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與社會 學科導學案 _八_年級歷史與社會學科導學案 執筆 : 周凱 審核:授課人:周凱 編號:7301 班級: 姓名: 小組:課題:新文化運動 課型:新授課【學習目標】C級目標: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時間、開始的標志、口號、代表人物、性質 B級目標:學會正確評價新文化運動 A級目標:了解新文化運動前期后期主要的宣傳思想,以及與五四運動的 聯系【重點難點預測】重點:掌握新文化運動的時間、開始的標志、口號、代表人物、性質難點:學會正確評價新文化運動自主學習(課本91-92頁閱讀部分)1.新文化運動⑴時間: ⑵開始標志: ⑶口號: (源于西方的 運動) (源于西方 誕生)⑷代表人物: ⑸性質: ⑹意義: 【學法指導】 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合作探究小組合作、展示提升組內自我展示合作探究:材料一:北洋軍閥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歡迎登陸21世紀教育網" \t "_blank )統治前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爆發了一場崇尚科學、反對封建迷信、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 這一時期,新文化運動興起的歷史背景。政治方面:①帝國主義加緊侵略;②軍閥統治,日趨黑暗,必須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斗爭。經濟方面:一戰期間,中國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強烈要求實行民主政治,發展資本主義,這是根本原因。思想文化方面:①西方啟蒙思想進一步傳播,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②北洋軍閥推行“尊孔復古”的逆流(民主共和觀念和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更為重要的是當時的人們對于辛亥革命失敗的反思。經過辛亥革命,先進的知識分子認識到,革命失敗的根源在于國民腦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識,必須從文化思想上沖擊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識,通過普及共和思想來實現真正的共和政體。 這是一場資產階級領導的思想解放運動,它的主要內容即圍繞著“四提倡,四反對” (一、提倡民主,反對獨裁專制。 二、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 三、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 四、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而進行的具體實踐活動。前期其實質是資產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后期則由先進的知識分子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為主題。問題一:新文化運動的背景是什么?這場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這是一場什么樣的運動(性質)?中西方歷史上有哪些類似的運動?材料二: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問題二:這四個人物分別是誰?他們在歷史上有何重大事跡?材料三:鴻章竊以為天下事窮則變,變則通……中國欲自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欲學習外國利器,則莫入覓制器之器,師其法而不必盡用其人。材料四: “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本,在開學校;學校之立,在變科舉,而一切要其大成,在變官制。”材料五:我們革命的目的,是為中國謀幸福,因不愿少數滿洲人專制,固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專制,固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數富人專制,固要社會革命。材料六: “我們現在認定,只有‘德先生’和‘賽先生’這兩位先生可以救中國政治上、學術上、道德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問題三:材料六中的話是誰說的?兩位先生分別指什么?問題四:上述四則材料反映了近代先進的中國人想西方學習經歷了哪些變化?問題五:回憶第五單元了解西方國家的發展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以中國相比有何區別?對此你有何看法?【達標測評】1.春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反映了( ) A.人民感恩皇帝 B.人們崇尚孔子 C.強烈的皇權思想 D.強烈的封建禮教2. 新文化運動興起的直接原因是( ) A.辛亥革命的影響 B.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C.十月革命的影響 D.尊孔復古逆流的泛起3.新文化運動宣稱“打倒孔家店”,批判的主要是 ( ) A.孔子的教育思想 B.所有關于孔子提出的思想觀念C.中華民族“禮”的文化積淀 D.“吃人”的封建禮教 4.率先舉起了“民主”與“科學”大旗的是( )A.陳獨秀 B.李大釗 C.魯迅 D.胡適5.新文化運動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繼續,其含義是( )A.反對尊孔復古 B.主張民主共和 C.反對封建主義 D.主張民主科學6. 新文化運動的標志是( ) A.李大釗發表《新紀元》 B.魯迅創作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C.陳獨秀創辦《新青年》 D.胡適創作白話詩歌禮教【自主反思】知識盤點: 堂堂清重點:一定要明確四次探索的區別,避免張冠李戴。技巧就是記憶要牢固。四次探索時間代表人物領導階級指導思想口號目的性質內容意義失敗原因反思 請您記住這些目標,可以作為自我檢測課堂學習效果的工具。請您自主學習課本內容,獨立完成自主學習部分的內容,在學習中發現并記錄預習中產生的問題,帶著問題進入學習。(知識鏈接:西方啟蒙運動,近代科學誕生)請您先讀題,再帶著問題認真閱讀材料,注意材料中的關鍵字、詞,善于從材料中總結和提煉,與小組成員合作,共同商討解決問題的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