頸聯為什么要寫“竹”和“苔”?(2分)
(2)這首詠梅詩的頷聯是為人傳誦的名句,請你從手法的角度作簡要的賞析。(4分)
四、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5分)
(一)文學名著閱讀
16.( )( )(每題2分,共4分)( )
17.簡答題。(選做一題)(5分)
(1) 選答第( )題:
五、現代文閱讀(13分)
19.結合全文,說說文章(1)~(4)段的作用。(3分)
20.文章第8段寫到“車輪滾滾,竟然滾出了一個自行車文化”,請聯系全文概括“自行車文化”的主要內涵。(6分)

21.請根據文意,說說“漸行漸遠的自行車”引發了你哪些思考。(4分)
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語文參考答案
一、(1)乾坤日月浮(2)三顧頻煩天下計(3)芙蓉泣露香蘭笑(4)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6)逸豫可以亡身
二、語文基礎知識
2.D(A.必需 B.砝碼 C.附加)
3.B.(A.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難。C.雖然經常看見,還跟沒看見一樣,指對客觀事物不關心。望文生義,應為“視而不見”。D.“良莠不齊”指一群人中有好有壞,側重于品質,不用于水平、成績等。)
4.C(A對“有多少”的問題“作出肯定的答復”不合邏輯;B“成熟期是每年的5月下旬采摘最為適宜”,句式雜糅;D.主客倒置,“茅盾文學獎對于公眾的困惑”應表述為“公眾對茅盾文學獎的困惑”。)
5. C(首句非②即⑥,②作為觀點,接在“我的經驗是”之后顯然不妥,由此可排除A、B兩項;由語段最后一句“正是把這當做最好的消遣的”可知,④比③與它聯系得更緊密。)
6.C(A.名作動,用木匣子裝,開窗B.名作動,吹風,用乳汁喂養,C.鼎,名作動,把鼎當做,業,意動。D為動,為……哀,為……死)
7.A.(推究)
8.A(夸耀,同情)
9.C(大自然各種美麗的色彩、聲音等)
10.D.(D,表被動。A結交、贊同。B.一定,大概,C.到……去,我。)
三、古詩文閱讀(19分)
(一)文言文閱讀
11.B(暴立,站著暴曬)
12.B(②是說王古直才華橫溢,③是說有人打算打他 ⑥是側面寫)
13.C(“不聽他人的勸說”這一說法沒有依據。)
14. (1)有人勸說他去做官,他大聲說:“我來京城難道是為了封官進爵嗎!”(有人問:)“為什么不參加科舉呢?”(勸:勉勵 盍:何不 后半句補“有人問”)
(2)他不如我強,我怎么能替他做事呢!(不吾:不如吾;安:怎么;行:做事)
(二)詩歌鑒賞
15.(1)寫“竹”和“苔”是為了襯托梅花的高潔。竹和苔都是清雅之物,和梅花互相映襯,深化了詩歌的意境。(襯托手法1分,解說1分)
(2)詩人以高士、美人設喻(或化靜為動),以雪滿山中和月明林下為背景來表現高士、美人。雪中的梅花如高士橫臥山間,月下梅花如清雅的美人從林間款款而來,生動形象地刻畫出梅花的神韻。(2分)用象征(托物言志)的手法,以梅花孤傲高潔的精神風貌,突出作者的高潔襟懷。(2分)
四、文學名著、文化經典閱讀(15分)
16.A D(A信中沒有提及寶玉出家,而是說寶玉、賈蘭得中。D. 是“給他女朋友的信”不是給歐也妮的信。)(對一題,各得2分))
17.(1)情節要點:許攸(1分),官渡之戰時,袁紹調集大軍,欲一舉消滅曹操。許攸獻計火燒袁紹烏巢軍糧。(2分)曹操親自率軍偽裝成袁紹軍隊,火燒烏巢,袁紹糧草盡數被焚。袁軍不戰自潰。(2分)
(2)情節要點:覺新打算中學畢業以后繼續深造,夢想與表妹結婚。(1分)由于他的祖父想早日抱重孫,他父親便給他定了一門親事,年內就要結婚,深造夢破滅了。(2分)而雙方的母親鬧矛盾拒婚,使他和表妹的婚姻落空了。(2分)
18.桀溺規勸孔子在混亂無序的社會中,不應入世,而應選擇避世歸隱。(2分)
荷蓧丈人以不屑的態度批評孔子不從事耕作,不辨五谷(不務實),卻熱衷于政治而周游列國。(2分)
荷蕢者規勸孔子在禮崩樂壞的社會中,要學會變通,不能知其不可而為之。(2分)
五、現代文閱讀(13分)
19.營造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城市生活從容有序(寧靜)的美好氛圍(1分),表達對寧靜生活的懷念(1分),引出下文對自行車的相關回憶(1分)。
20.(1)不快不慢的前進方式;( 2分)(2)謙卑處世,唯力而行,盡力而為;( 2分)(3)信念執著堅守。( 2分)
21.(1)自行車的發展速度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自行車逐漸淡出人們視野被淘汰是自然規律;(2分)
(2)汽車的發展并非越快越好,高速發展給城市帶來諸多問題,比如交通混亂、環境惡化等,影響人們急功近利的思想、精神態度、靈魂歸依等等( 2分)
【文言文譯文】王古直,名佐,字仁輔,后來去掉車字旁叫甫, 古直就是他所取的別號,他憑借此號流行于世。居住在黃巖臺,現在分到了太平縣地界。
年少時作詩并練習行書草書,在京師漫游。有他的同鄉人因事犯罪,王古直到官府門前靜侯案情。官吏一起把所有靜侯的人抓了起來,非常急迫地詢問王古直的同鄉的妻子兒女在哪里。王古直寧愿受侵害羞辱,最終沒有說出王古直的同鄉的妻子兒女所在地。后來把他送入了刑部大牢,他獨自站在烈日下暴曬,也不和那些囚犯為伍。有個主事李廷美覺得非常奇怪,翻檢他的衣帽時找到了柯學士的一些詩,問王古直說:“你能作詩嗎?”就讓他以日影為題作詩,(一會)詩便作成了,李廷美就放了王古直,王古直作了長揖便離去。管監獄的官吏都笑了。然而王古直也因此獲得了名聲。王古直和侍郎黃定軒,侍講謝方石結為朋友。王古直曾經做謝方石的幕僚,謝方石因父母去世離開。他就給給事林克沖做幕僚。
王古直寄食京城三十年,沒有仆人,沒有置備鍋碗器皿。有五六個大箱子,其中只有幾百幅詩卷畫卷,中間存放著一壺酒,每天早晨拿出來喝一兩勺,喝后再鎖上后才離開。上元節京城流行用燒干糯米做成的瓶子,可以灌水養魚,旁邊用蠟燭照亮,通透明亮很好看,民間稱為炮燈。王古直買了一個放在謝館,天天賞玩做小孩子樣的游戲。一天,不小心碰碎了,內心非常不高興,說:“我一生的家當都在這,現在都沒有了!”正當他想揮寫草書時,碰上小官吏來了,說:“竟然敗了我的興致。” 許多小官吏想要打他。王古直說:“我本來也該被打,被打也使我的名聲更加彰顯。一天在路上遇到了這些人真的被打了,他獨自承受后離開,也不在意。有人勸他謀官職,他大聲說:“我來京城難道是為了封官進爵嗎!”有人問,“為什么不參加科舉呢?”他笑著答道:“哪能用約束小孩子那套來約束我。”他曾經在酒館,嘆息道:“這也是功名事業的一部分。”顯靈宮道士請他當學堂的老師,饋贈待遇非常豐厚。過了一個月,突然辭職說:“怎能勞累枯燥地坐在書桌前運用筆墨!” 林克沖到海外出使,想讓他一起去,他沒有答應。有人問他原因,他說:“他沒有我強,我怎么能為他做事呢!自古以來有名望的人不出海也不能限制他,難道一定要出海后才能很快發展?” 王古直的性格剛直不阿就是這樣不愿向人屈服。然而性情風度耿直,內心不會拐彎使壞,遇到自己喜愛的,會高興得忘記離開,人們也樂意和他交往。
寫這篇文章的人說:“謝方石先生曾說:天地如此之大,中間覺得喜歡,覺得悲嘆,覺得怪異,覺得可笑的事哪里沒有呢?怎么能說得完呢!”按察沈仲律曾經遇到王古直,詢問他的地址姓名籍貫不停,王古直說:“您不用問,我大概是個奇怪的人吧!”他也喜歡自己的道路!《周官》記錄士農工商,班固《漢書 古今人表》分古今人物為九等,魏晉以來有九品之制。我一向知道王古直,但不能分辨出他是怎樣的人。于是為王古直作這篇傳。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物理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梁澤君 審題人:郭斌
第Ⅰ卷(選擇題 共48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1.人看到沉在水杯底的硬幣,其實看到的是( )
A.硬幣的實像,其位置比硬幣實際所在位置淺
B.硬幣的實像,其位置即硬幣的實際位置
C.硬幣的虛像,其位置比硬幣的實際位置淺
D.硬幣的虛像,其位置比硬幣的實際位置深
