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古代埃及教案一、課程標準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理解尼羅河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知道古埃及文明出現和發展的歷程。識記古埃及科學和文化方面的成就,知道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了解古埃及法老的統治,知道古代埃及法老與金字塔的關系。(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觀察古埃及的地圖、圖片,引導討論、分析古埃及的地理位置以及尼羅河對古埃及農業和文明等方面的影響,歸納總結大河文明的產生與其地理環境的關系,形成良好的邏輯思維習慣。通過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金字塔的相關知識,正確分析古埃及成為文明古國的原因,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和創造能力,確立唯物史觀。感受古埃及文明的燦爛輝煌和獨特魅力,認識古埃及文明對世界文明作出的貢獻和世界文明的多樣性。(三)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生了解金字塔建造及特征,認識到文明成果是廣大勞動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通過學生對古代埃及文明的學習,深刻體會人類文明的產生有多個源頭,是各個民族共同創造的結果,形成開放包容的文明觀。三、重點難點(一)教學重點古埃及的代表性的文明成就。(二)教學難點分析自然環境對文明產生的影響;理解尼羅河流域的自然環境對古埃及文明的影響。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圖片式導入:分別展示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兩張圖片中風景名勝的名字嗎?(學生回答:金字塔、獅身人面)金字塔、獅身人面像是哪個國家文明的標志嗎? (學生回答:古代埃及) 兩千多年前,古希臘哲學家列出了當時的世界七大奇跡,金字塔是其中之一。然而,隨著時間的流逝,七大奇跡中,只剩下古埃及的金字塔還矗立在尼羅河岸邊。我們看著圖片都能感受到古埃及文明奇特的魅力,那么,為什么說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呢?古埃及的法老與金字塔又有什么關系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開啟埃及之旅,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課:古代埃及。(二)新課講授1.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探究任務一 古埃及的自然環境——尼羅河★教師引導出示古代埃及示意圖,展示材料: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希羅多德拋出問題:結合圖所示講述埃及地理位置,為什么說古埃及文明是“尼羅河的贈禮”?★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1頁正文第一段,初步了解古埃及的自然環境。(觀察地圖,閱讀教材,運用所學回答問題。)★教師歸納古埃及的地理位置:非洲東北部,尼羅河河畔。原因:每年尼羅河定期泛濫,當洪水退去后,兩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認為是“尼羅河的贈禮”。★教師拓展古代埃及文明形成的條件:水源:古埃及地處沙漠,氣候干旱少雨,尼羅河是唯一的水源,給古埃及人帶來生存必需的淡水;而其平緩的河水以及盛行風又提供了便利的航運條件。農業:定期泛濫,提供肥沃土壤,非常有利于農業生產。(2)探究任務二 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教師過渡尼羅河孕育了埃及文明,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埃及文明延續了下來嗎?★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1頁正文第二段,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教師引導文明的發展歷程,往往有著這樣的發展過程:興起、統一、強盛、衰亡。請同學們嘗試歸納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教師小結興起: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出現國家;統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實現了統一;強盛:在法老圖特摩斯三世統治時期,埃及成為強大的軍事帝國;衰亡: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國吞并古埃及;后來,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先后占領古埃及。總結: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沒有延續下去。★教師過渡雖然古埃及文明沒有延續下去,但是在它存在的過程中,古埃及人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經過辛勤勞動,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對世界作出了巨大貢獻,那古埃及文明創造了哪些成就呢?(3)探究任務三 古埃及的文明成就★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3頁正文第一段及相關史實,初步了解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教師歸納太陽歷——是古埃及天文學的突出成就之一數學(用于指定歷法和測量面積)醫學(木乃伊的制作)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問題思考展示教材第3頁相關史實,拋出問題:尼羅河與古埃及科學文化有什么關系?答案提示:尼羅河定期泛濫,每次漲水、退水,古埃及人都需要進行精確的記錄和計算。退水以后,他們還需要重新丈量土地,劃定地界。再加上建筑等方面的計算需要,古埃及人發展了數學。同時為了準確地預測尼羅河泛濫的日期,古埃及人展開天文學研究。★教師過渡古埃及的科學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那么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什么呢?(學生回答:金字塔)埃及有句古諺語:人類畏懼時間,而時間畏懼金字塔。2.金字塔★問題探究屏幕顯示圖片金字塔。提出問題:埃及人為什么建造金字塔?金字塔為什么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教師總結金字塔是法老為自己修建的呈角椎體狀的陵墓。因其形似漢字的“金”字,中國人稱之為“金字塔”。意義:它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師生互動教師展示教材相關事實,并展示材料:(胡夫)強迫所有的埃及人為他做工……他們分為10萬人的大群來工作,每一個大群要工作3個月……金字塔本身的建造用了20年……金字塔是用磨光的石塊,極其精確地砌筑而成的。拋出問題:金字塔是如何建造的?(學生思考,各抒己見)展示金字塔建造的各種推測,請同學們回答哪種建造方法比較合理。(講完之后,時間充裕可向學生播放建造金字塔過程的多媒體視頻,增強學生金字塔建造的了解)★問題探究如何評價如此宏偉、復雜、神秘的建筑?(合作交流)★教師歸納①金字塔既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②金字塔也是奴隸主壓迫奴隸的歷史見證。★教師過渡了解了金字塔,我們來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古埃及法老的地位是怎樣的?擁有哪些權力?法老和金字塔的關系怎樣呢?3.法老的統治★自主學習學生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4頁正文第二段,初步了解法老的統治。★教師拓展教師展示胡夫金字塔構造圖以及建造胡夫金字塔相關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國王的無限權力。教師展示《古埃及社會階層示意圖》與以及相關解讀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古埃及的國王稱“法老”。法老作為全國最高的統治者,集軍、政、財、神等大權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認為是“神之子”,具有無上的權威。思維延伸:埃及法老們為什么要給自己修筑金字塔?古埃及人相信“靈魂不死”,修筑豪華的陵墓,以備在冥世間繼續生活,同時也是為了宣揚法老至高無上的宗教神權和世俗專制統治的權力,但是隨著王國衰落,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權的衰落。★課后作業同學們,埃及之旅即將結束,請完成一份以古埃及文明為主題的手抄報,向讀者介紹古埃及文明。五、板書設計(一)尼羅河與古埃及文明1. 古埃及的自然環境(1)位置(2)河流2.古埃及文明的發展歷程(1)興起(2)統一(3)強盛(4)衰亡3.古埃及的文明成就(1)太陽歷(2)數學(3)醫學(4)象形文字(二)金字塔1.古埃及文明的象征2.反映了古埃及社會經濟發展的較高水平3.古埃及人智慧的結晶(三)法老的統治國王有無限權力六、課堂總結發源于尼羅河流域的古代埃及,出現了世界歷史上最早的統一國家。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勤勞的古埃及人創造出了獨具特色的文明成就,如太陽歷、象形文字、金字塔等。金字塔是古埃及人民勞動和智慧的結晶,不僅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法老王權的象征。然而,如此璀璨的古埃及文明,卻未能延續下去,我們一定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古代文明成就,讓我們的中華文明繼續發揚光大。七、教學反思教學中采用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導歸納、師生互動的方式完成本節課的學習,通過圖片、視頻等形式進行拓展,基本完成了本節課的預定目標。明顯不足之處是教學形式還比較單一,教學設計比較傳統,需要進一步創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