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08張PPT)如何利用物理教材實現三維目標的和諧達成永州九中:李建東 編輯2012.9.5初中物理教材解讀之三1、中國的小學生在上課時喜歡把手放在背后,除非老師發問時舉右手,否則不輕易改變;2、早晨7點鐘之前,在中國的大街上見到最多的是學生;3、中國學生也有家庭作業,是學校作業在家庭的延續;4、中國把考試分數最高的學生稱為學習優秀的學生,一般會得到一張證書,其他人則沒有。結論:中國的學生是世界上最勤奮的,他們的學習成績和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同年級學生比較,都是最好的。可以預測,再用20年的時間,中國在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將把美國遠遠地甩在后面。中國初級教育考察報告(1979年)1、美國學生無論品德優劣、能力高低,無不躊躇滿志;2、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大字不識一斗,加減乘除還在掰手指頭,就整天奢談發明創造;3、重音、體、美,而輕數、理、化;4、課堂幾乎處于失控狀態,最甚者如逛街一般,在教室里搖來晃去。結論:美國的初級教育已經病入膏肓,再用20年的時間,中國的科技和文化必將趕上和超過這個所謂的超級大國。美國初級教育考察報告(1979年)20多年過去了,美國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養了幾十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100多位知識型的億萬富豪。而中國還沒有哪一所學校培養出一名這樣的人才。兩家的預言都錯了。一道數學題引發的思考題目:一條船上載了25只羊,19頭牛,還有1位船長,要求根據已知條件求出船長的年齡是多少?測試:讓一名數學特級教師對低、中、高三個年段的各二十名隨機抽取的學生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大多數學生居然都算出了具體“結果”,只有少數學生對試題的合理性提出了質疑,且質疑者低年級居多,中年級次之,高年級最少。追問和反思:以現有的教學方式我們是否把學生越教越聰明了?為什么隨著學生年級的遞升,好奇心、創造力在逐漸萎縮,問題意識、批判意識在淡漠,對教師、書本的依賴、盲從、迷信程度則越來越嚴重?”李嵐清舉了兩個數學應用題,一個水池子注水5分鐘以后注滿,放水8分鐘流光,問同時注水、放水幾分鐘能夠注滿。現實生活中哪有這種事?這邊注水,那邊放水,傻了?李嵐清還舉了一個例子,某項工程,交給三個工程隊。甲工程隊多少天做完,乙工程隊多少天做完,丙工程隊做多少天完,甲做完多少天交給乙,乙做了多少天交給丙,丙做了多少天以后三家一起做。如果我們的工程都這么干,那質量怎么保證?出了問題找誰?現實生活中很多有用的知識沒出,知識有一個深廣度,對中小學生來講主要是廣度,要學習廣泛的知識。 深度是高等教育,不要搞混了。不要越位。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知識。這樣的試題你見過嗎?有意義嗎?!偏重書本知識,輕視實踐活動偏重學科本位,忽視社會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偏重摹仿, 忽視創新偏重教師傳授,忽視學生主動學習偏重統一要求,忽視個性發展偏重個體學習,忽視合作與交流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六重六輕)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給學生更多發展空間問題出在哪里?“從國內外的比較看,中國培養的學生往往書本知識掌握得很好,但是實踐能力和創造精神還比較缺乏。”我們環顧左右,從幼兒園到小學中學,燦爛笑容越來越少,老氣橫秋越來越多;想象能力越來越少,死板知識越來越多;創造能力越來越少,條條框框越來越多。(溫家寶在北京三十五中聽課后的講話)偏重書本知識,輕視實踐活動(略舉一例)我們的學生如今書包越背越重,作業越做越多已成盡人皆知的事實。看看下面的漫畫和人民教育報搜集的學生有關做作業的“古詩”。舉頭望明月低頭做作業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天到晚做作業洛陽親友如相問就說我在做作業垂死病中驚坐起今天還沒做作業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正在做作業人生自古誰無死死了還要做作業漫畫:Fish Is Fish故事的啟迪每一樣東西都帶有魚的形狀,只是根據青蛙的描述稍作調整——人被想象為用魚尾巴走路的魚、鳥是長著翅膀的魚、奶牛是長著乳房的魚。故事說明了在人們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識建構新知識中,創造性的機遇和危險并存。世界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對于世界的理解和所賦予的意義卻是由每個人自己決定的。人們以自己的經驗為基礎來建構和解釋事實。