2.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的A、B兩球在同一直線上運動。兩球質量關系為mB=2mA,規定向右為正方向,A、B兩球的動量均為6 kg·m/s,運動中兩球發生碰撞,碰撞后A球的動量增量為-4 kg·m/s,則( )
A.左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B.左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
C.右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2∶5
D.右方是A球,碰撞后A、B兩球速度大小之比為1∶10
3.一束復色光由空氣射到一塊平行玻璃磚上,經兩次折射后分成兩束單色光a、b。已知a光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比b光大,則右圖中哪個光路圖是正確的( )
4.下列關于動量及其變化說法正確的是( )
A.兩物體的動量相等,動能也一定相等
B.物體動能發生變化,動量也一定發生變化
C.動量變化的方向一定與初末動量的方向都不同
D.動量變化的大小,不可能等于初末狀態動量大小之和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對放射性物質施加壓力,其半衰期將減少
B.β衰變所釋放的電子是原子核外的電子電離形成的
C.湯姆生通過對陰極射線的研究發現了電子,并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學說
D.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具有放射性,能夠自發地進行β衰變,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來測定年代
6.下列四個實驗中,能說明光具有粒子性的是( )
7.一個質子和一個中子聚變結合成一個氘核,同時輻射一個γ光子。已知質子、中子、氘核的質量分別為m1、m2、m3,普朗克常量為h,真空中的光速為c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核反應方程是H+n→H+γ
B.聚變反應中的質量虧損Δm=m1+m2-m3
C.輻射出的γ光子的能量E=(m3-m1-m2)c
D.γ光子的波長λ=
8.如圖所示,位于光滑水平桌面上的小滑塊P和Q都可視為質點,質量相等。Q與輕彈簧相連,設Q靜止,P以某一速度向Q運動并與彈簧發生碰撞,在整個過程中,彈簧的最大彈性勢能等于( )
A.P的初動能的 B.P的初動能的
C.P的初動能的 D.P的初動能
9.按照玻爾理論,關于處于基態的氫原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電子的電勢能為-13.6eV
B.電子的電勢能與動能之和為13.6eV
C.此能量狀態下的氫原子較其它能量狀態下更容易電離
D.此能量狀態下,電子繞核運動的速率最大
10.如圖是一輛汽車做直線運動的s-t圖像,對線段OA、AB、BC、CD所表示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OA段運動速度最大
B.AB段物體做勻速運動
C.CD段的運動方向與初始運動方向相反
D.運動4h汽車的位移大小為30km
11.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質點,連續經過A、B、C三點,已知AB=BC,且已知質點在AB段的平均速度為3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為6m/s,則質點在B點時速度為( )
A. 4m/s B. 4.5m/s C. 5m/s D. 5.5m/s
12.關于光電效應有如下幾種陳述,其中正確的是( )
A.金屬電子的逸出功與入射光的頻率成正比
B.光電流強度與入射光強度無關
C.用不可見光照射金屬一定比可見光照射金屬產生的光電子的初動能要大
D.對任何一種金屬都存在一個“最大波長”,入射光的波長必須小于這個波長,才能產生光電效應
第Ⅱ卷(非選擇題 共52分)
二、填空題(本題包括3小題,每空3分,共15分。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上。)
13.在利用碰撞做“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儀器按要求安裝好后開始
實驗,先是不放被碰小球,重復實驗若干次;然后把被碰小球靜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
的前端邊緣處,又重復實驗若干次,在白紙上記錄下重錘位置和各次實驗時小球落點的平均
位置,依次為O、M、P、N,設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質量分別為m1、m2,且m1=2 m2,
則:
(1)入射小球每次滾下都應從斜槽上的同一位置
無初速釋放,其目的是 。
A.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水平飛出槽口
B.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以相同的動量到達槽口
C.為了使入射小球在空中飛行的時間不變
D.為了使入射小球每次都能與被碰小球對心碰撞
(2)下列有關本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時,入射小球m1的落點分別為M、P
B.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時,入射小球m1的落點分別為P、M
C.未放被碰小球和放了被碰小球m2時,入射小球m1的落點分別為N、M
D.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若測得|ON|=2|MP|,則表明碰撞過程中由m1、m2兩球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
14.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所使用的電源是50HZ的交流電,某同學打好三條紙帶,選取其中最好的一條,其中一段如圖所示。圖中A、B、C、D、E為計數點,相鄰兩個計數點間有四個點未畫出。根據紙帶可計算出各計數點的瞬時速度,則VB= m/s,并計算紙帶所對應小車的加速度a= m/s2。(本題結果均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15.利用圖中裝置研究雙縫干涉現象時,有下面幾種說法:
A.將屏移近雙縫,干涉條紋間距變窄
B.將濾光片由藍色的換成紅色的,干涉條紋間距變寬
C.將單縫向雙縫移動一小段距離后,干涉條紋間距變寬
D.換一個兩縫之間距離較大的雙縫,干涉條紋間距變窄
E.去掉濾光片后,干涉現象消失
其中正確的是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7分。解答應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驟。只寫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數值計算的題,答案中必須明確寫出數值和單位。把答案填在答題卷上。)
16.(8分)如圖所示為玻璃制成的圓柱體,它的折射率為,一細光線
垂直圓柱體的軸線以i1=60°的入射角射入圓柱體。
(1)作出光線穿過圓柱體并射出圓柱體的光路圖。
(2)求出該光線從圓柱體中射出時,出射光線偏離原入射光線方向的
角度。
17.(9分)在水平鐵軌上放置一門質量為M的炮車,發射的炮彈質量為m,設鐵軌和炮車間
摩擦不計,求:
(1)水平發射炮彈時,炮彈速度為v0,問:炮身的反沖速度是多大?
