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課 推動認識發展第二框 體會認識發展的歷程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1.理解認識從“感性具體——思維抽象——思維具體”的發展過程。2.體會認識不斷深化的歷程。【核心素養】科學精神:理解感性具體、思維抽象和思維具體,體會認識不斷深化的歷程,提高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和透過現象認識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增強觀察生活現象、分析事物本質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維品質,運用創新思維、科學思維處理問題。樹立科學精神。公共參與: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重點難點】重點:理解感性具體的含義,理解思維抽象的含義,掌握思維抽象的方法。難點: 理解感性具體與思維抽象之間的關系,理解思維具體的含義,掌握實現思維具體的方法,領會感性具體與思維抽象、思維抽象與思維具體之間的關系,及其在推動認識發展中的意義。【教學過程】探究點一 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合作探究】議題:正確理解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我們初到一所學校,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場、花草樹木,接觸一些同學和老師,了解這所學校的規模以及周圍環境,于是在頭腦中形成了關于這所學校的一個比較完整的印象。(1)你對所在學校的初次印象是什么 (2)你對所在學?,F在的看法又是怎樣的 答案 (1)我們對學校的初次印象首先就是看到它的教室、宿舍、食堂、操場、花草樹木,接觸一些同學和老師,了解這所學校的規模以及它的周圍環境。這是我們通過感官感知到的具體的認識對象。這種感性具體的認識,是一種直觀的整體表象,是事物多種多樣的現象和外部聯系在我們頭腦中的反映。(2)現在的看法發生了變化,對學校的一切了解得更深了,知道了某個教師的授課風格、學校各處室的功能,深切體會到這所學校的校風、校紀,更能體會到這所學校的靈魂所在。我們不再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開始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開始認識和把握一個本質與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我們的認識就向前發展,這是運用思維抽象能夠把握到的。【核心歸納】認識從感性具體發展到思維抽象的原因感性具體雖然是對事物整體的認識,但它只停留在事物的外部形象上,還沒有揭示事物的內在聯系和本質,沒有把握本質與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因而它對事物的認識還不完全。認識要向前發展,就需要運用思維抽象。典例1 馬克思從分析商品開始,認識到商品的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是其本質屬性,進而分析貨幣,研究了資本主義的生產過程、流通過程和資本主義的生產總過程,寫出了《資本論》一書,從而建立起一個再現資本主義社會的嚴密的科學體系。上述材料對我們實現從思維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有什么啟發 答案 實現從思維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要選擇正確的環節。①要選擇一個合適的上升起點。這樣的起點是這類事物中最基本的概念,它包含著研究對象整個發展過程的一切矛盾。②確定邏輯中介。這一中介能把最抽象的起點和作為思維具體的邏輯終點連接起來。③運用從思維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的方法,達到從思維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的邏輯終點,把握客觀對象的整體及其發展規律。解析 解答本題首先要根據課本知識,明確如何實現從思維抽象上升到思維具體,然后根據材料中的做法能夠體現哪些必經步驟回答即可。探究點二 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議題: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庖丁初學解牛時,只對牛的外部特征有直觀的認識,不知道該從何處下刀。經過反復實踐之后,他逐步知道了牛的內部結構,認識從感性具體深入到思維抽象,達到了“庖丁解牛,目無全牛”的階段。但這還不是純熟的階段。又經過不斷實踐之后,庖丁弄清楚了牛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征之間的關系,這時呈現在他面前的牛,又成為一頭完整的牛,但不是最初的“只見其表不知其里”的牛,而是一頭“既知其表又知其里,且知道其表里關系”的牛。這時,庖丁才能純熟地解牛。