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四年級勞動技術上冊全冊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四年級勞動技術上冊全冊教案

資源簡介

1 第一單元:身邊的技術
教學目標:
1 讓學生了解技術在人類生產、生活中應用的廣泛性和重要性。
2 培養學生關注身邊的技術,激發學生對技術活動的興趣。
教材分析:
以一個社會調查小故事為載體,用準備舉辦“身邊的技術”研究性學習活動導入,把“什么是技術”作為思考題,啟發學生自主進行研究性學習研究。
通過媽媽帶著孩子了解辦公室的技術這個實例,引導學生認識技術無處不在,人們的生活、工作處處離不開技術。并知道進行社會調查可以穴道好多知識。學會上電腦上網查詢,可以更快更多地獲取所需的信息資料。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拍攝錄象片:現代辦公技術、廚房設備、玩具。
學生準備:收集人們衣食住行和技術有關的信息,每人帶一中玩具。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導入
1、 教師播放有關錄象,激發學生對現代辦公技術的興趣。
2、 啟發談話:你們看到了哪些現代科技產品?它們都有哪些本領?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經過討論,從而懂得什么是技術。
電話:利用電流使兩地的人互相交談的裝置。
傳真機:利用光電效應,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
電腦:是一種自動、高速、精確地完成很多工作的電子設備,它能代替人腦干很多事情,因此也稱為電腦。
打印機:由微型電子計算機控制的打字機,沒有鍵盤,把字符的代碼轉換成字符印出來。
復印機:利用光敏導體的靜電性和光敏特性將文件、圖片等照原樣印在紙張的機器。
(二) 鞏固理解
1 觀看錄象:現代辦公技術的用途。
2 我們的工作、學習都離不開技術,鉛筆的制作與使用也都包含著技術。
3 生活中還有哪些方面離不開技術呢?
播放錄象:廚房設備,使學生加深認識:生活中處處有技術,處處離不開技術。
4 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都需要技術,哪怕是玩,也離不開技術,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玩具,分一分,并講講玩的技術。
(三)布置作業
1、每個小組合作一期小報,介紹“技術在人們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組織一次參觀訪問活動或舉辦一次主題隊會。
2 第二單元:溫馨可愛的紡織品
教學目標:
1、 初步認識并辨別各種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了解各種紡織品的用途以及與人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2、 教育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好品質。
教材分析:
《溫馨可愛的紡織品》通過“說一說”“探究學習”“寫一寫”“議一議”“做一做”這五個小欄目,使學生初步認識各種紡織品,辨別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并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進一步認識紡織品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難點:能辨別不同材料制成的紡織品。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文插圖、紡織品實物。
學生準備:收集各種紡織品實物、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 教師出示品種繁多、色彩鮮艷的紡織品圖片:你們認識圖上畫的是什么物品嗎?覺得怎么樣?
2、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離不開各種各樣的紡織品,而這些花樣繁多、用途很光的紡織品是靠什么技術織成的呢?
(二) 認識并辨別各種紡織品
1、 說一說:你家的房間、客廳里有哪些紡織品?你還用國、見過、聽過哪些紡織品?