(2)炮身水平方向,炮彈出炮口時,相對炮口速度為v0,問:炮身的反沖速度為多大?
(3)炮車車身與水平方向成θ角,炮彈速度大小為v0,問:炮身反沖速度是多大?
18.(10分)如圖所示,懸掛的直桿AB長為a,在B以下h處,有一長為b的無底圓筒CD,若將懸線剪斷,求:
(1)直桿下端B穿過圓筒的時間是多少?
(2)整個直桿AB穿過圓筒的時間是多少?
19.(10分)一質點從A點靜止開始運動,沿直線運動到B點停止,在運動過程中,質點能以a1=6.4m/s2的加速度加速,也能以 a2=1.6m/s2的加速度減速,也可做勻速運動,若A、B間的距離為1.6km,質點應如何運動,才能使時間最短,最短時間為多少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物理答題卷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把答案涂在答題卡上。)
二、填空題(共3小題,每空3分,共15分。 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3.(1) 。(2) 。
14. , 。
15. 。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7分。把答案填在方框內。)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物理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C 2、A 3、B 4、B 5、D 6、C
7、B 8、A 9、D 10、C 11、C 12、D
二、填空題(共3小題,每空3分,共15分。 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13.(1)B 。 (2)BD
14.0.877m/s ,3.51m/s2 。
15.ABD
三、計算題(本題包括4小題,共37分。)
16.(8分)解:(1)光線穿過并射出圓柱體的光路圖如圖所示 (2分)
(2)由折射定律得 sinγ1= = (1分)
所以 γ1=30° (1分)
據幾何關系有 γ1=γ2=30°,γ3= i1-γ1=30° (1分)
在光線的出射處有 sini2=nsinγ2= eq \F(,2) (1分)
所以 i2=60° (1分)
據幾何關系有 γ4=i2-γ2=30°
則 α=γ3+γ4=60°,即出射光線偏離原方向60° (1分)
17.(9分)(1)設炮身反沖速度大小為v1,炮車和炮彈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
有mv0=Mv1 (2分)
則v1= (1分)
(2)設炮身反沖速度大小為v2,則炮彈對地速度為v0- v2,炮車和炮彈組成的系統動量守恒
有 m(v0- v2)=Mv2 (2分)
則 v2= (1分)
(3)設炮身反沖速度大小為v3,炮車和炮彈組成的系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
有mv0=Mv3 (2分)
則v3= (1分)
18.(10分)解:(1)設B端運動到C處所用時間為t1,B端運動到D處所用時間為t2,則
h=gt12 (2分)
h+b=gt22      (2分)
B穿過圓筒所用時間t=t2-t1=- (2分)
  (2)設A端運動到D處所用時間為t3,則
a+h+b=gt32 (2分)
  整個直桿AB穿過圓筒的時間T=t3-t1=- (2分)
19.(10分) 解:質點運動不受最大速度限制,所以質點先勻加速,后勻減速運動,完成全程的時間最短。設勻加速、勻減速運動的時間分別為t1、t2,勻加速的位移為S1,勻減速運動的位移S2,則
S1=a1t12 ①  (2分)
S2=a2t22 ②  (2分) 
S1+ S2=1600 ③ (2分)
a1t1= a2t2 ④ (2分)
由①②③④解得:t1=10s,t2=40s   
則質點運動的最短時間為t= t1+ t2=50s (2分)
49.10
E
cm
D
C
B
A
31.60
17.54
7.000
i1
A
B
C
D
a
h
b
16.
17.
18.
19.
i2
α
i1
γ1
γ2
γ3
γ4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政治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華健萍 審題人:盧萬華
第I卷(選擇題,共40題,每題1.5分,共60分)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2012年2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開放地級市戶籍,清理造成暫住人員生活不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出臺有關就業、義務教育、技能培訓等不與戶口性質掛鉤的政策措施。這表明
A.擴大了公民的民主政治權利 B.政府在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C.我國人民民主的真實性 D.黨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連日來,公安部在全國范圍內嚴厲整治“酒后駕駛行為”,對酒后駕駛行為,一律按《道路交
通安全法》規定的上限進行處罰。這體現了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 ②維護公民的政治自由
③司法機關公正司法、嚴格執法 ④國家機關堅持以人為本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漫畫《如此上訪》給公民的啟示是
①要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賦予自己的監督權
②要有序參與政治生活,正確行使權利
③要依法參與民主決策,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
④公民要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4. 校車安全事故頻發,嚴重威脅著學生的生命安全,不斷刺激著家長和社會的神經。為此,國務院制訂了校車安全條例,并建立了相應管理制度,該工作所需資金由中央和地方財政分擔。材料主要表明
A.我國的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 B.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受到保護
C.我們的政府是為人民服務的政府 D.政府加強立法,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5.2011年12月11日, 國務院法制辦就《校車安全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廣泛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表明
①我國公民享有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的權利 ②我國公民是國家的主人 ③公民可以通過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④公民的參政議政意識明顯增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村里的事務,不是總理做主,也不是村長做主,要堅持由村民做主。溫家寶近期在廣東調研時說,要一切相信農民,一切依靠農民,依靠村民自治搞好農村社會管理,這是唯一正確的道路。農村辦事要廣泛聽取農民意見,這是大道理,要管一切小道理。村民做主
①有利于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②體現了我國的國家性質 ③有利于鞏固我國基層政權 ④要把村民的利益作為我們最高價值標準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
7.圍繞房屋拆遷糾紛時有發生,某大學法學院五位教授以公民名義寫信全國人大常委會,要求對拆遷條例的合法性進行審查,建議廢止或修改《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的相關條款。這表明,我國公民
A.有向全國人大常委會遞交提案的權利 B.通過輿論監督制度行使民主監督權
C.可以參與國家政策法規的廢止或修改 D.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8.某村有農民在村務公開欄旁賦聯“財清帳清村務清,風順水順民心順”,橫批“村務公開好”。村務公開“好”在
A.尊重了村民政治參與的權利 B.確保了農民基本的民主權利
C.維護了我國公民的主人翁地位 D.保證了政府權力的陽光運行
9.在我國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過程中,下列關于“基礎”一詞使用正確的是
①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社會的基礎和標志是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②保障公民的知情權是公民參與民主決策的前提和基礎
③自己選舉當家人,是實施村民自治的基礎。
④公民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性義務為基礎和準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2011年8月25日,國家海洋局就蓬萊19—3油田溢油事故召開專題會議,對康菲公司事故處置提出最新要求,并著手生態索賠訴訟。下列政府職能與此一致的是
A.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婚姻法新解,離婚房屋歸屬引熱議
B.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決定在社會保障卡中加載金融功能
C.教育部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全國中小學上好開學第一課
D.蘇州市人民檢察院招聘公益性崗位人員
11.2011年,山東省將開工建設新的山東省藝術館、山東省美術館等文化場館,同時建設11000個村文化大院,以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這體現了政府
①組織文化建設的職能  ②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③賦予人民基本的文化權利  ④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經濟職能是我國政府的一項重要職能,下面各項行為與經濟職能的對應正確的是源:
①山東省嚴厲打擊普通食鹽斷檔脫銷、擅自提高鹽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②國家統計局公布2011年10月份CPI和PPI兩個經濟數據 
③濰坊市采用科學的方法管理小商小販,給小商小販留足生存空間 
④青島市藍色經濟區改革試行,擬調整七區五市區規劃
A.①公共服務 ②經濟調節 ③市場監管 ④社會管理
B.①市場監管 ②經濟調節 ③社會管理 ④公共服務
C.①公共服務 ②社會管理 ③市場監管 ④經濟調節
D.①市場監管 ②公共服務 ③社會管理 ④經濟調節
1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政府不斷采取措施構建監督體系,完善監督制度。從監督體系上看,對國務院具有外部監督職能的中央國家機關有
①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②國家監察部和國家審計署
③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院 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14.某市120余個政府機構集體入駐微博,打造政務微博群,其中7個官方微博粉絲已超過十萬。
