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七課 學會歸納與類比推理第二框 類比推理及其方法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1.了解類比推理的含義、作用及意義;2.知道類比推理與比較、比喻的區別;3.明確類比推理的方法及提高類比推理可靠性的措施。【核心素養】科學精神:理解類比推理的種類、應用和作用,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正確認識類比推理,樹立科學態度。公共參與:依據類比推理,進行類比試驗,用理論指導實踐。【重點難點】重點:理解類比推理的含義及客觀依據,對類比與比較、比喻作出區分,明確類比推理的內容,明確提高類比推理可靠性的方法。。難點: 理解類比推理是或然推理,理解類比推理的重要作用。【教學過程】探究點一 類比推理的含義【合作探究】議題:正確理解類比推理的含義人們看到,把碳酸鈣放入水中隔相當長時間后取出,再把它放在火上烤或日曬雨淋,甚至用堿液處理,它的性質及其重量都不發生什么變化,這是因為碳酸鈣的各原子之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的緣故。由此有人設想:帶色的衣服經過日曬、雨淋、肥皂水洗后常有褪色現象,怎樣能使衣服永不褪色呢 是否可使染料與紡織物間結成牢固的分子鏈,比如用活性氯原子的染料把紡織物的氫原子拉出來,這樣染出來的紡織物也許能夠經得起日曬、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試分析此推理。答案 此推理屬類比推理,推理正確。其推理的過程是:把碳酸鈣放入水中一段時間后,因為它的分子的各原子之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因而可以抗腐蝕,不論火烤、日曬、雨淋或堿液處理,都不會影響它的重量及其性質。依上述道理,設法使染料與紡織物間結成牢固的分子鏈,如用活性氯原子的染料把紡織物的氫原子拉出來。因而,也許能使這樣染成的布料經得起日曬、雨淋、肥皂水的作用而不褪色。【核心歸納】類比與比較、對比、比喻的區別比較的目的在于認識兩類事物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它是一種簡單的邏輯方法。對比也是一種比較,但對比是同一種事物在正反兩方面進行的,相對性突出,如灰塵的有無、品質的好壞,從而說明某一方面的重要性;而比較常常是一種事物與另一種事物相比,突出其中一種事物的特點,如鯨與象(大)、樹與樓(高),一般不具有相對性。對比是把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后,推導出它們之間的差異點,使結論映襯而出的論證方法。事物的特征和本質在對比中最容易顯露出來,特別是正反相互對立的事物的比較,具有極大的鮮明性,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經過對比,正確的論點更加穩固。這種方法可以增強論證的鮮明性,使讀者清楚作者贊成什么,反對什么。如果說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那么類比則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類比法是將性質、特點在某些方面相同或相近的不同事物加以比較,從而引出結論的方法。類比論證,是根據一種事物的某些特征來證明另一種事物也有類似特征的論證方法。它抓住兩種事物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進行類比推理,把抽象的道理具體化,以啟發人思考。這種論證,一定要找準類比點。不管是自然現象的類比,還是古今中外事實的類比等,都要找出類比事物和所要證明道理之間的共性,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比喻是一種修辭手法,是以具體的事物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地表達出來,借以增強文章的感染力。比喻是把一樣東西比作另一樣東西,而類比是兩種東西有同樣的特征才放一起比較,目的是推出新知識。請看以下兩例:①天上也是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只有幾片薄紗似的輕云,平貼于空中,就如一個女郎,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圍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鄭振鐸《海燕》)(二者相似嗎)②人病見鬼,猶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牛也。