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第2課《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課稿本次說課的內容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根據課標和以學為中心的思想,把本課說課內容分為三個方面,一說學什么,二說怎么學,為什么這么學,三說學得怎么樣。一、先說學什么?我認為學什么是由學情,課標。學科素養和教材內容所決定的。1.說學情本節課的授課對象是八年級學生。八年級學生思維比較活躍,學習歷史的興趣較濃。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由于中國落后于世界發展的潮流,被列強侵略的史實,對于本節課的學習理解不會很難。學生可以結合第一節課內容的學習方法來了解本節課的重難點內容。近幾年來,圓明園鼠首頭像的回歸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對于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好奇心,而生活條件和交通發達使學生能夠去到圓明園遺址等地親身感受歷史的印記,這些也為本節課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說課標簡述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俄國通過不平等條約割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的侵略史實。3.說教材本課屬于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章中第二節課。本節課主要學習三部分內容: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學習這部分內容,首先要了解中國近代史是一部遭受列強侵略的屈辱史。4,說教學目標①通過閱讀教材8-12頁內容及輔助欄內容(“問題思考”和“第二次鴉片戰爭形勢圖”“研讀材料”“相關事實”),結合相關史料,能夠指出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目的、過程和結果,概述沙俄侵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等基本史實。②通過列舉《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璦琿條約》等條約內容,分析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影響。③通過展示材料,分析中國近代遭受的民族危機原因。5.說重難點重點: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進程,列強侵華罪行。難點: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近代民族危機帶來的影響。二、怎么學,為什么這么學?確定了學習目標,下面說說學什么,為什么這么學。1.怎么學現代教學設計積極倡導“為學習設計教學”的理念,在教學設計時,強調學生“如何學”。據此,我結合本學科綜合課程的特點,本課的學習方法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史料學習論證等,具體將在教學環節里得到落實。2.教學思路由自主學習對原文感性認識到合作探究的理性認識,再到情感升華為愛國。3.學習過程下面說說本課的學習過程,分為四個環節。第一環節:導入新課知目標。讓學生知道要到哪里去?1.回顧上節課所學內容,說說鴉片戰爭的原因。 [圖片展示并引導提問]2.北京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有許多珍貴的歷史文物。在北京西郊有一個兼具江南和江北風光的“萬園之園”──圓明園。(多媒體展示圓明園的圖片)它綜合了中西建筑的精粹,收藏著難以數計的奇珍異寶、藝術精品、古玩字畫、圖書典籍。然而,當我們前往北京參觀游覽時,看到的卻是斷壁殘垣,園內的古籍珍寶蕩然無存。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這一現象的出現嗎?鴉片戰爭中,中國戰敗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但英、法等國欲望未滿足,又挑起戰火,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學生思考并回答鴉片戰爭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學生根據常識思考并回答圓明園被毀原因。意圖:回顧舊知,強化記憶。由圖片導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第二環節:閱讀史實析戰爭。一 、英法再次發動侵華戰爭[材料分析]1.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8“相關史事”[展示圖片]見多媒體。并回答問題。學生通過閱讀P8 “相關史事”回答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意圖:通過設問,引導學生思考。2.1854年,《南京條約》已修約滿十二年。英國曲解中美《望廈條約》關于十二年后貿易及海面各款稍可變更的規定,援引最惠國待遇,向清政府提出全面修改《南京條約》的要求。法、美兩國頁分別要求修改條約。清政府表示拒絕,交涉沒有結果。于是,西方列強決心對中國發動一場新的侵略戰爭。[展示圖片]見多媒體。通過史料分析,對第二次鴉片戰爭原因進一步了解。意圖:引導學生更好的理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的原因。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內容。找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具體經過。意圖:通過結合教材P9內容,認識第二次鴉片戰爭的經過(第一階段)。感受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一步步的侵略,從而培養學生愛國情懷。4.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9內容。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P9內容,思考并回答問題:《天津條約》簽訂的時間、國家,簡述通過《天津條約》西方列強獲得的特權。隨后,英、法、美通過與清政府簽訂的《通商章程善后條約》有獲得的權益。意圖:培養學生提煉信息和語言表達的能力。第三環節:分析條約明看法二、火燒圓明園與《北京條約》的簽訂1.播放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視頻,引導學生回答:(1)視頻中的皇家園林指的是什么?所反映的事件發生于哪一年?是哪國制造的?(2)結合視頻與教材P10“材料研讀”,談談你對這件事的感受。(多媒體展示圖片)2.展示有關圓明園殘跡的圖片,有人主張重新修復圓明園,你的看法是什么?3.展示圖片并引導學生閱讀教材P11內容,回答《北京條約》又是怎么回事,主要內容及其危害。學生觀看視頻并獲取信息回答:意圖:多角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力和興趣。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培養學生對歷史事件的解讀能力和對歷史知識的識記能力。培養學生分析歸納問題的能力。第四環節:研看地圖知影響三、沙俄侵占中國北方大片領土1、展示《沙俄侵占中國北方領土示意圖》并引導學生思考通過這些條約俄國割占了中國什么方位的多少領土?2、展示因不平等條約所設通商口岸由沿海地區擴大到內陸腹地圖片引導學生歸納出第二次鴉片戰爭給中國帶來的影響。[教師總結]引導學生通過完成表格回答為什么說第二次鴉片戰爭是鴉片戰爭的繼續與擴大。意圖:培養學生解讀地圖信息以及理解問題實質的能力。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堂小結:第二次鴉片戰爭是西方列強為進一步打開中國市場而發動的又一次大規模侵華戰爭。在這場戰爭中,中國喪失了更多的領土和主權,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更充分驗證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歷史教訓。我們要發奮圖強,增強綜合國力,使中華民族更加強大。意圖:培養學生總結歸納的能力。三、學得怎么樣?課堂檢測: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