該市的做法
A.創新了政府的社會管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權
B.轉變了政府的基本職能,擴大了公民的自由權
C.有利于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擴大政府的職能范圍
D.有利于做好政府的管理和服務,發揮權力機關的作用
15.小丁經營的超市因違規經營被工商管理部門責令停業,小丁認為對自己的行政處罰過重。你認
為小丁應向國家機關申請
A.行政強制執行 B. 行政復議 C. 行政裁決 D.勞動仲裁
16.右圖漫畫《網民把我審了》,告訴我們
A.必須加強對權力的審計監督
B.我國公民要積極行使提案權、質詢權
C.要進一步加強通過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實行民主監督
D.網絡成為監督權力、防治腐敗、制止官場丑惡的有效途徑
17.近年來,北京市公安局開辟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直通車”、“人民來訪接待室”、“政法民聲熱線”等民意渠道,對收集的民意進行分析,做到“警務跟著社情民意走、警力圍著群眾工作轉”。這些做法強調
①堅持群眾路線,轉變工作作風 ②重視代表提案,維護群眾權益
③促進信息公開,審慎行使權力 ④加強公民參與,主動接受監督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2011年中央政府各部門首次向社會公開上一年度“因公出國、公務車購置及運行、公務招待”
經費的支出情況。這
①是尊重公民監督權的表現 ②樹立了政府的權威
③是有效制約和監督政府權力的關鍵 ④有利于防止權力的濫用和腐敗的滋生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漫畫“瞞礦難掉烏紗”說明了我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
①要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②要依法有效行使手中權力
③要保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
④要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如果從政府角度,給這則漫畫擬寫一個標題,最佳的是
A.接受監督 集中民智 B.公共權力 切莫亂用
C.加強管理 依法執政 D.共商國是 同舟共濟
21. 2011年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初次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及草案說明在中國人大網公布,向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材料表明
A.全國人大常委會是我國最高立法機關 B.公民通過社會聽證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C.人大審慎行使行政權力,科學民主決策 D.人民代表大會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
22.青少年吸煙問題困擾著許多家長和老師。如果你是人大代表,為保護青少年不受煙草危
害,你可以
A.行使立法權,制定相關法律法規 B.行使決定權,制定問題解決方案
C.行使質詢權,向中小學提出質詢 D.行使提案權,提出解決問題議案
23.目前,我國的立法重點由制定新法轉到修訂舊法、抓緊配套方面。2012年國務院計劃完成“商標法修訂草案”等33項法律的起草、修訂,并提請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審議。這表明
A.國務院行使構建法律體系的職能 B.全國人大可以委托國務院行使立法權
C.國務院可以對所有法律進行修改 D.立法權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行使
24.在2012年2月召開的Z市八屆人大常委會一次會議上,Z市市長提請關于市口岸局局長的任命案未獲通過。市長提請任命的人選被人大常委會否決,這表明
①地方人大是本行政區的國家權力機關 ②人大常委會對政府工作行使了決定權
③人大常委會擁有對政府組成人員的任免權 ④行政權力受到人大常委會的有效制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通過各種形式問政于民、問計于民:
時間 內容
2010年1月11日~26日 5次召開座談會,就《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發展規劃綱要》問計于民
2011年1月20日~27日 5次召開座談會,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征求各民主黨派中央、無黨派人士、全國工商聯負責人等意見
2011年2月27日 接受中國政府網、新華網聯合采訪,并與廣大網民在線交流
從上述材料可以得出的合理結論是
①各民主黨派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協商 ②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行政 ③人民民主的形式不斷豐富和創新 ④基層民主制度不斷完善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6.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指出,要不斷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堅持任人唯賢,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的事業中來。這說明中國共產黨
① 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 ②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
③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 ④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2011年5月26日,人民日報評論員發表評論員指出:執政者要在眾聲喧嘩中傾聽“沉沒的聲音”。上述觀點與下列名言的寓意最貼近的是
A.上之所好,下必從之 B.天下所以服者,常生于不偏
C.法不阿貴,繩不繞曲 D.公則生明,廉則生威
28.“兩會”上,代表和委員們極為關心的是“頂層設計”,而如何從一個政治新名詞變成滲透到各個領域中的實際行動,“更重要的問題是頂層設計如何變成基層動力。”從政治生活角度看,這需要
①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地方要為中央服務,服從中央統籌大局
②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形成合力共創偉業
③認真落實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實現黨內民主帶動人民民主
④政府領導立法和保證執法,公民自覺守法,將依法治國落到實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9.近年來,公共外交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2010年,全國政協成功舉辦了以“對話、合作、共贏-----中國與世界”為議題的第六次“21世紀論壇”。在十一屆全國政協三次會議上,政協外事委員會提交了關于加強我國公共外交的書面發言,部分委員還提交了相關提案。由此可見,人民政協
A.創新了參政議政的方法和途徑 B.履行了參與國際事務的新職能
C.積極參與行使國家對外職權 D.是推動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
30.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點及優勢之一是民主的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下列做法中能夠體現這種統一的有
①居民委員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接受居民的監督和質詢 ②政協委員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參與行使國家權力 ③人大代表“審查國家賬本”,發揮監督作用 ④民主黨派通過政協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決定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31.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到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同發展,中國共產黨通過理論創新和實踐探索,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發展之路。這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
①依法執政,推進文化建設的法制化 ②與時俱進的品格和能力
③科學執政,把握文化建設發展規律 ④不斷變化的宗旨和理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對這一制度認識正確的
A.自治機關應在中央統一領導下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
B.民族自治機關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行政、司法機關
C.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民族鄉
D.民族自治地方以一個少數民族為主體自主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的內部事務
33.2012年藏歷新年到來之際,溫家寶在接見第十一世班禪額爾德尼·確吉杰布時,向藏傳佛教界朋友和廣大藏族同胞致以節日的問候,并希望班禪引導僧眾愛國守法持戒,為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發揮更加重要、積極的作用。這表明
①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②藏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得到國家的尊重和保護 ③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的最高利益與民族的整體利益 ④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
A.①②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
34.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來,已建立起以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為骨干的地方性自治法規體系,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環保等各個方面。材料說明
①西藏自治區具有獨立的地方立法權 ②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
