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教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課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教案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
第1課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丁美洲殖民統治和教學目標基本史實及拉丁美洲人民反抗斗爭的過程;了解英國在印度殖民統治和掠奪的基本史實及印度人民反抗斗爭的過程;認識殖民地人民反抗斗爭的代表人物玻利瓦爾、圣馬丁、章西女王。
過程與方法:
指導學生觀察《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形勢圖》,了解運動過程,使學生掌握讀圖和憑借地圖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講述玻利瓦爾、圣馬丁和章西女王的英雄事跡,培養學生客觀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讓學生體會到殖民地人民英勇抗擊殖民者的愛國主義熱情,培養學生奮發圖強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
教學難點教學重難點地人民反抗殖民統治的原因(內外因素)。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愛德華多·加萊亞諾在《拉丁美洲被切開的血管》中寫道:
黃金和白銀熱/刻在劍柄上的十字/攜帶秘密武器的神回來了/像餓狼般貪婪黃金/波托西的光輝:白銀的周期/西班牙人養牛,別人喝奶/騎士和馬的分工/波托西的廢墟,白銀的時代/灑下鮮血和熱淚……
伴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西班牙、葡萄牙走上殖民擴張的道路。拉丁美洲處于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統治之下。有句名言告訴我們:“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面對殖民者的瘋狂掠奪和壓迫,殖民地人民展開了怎樣的反抗斗爭呢?
二、探究新知
(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1.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頁,提問:說說拉丁美洲的范圍。拉丁美洲這一名稱是如何得來的?
提示:范圍:指今天美國以南的所有美洲地區。名稱由來:拉丁美洲所在的地區大約從16世紀初開始成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當地居民以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為主要語言,而這兩種語言都屬拉丁語族,故該地區被稱為“拉丁美洲”。
2.展示《16世紀—19世紀初拉丁美洲殖民統治等級示意圖》,指導學生根據教材并結合圖示分析,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爆發的原因。
提示:殖民統治與掠奪是拉丁美洲獨立運動的根本原因。(內因)
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是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爆發的外因。
3.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并結合《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形勢圖》,分析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的時間、領導人、特點、結果。
時間 18世紀末19世紀初
領導人 玻利瓦爾和圣馬丁,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特點 范圍廣,南北聯合作戰,有統一指揮
結果 拉丁美洲基本獲得獨立
  4.課件出示玻利瓦爾和圣馬丁的圖片,學生分組講述他們反抗殖民統治的主要事跡。
提示:(1)玻利瓦爾反抗殖民統治的主要事跡:①在南美洲北部地區,玻利瓦爾宣布解放黑人奴隸,承諾勝利后分給起義士兵土地,大批印第安人、黑人和混血種人參加起義部隊;②1819年,玻利瓦爾率領起義軍英勇作戰,克服艱難險阻,打敗了西班牙軍隊,并解放了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和厄瓜多爾等地,成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玻利瓦爾當選總統后,繼續領導南美洲的獨立運動。
(2)圣馬丁反抗殖民統治的主要事跡:①在南美洲南部地區,圣馬丁領導了阿根廷、智利和秘魯的獨立運動;②他和玻利瓦爾被譽為南美的“解放者”。
5.拓展延伸:在閱讀玻利瓦爾和圣馬丁反殖民斗爭事跡的基礎上,討論總結:拉丁美洲的獨立有何意義?拉丁美洲獨立戰爭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答案:(1)意義:①趕走西班牙、葡萄牙殖民者,贏得獨立運動的勝利。②出現了一系列新興獨立國家,基本形成了今天拉丁美洲國家的格局。③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2)原因:①拉丁美洲各國人民聯合起來,協同作戰,南北夾擊,為民族獨立英勇斗爭。②有統一的指揮。③玻利瓦爾等領導人的卓越領導。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殖民地爭奪中力量日益衰落。
(二)印度民族大起義
1.學生自讀教材第4頁1、2段正文,概括印度民族大起義爆發的背景。
學生討論交流,得出答案:
(1)19世紀中期,印度已淪為英國的殖民地。
(2)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進一步加強了對印度的經濟掠奪和政治壓迫。
(3)英國的殖民統治激起印度各階層人民的強烈不滿,人們的反抗情緒日益高漲。
2.指導學生從歷史要素角度,概括印度民族大起義的歷程,完成下表。
要素 印度民族大起義歷程 典型代表
時間 1857—1859年
領導者 封建王公
主力 土兵
階層 土兵、農民、手工業者、封建王公
結果 起義被鎮壓
影響 沉重打擊了英國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識的覺醒 章西女王 (約1835—1858)
  3.課件出示下列材料,組織學生討論:印度民族大起義為什么會失敗?
材料 英國武器先進,實力強大。英國殖民者調集軍隊鎮壓起義,甚至把派往伊朗和中國的侵略軍調回印度。由于各地的起義軍基本上是各自為戰,力量分散,再加上有的封建王公被敵人分化,在關鍵時刻動搖投敵,起義城市先后失陷,起義失敗。
提示:(1)領導印度民族大起義的主要是封建王公,這些人后來很多都被英國收買了,所以逐漸退出起義;(2)印度民族大起義組織不嚴密,較為松散,各自為戰,被敵人分化瓦解;(3)英國實力遠在印度之上;(4)缺乏統一指揮,發生內訌、叛亂和投敵;等等。
4.教師提問: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有哪些相似之處?
提示:(1)從起因來看,都是由于殘酷的殖民統治和經濟掠奪引起的。(2)從影響來看,都打擊了殖民統治: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沉重打擊了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統治;印度民族大起義沉重打擊了英國的殖民統治。(3)在反抗斗爭中,都出現了英雄人物:拉丁美洲有玻利瓦爾、圣馬丁;印度有章西女王。
5.合作探究:玻利瓦爾和章西女王兩位歷史人物有什么共同點?
提示:(1)雖生活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但都在國家民族遭到殖民壓迫時,挺身而出,領導反抗殖民統治的斗爭。
(2)在斗爭中,都表現出愛國主義精神,為正義獻身,英勇作戰,意志堅強,不屈不撓,受到了人民的尊敬和懷念。
教師總結:19世紀,在拉丁美洲和印度,相繼爆發了波瀾壯闊的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武裝起義。通過學習,我們不難發現:①殘酷的殖民統治和掠奪是激起殖民地人民抗爭的根本原因;②同是反抗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取得了勝利而印度民族大起義卻失敗了。在強大的敵人面前,拉丁美洲的人民團結協作、聯合抗戰,弱國最終戰勝了強敵。而印度民族大起義是各自為戰,力量分散,最終起義失敗。這兩地起義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眾志成城,弱國同樣可以戰勝強敵!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通過多媒體課件,依托課本,弄清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通過使用歷史圖片、文字材料創設情境,把枯燥無味的歷史變成了有血有肉的歷史,激發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了課堂效率。鼓勵學生自學,通過歷史問題的討論,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增強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激發學生探討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南溪县| 松溪县| 独山县| 岑溪市| 长泰县| 和龙市| 奈曼旗| 顺平县| 时尚| 绥棱县| 朔州市| 大悟县| 原平市| 磴口县| 泾阳县| 遂溪县| 光泽县| 峨眉山市| 鹤壁市| 武义县| 海南省| 固安县| 乌拉特后旗| 和静县| 高邑县| 云林县| 高台县| 平塘县| 澄江县| 广东省| 东阿县| 宣城市| 柯坪县| 大新县| 杭州市| 神农架林区| 五家渠市| 漠河县| 仙游县| 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