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課程理念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為目標科學素養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科學探究科學內容教學建議 教科書編寫建議評價建議 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建議課程目標內容標準實施建議認識物質的形態和變化、物質的屬性、物質的結構與物體的尺度,了解新材料及其應用等內容,關注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等問題。在《宇宙與微觀世界》這節課中插入納米技術的課外知識知識與技能1.用納米材料制造的磁鐵的磁性要比原來提高1000倍2.利用納米技術制作的藥物可以阻斷毛細血管,“餓死”癌細胞。3、如果在衛星上用納米集成器件,衛星將更小,更容易發射。4.用納米級金屬微粉燒結成的材料,強度和硬度大大高于原來的金屬,納米金屬居然由導電體變成絕緣體。一般的陶瓷強度低并且很脆。但納米級微粉燒結成的陶瓷不但強度高并且有良好的韌性。了解自然界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認識機械運動、聲和光、電和磁等內容,了解相互作用規律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乳滴落到堅硬平面上反彈的高速攝影照片蝸牛緩慢爬行認識機械能、內能、電磁能、能量的轉化和轉移、能量守恒等內容。了解新能源的開發與應用,關注能源利用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例如:能量的轉化和轉移了解物理學及其相關技術發展的大致歷程,知道物理學不僅含有指物理知識,而且還含有科學研究的過程與方法、科學態度與科學精神。例如:激光切割角膜技術知識與技能有初步的實驗操作技能,會使用簡單的實驗儀器,能測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具有安全意識,知道簡單的數據記錄和處理方法,會用簡單圖表等描述實驗結果,會寫簡單的實驗報告。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征,能在觀察和學習中發現問題,具有初步的觀察能力及提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有控制實驗條件的意識,能通過實驗收集數據,會利用多種渠道收集信息,有初步的信息收集能力。例如:如何知道黑膠唱片與普通聚碳酸酯唱片的音質的好壞呢?如何控制變量?經歷信息處理過程,有對信息的有效性、客觀性做出判斷的意識,經歷從信息中分析、歸納規律的過程,嘗試解釋根據調查或實驗數據得出結論,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例如:(2010·桂林中考)圖甲所示,是小明常用的一個插線板.他在使用中發現:插線板上的指示燈在開關閉合時會發光,插孔正常通電;如果指示燈損壞,開關閉合時插孔也能正常通電.根據上述現象,在圖乙中畫出插線板中開關、指示燈和插孔的連接方式,并與電源線接通.過程與方法現實生活中的排插的接線是不是這樣的呢?能書面或口頭表述自己的觀點,能與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聽取意見的意識,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通過學習物理知識,提高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自學能力,學習物理學家在科學探索中的研究方法,并能在解決問題中嘗試應用科學研究方法。例如:控制變量法,演繹推理法等有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對科學的求知欲,能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樂于探索自然,能領略自然界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及和諧相處的情感。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樂于探究日常用品或新產品中的物理學原理,樂于參與觀察、實驗、制作、調查等科學實踐活動,有團隊精神。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能總結成功的經驗,分析失敗的原因,體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不迷信權威,勇于創新,有判斷大眾傳媒是否符合科學規律的初步意識。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意識,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勇于放棄或修正不正確的觀點。