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湘教版地理七年級上冊2021《世界的地形(第二課時)》學(xué)看地形圖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上冊第二章《地球的面貌》第三節(jié)學(xué)習(xí)目標(biāo):1.理解等高線,等深線的概念;2.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判讀坡的陡緩,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3.了解等高線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的制作原理并掌握判讀地形圖的方法。重點:等高線地形圖的特征及判讀方法。難點:1.等高線形態(tài)與地勢高低,坡度陡緩的關(guān)系;2.等高線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的制作及判讀方法。小胖約葉老師周末去爬山,他手里有一張等高線地形圖,接下來請同學(xué)們根據(jù)這張地形圖幫助葉老師制定一條最佳登山路線。100200300400500600等高線地形圖700米600米500米等高線把陸地海拔高度相同的各點連成線等深線把海洋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成線海拔高度(海洋深度)400米300米200米700600500400300200等高距兩條相鄰等高線的相對高度等高距100米等高線的繪制1.確定全圖等高距2.假想多個平面,水平切割山體,兩個平面的垂直距離為等高距。3.被切割的山體,切割面和山體的交點下落,形成閉合曲線,標(biāo)明海拔。120米130米110米等高距100110120120130我們怎樣設(shè)計的登山路線才是最省力的呢?這就涉及到陡坡與緩坡的知識點了!陡坡與緩坡在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越 ,坡度越陡等高線越 ,坡度越緩。緩坡陡坡密集稀疏讀疏密100200300400500600最佳路線①從緩坡出發(fā),小胖和葉老師輕松登頂了,在山頂上,我們領(lǐng)略到了“一覽眾山小”的壯闊體驗,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認(rèn)識一下不同山體的部位吧。地形圖的判讀山谷山脊陡崖山頂鞍部地形圖的判讀讀圖,說一說山頂?shù)雀呔€有什么特征?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一般用 表示請按下暫停鍵思考15秒。讀閉合地形圖的判讀鞍部:兩座山頂之間的過渡部分鞍部4001000600800鞍部讀圖,說一說鞍部等高線有什么特征?請按下暫停鍵思考15秒。地形圖的判讀讀圖,說一說陡崖等高線有什么特征?請按下暫停鍵思考15秒。陡崖:等高線重合處地形圖的判讀山脊:等高線凸向低處, 中間高于兩側(cè)讀圖,說一說山脊等高線有什么特征?請按下暫停鍵思考15秒。讀彎曲地形圖的判讀讀圖,說一說山谷等高線有什么特征?請按下暫停鍵思考15秒。山谷:等高線凸向高處,中間低于兩側(cè)讀彎曲地形圖的判讀AB100200300400500600思考探究1.估算A的海拔;2.估算A和B的相對高度。請按下暫停鍵思考3分鐘。600~700米約300~400米讀數(shù)值方法總結(jié)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1.簡圖法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2.四讀法讀數(shù)值,讀疏密,讀閉合,讀彎曲3.口訣法密陡疏緩,低脊高谷等高線地形圖因曲線太多,看起來費勁,再加上缺少色彩的變化而顯得單調(diào),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涂上不同顏色便得到了等高線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平原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低,顏色越深。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 色表示,海拔越高,顏色越深。海洋、湖泊一般用 色表示,水越深,顏色越深。積雪、冰川一般用 色表示。綠綠橙黃藍(lán)藍(lán)白白請按下暫停鍵思考1分鐘。歸納總結(ji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世界的地形》(第2課時)課件.pptx 等高線的繪制.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