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 把握邏輯要義第一框 “邏輯”的多種含義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1.掌握邏輯的不同用法2.區(qū)分狹義邏輯學和廣義邏輯學。【核心素養(yǎng)】科學精神:通過聯(lián)系實際,感受科學精神,正確理解邏輯、形式邏輯相關知識。公共參與:自覺遵循形式邏輯的基本規(guī)律,運用科學思維方法進行思維創(chuàng)新。【重點難點】重點:了解“邏輯”是四種主要含義,把握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區(qū)分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難點: 正確理解“邏輯”不同用法之間的關系。【教學過程】探究點一 “邏輯”的不同用法【合作探究】議題:正確理解“邏輯”的不同用法閱讀下面語句:作者 作品 引文沙汀 《還鄉(xiāng)記》 ①這個想法也許不合邏輯,但在情理上卻很有根據的。楊沫 《林道靜的道路》 ②這是歷史的邏輯,也是生活的邏輯。老舍 《黑白李》 ③黑李并不黑,只是在左眉上有個大黑痣,因此他是黑李;弟弟沒有那么個記號,所以是白李;這在給他們送外號的中學生們看,是很合邏輯的。王力 《龍蟲并雕齋文集·邏輯和語言》 ④邏輯是關于思維的形式和規(guī)律的科學。(1)分別分析上述語句中“邏輯”的不同用法。(2)“邏輯”的不同用法之間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答案 (1)①指“思維的規(guī)律”;②指“客觀的規(guī)律性”;③指“順理成章”;④指“邏輯學”。(2)①作為規(guī)律的邏輯,是客觀事物變化發(fā)展的規(guī)律,例如:“歷史的邏輯決定了人類社會將一直向前發(fā)展。”“適者生存,優(yōu)勝劣汏,這是自然界的邏輯,也是市場競爭的邏輯。”②作為邏輯規(guī)律的邏輯,是思維領域內的客觀規(guī)律。邏輯規(guī)則是根據思維的規(guī)律制定的。符合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的思維又稱為邏輯思維,邏輯思維是眾多思維方式中的一種思維方式。例如:“某篇文章邏輯性強”“某個說法不合邏輯”“只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人們才能根據這樣的材料,做出合乎邏輯的結論來。”③作為思維方法的邏輯,也指某種理論、觀點。例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這是哪一家的邏輯!”“‘強權即公理’,這就是霸權主義者所奉行的邏輯。”還有人著書《大學的邏輯》,探討大學管理之道。④邏輯學是關于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的知識體系。例如:“大學生應該上邏輯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邏輯很難學”“現(xiàn)代管理人員,為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學一點邏輯很有必要。”【核心歸納】1.對邏輯的不同理解主要含義 范圍 舉例規(guī)律 所有科學的研究對象 “要把握科學研究的邏輯”“這是生活的邏輯”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思維規(guī)律) 邏輯學的研究對象 “說話寫文章要合乎邏輯”“說的不合邏輯”“根據材料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要遵守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認識問題的某種思維方法 邏輯學的研究對象 “霸權主義邏輯”“強盜邏輯”“詭辯家邏輯”(違背了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邏輯學或邏輯知識 作為一門學科的邏輯學 “學一點邏輯是有好處的”“邏輯也是一門基礎學科” “大學生應該上邏輯課”“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邏輯很難學”2.“邏輯”不同用法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①邏輯學是以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為首要研究對象的,同時邏輯學也研究試圖將邏輯規(guī)律與規(guī)則運用到實際思維中的方法,以區(qū)分正確的思維方法和不正確的思維方法。②作為工具性學科的邏輯學是為把握“規(guī)律”服務的。典例1 無論說話還是寫文章都要符合邏輯。在這里,“邏輯”的意思是( )A.客觀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B.思維的規(guī)律性或規(guī)則C.某種特殊的理論、觀點或說法D.