關注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自然環境及人類生活的影響,有保護環境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能在個人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熱愛祖國,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小王家所在地方的用電享受低電價待遇,每度電費只要 0.14元,盡管如此,仍然有許多家庭使用電子節能燈。小王了解到 11 W 節能燈管的發光效果跟 60 W 的白熾燈泡相當。小王看到市場上有 60 W 的白熾燈泡 A 和 11 W 的節能燈管B,其工作壽命、售價、每小時耗電量等數據如下表所示。每小時耗電量(度) 壽命(小時) 每只售價(元) 每度電費(元)白熾燈泡A 0.060 1000 1.50 0.14節能燈管B 0.011 2000 16.75 0.14(1) 每只節能燈管,按照表中壽命工作,其電費和購買燈管的總費用一共是多少?(2) 如要在A、B 兩種燈具上作出選擇,你認為小王應使用哪種?試題計算答案:節能燈管2000小時總費用是 19.83元;白熾燈泡2000小時的總費用是 19.80元。測試結果:由于本題對情感目標的測試比較隱蔽,絕大多數學生選了白熾燈泡。表明了他們節能意識的淡薄。如果進行類似的第二次測試,該目標的評價將失效,用紙筆測驗考查“情感”,很難實現。專題一 “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基本“知識與技能”復雜“知識與技能”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定理、定律)習得系統化知識解答復雜習題知識與技能一、物理概念1、物理概念:是指客觀事物的物理共同屬性和本質特征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物理量:許多物理概念所反映的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具有明顯定量的性質,即可以用一個可以測量的量來表示,如速度、加速度、電阻等,這類概念稱為物理量。“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概念的學習要求學生學習必須要認真聽老師講!上課用心聽!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重要的方法聽也要講方法→重點聽懂老師講概念,俗話說得好:概念通了,一通百通。就是說:知識的學習中,概念的學習是最重要的 .要特別注重理解每一個物理概念,每一條物理規律。教師最好用幽默的語言 ,通俗的比喻進行概念的講解(講I與U和R的關系)2. 物理規律物理規律是物理現象、過程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必然趨勢及其本質聯系的反映。物理規律通常分為物理定律、定理和原理3. 物理概念與規律的聯系物理規律反映有關物理概念之間的必然聯系。物理規律最好通過實驗由學生自己獲得“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阿基米德原理反映了物體所受浮力與其排開液體體積之間的關系。下面講講滑動摩擦力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概念和規律的學習“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物理概念和規律的學習一般包含兩個階段:物理概念和規律意義的學習。外顯行為為“能說”,即可以用自己的語言陳述內容并能舉出相應的實例。物理概念和規律的“運用”。能正確運用所學概念和規律解決問題。物理概念和規律意義的習得學生學習物理概念和規律的意義,就是通過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形成這些概念間的本質或因果聯系。一物體在拉力為10N的作用下沿一水平面勻速直線運動,若此時撤去拉力,則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物理規律的學習最好通過實驗讓學生自己去總結物理規律的學習方法主要有控制變量法、演繹推理法、差異法等1、控制變量法VVVVVVVa b c d例:探究導體電阻與其影響因素的定量關系2、物理概念和規律習得的推理方式之二——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由反映一般性知識的前提得出有關特殊性知識的結論的一種推理(一般 → 特殊);例:牛頓第一定律“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3、差異法的教學結構如果學習者能使用差異法,必然需要學習者能夠:從兩個場合中的一個場合中識別出被研究對象(結果),而另一個場合中結果不出現從結果出現的場合中識別出一個因素,而該因素在結果不出現的場合中也不存在使用差異法得出物理結論時,教師應設計的教學環節:助學生從教學實例中識別出其中一個場合中存在被研究現象(結果),而另一個場合中結果不出現幫助學生從結果出現的場合中識別出一個因素,而該因素在結果不出現的場合中也不存在幫助學生形成結論命題“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差異法教學案例分析: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二力平衡需要二力同線FFFF系統化的知識是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學習一個單元的物理知識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梳理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形成知識間的有機聯系(即幫助學生習得系統化的知識)。