③民族區域自治在法制化軌道上不斷推進 ④西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到切實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5.甲組同學撰寫論文的主要參考文獻有:《關于推動宗教參與和和諧社會建設的思考》、《發揮宗教團體在賑災救濟中的社會功能》、《論農村信教群眾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新時期愛國宗教人士的培養研究》。據此推斷,甲組的研究主題最可能是
A.我國如何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B.我國如何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C.我國宗教如何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D.我國如何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36.中國對包括西沙、南沙在內的南海諸島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在該海域進行例行巡航和科學考察及測量活動,是完全正當的、合法的。這體現出主權國家擁有
A.獨立權和平等權 B.自衛權和管轄權 C.獨立權和管轄權 D.平等權和自衛權
37.下列做法中,最能夠體現我國外交政策基本立場的是
A.發表《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1)》白皮書
B.發射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對接,和平利用太空
C.中老緬泰四國將在湄公河開展聯合巡邏執法工作
D.按照我國的發展水平、企業經營和就業等情況自主確定匯率政策
38.南海和平與穩定符合南海周邊各國的利益。我國明確表示,在有關南海的領土劃界、油氣 開發、漁業需求等問題中,領土劃界是我國在南海的核心利益。這反映出,我國外交政策捍衛的最高利益是
A.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B.我國的發展和繁榮
C.國家間的共同利益 D.我國的獨立和主權
39. 2011年11月,中國政府派代表團積極參加南非德班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經過艱難談判,各國最終在實施《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啟動綠色氣候基金等方面達成一致共識。這表明
A.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
B.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
C.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國際新秩序已經形成
D.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已經被霸權主義國家改變
40.與各國一道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是中國外加正常的重要組成部分。下列選項體現中國關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文化主張的是
A.“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B.“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C.“以勢交者,勢傾則絕;以利交者,利窮則散”
D.“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41.材料:2011年11月—2012年3月,我國進行縣、鎮兩級人民代表大會換屆選舉工作。在對符合選民資格的公民進行選民登記時,有同學認為,選舉是國家的事,中學生無需參與。理由是:中學生選不選舉、投票選誰,對國家都是微不足道、無關緊要的,不會影響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假如請你運用所學政治生活知識對該同學進行勸導,請寫出勸導要點。(8分)
42.背景:2011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此次個稅調整,是根據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作出的,有利于減輕廣大工薪階層稅收負擔,縮小收入差距,實現社會公平,促進經濟發展,充分反映了廣大百姓的呼聲。
我國個人所得稅調整大事記:
結合《政治生活》,說明材料中個人所得稅調整過程所體現的政治學道理。(10分)
43.材料:世界總是在動蕩中前行的。受埃及、突尼斯影響,利比亞、敘利亞、伊朗等北非和中東多國近來政局動蕩,引發大規模暴動和騷亂。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腐敗、貧困問題、經濟衰退、民族矛盾、宗教問題、美國重塑中東親美陣營等。
就北非、中東內亂發生的原因,結合所學的政治生活知識,談談這對我們國家有什么啟示?(12分)
44.背景掃描:4月11日,菲律賓最大軍艦在南海黃巖島附近海域與中國數艘海監船發生對峙,原因是菲方宣稱對該海域擁有主權,并企圖抓捕停靠在那里的中國捕魚船。中國駐馬尼拉大使館發聲明指出,一艘菲律賓軍艦當天非法進入中國海域,中方要求其立即離開。由此引發中菲兩國在南海領土爭端方面“最嚴重的一次對抗”(美聯社評論)。
就此,高一(1)班的同學就此新聞熱點展開了“了解國情國史,維護國家主權”的研究性學習活動,讓我們一起探究其中。
資料顯示:南海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漁業等資源。黃巖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1997年之前,菲律賓從未對此提出異議,現在卻提出領土主權要求。
(1)你認為現在菲律賓對黃巖島提出領土主權要求而引發中菲沖突政治根源是什么?(2分)
中菲黃巖島沖突爆發后,中國百姓對菲律賓的惡劣行徑個個是義憤填膺,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中國政府堅持理性態度,在積極尋求外交磋商的同時,也通過經貿、旅游等手段,有理、有力打出“組合拳”進行反制。
(2)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說明中國政府采取“反制措施”的依據。(8分)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政治答題卷
友情提示:第Ⅰ卷選擇題答案請全部涂在答題卡上。(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第Ⅱ卷 非選擇題(共4題,共40分)
(第Ⅱ卷答題請用黑色水筆書寫,按題號順序答在指定區域內)
41.(8分)
42.(12分)
43.(10分)
44.(1)(2分)
(2)(8分)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政治參考答案
1-10:CCBAD DDADB 11-20:BDCAB DBCBA
21-30:DDDBD DBCDA 31-40:CACDD CDDAB
4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主人。(1分)我們應當具有主人翁責任感,積極參與政治生活;(1分)在我國,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1分)我們應當樹立權利意識,珍惜公民權利,積極參加人大換屆選舉工作;(1分)民主選舉是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選民參加選舉的態度和能力是影響選舉結果的重要因素。(1分)公民行使好民主選舉的權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1分)是否積極參加選舉,是衡量公民參與感、責任感的重要尺度。(1分)那種“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的表現。(1分)
42.①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領導核心(2分);
②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民主執政,具有與時俱進的執政能力(2分);黨的主張通過人民代表大會的審議、通過才能把黨的意志變成國家意志。(2分)
③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組織經濟建設的職能(2分);
④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權。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2分),
43.①政府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做到依法行政,自覺接受人民監督,建設一個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3分)
②切實履行好政府職能。大力發展生產力,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2分)
③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堅持民族區域 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4分)
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努力。
(3分)
44.⑴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利益的對立是引起沖突的根源。菲律賓為了其自身利益而不惜損害中國利益導致沖突(2分)。
⑵①主權是一個國家的生命與靈魂,是國家最基本的構成要素,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是維護我們國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③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國家利益是正當的正義的;
④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
⑤我國政府有維護國家統一和保證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任意4點8分)。
2011年7月19日,《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決定》公布。
2011年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將起征點從2000元提高到3500元。
2010年10月,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民富國強”的理念。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歷史
(考試時間:90分鐘 滿分:100分)
命題人:車桂招 湯道富 審核人:湯道富
A卷 (共6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第十一屆全運會于2009年10月在山東省舉行。 “全民全心全運會,新風新貌新齊魯”、“齊魯齊心,全民全運”、“和諧齊魯風,精彩全運情”、“舉省一致辦全運,展示齊魯新形象”、“齊魯大地煥新顏,同慶祖國60華誕” 等都是本屆全運會的宣傳口號。那么,用齊魯代表山東起源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
