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八年級上歷史與社會期中復習提綱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八年級上歷史與社會期中復習提綱

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史前時代
第一課 人猿相揖別——人類的起源 (P4-9)
1. 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歷史,稱為史前時代。
2.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條件(地球氣候變化,降水減少,森林面積減少,退化成草原) 人類化石最早的發現地:東非大裂谷
3.直立行走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都離不開勞動。
4.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制造工具。制造工具,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本領。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為人類誕生的標志,人類巳有二三百萬年的歷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
5. 課本中列舉的中國境內處于舊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
①我國境內以知的最早的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
②北京人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開始使用天然火。使用打制石器,處在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征。
③山頂洞人距今約三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洞穴,巳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的外貌特征與現代人基本上一樣了。山頂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經過磨光和鉆孔處理的小件器物。但山頂洞人仍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的生活群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
生活年代 生活地點 體制特征 生產活動 生活方式 火的使用 使用工具
北京人 采集、狩獵 群居(原始群) 主要使用打制石器
山頂洞人 采集、狩獵 氏族 主要使用打制石器,但也有磨制和鉆孔技術
6、山頂洞人在哪些方面比北京人進步?
山頂洞人已掌握了磨制石器與鉆孔技術,會人工取火,生活群體是氏族。
7、遠古人類的取火方式:雷電生火、草木自燃生火(天然火); 鉆木或擊燧生火(人工取火)。
人工取火比天然火的好處:人類可隨時使用火,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進一步增強。
第二課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 P10-15)
1.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大約產生于 一萬年 以前。伴隨著農耕畜牧的出現,生產工具有了顯著的改進,人們開始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還發明了陶器,農業村落出現,人類實現了定居。
2、 在世界農業、畜牧業起源時期,世界主要農作物和馴化動物的整體空間分布有什么特點?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西亞、中美洲和歐洲
3、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了哪些影響?
原始農業和畜牧業的產生與發展,標志著人類從食物的采集者轉變為食物的生產者,是食物生產的革命(有了穩定的衣食來源)。①使生產工具有了顯著的改進,出現了磨制石器,人類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②推動了原始社會家庭手工業的發展,例如制陶、制革、紡織等以婦女為主的手工業;③促使農業村落出現,人類逐步實現了定居生活。
4、比較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先民在生產和生活方面主要有哪些不同之處?
新石器時代的“新”表現在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上。石鐮作為磨制石器的代表,側重于生產領域;陶器作為重要的生活用具,側重于生活領域
5、世界上最早的農業村落出現在西亞地區,距今約九千年前。
6、遠古人類開始建造房屋,過起定居生活是在出現在 ( D )
A、打制石器以后 B、磨制石器以后 C、狩獵以后 D、農業以后
7、農業的產生、家畜的馴養、陶器的發明、與定居的實現有什么關系?P12
原始農業、畜牧業的產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現,使人類逐漸開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農業村落。定居生活促進了原始農業、畜牧業、手工業的發展,物質生活的提高也促進了人們精神生活的改善,對于人類文明的起源和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
8、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產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活時間 生活自然環境特點 房屋建筑特點 農作物 陶器
河姆渡遺址 距今約7000年 位于長江流域的浙江余姚,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 干欄式建筑高于地面,通風防潮 水稻(牛) 黑陶
半坡遺址 距今約6000-5000年 位于黃河流域的陜西西安,這里氣候干旱少雨,河流少 半地穴式建筑避風避寒 小麥粟(豬) 彩陶小口尖底瓶
相同點 都屬于新石器時代我國人類遺址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都從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P16-18)
1.在文字發明之前,人類的歷史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成為古史傳說。
古史傳說中所描述的遠古時代被稱為傳說時代。
2.古代西亞的《吉爾伽美什》: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
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希臘最早的文學作品。記述特洛伊戰爭(木馬計)。
3.炎帝、黃帝: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華夏族的人文初祖。(為什么?)
我們為什么自稱為炎黃子孫?
炎帝和黃帝是距今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的部落首領。那時候,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起來,打敗了東方的蚩尤部落。后來,兩個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我們也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
傳說中炎帝的功績有:發明耒耜,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號稱神農氏,他還發明陶器,開辟集市。傳說中黃帝的功績有: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
4、傳說故事與歷史事實之間的關系
傳說故事包含了一定的事實成分,這些歷史事實可以通過考古發掘來印證。傳說故事和考古發掘都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有著重要的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
5、P17○這些文物印證了炎黃傳說中的哪些內容?
這些文物說明當時人們會紡織、養蠶、制造陶器、以船為交通工具(半坡遺址出土的船形彩陶壺),當時還出現了原始音樂(半坡出土的陶塤和河南舞陽出土的骨笛)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的歷史有什么意義?