四、物理系統化知識的學習“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1.系統化知識的表征方式系統化知識是一種學習結果,其內部表征方式為命題網絡和圖式。命題網絡 :構成命題網絡需要若干個論題,并且論題間存在一定的關系。2. 物理學科組織系統化知識的方法知識間形成良好的結構不僅僅是指知識間的聯系,更重要的是形成聯系的關系要清晰。組織形成物理系統化知識的常用方法有:列表、層級結構圖(樹形結構圖)、通過邏輯關系建立聯系等。“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列表 :適用于“具有相同的屬性,并且在同一屬性方面存在不同或相同之處”的知識間的聯系。物理系統化知識的學習層級結構圖(樹形結構圖):適用于“存在上、下層次關系”的物理知識間的聯系。熱現象有關知識小結物理系統化知識的學習知識系統化學習的結果:學生形成特定知識的網絡結構。組織系統化知識要運用一定的策略,教師應采取適當的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組織知識的策略方法。物理知識系統化教學的目標:一是幫助學生獲得系統化的物理知識;二是幫助學生獲得組織知識的方法。“幫助學生獲得系統化的物理知識”的最好做法是教師引導學生自己來獲得其中的關系。3. 知識系統化學習的結果及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五、問題及問題解決1. 問題的三個基本成分:給定,即問題的起始狀態(一組已知的關于問題條件的描述);目標,即問題要求的答案或目標狀態(關于構成問題結論的描述);障礙(正確的解決方法不是直接顯見的,必須間接通過一定的思維活動才能找到答案,達到目標狀態)“知識與技能”目標的達成專題二物理教學中怎樣“重過程、重情感”新課程最核心的理念,用最簡潔、最通俗的文字來表述,就是“重過程”、“重情感”、“重生活”“重過程” —— 重視“過程與方法”目標的達成“重情感” —— 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達成“重生活” —— 重視物理學與生活、社會的聯系一、什么是“重過程”含義一:不僅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結論,而且要讓學生了解知識結論得到的過程。含義二:重視學生自主經歷某種有價值的學習活動(例如觀察、實驗、調查、思考、解釋、分析、概括、交流等)。通過該活動, 在實現知識與技能目標的同時,讓學生獲得體驗,形成意識,掌握方法,提高能力。1.“過程”目標在傳統教學中往往被忽視 2.強化“過程”目標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素質“過程”的目的,并不完全在學到知識。“過程”對學生獲得體驗、增強意識、掌握方法、發展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識并不一定是解答題目的關鍵,很多難題都是難在能力、意識、習慣等非知識素質方面。學生要獲得全面的學習素質,必需經歷全面的學習過程。二、教學為什么要“重過程”?學生的記憶量因下列情況有所差異能記住所讀到的10%能記住所聽到的20%能記住所看到的30%能記住所聽到及看到的50%能記住所說過的話的70%能記住所說過并做過的90%本題應該是“最佳題”,它體現了新課程的目標,特別是“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如圖所示,演員正在進行雜技表演。由圖可估算出他將一只雞蛋拋出的過程中對雞蛋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0.3J B.3JC.30J D.300J教學中“重過程”、“重情感”無論是長遠目標還是現實目標,都具有重要意義。三、怎樣在教學中“重過程”?1.認識“過程”也是學習目標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條內容標準:“通過實驗,了解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探究并了解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本條內容標準只有過程要求(實驗探究),沒有結果要求(不要求掌握磁場跟電流的方向關系)。只有過程要求而沒有結果要求的課怎樣上?把通電螺線管看做一個磁體,根據你的實驗結果,在這兩個圖上分別標出螺線管的N極和S極。