2.毛澤東善讀史書,對贏政很是贊賞,他曾說“百代都行秦政制”。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A.秦使分封制壽終正寢 B.秦推行郡縣制影響重大
C.皇帝制被后世采用 D.三公九卿制得以延續
3.故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諸侯疑焉;立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適(通“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生爭,爭生亂。是故諸侯失位,則天下亂;大夫無等,則朝廷亂;妻妾不分,則家室亂;適孽無別,則宗族亂。材料主要論證了
A.宗法制的作用 B.嫡長子繼承制的作用
C.分封制的作用 D.分封制與宗法制之間的關系
4.唐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兄害弟,奪得皇位,歷來為史學家所非議。這是因為他違反
A.內外服制度 B.分封制度 C.宗法制度 D.禮制
5.魏征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賢臣,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魏征病死,唐太宗很難過,親自去他家吊唁,這在古代中國是至高無上的榮譽。可是在魏征死后,唐太宗聽信傳言懷疑魏征生前在朝廷私營結黨的嫌疑,沽名釣譽,他竟然親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一段君臣佳話,竟以此為終,讓人嘆息。唐太宗對魏征的態度生前死后的截然不同反映的實質是
A.魏征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B.君主專制統治需要
C.魏征生前在朝廷搞陰謀活動,人品不正,沒有體現一個臣子應有的人格價值
D.教育朝廷大臣學會做人
6.“前代選用,皆州郡察舉……至于齊隋,不勝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權而歸于吏部。自隋罷外選,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師春還秋住,烏聚云合。”這是唐玄宗時禮部尚書沈既濟對下列哪一制度的評價
A.推恩令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
7.“(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統以來……夫外之郡縣,其朝廷遠者,則鎮之以行中書省。郡縣又遠于省,若有邊徼之事者,則置宣慰司以達之。”對此材料理解正確的是
A.中央政府加強了對地方的有效管理
B.行省是元朝管轄邊疆的唯一機構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機關,擁有軍政大權
D.行省轄區廣闊,發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
8.“雍正七年(1729年),青海軍事興,始設軍機房,領以親王、大臣,予銀印,印藏內奏事太監處,有事請而用之。”這段材料表明軍機處
①因軍事需要而設置 ②降低了行政效率
③參與國事決策 ④由皇帝的親信組成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9.從文明史角度看,鴉片戰爭是西方先進工業文明對中國落后農業文明的一次沖擊。下列選項中不能夠佐證這一觀點的是
A.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地位,逐漸淪為殖民地社會
B.中國封建經濟日益解體,新的經濟因素產生并發展
C.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近代中國物質生活和社會習俗變遷的主要特征
D.西學傳入,先進中國人學習西方逐步深入,舊制度、舊觀念受沖擊
10.洪仁玕在《資政新篇》中說:“興銀行。倘有百萬家財者…… 或三、四富民共請立,或一人請立,均無不可”、“準富者請人雇工,不得買奴,貽笑外邦。”這表明他
A.維護平均主義的分配方案 w.w.w.g.k.x.x.c.o.m B.反映了農民階級的愿望
C.提倡發展資本主義工商業 D.停留于中國古代的落后思想
11.新派人士指出:“吾國數千年來之社會生活,莫不受名教羈縻之苦。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思想之不自由,莫甚于此……故吾人今日者,果欲創新生活,滌新道德,求為廿世紀之新國民,則必自實行其思想革命始。除昔日保守盲從之習慣,而礪今日自由意志之精神。”新派人士的代表人物應是
A.李鴻章 B.康有為 C.孫中山 D.陳獨秀
12.某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小組深入江西農村考察,在瑞金某個偏僻山村的舊墻壁上發現了“打土壕,分田地”的標語,這最有可能是哪個時期留下的?
A.五四運動時期 B.國共十年對峙時期
C.抗日戰爭時期 D.解放戰爭時期
13.2010年,為慶祝中國與印度建交60周年,中國在印度舉辦“中國節”,印度在中國舉辦“印度節”。下列事件與中印關系直接相關的是
A.日內瓦國際會議 B.不結盟運動的興起
C.“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 D.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4.根據中國國情,黨和政府在某些地區先后設立了民族自治區、經濟特區和特別行政區。三者的共同之處是
A.都實行特殊經濟政策和不同社會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統一管轄和行使主權
C.都實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體制 D.都有較大的自治管理權和行政自主權
15.花鼓戲原是在農村流動演出的民間戲曲,某一時期,在城市風行,引起政府的查禁。不過禁者自禁,演者仍演,尤其是在租界區,還開了不少新戲館。據此推斷“某一時期”是指
A.19世紀末20世紀初 B.18世紀末 C.20世紀中晚期 D.19世紀初
16.在紀念萬隆會議召開50周年的大會上,時任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說:“中國將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永遠做亞非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中國的發展不會妨礙或威脅任何國家,只會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對這段話理解不正確的是:
A.中國永遠不會成為對世界有威脅的國家
B.中國已經、并將永遠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
C.中國與亞非國家沒有利益的分歧
D.中國的發展可以為世界和平作出巨大的貢獻
17.1925年部分省份國民黨員構成表,它表明,1925年的國民黨
地區 黨員人數 學生 工人 農民
綏遠 3200 8% 3% 80%
湖北 1877 63.1% 2.3% 8.9%
廣東 15000 21.2% 20.1% 39.1%
A.發展重心由北向南轉移
B.實行了土地革命政策
C.是多階層組成的革命聯盟
D.性質發生了根本變化
18.2008年4月9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建國
后有關西藏歷史發展的新聞發布會。
以下是西藏自治區經濟發展比較表,下列對西藏變化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項目時間 工業總產值 農業總產值 人均收入
1949年 0 0.24億元 ——
2007年 47億元 76.34億元 2778元
①黨實行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發展繁榮的原則②在全國率先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③各地干部群眾的大力支援④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重新落實民族政策、宗教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1919年春,上海各界人民積極參加愛國運動,上海“大世界”娛樂場中的跑馬生意也隨之蕭條了,有人在其大門上貼了一副對聯:“正應籌策補亡羊,哪有心思看跑馬。”其中“亡羊”喻指:
A.帝國主義強迫中國簽訂《辛丑條約》 B.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
C.日本強迫袁世凱政府接受“二十一條” D.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失敗
20.下圖兩部文獻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對此正確的表述是
A.都反對封建主義壓迫,但由于當時條件不具備都無法真正的落實
B.都成為太平天國的建國綱領,反映了農民的愿望
C.都主張發展資本主義,邁出了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
D.都以絕對平均主義作為指導思想,以建立民主政治為奮斗目標
21.仔細觀察下列圖片,如果用一個主題概括圖中事件的教訓,最突出的應該是
A.必須盡快解決農民土地問題 B.要不惜一切代價奪取大城市
C.必須走適合國情的革命道路 D.必須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22.下圖是20世紀80年代中英兩國領導人的會面場景,鄧小平談話中闡述的主題是
A.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B.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
C.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相互借簽
D.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23.下圖為1971年10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團長喬冠華( 左)、副團長黃華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瀟灑而豪放的大笑。這被西方媒體描述為“震碎了議會大廈的玻璃”的笑聲是因為:
A.中華人民共和國與蘇聯建交
B.中華人民共和國與美國建交
C.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世貿組織
D.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恢復了
24.在辛亥革命時期,老百姓能讀到的報紙是
A.《人民日報》 B.《紅色中華》 C.《中央日報》 D.《民報》
25.下圖為歷屆聯大討論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權利時支持中國票數增長示意圖。對此理解錯誤的是
A.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席位是大勢所趨 B.第三世界力量崛起
C.西方國家消除對華的敵視政策 D.中國國際地位提高
26.下表為第一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的政黨狀況:?