伯樂、庖丁所見非馬與牛,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王充《訂鬼》)(說的道理一樣嗎)以上兩例,一為比喻,一為類比。就其結構形式而言,均由主客體兩部分構成,且常有“如”與“猶”之類聯結詞,這是它們在表現形態上的相似之處,因而又是極難區分之處。面對這類語言現象,倘要論及孰為比喻,孰為類比,如果單以結構形態為據,恐怕很難辨得清。但是,若能透過現象尋其本質,卻也不難找到區分的方法。從例①中可以看出,作者以“穿了絕美的藍色夏衣,而頸間卻繞了一段絕細絕輕的白紗巾的女郎”設喻,借以描繪飄浮著“幾件薄紗似的輕云”的皎潔無比的蔚藍色“天空”,形象地勾勒出淡雅秀麗的夏日??諝庀?。用作本體的天空屬自然范疇,用作喻體的女郎屬人類范疇,二者是本質不同的兩類事物,然而在形態上卻有著相似的特點:藍色的主體上襯著白色,透出艷麗迷人的魅力。例②將“人病見鬼”與“伯馬之見馬,庖丁之見?!毕囝惐?用以證明“病者所見非鬼”的觀點。“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由于神志高度凝聚,進入迷離恍惚的境界,出神入化,形成錯覺;同理,人體病痛,精念存想,憂愁恐懼,神志恍惚,便會“見鬼”,與“伯樂之見馬,庖丁之見?!碑攲偻?既然“伯樂、皰丁所見非馬與牛”,所以“則,亦知夫病者所見非鬼也”,兩相類比,有力地否定了鬼的存在,閃爍著樸素唯物主義思想的熠熠光輝。由此看來,用作本體和喻體的兩事物非同質同類,是形成比喻的前提;有相似點,是形成比喻的關鍵。用作本體和喻體的兩事物,同質或同類,是形成類比的前提;有相同或相似點,是形成類比的關鍵,這是比喻和類比的分水嶺。構成比喻的兩事物,之所以必須是非同質同類,其原因在于同質或同類事物之間,只存在對比或類比的關系(對比重在對事物間的差異性的揭示,而類比則著重于對事物間共性的展現)。典例1 1935年5月,中國工農紅軍抵達大渡河的安順渡口。這里山石峭峻,地域狹小,部隊沒有回旋余地。七十多年前,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及其部隊就是在這兒全軍覆沒的。紅軍抵達大渡河時,蔣介石得意忘形地叫囂說:紅軍前有大渡河,后有金沙江,插翅難飛,只有做第二個石達開了。為什么說蔣介石的類比推理是錯誤的 答案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與石達開的農民軍是兩種性質根本不同的軍隊,是兩種實質不同的對象,不能根據都到大渡河這一處境相同的表面現象,推出結論。犯了“機械類比”的錯誤。解析 作為類比根據的相同屬性越接近本質屬性,其推論的可靠程度就越高。類比推理中已知共有屬性的數目固然重要,但已知相同屬性與推出屬性之間聯系的密切程度更為重要,列出許多不相關的相似點,還不如找出一兩個最相關的相似點,如果類比根據的相同屬性沒有接近本質屬性,就會犯“機械類比”的錯誤。探究點二 類比推理的方法議題:正確理解類比推理的方法有一則“莊子借糧”的故事:莊子家境貧寒,于是向監河侯借糧。監河侯說:“行啊,等我收取封邑的稅金,就借給你三百金,好嗎 ”莊子聽了憤憤地說:“我昨天來的時候,看到有條鯽魚在車輪碾過的小坑洼里掙扎。我問它怎么啦,它說求我給他一些水救命。我對它說:‘行啊,我將到南方去游說吳王越王,引西江之水來救你,好嗎 ’鯽魚聽了憤憤地說:‘你現在給我一些水我就能活下來了,如果等你引來西江水,我早在干魚店了!’”分析莊子的類比推理的過程。答案 在這則故事中,莊子用鯽魚的處境和自己的處境作類比:鯽魚急需水救命,莊子急需糧食救命;等引來西江水鯽魚早就渴死了,等監河侯收取稅金自己早就餓死了。通過這種類比,莊子表達了自己對監河侯為富不仁的憤怒。這就是類比推理。類比推理就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在某些屬性上相同或相似,推出它們在另外的屬性上也相同或相似的推理。當然,這些屬性指的是事物的本質屬性,而不是表面屬性。上面的故事就可用類比推理的形式表示:鯽魚急需水,卻要等到西江水來才能得水,那時鯽魚早已死去,莊子急需糧,卻要等到收取稅金后才能得糧,所以,那時莊子也早已死去。【核心歸納】類比推理的分類1.正類比推理正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再根據其中某個或某類事物還具有其他屬性,從而推出另一個或一類事物也具有其他屬性的推理。正類比推理也叫同性類比推理,其邏輯形式可以表示為:A事物具有屬性a、b、c、d,B事物具有屬性a、b、c,所以,B事物也具有屬性d。