2、 探究學習:分成小組學習,展示你所收集的紡織品實物、圖片、文字等資料,用眼觀察,用手觸摸,爍爍它們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3、 寫一寫:在表格中鐵寫你認為它們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三) 課外拓展
1、 以小組為單位,尋找身邊的紡織品,并說說它們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
2、 舉辦以“溫馨可愛的紡織品”為主題的小飾品、小布貼、小服裝、小靠墊等實物、圖片展覽。
釘 紐 扣 *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學會釘紐扣,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握手縫技巧。
2.學會穿針引線和打結,并學會釘雙眼扣和四眼扣。
教學重點:學會釘雙眼扣和四眼扣。
教學難點:穿針引線和給線打結。
學具:針、線、布塊(或手帕)、剪刀、(雙、四)眼扣各數枚。
板書:
釘 紐 扣
穿 針 引 線 打 結
·· ∷ ∷ ∷
“一”字 “二”字 “口”字 “十”字
起始針 —— 終止針
教學過程:
一.揭 標
1.指導學生初步掌握手縫技巧,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指導學生會穿針引線和打結,基本學會釘紐扣。
二.施 標
1.激 趣
師:同學們,在現代生活中,用機器來縫制各類紡織用品已經很普及了。比如我們穿的衣服、背的書包、連紐扣等都是機器縫制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衣服會綻先,書包會裂口,紐扣會脫落等等。怎么辦呢?如果還用機器來縫制就不方便了,這就需要我們用手來縫制。一枚針、一根線,自己動手就可以解決。今天我們就來自己動手學習釘紐扣。我們從小就要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板書:釘紐扣
2.看一看 說一說 書P4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紐扣。請你們把自己準備的紐扣拿出來給同學們看一看。指名學生說一說你帶來了什么樣的紐扣。
▲. 再請同學們打開書P4 師:看過同學們帶的紐扣,我們再來看書上左邊圖中的紐扣,同學們仔細看一看,紐扣的品種多嗎?各式各樣的紐扣漂亮嗎?你見過嗎?漂亮的紐扣不僅起固定作用,它還可以起到妝飾作用呢。
3.想一想 試一試 書P5
師:同學們,釘紐扣首先要學會什么呢?看老師是怎么做的?師邊做師范邊提示:看老師第一步干什么?(師做穿針動作)并提問:第一步是什么?生回答(穿針)師板書:穿針。看老師第二步干什么?(師做引線動作)并提問:第二步是什么?生回答(引線)師板書:引線。再看老師第三步干什么?(師做給線打結動作)并提問:第三步是什么?生回答(打結)師板書:打結。
★ 師進一步講解: 起始結 —— 終止結 (并在布塊上作示范)
▲.請同學們看書P5上的想一想 試一試下面的四幅圖是不是這樣的?現在你會了嗎? 你有興趣上來試一試嗎?好!我們找一位同學上臺來試一試看看他(她)會不會。
▲.(生完成后)師:我們來評一評,看他(她)的整個過程怎么樣?(師生一起進行
評議)
▲. 師:這個學生會了,你們會不會呢?請你們一起穿針、引線和打結好不好?
▲. 學生作全過程的穿針……。師給予幫助。
4.探究學習 書P5
師:同學們穿針、引線和打結我們都會了,現在我們能不能自己動手學習釘紐扣呢?
5.學一學 做一做 書P5
師:(學生回答后)好,那么怎么釘紐扣呢?請同學們看書P5上的學一學 做一做,紐扣有雙眼扣和四眼扣,怎么釘呢?請同學們在書上找出雙眼扣和四眼扣的釘法,以及紐扣位置的處理。
三.測標
1.動手做一做
師:同學們你能告訴我書上的雙眼扣是怎么釘的嗎?指名回答,師在黑板上畫圖表示: ·—· 師可告訴學生我們把這叫做“一”字釘法。
師:雙眼扣回了,四眼扣你會嗎?指名學生回答,師在黑板上畫圖表示: ∷ 師可告訴學生我們把這叫做“二”字釘法。四眼扣還可以怎么呢?指名學生回答。 
∷ 師可告訴學生我們把這叫做“口”字釘法。
∷ 師可告訴學生我們把這叫做“十”字釘法。
▲師:以上這幾種方法你掌握了嗎?現在請你們自己釘紐扣,釘一個雙眼扣和一個四眼
扣。釘紐扣時要注意安全,不要讓針傷到自己,也不能傷到別人。同桌還可以互相請教與幫助。
2.師來回巡視指導。發現問題及時幫助并隨機點評。
四.補標
1.評議
展示作品,將學生釘好扣子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師給以一定的評價。
2.衣服上的紐扣掉了一顆怎么辦?(師將掉扣子的衣服掛在黑板上)讓學生想一想,并找一名學生上臺演示,師作補充說明。
3.注意:釘紐扣的針細又小,釘完扣子后一定要收放好,注意安全。
4.以后衣服上的紐扣掉了,媽媽要替你釘,你會怎么做?(生回答)
師:對了,今天我們學會了釘紐扣,以后我們要學會自己的事情(學生集體回答:自己做)。
5.組長給組員評價。
6.師作小結下課。
縫沙包
教學目標:練習用回針法,學會做沙包,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自己動手解決生活小問題的習慣。
教學重點:學會用回針法縫制沙包。
教學難點:用回針法縫沙包口。
教具準備:針、線、各色小塊布料、沙子、米或豆子等半信封、頂針箍、剪刀、老師各種形狀范例沙包6個,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教師出示6只沙包,問:這些五顏六色的小包包是什么?你知道怎么玩嗎?玩沙包有什么好處?