姓 名 毛澤東 朱 德 劉少奇 宋慶齡 李濟深 張 瀾 高 崗
政黨 中共 中共 中共 民革 民革 民盟 中共
上表說明:?
A.新中國是中國共產黨和各主民黨派聯合的政府?
B.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和民主協商的政治制度
C.新中國在政體上實行多黨制
D.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地位極不穩固
27.1936年,當中國革命和中華民族處于生死攸關的歷史時刻,在中國的大西北先后發生了兩件幾乎堪稱扭轉時局的政治事件。下列詩句中與這兩件事件有關的是
①鐵流兩萬五千里,各路勁旅大會師 ②黃洋界上炮聲隆,人杰地靈唱大風
③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④誰人不知張少帥,千古功臣一代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8.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意即“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
運用該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國家間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內瓦會議圓滿成功 B.兩極格局的形成
C.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D.“冷戰政策”的出籠
29.1971年,周恩來在接見來訪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時說:“你們這次來,打開了兩國人民友誼的大門。”這反映出當時中美關系解凍的特點是
A.以民促官   B.國際推動   C.官方交流   D.以官帶民
30.下圖是研究日本侵華歷史的 ①第一手資料 ②第二手資料 ③文獻資料 ④實物資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注:偽滿洲國界碑)
31.“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紀雅典等若干古希臘城邦所實施的一項獨特的政治法律制度。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會第6次常務委員會會議期間(12月),常務委員會會詢問公民大會是否需要進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擺脫影響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對其敘述,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絕對民主的政治制度,在《十二銅表法》里可得到印證
B.把反民主勢力置于公民大會的嚴密控制之下
C.是一種以民主方式反對民主敵人的有效方法
D.是克里斯提尼改革的政治措施
32.從下列兩幅圖片中,你能得到的共同信息是:
A.兩國的君主實行專制 B.兩國的民主發展到最高峰
C.兩國的君主復辟遭到失敗 D.民主與專制的斗爭
33.“雅典公民帕帕迪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他通過抽簽到來法庭,參加審判蘇格拉底。盡管許多問題聽不懂,但最后舉手投票時,帕帕迪投蘇格拉底有罪!”(《蘇格拉底之死》)以上描述不能說明的是
A.雅典民主制度較大限度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
B.雅典民主創造了抽簽制、投票制等民主的運作方式
C.雅典民主使雅典人直接參與國家管理
D.雅典民主容易導致權力的濫用或誤用
34.實行民主制的雅典國家被稱作“男性公民的俱樂部”,這意味雅典國家的主人是
A.全體奴隸主 B.除奴隸之外的全體成的男性
C.除奴隸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 D.從事工商業的成年男性
35.《權利法案》、美國1787年憲法、法國1875年憲法的相似點是
A.都限制王權 B.都體現三權分立原則
C.都體現民主原則 D.都體現中央集權原則
36.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在《論美國的民主》一書中說道:“美國的聯邦憲法,好像能工巧匠創造的一件只能使發明人成名發財,而落到他人之手就變成一無用處的美麗藝術品。”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A.美國的民主制度具有很強的可推廣性
B.美國的民主制度離不開特定的自然環境、法制和民情
C.美國的聯邦憲法是一件好看而不適用的美麗藝術品
D.美國的聯邦憲法是美國人排除外部思想的影響而獨自發明的
37.雅典人認為:“在我們的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和寬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務中,我們是遵守法律。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使我們心悅誠服。”這段材料體現了雅典人基本政治理念有
①自由、寬恕 ②人民主權 ③法律至上 ④輪番而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8.古羅馬的《民法大全》規定“寧可漏網一千,不可枉屈一人”,這反映了羅馬法
A.調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維護統治 B.主張重罪輕罰
C.塑造了西方的寬容精神 D.包含理性、證據、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39.1871年《德意志帝國憲法》第十五條規定:“聯邦議會的主席職位及其事務的領導權屬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國宰相。” 此規定表明
A.國家元首由選舉產生 B.國家行政權屬于宰相
C.國家權力中心為議會 D.宰相只對國家元首負責而不對議會負責
40.“一個好兄弟不如一個好鄰居”、“與鄰為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外交中,最能體現這種思想的是
A.中美歷經曲折,最終建立外交關系 B.參與發起創立亞太經合組織
C.積極參加世界貿易組織 D.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
B卷 (共40分)
二、材料問答題
41.(2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時間 事件 出處
漢武帝建元元年 詔舉賢良方正直言極諫之士 《資治通鑒·漢紀》
唐貞觀七年 大宗與秘書監魏征從容論自古理政得失 《貞觀政要》
清雍正七年 始設軍機房 《清史稿》
材料二 甲午戰爭后,康有為指出:西洋各國,皆以教主紀年,乃中國者,歷朝數十、閱帝數百、年號幾千,記述既艱,考據不便,惟有仿效西洋善法,改以孔子紀年。
材料三 當時的守舊人士蘇輿曾評論:“其(梁啟超)言以康之《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為主,而平等、民權、孔子紀年諸謬說輔之。倡平等,墮綱常也;伸民權,無君上也;孔子紀年,欲人不知有本朝也。”……宋教仁則指出:“我國近年有悟及以帝王稱號紀元之非者,乃相率欲用新紀元法;或以唐堯紀、或以夏禹紀、或以孔子紀,然揆之民族主義,皆無大紀念、無大關系,唯有改采黃帝紀年,始能合于民族主義之精神。”