S N N S 螞蟻沿著電流方向繞螺線管爬行,說“N極就在我的左邊。”猴子用右手把一個大螺線管夾在腋下,說:“如果電流沿著我右臂所指的方向,N極就在我的前方。”你能想出類似的語言來描述通電螺線管電流方向跟N極位置的關系嗎?讓學生經歷從物理現象概括出物理規律的過程,但可以不記住結論。怎樣在教學中“重過程”?1.認識“過程”也是學習目標某種自主學習過程意味著學生的某種學習行為一定學習行為的積累將形成和發展相應的能力○ 應該從提高能力的視角來設計教學“過程”○ 紙筆測驗就是通過對能力的考查來評價過程從 “過程與方法”目標看過程和能力的關系2. 在同一教學過程中融合多維目標三維目標不是分步實施的,我們僅僅是在分析時把課程目標分解為三個維度,而在實施時它們是融在一起的。例:“探究液體內部壓強規律”的教學設計知識:過程:“控制變量法” 的應用。情感:激發學習熱情;養成認真、仔細的實驗習慣;引發學生進行質疑;培養嚴謹、求實的態度。怎樣在教學中“重過程”?一個好的教學過程,只要仔細分析,都會發現其中融合著多維目標的實現。3. 課堂教學總框架的設計一個新知識的構建,需要原有的知識作為基礎。知識的展開,形成了一個網絡,網絡之間的聯系,就是線索。因此,新課的教學都是以知識為線索展開的。怎樣在教學中“重過程”?不要把“以知識為線索”演變成“以知識為主”一個教學環節,通常都融合著“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的內容,由于教學是以知識為線索串起來的,這就很容易把教學設計的目光集中在知識上,一心一意思考如何使學生獲得知識的結論,而忽視了“過程”目標。把知識線索跟教學活動的設計有機結合起來教學活動設計自帶聲源發聲、討論聲音有哪些特性 列出聲音的三種特性、振動的三種特征案例:《聲現象》用生活中的常見器材做一個樂器 自制樂器演奏交流提問:聲音不同跟什么因素有關? 猜想和設計實驗 實驗:聲音大小跟聲源振動大小有關 實驗:聲音高低跟聲源振動快慢有關 說明音調、響度、頻率、振幅的意義 說明音色跟振動物體的材料、結構有關閱讀課文 有趣的超聲波和次聲波知識線索聲音有哪些特性?聲音的大小、高低、音色跟什么因素有關?聲音的特性與樂器超聲波與次聲波一種教學設計的簡易方框圖4.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明確學生應發生的行為過程,總是跟學生的某種行為相關的。要讓學生經歷某一過程,實際上,就是要讓學生發生與這一過程相關的行為。因此,應該把教學設計落實到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的設計上來。而且,教學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怎樣在教學中“重過程”?四、教學為什么要“重情感”1. 培養學生對物理學科的興趣,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目標對剛學物理的學生來說,應該把“興趣”作為第一目標,有了興趣,就會自覺地經歷學習過程,就有獲取知識的動力。 具有對科學的興趣,這對學生是終生是受益的。缺乏對科學的興趣,是終生的遺憾。教學為什么要“重情感”2. 一個好的學習習慣,應該盡早養成樂于觀察的習慣聯系實際的習慣講道理的習慣具體分析的習慣3. 發揮初中物理課在弘揚科學精神方面的有效作用實事求是的精神獨立思考,敢于質疑,不迷信權威,勇于判斷大眾傳媒言論的科學性。嚴謹的科學態度《南昌廣播電視報》2001年6月18日第22版報道:××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天天洗頭可增強自信 “洗頭頻率不僅影響頭發和形象的干凈整潔,還與人的心理特征有緊密關系”,這是××心理學系主任××教授在此間宣布的一項心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這一發現從心理學角度證明了天天洗頭有利于心理健康,幫助人們增強自信,走向成功,從而為中國健康教育協會倡導的“頭發天天清洗,把握成功瞬間” 活動提供了新的視角。××大學此次心理課題研究選定了幾百位不同性別、年齡、職業和背景的被訪對象,對他們進行了心理特征研究和洗發習慣調查,再根據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洗發頻率高的被訪對象在很多心理特征上都強于洗發頻率低的被訪者,他們對自己頭發發質的評價更高也更容易看到自身的優點,并且更為自尊和自信,與同齡人相比,洗發頻率高的人在職位、收入、影響力、受歡迎程度等方面更高,人生目標更為明確,所以成功度也更高。(新華網)教學為什么要“重情感”4. 形成科學的價值觀用實驗來檢驗科學猜想——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五、教學中怎樣“重情感”1. 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習成功的愉悅控制教學要求的難度,使學生所解決的物理問題既不是高不可攀,也不是唾手可得,讓學生獲得戰勝困難、解決物理問題時的喜悅。教學中怎樣“重情感”1. 讓學生體驗物理學習成功的愉悅2. 激發學生旺盛的求知欲在教學內容的設計上,激發學生對自然界的好奇,讓學生領略自然現象中的美妙與和諧,對大自然有親近、熱愛、和諧相處的情感。