2.師生歸納:沙包可以做投沙包游戲、玩投遠比賽、玩跳房子游戲,抓五子游戲等,玩沙包既開心有趣,還有益于身體健康。
3.師引入:想親手做個沙包玩游戲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縫沙包。板書課題。
二.學習制作沙包
1.觀察沙包
教師出示六個沙包,指導學生觀察:
這些沙包有哪些形狀?(圓形、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師述:根據布料的形狀和自己的喜好可以制作不同形狀的沙包。
2.學生自己看書并小組交流,了解制作沙包的步驟。
3.學生帶著問題觀察教師在實物投影儀上的示范,并提出不清楚問題。
教師邊示范邊指導并適時板書(指導見下,板書見最后):
(1)根據自己的需求選一塊大小合適的布料。
(2)選好布料后根據布料的形狀或自己的喜好設定沙包的形狀。
(3)根據自己需要的形狀對布料進行裁剪。
(4)顏色鮮艷的一面朝里對折,邊與邊對齊。
(5)用回針的方法把對折的兩鄰邊縫合,針腳盡量密,以防彎松動后沙子漏出。留下一邊不縫,以備翻面裝沙子。
(6)將縫合的沙包翻面,裝上適量的細沙子或米、豆子,注意不要過滿,滿則容易繃破,也不易縫合,也不要過空,以大致飽滿為宜。裝時可在沙包下墊一張紙接沙子,注意不要弄到身上或眼睛里,保持衛生,注意節約。
(7)將袋口邊向內翻折,不留毛邊,用指甲或剪刀背壓直壓平劃出折痕,以便縫合。
(8)用回針法縫合,注意針腳要密要勻,線要拉緊。
(9)檢查:縫好后輕拍掉表面沾上的細沙,再抖一抖,捏一捏,看漏不漏沙子。看看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10)有問題的話針對不足修改。
學生提出還不明白的地方,老師示范解答。
4.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人人動手制作,小組內互幫互教,老師巡視指導解答。
三.總結交流
1.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優秀作品,找出優點。
2.展示做得有欠缺的作品,大家找出不足,提出修改方案。
四.實踐活動
用親手做的沙包做自己喜歡的游戲,看看誰的結實好用。
板書:
3 縫沙包
裁好布料
朝里對折
回針縫合 密 勻 緊
灌沙適度
縫口不留毛邊
5 縫手套
一 教學目標:
1、學習并初步掌握縫手套的基本過程。
2、根據自己的喜好學習畫樣裁減、縫制=裝飾手套。
3、培養學生眼、手、腦的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 教材分析:
生活中,我們常常需要各種各樣的手套。課文介紹了手套的分類、縫制的過程、布料的來源以及選擇合適的裝飾品,采用清晰的圖片教我們學習縫制手套,從而培養學生眼、手、腦的協調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教學重難點:畫樣裁減的技能技巧以及選擇合適的裝飾品。
三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實物投影儀,不同的布料以及裝飾品、棉線、縫衣針、剪刀,各種各樣的手套。
學生準備:可縫制手套的不料一塊,棉線、縫衣針、剪刀、裝飾品等。
四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展示各種色彩鮮艷的大大小小的手套。
2、你們還見過或用過什么樣的手套?