傳說魯班就是根據雨傘與荷葉的相似性運用正類比推理發明雨傘的:荷葉是圓的,葉面布滿葉脈,并且有葉莖。于是魯班用把羊皮剪成圓形,作為傘面;把竹竿劈成細竹條,作為支架;再用一根木棍來固定支架。已知荷葉頂在頭上可以避雨,所以傘也可以避雨。2.反類比推理反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不具有某些屬性,再根據其中某個或某類事物還不具有其他屬性,從而推出另一個或一類事物也不具有其他屬性的推理。反類比推理也叫異性類比推理,其邏輯形式可以表示為:A事物不具有屬性a、b、c、d,B事物不具有屬性a、b、c,所以,B事物也不具有屬性d。看下面這則幽默故事:一天,將軍的兒子看到一名士兵。為了顯示自己的身份,他故意攔住士兵問道:“你父親是做什么的 ”士兵答道:“是農民?!彼謫柕?“那你父親為什么沒把你培養成農民呢 ”士兵很氣憤,便反問道:“你父親是做什么的 ”他揚揚得意地答道:“將軍?!笔勘纸又鴨?“那你父親為什么沒有把你培養成一名將軍呢 ”這則故事中,士兵就是用反類比推理反擊將軍的兒子的,即:我不是農民,你不是將軍;你父親沒有把你培養成將軍,所以我父親沒有把我培養成農民。3.合類比推理合類比推理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推出它們都具有另一屬性;再根據它們不具有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屬性,推出它們都不具有另一屬性。合類比推理是正類比推理和反類比推理的綜合運用,雖然它的推理前提和結論較之于它們復雜,但比它們全面。其推理形式可以表示為:A事物有屬性a、b、c、d,無屬性e、f、g、h,B事物有屬性a、b、c,無屬性e、f、g,所以,B事物有屬性d,無屬性h。4.模擬類比推理模擬類比推理是通過模型實驗根據某個或某類事物的屬性和關系推出另一個或一類事物也具有該屬性和關系的推理。仿生學可以說就是以模擬類比推理為基礎發展起來的一門學科。比如模仿青蛙眼睛的獨特結構制造出“電子蛙眼”,模仿螢火蟲發光的特性制造出人工冷光,模仿能放電的“電魚”制造出伏特電池等;而模仿各種昆蟲的特性制造出的科技產品更是舉不勝舉。此外,人工智能其實也是以模擬類比推理為理論基礎的。比如機器人就是模仿人體結構和功能制造出來的。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根據自然原型設計制造出模型,使模型具有和自然原型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功能和結構等。換言之,它是由原型推出模型的模擬類比推理。其推理形式可以表示為:原型A中,屬性a、b、c與d具有R關系,模型B經設計具有屬性a、b、c,所以,模型B中,屬性a、b、c與d也具有R關系。在某些科學研究、大型工程建設過程中,通常會先采取模型的形式進行試驗,在試驗成功后再進行實際應用。比如,建造大型水壩時,都會先設計一個模型進行試驗,獲得相關數據后再進行建造;宇航員在進入太空前也會進行多次模擬演練,待確認無誤后才會進行實際探索。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先根據模型具有和自然原型相同或相似的屬性、功能和結構,推出它或者它的原型適用的對象也具有該屬性、功能和結構的推理。其推理形式可以表示為:原型A具有屬性a、b、c,模型B具有屬性a、b、c,且試驗證明a、b、c與d具有R關系,所以,原型A中,屬性a、b、c與d也具有R關系。典例2 傳說中的魯班類比草葉的齒狀邊緣創造了鋸條;瓦特類比蒸汽中的壺蓋發明了蒸汽機;人們類比蒼蠅翅膀的功能,研制出用于火箭和飛機導航的振動陀螺儀。上述事例說明( )A.類比推理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性地解決他人思想上的困惑,糾正他人認識中的錯誤B.科學技術人員通過類比推理,開啟思路,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一種設想C.類比推理可以幫助人們將事理說得更明白、更透徹D.類比推理是科學發明的重要方法,而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則不具有答案 B解析 回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類比推理的作用有哪些方面,而題干所列舉的又屬于哪個方面。題中所列舉的事例都屬于科學技術發明,故應選B項。【知識網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