——材料二、三摘編自沈松僑《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
材料四 在討論新國家的紀年法時,黃帝紀年遭到異議。《論黃帝紀元》一文指出:“自革命以來,各省民軍皆用黃帝年號,此為一時權宜計,固足以喚起國民之種族思想。然為永久計,若欲以此為民主國之紀元,則與新民國之民主主義大相刺謬。”因為“我國所謂黃帝,無論其功德如何,要為專制政體之皇帝”,共和政府“方排斥之不暇,寧有崇拜之理”!更因黃帝“年遠代湮”,無確定生年,用作紀年,無可征信。這種看法為當時一般黨人的共識,所以便有了“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 日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的改元決定。
——摘自鄭師渠《中國文化通史·晚清卷》
(1)據材料一、二,概括中國古代紀年法的特點。(3分)
(2)結合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提出“孔子紀年”的時代背景和真實意圖。 (4分)
(3)在對待“孔子紀年”的問題上,材料三中蘇輿和宋教仁的觀點有何不同 指出材料四確立的紀年法并分析其歷史意義。(7分)
(4)新中國成立以來一直采用公元紀年,但近年來有學者以提高民族自信心為由,倡議改用“黃帝紀年”。你是否贊同這一倡議?結合上述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理由。(6分)
42.(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時間的裁判席面前,
那奧林匹司諸神的偉大母親——
黑色的土地,將是最好的證人。
因為正是我,為他拔掉了眾多的債權標,
以前他備受奴役,而今已重獲自由。 ——梭倫
材料二 北方長期戰亂,百姓流亡,土地荒蕪。北魏頒布均田令,規定男子15歲以上,授給露田40畝、桑田20畝,婦人授露田20畝。露田加倍授給,以備休耕。露田不得買賣,授田者身死或年滿70者歸還官府。桑田則永為個人所有,不須還官,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買賣。
——摘編自趙毅等主編《中國古代史》
(1)據材料一,說明梭倫是怎樣使“他”重獲自由的?這對雅典民主政治產生了怎樣的影響?(4分)
(2)據材料二推斷北魏土地所有制有哪幾種類型,并說明依據 (不得照抄材料)。上述材料反映梭倫改革與北魏孝文帝改革在解決社會問題方面有何相似之處 (6分)
43.(10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路德等改革家)提出改革婚姻制度的主張,具體內容是:制訂新的婚姻法規,廢除秘密婚姻 (秘密婚姻原指男女兩人在教士面前互換婚誓后所構成的正式婚姻,它不經過婚禮,也不需要取得父母的同意和公眾的承認),政府的世俗法庭批準婚姻或由經政府授權的教會法庭來審核批準婚姻登記等。新的婚姻法規定,結婚不再屬于宗教七大圣儀之一。
材料二 新教的婚姻改革家們在付諸實踐的時候比較保守,往往沒有家長同意的簽字就不給辦理結婚登記,這使得父母們實際上控制了兒女的婚姻。新教徒視婚禮為大事,強調必須舉行公開的婚禮,并且一定要有證婚人,才算完成了結婚。
——以上材料均摘自史仲文、胡曉林《世界近代前期宗教史》
(1)據材料一、二,概括新教徒結婚的條件。(4分)
(2)在婚姻改革前后,婚姻的主導力量發生了怎樣變化 上述婚姻改革對西歐社會產生怎樣的積極影響 (6分)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歷史答題卷
41.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分)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2.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3.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龍巖一中2011—2012學年第四學段(模塊)考試
高二歷史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B C B D A C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D B A C C B D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C A D D C B D C A D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A C C B C D D D
41.(20分) (1)特點:以帝王為中心 (或帶有專制主義色彩);長期使用年號紀年;改元頻繁。(3分)答出符合題意的兩點即可。) (2)背景:甲午戰爭后,民族危機深重;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西學進一步傳播,維新思想進一步發展;變法阻力大 (或守舊勢力強大)。(答出符合題意的三點即可。) 意圖:借助孔子權威,宣揚維新變法。(4分)(3)不同:蘇輿認為孔子紀年與平等、民權都是“謬說”,主張維持舊有的紀年方式;宋教仁認為孔子紀年比帝王稱號紀年進步,主張采用更符合民族主義精神的黃帝年紀年法。(3分)紀年法:國號 (或民國)紀年法。(1分) 意義:反映了君主專制時代的終結 (或結束了以帝王為中心的紀年方式);體現了民主共和的精神;成為中華民國建立的標志之一。(3分。答出符合題意的兩點即可。)
(4)答案一:贊同。(1分)理由:黃帝紀年能夠體現中國悠久的歷史;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有助于提高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信心。公元紀年帶有明顯的西方色彩,缺乏中國特色;與中國傳統文化難以有機融合。(5分)
答案二:不贊同。(1分)理由:黃帝紀年帶有專制色彩(或與民主精神相違背);黃帝生卒年份難以考證,不宜作為紀年;民族自信心的增強應基于綜合國力的提高,而不在于紀年法的改變。公元紀年為世界各國所通用(或約定俗成);采用公元紀年,有利于對外開放與交流。(或融入全球化潮流)(5分)
42.(1)說明:拔除債權標 (或頒布 “解負令”)。(1分) 影響:保護了平民的利益,穩定了平民階層;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3分) (2) 類型:土地公有制 (或國有制)和土地私有制(或農民土地所有制)。(2分)依據:土地還授、買賣的規定。(2分)
相似之處:解決土地問題,發展農業生產。(2分)
43.(1)登記;家長同意;婚禮公開,要有證婚人。(4分。只要答出其中三點即可)
(2)變化:以教會為主導轉變為世俗力量(政府和家長)為主導。(2分) 影響:沖擊了傳統婚姻;削弱了教會權力;宣揚了人文主義;增強了人們的法制觀念。(4分)只要答出符合題意、言之有理的三點即可)
廣州起義
秋收起義
南昌起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南阳市| 延安市| 望都县| 连城县| 武隆县| 新源县| 莱西市| 石景山区| 广西| 石泉县| 迭部县| 鹤山市| 大方县| 广德县| 黄大仙区| 台安县| 安化县| 泽州县| 新乡市| 富蕴县| 手机| 文水县| 讷河市| 洛阳市| 武城县| 通山县| 龙口市| 来安县| 吉水县| 青田县| 隆化县| 屯留县| 岢岚县| 灌云县| 同心县| 二连浩特市| 西宁市| 孟连| 健康| 雅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