3、給手套分類、填表:
類別
作用
特點
制作材料
防寒手套
保暖
厚實
棉花、海綿、棉布
裝飾手套
裝飾
漂亮
棉布、線織、羊毛、裝飾品
櫥用手套
防油膩
結實
橡膠
醫用手套
防病菌
衛生
薄橡膠
防護手套
防危險品
耐用
厚橡、膠布、
(二)指導縫制
1、布料來源:購買,利用舊衣物或邊角料等。
2、縫制過程:(1)用實物投影儀演示手套的縫制過程。
(2)教師示范
3、請學生說一說布手套的縫制過程。
畫樣:在紙上畫出手的外形;
(2)放樣:在畫樣上沿手的外形向外放出1.5_3厘米;
(3)剪紙樣:在放出的畫樣上沿邊仔細剪;
(4) 裁減:在雙層布料上按放樣裁減;
(5)縫合:縫制過程中選擇基本針法;
(6) 縫邊:注意密而勻;
(7)翻面:整理成美觀的手套,并試用一下.
4學生動手縫制.教師個別輔導,及時糾正.
(三)評優鼓勵
(四)課外拓展
1、分小組去商場、貨攤考察各種類型、式樣、用途的手套。了解制作方法。
2、利用廢舊材料縫制一幅實用手套,送給幼兒園的小朋友。
3、指導觀察技術信息中的插圖說說你從插圖中了解到什么信息。
(五)技術信息
6 第三單元:神奇的泥吧
教學目標:
1、 認識泥材料的一般特性,初步了解泥制品的制作過程。
2、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運用技術信息的能力。
3、 培養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熱愛家鄉的情感。
教材分析:
本課教學內容“神奇的泥巴”是技術初步——泥工的第一部分,是整個泥工技術的知識基礎。
本課內容分“說一說”、“寫一寫”“看一看”“議一議”以及“技術信息”幾個部分。“說一說”以秦始皇兵馬傭,宜興紫砂茶壺、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萬里長城等六幅圖片,展示了泥制品的精美與壯觀,激發學生學習泥工技術的興趣。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信息技術的相關影象資料。
教學過程:
(一) 激趣引入,認識泥制品
教師出示秦始皇兵馬傭,宜興紫砂茶壺、無錫惠山泥人大阿福、萬里長城等六幅圖片。如有條件可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或出示具體實物。讓學生觀察,隨之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些物品都是用什么制作的?”學生回答之后,教師繼續問學生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由泥做成的?可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讓學生感受到,不僅上述這些精美、壯觀的物品是用泥制成的,我們生活中還有用的東西也是用泥作成,以此激發學生探究泥制品制作方法和過程的興趣。
(二) 教學泥制品制作過程
泥巴是怎樣變成有用的東西呢?指導學生看書上泥制品制作過程的流程圖。看完后,組織學生討論:(1)你知道泥工用哪些材料嗎?(2)你知道泥工用哪些工具嗎?(3)你知道做一件泥制品的過程嗎?討論后,教師可指名一兩位學生說一說自己所了解的相關知識。
(三) 技術信息的處理與運用
在議一議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閱讀書上的技術信息,或觀看相關的影像資料,從中收集有用的信息。在老師的引導下,對議一議三個相關的問題的回答給予補充和糾正。
7 我的小小陶吧
一、 教學目標
1、 掌握手捏泥碗的方法和技巧,學會手捏簡單的泥制品。
2、 使學生初步具有技術的感知、思維、想象能力、創新能力。
3、 培養學生認真、細心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
二、 教學準備
自然泥、泥刀、水、手捏泥碗成品,荷葉紋小碗圖片。
三、 活動建議
一)、互查課前準備
教師組織學生4~6人一組,互查課前準備,如工具不齊全,可要求同組合用。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1、 教師出示手捏泥碗成品圖片或實物。
2、 引語:你能說出這么漂亮的泥碗嗎?你準備怎么做?