案例:《壓強》的一種教學設計 ●駱駝在沙漠中站立和行走時對沙層的壓力達到幾千N,但腳掌為什么不會陷入沙層中? ●蚊子在叮人的時候,它的口器對人皮膚的壓力極小,但為什么能輕易刺破人的皮膚? ●駱駝在沙漠中站立和行走時對沙層的壓力達到幾千N,但腳掌為什么不會陷入沙層中?●駱駝站立時腳掌對地的壓強約多大?●蚊子叮人時口器對人的壓強約多大?討論由此估計四個腳掌的面積有幾千cm2。照片中駱駝腳掌寬度大約是身高的六分之一駱駝重量約為幾千N。可計算得駱駝對地壓強約為104 Pa。由此估計口器橫截面積約為 10-10m2。由此估計四個腳掌的面積有幾千cm2。駱駝重量約為幾千N。可計算得駱駝對地壓強約為104 Pa。即使認為蚊子口器對皮膚的壓力和螞蟻拖東西力的力相當,也有 10-3 N。可計算口器對皮膚壓強約為 107 Pa。蚊子口器刺皮膚的壓強是駱駝對地面壓強的1000倍!蚊子口器粗細約為身體長度的1/30●駱駝站立時腳掌對地的壓強約多大?●蚊子叮人時口器對人的壓強約多大?討論體驗●用眼來看看我們生活中的壓強●用手來感覺我們生活中的壓強看一看:氣球左右兩邊,哪邊壓強大?壓一壓:鉛筆左右兩邊,哪邊壓強大?教學中怎樣“重情感”3. 重視把物理教學和生活實踐聯系起來(1)安排聯系實際的教學內容聯系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解釋本班、本校、本市、學生周圍的事物解決自己生活中的問題教師列舉讓學生在課堂內通過思考列舉課外調查、收集后交流課堂上觀察相關圖片課堂上觀察相關視頻展示、應用實物演示聯系實際的物理實驗學術性游戲(2)選擇有效的教學方式來聯系實際教學中怎樣“重情感”4. 利用物理學的特點培養學生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實事求是的精神——物理實驗嚴謹的科學態度——物理實驗、物理作圖尊重自然規律——科學探究合作精神和團隊意識——科學探究實踐是檢驗結論的標準——科學探究案例 探究身高與腳長的關系問題:阿姆斯特朗有多高?假說:人的身高與腳長可能存在著一定的比例關系。活動:到沙坑里去量腳印。計算:根據自己的身高與腳長之比,推算阿姆特朗的身高。人體身高與頭高的比例關系達芬奇所作的人體比例圖(藏于威尼斯繪畫院。達芬奇用圓和方格的理想形式去表示人體的比例關系。)姓名 身高(cm) 腳長(cm) 身高/腳長支茗慧 149 24 6.2王臻 130 20 6.5林偉 144.5 23 6.28黃恒坤 150 24 6.25李小英 151 24 6.3王怡 156 24 6.5蔡羅慧 143 23 6.2丁瑤芬 150 22.5 6.67潘超穎 158 25 6.23莊夢微 155 23 6.43柯翔 160 24.5 6.53李思嬌 156 23 6.78王杰 144 23 6.26李檸 145 23 6.30多元化、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構建順便講講:《標準(2011年版)》提出:在新的評價觀念指導下,構建多元化、發展性的評價體系。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建立發展性評價制度,需要把握發展性評價的特點。實現評價目標的多維化一、發展性評價的特點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課程目標,因而學生評價的目標也應該是這三個方面。應該注意的是,這些評價目標有的是難以通過紙筆測驗的方式進行測量的,因此,只有通過評價方式的多元化,才能實現評價目標的多維化。1917年,羅家倫想修外文,投考北京大學文科,恰逢胡適判閱其作文試卷。胡適毫不猶豫地打了滿分,并向學校招生委員會薦才。在招生會議上,胡適興奮地說:“我看了一篇作文,給了滿分,希望能錄取這位有才華的考生。”蔡元培當即同意。可校委們查看羅家倫的成績單后大吃一驚。原來,羅家倫的數學成績竟然是零分,中國近現代偏科嚴重的大師們其他各科分數也平平。取棄爭論之際,主持招生會議的蔡元培校長力排眾議,“不拘一格選人才”,破格錄取羅家倫,20歲的羅家倫幸運進入了北京大學。羅家倫31歲就當上清華大學校長。羅家倫后來成為“五四”風云人物,民主與科學“新文化”運動的旗手,傳誦一時的《五四宣言》,便是他的手筆。1937年,已是清華大學校長的羅家倫在招生中遇到了錢鐘書。當時錢鐘書國文特優、英文滿分、數學15分,只比羅家倫當年考北京大學略勝一籌,但是羅家倫在錢鐘書的名字上大筆一勾,破格錄取。錢鐘書后來學貫古今,兼修中外,曾領銜翻譯《毛澤東選集》英文版。《圍城》、《管錐編》、《談藝錄》、《寫在人生邊上》等著作,一度使其馳騁學界,成為日后聞名于世的文史大家,贏得國學泰斗之譽。中國近現代偏科嚴重的大師們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在撰寫季羨林回憶錄《我的老師季羨林之學生時代》時,知道季老小時候學習嚴重偏科,為此,錢文忠教授還做了細致的調查。他先是問季老本人當年高考時數學考了多少,季老只說“很低的”,其他并不多言。鍥而不舍的錢文忠教授于是去查了清華大學的檔案,發現百分制的數學考卷,季老只考了4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填的居然是數學系,真是令人難以想像。