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 學 設 計學科 備課時間 擬上課時間 課 題 課時歷史 2021.8.27 2021.9.2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 1一、教學內容分析:本課是2017年統編教材八年級歷史上冊的第14課,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三個子目。五四運動前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礎;中共一大的召開標志著中共的誕生;中共的誕生又推動了全國工人運動的發展,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二、目標設計:知識與技能 了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共一大、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等基本史實,形成正確的時空觀念,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史觀。過程與方法 借助課堂教學系統,采用翻轉課堂、史料研讀、合作探究等方法學習中國共產黨誕生及其偉大意義,培養學生的史學素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學生認識到中共立黨為公、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形成知黨愛黨跟黨走的深厚家國情懷。。教學重點 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教學難點 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深遠影響。教學方法 導學法、激趣法、問題教學法、歸納法、合作探究、識圖學習法教 具 多媒體課件、查找最新圖片及史料、教具準備等三、教學流程課前準備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說明1.在備課前做好學情調查。2.備課。 預習,完成學業評價第二課。 調查讓我明確了點和存在的疑惑。根據調查結果,我將自己定位為學生的“導”師:引導學生明確重點、指方法、培養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圖片導入——上海,自近代以來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見證了許多具有重大意義的歷史事件。1921,它見證了一個偉大政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講授新課】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一)思想基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馬克思主義為何會在中國傳播開來?介紹馬克思主義傳播的國際背景: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擴大的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國內背景:五四運動的洗禮,工人階級顯示偉大力量,先進知識分子對西方資產階級方案失望,探索改造中國社會的新方案。宣傳新思潮的刊物大量涌現,對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的介紹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主流。2.出示材料,介紹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表現之一是越來越多知識分子關注馬克思主義。重點介紹李大釗,他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的先驅。出示圖片和表格,介紹馬克思主義傳播的第二個表現:全國各地建立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2.階級基礎: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教師出示材料,說明工人隊伍的數量,力量集中,革命性強,工人階級隊伍的壯大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提供了階級基礎。3.組織基礎: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教師出示共產黨早期組織分布圖,介紹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的情況,引導學生分析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為中國共產黨正式奠定了組織基礎。二、中國共產黨誕生(一)中共一大的召開1.介紹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參會代表、主要內容。2.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這里的“新”體現在哪些方面?引導學生分析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偉大歷史意義。3.出示材料,引導學生近代史中國人民的探索史實,幫助理解“中國共產黨誕生在20世紀20年代初的中國,不是偶然的?!袊伯a黨的創建,適應了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是近代歷史選擇的必然結果,是中國人民選擇的必然結果。”(二)中共二大的召開1.教師重點介紹中共二大制定的綱領。引導學生分析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內容。在中共大二上,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1.教師介紹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圍繞一大確定的工作重心,領導全國工人運動。在1922-1923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人運動形成了第一次高潮。2.展示材料,介紹了解京漢鐵路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推向了頂峰,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遭到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血腥鎮壓,全國工人運動此后轉入低潮。3.介紹“二七慘案”中林謙詳英勇就義的故事。然后引導學生分析全國工人運動會高潮的影響和失敗的教訓。 學生看圖片,閱讀材料,了解馬克思主義傳播的背景后回答。學生閱讀材料,了解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現結合的表現。認識到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而廣泛地傳播,這就為中國無產階級政黨的創建準備了思想條件。學生觀察分布圖,分析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分布特點。學生閱讀教材找出答案。學生回憶所學,從更深層的角度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偉大歷史意義。學生認識中共二大提出的民主革命綱領的重要意義,這是黨初步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一個重要成果,為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方向。學生聆聽,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意識到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 歷史知識的縱向聯系,培養學生歸納歷史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與閱讀歸納的能力引導學生自學,培養學生的自學和分析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合作探究知識的能力。學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礎上產生成就感,從而增強學習的信心,激發學習的熱情。(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唯物史觀、家國情懷)通過閱讀課文,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歸納總結能力。(核心素養: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及說明協助學生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完善知識結構(核心素養:時空觀念,家國情懷)教學反思 注意解讀本課三部分之間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基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又推動了全國工人運動的發展。通過解讀使學生認識到歷史知識之間是有內在聯系的,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學會聯系,這樣能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學生雖能參與到課堂中,但不夠積極,學生思考時間不充分,練習的時間較少,活躍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