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可以從不同側面揭示歷史事實,幫助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發展與沿革。
6、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采用疏導的方法治黃河水成功。
7、部落聯盟民主推舉賢能有才德的人做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有堯、舜、禹。第一個通過禪讓得到部落首領的是舜。堯、舜、禹的傳說主要反映了禪讓制,禪讓制是部落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民主制。
評價禪讓制:這種原始的民主制度,能把各個氏族成員的微弱力量匯集起來,跟自然界進行斗爭,對生產力發展起了促進作用。但是,當時人類社會處在最低的發展階段,原始的民主制度還有很大的局限性,只能同當時不發達的生產力相適應。
第二單元 文明的起源
國家的出現、文字的發明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第一課 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文明起源的物質基礎) P24-28
1、為什么文明古國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
答:因為大河泥沙沖積而形成的平原(或三角洲)上往往有著肥沃的土地,這為耕種作物提供了良田沃土;河水又為人類提供了生活用水和灌溉之利,這就為這些地方發展農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于是大河流域往往成為農業發達、經濟繁榮、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而最早的文明首先就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又促進了其他文明的發展。所以說,大河是孕育文明故國的搖籃,世界文明故國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
四大文明古國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
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倫 古代印度 中國
非洲東北部 亞洲西部 南亞次大陸 亞洲東部
干旱少雨 干旱少雨 氣候溫暖、濕潤 長江流域溫暖濕潤黃河流域冬暖夏涼
2、 尼羅河的贈禮——埃及
世界最早的統一國家出現在……………… ( B )
A、長江、黃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兩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
3、新月沃地:西亞文明的發祥地
古代兩河流域:約公元前3500年,成為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蘇美爾人是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定都巴比倫城,把兩河流域帶進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古巴比倫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內。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希伯來人是今天猶太人的祖先。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地區城市:烏爾城,距今3500年
4、印度河與恒河的哺育——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開始出現城市國家。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
5、黃河與長江:中華民族的搖籃 P26-28
古代城市:黃河流域二里頭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禹建立夏朝。
夏:禹——啟(王位世襲制)。
四大文明古國建立統一國家的時間、建立者和古文明發祥的流域。
文明古國 地域 文明出現時間 統一
古代埃及 尼羅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3000年美尼斯 都發源于大江大河,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地相對肥沃;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利于農作物培植和生長,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可見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
古巴比倫 兩河流域 公元前3500年 公元前18世紀漢謨拉比
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公元前2500年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
古中國 長江黃河 公元前2070年 禹
第二課 早期國家的形成(文明起源的政治特征) P29-35
1、早期國家的產生
社會生產力的不斷提高(根本原因),社會分工的發展和階級的分化導致了國家的形成,出現了等級分明的社會。
2、早期國家的特征:城市的出現、王權神圣、分化的社會、軍隊和刑法
3、城市開始出現:烏爾城——公元前3500年——兩河流域
摩哼佐達羅——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域
二里頭城——公元前1800年左右(夏朝晚期)——黃河流域
早期城市同現代城市相比,它們有什么異同?
相同點:
規模大,設施齊全,周圍分布著一些村鎮; 地理位置優越; 經濟發達,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不同點:
在布局上: 古代城市大多為封閉式,設有城墻。而現代城市往往沒有城墻,為開放式。
在功能上: 古代城市中央往往建有神廟,表明非常注重宗教,而現代城市中央建筑不固定;古代城市沿河而建,注重防衛功能,而現代城市河道主要起交通運輸作用。
4、王權神圣
禹和啟加強權力采取的措施 p31
5、分化的社會
古埃及:王室、僧侶、貴族——統治階級
自由民(工匠和農民)奴隸(來源于戰俘))——被統治階級
古印度:種姓制度(統治階級為婆羅門、剎帝利;被統治階級為吠舍、首陀羅)
等次 名稱 所代表的社會階層及其權利和義務
第一等 婆羅門 僧侶,掌管祭司大權
第二等 剎帝利 國王、武士和官吏,長官政治大權
第三等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供給前兩個種姓
第四等 首陀羅 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沒有任何權利和自由
這種種姓制度的特點:四個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下一等級的人不能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相互通婚。
古代中國(商) 商王:最高統治者 貴族:官員和部落首領—— 統治階層
平民:從事集體農耕,戰時出征 奴隸:戰俘和罪犯,地
位低下——被統治階層
6、軍隊和刑法
如何評價漢謨拉比法典?