研究思維形式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命題立意本題考查“邏輯”的含義。答案 B解析 結合材料中的語境“說話”“寫文章”,可以推斷,“邏輯”應該是指“思維規(guī)律或規(guī)則”,故B項正確。探究點二 狹義邏輯學與廣義邏輯學議題:全面把握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小張對邏輯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善于獨立思考,很有鉆研精神。有一次,他碰到了一個疑難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為此,他去請教李老師。小張告訴李老師,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推理,前提是真實的,推理結構是正確的,但結論卻是虛假的。李老師笑了笑,很自信地說,這是不可能的。李老師說,正確的邏輯思維的功能,就在于從真前提一定能得出真結論。如果做不到這點,整個邏輯學就要垮臺。結合材料,運用本課知識談談你對推理的認識。答案 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核心歸納】1.學習形式邏輯,首先應該知曉的幾句話(1)推理是由前提和結論構成的,由前提推導結論,前提作為結論的理由。(2)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3)形式邏輯的核心任務是要把握從真前提推導出真結論的規(guī)律和規(guī)則。(4)把推理的理由講出來作為“論點”的“論據”,就構成了通常所說的“論證”。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說服人,讓他人接受自己的觀點,或者用這樣的論證方式去反駁別人的觀點,就構成了“論辯”。論證和論辯中使用的推理是否有效,直接影響說服的效果。2.比較論證、論題、論據的關系論證是根據一個或幾個判斷的真實性,通過推理確定另一判斷的真實性的言語交際行為。例如:“生物都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因為,如果生物不是發(fā)展變化的,那么古生物和今天的生物必然一樣,但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古生物和今天的生物在形態(tài)、結構等方面都有很大差異,所以生物是不斷發(fā)展變化的。”這段話是一個論證。它用“如果生物不是發(fā)展變化的,那么古生物和今天的生物必然一樣”“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等真實的判斷,來確立“生物是發(fā)展變化的”這個判斷的真實性。任何論證是由三個方面組成的,包括論題、論據和論證方式。論題(論點)是論證中真實性需要確立的命題。論題是論證的對象。論據(理由)是論證中確定論題真實性所根據的判斷。論據是回答“用什么來論證”的問題。論證方式是論據與論題的聯(lián)系方式,即怎樣從論據推出論題。論證方式是回答“怎樣論證”的問題,即怎樣從論據中推出論題。典例2 愛好邏輯的小華在網上購買邏輯學入門書籍。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原來有那么多的“邏輯學”:邏輯學、形式邏輯、辯證邏輯……這些“邏輯學”之間的關系是( )A.邏輯學包含形式邏輯和辯證邏輯B.形式邏輯包含邏輯學和辯證邏輯C.邏輯學包含形式邏輯,形式邏輯包含辯證邏輯D.邏輯學包含辯證邏輯,形式邏輯包含形式邏輯答案 A解析 邏輯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歷史上人們曾把所有研究思維規(guī)律與方法的學問都稱為邏輯學。隨著學科分化,人們把研究思維形式結構及其規(guī)律的形式邏輯視為狹義的邏輯學,而把含有狹義的邏輯學和研究辯證思維中的規(guī)律、規(guī)則與思維方法的辯證邏輯等視為廣義的邏輯學,A項正確。典例3 “所有違法行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所有偷稅行為都是違法行為,所以,所有偷稅行為都是要受法律追究的。”此推理之所以能得出正確結論,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取決于( )A.前提正確 B.理由充分 C.符合實際情況 D.遵守思維規(guī)律答案 D解析 A:前提正確,如果不符合思維規(guī)律,結論不一定正確,A說法錯誤。B:理由充分,不能決定前提和結論都為真,B說法錯誤。C:符合實際情況,但不一定符合思維規(guī)律,C說法錯誤。D:從形式邏輯角度看,從真前提推出真結論,并不取決于思想的具體內容,而是取決于思想的形式結構,即取決于是否符合思維規(guī)律,D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知識網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