3、 借助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交流,說說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捏泥碗的方法與步驟
1、 學生欣賞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2、 學生說完后,說說手捏泥碗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
3、 具體操作步驟:
(1)、團泥團; (2)、摳洞捏凹; (3)、修齊邊口; (4)、用有齒刀刮光碗的內外壁; (5)、把碗底圈處刮麻并涂泥漿;(6)裝底圈; (7)、用手蘸水抹光碗的表面。
四)、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1、 學生依照圖示,自己動手操作。
2、 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
3、 可引導同組互助合作,或請一兩名學生演示制作過程。(用實物投影儀)
五)、思維拓展,探究學習
1、 教師出示荷葉紋小碗圖片或實物,問學生:你知道這樣的泥碗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2、 學生思考,相互交流。
3、 教師提示:是用泥片貼碗的方法做出來的。
4、 引導學生課后嘗試制作。
六)、學習評價
1、 學生自評和小組互評。
四、 注意事項
1、 制作中不要把工具對著別人。
2、 制作中盡可能保持桌面和場地的整潔。
8 泥條盤筆筒
一、 教學目標
1、掌握泥條盤筆筒的方法與技巧,學會用盤泥條的方法制作簡單的泥制品。
2、使學生學會一些技術探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創新和實踐能力。
3、培養學生參與技術活動的興趣,以及對新事物、新技術的敏感。
二、 教學準備
自然泥、墊板、泥刀(用于切削、刮、抹)、滾子(用于碾平)、瓶蓋(用于壓切圓片),泥條盤筆筒成品。
三、 活動建議
(一)、互查課前準備
1、教師組織學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準備,作為學習評價的依據。
(二)、成品展示,激趣引入
1、 教師出示細泥條,引語:這些細細的泥條有用嗎?你想用它們來做什么呢?
2、 學生討論,交流。
3、 教師出示用泥條盤出的筆筒,引語:用泥條能做出這么有趣的筆筒,你知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
4、 學生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三)、教學泥條盤筆筒的方法與步驟
1、 先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
2、 指名學生說說泥條盤筆筒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適時板書。
3、 具體操作步驟:(1)滾壓圓泥片;(2)用瓶蓋子切下泥片做筒底;(3)在底片邊上刮痕并涂泥漿;(4)滾壓大泥片;(5)在泥片上切出泥條;(6)再搓成圓泥條;(7)用泥條在涂泥漿處盤貼成圈;(8)再逐層刮痕、涂泥漿、盤貼泥條,加到需要的高度;(9)如需筒內光滑,可用刮刀刮、抹。
(四)、學生動手制作
1、 同桌合作,依照圖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 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
3、 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制作過程。
(五)、探究學習,創新實踐
1、 引語:你有什么辦法能讓泥條盤出的筆筒表面變得更好看?
2、 學生發揮想象,獨立思考。教師給予鼓勵。
(六)、學習評價
1、組織學生互評和自評。
四、 注意事項
1、 操作前應在桌面鋪上塑料布或舊報紙,以防泥土弄臟桌面。
2、 操作結束后,應把桌面清理干凈,把地上的泥屑清理掉,以保證教室內整潔衛生。
9 用泥片制作筆筒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泥片制作筆筒的方法與技巧,運用此方法做簡單的泥制品。
2、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觀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精確、嚴密地進行技術活動的習慣。
二、教學準備
自然泥、墊板、泥刀(用于切、刻)、滾子(用于碾平)、瓶蓋(用于壓切圓片),線、尺。
三、活動建議
(一)、互查課前準備
1、教師組織學生互查材料和工具是否準備,作為學習評價的依據。
(二)、啟發談話,激趣引入
1、 引語: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泥條盤筆筒,除了用泥條盤,還能用什么方法做筆筒呢?
2、 學生討論,小組交流。說一說自己的辦法。
(三)、教學用泥片制作筆筒的方法與步驟
1、 讓學生看書上的圖示和文字說明,比較一下,與自己先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比一比哪一種方法更好?