中國近現代偏科嚴重的大師們1930年,二十六歲的青年詩人臧克家報考國立青島大學(今山東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聞一多出了兩個作文題:一是《你為什么投考青島大學?》,二是《生活雜感》,兩題任選,而臧克家卻把兩題都做了。他寫的《生活雜感》只有三句話:“人生永遠追逐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邊的苦海!”這獨具異彩的三句話“雜感”短小精悍卻極富哲思,立即打動了主考官聞一多,聞一多詠誦再三拍案叫絕,破例給了他九十八中國近現代偏科嚴重的大師們分的高分。結果,雖然臧克家數學考試只吃了“零蛋”,還是被青島大學文學院破格錄取了。其實當年聞一多報考清華時,也是因作文過于優異(其它科目平平)被主考老師賞識而破格錄取的,聞一多對臧克家恐怕也有“惺惺相惜”的心理罷。臧克家因此成為聞一多的高足愛徒,與另一詩人陳夢家合稱“聞門二家”。18歲那年的高考中,錢偉長數學、物理、化學和英文,總共考了25分。其中物理只考了5分,英文從沒有學過,考0分。所幸靠著文科成績(中文和歷史兩個100分),通過了清華的考試。他聽從錢穆的建議,選擇就讀清華歷史系。進入歷史系的第二天,“9 18事變”爆發,錢偉長從收音機里聽到了這個消息后,毅然決定:我不讀歷史系了,我要學造飛機大炮。起初,物理系主任吳有訓不愿意收他,但禁不住錢偉長的糾纏,吳有訓提出先讓錢偉長試讀中國近現代偏科嚴重的大師們一年,如果化學、物理和高數都考過70分,就允許他轉系。 這段經歷,令人深思。放在今天,錢偉長中文、歷史、數學、化學、物理、英語的總分只有225分,絕對連專科線也達不到,休想進入清華大學;而更不可思議的是,物理只有5分的錢偉長,居然通過游說系主任,進了物理系!從此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三錢”——這個最初由毛澤東主席喊出的“別號”,人們便會肅然起敬地想到中國導彈之父錢學森、中國力學之父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1956年制定規劃了中國第一次12年科學規劃,錢學森、錢偉長和錢三強三人一起,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三錢”是中國科壇的杰出人物,也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大家。周恩來總理: 為中國科技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三錢”但愿“三錢”別成大師的句號中國航天之父、師從世界著名空氣動力學家馮 ·卡門教授。留下中國教育世紀之問的錢學森。美國海軍部次長曾放話:“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我寧可把這個家伙槍斃了,也不能放他回紅色中國去!”。有人評價說,由于錢學森的回國效力,中國導彈、原子彈的成功發射至少提前了20年。中國力學之父 、應用數學奠基人,曾得到愛因斯坦贊嘆、有“萬能科學家”之稱的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師從居里夫婦的錢三強錢偉長說,我沒有專業,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錢偉長還說,好學生就是“有一肚皮問題的學生”。這些理念今天聽來漸漸陌生了。什么賺錢就開什么專業,這不光是學生的選擇,甚至也成了很多高校的選擇。什么是好學生,就是“一肚皮標準答案”的學生。錢學森提出了中國教育的世紀之問,錢偉長帶著“一肚皮的問題”離去,他們留下的問號,亟待中國教育改革盡快作出解答。否則,他們真的將成為一個個醒目的句號,終結我們對大師的懸望……但愿“三錢”別成大師的句號錢學森之問,“為什么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杰出人才?”中國原子彈之父、師從居里夫婦的錢三強錢偉長說,我沒有專業,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國家的需要就是我的專業。錢偉長還說,好學生就是“有一肚皮問題的學生”。這些理念今天聽來漸漸陌生了。什么賺錢就開什么專業,這不光是學生的選擇,甚至也成了很多高校的選擇。什么是好學生,就是“一肚皮標準答案”的學生。錢學森提出了中國教育的世紀之問,錢偉長帶著“一肚皮的問題”離去,他們留下的問號,亟待中國教育改革盡快作出解答。否則,他們真的將成為一個個醒目的句號,終結我們對大師的懸望……但愿“三錢”別成大師的句號八個復旦教授招不進一個國學“天才”陜西省西安市高新一中的高三應屆生孫見坤“孫見坤是我見過的對國學最有鉆研精神和天賦的學生之一,他對《山海經》的注釋水平和見解,甚至高于在讀的研究生。他對國學的執著,在我們近幾年招收的學生中并不多見。我們幾個對他面試后意見一致,覺得是個可造之才。”這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章清對孫見坤的說法教師的眼界: 知曉全局教師的使命: 育人為本教師的實力: 課堂效益教師的成長: 專業之道最后用四句話與老師們共勉QQ:642990379TEL:1376296491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