《漢謨拉比法典》是一部為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而制定的法典,法典無公正可言,它完全站在奴隸主階級的立場上維護他們的利益,對奴隸而言,他們的生命、安全、社會地位都得不到保障。可以說這部法典是維護奴隸制統治秩序的工具(實質)。
法典的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
法典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
第三課 告別野蠻 P36-44
1、從刻畫符號到象形文字
遠古時期:口耳相傳
文字的雛形:刻畫符號、 圖畫文字。
真正的文字:真正的文字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
埃及:象形文字; 西亞:楔形文字; 中國商朝:甲骨文。
刻在龜和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的情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書寫材料是紙草;西亞的楔形文字的書寫材料是泥版;中國商朝的甲骨文的書寫材料是龜甲、獸骨。
2、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藝
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的金字塔,胡夫的兒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尊巨大的獅身人面像。
中國商朝: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3、古老的科學探索
古埃及:根據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編制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制作了木乃伊。
兩河流域:編制了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
古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包括零在內的10個數學符號,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4、宗教的奧秘
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 悉達多。被稱為佛陀或釋迦牟尼。
佛教教義:宣揚“眾生平等”,反對婆羅門的等級制度;它認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要消滅欲望,忍耐順從,刻苦修行,才能達到“極樂世界”。經典:佛經。
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在位時,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開始向外傳播。
佛教向外傳播的路線:(1)向東南傳入東南亞;
(2)向西北傳入中亞,公元前后(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此后又由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
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的演變進化和文明的發展進步都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人類改造了自然環境,創造了輝煌的成就,留下了人類智慧的痕跡,但同時人類活動也會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如果人類不顧自然規律,破壞自然環境,必然會遭到環境的報復。

第三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上)相繼興衰的歐亞國家(P51-67)
第一課 希臘、羅馬與歐洲古典文明
1、古代希臘、羅馬地理位置(見古希臘地圖、公元前2世紀末的羅馬)
2、古希臘文明的開端: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愛琴文明(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
3、斯巴達和雅典及其政治特色
斯巴達——三面環山,中間是平原,農業比較發達。它崇尚武力,熱衷于征服鄰邦。斯巴達人的一生都必須服從城邦的軍事需要,整個城邦就像一座大兵營。
雅典——它瀕臨愛琴海,海上交通便利,商業貿易繁榮。雅典是公民擁有較多自由的民主制國家。
主要機構:公民大會——最高權力機構
陪審法庭——最高司法機構
五百人議事會——處理日常事務
4、古羅馬帝國及其政治特色
羅馬共和國:位置:歐洲南部、地中海北岸的亞平寧半島上;
時間: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
政治特色:(1)實行共和制,最高官職是執政官,由選舉產生(2)尚武。
羅馬帝國: 建立:公元前27年,屋大為自稱共和國的元首
擴張:公元2世紀,成為一個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地中海成為“羅馬人的小澡盆”(見53頁圖)
分裂:3世紀,分為東西羅馬
滅亡:476年,西羅馬帝國被日耳曼人滅亡
特色:實行帝制,元首獨裁;尚武。
5、西方文明之根
阿基米德——發現杠桿定律和浮力定律,發明螺旋提水器
公元前5世紀中葉,羅馬頒布第一部成文法典,被稱為《十二表法》
古希臘的戲劇和建筑
第二課 歐洲中世紀與基督教文明
1、查理曼帝國
800年,在羅馬,教皇為查理舉行了加冕儀式,標志著查理曼帝國的誕生。
(查理的加冕意味著上帝對查理的認可,也意味著查理負有傳播和捍衛基督教的義務,標志著教權與王權之間的關系及聯盟的建立)
843年,查理帝國分裂成三部分,后發展成為法蘭西、德意志和意大利。
2、基督教
基督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原因: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人民渴望“救世主”降臨
時間:公元1世紀
地點:在羅馬統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區
創始人:耶穌
經典:《圣經》
教義:耶穌叫人忍受苦難,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富人加入基督教后,把持了教會的領導權,使基督教原有的反抗精神逐漸消失。并積極靠攏王權,利用國王的力量擴大自己的影響,占有大量地產,經常干涉和控制各國的事物。教會不僅壟斷了思想文化領域,而且具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和相當大的政治權力)
3、莊園與城市
莊園的布局有什么特點?(生產、生活設施齊備;體現出森嚴的等級界限。)
這樣的布局對人們生活有什么影響?
莊園基本滿足了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可以說是一個封閉自守的小天地。(自給自足)
行會的出現和作用
前期:團結斗爭、傳授技術、防止同行競爭、捍衛手工業者的共同利益等。
后期:成為阻礙技術進步、公平競爭的保守勢力
伊斯蘭教創立的時間、地點、創始人及教義
目的: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統一的國家
時間:公元7世紀
地點:阿拉伯半島
創始人:穆罕默德
大事:622年,穆罕默德出走麥地那,成為伊斯蘭元年
經典:《古蘭經》
教義:號召人們只信奉唯一的“真主”安拉,順從真主。教徒稱為穆斯林。
4、阿拉伯帝國對外擴張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天方夜談》
發源:西亞的阿拉伯半島(現盛產石油)
擴張:8世紀中葉,成為地跨亞、非、歐三洲的大帝國,首都巴格達(唐)
文化:《天方夜談》(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間故事集,廣泛吸收了印度、埃及、希臘等地的民間故事,生動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國境內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后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上廣為流傳。其中《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盜》與《阿拉丁神燈》最著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都县| 滦平县| 阿拉善盟| 大城县| 义马市| 新疆| 浙江省| 嘉荫县| 珠海市| 抚顺县| 台山市| 西青区| 永新县| 大英县| 娄底市| 全南县| 吉安市| 阿荣旗| 武威市| 龙陵县| 阿坝县| 舞钢市| 河北省| 尤溪县| 鄂托克旗| 夏邑县| 龙川县| 收藏| 根河市| 进贤县| 政和县| 乡城县| 鲁甸县| 鱼台县| 兴宁市| 靖安县| 基隆市| 贵州省| 长子县| 淮阳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