2、 指名學生說說泥片制作筆筒的方法、步驟及注意點,教師注意補充和糾正,并指出圓底片的周長必須等于圓柱形筒體片的長度。
3、 請學生演示用線測量圓底片周長的過程。
具體操作步驟:(1)把泥團壓扁后滾壓成泥片;(2)用瓶蓋壓切下圓形泥片做筒底;(3)用線量筒底泥片圓周的長度,滾壓做筒體的泥片;(4)用筒底泥片周長定筒體泥片的長度,切去多余部分;(5)刻麻筒體泥片底邊,并涂泥漿;(6)把筒體泥片圍在筒底泥片上;(7)合圍、捏合,再加泥修齊筆筒。
(四)、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1、 同桌合作,依照圖示,共同完成一件作品。
2、 輕音樂背景下教師巡視輔導。
3、 指名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演示制作過程。
(五)、指導課后實踐活動
1、要求學生利用假日,去玩具店、禮品店調查,了解有些什么泥制品,調查幾件泥制品的價格,如有興趣,可運用已學過的方法模仿制作一件喜愛的泥制品。
(六)、學習評價
組織學生互評和自評。
10 美麗的泥花瓶
一、 教學目標
1、能靈活運用已學過的制作方法,設計并制作泥花瓶。
2、使學生逐步養成主動進行技術學習和技術探究的習慣。
3、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審美意識。
二、 教學準備
自然泥、泥刀、花一束、各式花瓶圖片。
三、 活動建議
(一)、啟發談話,激趣引入
1、 教師拿出一束鮮花,引語:美麗的鮮花需要漂亮的花瓶來擺放,你看見過什么樣的花瓶呢?
2、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可出示幾幅不同的花瓶圖片。
(二)、創新設計,研究方法
1、 學生思考自己喜歡什么樣的花瓶,希望制作一個什么樣的花瓶,并動手畫出設計草圖。
2、 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已經學過哪幾種泥制品的制作方法?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寫出制作步驟。
3、 組織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各自的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相互設計,取長補短,并根據需要作出適當的改進。
(三)、實踐操作,創新構思
1、 學生按照自己的設計方案和制作步驟,動手操作。
2、 教師巡視,引導同組學生協作,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 學生制作完成,問學生:你做的花瓶好看嗎?能不能再把它裝飾一下,讓它更漂亮呢?
4、 學生發揮想象,創新構思,動手裝飾自己的花瓶,有困難的學生,可讓他們先畫出草圖,再進行制作。
(四)學習評價
學生自評和互評。
--
11 紙工——房子相框 *
巧手制作紙制品
一、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學會看示意圖制作房子相框,鞏固掌握紙工制作的劃、折等技法。
2、 啟發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相框外形,培養創新意識。
3、 在制作過程中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勞動態度和審美能力。
二、 教學準備
1、 學生準備:一個自己喜愛的相框和一張照片,紙工制作所需要的工具,以及水彩筆、掛歷紙、卡紙等。
2、 教師準備:已完成的紙相框,示范用制作材料,實物投影儀等。
三、 活動建議
1、 讓學生各自展示帶來的相框,并說說這個相框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為什么你喜歡它?