試從認識深化過程的維度,說說“庖丁解?!睂δ愕膯l。答案 庖丁初學解牛時,對牛的外部特征有直觀的認識,這是一個感性具體的階段。經過反復實踐之后,他逐步知道了牛的內部結構,認識從感性具體深入到思維抽象,又經過不斷實踐之后,庖丁弄清楚了牛的內部結構和外部特征之間的關系,這時呈現在他面前的牛,又成為一頭完整的牛,而且是一頭“既知其表又知其里,且知道其表里關系”的牛,這個階段,庖丁已經從思維抽象上升為思維具體。認識再次走向深化。【核心歸納】1.認識從思維抽象發展到思維具體的原因(1)思維抽象只是停留在對事物的某一方面、某一部分或某種共性的認識上,還沒有達到對本質和現象相統一的事物整體的認識。認識要深化,就需要進入思維具體階段。(2)人們通過思維抽象形成的是對事物零散的、片面的認識,還不能把握事物整體的本質和規律。認識不能停留在思維抽象階段。要在思維中再現活生生的內容豐富的具體事物,認識必須發展到思維具體。2.如何理解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兩個階段之間的關系運用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目的在于把握客觀對象的整體及其發展規律。這種方法是以感性具體為起點,經過抽象的中間環節,又回復到思維中的具體。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思維過程的這兩個階段相互依賴、不可分割。掌握抽象和具體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正確地運用這種辯證思維方法,對于我們獲得對事物全面而具體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典例2 在地球大氣層的自然狀態下,自由落體運動受到空氣阻力因素的干擾,人們直觀看到的現象是重物比輕物先落地,因此亞里士多德作出了重物比輕物先落地的結論。人們也因此沒有認識清楚落體運動的規律。在伽利略時代,人們還無法用物質手段創設真空環境來從事落體試驗,伽利略就依靠思維抽象,在思想上撇開空氣阻力的因素,設想在純粹狀態下的落體運動,從而得出了自由落體運動定律,認為如果不計空氣阻力,輕重物體的自由下落速度是相同的,即重力加速度的大小是相同的,推翻了亞里士多德的結論。結合上述材料,說明在自由落體運動定律的發現中是如何進行思維抽象的。答案 ①分離是思維抽象的起始環節。在這一發現中,撇開了化學現象、生物現象以及其他形式的物理現象,把落體運動這一特定的物理現象從現象總體中抽出來。②提純是思維抽象的關鍵環節。在這一發現中,撇開空氣阻力的因素,設想在純粹狀態下的落體運動,進行了提純。③簡略化是表述思維抽象結果的環節。一般說來,落體運動是在地球大氣層的自然狀態下進行的,要把握自然狀態下的落體運動就要考慮阻力因素,相對實際情況,伽利略的落體定律是一種抽象的簡略認識。④理想化是思維抽象的一種特殊形式。伽利略設定的真空狀態就是一種理想化的形式。解析 根據材料可以看出:在自由落體運動定律的發現中運用了分離、提純、簡略化、理想化思維抽象方法。典例3 劉旭海到林中游玩,見到了大量蹦蹦跳跳的松鼠,覺得非??蓯?。回到家后,他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對松鼠的種類、生理結構、生活習性等方面的知識有了深入的了解;又通過對市場行情的考察,他覺得養殖松鼠具有很大的市場潛力,決定辦松鼠養殖場。在養殖過程中,他和松鼠親密接觸,對松鼠的習性、生長發育、生活規律、市場需求量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養殖場越辦越紅火,由一家到多家,由本地到外地。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思維具體的內容的 答案 ①劉旭海從在樹林中覺得松鼠可愛到查閱資料了解松鼠各方面的知識,體現了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的認識過程。“覺得可愛”屬于感性具體;查閱資料了解松鼠各方面的知識屬于對松鼠某些方面的本質的把握,應屬于思維抽象的認識。②從通過查閱資料了解松鼠各方面的知識到辦松鼠養殖場屬于由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階段。在實踐中檢驗、發展、補充理論知識,對松鼠有了更加全面和具體的了解,從而從整體上具體地把握了松鼠的本質和生長規律,達到了思維具體。養殖場由一家到多家、由本地到外地的發展就是思維具體的最好證明。解析 材料中劉旭海由見到松鼠覺得非常可愛,到查閱了大量資料,深入了解,再到養殖松鼠,與松鼠親密接觸,更深入地了解松鼠,體現了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的過程。回答本題要綜合運用思維具體的各方面知識。思維具體的整體過程包含兩個階段: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要結合這兩個階段具體分析。思維拓展從感性具體到思維抽象,再從思維抽象到思維具體,目的在于把握客觀對象的整體及其發展規律。對思維具體的把握必須通過實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才能達到思維具體。【知識網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