2、 教師出示紙相框,告訴學生用紙也可以做出漂亮的相框,激發學生的制作愿望。
3、 讓學生分組自學,對照示意圖,將剪下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試著組合。共同討論不理解的地方,逐步完成相框作品。
4、 利用教學媒體,展示不同形式、不同圖形的相框,激發學生的創造意愿。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自己準備設計一個相框并畫出設計草圖,然后在組內交流,相互提出修改意見。
四、 學習評價
1、 舉辦一次“開設××相框專賣店”活動,將學生設計制作的相框展示出來,以每小組為一個專柜,選出代表介紹本小組的相框,最后評出“十佳作品”或“優秀作品”。
2、 教師可根據評價內容,先讓一個小組進行自評和互評,為其他小組進行評價
12 動物筆筒 *
一、 教學目標
1、 掌握水晶筆筒、動物筆筒的制作方法和步驟,學會使用輔助材料透明膠片,表現透明效果。
2、 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設計新穎的筆筒,培養創新精神。
3、 培養認真的工作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
二、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幾種不同材料做成的筆筒,示范用的制作材料。已完成的作品,實物投影儀等。
2、學生準備:紙工制作工具和相關制作材料(卡紙、彩筆等),并將水晶筆筒、動物筆筒各個部件剪下備用。
三、 活動建議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文
1、 教師談話導入:筆筒有什么用途?筆筒可以用哪些材料做成?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筆筒。
2、 教師最后出示已完成的水晶筆筒和動物筆筒,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制作這兩個造型美觀、名字又好聽的筆筒,引起學生學習制作的興趣。
(二)、指導制作
學生分組學習,先合作完成較復雜的水晶筆筒,教師做適當指導。
1、 讓學生拿出課前剪好的制作材料部件,對照示意圖,按次序排列出來。
2、 讓學生仔細閱讀示意圖下的說明。
3、 用紅筆給每條說明標上序號。
4、 數一數制作水晶筆筒共分幾個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參照示意圖的步驟完成水晶筆筒制作。
(三)、發揮想象,創新實踐
1、 讓學生依照上述方法分組完成動物筆筒的制作。
2、 啟發學生找出這種筆筒的主要特點:筆筒前后兩面各有不同的動物圖形。
3、 引導學生舉一反三,積極思考,能否設計出新穎的筆筒,并把圖案畫下來。
4、 教師用實物投影儀展示一些筆筒設計圖。
(四)、課外拓展
在班內舉行一次“最佳筆筒”設計大賽,設立最佳設計獎、最佳作品獎、最佳圖案獎等獎項,以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活動。
--
13 三輪摩托
一、 教學目標
1、 學習“三輪摩托”的紙工制作方法。
2、 在操作活動過程中,培養團結協作精神。
3、 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制作大客車,培養創新精神。
二、 教學準備
1、 教師準備:多種車輛的投影片,已制作好的三輪摩托,剪好的制作材料的各部件及實物投影儀等。
2、 學生準備:紙工制作的工具,制作材料,彩色筆等。
三、 活動建議
(一)、導入課文
1、 教師播放各種車輛的投影片,讓學生邊看邊說說造型特點。
2、 讓學生說說自己平時看到的車輛造型。根據自己的喜好,將印象最深的轎車、大客車、摩托車的外形畫下來,并通過實物投影儀展示出來。由此導入課文:一起來制作三輪摩托的紙模型。
(二)、指導制作
1、 本次作品較復雜。可讓學生分工合作,要求仔細閱讀示意圖下的簡要說明,用紅筆標明每條說明的序號,每個學生負責其中一部分,再把這幾部分組合起來,共同完成。
2、 教師利用實物投影儀做具體指導。
(三)、作品展示,經驗交流
1、把完成的作品展示出來,并讓學生談談制作過程,以及收獲和合作體會。
(四)、發揮想象,創新實踐
1、根據自己印象最深的大客車樣子,自己或小組合作完成設計一輛大客車草圖。
(五)、課外拓展
1、 根據自己的設計,完成大客車的制作。
2、 啟發想象:怎么能讓自己制作的大客車動起來?
3、 舉辦一次班級車模展比賽。評出最佳合作獎、最佳設計獎、最佳制作獎、最佳創新獎等獎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垣县| 青龙| 黄冈市| 武安市| 黄龙县| 扎兰屯市| 武乡县| 车险| 仁布县| 丰宁| 隆德县| 亳州市| 偃师市| 南岸区| 祁门县| 广平县| 怀集县| 唐山市| 双桥区| 屯门区| 中牟县| 江安县| 靖宇县| 汉中市| 盐亭县| 全南县| 克东县| 白沙| 大港区| 仁布县| 南乐县| 安平县| 略阳县| 全椒县| 东乡族自治县| 西乌珠穆沁旗| 阿拉善右旗| 六枝特区| 同江市| 昭平县| 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